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13 02:27:48 如意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语文教案(精选15篇)

  高中语文教案 篇1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纵横九万里;中国的历史有着漫长而复杂的过去,上下五千年,多少帝国王朝盛衰荣败,多少帝王将相粉墨登场,厚重的史书演绎了他们一个又一个风流倜傥的故事,却很少为普通和平凡的老百姓洒一把同情之泪。有的只是诗人们满含辛酸的描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萝绮者,不是养蚕人”。至于他们为什么如此贫困一如既往,诗人的解释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至于他们自己本身原因,诗人们并没有涉及,也许不愿,也许不能……那么,作为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鲁迅先生是怎样认为的呢?他又是怎样概括漫长的中国历史的呢?请快速阅读全文,而后作答。

  二:研习文章

  (一)分析鉴赏

  1.作者是怎样概括中国的历史的?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小结过渡:这就是中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就被这20个字浓缩了。中国的历史是老百姓的历史,要么做不成奴(板书)隶,要么暂时做稳了奴隶。

  2.什么是奴隶?鲁迅先生在一篇小短文里有这样很形象地描述。

  (分发《聪明人和奴才和傻子》)

  3.学生对文章中的“奴才”的概括。

  (对生活有抱怨但又不思反抗,胆小怕事)

  4.那么文中能相应表达出这一形象的语句语段有哪些呢?并请寻找出这些语句语段中的重点词语并品味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生互相讨论之一)

  5.参考:

  A假如有一种暴力……究竟已等于牛马了。(读)

  (〈可包括提问“什么是形成百姓奴性人格的原因之一”〉愤怒地抨击了暴政,也暴露了国民的奴性人格。重点词语:羡慕心悦诚服恭颂)

  小结:这段话作者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比较:人、乱世人、牛马。这三者哪样最便宜?(乱世人,“乱离人,不及太平犬”)什么时候才可以与牛马平起平坐?(太平盛世)中国的老百姓是多么容易满足啊,只要能把自己卖个牛马的价格便觉得洪福齐天了。

  B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只求他决定他们怎么跑。

  (揭示了老百姓们遭受官兵蹂躏的悲惨命运,奴性心态:麻木不仁,

  缺少反抗精神。重点词语:中立杀掠希望决定)

  小结:古人说:“下民易虐”,老百姓容易受到欺侮凌辱,受欺侮凌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反抗的心理,这心理像毒蛇,逐日地吞噬了一个人的精神。作者在如此写道时,是怎样一种欲说还休的苍凉啊!

  C假使真有谁能够……“皇恩浩荡”了。

  追问:什么是“奴隶规则”?

  (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

  6.我们现在能够回答出作者在概括中国历史两个时代时的心情了吗?

  (集愤怒、讽刺、批判、同情为一体,而又以怒——对暴政、怜——对百姓为主。)

  小结:中国的历史在“一治一乱”中循环发展,中国的老百姓也在一会儿不如牛马一会儿略如牛马中艰难跋涉。“三千余年古国古”,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样一个小玩艺。先生曾尖锐地指出“轿夫(老百姓)如果对坐轿的人(统治者)不含笑(作乱的人),中国也早已经不是现在的中国了”。

  7.那么有“不含笑”的“轿夫”吗?作者又是怎样评论这些作乱的人的呢?

  (黄巢张献忠等,“受意外的灾殃”,“将奴隶规矩毁得粉碎”,“给‘主子’清道辟路”“为圣天子驱除云尔”。批判。)

  (二)思辩讨论

  安心为奴的,作者是哀怜;揭竿作乱的,作者又批判。请讨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揭竿作乱的人应该有让天下百姓重新获得做人的权利的胸襟和愿望,而不仅仅是为了黄袍加身。安心为奴就会失去做人的基本尊严。)

  ①追问:②③④

  (,就会不思反抗,从而。先生的思想核心是“立人”,而“立人”的根本在于“尊个性而张精神”也就是人的精神自由。)

  (三)愿望憧憬

  1.不是牛马不是奴隶,不是不如牛马和略等于牛马的价格,先生希望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有“人”的价格,做回真正的人,而转奴隶为人,我们应该是什么方式?请找出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争)板书

  2.现在已经“争”到了吗?现在是哪个时代?

  (尚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3.先生理想中的时代是什么时代?

  (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第三样时代)

  4.谈谈对“第三样时代”的理解。

  (走出“一治一乱”的怪圈,从而迈向民主和自由,老百姓成为社会的

  主人,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四)鲁迅的迷惘与思考

  鲁迅先生对社会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眼光如炬,洞若观火,他觉得这样的社会是必须改变的,对现实的思考让他感到痛苦,这种痛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可他更痛苦的是他不能找到改变这个社会的具体方法,第三样时代是怎样时代?他没说。怎样争?他没说。(这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板书划线)在《故乡》里,他希望下一代过着新的生活,“为我们未曾生活过的”,怎样的生活?他没说。他只是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学们,我们能体会这位名满天下的伟人他内心的悲哀吗?他在探索着,他也在激励着我们去探索。

  (五)总结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日本作家增田涉这样回忆:“有一天夜里两三点钟的时候,我走过他所在的大楼的下面,只有他的房间还亮着灯,那是青色的灯光。透过台灯的青色灯罩发出的青色的灯,在漆黑的夜里,只有一个窗门照耀着,那不是月光,但我好象感到鲁迅是在月光里……在月光一样明朗,但带着悲凉的光辉里,他注视着民族的将来”。

  高中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2、 理解信息主体的含义,提高对作品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

  3、 对比阅读,比较同类主题不同作品观点的异同。

  教学重点:

  1、 着重认识新闻类作品的特征和主要的表现方式。

  2、 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人生感受;学习如何把握历史的瞬间,进行忠实的记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从纪念历史的角度看,20xx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xx周年。对今天的每一个人来说,历史不仅提供了一种对过去的回忆,更是一面镜子,每一个后来人都可以从历史的记载中去反思、借鉴。

  二、 简介文体:

  问:课文是以什么方式来记住历史的?

  明确: 消息

  简介:消息也叫新闻,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新闻体裁。

  它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组成。但不是每篇都具有这五部分。其中标题常用多行形式,分为引标题、主标题和副标题。它常用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即用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它的写作要求是——客观叙述,迅速、及时,简短、概要,生动活泼。

  三、 研习第一则消息

  (一) 标题——七个字,讲出了“人物、事件、事件的'意义”,符合拟新闻标题的要求,实在概括,使人一目了然。

  (二) 1、导语(第1段):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双腿下跪,请求恕罪,以此表示对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的沉重悼念。

  2、主体(第2、3段):德国政治领袖对二战责任和屠杀无辜的犹太人的罪行的认识;勃兰特答记者问,回答他为什么下跪。

  3、结尾(第四段):勃兰特下跪行动的意义和影响。

  (三) 几部分中,哪部分内容最重要?

  明确:导语(借此说明消息中导语的重要性和核心地位,并阐释“倒金字塔式结构)

  (四) 小结:

  1、 本文是一则综合消息,时间跨度达30多年,作者取材精当,着重选择与如何认识战争责任相关的片段来组合。

  2、 体现新闻客观性的原则,没有消息写作者的主观议论。

  (五) 延伸:探讨德日两国对二战的不同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研习第二则消息(仿照第一则的程序与方法,让生自主分析)

  (一)标题——行为主体 行为方式

  (二)1、导语(1):交代新闻来源,披露本则消息的主要的新闻事件,交代何人何时于何地宣布了怎样的事实。(最重要)

  2、主体(2-6):编写第二次世界大战亚太战区历史教材的原因、意义、经过,并对教材进行评价,说明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

  3、新闻背景(7):这份历史教材是在该省民间组织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的推动下完成的。

  4、结尾(8):介绍教材的使用范围。

  (三)小结:

  1、 本则消息属于动态新闻。

  2、 依旧坚持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五、 比较两则消息的异同(习题2)

  1、 共同观点:公民的历史责任感。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为本民族、为自己国家的行为,为国际公义负责,只有承担这些历史责任,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抚平战争伤痕,消除国家之间的隔阂,才能取得和平与安宁。

  2、 均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但写法有不同:

  前一篇:综合消息,收集有关材料,予以组合。

  后一篇:动态消息,注意写清事件,突出中心,明白地交代新闻来源。

  六、比较“通讯”与“消息”(习题3)

  1、内容上:消息简单地报道了 发生什么事,不多写情节;

  通讯则详细、具体地报道前因后果,展示情节。

  2、表现手法上:消息以叙述为主;

  通讯则综合采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表现形象生动。

  3、结构上:消息常用 “倒金字塔式结构”,一般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篇幅较短;

  通讯结构灵活,篇幅较长。

  板书设计:

  消息——真实性、时效性、受众性

  高中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能掌握诗中陌生的字词,同时能熟练地背诵整首诗。

  ②.能力目标:体会雄浑阔大的秋的意境,能够运用一些意象来摹写现代诗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③.情感目标:能够把握作者寓秋于景的思想感情,同时了解x为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远大抱负和理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主要意象,通过阅读,能够体会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诗句。

  ②.教学难点:抓住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把握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的手法来体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和革命情怀的。

  三、教学方法

  ①.朗诵法②.合作探究法③.提问法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①.导入新课

  一提到深秋,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秋天的萧瑟。如战国楚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如被尊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但也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唐刘禹锡《秋词》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作者另辟蹊径,一反文人悲秋的伤感情调,赞秋气、吟秋色,唤起人们冲破云霄凌空直上的勇气;更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多少年后,有位诗人在长沙奏出了同样的一首秋之壮歌。今天我们就来学  主要作品

  《x选集》:x的主要著作集。

  《x文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起陆续出版。《x文集》编入《x选集》以外的x重要文稿。

  《x诗词》:x创作的旧体诗词作品

  写作此诗的背景: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四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x。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面的力量,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x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x动,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x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

  ③.朗诵诗歌

  让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诵此诗,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朗诵此诗的同时,思考一个问题,除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外,你们还知道x那些诗歌?”下面我起大家开始朗诵。第一次读: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现在同学们已经朗诵完了,就回答一下我刚才提出的问题,有哪位同学知道?

  除了《沁园春.长沙》外,x的诗歌还有很多,最的有《沁园春.雪》,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背诵一下这首诗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x。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④.整体感知

  同学们已经诵读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诗,请同学们说一下读了这首诗的整体感受?他和我们刚才背诵的《沁园春.雪》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点?

  明确:这首诗是写秋景,但并没有流露出秋天的悲凉,而是写得雄浑有力,有一种豪迈之感,他和《沁园春.雪》相应位置结构相似,韵脚相同,都写得旷达疏放,豪迈悲壮。

  ⑤.质疑讨论,合作探究,老师讲解

  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来解说这篇文章,首先沁园春,长沙分别是什么?沁园春是一种词牌名,那么什么是词呢!词,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起源于两汉,盛行于宋代。特点是每首词都有词调,叫词牌。例如本词的词牌叫“沁园春”

  词牌与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有些词在词牌下另有标题或小序,表明主题或写作缘由。如本词的长沙级是小标题。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词是诗的别体,它最初是配音乐唱的。词的特点在于它是长短句,词牌诗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的流派分为豪放派、婉约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豪放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第二次读:找出本词中自己不认识或陌生的字词,其中有(橘、舸、遒、遏)分别给它们注音。

  第三次读课文(读上阕):划分本词的层次,上阕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哪里?讲述了什么?“寒秋”怎样理解?

  明确:从开始到橘子洲头,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寒秋”即为深秋。

  第二层从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写由“看”字看到的秋景。

  明确:(万)山xxxx红(遍)

  (层)林xxxx(尽)染

  (漫)江xxxx碧(透)绿色给人以活力

  (百)舸xxxx(争)流竞争给人以动力

  鹰xxxx击长空

  鱼xxxx翔浅底

  讨论:写“看”的这几句词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有什么特色?

  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

  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

  天空:鹰击长空(仰视)

  水底:鱼翔浅底(近观)

  第三层从“怅寥廓”到“谁主沉浮”,提出谁主沉浮的感慨。

  体会“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丰富含义。“怅”字表明作者怎样的心情?

  “怅”并非作者心情不好,而是包含着一个深邃的心境。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的蓬勃绚丽,而现实社会却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俯仰天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问苍茫大地:谁来主宰你的盛衰荣枯?

  那么“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呢?是由于当时的革命形势,反动统治对革命进行疯狂的压迫,诗人不得不发出“谁主沉浮”的感慨。这表明了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广阔崇高的心境,同时表达了x青年时代伟大的抱负。

  第一课时完成,请同学们回去背诵这首词和诗人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地了解了的《沁园春.长沙》,我们介绍了x的生平及其著作,还简单的分析了词的上阕,下面我们就接着来学习这首词的下阕。

  首先让同学们读一下下阕,然后思考一个问题,上阕和下阕有什么联系?

  总结明确:上阕写今日之游,眼前之景,指出问题,引起回忆。下阕写昔日之游,忆过去峥嵘岁月,回答上阕提出的问题。

  那么“同学少年“时怎样的意境呢?

  “风华正茂”xx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xx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xx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

  “粪土当年万户侯”xx蔑视官僚军阀,救国救民,敢于斗争。

  总结:写出了“同学少年”的精神面貌、战斗风姿和高尚志趣。

  鉴赏“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提示:气魄大!这么大的气魄当然能“主沉浮”。x的青年时代就有如此的鸿鹄大志,革命气概何其大也!

  小结:下阕抒发了改造旧中国,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

  小结:归纳一下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本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高中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对比论证方法。

  2、背诵全文

  3、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教学。

  2、早自习预习文章,疏通字义。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4、利用抢答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诵,直至背下全文。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答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

  课件、记分牌。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课前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音乐全屏展示。)

  同学们,上课前给你们播放的歌曲好听吗?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你们知道我国的教师节是哪一天吗?

  为什么我国要设立这个节日,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大家说的很对。当今社会尊师重教已经巍然成风,但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却不是这样的,当时的情况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唐代散文家韩愈的千古佳作《师说》,从中去找寻答案吧。

  二、解题、出示教学目标

  1、解题:

  “说”,古代散文中的一种,属议论文范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通常这类文体我们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的道理”,“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教学目标:

  反复朗读、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三、朗读欣赏与指导

  1、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四、研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为三个大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竞赛,宣布比赛规则,每组派一位同学负责记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

  提问: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为什么要从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从师的必要:孰能无惑;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小结:这一段从正面论述了从师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然后依次说明了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全班同学齐读第一段。)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问: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三组对比,抨击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人,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

  故之圣人──今之众人

  二段 爱其子──与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学,师生合作共同朗读第二段,进一步明确三组对比的内容。(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稍加点评。)

  分组背诵三组对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齐读第三段。)

  提问:在“从师”这一问题上,孔子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作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

  孔子的行为

  三段──结论

  孔子的言论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齐读第四段。)

  提问:这一段交代了什么?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确:

  四段──交代缘起:好古文不拘于时

  五、小结

  这篇课文四段都围绕“从师”这个问题展开。第一段正面论述从师之道,说明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第二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第三段运用孔子的言行,进一步从正面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写作缘起。

  六、齐背全文

  1、请同学根据板书背诵全文。

  2、播放画面,配上音乐,师生共同背诵全文。

  七、总结

  1、统计各组最后得分,宣布比赛结果。

  2、布置课外练习。

  高中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过程和方法:

  1.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掌握绝、强、假、望、闻等多义词义项,积累四个通假字,三个文言虚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教学重点】

  1.比喻论证

  2.积累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全文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特点。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指导学生参阅《讲练通》(作家作品、相关知识)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

  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学生阅读课文,自学释疑

  要求:学生完成《讲练通》“基础自主预习”部分

  三、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参考答案】“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参考答案】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参考答案】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参考答案】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参考答案】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

  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四、质疑探究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参考答案】

  1.课文段落层次: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揉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处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

  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学习讨论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高中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弄懂并积累“来、谏、樽、觞、审、容膝、策、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积累下面的词语和名句--口腹自役、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3、背诵全文。

  二、教学重点

  1、课文的思想内容

  2、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四、教学课时

  二课时

  五、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一、以《花源记》导人课文,分绍陶渊明

  在1600多年前,二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贵族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大济苍生”的壮志,可是黑暗的现实把他的理想击得粉碎。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为明心志,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

  资料链接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田园产业。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岁。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推《桃花源记》,本文则是辞中名篇,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写作背景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本文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辞。

  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三.文体特点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意:(1)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也应作六字句读。(2)“归去来兮”“已矣乎”当一句读,适当延长读末句时间。(3)四字句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4)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

  四、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自由朗读--提名朗读(正音;注意语气、语调及语顿)--集体朗读--自由朗读

  1、一读--正字音。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2、二读--断句读。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个别的五字句也同样,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

  3、三读--明白音乐美

  读出语调--升调、降调;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读出语气--疑问、反问、感叹和陈述语气;读出语速--快、中、慢;朗朗上口的音乐美,主要源自于骈偶的运用。

  A、找出各个自然段中的韵脚

  B、找出对偶对比句(可以涉及整句、骈体文),引导学生初步背诵这些零散句子。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讲究背诵,否则,就是死记硬背了。

  C、找出本文双声词、叠韵词、叠字,双声如“惆怅”“崎岖”,叠韵如“盘桓”“窈窕”,叠字如“遥遥”“飘飘”“欣欣”“涓涓”。(对比《荷塘月色》)

  4、四读--表情朗读,读出抑扬、轻重、缓急。朗读时节奏要整齐,音韵要铿锵,要读得悦耳动听甚至动心。如:

  每段段首那三句话读法(可让学生分析探讨读法)

  第一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豪迈,因为作者释放了所有做官的闷气,大呼一声“回去吧”

  第二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愉悦而平静,因为它承上启下,承上,归家很高兴;启下,作者心里很轻松

  第三段“已矣乎!”有些无奈。

  另外还要五读六读--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五、疏通字词

  并完成练习三

  六、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课文,试着背诵;

  2、完成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背诵课文

  一、检查练习

  二、研习课文

  (一)总体把握

  1、归家之因

  2、归家之乐

  3、综述情态

  (二)具体研习

  1、读悟第1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指名朗读本段。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第一段,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俨然抒发一口闷气,顿觉自在坦荡、轻松畅快。反问,表明其志已决,不容持疑、犹豫。接下来,说明归隐的原因。两个:一是田园荒芜,二是心为形役(真正原因)。“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

  2、读悟第2段

  齐读本段。

  讨论: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

  明确:

  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明确:表达了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

  想象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分三层。

  写归心似箭。以行动、心理表现的。前二句:先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而心情的愉快也尽显其中。这在阅读时需要注意。后二句:问征夫,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更写出作者急盼归家之情。

  写入家门时的热闹场面,满是浓郁的亲情和欢跃的气氛。作者的急迫,在到家时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之态。然后写家人相迎、幽雅环境。“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主仆共同欢迎主人归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举家欢宴,主人开怀畅饮的情状。其中“松菊犹存”有喻义,松菊喻作者高洁的品格,喻坚韧芬芳之节操仍在。(可以补充岁寒三友)

  写归家以后闲适有趣的田园生活。饮酒赏树,扶杖游览,自得其乐。再接下来由居室转到庭园及高处、远处,这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从字面流露出来,可以想象,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而环顾,时而远望,白云行走,飞鸟投林,都摄入他的眼帘。“出岫之云”“倦飞之鸟”,既写自然景物,又写诗人出仕与归隐。(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做官本是无心,官场确使他厌倦。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坚贞之志。

  3、读悟第3段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指定小组朗读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

  (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第三段,想象定居下来后农村生活的乐趣。第一句与文章首句呼应。再表要与世相忘,谢绝交游--主要是与世俗官场的人谢绝交往,并非所有人,点出与官场格格不入是归隐的原因。然后补充上段再写自由自在的生活:谈心、弹琴、读书、躬耕田地、徜徉山水,无不是乐事。末二句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暂短的感伤,由春来万物复苏,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时想到人生的短暂与匆促。此段是转承段。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4、读悟第4段

  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齐读本段。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

  第四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的感想。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伸张心志、何必不自由自在,何必考虑那么多的生死、为生死惴惴不安呢高官厚禄不是我所求的,寻访仙境也不是可以如愿的。作者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在良辰美景独自出游,亲身参加农事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清流旁纵情赋诗。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结束全文,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乐天安命还有什么疑虑呢!这是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结论与处世哲学。文章最后是上升到哲理高度,卒章显志。

  四、总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五、布置作业

  1、翻译下列句子:

  ①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④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⑤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⑥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⑦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⑧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2、延伸阅读:阅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回答“序”后的问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①,诸侯以惠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逐见用于小邑。于是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

  ②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③,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已岁十一月也。

  注释:

  ①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为到各处去。

  ②归欤,《论语公冶长》有“子在陈曰:‘归欤归欤’”的话,表怀乡之情。

  ③骏奔,《诗经周颂》“清庙”篇有“骏奔走化庙”的话即去祭祀。

  ⑴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生生所资(生产生活)B.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

  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D.非矫后所得(勉强去做)

  ⑵判断“以”字用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②诸亿以惠爱为德

  ③家叔以余贫苦④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⑶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A.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⑷下列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当然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

  3、背诵课文,完成课堂练习。

  高中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学会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描绘刻画人物。

  ⑵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⑵通过本文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教学重点

  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位记者采访金岳霖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汪曾祺听后立马反驳:“古有秦少游,今有双黄蛋,我汪曾祺还要排在后面呢。”

  二、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深受沈从文影响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解题

  从题目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信息?

  明确:写人文章,并且作者对主人公十分尊敬。(金先生是作者选修课的教师。)

  四、人物介绍

  金岳霖先生,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历任清华、北大、西南联大教授。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五、简要介绍西南联合大学(多媒体展示图片)

  六、课文分析

  1、思考:作者写出了金岳霖先生怎样的个性?

  明确:有趣。

  2、问题探究:金岳霖先生的有趣体现在哪里呢?有哪一处或几处描写给你印象最深?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的讨论。)

  3、多媒体课件以及板书配合归纳明确:

  金岳霖先生是位有趣的教授:

  1、奇特的外貌:帽子、姿态、眼镜、衣着。

  2、奇特的`行为举止: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3、独特的教学风格: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稀奇古怪的问题回答。

  稀奇古怪的提问。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4、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

  5、对友情独特的珍惜:

  林徽因死后,他还给她过生日;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不再风趣幽默。

  6、对生活独特的热爱:

  “谁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的老人是这样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介绍金岳霖与梁思成以及林徽因之间的友谊,从中体会金岳霖的重情一面。

  (多媒体展示三人合照。)

  概括金岳霖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金岳霖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口头作文训练:请你把有趣的老师描绘出来,注意抓住人物富有代表性的特点。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后请代表发言,学生猜。)

  小结:“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汪曾祺用精彩的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展示了他独特的风采。每当那率真、怪诞又满腹经纶的金岳霖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就会有微笑情不自禁的挂上我们的嘴角。

  七、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把有趣的老师或同学写一写。

  高中语文教案 篇8

  【文本解读】

  陆游的平生志愿是建功立业、收复失地,但长期得不到重用,使他深感希望渺茫,即使起知严州、来京陛辞,也提不起太多兴致,“谁令”一句,自问自悔,奠定了诗作的基调。颔联和颈联细写诗人一夜未眠,静听春雨,次日清早又遥闻深巷中叫卖杏花之声。白日漫长,所做之事无非是闲作草书、细乳分茶。雅则雅矣,却非志士所好。这两联写得细腻生动,闲适恬静,深为孝宗激赏,但其中的长夜不寐和日中无聊,其实都暗示着诗人的郁闷和惆怅。最后,诗人只好自我安慰;不必感慨京城的风尘之恶了,还是争取清明之前回到家乡吧。这既跟开篇两句绾合照应,又和中间四句自然贯通。诗作中间四句,通过一些日常细节,含蓄自然地传达出等待中的清闲落寞,诵读时要好好体会。

  【素养目标】

  1.了解陆游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3.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4.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寄予在诗歌中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中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2.相关背景

  陆游的这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在蜀东归,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怖惧几成床上伏,艰难何啻剑头饮”的处境,和在王炎手下得以重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3.解题

  ①临安,是南宋王朝的都城。

  ②春雨,点明时节和天气。

  ③初霁,刚刚放晴。

  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霁(jì)明朝(zhāo)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世味:人世滋味;社会人情。

  ②京华:京城之美称。

  ③矮纸:短纸、小纸。

  ④斜行:倾斜的行列。

  ⑤细乳: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⑥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素士”)。

  (二)诵读感悟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三、文本研究

  【思考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明确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未眠,听着春雨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思考2】这一联被誉为“绘尽江南春的神魄”。试简要分析语言风格特点。

  明确语言清新隽永。本联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显得含蓄深蕴。

  【思考3】阅读颔联和颈联,简要回答这两联选取了一系列的意象表现了陆游的何种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旅居京城时郁闷、孤寂和壮志难酬的感伤和无奈。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一夜”两字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心头。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沉,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颈联中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作者人生无奈的惆怅感慨。

  【思考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明确京都春光正好,诗人重被起用却急于回家赶上清明节,表明他持守清洁而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的态度,更有对朝廷偏安一隅而己志难伸的不满。

  【思考5】请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探讨本诗的主题思想。

  明确①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但作者意不在刻画春光明媚,而是借一夜听雨暗示自己正因报国之志不得伸而郁闷、惆怅,明媚春光只是诗人落寞情怀的反衬,②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今在国家多事之秋,却落得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怨愤至极,于是写下“素农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激楚之言,以抒发愤闷之情。

  【思考6】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明确①表达诗人客居京华的郁闷和惆怅。首联“世味”“薄”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叹。②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焦虑和悲愤。颈联表面上写优雅闲适,实际上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却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法放下自己建功报国的大志,内心抑郁而且惆怅。③表达诗人羁旅风霜的苦闷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尾联写不愿在京城堕落于风尘,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渴望归家的自我安慰。

  【思考7】这首诗与陆游许多雄浑豪放的战斗风格的诗不同,这首诗所表现的风格如何?请通过分析诗的内容揣摩诗的意境,仔细体会。

  明确此诗貌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表面上看来写极了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其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那种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含蓄而有深蕴,个中滋味需要细细品味。

  【思考8】阅读与思考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问题: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两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明确表现重点:《书》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表现了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临》借写江南春雨和书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牢骚。诗歌风格:《书》严肃激愤,沉郁顿挫,深沉蕴藉;《临》富于情趣,含蓄婉深,轻松诙谐之中蕴含惆怅沉郁。

  四、明晰主旨

  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分茶”,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

  五、拓展阅读

  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有情感、想象、超越三种。与之相应,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有三种存在的形态:情象、意象、境界。

  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从本质上来说,美是情感的对象化。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这里说的对象,有两种形态:一是原生形态。即原本有一个对象,但不是审美对象,是审美主体将其情感赋予给它,使对象成为主体情感的载体,从而成为审美对象。二是自创形态。即原本无对象,因为有情,需要外化,于是就创造一个形象,让其成为情感的载体。这种情况在艺术创作中居多。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说是情感造形。情感造形的产物就是情象。情象是美的基础形态。凡审美都有情感造形存在,只是审美中的情感造形,除艺术创作外,都是不自觉的,而是直觉的。刘勰说诗人创作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情况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

  情象是审美主体的创造,只是这创造主要表现在情感的赋予上,而当想象参与后,则就有很大的不同。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这新事物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想象的创造,不只有情感在起作用,还有人的意识、文化修养在起作用。于是,这新创造的形象就具有丰富的意蕴,这具有丰富意蕴的形象我们叫它“意象”。意象虽然通常用在艺术创作中,其实,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也有,而且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陆游咏梅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梅就不是自然物象,也不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为这中间寄寓着陆游对自身经历的独特思考。

  美的最高存在形态是境界。境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它较多地出现在佛教典籍中,成为佛教的最高层次。宋明理学家将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清代王国维将其作为古典词美的最高层次,将其转化为美学范畴。王国维同时还使用意境这个概念。境界比之意境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首先,意境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而境界不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还能用在人生修养中。因为审美不只体现在艺术活动中,它渗透在人的全部生活中。其次,意境,从字面上看,见出意与境的两分,而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而更能见出审美的本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当我们进入境界时,我们从情象中超越出来,从意象中超越出来,进入只可体会难以言传的极其美妙的境地。

  (摘编自陈望衡《谈审美》)

  六、素材积累—陆游名句

  1、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2、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

  3、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4、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5、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6、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7、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8、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

  9、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人卷来。

  10、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

  11、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高中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以领悟文义、体味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

  2.通过诵读,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

  核心素养

  1.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

  2.了解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3.领悟红烛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没有诗的民族是悲哀的。我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更庆幸的是,诗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诗里,我们不仅得到了美的享受,获得了性情上的陶治,更获得了心智上的滋养。古诗如此,新诗亦如此。

  二、写作背景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三、作者介绍

  闻一多原名家骅,湖北淆水县人。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翌年正式入学。“他到清华学校以的致命伤1916年开始到1920年上半年,经常有旧诗发表。在学校中颇有诗名”。

  四、题目解说

  红烛: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节: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第二、三节: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

  第四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

  第五至第七节: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

  第八、九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对鼓励的呼唤。

  六、全文分析

  1、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一共问了几次?

  参考:第一问: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第二问: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

  第三问: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

  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心自问,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或劝慰有加,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先后三次发问,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

  2、第二、三节,主要内容是?

  明确: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

  3、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

  参考: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4.闻一多提出了诗歌的“三美”理论,请简要分析《红烛》一诗是怎样体现“三美”的。

  明确:

  (1)音乐美: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使《红烛》在音韵上很适合朗诵。

  (2)绘画美:《红烛》的绘画美体现在它不是直接描述物体的颜色,而是很巧妙地融合了意象来呈现。

  (3)建筑美:《红烛》的建筑美,最主要是体现在节奏和前后呼应的结构上。诗歌先以感叹句的首节开始,转入以疑问句为主的次节,第三、四节的“不误,不误”“烧吧!烧吧”整齐对照,也加快了音韵上的节奏,接着两句“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

  八、写作特点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

  九、补充资料

  1.“三美”主张

  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三美:诗的实力不仅包括音乐的美、绘画的美,还有建筑的美。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

  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

  建筑美是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了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高中语文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和“斑纹”的涵义。

  2.探讨文中议论性语句的内涵,理解文中阐述的哲理。

  3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学会以平等的视角来看待自然和生活。

  重难点:

  重点:斑纹的涵义和议论性语句的内涵

  难点:思路的把握和主题的突破

  一、了解作者

  周晓枫,1969年6月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做过8年儿童文学编辑,XX年调入北京出版社,从事杂志编辑工作。一直从事散文写作,作品有《它们》、《鸟群》、《圣诞节的零点》、《种粒》、《斑纹》、《马戏与杂技》、《幼儿园》、《黑童话》、《你的身体是个仙境》等等。出版了个人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和《斑纹——兽皮上的地图》。曾获冯牧文学奖、冰心文学奖、《十月》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奖项。

  二、学习文本

  1、阅读课文回答:你认为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并说说理由。

  解析:科学小品(介绍“斑纹”,展现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随笔散文(有很强的抒情性和议论成分,语言优美。)

  (两者皆可,体现了文体上的融合渗透趋势。)

  2、从“科学小品”的角度来分析:

  (1).斑纹是物之斑纹,斑纹之于物是毛与皮的关系。文章为了介绍斑纹列举了很多东西,请找出。

  解析:蛇蓑鲉鲑鱼螺壳鹰隼长颈鹿斑马老虎豹子奶牛毒蜂文身疱疹妊娠抓痕大地老趼冰花陶瓷蛋卵地球记忆

  讲:文章由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从小到大,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斑纹无处不在。依据所列事物的分类,以及所讲的详略程度,可以大致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1——5段6——10 11——14

  (2)请概括出第一部分介绍了蛇的哪些生活习性和特征?

  解析:简约的身体,迷惑性的斑纹,跑动的动作,蛇的文化寓意,蛇的尾鳞和牙齿,攻击的速度。

  (3)作家引用圣经传说为我们塑造了什么样的蛇的形象?

  解析:阴鸷、诡秘、凶险、恶毒的蛇的形象。

  (4)文章第六节“我发现,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不断复制构成惊人的繁复效果。”一段文字,你怎样理解斑纹的产生?

  解析:斑纹产生于对简单图案的单一的大量的重复使用,从量变而产生质变,最终产生斑纹。

  (5)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内涵及作用?

  解析:内涵:“神”即大自然,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作用:既是一种哲学沉思,也是对主题的升华。

  (6)思考:“斑纹”是什么?

  解析:

  a、具体的: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图案与颜色);

  b、抽象的:指其他自然与社会现象,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意味,指一切的存在。

  3、以散文随笔的文体角度入手分析:

  (1)文章在介绍斑纹时,往往从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自然规律中引申出一些耐人寻味的议论性语句。请以第二部分为例,找出其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例如:

  a八节“一头鹿的衰老是幸福的,……”;“虎一般单独生活,……”;“世界旷大,……”;

  b九节“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2)文章在描绘动物和自然场景时非常优美。请选择一段文字,作一鉴赏。

  例如:第一节;第八节中关于虎鹿的描绘。

  三、习题达标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巢穴( qiáo )匍匐( pú )嗜好( shì )鹰隼(sǔn )

  b精湛( zhàn )凝眸( móu)妊娠( chén )星宿( xiù )

  c罪孽( niè )蛊惑( gǔ )疱疹( báo )妖娆( ráo )

  d镌刻( juàn )隽永( juàn)碾砣( tuó )老趼( ji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妆饰装饰装扮妆扮b文身纹身分辨分辩

  c伺机侍机扣押扣压d震动振动报复报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无论静止和游动,斑纹都加重了观察者的视觉错乱。

  b昆虫身怀非凡的拟态本领,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

  c《全宋诗》的编纂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北京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经过八年努力,终于日前告罄。

  d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量和感冒诱发的。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很少有什么能逃脱蛇的胜算,一条蝰蛇的出击速度只有1/25秒,西方的枪手常被描述成“像眼镜蛇一样外无一失。”

  b多数动物不像蓑鮋的兴趣那样折中,它们只选其一,要么斑纹,要么斑块,要么斑点。

  c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等等……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主的青睐。

  d我们还会发现肉食者与素食者之间一个有趣的差别:素食者的眼睛长在头部的两侧,如兔、羊、鹿、牛;而肉食者的眼睛处于同一个平面,像狮、虎、狼、豹。

  答案1d 2a 3b 4d

  高中语文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渔父》选自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专题的教学建议是:“在阅读中学会质疑与探讨,辨析评价文中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悟出更多人生的真谛。”本专题以问题探讨为主,在经典文本的学习过程中,着眼于挖掘文本思想、培养探究意识。”《渔父》篇幅不长,共有四小节,是一篇文质兼美、体新理深的文章,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在预习充分的条件下,通过探究式学习,挖掘出文本丰盈的知识和思想,即如何实现“浅文深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前提和归宿。

  《渔父》一文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在“清”与“浊”的抉择中三种对立的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千百年来,屈原的精神、他“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光辉人格一直烛照着华夏民族的脊梁,他身上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忧患思想、执著刚强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学习本文要进一步地认识屈原所代表着的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而渔父这一人物形象的存在极大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他代表着一种遗世独立、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他的.“与世推移”与屈原的“深思高举”让我们窥见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这两个对立面,为同学们深入文本,了解以儒、释、道三教为支柱支撑起的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路径。

  《渔父》一文的结尾,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二人坚持己见,未有妥协,留给同学们极大的思考探究空间。课堂上,我将以“诱思探究”为主导教学方式,诱导学生在不断的合作探究中,激活情感和思维,生成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热烈而又沉思的氛围,最终抵达文本深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篇幅短小的文言文,虽文言字词上难度不大,但因其思想探究空间极大,如何在教学中兼顾“文”和“言”两方面,颇具难度。

  学生在学习此文之前,已经学习了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对屈原的身世、经历有一定了解,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讲解中,对于中国古代传统中的儒道两家主张也有一定了解。渔父这一形象在文章中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探究空间,在超逸脱俗的渔父的对比下,屈原的选择选得决绝而生硬,不少学生很难理解屈原这种“宁为玉碎”的执著的珍贵。

  同时,由于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深度有限,一部分学生会认为文中的渔父是为衬托屈原的伟大而存在的反面人物,从而难以抵达文本深层,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屈原和渔父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和《渔父》一文背后蕴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能对屈原和渔父的不同人生选择做出自己的评价,并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人物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和文

  本背后蕴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教学方法:

  诱思探究教学、小组合作教学

  课时课型:

  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工具:

  幻灯机、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课前导学:

  请同学们借助字典、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完成导学案并订正。

  二、课上探究:

  (一)导入

  (课间播放音乐:蔡琴歌曲《屈原》)

  全体齐读《屈原》节选:

  “他们说你是个孤独的诗人,

  他们说你有一颗忧郁的灵魂。

  汨罗的岁月是否像我所想象的那般寂寥?

  是否水中你的心思像一尾鱼款款徘徊?

  冷湿的青泥掩覆在你身上,纵有多少无奈徒托流水寄怀。

  究竟你愿长久躺在静谧的江底?还是期盼着拨桨的手,撩开你深邃的面容?”

  这一位孤独的诗人、这一颗忧郁的灵魂是谁?两千多年前他为何选择带着满腔的忧愤,忿然一跃,独自一人去拥抱江底柔软的泥沙?两千多年过去了,他是否依旧孤独,是否依旧寂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做这只拨桨的手,来撩开他深邃的面容吧!

  (二)诱思探究

  1、释文:探索观察

  (1)教师范读全文。

  (2)渔父初见屈原,问屈原的第一个问题是:“何故至于斯”?这个“斯”指什么呢?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生答、翻译)

  那么屈原到底因“何故至于斯”呢?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生答、翻译)

  (3)如果请你用一个字回答,你会选择哪一个字?

  “清”

  2、成象:研究思维

  (1)你能快速找出文中屈原“清”的体现吗?

  “深思高举”,“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生答、翻译)

  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你还能发现屈原“清”的体现吗?:(小组合作各推一生发言)

  屈原《离骚》:美政理想

  屈原生平经历: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忧患思想、执著刚烈的性格(生答、分析)

  全班齐读屈原相关语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教师总结:“清比己之洁,而浊比世之秽也。醒比己之明,而醉比人之昏也。清浊不同流,醉醒不同趣,邪正不并立,忠佞不相容。以屈子之独操,而仕壅君,处乱朝,安得而不见放乎?”

  (2)与屈原的“清”相对的“浊”在文中有没有体现呢?

  “淈其泥而扬其波”,“哺其糟而歠其醨”,“物之汶汶”,“蒙世俗之尘埃”。(生答、翻译)

  (3)这是渔父的做法吗?

  不是,渔父的做法是:““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生答、翻译)

  (4)全班分成两组合作朗读人物对话部分,读出不同情感。

  3、悟道:迁移运用

  (1)独立思考:面对人生的困境,屈原、渔父、众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你更欣赏谁的做法?请写下你的观点并分享。(请三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

  渔父:道家重真、超然旷达

  屈原:儒家重善、执着进取(教师引导:因为牺牲和奉献成就了民族脊梁)

  (三)总结

  (1)许多同学的观点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在面对纷繁的社会时,我们也会遇到困境,我们不可能像屈原那样决绝,我们也不太可能像渔父那样抬脚远遁,我们只有选择面对。但是在投身社会洪潮中的时候,我们可以尽量做到:“淈泥、扬波,不离于泥,亦不为泥所陷;餔糟、歠醨,不拒乎酒,亦不为酒所溺。内不失己,外不忤世,斯为与之推移。”

  屈原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对自己的理想的执着追求,鲁迅先生曾饱含激情地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因为对这份伟大的理解与感谢,人们思念屈原、崇敬屈原,我想,在年年五月的棕香中,屈原是不孤独的、不寂寥的!

  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这一个文段的后半部分:

  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

  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悠悠的江水卷逝走亘古以来的萧条凄凉,

  取代水中你的惆怅是岸上我独自徘徊。

  龙舟的喧哗划出波波水痕,追思掠过江面片刻又将遗忘。

  也许你将年年享受五月的粽香,

  也许等待着另一次际遇,看一看江上的阳光。

  (播放音乐:蔡琴歌曲《屈原》)

  三、课后巩固:

  完成《作业本》巩固练习,并背诵全文。

  高中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掌握“就”“过”“下”“独”“辞”“无”“存”等实词的意义和复习“之”“以”“为”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通过理解作品对人物的言行的刻划去把握人物性格。

  3、体会纪传作品的一般的结构特点。

  [课文特点和教学设想]

  此文是典型的传记,先交待人物基本情况,然后总写人物性格,再选取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去表现人物,近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段大都属这种类型。因此,此课的教学,将这类文章的结构思路作为一个重点。在词句方面,课文注得较为详细,但对一些词类活用现象并未注出,因此稍加补充归纳。课文较长,采用读读、讲讲、练练、议议的教学方法,并选出重点句子进行翻译训练。共用三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疏通词句,初步理解,语言训练

  一、导入

  简介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的情况及战国四君子,“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

  二、听读

  要求:1、掌握自己读不来的字的字音。2、大致理解文意

  三、讨论全文大致提纲

  明确:

  1—2信陵君的身分和为人、声望

  3—4具体写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亲迎候生、数请朱亥

  5—12窃符救赵

  四、朗读1、2两段

  (一)参照注解,理解句意

  (二)重点词句讲解

  礼而下士无贤不肖

  谦而礼交之以其富贵骄士

  (三)讨论

  概括1、2两段大意。第二段三句话各写什么内容。从哪些方面介绍信陵君的?

  五、朗读3、4两段

  (一)重点词句讲解

  往请修身洁行

  以监门困故公子从车骑

  不让公子颜色愈和

  遍赞宾客数请之

  故不复谢虚左

  (二)讨论

  哪些细节体现了信陵君的“仁而下士”?这两段中写出了候和朱的什么性格特征?这两段与前两段有什么关系?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2、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部分

  一、朗读5、6两段

  (一)重点词句讲解

  留军壁邺实持两端以观望

  冠盖相属于魏而魏救不至

  且公子纵轻胜

  讨论

  1、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求救?

  2、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和信陵君的'态度怎样

  二、朗读7、8两段

  (一)练习:解释加点词

  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独不怜公子Z耶

  约车百余骑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尚安事客因问

  以至J鄙军之日

  (二)复述候所献之计

  (三)讨论:从主客决别、信陵君辞而复返中体现了什么?请如姬盗兵符表现了候的什么品质?侧重写谁?

  三、朗读9—11段

  1、重点词语讲解

  矫魏王令袖四十斤大铁椎椎杀

  公子遂将晋鄙军举手视公子

  2、讨论:候为什么北向“自刭”?

  四、朗读最后一段

  这一段起什么作用

  五、总结讨论

  1、“窃符救赵”一事叙得相当完整,试分析其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

  2、叙述的重点是?为什么对战争写得如此简略,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一课与此类似?

  六、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笔译第6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总结讨论结构思路、人物性格,巩固练习

  一、讨论

  1、全文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为去掉1—4段可不可以,为什么?

  2、作者善于用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试分析信陵君和候Y的言行,说说两人的性格特征。

  3、此文对寺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

  二、总结训练

  高中语文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熟读文本,把握文意,了解荆轲的性格特点。

  2、鉴赏文本中的场面描写及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

  3、进一步梳理积累文言常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公平合理地评价历史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教学重点

  目标2和3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

  略。

  二、导入新课

  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导入课文。

  三、整体感知

  1、关于《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是一篇类传,依次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迹。

  关于此传的传旨,在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只谈到“曹子匕首,鲁获其田,齐明其信;豫让不为二心”,专诸、聂政、荆轲之事不及一语。显然,这不是此传的全部传旨。细味全传,尽管这五人的具体事迹并不相同,其行刺或行劫的具体缘由也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则是共同的: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强暴、为达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烈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实质则是“士为知己者死”。所以太史公在本传的赞语中说:“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这也就是太史公对本传传旨的一种集中概括了。太史公是站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立足点,带着他特有的身世之感和爱憎,来热烈歌颂他所一再称赏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精神的。

  2、相关背景

  荆轲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3、播放课文相关视频。

  4、学生默读课文,疏通字词,粗知文意。

  5、课文内容概括

  读书击剑一一盖聂论剑一一鲁勾践怒斥一一结交渐离一一太子求计一一接受於期一一引见田光一一引见荆轲一一田光自杀一一太子委命一一秦国破赵一一燕国危难一一刺秦准备一一易水诀别一一秦廷行刺一一行刺失败一一荆轲被斩。

  四、研讨探究

  1、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分几步进行?

  提示:

  准备(信物、匕首、助手)→诀别→行刺

  2、荆轲形象有何特点?

  提示:

  沉稳隐忍,侠肝义胆、扶危济困,果敢勇决、不畏强暴、机智镇静、秉性刚烈。

  3、文章写荆轲与盖聂、鲁勾践的交往的两个细节,是否有损于荆轲形象的塑造?

  提示:

  否。写这两个人物,两个细节,以表现荆轲的沉稳。

  4、写高渐离与田光这两个人物,对刻画荆轲有什么作用?在结构上有什么好处?

  说明荆轲不是庸俗之辈。与后来的故事发展密切相关,起着铺垫作用。

  5、本文人物形象塑造有何特色?

  ⑴善于通过冲突来写人物。

  ⑵通过语言、神态、表情和动作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

  ⑶善于用反衬手法,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秦武阳,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衬托荆轲英雄虎胆)。

  6、分析一下易水诀别场面描写的作用

  对荆轲的气质、性格、精神风貌作了画龙点睛的揭示,为整个故事渲染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7、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因为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8、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提示:

  从思想、性格、作用等方面考虑。

  言之成理即可。

  五、梳理积累

  1、通假字

  吾曩者目摄之;通“慑”,震慑

  荆轲嘿而逃去;通“默”,沉默

  祸必不振矣;通“赈”,救

  北购于单于;通“媾”,和好

  心惛然;通“昏”,迷惑

  恐不能须臾;通“耐”,经受得住

  太子送至门,戒曰;通“诫”,告诫

  其意不厌;通“餍”,满足

  莫敢合从;通“纵”,合纵

  使悉反诸侯侵地;通“返”,返还

  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

  右手揕其匈;通“胸”,胸膛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通“拊”,拍

  请辞决矣;通“诀”,告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通“捧”,捧着

  图穷而匕首见;通“现”,露

  卒起不意;通“猝”,突然

  2、古今异义词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古义:性情谨厚之人;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且至于燕;古义: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古义:获罪;今义:招人不快或怀恨

  足为寒心;古义:内心恐惧;今义:因失望而痛心

  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古义:处境困难;今义:经济困难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古义:消除借口;今义:害怕泄露秘密而害死知道内情的人

  太子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古义:有很高修养的人;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古义:表示原因;今义:表结果(连词)

  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古义:表示依据,用来;今义:表结果(连词)

  3、一词多义

  之

  卫人谓之庆卿;他(代词)

  而之燕;到(动词)

  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的(助词)

  居顷之;起调节音节作用(助词)

  擅巴、汉之饶;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而

  而之燕;承接关系连词

  盖聂怒而目之;修饰关系连词

  民众而士厉;并列关系连词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假设关系连词

  使

  使使往之主人;派(动词)

  使使往之主人;使者(名词)

  使者还报;出使(动词)

  使得至前;致使(动词)

  使得毕使于前;让(动词)

  使得毕使于前;使命(名词)

  其

  其后秦伐魏;那(代词)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他(代词)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那些(代词)

  其后乃可图也;这(代词)

  及

  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以及(连词)

  及政立为秦王;等到(介词)

  为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做(动词)

  及政立为秦王;担任(动词)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替(介词)

  复为羽声慷慨;变成(动词)

  故

  故尝质于赵;以前(名词)

  故丹怨而亡归;所以(连词)

  以

  以术说卫元君;用(介词)

  酒酣以往;而(连词)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来(目的连词)

  易水以北;用在方位词后表方位(助词)

  柰何以见陵之怨;因为(介词)

  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凭借(介词)

  以次进;按照(介词)

  固

  固去也;本来(副词)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险固(形容词)

  固请毋让;坚决(形容词)

  虽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虽然(转折连词)

  虽有管、晏;即使(假设连词)

  于

  徙于卫;到(介词)

  荆轲游于邯郸;在(介词)

  北购于单于;跟(介词)

  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被(介词)

  言足下于太子也;向(介词)

  乃

  其先乃齐人;是,表判断(副词)

  其后乃可图也;才(副词)

  乃造焉;于是(副词)

  且

  且至于燕;将要(副词)

  且非独于此也;况且(递进关系连词)

  善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友善(动词)

  所善荆卿可使也;熟悉(动词)

  见

  柰何以见陵之怨;被(介词)

  偻行见荆卿;会见(动词)

  过

  荆轲尝游过榆次;经过(动词)

  愿足下过太子于宫;拜访(动词)

  因

  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通过(介词)

  因遂自刎而死;于是(副词)

  因而刺杀之;趁机(介词)

  足

  足为寒心;足够(形容词)

  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值得(动词)

  而欲不可足也;满足(动词)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足够(动词)

  数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几(数词)

  数困于兵;屡次(副词)

  举

  又举兵南伐楚;兴起(动词)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全(形容词)

  则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承接关系连词

  则不可;如果(假设连词)

  擅

  擅巴、汉之饶;占有(动词)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独揽(动词)

  间

  以其间诸侯得合从;时机(名词)

  异物间进;间或(副词)

  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副词)

  终已不顾;回头(动词)

  不顾国家之大害;顾及(动词)

  发

  遂发;出发(动词)

  发尽上指冠;头发(动词)

  秦王发图;打开(动词)

  然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然而(转折关系连词)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这样(代词)

  4、词类活用

  盖聂怒而目之;目视(名词活用作动词)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做人质(名词活用作动词)

  必入臣;称臣(名词活用作动词)

  太子前顿首;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

  於期乃前曰;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天天(名词作状语)

  稍蚕食诸侯;像蚕一样(名词作状语)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在北面(名词作状语)

  南有泾、渭之沃;在南面(名词作状语)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用匣子(名词作状语)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用匣子(名词作状语)

  发尽上指冠;向上(名词作状语)

  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向西;向南(名词作状语)

  又举兵南伐楚;向南(名词作状语)

  太子受而舍之;使……居住(使动用法)

  使使以闻大王;使……知道(使动用法)

  臣海内之王者;使……称臣(使动用法)

  太子迟之;以……为迟(意动用法)

  群臣怪之;以……为怪(意动用法)

  5、特殊句式

  荆轲者,卫人也;判断句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省略句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省略句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省略句

  置之匈奴;省略句

  可与谋;省略句

  驽马先之;省略句

  使悉反诸侯侵地;省略句

  以试人;省略句

  欲与俱;省略句

  而为治行;省略句

  待吾客与俱;省略句

  见燕使者咸阳宫;省略句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省略句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状语后置

  故尝质于赵;状语后置

  窥以重利;状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状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定语后置

  南有泾、渭之沃;定语后置

  擅巴、汉之饶;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定语后置

  往而不返者,竖子也;判断句

  六、课后作业

  1、笔译全文。

  2、写一篇短文,谈谈荆轲失败的原因。

  高中语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诗歌重叠复沓、一唱三叹的形式美。

  2、理清线索,欣赏诗歌鲜活俏丽的意象美。

  3、把握脉络,领会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美。

  教学重点:

  理清线索,欣赏诗歌鲜活俏丽的意象美

  教学难点:

  把握脉络,领会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美。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

  十六岁花季,十七岁的雨季,这时正是最爱做梦的年龄吧,相信在坐的各位同学都有各自最美的梦想,有了梦想之后,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学追寻梦想。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走近戴望舒先生的《寻梦者》,看他是如何寻梦的。

  二、走近诗人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三、时代背景

  “五四”运动前后,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的激烈矛盾,笼罩了他们敏感的心灵。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更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寻梦者”群。从鲁迅无数痛苦的梦结出的果实《呐喊》,到何其芳在精美中浸满了热情的《画梦录》,虽然个人的心同现实的距离有远有近,但是,寻求美好的梦境变为现实的愿望与他们执著艰辛的寻求精神,却大体是一致的。戴望舒就是其中一位由现实世界转到诗的世界中最忠实的寻梦者。

  四、赏析诗歌

  1、初读诗歌,体会音韵美

  诗每节三行,节奏大体整饬。

  每节一二句或重复、或排比,甚至各句大部重复。这首诗在结构上重叠复沓、一唱三叹。全诗中每节“走势——蓄势——升华”的诗格形式,具有一种重叠复沓、一唱三叹的美感,富于音乐美。

  2、品读诗歌,感悟灵动诗绪。

  1). “梦会开出花来”,“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这样的梦给你怎样的感受?又激发你怎样的欲望?

  梦,美丽,甚至绚丽。如无价之宝般珍贵,值得人一生去寻求。

  2).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两句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梦呈现给我们怎样一种姿态?

  “大海里”已是难寻,“大海的底里”更加难寻,层层递进,可见梦是“深藏”的,不易寻找的。

  3). “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寻梦是怎样的一种历程?

  ——“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冰山”“瀚海”则指道路之艰难,可见寻梦要付出巨大的艰辛。

  4). 这个梦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值得我们去追寻?

  ——它有天上的云雨,有海上的风涛,会让人心沉醉。

  5). 要真正实现这个梦,还需付出怎样的努力?

  ——“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如此精心呵护,才能在“一个暗夜里开绽”。在“暗夜里”,预示着梦的来临又是如此的不可预知。

  6). 何时梦才会降临?

  ——当我们“鬓发斑斑”“眼睛朦胧”的时候,金色的贝才会吐出桃色的珠。

  7). 这“桃色的珠”还需如何呵护?

  ——放在怀里,放在枕边。

  8). 经历了重重艰辛,付出了滴滴呵护,“桃色的梦”会让我们获得怎样的心灵震颤?——即使我们已经衰老,如果有一个“开了花的梦”,有一个“开出娇妍的花的梦”,那么我们的人生已是最幸福、最无憾的了。

  第一节,写梦是无价的珍宝;第二节,写在青色的大海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第三节,写要逢到那金色的贝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第四节,艰苦的寻求是值得的;第五节,写寻求中种种艰苦与磨难;第六节写漫长而艰苦的历程;第七节,写获得无价珍宝后的心情;第八节,写美好梦想实现的艰难。

  全诗八节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这是诗歌的引子。第二部分(2-6)写寻梦的过程。第三部分(7-8)写实现美好梦想时的幸福与快慰。(板书)

  五、再读诗歌,品味诗歌意象美

  诗歌运用多种意象,构成了独特的意境

  娇艳的'花 象征梦的美好绚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充满对梦的向往。

  青色的大海 象征梦的澄澈高远,暗示金色的贝不能轻而易 举获得,为下文作铺垫

  金色的贝 象征梦的珍贵难得,突出梦的精美与绚丽

  冰山、瀚海 象征着寻贝的艰难,隐喻人生历程中种种艰苦 与磨难

  云雨声、风涛声 象征贝的丰美和价值,描绘了一个令人心醉的 美好世界

  海水、天水 象征养贝的艰难

  桃色的珠 象征梦的美好诱人,突出梦的静美与绚丽

  鬓发斑斑、眼睛朦胧 象征着寻梦的代价很沉重

  六、鉴赏艺术手法

  1.回环往复:

  2.复沓反复:

  3.意象传统的象征手法:

  七、小结

  任何美好理想的实现,任何事业的成功的获取,必须付出人的一生追求的艰苦代价。

  八、《寻梦者》是奏响于我们心间的一首优美而动人的歌,有梦相伴,所以不孤独。让我们再次诵读这首诗,让诗歌赐予我们力量,让梦想插上翅膀。

  九、拓展延伸

  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有梦想,人生才不会苍白无力。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十、作业

  梦想是理想,不是空想。实现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坐享其成。你未来的职业就是你最实际的梦想。请为你的职业做一个近景或远景规划,为梦想插上翅膀,让梦想成为可能。

  高中语文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与《窦娥冤》一文的学习相结合,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2、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

  (1)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

  (2)善于化用或借用古代诗词的语句乃至意境。

  3、欣赏崔莺莺的形象,了解本课曲词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

  2、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四、美育渗目标

  把握、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学法指导

  1、从分析情节入手,了解莺莺的心理变化,从而准确把握人物思想性格。

  按情节可把全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通过三支曲子,写出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第二部分是长亭饯别的场面,通过八支曲子,写出崔、张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了莺莺重爱情而轻名利的反抗精神。第三部分是临别叮嘱的场面,用六支曲子写出莺莺对张生的关心与担心,关心的是他身体,担心的是他考中后“停妻再娶妻”,进一步表现莺莺对功名利禄的轻视。第四部分是分手后的场面,用两支曲子,写出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2、选择几支曲子,反复诵读,了解所用的修辞方法,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如,可把几支描写秋天景色的曲子【端正好】【脱布衫】【一煞】集中起来读,然后作两种比较:一是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描写秋景的诗句对比,看看所选取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二是将这三支曲子描写的景象对比,看看景物特点和表达的气氛有何不同。

  一、重点、难点

  把握、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解决办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在疏理剧情的基础上,重点赏读若干支曲词,通过诵读、比较,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进行文学鉴赏的训练。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第一课时,要求学生梳理剧情,并重点赏读这出戏开头的三支曲词和结尾处【一煞】、【煞尾】两支曲词,体会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第二课时,重点赏读自【脱布衫】至【二煞】共十四支曲词,体会曲词中反映的莺莺的心理活动,并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大致了解剧作及课文节选的这一折戏。

  2、重点赏读【端正好】、【一煞】、【煞尾】和【叨叨令】等几支曲词,体会其情景交融的抒情美。

  二、整体感知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这在元杂剧中是颇为少见的(全剧剧情可参看课本题解),《长亭送别》也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接下来便是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并说考不取功名便“休来见我”,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西厢记》是脍炙人口的艺术杰作,同学们是从什么时候起知道这部作品的?读过哪些与《西厢记》有关的书,是否欣赏过相关的影视戏曲作品?

  (学生可自由作答,能引入课文学习的正题即可。)

  2、梳理剧情:《长亭送别》写莺莺、红娘、老夫人到十里长亭送别上京赶考的张生,莺莺是最重要的剧中人,据此可把课文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叨叨令】结束):赴长亭途中

  第二部分(承上至【四边静】之前):长亭别宴

  第三部分(承上至“小生又生此念”):临别叮咛

  第四部分(【一煞】至此折剧终):长亭别后

  3、赏读曲词【端正好】全曲共六句二十五字,可要求学生先背诵,后作赏析。提问:这支曲子在修辞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渲染出剧中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的?

  (曲子句式既整饬又参差错落,前3个三字句构成对偶、排比。后又各有一个四字句、七字句和五字句。前四句一句一景,点明送别的季节,以景衬情。后二句用设问手法,说是“离人泪”“染霜林醉”,一“染”一“醉”,写得极有分量。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人凝重的离愁,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4、与【端正好】对比,赏读剧本末尾的【一煞】、【煞尾】。

  提问:和【端正好】一样,【一煞】和【煞尾】也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王季思教授评点这两支曲子时说:“末二曲写张生去后莺莺的怅惘情景,景中有人、有情,虚情实写,正语反诘,俱臻妙境。”试说说你对这段评语的理解。

  (“虚情实写”,就是寓情于景,借生动的景物来传情。这两支曲子写夕阳残照、青山疏林、淡烟暮霭、秋风马嘶,我们仿佛看到莺莺满怀凄楚,怅然痴立,目送张生转山坡、出疏林,“离愁渐远渐无穷”,此时的满目秋景,都是莺莺悲凉心境的外化。【煞尾】的末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便是“正语反诘”,即用反问句抒写心境。比之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正面直说,更显得激越真切。)

  5、与以上三支曲子对比,赏读【滚绣球】和【叨叨令】。

  提问:这两支曲子主要写什么?有人说,只有【端正好】、【一煞】和【煞尾】这样的曲词,才可以称为“绝妙好辞”,【滚绣球】与【叨叨令】便相形见绌,你的看法怎样?

  (【滚绣球】仍是莺莺的内心独白,借去长亭途中的景物,从正面刻画莺莺与张生难以离舍的复杂内心世界。【叨叨令】由红娘的问话引发,叙说动身前无心打扮的原因,没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关于曲词的评价,【端正好】、【一煞】等化用唐诗宋词精美语句固然堪称“绝妙好辞”,而【滚绣球】、【叨叨令】亦各有特色。这两支曲子使用对偶、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得也很生动真切;同时,又更多地融口语入曲,语言通俗,才能使演员宜于演唱,听众容易接受,雅俗共赏。【叨叨令】多用叠词、衬字,更能体现口语化的音韵美。有时委婉含蓄,有时尽情倾泻,两种曲子风格各异而能统一,正是王实甫才具超群之处,不必硬性分出高下。)

  总结、扩展

  本课时我们只重点赏读了五支曲子,对课文华美典雅、富于文采的语言已多有领会。王实甫是酿造气氛、描摹环境的圣手,他描绘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有使人感泣的魅力;他又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曲词艳丽典雅,又自然流利,毫不矫揉造作。下一课时,我们将进一步赏读其余曲词。

  课后作业

  1、复习已讲析、讨论的五支曲子,进一步作吟诵体味。

  2、诵读自【脱布衫】至【二煞】等十四支曲子,体会其中反映出的莺莺的心理活动与思想性格。

  附:板书设计

  剧情分析曲词赏读

  一、(【端正好】至【叨叨令】)送别途中【端正好】:浓色重彩以景写情

  二、(【脱布衫】至【朝天子】)长亭别宴【滚绣球】:借景抒情哀婉动人

  三、(【四边静】至【二煞】)临别叮咛【叨叨令】:口语入曲通俗真切

  四、(【一煞】至【收尾】)长亭别后【一煞】、【煞尾】:虚情实写正语反诘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与前一课时的内容相结合,本课时重点赏析课文二、三部分的曲词,进一步把握曲词的艺术特色,并对莺莺这一形象作分析评价。

  二、整体感知

  与课文一、四部分不同,二、三部分都是写莺莺、张生在长亭别宴上的表现。张生赶考,莺莺送别,表现了二人之间的真挚爱情,更反映出莺莺的痛苦心情和叛逆性格。对此,应通过曲词的赏析,用心体会。

  三、教学过程

  1、学生吟诵、赏读曲词,教师作适当解说。

  2、进行课堂讨论。

  问题讨论一:自【脱布衫】至【二煞】的十四支曲子,并未脱离长亭送别的具体情境,也仍旧体现了情景交融的特点。哪些曲词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叙事抒情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如[脱布衫]的“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把整个离宴用萧条气氛笼罩起来,使秋境与寓情统一。又如【四煞】的“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黄河与西岳华山,也被用来作离愁别恨的陪衬。还有【四边静】的“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把席残人散、两人相别的人物活动包容在苍山落照的秋景之中,气象阔大,使人如在画里,历历在目。)

  问题讨论二:莺莺是重爱情轻功名的,具有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性格,哪些曲词中体现了这一点?

  (在莺莺心目中,金榜题名,并不是爱情的前提与基础。如在【朝天子】中,她称上朝应考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在【二煞】中说“你休忧‘文齐福不齐’”、“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在【幺篇】中说“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些言语,与老夫人汲汲于功名的态度形式鲜明对比,是莺莺叛逆性格的体现。)

  问题讨论三:虽然张生一再表白自己不会再在异乡拈花惹草,但莺莺却总担心他“停妻再娶妻”,故而一再试探、叮咛,驾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妇女地位低下,始乱终弃的事是屡见不鲜的。实际上,作为《西厢记》故事雏形的《会真记》(唐元稹作)和《莺莺歌》(唐李绅作),都将张生描写为始乱终弃的薄情文人。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她对爱情的执著,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而不只是单纯的儿女情长。)

  问题讨论四:课文二、三部分的十四支曲子中,细节生动,描摹逼真处甚多,试举你最喜欢的曲子作说明。

  (此题无统一答案,可由学生自由发挥。如【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的细节描写,【耍孩儿】、【四煞】的夸张对比等,都很突出。)

  总结、扩展

  《西厢记》既有曲折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又有华美典雅的语言,称它能代表元杂剧的成就,绝非过誉之词。而且,不仅《红楼梦》中的宝、黛爱读《西厢记》,今天读它也还有现实意义。当代作家李存葆,便为《西厢记》写下了他感悟人类情爱的长篇散文《飘逝的绝唱》。

  问题讨论:

  李存葆在《飘逝的绝唱》中说,当代世界,“暴力对美色的霸抢远未结束,权力对美色的侵吞仍显贪婪”;以金钱为媒,“用钞票铺设婚床”的现象更为多见。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吗?作为已步人青春期的年轻人,你认为什么样的爱情观才是正确的?

  (社会丑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必隐晦,自然也不要夸大。让年轻人早一些接触“爱情观”问题亦无坏处,可避免他们在独立面对生活时的迷失。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引导青年人珍惜它,有利于他们美好情操道德的形成与坚守。)

  课后作业

  1、选择最喜欢的一支或几支曲子,背诵出来,并把它改写成现代诗。

  2、课后阅读《西厢记》全剧剧本。

  3、阅读李存葆《飘逝的绝唱》,写一则读书笔记。(李文原载2000年第3期《十月》,《散文·海外版》等多种报刊转载,并收入《2000年度中国散文》等文集)附: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初高中语文教案12-11

高中语文教案范文11-05

有关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03-21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教案(精选11篇)01-07

高中语文必修一《离骚》教案(通用11篇)03-06

高中语文《项脊轩志》教案(精选10篇)03-20

高中语文《景泰蓝的制作》教案(精选5篇)09-13

高中语文教案《逍遥游》(通用13篇)04-24

人教版高中语文作文:包容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