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神奇的蛋壳教案

时间:2024-11-05 13:37:58 大班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神奇的蛋壳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神奇的蛋壳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神奇的蛋壳教案

大班神奇的蛋壳教案1

  【设计意图】

  能够让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表达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是语言领域非常重要的能力提升

  【活动目标】

  1、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力较大的现象,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能简单记录实验结果,并能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力较大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难点:能简单记录,并能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多媒体课件;2、操作材料:蛋壳(分成两半),两支削尖的铅笔,粗吸管(操作材料教师和幼儿每人一套);3、记录表、笔;4、红色的水、滴管。

  经验准备:幼儿对力这一概念有初步的感知。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播放视频《小鸡出壳》;引出问题:蛋壳的凹面容易被啄破还是凸面容易被啄破?

  基本部分

  1、实验:验证蛋壳的凹面承重力强还是凸面承重力强。

  (1)猜想———请幼儿思考是蛋壳的凹面承重力强还是凸面承重力强?教师在预设的记录表中记录和统计幼儿猜想结果。(2)引导幼儿观察实验

  材料———引导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教师演示实验;教师讲解实验具体要求并强调:手握铅笔的位置;铅笔与吸管的距离;蛋壳中心;手拿蛋壳的方法;实验的顺序(先啄凹面再啄凸面);记录啄破所需要的次数。

  (3)交流实验的结果,引导鼓励幼儿自己说出结论。

  (4)教师小结:蛋壳的凹面容易被啄破,凸面不容易被啄破,所以凸面能承受更大的力量。———薄壳结构原理(建筑学术语)

  2、实验:解释凸面承重力强的原因。

  (1)猜想:为什么凸面能承受更大的力量?

  (2)教师演示实验:用可见的“水”代替作用于蛋

  壳的无形的“力”,将有色的水分别滴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请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教师小结: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力量就比较大,所以凹面容易被啄破;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这样的话力量就比较小,所以凸面不容易被啄破,能够承受更大的力量。

  3、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启发幼儿想一想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像蛋壳的物体(如安全帽、灯泡等)。(2)结合多媒体课件,像幼儿介绍薄壳结构在建筑学中的应用。(如教堂的屋顶、悉尼歌剧院、中国国家大剧院等)

  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继续在生活中识别各种薄壳结构原理的建筑物

  【活动反思】

  1、将所教的内容与幼儿的强烈兴趣结合起来。教师就运用了小鸡破壳的视频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

  2、以生活中要解决的问题开始一个主题。教师可以问幼儿“生活中,凸面的房顶、平面和凹面的房顶哪个更加坚固?”

  3、教学中老师科学严谨规范,要求幼儿手持蛋壳,并找到蛋壳中心点(敲击的位置),通过演示实验,规范了幼儿的实验行为。

大班神奇的蛋壳教案2

  教学名称: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蛋壳”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让幼儿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拱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体验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获得结果的快乐。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拱形弧度的大小与所承受压力的关系,即拱形弧度越大,所能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

  手指游戏:手指上课

  物质准备:

  蛋壳(半个大小)2个/人,铅笔1支/人,小鱼片插塑5个/组(两人一组),小纸桥1份/组(包括制作纸桥用的纸条2条/组),小纸桥承重统计表1份/组,小托盘1份/组(内装幼儿每人或每组一份的操作材料),教师用一盘矿泉水、一个蛋壳(半个大小),一支记号笔,凹凸面图片、小鸡出壳、石拱桥、蒙古包、窑洞、隧道图片各1张(共6张)及教师用小纸桥承重统计表一张(记录幼儿实验结果用)。

  备 注:制作纸桥用的纸条大小及纸张要求:素描纸

  纸条长:17.6cm; 宽:2.2cm.

  大拱跨度:8.8cm; 小拱跨度:12.8cm.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谜语:小鸡“远看黄澄澄,近看毛茸茸,叽叽叽叽叫,最爱吃小虫。”

  (二)激趣导入,引导幼儿操作感知

  1、谈话:小鸡从哪里来?怎样从蛋壳里出来?

  出示小鸡出壳图片,讲解:小鸡从母鸡妈妈孵的鸡蛋中来,是用嘴啄破蛋壳出来的。

  2、疑问:小鸡有那么大的力量把蛋壳啄破吗?

  幼儿实验,尝试用笔尖代替小鸡的嘴巴在蛋壳里面(凹面)啄一啄,看看是很容易啄破吗?

  3、再尝试另外一面(凸面),看看情况怎样?

  4、教师总结:用笔尖代替小鸡的嘴巴在蛋壳的凹面啄,很容易啄破;而在凸面啄,却需要较大的力量。

  导语: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做个实验。

  (三)实验:感受力的'分散

  方法:教师用实物演示,并结合图片讲解

  1、小水滴滴到蛋壳凹面里,小水滴集合成一个大水滴,力集中,作用力就大;

  2、滴到凸面,小水滴流到四周,跑掉了,力分散,作用力就小。

  (四)知识迁移,了解蛋壳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像拱形的物体?出示图片石拱桥、蒙古包、窑洞、隧道。

  2、设疑:它们为什么要制成拱形?说明其作用。

  石拱桥:使桥面能承受较大的力;

  蒙古包:阻挡风雪;

  窑洞:减小土的压力,使窑洞比较牢固(黄土高原地带、陕北地区的建筑特色,窑洞内冬暖夏凉);

  隧道:使衬砌承受较大的力。

  (五)幼儿操作拱形受力实验

  1、提出实验步骤与要求:

  (1)用重叠比较的方法,证明纸桥的长短、宽窄相同;

  (2)制作小纸桥:撕下双面胶纸,将纸桥有红点的一面朝上,将纸桥两侧的折痕对齐双面胶粘上,固定好,制成两座拱形弧度不同的小纸桥:大拱桥和小拱桥;

  注意提示:将撕下的双面胶纸放入盒内,保持环境卫生。

  (3)在两座小纸桥上分别放置小鱼片插塑,看它们各能承受几个小鱼片插塑;

  (4)将实验结果填入“小纸桥承重统计表”中;

  (5)整个实验过程由两人合作完成,每人粘一座小纸桥,然后一人实验、一人记录,再交换角色,看两人的实验结果是否相同。

  2、幼儿实验操作,教师指导

  3、展示幼儿实验结果

  4、教师总结:虽然大拱桥、小拱桥的长短、宽窄相同,但拱形的弧度不同,受力情况也就不同,拱形弧度越大,所能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相反,拱形弧度越小,所能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小。

  5、布置任务: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考考爸爸、妈妈,问他们蛋壳的凹面、凸面,哪个面更容易啄破?还有,拱形的弧度不同,受力情况相同吗?再给他们做做实验、讲讲道理,好吗?最后一个任务,就是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还有什么东西是拱形的?

  (六)结束部分:手指游戏:手指上课

  大门开开进不来

  小门开开进不来

  前门开开进不来

  后门开开进不来

  教室门开开老师走进来

  全体集合,小朋友们好

  老师好,全体注意,立正,稍息

  报数,1、2、3、4、5、6、7、8、9、10

  稍息,立正

  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立定,12

  稍息,4号出列,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立定,12

  4号入列,全体注意,稍息,立正

  跑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立定,1234

  稍息,9号出列,跑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立定,1234

  9号入列,全体注意,稍息,立正,稍息

  下课,老师再见

  小朋友们再见,解散

大班神奇的蛋壳教案3

  活动目标:

  1.探索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学习用语言描述、简单统计等方法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1)1/2鸡蛋壳4-5个,削好的铅笔(放在桌子上的绿色篮子中)。

  (2)分组操作材料:两张长度相同的卡纸条、积木每组10块、河流模型,大拇指标记等(放在桌子下的红色篮子中)。

  2.教师操作材料:幼儿用操作材料各一份;凸面蛋壳图片;集体记录表;电脑、有关桥梁、隧道、圆屋顶等的多媒体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疑激趣,幼儿操作感知

  鸡妈妈生了很多鸡蛋宝宝。鸡姐姐最先从蛋壳里钻了出来。“叽叽叽,我是鸡姐姐。我的鸡妹妹怎么还不出壳呀?还是让我去帮帮她吧!”鸡姐姐用她的尖嘴巴去啄蛋壳,“笃笃笃、笃笃笃”啄着啄着,忽然蛋壳裂开了!从里边走出了可爱的鸡妹妹。

  鸡姐姐高兴地对鸡妹妹说:“妹妹!妹妹!是我帮你啄破了蛋壳,你还不快谢谢我?”可鸡妹妹却并不高兴:“谁要你帮忙,刚才是我自己啄破蛋壳的!”

  “不对!是我帮你啄破的!”“不对!是我自己啄破的!”“不对!不对!不对……”

  “不是!不是!不是……”她俩吵个不停.

  提问:鸡姐姐和鸡妹妹吵个不停,小朋友来评评理,到底是谁先啄破了蛋壳?(幼儿自由猜测)

  【设计意图:让幼儿置身于有趣的童话世界之中,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简单的`提问,有悬念的小故事,将枯燥的内容巧妙地隐身其中。全新的审视目光激发了内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启发幼儿用铅笔笔尖模拟小鸡的尖嘴巴“啄”蛋壳,寻求答案。

  师:到底是谁先啄破了蛋壳?我们来找找答案。我们来看,这是鸡姐姐啄的鸡蛋的凸面,这是鸡妹妹啄的鸡蛋的凹面,我们就用铅笔尖来做小鸡的尖嘴巴,分别来用它啄啄蛋壳的凹面和凸面,看看哪面更容易啄破?

  2.幼儿模拟操作,交流实验结果。

  师:谁来说说,当你用铅笔尖啄蛋壳的凹面和凸面时,有什么不同?

  3.教师、幼儿共同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你们已经找到了正确答案。

  我们都已经发现从里面啄蛋壳容易啄破,那你们说说蛋壳是谁啄破的呢?对,是鸡妹妹先啄破的。

  (结合图片)小小蛋壳真奇妙,它的凹面很容易破,而它的凸面却要花大一点的力气才能啄破,说明凸面的力气比较大。

  【设计意图:“发现谁啄破了蛋壳”这一充满挑战性的任务强烈地激发了幼儿无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运用各种器官,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接着,教师结合图示,将幼儿零散的感性经验归纳并上升为图示符号的总结表述,这一经验认知又为下一环节“迁移应用”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教师演示解惑,幼儿初知原理

  1.小小蛋壳真奇妙,凸面不容易破,凹面容易破,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幼儿简短讨论。)

  2.请幼儿观看教师的实验演示,发现“力的分散”现象。

  我们做个小实验:我在鸡蛋的凸面滴了几点水,水到哪儿去了?我在鸡蛋的凹面滴了几点水,水到哪儿去了?同样的力,在凸面时被分开了,每一个变小了,在凹面时积聚在一起,变大了!是谁啄破了蛋壳?你们自己找到了答案,真了不起!〔评:教师将无形的“力”用有色的“水”来替代,把抽象的、隐性的“力”转化为具体的、显性的“水”,成功地突破了“力的分散”现象这一学习难点。〕

  3.教师边借助图示(如图三),边用有趣的语言小结“薄壳结构原理”。 〔评:将幼儿零散的感性经验归纳并上升为图示符号的表述,既简明扼要,又为下一环节“迁移应用”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明白:许多事物可以用简明的符号、文字来说明。〕

  三、知识迁移,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师:蛋壳的凸面是什么形状呢?(拱形)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设计成拱形的东西?(安全帽、降落伞、桥等等)

  2.运用PPT,向幼儿介绍有关圆屋顶、隧道、拱桥等的图片,了解薄壳

  结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我还从网上找到了一些拱形的东西,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设计意图:经验的迁移运用是一个难点,教师从引导幼儿想像到展示实物,运用经验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揭示了科学社会化、科学生活化的内涵。】

  四、幼儿继续探索,感知不同的弧度所受力的大小也不同

  请幼儿分别在“大河”与“小河”上建筑一座不同弧度的拱桥,尝试桥面中央最多能放几块积木,并将结果记录到表格中。

  1.结合集体记录表,幼儿自由猜测。

  我们的建筑师们真聪明,他们利用蛋壳的秘密设计了这么多有用的东西。我这里有一张记录表,上面设计了三座拱桥。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请你们猜一猜,这三座拱桥谁的力气比较大?

  2.幼儿实验,比较三座不同弧度的拱桥所受的力大小不同。

  师:请你们四个人一组,来合作搭桥。要求是分别在小河和大河上建两座拱桥,然后试试两个桥面最多能放几块积木而不会塌掉,一起讨论一下哪种桥的力气比较大了,请你们到前面来送给它一个大拇指标记。

  3.引导幼儿结合记录,比较、分析两种拱桥。

  师:哪座桥比较牢?(引导幼儿交流讨论,知道陡的拱桥放的积木多,比较牢。)

  【设计意图:“造桥”小实验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幼儿在“造桥”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统计、测量方法,而且获得了与同伴成功合作的体验。在合作过程中,他们通过自身的逐步探索,感知了不同的弧度所受力的大小也不同。】

  结束语:今天我们一起做了小实验,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建筑师们还设计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桥,下课以后我们再去找找它们的秘密吧!

  活动延伸:

  1.让幼儿通过图片、投影观察各种现代桥梁的建造方法,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引导幼儿继续关注“薄壳结构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大班神奇的蛋壳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蛋壳凸凹两面所承受力的差异,知道拱形物体表面能承受较大的力。

  2、实验时能小心操作,会将猜想和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并能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蛋壳、透明胶、粗吸管、铅笔若干;桌面教具;网上

  下载有关拱形建筑物的图片若干;

  长条卡纸(反面用双面胶贴好)、小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通过小鸡出壳的故事,引出问题让幼儿讨论:

  到底是鸡姐姐从外面啄破了蛋壳?还是鸡妹妹从里面啄破了蛋壳?

  幼儿猜想并记录

  二、幼儿通过动手实验来感受受蛋壳凸凹两面所承受力的'差异。

  1、引导幼儿想象,用笔尖代替小鸡嘴,用吸管统一高度,保证每次用力大小一样。

  2、幼儿每人拿几个蛋壳,用笔尖代替小鸡嘴在蛋壳凸凹两面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集体记录。

  4、小结:

  师:是谁啄破了蛋壳?

  蛋壳是从外面啄破的还是从里面啄破的?为什么从外面啄不容易破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蛋壳是什么样的?(是拱形的、半圆形的、)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原来拱形的物体表面都能承受很大的力,不信,我们用这张小纸条来做个实验就知道了。

  三、幼儿体验拱形的纸桥所能承受的压力。

  1、这儿有两张纸条,一个把它做成直桥,一个做成拱桥,我们来看看哪种桥的力气大?

  2、教师介绍示范制作方法。

  2、幼儿两两合作实验,一个做直桥,一个做拱桥,然后实验(在桥面上放小积木)并做好记录。

  3、大家把自己的记录结果说出来,得出结论:拱形的桥面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三、拓展经验,知道拱形的表面能承受较大的力。

  师:小小的蛋壳里面藏了这么多秘密,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奇妙的蛋壳造出了许多建筑物,我们小朋友知道有哪些建筑物是拱形的吗?

  1、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

  2、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拱形建筑物,丰富幼儿的经验。

  教师一一出示拱形的建筑物,如拱桥、拱形的屋顶、拱形隧道)

大班神奇的蛋壳教案5

  设计意图

  本设计试图借助蛋壳这样一个孩子们熟悉的物品作为媒介,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操作活动中,让孩子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活动结果的获得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学习探索的方法,并享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简单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勘儿操作材料(人手一套),蛋壳(分成两半)、铅笔、水、吸管、透明胶带纸、纸条(三条,长短相同)、河流模型(可固定纸条)、小积木若干。

  2、教师操作材料:桌面教具一套、记录表、投影仪,有关桥梁、隧道、圆屋顶等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导幼儿操作感知。

  (1)故事《小鸡出壳》引出问题:小鸡是怎么啄破蛋壳的?

  (2)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发现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时,蛋壳很容易被啄破的现象。

  (3)师:试试用笔尖啄蛋壳的另外一面,看看会怎么样?引导幼儿通过操作,验证相同力分别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产生的不同现象。

  2、实验: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1)将水分别滴落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引导幼儿观察两种不同的现象,初步感知力的分散现象。

  (2)幼儿操作:将水滴落在蛋壳的凸面,再次感受力的分散现象。

  (3)教师出示图l,作简单小结:我们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作用力大;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作用力就变小。

  3、知识迁移,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像“︿”的物体?

  (2)运用实物投影仪,向幼儿介绍有关拱桥、圆屋顶、隧道等的图片,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4、幼儿继续探索,并学习用简单统计魄方法记录探索的结果。

  (1)给幼儿一个河流模型和三张纸条,启发幼儿尝试建造不同弧度的拱桥,用小积木代替拱桥所受的力来进行测量,并记录观察的结果。(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录。)

  (2)帮助幼儿比较分析几种桥的受力程度,让幼儿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观察结果。

  (3)师:你觉得什么样的拱桥才是又好看又好用的呢?帮助幼儿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利弊,发现新的问题。

  5、延伸扩展:激发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

  (1)启发提问:古人利用蛋壳的这种原理建造了许多的拱桥,有的到今天还在使用,都好几百年了。你能用蛋壳的这种原理来建造什么样的建筑呢?

  (2)请幼儿用笔画出自己设计的作品,并相互交流。(此部分可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大班神奇的蛋壳教案6

  活动目标:

  1.对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所出现的不同现象产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能简单记录实验结果,并能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难点:能简单记录,并能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操作材料:蛋壳(分成两半),两支削尖的铅笔,粗吸管【操作材料教师和幼儿人手一套】;

  记录表、笔;有色的水、滴管。

  经验准备:幼儿对力这一概念有初步的感知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播放视频《小鸡出壳》,引出问题:蛋壳的凹面容易被啄破还是蛋壳的凸面容易被啄破?

  【基本部分】

  1、实验:验证蛋壳的凹面承重力强还是凸面承重力强。

  (1)请幼儿猜想是蛋壳的凹面承重力强还是凸面承重力强。

  (2)启发幼儿用铅笔尖代替小鸡的尖嘴巴,来模拟小鸡用尖嘴啄蛋壳的过程,先啄凹面再啄凸面,并分别记录下啄破所需要的次数。

  (3)请幼儿交流实验的结果,引导鼓励幼儿自己说出结论。

  (4)教师小结:蛋壳的凹面容易被啄破,凸面不容易被啄破,所以凸面能承受更大的力量。

  2、实验:解释凸面承重力强的原因。

  (1)请幼儿猜想为什么凸面能承受更大的力量。

  (2)教师做实验:用水来代替我们作用于蛋壳的力,将有色的水分别滴在蛋壳的'凹面和凸面,请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3)教师小结:我们作用于蛋壳上的力就像水珠一样,滴在凹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凝聚在一起,力量就比较大,所以凹面容易被啄破;滴在凸面上,力就像水珠一样流到四周,被分散,这样的话力量就比较小,所以凸面不容易被啄破,能够承受更大的力量。

  3、了解薄壳结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启发幼儿想一想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像蛋壳的物体。

  (2)结合多媒体课件,像幼儿介绍薄壳结构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结束部分】

  小小的蛋壳里还藏着这么大的秘密呢,所以我们小朋友们一定不要轻视小的东西!只要我们平时多看、多听、多动脑,就一定会发现自然界的很多小秘密!现在,让我们到外面去,看看还有哪些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吧!

【大班神奇的蛋壳教案】相关文章:

神奇的蛋壳作文05-03

神奇的蛋壳作文06-05

神奇的蛋壳作文15篇05-11

神奇的蛋壳作文(15篇)05-12

神奇的鸡蛋壳作文05-04

大班语言背着蛋壳的小鸡教案03-19

神奇的鸡蛋壳童话作文11-16

神奇的蛋壳看图写话作文12-30

神奇的蛋壳作文15篇[实用]06-13

神奇的蛋壳作文(集合15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