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

时间:2021-01-12 18:32:2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

  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教案模板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登高

  一、说教材

  《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这个单元学习唐代诗歌。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诗歌本身的发展也趋于成熟,体裁扩大,诗体完备,诗家辈出,风格多样。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登高》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一首代表性律诗。古人评价它是“杜诗第一”、 “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学好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古诗如浩瀚之海,实现上述目标,让学生自己在诗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应是最理想的选择。

  1、叶圣陶先生曾说“诗要反复地读,词要低回地诵”,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总结鉴赏方法是本课的着力点。掌握方法,分析得更准,理解得更透,读得会更动情,感悟会更深刻,受益会更多。因此,我把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作为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2、学生观决定教育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新课改的精神之所在。师生平等对话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我把教师主导下的多层对话作为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3、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从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那种爱国爱民情怀中汲取一点精神养料,是本节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关注点。

  综上所述,本节课就是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让学生去感受诗之美,领悟诗之情,学习诗之法。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是教学重点,汲取诗人的精神养料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会多处灵活运用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抓住朗诵,也就是抓住诗歌教学的“牛鼻子”。“以声达意”、“以声移情”、“以声传情” 可带领学生较快地走近诗人,走进文本,感受诗情,触摸到融于诗歌中的诗人的情怀。

  2、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在鉴赏诗歌意象,体会情景交融艺术手法时,会运用自主探究法。学生将分组讨论,抓描写意象的关键词并体会其作用,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3、在体会诗歌的悲情美环节,我会恰当运用提问点拨法,指导学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

  4、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影像资料、背景音乐,变抽象为直观,变无声为有声,丰富教学内容。

  四、说教学程序

  (一)用对联导入。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

  学生借助对对联的赏析,回味杜甫穷年漂泊的一生,体会杜甫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读书人,忠君念阙,心系苍生的伟大情怀。

  (这一设计理念源于孟子所云:“诵其文,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

  (二)研读课文

  1、初读,朗读吟诵,感知韵律美。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懂句意,体会律诗的节奏、押韵的`顺畅之美。

  2、再读,披词入情,感受感情美。

  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诗的情感内容。(此教学设计是从新课标要求的文学作品应先整体感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出发进行的设计。)

  其答案是一个“悲”字,由此辐射出两个问题:诗人因何而“悲”?如何写“悲”?(此问题设计顺势而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三读,展开想象,感悟意境美。

  诗的意境由多个意象构成。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是诗歌的灵魂。引导学生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去体验意象,是诗歌鉴赏的关键。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首联、颔联共写了几种意象?(急风、天高、哀猿、飞鸟、落木、长江)分别用什么词描写?是如何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这一问题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体会多个意象所构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诗中所弥漫的悲情,从而对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这就初步突破了教学重点。)

  4、四读,品评词句,领悟悲情美。

  诗中有景有情,学生在入境之后,引导学生抓住颈联、尾联的关键词如“悲”“客”“病”“苦恨”“酒杯”等来领悟诗人悲壮而不伤感,愁苦而不消沉的情怀,突破教学难点。

  5、五读,感悟朗读,品悟音乐美。

  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诵读是涵咏陶冶情操的最佳途径。我将其分三步完成:先自由诵读,用心感悟,借声传情;再配乐朗诵,在悲凉的背景音乐中个别诵读,互相点评,互相欣赏;最后,播放名家范读读,在倾听中将诗情融入心田,完成背诵。

  (设计意图:古语道:“腹有诗书语自华”,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提高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

  (三)归纳赏诗之法。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运用的诵读读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论世法等诗歌鉴赏的方法做一归纳总结,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四)课堂练习、拓展延伸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并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学以致用,因此我设置一道课堂练习题,用多媒体展示《旅夜书怀》:

  1、分析首联“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中“细草”和“孤舟”两个意象的作用。

  2、怎样理解“月涌大江流”的内容和意境?

  (鉴赏程序相类似,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不再赘言。)

  五、说板书设计与课外练习

  1、(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形成以下的板书,这个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更完整的理解课文。)

  2、“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一个务实的语文老师应该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外大量的历练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节课,我布置了课外作业:

  任选一角度,对《登高》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200字左右,完成在周记本上。

  高中语文教案模板:口语交际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 题        


       

       

     

口语交际·讨论        


       

       

     

年级        


       

       

     

高一        


       

       

     

学期        


       

       

     

上期        


       

       

     

学段        


       

       

     

第1学段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讨论”这种口头交际活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意义及作用。        


       

       

       

2.借助情境理解“讨论”这一语文活动中应培养的主要的语文能力 。        


       

       

       

3.通过讨论演练体会“讨论”中的角色任务,练习有效地讨论。        


       

       

       

4.在讨论活动中, 提升对生活的认识, 促进德能共长。        


       

       

     

       


       

       

       

       


       

       

       

       


       

       

       

       


       

       

     

1.认识“讨论”的意义在于交流、分享信息,达成共识,建构新意,提高认识。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3.能否把握“讨论” 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地观点,提高合作意识,是“讨论”学习的评价标准。        


       

       

     

       


       

       

       

       


       

       

       

       


       

       

       

       


       

       

     

“讨论”的理性认识——“讨论”的策略把握——“讨论”的能力训练        


       

       

     

主要        


       

       

       

教学        


       

       

       

方法        


       

       

     

       


       

       

       

以实践为主,以动态的语文活动为主,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这一语言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教材“讨论”专题短文        


       

       

       

剪辑央视关于“读书讨论”的录像片        


       

       

       

设计讨论话题:1)关于校园评比班花、班草的校园话题;2)关于语文教材大换血的社会话题。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以名家语录导入课题:        


       

       

       

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        


       

       

       

——《论语》        


       

       

       

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        


       

       

       

——富兰克林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萧伯纳        


       

       

     

谈谈自己对“讨论”的认识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回顾对“讨论”这一交流方式的已有认知。        


       

       

     

二、“讨论”的理性认知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明确答案:        


       

       

       

1)“讨论”的特点:共同话题——集中性;各自发表意见——多元性;平等交流——互动性。        


       

       

     

阅读教材短文,思考交流:何为讨论?其意义何在?        


       

       

       

       


       

       

     

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讨论”的理性认识。        


       

       

       

思考——        


       

       

       

1)讨论的意义        


       

       

       

2)讨论的特点        


       

       

     

三、“讨论”的策略把握        


       

       

       

       


       

       

     

2)“讨论”的规则:遵守话题——明确目的—— 履行职责——体现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归纳:事先准备,善于倾听,积极发言,文明得体        


       

       

       

4)其中应具备的语文核心能力是什么?        


       

       

       

归纳:“倾听能抓住对方发言的要点”,“发言要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据充分” 还要不离话题,有针对性,敏捷应对。        


       

       

     

看央视录像片段思考:        


       

       

       

1)录像中三人围绕什么讨论?两位嘉宾观点、理由分别是什么?        


       

       

       

2)录像中三人分担怎样不同的职责?共同表现出怎样的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了解——        


       

       

       

3)讨论的规则        


       

       

       

4)讨论应具备的素养        


       

       

       

5)讨论所应具备的语文能力        


       

       

       

       


       

       

     

四、“讨论”的实战演练(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演练一】        


       

       

       

       


       

       

       

       


       

       

       

       


       

       

       

       


       

       

       

       


       

       

     

组织活动,评价学生表现。明确答案。        


       

       

       

讨论演练:在一些人气较高的中学生网络论坛,评选“班花”、“校花”的帖子颇为热闹,尤其是在高一新生中,学生们乐此不疲地评选各自班级、学校的“花花草草”。你如何看待中学校园中的这种现象?        


       

       

       

讨论的职责:组织者——及时归纳,巧妙引导        


       

       

       

参与者——用心倾听,坦诚交流        


       

       

       

记录者——用心倾听,记录梗概        


       

       

       

汇报者——归纳要点,择要陈述        


       

       

     

1)任选一小组展开讨论,其余同学观看;        


       

       

       

2)学生评价各成员体验角色的表现。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演练二】        


       

       

       

       


       

       

       

       


       

       

       

       


       

       

     

组织讨论活动,评价学生表现。        


       

       

       

讨论演练:以武侠取代经典,用现代作品替代文言作品。对于高中语文教材这样的“大换血”,舆论一片哗然,支持者有,担忧者有。你的意见呢?        


       

       

     

       


       

       

       

1)全班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陈述讨论概况。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五、交流分享        


       

       

       

       


       

       

     

小组讨论时,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前面的发言者基本一致怎么办?当对方提出一种观点,而你不赞成时,该怎么办?小组讨论气氛沉闷,组员多保持沉默,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有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使别人没有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遇到意见不统一时,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汇报者发现本组意思和另一组汇报意思大致相同,请问这组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的汇报者发现本组汇报的意思与前一组的汇报意思完全不同,请问该组汇报者该怎么办?        


       

       

     

以抽签的方式,选择讨论话题。        


       

       

       

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六、“讨论”的总结评价        


       

       

     

组织评奖,        


       

       

       

       


       

       

     

依据本堂讨论课同学们的表现设立一个奖项,提出获奖者并说明理由。        


       

       

     

通过设立奖项的方式,实现学习的自我评价。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高中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祝福》教案12-18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02-10

高中语文《饮酒》教案02-10

高中语文《劝学》的教案01-25

高中语文主题教案01-14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01-23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01-26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01-28

《读》高中语文教案02-15

高中语文《文学的趣味》教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