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时间:2022-01-10 09:55:43 语言教案 我要投稿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精选20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言教育活动教案(精选2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精选20篇)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看图讲述。

  2、引导幼儿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增强幼儿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与水有关的录像带或照片。

  2、有关人类生存,动物生长、植物生长、机器生产等离不开水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师拿出一杯水)你们知不知道水有哪些用处呢?(请幼儿回答)对了,水的用处可多了。清洁的水大家都喜欢,如果水被污染了我们该怎么办呢?(保护水)师板书课题:《请大家保护水》

  二、新授(打开教材第16页)

  1、看图讲述。(师出示图一)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里的景色美吗?

  生:答

  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呢?

  生:答(清清的水绿绿的草还有蹦蹦跳跳的青蛙游来游去的小鱼)

  师:你从这幅图中还发现了什么?

  生:答(小鱼和青蛙都高兴的笑了)

  师:是啊!小鱼和青蛙都高兴的笑了,说明这里是适合它们生存的乐园,可是好景不长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2、师出示图二、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发生了什么事呢?

  生:答(可以小朋友间互相说说后师再请幼儿说)。

  这些旅游的人乱扔垃圾,破坏了环境,污染了水质,水变的浑浊了,荷叶也黄了,就连青蛙也离开了。

  3、师出示图三

  师:谁来说说最后一幅图呢?

  生:水变黑了,小鱼也死了,就连小草也黄了,周围的环境也遭到了破坏。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这几幅图连起来讲一讲呢?(指名幼儿讲述)

  三、讨论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说这些人做的对吗?为什么?

  生:答(可以有不同的答案)

  四、思维拓展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的清洁呢?(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说说,然后给大家说说自己的意见)

  五、观看有关人类生存,动物生长、植物生长、机器生产等离不开水的图片或录像。让幼儿知道水的重要性。

  六、小结

  七、组织幼儿离开教室。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仔细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学习控制自己的声音。

  活动准备

  1、纸盒大嘴恐龙,故事磁带,挂图第6号,一段吵闹声的录音。

  2、画一个禁止大嗓门标志:在张大的嘴巴上打个“×”。

  活动过程

  一、产生悬念。

  1、出示纸盒大嘴恐龙,引起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唱歌吗?

  生:喜欢。

  师:在一座城市里也有一只爱唱歌的大恐龙,可人人都讨厌它,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呢?(幼儿发散思维,教师及时肯定)。

  2、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请幼儿仔细倾听。

  二、欣赏故事。

  教师结合图片,分段讲述故事。

  1、出示挂图一,讲故事“有一栋很大很大的楼房......大楼就倒了”

  (1)在楼房的最顶层住着谁?

  (2)人们喜欢它吗?

  (3)为什么人人都讨厌这只大恐龙?

  2、出示挂图二,讲故事“人们想办法......统统吃光了”

  (1)为了让恐龙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大家想了什么办法?

  (2)土豆能让大恐龙停止唱歌吗?

  3、出示挂图三,讲故事“大家又准备了一个......‘啊...噢...’”

  (1)人们又想了什么办法让恐龙不发出声音?

  (2)玻璃罩能让大恐龙的声音不传出来吗?为什么?

  4、出示挂图四,讲故事“这时候......结束”

  (1)谁在大恐龙耳边说了一句话?

  (2)小姑娘在恐龙耳边说了什么话?

  (3)大恐龙改正嗓门太大的毛病了吗?

  5、师:故事有趣吗?我们一起听听录音机里讲的故事吧!

  三、说说大嗓门的坏处。

  1、人们喜不喜欢恐龙的大嗓门?

  2、请幼儿听一段吵闹声,引导幼儿说说大嗓门的坏处,如大嗓门会吵得别人谁不着觉,大嗓门会吓人一跳,大嗓门的声音会让人心烦,等等。

  3、看,老师这里有一个标记,它想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4、这个标记告诉我们不能很大声的说话,不能叫。在什么时候不能大声说话呢?(如:看电视、看书、上课、吃饭、睡觉等时候)

  5、我们把这张将禁止大嗓门的标志贴在教室内,时刻提醒自己不当大嗓门。

  活动延伸

  区别噪音和乐音。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听听几种声音,听一听哪种声音好听,哪种声音不好听?

  听录音,区别噪音、乐音。

  师:不好听、让人听了不舒服的声音是噪音;好听、让人觉得很舒服还想再听的音乐叫乐音。什么地方会产生噪音?如何把噪音消除掉?

  活动结束:

  让我们来当“环保小卫士”,除了自己不制造噪音外,还要提醒别人不发出噪音。现在让我们听着音乐去喝水吧!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中小动物与伞之间的关系,学习朗诵儿歌。

  2.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儿歌中的句型仿编句子。

  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

  1.儿歌大书一本,句卡。

  2.大树、蚂蚁、蘑菇、青蛙、荷叶等小图片幼儿材料:动物、背景胸卡;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书导入主题

  1.师:哗啦哗啦,下雨啦!怎么办呢?

  下雨啦!我们可以撑起漂亮的小花伞,那小动物会到什么伞下躲雨呢?

  2.认识大书封面及伞字。

  师:看!这里有一本大书,封面上有什么?还有一个字呢!谁认识这个字呢?

  这本书里讲的就是关于小动物们找伞躲雨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理解画面,模仿创编

  1.出示小鸟,引出第一句。

  2.请个别幼儿上来翻到第三页,观察画面,引出第三句。

  师:小蚂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蘑菇伞,真高兴,谁来接着翻书,看看谁又会在找什么伞呢?(呈现青蛙和荷叶背景图)青蛙怎样到伞下的呢?(出示句卡,尝试模仿讲述。)谁能看着卡片把这句好听的话完整的说出来?(模仿讲述:哗啦哗啦,下雨了,青蛙跳到荷叶下,荷叶伞!)

  3.请个别幼儿上来翻到第四页,引出第四句。

  师:青蛙找到荷叶当伞真聪明,谁再来帮我们翻大书,看看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你能看着卡片用好听的话完整的说一说吗?(看句卡尝试讲述:哗啦哗啦,下雨啦,瓢虫飞到花瓣下,花瓣伞!)

  4.出示小鸡,引出第五句。

  师:叽叽叽,谁还在雨里找伞呢?

  小鸡找不到躲雨的地方,被大雨都淋湿了,多可怜呀,其实它有一把温暖的大伞,是什么伞呢?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心里感到怎么样?真是一把让人感动的、温暖的大伞呀!妈妈的翅膀就像一把大伞,那为这把伞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小鸡怎样到妈妈的翅膀下?大家一起把这句好听的话说出来吧!(看句卡,创编讲述:哗啦哗啦,下雨啦,小鸡跑到妈妈的翅膀下,翅膀伞!)

  5.翻到第六页观察画面,引出第六句。

  师:小鸡在温暖的妈妈伞下幸福地躲雨啦,可是这两个小家伙正发愁着呢!(出示句卡,引导幼儿讲述:哗啦哗啦,下雨啦,松鼠和乌龟的伞呢?)其实,它们的身上就藏着一把伞,找一找吧!什么是它们的伞呢?

  6.翻到第七页,引出第七句师:你说对了吗?嘿!大尾巴、小甲壳,不就是最好的伞吗!(出示句卡,尝试看句卡讲述。)师:看!谁来了?

  它是怎么来的?你能用动作做做看吗?小鸟有伞吗?

  师:其实它也有一把大伞,是什么伞呢?(翻到画面第一页,呈现大树图片)什么伞?

  师:我可以说句很好听的话:哗啦哗啦,下雨啦,小鸟飞到大树下,大树伞!(边说边出示句卡,引导幼儿学说第一句)你会说吗?看着卡片和我一起说说吧!

  2.观察第二页画面,引出第二句。

  师:大树真是一把特别的伞!这又是一把什么特别的伞?(翻到画面第二页,呈现蘑菇图)什么动物会到蘑菇伞下躲雨呢?为什么?

  谁猜对了,到底是谁呢?

  蚂蚁小,它躲在蘑菇伞下真正好!

  蚂蚁怎么来的呀?一起来学学吧!

  我们看着卡片一起说一句好听的话吧:"哗啦哗啦,下雨啦,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出示句卡,引导幼儿学说。)三、问题讨论1.师:小动物们都找到自己喜欢又有趣的伞躲雨,真高兴呀!想一想,小鸟为什么喜欢找大树伞呢?

  2.师:蚂蚁为什么找蘑菇当伞?(依次类推)四、完整欣赏1.看句卡完整朗诵儿歌。

  师:其实我们已经把它们找伞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就叫伞,一起来完整地欣赏一下吧!

  2.看大书完整朗诵儿歌。

  师:在卡片的提示下,我们能讲得这么好听,现在加大难度,看着大图书还会朗诵这首儿歌吗?试一试吧!

  五、情境表演儿歌1.集体表演师:你们真棒!这么短的时间就学会了这首儿歌,我们又会编,又会念,真了不起,那我们把这首儿歌表演出来给大家看吧!

  2.分角色表演师:每把椅子下面都有一张胸卡,请你拿出来看一看,自己是什么角色?

  六、延伸活动:添加雨伞师:哗啦哗啦,雨还在不停的下,还有这么多小动物没有找到合适的伞躲雨呢!请你们帮忙啦,下课后,请你选择一个动物朋友,然后把你们的话和编的句子放在一起,又变成了一本好看的、有关伞的图书啦!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大胆想象,“如果我能飞”的乐趣。

  2.理解诗歌内容,尝试进行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PPT课件、“美丽的翅膀”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1.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了有什么会飞呀?(鼓励幼儿说一说:小鸟、飞机、蜻蜓、蝴蝶……)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能飞行吗?(引导幼儿说一说)如果你有一双翅膀也能飞翔,你最想做什么?

  2.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飞行的乐趣。(教师引导:“飞呀飞,我们飞到哪里了?”)3.师:猜一猜,你能飞到哪里去呢?你最想做什么?

  (二)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出示ppt课件,幼儿观看ppt,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说一说,“我”都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1.师:小朋友,如果你能飞,也飞到了蓝天上,你最想变成什么?(引导幼儿说一说)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想象:如果自己也飞到大海上,飞到森林里,最想变成什么?

  3.小结:哦,原来想象是这么神奇,我们想飞到哪里,就能飞到哪里,想变成什么就能变成什么。

  4.幼儿观看ppt,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三)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启发想象,尝试仿编诗歌1.师:小朋友,,老师有一双美丽的翅膀。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哪里,变成什么?(幼儿大胆表达,扩展思维)2.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老师为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双翅膀。(教师帮幼儿带上翅膀)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长上翅膀之后,想象力一定会更加丰富了。

  3.师:请小朋友四人一组模仿飞一飞,相互交流一下自己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4.播放背景音乐,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尝试仿编(教师适时引导,并给予鼓励)(四)展示仿编的诗歌师:长有翅膀的小朋友,你们快点飞成一对吧!谁能飞到老师的面前,告诉老师,刚才你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老师用笔帮你记录下来。(引导幼儿展示自己)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拿起手中的画笔,把自己长上翅膀想到的画下来送给爸爸妈妈看。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神奇和趣味。

  2、尝试根据故事中的句式进行仿编,乐意用语言表达"变"的过程。

  活动准备:

  1、课前知识准备:了解蔬菜的颜色。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牛奶)牛奶是什么颜色的?(白色)

  2、今天,牛大叔带来了一头神奇的奶牛,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二、分段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变"的神奇过程。

  1、操作PPT,初步感受蔬菜颜色和牛奶、小动物的变化。

  2、继续操作PPT讨论,进一步发现神奇的变化。

  3、结合PPT讲述故事至结尾,丰富词语"五彩缤纷"。

  三、教师操作PPT,欣赏故事第二遍

  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一起讲述。

  2、学习句子"我给XX吃什么颜色的蔬菜,就挤出XX颜色的牛奶"

  四、游戏"彩色农场",尝试仿编。

  1、幼儿自由选择蔬菜,相互交流。

  2、幼儿尝试:我给奶牛吃XX颜色的蔬菜,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

  延伸活动:

  区角活动:在语言区内提供图片材料,鼓励幼儿继续仿编。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按情节发展的顺序排列图片,并用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鼓励幼儿为故事(结尾)创编多个不同的结尾。

  活动准备:

  1、一组不按情节发展顺序的连续画。(4幅)

  2、幼儿学具每人一套,图片若干套,大挂图一套。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幼儿随音乐模仿各种动物动作,进入活动室。

  师幼互动游戏"谁的眼睛亮",复习巩固动物的名称。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喜欢小动物,并爱与它们交朋友,对吗?这是谁呀?(出示小狗,先出示汉字后出示图片)小朋友都认识小狗,你们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好听的小故事呢,这个故事就藏在小朋友的图版下,请小朋友打开看一看。

  2、观看图片,给图片排序。

  ①请小朋友认真观看图片,然后按顺序把它排好,贴在图板上,并编出一个好听的小故事,好吗?幼儿观看思考,排列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②个别讲述(找能力强的幼儿进行讲述,教师可给予适当指导)。

  3、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小故事。

  ①分组讲述故事。教师参与其中,了解幼儿的讲述情况。

  ②集体讲述。

  根据刚才小组讲述的情况,将幼儿排列图片投到大屏幕上,找出较好的幼儿进行讲述(每组至少一名)。

  ③根据幼儿讲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让幼儿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了解认识,并重点强调讲述要求,讲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了一件事情。

  4、欣赏范例。

  过渡:小朋友讲的真不错,老师也编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请大家来听一听,老师编得和你编得哪里不一样。

  ①观看老师排列顺序,找出与自己不同的地方。

  ②欣赏配乐故事"想生病的小狗"。

  5、设想故事结尾。

  师: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小狗最后会怎样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请幼儿把自己想好的结尾编到故事里,互相交流讲述。

  ①分组讨论交流,讲述故事结尾。

  ②画出故事结尾。

  师:小朋友的想法真不错,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③相互交流。

  注:此环节是在大部分幼儿完成后,自由结伴进行交流。

  6、完整讲述故事。

  师:前面咱们小朋友都编出了一个好听的小故事,现在你愿意将你的结尾编到故事里,完整地讲给大家听吗?

  延伸活动:

  1、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编的故事。

  2、简单小结,对孩子的成绩给予肯定,让幼儿明白狗为什么生病,小狗的妈妈又是为什么生病。

  3、请幼儿将图版纸挂在活动室能看见的地方,自由结伴讲述。

  课后小结:

  幼儿基本能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想象创编出不同情节的小狗生病的故事,但是也有一部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较差,不能够用连贯、完整语言讲述。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打电话内容,了解春天的特征。

  2、懂得把美好的'事情与人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带领幼儿外出找过春天。

  2、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春天来了,我们一起找过了春天。小朋友们看到的春天里有些什么?

  总结:我们看到的春天里有黄黄的油菜花、绿绿的麦苗、好看的蚕豆花、青青的小草、美丽的豌豆花……春天真美啊!

  二、完整欣赏第一遍故事。

  师:小朋友们找的春天真美啊,很多小动物也想去找春天,听一听有哪些小动物也找到了春天

  师幼互动,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人物

  师:好听的故事欣赏完了,你们听到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呀?根据幼儿回答,教师逐一出示动物图片。如有没有说到的,教师提醒:看,还有一个朋友被你们忘记了,我们来把它请出来。

  三、分段讲述学说打电话内容

  第一段:

  (1)指着小熊,师:小胖熊知道春天来了,他是用什么办法告诉他朋友的?(打电话)出示电话图片,追问:电话里小胖熊说了什么?幼儿如果没有反应,没关系,那我们来仔细听一听吧!

  提问:电话中小胖熊是怎么说的?(请4名幼儿来说一说)

  小结:小胖熊打电话给小松,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游戏吧!

  出示图片(树上的积雪融化)

  第二段:集体学说

  (1)小松鼠听完电话后,他会做什么呢?(继续打电话)你们刚才听得真仔细,边讲述:小松鼠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

  边出示画:山坡上的草都绿了。

  (我们一起来学着小松鼠打电话的样子,跟随教师学说(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集体再次整齐地说一遍

  第三段:个别学说

  (1)小白兔听完电话后心情怎么样?(很开心)他也想到了给好朋友打电话,小白兔的好朋友会是谁?(幼儿凭记忆猜测)他会对他的好朋友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小白兔听了,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花蛇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

  (3)听完后:小白兔给谁打电话了?小白兔对小花蛇说了什么?谁能来学一学,请1名能力强的幼儿来试一试。边讲述边出示图画(河里的冰融化了)教师帮助提醒,引导幼儿看着图画(学说对话)(喂,小花蛇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散步吧!)

  第四段:看图说

  (1)小花蛇听完电话后也好开心,他想到了给好朋友小狐狸打电话,小花蛇会对小狐狸说什么呢?出示图画请幼儿观察,你觉得小花蛇会对小狐狸说什么呢?师:我们来看看小花蛇对小狐狸说的话和你想的是不是一样的。

  边讲述故事边出示图画(放风筝)

  小花蛇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快出来放风筝吧!”

  原来小花蛇给小狐狸打电话说(喂,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天气更暖和了,快出来放风筝吧!)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再次完整欣赏故事:请你们看着图片和老师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好吗?

  故事讲完了,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为什么?(因为这些小动物把自己找到春天开心的事情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所以自己也很开心了。原来分享不一定就是分享吃的东西,还可以一起分享开心点事,把开心传给大家)我们也去把这件快乐的事情分享给教室里的好朋友吧!

  迁移经验: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

  小朋友们也找到了春天,你会打电话告诉谁,会叫他一起做什么事情呢?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幼儿说的愿望与积极性。

  2、初步培养幼儿日常卫生习惯,并愿意用“我会自己……”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活动准备:

  人物贴绒两个、卫生小卡四张、音乐、录音机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积极观察表达的能力,有说的愿望。活动过程:

  1、以介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引出主题。

  2、认识红红

  (1)介绍红红

  (2)向红红问好,幼儿自我介绍。

  (3)观察红红,说说喜欢红红吗?为什么?

  (4)介绍红红自己会做的事。说说红红会做的事。

  (5)表达自己愿意与红红交朋友的愿望想法。

  3、认识东东

  (1)观察东东,说说对东东的感受。

  (2)友爱教育,劝说东东。

  (3)帮助东东,说说怎样让东东变干净。

  (4)教具操作,语言同步东东的卫生行动。

  (5)说说东东自己会做的事。

  (6)说说夸赞的话。

  4、介绍自己

  (1)说说自己会做的事。(告诉老师,小朋友,两位新朋友)

  (2)听音乐动一动,演演自己会作的事。活动结束

  对幼儿今后的日常生活习惯提出适当要求。

  比较轻重

  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步入神奇的数学领域。

  2.帮助幼儿理解物体轻重所具有的相对性,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

  3.幼儿能够正确比较物体的轻重。

  游戏准备:

  图片两幅;小筐子一个;铁球、皮球、棉团各一个;绒毛玩具小猫、小鸡、小老鼠、狮子各两个。场地画有迷宫图。

  玩法指导:

  首先请幼儿画一画,把第一幅图中重的物体下面画。

  比一比,比较第二幅图中桶和袋子谁重,谁轻?

  试一试,完成以上任务后,幼儿在筐中用自己的方法比较铁球、皮球和棉团的重量,将最重的给爸爸,比较重的给妈妈,最轻的给自己。

  玩一玩,三人快速来到迷宫前,放下手中的物品。手持重物者(爸爸)走蓝线,手持最轻物品者走红线(孩子),妈妈作裁判。爸爸和孩子分别从起点出发,依次比较两动物的重量,取重量重的动物前行,沿线走到终点,又快又正确者为胜。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靠近危险物品。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活动准备

  挂图3幅、教学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出示3幅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二、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后,总结出:尖锐的器具、火、电、煤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

  三、寻找危险的物品

  将幼儿分成5人一组,分别到洗手间、各个区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寻找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危险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后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危险的预见能力。

  渗透方式:在一日活动中随时发现危险物品或事情,及时提醒幼儿注意。

  家长工作:请家长经常提醒幼儿家中有哪些危险物品小朋友不能玩和触摸,如:剪刀、缝衣针、电器、煤气开关等等,给小朋友讲一些安全常识。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孩子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现在很多家长往往给予孩子更多的是物质上的满足而非情感上的满足。多数幼儿由保姆接送和陪伴,“家”的概念正在逐渐淡化。因此,我选择了“家”这个话题。让孩子在学习儿歌和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家的温暖。同时,在语言方面,主要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并让他们大胆表达。在这个基础上,幼儿扩充想象,进行简单的儿歌创编,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诵读诗歌。

  2、感受家的温暖,知道幼儿园也是小朋友的家。

  活动准备:

  1、白云、蝴蝶、小鸟、小朋友头饰

  2、蓝天、树林、花朵、幼儿园图片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讨论自己的家。

  师: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师:其实,小朋友们还有另一个家,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吗?

  二、游戏《找家》

  1、个别幼儿游戏

  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找找家了。我要请小朋友上来扮演白云、蝴蝶、小鸟、小朋友,请他们找找家,看他们找得对不对,好不好?找到家后请他告诉小朋友哪里是他的家。

  2、我先请一个小朋友试试看。(四个小朋友一组,进行3~4组)

  3、幼儿集体游戏(教师将四种头饰分别分给每一个幼儿)

  师:现在,我们来一起找找家。小朋友们一起把这首好听的儿歌念出来。我们听到白云的时候,谁去找家啊?,听到小鸟的时候呢?听到蝴蝶的时候呢?听到小朋友的时候呢?我们找到家的时候就静静地在家里睡觉,因为家里很温暖,家会保护我们。

  师:现在我们来试试看。(游戏进行2~3次)

  三、幼儿诵读诗歌师:其实,在我们这个游戏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把它找出来,好不好?(教师根据图片诵读儿歌)

  师: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好听吗?那现在和老师一起把它找出来,一起念念看,好吗?

  四、儿歌创编师:你们想想看,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是谁的家呢?

  (教师用图画的形式将幼儿的答案记录下来)那树林除了是小鸟的家还是谁的家呢?

  那小花朵还是谁的家呢?

  幼儿园呢?

  师:好!小朋友们都想了很多,我们把它们编成好听的儿歌,好吗?

  五、结束活动小朋友们很棒,现在我们回到朵朵小班这个温暖的家里去吧。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首先让幼儿回忆自己的家,感受家的温暖。然后让《找家》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诵读儿歌、熟悉理解儿歌内容,体会感受家的温暖。游戏由点到面,从个别到整体,达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引入提问时,问题过多,没掌握好时间;回答时多以集体回答为主,忽视了个别回答的重要性。在解决儿歌难点上,没有对“蓝天、树林、花朵、幼儿园”前的形容词做加深提问,使幼儿在诵读的过程中经常忽略或忘记。在集体游戏的过程中,要求还不够明确,使幼儿一味地玩游戏,却忽略了儿歌本身。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11

  开始部分

  放婴儿啼哭的录音后,问幼儿:小朋友,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幼儿1:小孩的哭声幼儿2:是小弟弟的哭声。教师:小朋友回答的真好,我们小朋友小时候也是这样啼哭的,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们小时候的照片,看看你能不能猜出相片上人是谁。

  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几张班里小朋友的照片,让幼儿猜一猜。

  小结:对了这是我们班几个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那么我们小朋友是怎样长大的呢?引导幼儿进行谈话: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抚养我们长大的。

  2、比一比说一说自己与现在和过去的不同之处

  幼儿1;我比以前长高了。

  幼儿2: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穿不上了。

  幼儿3:我还学到了本领,会唱歌了。

  幼儿4:我还会干活了。

  3、谈话:小朋友你们现在已经上中班了,已经会干很多事情,这说明你已经长大了,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儿歌:别说我小。

  4、听完儿歌后,讲一讲儿歌李说了些什么?鼓励幼儿用诗歌里的语句回答。

  5、教师有表情的朗诵儿歌,让幼儿跟学。(出示挂图)

  别说我小

  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

  爸爸你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

  奶奶你别说我小,我会给话把水浇

  现在我都要长大了,会做的事情真不少。

  6、教学三—五遍,幼儿基本就能学会。

  7谈话:刚才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掌握的也很好,下面我们来欣赏说唱表演:别说我小。

  欣赏完以后,问幼儿:小朋友,你们喜欢吗?下面,我们也随音乐来动一动。

  8、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跟着音乐动一动。

  9、活动延伸:教育幼儿在家里,都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师在班级墙壁上建立一个记录表,记录幼儿在家做得事情,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

  结束部分:随音乐,做着放松活动走出教室,本节课结束。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3.乐意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教学难点:

  分清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简单的对话。

  教学准备:

  图片、玻璃杯一个,PPT展示图棒棒糖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动

  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呢?

  2、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师:小熊和棒棒糖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欣赏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变化。

  1、幼儿边听故事边欣赏PPT。

  问:

  (1)小熊碰到朋友时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享)

  (2)小熊先遇到了谁?(出示小鱼图片)遇到小鱼后,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鱼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

  (3)小鱼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怎么样了?小螃蟹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让幼儿来学习说小螃蟹与小熊的对话)

  (4)小螃蟹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乌龟图片)碰到小乌龟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样了?这回,小乌龟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教师: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小熊心里怎么样了?为什么?(难过,朋友都走了,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都不和他玩了)

  2、小朋友们有好东西会和大家分享吗?(会)那你们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尝棒棒糖的甜味呢?谁来帮帮小熊。

  三、(小朋友们想了怎么多办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

  (1)棒棒糖放到水里会怎样呢?(融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变成什么味道啦?)

  (2)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棒棒糖溶化得快一点呢?(搅拌)(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师的故事讲完了,谁想来扮演这些小动物,表演给大家呢?

  2、大家都想来表演,那我就要来看看,谁表演的好我们就请谁来表演。

  3、分角色:如一组扮演乌龟,二组扮演小鱼,三组扮演螃蟹,四组扮演小熊。

  4、教师讲述,幼儿角色扮演对话。

  5、师: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师准备了很多图片,你想扮演哪个角色,就选哪张图片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6、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讲述。教师适时辅导。

  7、请幼儿按自己选择的角色坐下,分组集体表演一次。

  五、教师小结: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会怎么做?我们下节课再来表演!

  附故事:《甜甜的棒棒糖》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独自来到河边,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条小鱼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鱼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鱼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只螃蟹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螃蟹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螃蟹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欢欢喜喜地正要吃,一只乌龟游来了,小熊赶紧把棒棒糖藏起来。小乌龟问:"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说:"没干嘛!没干嘛!"小乌龟游走了。水里的朋友都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它觉得很孤单:"唔!要是大家一起吃,一定很热闹!"于是,它叫了起来:"小鱼!小鱼!"小鱼没有来。它又叫:"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没有来。它最后叫:"小乌龟!小乌龟!"小乌龟也没有来。小熊难过极了!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一尝棒棒糖的甜味呢?(小熊自己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课后反思:这次的内容选的是应彩云老师的绘本《甜津津的河水》,应老师的课偏重的是延伸到科学领域,让幼儿了解糖怎样在水里融化的快,糖放在水里,水会怎样?糖会怎样?我侧重的是语言表达,让幼儿在倾听与表达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范讲中倾听,在角色扮演中进行角色对话。整节课的优点:环节连贯,注重了幼儿的全体参与性。不足之处:

  1、分组时显得有些匆忙,幼儿分不清自己的角色。

  2、在集体表演时,有一些乱。

  3、在最后活动结束时留下的两个问题

  (1)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他会怎么做?

  (2)棒棒糖放到下午,会有什么变化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

  以后改进方面:

  1、幼儿全体表演环节需要改进,可以将图片贴身上,让幼儿弄清楚自己角色再表演。

  2、结束环节再新颖一些。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13

  教案目标:

  1、学会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语言与画面,认读汉字:珊瑚、草原、羊群、大雁、蘑菇。

  2、尝试运用诗歌的重复结构及经验进行仿编活动。

  3、愿意参与科学认读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案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份,大字卡,实物投影仪,诗歌大范例。

  教案过程

  一、出示图片,认读汉字。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朋友,看,是谁呀?”(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相应的汉字。集体认读)

  “那珊瑚的家在哪里呢?羊群的家呢?(认读汉字:草原)大雁的家呢?蘑菇的家呢?”幼儿逐一猜测后教师组织幼儿欣赏。

  二、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语言与画面。

  1、教师播放诗歌,教师提问:诗歌里说了谁的家?是怎么说的?

  2、教师利用对话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诗歌。

  3、教师提问:为什么说蓝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

  为什么说绿色的草原是羊群的家?

  为什么说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

  为什么说广阔的天空是大雁的家?

  4、教师出示诗歌的大范例,带领幼儿边指边读。

  5、教师请一幼儿上来做小老师,带领其他幼儿一起指读。

  6、教师请幼儿拿出自己的用书自由认读。

  三、教师组织幼儿仿编诗歌。

  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还有谁的家也是蓝色的大海?教师请幼儿逐一讲述,鼓励幼儿用诗歌里话来说。

  2、最后,教师帮助幼儿将仿编的内容连起来,集体朗读。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14

  一、教案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的一些细节及变化,理解情节。

  2.乐意发表自己自己的想法,语言清楚完整。

  3.懂得坚持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二、教案准备

  教师:单页多幅图片一张、配乐录音、老牛头饰、哨子、

  根据情节制作的果子项链、虫子项链、青草项链、干鱼项链。

  幼儿:见儿童用书21页。

  三、活动建议

  (一)活动流程图

  激趣导入——观察图片——理解——完整倾听——质疑

  (二)活动流程:

  1.激趣导入

  教师引导语:小朋友,你们瞧,我是谁?(老牛裁判)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场特别的赛跑。等会我要给小动物们戴这几串特殊的项链,(插问:这是什么项链呢?引导幼儿观察项链)如果谁能戴着自己的项链跑到终点就能取得胜利。谁想和我一起当裁判?

  2.观察图片理解内容

  1)观察图片一

  教师引导语:小裁判们,让我们去看看哪些动物来参加比赛?

  观察图片一,提问:哪些动物来参加比赛了?

  教师过渡语:瞧它们已经准备好了,戴上了项链站在了起跑线上。和我一起发令吧。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词的基本概念,并会正确使用动词。

  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3.通过语言游戏提高幼儿对学习动词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动词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儿歌游戏引出动词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演:

  动物聚会真热闹,

  小马跑,小兔跳,

  小鸟飞到枝头笑小鸡啄,

  小鸭叫,白鹅摇头路边瞧,

  鱼儿游,乌龟爬,

  你听我说悄悄话。

  二、展开

  1.学习动词

  教师:在刚才的儿歌里,小马在做什么呢?(跑)

  谁能表演一下跑?

  教师出示字卡--跑请幼儿并朗读。

  那小兔呢?小兔怎么样?(跳)

  出示字卡--跳,谁能表演一下跳呢?

  逐一提问刚才儿歌里出现的动词,并出示字卡。

  2.了解动词的含义

  (1)教师:小朋友们都发现了吗?这些字宝宝都是可以用什么来表示的?(动作)

  这些字都可以用动作来表现,让我来告诉你们,说明人或事物的动作、情况、变化的词叫做动词。

  (2)其实呀,还有许多可爱的动词宝宝呢,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来拿一张图片进行展示。

  如皮球,先请幼儿说,皮球可以怎么玩呢?(拍、滚、踢、顶)

  幼儿说完之后,教师出示相应的字卡。

  然后请幼儿放下卡片,教师突出“放”字的声音。

  (3)幼儿逐一展示图片,回答相应的问题,进一步理解动词。

  3.巩固对动词的认识

  (1)教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词宝宝,它们都说特别喜欢和小朋友们做游戏,

  还说想考考大家呢。你们愿意让动词宝宝考考你们吗?

  老师来讲一个故事,如果你们听到我说出动词,就马上举手大声说出来。

  (2)老师讲故事,幼儿听故事找动词。

  (讲故事之后,教师出示故事图片。)

  这些就是故事里的动词宝宝们,有的被小朋友们找到了,有的没有被找到。

  4.教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动词宝宝,只要你细心观察,就能找到它们,

  也会和它们成为好朋友的。

  今天小朋友们玩的很开心,老师摸摸小朋友的头。

  告诉幼儿“摸”也是动词。

  三、结束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玩具,看看你们能不能在游戏时候,找到动词宝宝,

  选择你喜欢的玩具吧!

  幼儿自由选择,教师询问相应的动词。

  活动自然结束。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16

  设计意图:

  初入园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吃饭都是几个人围在一起哄着,骗着,刚到幼儿园有很多不会自己吃饭,还有的孩子挑食、厌食。针对这些情况,我设计了这次活动,鼓励幼儿自己吃饭,同时促进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

  活动名称:

  我会自己吃

  教案目标:

  1.有良好的进餐习惯,会知道坐端正、手扶碗、专心地一口接一口地吃饭。

  2.学习念《宝宝自己吃》的儿歌。

  教案准备

  木偶兔子、鸭子

  教案过程:

  一、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并引导讨论

  1.观看情景表演(一)提问:你们看,我的两位小客人吃饭时坐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小兔吃饭时坐得很端正)

  2.观看情景表演(二)提问:谁把碗打翻了?为什么会翻?小兔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一手拿勺,一手扶碗,就不会打翻了)

  3.观看情景表演(三)提问:我们来看看,小兔、小鸭他们桌上怎么样?为什么小兔面前干干净净,小鸭面前的桌上很脏?

  4.观看情景表演(四)提问:小兔和小鸭谁吃得最好?谁的碗里最干净?

  二、小结:刚才你们看到小兔、小鸭是怎么样吃饭的,你们要学习谁呢?

  三、学习儿歌《吃饭》

  1.小兔吃饭吃得好是因为他照儿歌上的话去做的,你们想听听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吗?老师朗诵儿歌

  2.老师带幼儿一起念儿歌2-3遍。

  附儿歌:《吃饭》

  吃饭时,坐端正。右手拿调羹,左手扶着碗。小碗盛米饭,青菜放小盘。细细嚼,慢慢咽。宝宝自己吃,越吃越香甜。

  木偶小兔小鸭:到老师家来做客(敲门),老师好老师:今天你们来做客,我准备了你们爱吃的饭菜请你们吃。(兔、鸭面前放一只碗、一把勺。)小兔坐得端正吃得认真小鸭坐不好,东张西望情境表演

  兔、鸭继续吃饭小兔一手拿勺、一手扶碗、一口一口认真地吃。

  小鸭不扶碗,把碗弄翻了。

  兔、鸭继续吃饭兔吃得很干净。

  鸭说:"这个我不爱吃。"还用手抓出来放在桌上。

  兔、鸭继续吃饭兔把菜和米饭都吃的干干净净。

  鸭说:"我不喜欢吃青菜。"还用调羹将菜挑出来。

  教案反思

  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认真观察,都能分辨出好与坏。并有很多幼儿表示要自己吃饭、不挑食。达到预定的教案目标。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1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知道蛇是恶人的代表;

  2.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VCD教材,农夫和蛇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过《农夫救蛇》这个故事呢?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听仔细了。

  2.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整个故事,幼儿认真倾听。

  教师提问:故事名字是什么?故事里都有些谁呢?

  二、幼儿观看VCD,教师在某些片段适时的向幼儿提问。

  1.观看第一段内容(有一年冬天…….放在怀里带回家去了)

  提问:请你说说这个是谁?

  农夫看到篱笆旁边有谁在那儿?蛇怎么了?

  农夫有没有救蛇?他是怎样来救蛇的呢?

  2.观看第二段(农夫一进家门…..腿上咬了一口)

  提问:蛇有没有得救?

  蛇醒来后,有没有感谢农夫?

  那它对农夫一家做了什么呢?

  3.观看第三段(农夫看见了气愤地说….结束)

  提问:蛇咬了农夫的小女儿后,农夫对蛇说了什么?

  蛇是怎么回答的?

  最后农夫是怎样对待蛇的?

  教师小结:蛇是个坏东西,虽然农夫救了它,但是它还是去咬了农夫的小女儿。那小朋友们如果也碰到了蛇,你会怎么做呢?(幼儿自由发言)那如果你遇到了一个象蛇一样的坏人,比如说在马路上遇到了骗子,那你会怎么做呢?(让幼儿自由发言)对,我们小朋友遇到坏人,不应该去同情他们,如果自己对付不了呢,应该想到警察叔叔,或者是大人的帮忙。

  三.请幼儿再完整地欣赏一遍VCD故事。

  活动延伸:可以请幼儿在表演区域表演农夫与蛇的故事。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18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围绕"大象如何救兔子",完整、连贯地讲述出大象从"喊小兔到搭桥让小兔过河"的过程。丰富词汇:尖尖的、血红大口、窜,慌慌张张、急急忙忙、高高兴兴等。

  2.通过比较性的"听音"、"看图",引导幼儿感知、理解。

  3.启发幼儿有目的地从重点部分的几个环节中辩析性地进行倾听。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大象救兔子"。

  2.表现故事的情绪、情节的音乐磁带《兔子和虎》。

  3.已进行过音乐欣赏《兔子和虎》。

  (大班讲述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幼儿学会有重点地把握图片、实物或情景的突出内容,有趣地讲出某个图片、实物或情景的突出特征和关键情节。本活动运用听、视觉相互影响的策略,帮助幼儿更准确、生动、有重点地去观察理解讲述对象。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19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南极的知识。懂得只有从小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成为一个探险家。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南极的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方法:

  愉快教学法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出示图片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天气炎热)

  2、图上都有什么人?(爷爷、小明)

  3、他们在做什么?(在树下乘凉)

  三、小朋友知道南极是什么样吗?

  让幼儿自由说说。

  四、听一听下面的笑话。

  1、师讲笑话让幼儿听。

  六岁的小孩:"爷爷,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南极探险家。"

  爷爷:"好极了"

  孩子:"我想现在就开始训练自己。"

  爷爷:"怎么训练法?"

  孩子:每天给我一元钱买冰淇淋,将来我就能适应寒冷的天气。?

  2、师教幼儿朗读,感受笑话的乐趣。

  五、讲笑话

  1、老师讲笑话让幼儿听。候处理

  2、幼儿将自己知道的笑话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3、评一评谁的笑话讲的好。

  六、室外活动。

  七、小结。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 篇20

  活动目标:

  1.通过真实的“爱的故事”的分享交流,体验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爸爸、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听爸爸、妈妈讲小宝宝的故事;

  物质准备:创设分享交流的环境,提供幼儿表证的实物及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讨论

  1.边听边回忆小朋友想念陈老师时,录下的感人的话。

  提问:这些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2.教师讲述《陈老师爱宝宝》的故事。

  插问:

  (1)宝宝这么小,为什么就说他“做夜班?”

  (2)陈老师和宝宝的爸爸到底爱不爱宝宝?你们是怎么着出来的?

  3.小结:陈老师和宝宝的爸爸都是爱宝宝的,爱的方式是不同的,是各种各样的。

  二、交流体验

  1.启发幼儿自述故事

  刚才你们都说陈老师和宝宝的爸爸是很爱宝宝的,你们的眼睛也很亮,你们也有许多爸爸、妈妈爱你们的事情,你们可以讲给大家听听吗?

  2.在师生共同的交流中,帮助幼儿理解父母不同的爱的方式

  (1)夏一帆的故事--“脚肿了,妈妈哭了”

  插问:

  ①帆帆有脱鞋子的坏习惯,猜猜妈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②妈妈为什么会哭?

  ③夏一帆的妈妈爱不爱他?(幼儿小结)

  (2)倪品故事--“我的肚脐”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妈妈是很爱他的?

  (3)沈佳依的故事--“我一直喜欢到铁轨上去兜一圈”

  插问:

  ①爸爸是怎么做的?

  ②为什么爸爸不带她去公园、超市玩,而带她去看铁轨呢?

  ③说明沈佳依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师生共同小结)

  (4)朱健宁的故事--“杯子宝宝,我再也不扔你了”

  插问:

  ①爸爸、妈妈骂你,打你时,心里怎么想?

  ②爸爸、妈妈心急了,是不是就不爱孩子了?为什么?(幼儿结合自身经验重点讨论)

  ③现在宁宁扔杯子的坏习惯有没有改掉呢?是怎么会改掉的?

  ④宁宁应该感谢谁?为什么?(幼儿小结)

  3.总结归纳

  老师听了你们的故事,真感动。你们的爸爸、妈妈确实是很爱你们的,而且不同的爸爸、妈妈,用了不同的爱孩子的方法。你们的眼睛也真亮,爸爸、妈妈的爱都被你们发现了,以后老师还跟小朋友一起学学怎么样来爱爸爸、妈妈,好吗?

  三、师生互动(激发爱的愿望)

  你们看谁来了?(音乐响起)

  1.陈老师以爱的神态抱着宝宝步人孩子们中间,让幼儿感受母亲爱孩子的情感。

  2.师生交流:

  (1)小朋友你们想我吗?我的宝宝可爱吗?

  (2)老师,这么小的宝宝你是怎么爱他的?

  (3)你们来抱抱他,如果你是爸爸、妈妈你会怎么爱他?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室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交往。在本课内容中,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语言讲述内容和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当众表达,在讲述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

【语言教育活动教案(精选20篇)】相关文章:

语言活动教案01-21

语言活动《咏柳》教案05-29

大班语言活动《落叶》教案08-28

语言活动《爱心小兔》教案01-20

我担心:语言活动教案01-17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问路01-09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微笑01-07

中班语言活动春雨教案11-25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比赛》10-14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彩虹》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