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魅力》教案

时间:2021-01-21 14:32:40 语言教案 我要投稿

《语言的魅力》教案

  设计理念:

《语言的魅力》教案

  根据《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发生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执行新课标,实施新课程,改变教师的角色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联系生活,根据一定的目的尝试写一句打动人的语言。

  情感目标:

  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有非凡的感染力。

  教学重点:

  感受“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悟其打动人心的原因。

  教学难点:

  感悟语言的魅力所在。

  教学准备:

  1、帮助学生加深情感体验,感悟语言魅力的课件。

  2、网上或其他地方查找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在路上被一些标语或广告吸引,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板书课题)

  1、读题

  2、质疑:“魅力”是什么意思?

  (课文的题目就是课文的“眼睛”,它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阅读的韵味。)

  二、自由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在巴黎的街头有一个盲人老头乞讨,竖了一个牌子:我什么也看不见,可是路人无动于衷,一个法国诗人让彼德勒看到了拿起笔在牌子前面添加了几个字:春天到了,可是……。下午给盲老人钱的人多极了。

  师:能够把这么长的课文用这么简单的几句话描述。很好。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师:盲老人上午在木牌上写的是什么?

  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结果路人无动于衷,后来诗人在牌子上添了六个字,

  生:春天到了,可是……(师板书)

  师:结果——

  生:下午给钱的人多极了。(师板书:多极了)

  三、抓住“变化”,启发思考

  师:我们发现随着木牌上的字的变化,人们的表现发生了变化,老人也由叹息到非常的高兴起来。变化这么多,变化这么大,同学们注意从早到晚什么是不变的?这么多情况都发生变化,你发现哪些情况没有变?看书。生读书。

  生:从课文第一段知道他是一个盲人,从早上看不到,从晚上也看不到,一直看不到。

  师:从早到晚盲老人还是盲老人。还有什么?

  生:都是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

  师:有没有道理?

  生:有。

  生:木牌上的字我什么都没看见没有变。

  师:从早到晚盲老人乞讨的方法变没变?

  生:没有。

  师:既然还是在这条繁华的巴黎街上,还是那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可是还是这样乞讨的方法,可是你们看随着木牌添加的几个字,事情发生了变化,而且变化得这样大,几个字竟然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生:多了这六个字为什么会起了变化?

  师:这六个字为什么会起变化,他提出的。核心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添了六个字会起了这么大的作用?我们再读读这句话。

  连读三次,

  第一次学生齐读。

  第二次老师范读。

  第三次学生再读。

  师:读完之后你想说什么?这样,把你的想法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

  小组交流。

  生汇报。

  师:好,谁先给大家说说,拿出自己独特的意见。

  生:第一次路人看见牌子上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没什么反应,后来看到“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产生了同情心,就给盲人钱了。

  生: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可是对于盲老关来说却什么也看不见,一片漆黑。当人们想到一个盲老人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见,怎能不对盲老人产生同情心呢?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是这个想法,和你们一样,并且用生动的语言写出来就是我们这篇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让学生反复读这句话)

【《语言的魅力》教案】相关文章:

语言的魅力教案12-22

《语言的魅力》优秀教案04-08

语言的魅力优秀教案10-28

《语言的魅力》教案实录11-11

《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案11-15

语言的魅力02-23

《语言的魅力》的教案设计04-17

小学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设计03-31

语言的魅力的公开课教案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