小班教学教案【优选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学教案1
《拔萝卜》是幼儿园教材《语言》中的小班故事。蕴含在优美语言中的深刻哲理曾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故事中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儿、小猫儿、小老鼠一起拔萝卜,这“老———少———小”组成的优美、和谐的画面,带给人一个温馨、和谐的世界,一个给成长中孩子以哲理启示的世界。
重难点分析:
重点:
在活动中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难点:
简单表演故事情节。
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会向别人表达自己基本的想法和要求,只是语句不够完整,有时出现时断时续的现象,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已经可以初步的理解简单的故事和儿歌的内容,可以在提示下说出故事中主人翁的名字及简短的故事复述。
活动目标:
1、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2、能够根据故事情节模仿各种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头饰,萝卜;故事PPT、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出示萝卜图片,引出故事主题。
教师:看,这是什么啊?(教师出示萝卜头饰)
教师:这是老公公种的一个萝卜,老公公每天都给它浇水、施肥,萝卜越长越大。后来啊老公公想把萝卜拔出来,可是怎么拔也拔不动,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呢?
二、播放故事PPT,讲述故事
师:1、老公公每天都对萝卜说什么啊?
2、萝卜长的很大很大的,老公公想怎么样啊?
3、老公公一个人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啊,他请谁来帮忙啊?老公公是怎么说的?老婆婆是怎么回答的?
提醒幼儿注意老公公老婆婆说话的声音和语气
4、老公公老婆婆两个人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啊,又请谁来帮忙了,老婆婆是怎么说的,小姑娘是怎么回答的?
5、老公公老婆婆还有小姑娘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啊,又请谁来帮忙啊,小姑娘是怎么喊的,小花狗是怎么回答的?
6、这时候萝卜有一点点动了,可是还没有拔出来,又请谁来帮忙啊,小花狗是怎么喊的,小老鼠是怎么回答的?
(边讲边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问:最后萝卜拔出来了没有啊?那是怎么样拔出来的呢?有谁一起拔的啊?一个人能不能拔出来啊?为什么?
小结:原来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人多力量才大,以后,我们小朋友也可互相帮忙。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拔萝卜》含PPT课件
四、活动延伸
在伴奏音乐《拔萝卜》下结束
教师:那我们现在一起把这个萝卜搬回家吧!
幼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运用多媒体课件,紧紧抓住幼儿的注意力。
活动反思:
《拔萝卜》是一个趣味性与表演性相结合故事,它将人物和动物串联起来以此来引发幼儿的兴趣。故事中重复性的语言比较多,便于幼儿掌握故事内容。
活动中,我精心准备了教具(背景图、各种动物、人物以及大萝卜的图片),为了使幼儿看得更仔细,我特意在背景图的草地上剪开一小段。在讲到老公公对大萝卜说:“长啊,长啊,长的高啊,长啊,长啊,长的大啊”时,大萝卜也从设计好剪开的那段一点点地“长”出来,生动地表现出了萝卜生长的样子。幼儿们看到这里特别的喜欢,又感觉特别好奇。
因为之前很多幼儿都听过这个故事,所以他们都对故事有初步的了解。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从引导幼儿记住故事人物入手,给幼儿们讲了一遍故事。听完故事回答问题时,他们对“嘿呦,嘿呦”这里非常感兴趣,所以我让孩子们一边说一边学,并根据把幼儿的回答出示了相关图片。在图片演示的帮助下又给幼儿们讲了一遍故事。小朋友们理解很快,知道了故事中的六个角色。
最后一环节中来了个亲子互动,让其中一位家长做大萝卜,让幼儿们都去扮演拔萝卜的角色。在这个环节中,幼儿们都是对“拔”这个动作比较感兴趣,虽然在表演中体会到拔萝卜的快乐,初步感受到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但在表演中却忽略了语言的表达。
小班教学教案2
一、活动前思考
1、教材分析
《小鸭找朋友》这一讲述活动内容简单、情节单一,特别是小鸭与朋友间的对话简单重复,适合小班幼儿的语言特点。故事讲述了小鸭自己玩觉得很难受,于是一次又一次邀请朋友(小兔、小鸟、小乌龟)一起玩,在小鸭与朋友的对话中,让幼儿明白了小鸭要找的朋友是会游泳的小动物,同时又富有教育意义:只有和朋友一起玩,才是最开心的事。所以我将它定位为小班的讲述活动。
2、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幼儿完整讲述出图片的主要内容。
难点:丰富相应的动词:跳、飞、爬、游。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语言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丰富相应的动词:跳、飞、爬、游。
2、指导幼儿充分运用动觉、听觉和视觉,完整地感知理解、并讲述出图片的主要内容。
3、培养幼儿安静地听别人讲述的习惯,并鼓励他们在集体面前大声地表述。
(二)活动准备
1、背景图。
2、小鸭、小兔、小鸟、小乌龟、猫、鸡、青蛙图片各一。
(三)活动过程
1、观察理解讲述对象。
*出示背景图,不断出示小兔、小鸟、小乌龟,并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中的主要内容。
*“嘎嘎嘎”谁来了?小鸭来到了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只有自己玩,它心里怎样啊?
评析:教师能抓住图片的三要素(人物、地点、事件)进行提问,为幼儿进行完整地讲述奠定了基础。在进行情感引导时,教师要注意加强语境的创设,特别是对于小班幼儿。
2、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逐一出示小动物图片,看看,谁来了?小兔(小鸟、小乌龟)是怎样来的?(幼儿用动作表示动词)小鸭看见小兔(小鸟、小乌龟)来了,会说什么?它们是怎么说的?
评析: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还比较贫乏,当问到“小鸭是怎么说的?”他们想到的就是“小兔,你好!”之类的礼貌用语。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小鸭想找小兔玩,会怎么说呢?”从而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启发幼儿积极参与讲述。
3、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逐一出示小动物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边回答边集体讲述图片内容。
*告诉幼儿故事的名字《小鸭找朋友》,幼儿边看图边连贯、完整地讲述图片的内容。
*请几名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讲述。老师以鼓励的口吻和插话的方式帮助其完整、大胆的表述。
评析:在这一环节,教师采用了“平行提问”的方法,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完整地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能力强的幼儿,已经能独立地完整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
4、引导幼儿迁移讲述经验。
*老师还会讲一个不一样的《小鸭找朋友》的故事呢,引导幼儿把“小鸭找小兔、小鸟、小乌龟”的讲述经验迁移到新的经验上面来完整、连续的讲述。
评析:能根据小动物的特征,置换成小猫、小鸡、小青蛙的动物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都能迁移经验进行讲述。
三、活动后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清晰,能根据讲述活动的基本步骤进行设计。我在设计图片时,设计了背景图和可以活动的小动物图片,既可灵活操作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虽然幼儿基本都达到了目标,但活动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果我在活动中设计一些游戏的情景,就更能激发幼儿参与讲述的兴趣;我也运用了难点前置的方法,但幼儿“动”的还不够,使幼儿的兴趣不是很高;在活动中,我还应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给能力中下等的幼儿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有让我感到疑惑的地方:那就是讲述活动与故事教学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希望通过以后的探索和学习,能有所收获。
附讲述内容:
一天,小鸭到池塘边去游泳。只有自己玩,多难受。这时,一只小兔跳来了,小鸭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兔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的朋友吧!”一只小鸟飞来了,小鸭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鸟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的朋友吧!”一只小乌龟爬来了,小鸭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乌龟说:“好啊!我和你一起玩!”它们一起高兴地游了起来。
小班教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春笋的外形特征以及与竹子的关系。
2、学习用笋壳插物,能发挥想象,大胆地解释自己的笋壳作品。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两支春笋。
活动过程:
一、观察春笋的外形特征。
1、请幼儿猜谜语:“头戴尖尖帽,身穿节节衣,年年春天里,出土笑嘻嘻。”
2、分给幼儿每人一支春笋,让幼儿摸摸、看看,“笋娃娃”的外壳一层一层地剥去,提醒幼儿不要把外壳剥掉。
3、教师把剥好的`笋竖着切开,让幼儿观察笋的内部。
4、请幼儿说说,笋的外表像什么?(宝踏、火箭、铅笔等)
5、小结:春笋长在竹园里,“春笋娃娃”的妈妈是竹子,春笋长大以后也变成竹子,笋壳可以一层一层地剥去,里面是一节一节的笋肉,它可以当采吃。
二、玩笋壳
1、再给幼儿一支笋,让他们剥,剥下的笋壳让幼儿玩。如把笋壳从小到大套起来看看像什么。
2、将幼儿的作品放在沙盘里,供幼儿欣赏。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还是比较顺利的,选择小竹笋符合春天的季节特征,迎合了幼儿认识、观察植物变化的目标要求。我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对竹笋并不陌生,通过本次活动又加深了他们对竹笋的认识。孩子们在仔细观察与讨论中了解了竹笋的外形特征和竹笋长成竹子的变化过程,在剥笋的过程中又掌握了剥笋这一生活技能。但是,在活动中感觉幼儿没有完全尽兴,剥的不过瘾。因此可延伸剥笋活动时间,活动结束鼓励幼儿在家帮助爸爸妈妈剥笋做家务。
小班教学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用跳跃、活泼、轻巧的歌声表现歌曲的内容。
2、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3、能大胆地用身体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二、活动准备
1、与歌曲有关的茶壶图谱及PPT。
2、音乐《小茶壶》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茶壶,引导幼儿复习儿歌内容。
1、教师说:“小手小手拍拍,我把眼睛藏起来,”接着出示茶壶, 复习儿歌《小茶壶》,
2、教师喝茶并念“咕噜咕噜咕噜好滋味”
(二)教师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1、教师:“听了我的表扬,小茶壶高兴了,唱起了歌来,”(把茶壶放在一边,等会请小朋友喝茶)
2、教师结合PPT范唱,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可爱、有趣。
3、提问:唱的和儿歌的内容一样吗?接着教师结合图谱清唱进行比较。
4、提问:“你喜欢哪一句或者哪一句你唱起来比较困难”(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5、教师结合音乐和幼儿一起唱,(说:小茶壶这么有本领,不仅会念儿歌还会唱,要不要和它比比看,谁的声音最好听)
(三)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进行创编。
1、教师说:小朋友也会唱了,可我们的小茶壶还会表演,你们会吗?(表现好的可以喝茶)
2、教师说:怎样把自己的变成一个又矮又肥的茶壶,请个别幼儿进行表演,并鼓励全体幼儿一起学学。
3、再依次引导幼儿表演小茶壶的把手、嘴,说:“我们再来看看这是茶壶的什么呀?
它们长在什么地方?你们来学学。
4、刚才有很多的小朋友的壶柄和壶嘴长在了不同的地方,真不错!我再来看看,来,小朋友们准备!(教师不示范)
5、你们想不想都来喝喝茶,好,请小朋友赶快准备,做茶杯的动作。(你喝我喝大家都来喝)
6、教师问:“小朋友,把你们的茶杯摆好啦!我来给你们倒茶。(引导幼儿喝的`时候要有声音--咕噜咕噜咕噜”
7、再问:“味道怎样?引导幼儿唱出来并做动作。”(咕噜咕噜咕噜好滋味)
8、教师:哦!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喝茶,老师都倒不过来了,这样吧,我们再来冲一次茶,和你旁边的好朋友,相互的倒倒茶,好吗?来!大家赶快准备好。(把你们的茶也倒给我喝喝)
9、教师请个别表现好的幼儿来表演。
10、请全体幼儿到老师身边找个舒服的地方,一起跟着音乐表演。
(四)结束活动
1、请客人老师喝茶,小朋友,刚才我们都喝了茶,你们看看周围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也请她们上来喝喝茶,好吗?(再次进行表演)
2、教师请表现好的幼儿来喝茶。
小班教学教案5
这篇课文以其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图,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破的动人景象。课文的第
第三自然段是重点段,从村前到村后具体地描述月亮湾的美丽。
如何围绕重点展开教学,如何突破难点呢?“美丽”一词是本文的文眼,我紧扣“月亮湾美在哪里?”一问,让学生欣赏动画,自读自悟,找出有关词句,在看看、读读、想想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月亮湾的美景。这过程中要强调“随机教学”这一点。应根据学生交流内容的先后顺序随机教学、随机板书(粘贴词卡),并指导朗读背诵。等交流得差不多了,课文的
2、3自然段描绘的美景也已深深地映入学生的脑海。这时再请学生将刚刚随意粘贴的词卡按顺序重新排列“村前”的景色(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然后看动画有条理地试背
2、3自然段。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比如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在生字教学中,我对读准字音这个要求,不提“读准字音”四个字,而是请学生和生字交朋友,在初读课文时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注意别喊错了它们的名字,这游戏的名称叫“送生字回家”。对于字形教学,请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鼓励求异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会学”。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自读自悟“月亮湾美在哪里?”这样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课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第二、精心设计一个比较优化的教学程序。第一课时安排了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和语文课后实践(
1、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喜欢画画的同学,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图。)第二课时抓词“美丽“而动全文,欣赏动画,朗读背诵和理解词句于一体。第三课时安排了为解决难点而设计的游戏活动。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重读书,重感悟。设计中体现“大读书”观念,初读、细读、自由读、换词读、体会读、领读、引读、练习背诵等,现语文教学“读”之本色。
小班教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对物体下落现象感兴趣。
2、能初步感知物体下落时速度有快有慢。
活动准备:
1、幼儿游戏材料人手一套。
2、教师演示用具一套。
活动过程:
1、出示各色纸宝宝,区分红、黄、绿三色。
2、幼儿探索,观察各种纸宝宝下落的轨迹。
3、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各种纸下落的轨迹。
4、幼儿探索感知各种纸宝宝落下来时速度有快有慢。
5、教师设疑:想一想各种纸宝宝落下来时一样快吗?
6、幼儿探索感知各种纸落下来有快有慢。
活动延伸:
观察其他物体下落的轨迹。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生活中的观察、摸等感官来发现各种各样纸的不同特征,如有些纸是厚的、薄的.;有些纸是光滑的、粗糙的;还有些纸的颜色是不同的。在这里课前我让幼儿收集了各种材料,以便让幼儿们能够更好的在活动中去发现、去观察。
科学活动重在让幼儿参与,而这堂课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我讲的太多,可能是我太注重课堂纪律,而忽视了幼儿。
小班教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大胆地运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色练习。
2、能用多种方法包扎“糖果”。
活动准备:
各类糖纸、糖果、剪刀、胶水、纸巾、橡皮、常规用品、学生每人带一颗糖果。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1、同学之间友好的互赠糖果,吃糖果。在音乐声中,学生们把自己带来的糖果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可以说一句祝福的话。
2、糖果吃掉了,还剩下什么呢?(糖纸)让学生们把刚刚剥下的糖纸整理平整。
3、看一看,糖纸好看吗?想一想,糖纸好看在哪里?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美丽有趣的.花纹图案。
二、幼儿欣赏和观察糖果的包装
1、欣赏各种包装的糖果。糖果都有哪些包装?包扎、捆扎、粘贴。
2、欣赏各种糖纸(平面、展开的)
三、幼儿动手制作
1、刚才好朋友送你的糖果已经被吃掉了,现在我们自己来设计包装一颗糖果回赠给你的好朋友吧!(你有很多朋友的话,可以多设计一些)
2、学生设计制作。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色,尝试包扎糖果。比比谁的糖纸最漂亮,谁的包的糖果最精美。
3、展示、回赠。
活动反思:
在制作糖纸活动中,我会允许孩子们多制作几张糖纸,完成后,再开一个“糖果宝宝服装发布会”,让孩子们体验活动的乐趣。而第二个活动包扎糖果,我会鼓励孩子们先尝试用一种方式包扎糖果,交流后再用学到的喜欢的方法试一次,及时反馈,巩固所学,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小班教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的本领。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像。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图片若干;动物大家庭图版
活动过程:
一、说说动物的本领。
1、出示动物大家庭图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动物的各种本领。
引导语:大家看看动物大家庭里都有谁?你喜欢哪种小动物?它有什么本领?
2、小结: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本领,他们生活在一起很快乐。
二、欣赏故事《我家是动物园》。
1、讲述故事要求幼儿要注意倾听。
引导语:有个小朋友说他家是一个动物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提问
故事里说了哪些人物?闹闹像像什么动物?为什么说他像猴子?闹闹爸爸像什么动物?为什么说他像狮子?闹闹妈妈像什么动物?浣熊最喜欢什么?
3、小结:故事中的闹闹小朋友把自己和家人比喻成各种不同的动物,因为自己和家人的本领和有些动物的本领很像,所以就把自己和家人当成不同的动物,这种说法很有趣,也很生动。
三、我和家人像什么?
1、鼓励幼儿与同伴说说:自己以及家人都有哪些本领,像什么动物?
2、引导幼儿分别为自己及爸爸、妈妈选一张动物图片。
3、鼓励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描绘自己或家人的本领(或基本特征),启发幼儿根据相应的语言、动作提示猜出相应的动物。
4、启发幼儿思考:家里除了爸爸妈妈,还有谁啊?他们会像什么动物呢?为什么?
四、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为了加深幼儿印象,根据幼儿记忆的特点,我在模仿祥太介绍家人的时候在“其实呢”处拖长了语调,试图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他们学说。但在后边的幼儿介绍以及仿编时,孩子们仍然会忘记,并且局限在生肖的联想,孩子们不能完整的理解动物与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通过反思,我发现自己对句式的强调不明显,孩子们在讲述时一些精彩的联想反而被我所忽视而没有加以肯定,不利于孩子的积极性,使得本节课堂缺乏灵动和生气。
其次,绘本的精神价值体现不够。《我家是动物园》这一绘本故事不仅幽默十足而且充满温馨。生动的故事情节让课堂笑声不断,但是在“家庭的温馨”方面挖掘得还不够深入,只是简单地理解家庭成员和动物之间的关系,理解还不够深入。我想如果在:爸爸在我不乖时象狮子吼、妈妈辛勤持家为家庭奉献、奶奶对我无限的关怀等方面再稍微深入地引导的话,孩子的感受应该会更深刻一些,更加能体会家庭中人物不同的个性特征以及更加深刻体验到家庭的温暖。
小班教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2、知道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
3、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洗手步骤图。
活动过程:
一、看看自己的小手。
1、老师的手干净吗?(不干净,手上有粉笔灰。)手脏了怎么办?(应洗手。)
2、小朋友动动小脑筋,怎样才能把脏手洗干净?启发幼儿说说洗手的顺序、方法。
二、出示挂图,介绍洗手的顺序。
先把小袖子卷起来,打开水笼头淋湿小手;然后抹上肥皂,搓一搓手,再把手上肥皂冲干净,关上水笼头,用毛巾把手擦干,放下衣袖。
三、教师示范讲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1、卷袖子。袖口一层一层向上卷或把袖子向上拉。边示范边问幼儿,为什么要卷袖子呢?
2、抹肥皂,搓手。卷好袖子后,将手浸在水中,然后再抹上肥皂,两只手心相对搓,手背搓,五指分开叉搓,然后把手上肥皂洗干净,一、二、三、轻轻甩三下,最后用毛巾擦干手,放下袖子,手就洗干净了。
3、提问:我们在一天中,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呢?启发幼儿说出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时要洗手。教育幼儿不要用衣服擦手,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四、洗一洗。
1、请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带领幼儿学念儿歌《洗手》。
教学反思:
洗手是幼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来示范如何正确洗手,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做到先卷起袖子,然后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并告诉老师不能玩水。结合动作,幼儿较容易地学会了儿歌,而且能边唱念边表演,效果很不错。但在之后的实践环节中,有的幼儿没有老师的'提醒就又开始了玩水,可见,不玩水的行为个别幼儿还是不能控制好自己,需要老师的随时提醒。当然,在一次活动中就想改变幼儿玩水的坏习惯,确实不可能,这需要老师在平时对引导多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使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小班教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
1、探索多种不同玩具的玩法。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3、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请每位幼儿准备一个 玩具(电动的、长毛绒的、木质的、等多材质种)活动重点:会玩不同的玩具。
活动难点:
能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过程:
1、幼儿自己介绍带来的玩具、并自由玩玩具教:今天呀、小朋友带来了好多的玩具、阿姨请英雄介绍一下他带来的玩具、和小朋友说一说他是怎样玩的。
2、幼儿自由探索不同玩具的玩法教:找两个小朋友交换玩具玩玩、你会怎样玩呢、怎样使玩具动起来?(提醒幼儿爱惜同伴的'玩具)
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教:你喜欢什么样的玩具、为什么?
4、请幼儿轮流演示一种玩具的不同玩法教:你是怎样使玩具动起来的?其他小朋友有没有别的玩法?
教学反思
风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虽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上这节教育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关于风这一自然现象的一些简单常识。我最大限度的调动自然资源、选择生活中可利用的实物进行了此堂课、让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到风、只有让幼儿亲自感受到风的存在、才可以体会到单凭口说理解不了的知识。
小班教学教案11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区分有生命的与无生命的物体,进一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2、让幼儿了解有生命的物体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而无生命的物体则不能。
3、初步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爱护生命、保护生态环境、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有生命与无生命物体的录像。
2、若干小贴纸标志:哭脸和笑脸
3、活动前布置户外活动场地,放置相关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物体,如:各种昆虫、花草等。
三、活动过程
1、播放多媒体让幼儿观察,引发幼儿进行分类的兴趣。
(1)播放两组图片,一组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组是无生命的物体,让幼儿观察比较两组图片的异同。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初步感知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的特征,并加以区分。
(2)渗透"有生命"与"无生命"两词,引发幼儿进行探索与分类的欲望。
2、教师讲解用图标分类方法,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标志,笑脸代表有生命,哭脸代表无生命,将有生命的物体粘贴上笑脸,无生命的物体粘贴上哭脸。
(2)组织幼儿在户外寻找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物体,并进行分类、粘贴标志。孩子们在户外尽情的寻找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物体,并为其粘贴标志户外的小草、大树、毛毛虫被粘贴上了小笑脸,滑梯、秋千、垃圾桶被粘贴上了小哭脸。
3、共同讨论有生命与无生命的区别及其概念。
(1)共同探讨有生命与无生命的区别:根据幼儿的分类结果,引导幼儿分别说出寻找到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物体的特征。
(2)教师进行小结:有生命的物体在不断的生长变化,而无生命的物体则不能。
(3)带幼儿一起检查分类结果,并找出错误进行改正。
4、教育幼儿保护生命,热爱环境。
(1)幼儿一起探讨:我们应如何爱护有生命的动植物?
(2)带领幼儿将大自然的动物放生。
5、延伸活动:看幻灯片。感知巩固有生命体和无生命体的特征。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有二十五名幼儿参与,大部分幼儿表现很好,课堂气氛活跃,目标完成很好。
小班教学教案12
教案目标:
1、理解内容,感受中的语言美。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加深对秋天基本特征的认识,感受秋天的美丽。
设计意图:
这则童话清新、自然、富有童趣。中通过树妈妈请叶娃娃帮忙去送信这条线索,让幼儿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天气变凉、树叶掉落、变黄等等。童话中美丽的语言对幼儿也是一种熏陶。童话中的内容也符合现在的季节特点,因此设计此活动。
活动流程:
——谈话引出主题——讲述并理解内容——仿编及表演——延伸活动:创作树叶画。
教案准备:
挂图一套、音乐、小树叶。
教案过程:
1、幼儿模仿落叶进入活动室,通过谈话引出正题。
(1)我们刚才模仿的是谁?
(2)你发现现在的小树叶都怎样了?
(3)你都在那里见过这些落叶?
(4)小树叶为什么离开树妈妈了呢?
2、出示挂图、配乐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内容。
(1)在什么天气里树妈妈让叶娃娃去送信?
(2)写完信,叶娃娃变成什么样了?
(3)信写好后是谁带叶娃娃发的'?
(4)叶娃娃把信送给了谁?
引导幼儿模仿中的对话。
3、模仿创编: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增强幼儿口语表达。
引导幼儿想象并创编小树叶还可以落在哪里?
如:有的小树叶落在小房子上,小房子说:树妈妈来信了,秋天到了…。
4、表演。
引导幼儿扮演小树叶,边复述对话边表演。
讨论:你喜欢秋天么?为什么?
5、延伸活动:树叶画。
小班教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乐意看看、听听安全视频,理解故事内容,增强防火意识。
2、能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火的认识和玩火可能导致的后果。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增强防火意识,说说对火的认识和玩火可能导致的后果。
活动准备:
1、"火娃"图片,幼儿安全视频《不留情的大火》、音乐《杨基歌》。
2、笑脸和哭脸标记牌、安全用火和不安全用火、玩火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身边的火娃教师:这是什么?(出示"火娃"的.图片),你的身边有火娃吗?火娃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情?教师:对,火娃的本领真大,可以帮助我们煮熟东西、给我们带来温暖,我们的身边离不开火娃,可是,你们知道吗,如果人们没有正确用火,或小朋友去玩火会发生事情呢?
2、不留情的大火教师:是的,大火无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听听故事《不留情的大火》——教师:谁来说说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是的,如果人们不正确用火,小朋友玩火,火娃就会发脾气!
3、安全闯关对和错教师逐个出示安全用火和不安全用火、玩火的图片,请幼儿辨别行为的对错,同时出示笑脸和哭脸标记牌,如果认为是正确的就站到在笑脸前面,如果认为是错误的就站到在哭脸前面。
4、游戏:我是小小消防员教师:如果万一真的发生了火灾,我们就要拨打电话"119"请消防队员来,我们来做一个"小小消防队员"的游戏吧!听——消防队员们集合了!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感受稳健、有力的音乐风格,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做消防队员模仿动作(戴上消防头盔,穿上消防服、消防胶靴,集合,开着消防车出发、使用水枪灭火、救援,等等。)
活动反思:
1、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但是缺少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能力。
2、应该做好家园共育活动,让孩子把学习到的内容变成永久性记忆。
小班教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能目测点卡的数量并匹配相应的物体。
2.尝试用数词完整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毛毛虫和树叶卡片、操作盒若干。
活动过程:
1.复习目测5以内物体的数量。
(1)师:今天,我们来玩游戏“看谁说得快”,我的.手里有许多卡片,我出示哪张卡片时,请你快速说出卡片上物体的数量。
(2)出示实物卡(一条毛毛虫),幼儿:一条毛毛虫。
(3)按此方法依次出示其余几张卡片。
(4)依次出示点卡,幼儿目测并说出总数。
2.幼儿操作游戏“喂毛毛虫”。
(1)出示操作卡,师:这张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意思?
师:一条毛毛虫吃一片树叶,你会喂毛毛虫吃树叶吗?每个宝宝的位置上都有一张操作卡和一些树叶,请你回到位置上玩游戏。
(2)交流操作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喂毛毛虫的?1—2位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过程。(如一条毛毛虫吃一片树叶,一片树叶送给一条毛毛虫。)
3.拓展延伸。
(1)分别出示6和7的点卡,师:请你数一数这里有几个点?我们应该给它喂几片树叶?谁来试一试?(请一位幼儿摆放树叶。)
(2)点数验证。
4.小结。
师:今天我们玩了匹配的游戏,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游戏,比如宝宝吃饭时一只碗里放一把勺子,一个宝宝坐一张椅子,下次我们再玩,好吗?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调整如下:我将整个情境统一起来,变成一个完整的情境,毛毛虫变蝴蝶,让幼儿变得更加有兴趣参与活动,也让幼儿能够通过这个完整的情境链体验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在这个情境中,幼儿能够很热心的帮助小毛虫从而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后的环节省略掉,变得更加的简洁,也更加的直观。
小班教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习区分上下位置。
2愿意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1设置娃娃家里物品乱放的场景。(玩具杯子、碗、锅等在不同的地方。)
洋娃娃4-6个
3幼儿用书
活动建议
1教师和幼儿一起整理娃娃家。
(1)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娃娃家里物品的位置,引导幼儿说出XX物品在XX的上面(下面),感知区分某一物体为参照的上下。
(2)引导幼儿说说娃娃家的这些物品应该摆放整齐,说出XX物品应该放在XX的上面(下面)。
(3)请几名幼儿整理娃娃家,其他幼儿说说物品摆放在哪儿了?是否整齐?
2、请幼儿和洋娃娃一起玩“捉迷藏”游戏。
(1)回忆歌曲《内内抱着洋娃娃》,激发幼儿产生对洋娃娃的兴趣。
(2)请几名幼儿到娃娃家长找出藏起来的洋娃娃,找的后说出位置(在床、桌子…的上面、下面)。
(3)幼儿分组玩游戏,练习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
(4)教师再次江洋娃娃藏在不同的物体的上下位置,请幼儿找出来,游戏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处、找出藏在桌子下面的洋娃娃。
【小班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学教案11-13
小班教学教案范文09-13
小班教学教案优秀02-27
小班秋天的游戏教学优秀教案01-12
小班教学教案通用(15篇)10-21
小班游戏教案:春天来了教案及教学反思03-06
小班语言教案:做风筝教案及教学反思03-06
小班教学活动教案与反思(精选10篇)11-16
小班教案 小班绘本教案06-21
小班语言教案:不乱扔垃圾教案及教学反思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