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情境教案

时间:2021-02-11 09:57:3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情境教案

  这段时间里,我和老师们一起,有幸走进了小学语文工作室。在这里,我们观看课程视频、聆听专家讲座、反思教学实践、撰写研修作业、交流心得体会,匆忙有序,受益匪浅。通过与同行们的讨论、交流,思维的碰撞,发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也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将这段时间参加远程培训的情况总结如下:

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情境教案

  我们教书育人的对象都是6—12岁的小学生,我们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高中的语文教学可能不一样,我们做的是启蒙教育,小学六年里,我们需要完成教会学生认读3500个汉字,会写其中的2500个汉字,教会朗读,学会思考与品味,教会表达,尤其是书面表达。除了落实好这些保底的教学工作,我们还需要将学生引导到喜爱读书思考这条道路上来,完成大量的课外阅读,比如,咱们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完成10万字的阅读量,相当于四本语文书的课外阅读量。要落实好这些方面的教学,我觉得核心应是通过小学六年的阅读训练,教会我们的孩子读书,达到拿起一篇文章便能自觉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养成这样的读书品质,便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创设教学情境应该是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的手段。

  为什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特别提出创设教学情境呢?这得谈一谈我们现在这些6—12岁的孩子的阅读现状。

  现在,电子产品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尤其快,我们的小学生除了网上电子游戏、动漫,还有许多类似于《老夫子》之类的图画书,他们一个人可以看很长时间,凝神专注,不需大人引导,却很容易达到上瘾程度,可是去读积极健康的文字书,却不容易读进去。这种情况,男孩居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也认识许多特别爱读书的孩子,女孩偏多,男孩也有。有个叫刘滢的小姑娘,才上一年级,便看上了大部头的没有拼音的文字书。中午,教室门还没开,她就背靠着墙,坐在走廊上看书,下课也看,别的孩子就在她的周围撒野似的疯着玩,她却如入无人之境,沉浸在文字描写的情境之中。一个叫刘嘉怡的小姑娘,虽说只有七岁,却像大孩子一样可以安神地读半天的文字书,格外享受似的。有一次,她对我说:“今天读张海迪的故事,我都流泪了,我的嘴都发抖了,真是太感人了。”我们不禁感叹,这些爱读书的孩子年龄不大,可已经享受到了与文字交流的快乐,享受文字描述给他们带来的丰富的联想、神奇的想象。他们那么有灵性,对身边的事物那么敏感,他们喜爱读大量的文字书,完成语文学习显得轻松愉快,出口成章,优雅知性,与那些读《老夫子》之类上瘾的孩子大不一样。

  同样是爱看,如痴如醉,为什么读书带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呢?

  韩国推广阅读的南美英博士举过一个例子,我觉得很有意思。“将军身中一箭,发出震天的叫声,好像大树轰然倒下。”这样一句话,在漫画书里只剩下了“咚”这样一个拟声词,而就在这文字和漫画之间,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看漫画,不喜欢读文字,因为读那些文字,他们想象不到那个画面,进入不了那个情境,更体会不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倾向,不会体验文字里的东西。如果这些孩子读文字时能够想象、体验,“将军身中一箭,发出震天的叫声,好像大树轰然倒下” ,那该是多么惊心动魄的一个场面啊!

  久而久之,那些迷恋于电脑游戏、图画书之类的孩子,对形象、对场景、对情感的体验能力会越来越弱,以致于不喜欢读文字书,读不起劲儿来。即便是读,也是一种迸字似的读,看悲伤的场面不流泪,看幽默的细节不展颜……从来就享受不到文字阅读真正乐趣。

  作为小学里的语文老师,面对6—12岁处于起步开始学习读书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在小学六年里,引导孩子们喜欢阅读文字,会阅读文字,从而享受到阅读文字那种宁静中边读边思的快乐呢?无疑,创设情境教学是我们的必经之路。为什么呢?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去创设情境教学是有科学道理的。

  1、 因为咱们人的大脑特点。咱们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

  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的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一般,咱们老师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写字、阅读、组词等书面的单项训练,以及机械的背诵,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情感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

  如果我们想办法在课堂需要的地方创设情境教学,通过音乐、实物、图画、表演、语言描述等方法,来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者是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开始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开始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这样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因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一般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因为儿童认识世界的规律。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思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也就是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儿童的意识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

  卢梭也说过:“进入人类理性的所有一切东西,都是通过感觉实现的。”感觉

  又是通过感官来获得的。儿童的感官,可塑性极大,在这个时期,我们根据文字,借助音乐、图画、表演等方法,来直观地作用于儿童的感官,引导学生或听,或看,或操作,儿童的视觉、听觉、运动觉就在这种不断的有指导的兴奋中日益敏锐、完善起来。他们的眼睛会特别亮,耳朵会特别灵,感官、感觉的训练,使儿童对周围世界日渐留心、敏感,这就拓展了他们进一步认识世界的通道,并且成为他们思维、想象、创造的重要基础。相反,这个时期,如果我们不去着意训练,儿童的感觉就会变得迟钝,而感官的迟钝必然会成为儿童提高直觉、提高悟性的一大障碍。

  这样的训练,仅靠音乐、美术、体育等术科的训练是不够的,我们小学语文也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在课堂中根据语言文字去创设情境教学,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获得从形象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课堂中去创设情境教学呢?我想主要是四处设置,七大方法。四处设置为:情境中导入、情境中体验、情境中提升、情境拓展,七大方法为:生活展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与声响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以及阅读体验情境。这些方法的运用,我们一般根据课文内容的所需,有选择地运用到四大设置之处。

  一、情境中导入。

  一般来说,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我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创设一种情境,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课堂之中。归纳一下,也有几种做法。

  1、出示实物,在观察中引发思考,使孩子们因探索而要学习。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

  我们可以同时展示两张不同的邮票,引导学生观察。“你们看了这两枚邮票有什么发现?”一枚边缘无齿孔,另一枚边缘有整齐的齿孔。这时能引发学生什么思考呢?“这两枚邮票为什么一枚有齿孔而一枚没有呢?”为了引发更深层的思考,我们可以继续展示:这是一大张边缘无齿孔的邮票,人们要用时得找来剪刀,用一枚便裁剪一枚,难免裁剪得不整齐。后来,一枚枚邮票的边缘多了一圈均匀的齿孔,用时,只需用手沿着齿孔轻轻一撕,就能整齐地撕下一枚一枚的邮票了。介绍到这,同学们是不是有问题想问呢?于是学生想知道:“邮票的齿孔是谁想出来的?他是怎样想到这个办法的呢?”行,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学生便带着探索的欲望开始愉快而主动的自由朗读。

  2、触及孩子的情绪领域,唤起孩子心灵的共鸣,使孩子因情感的驱动而要学习。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课《窃读记》。

  这是一篇非常平实的课文,没有跌宕的情景,没有华丽的描写,但平实中蕴含着渴望读书的切切真情,就像一位和善的人忆着童年向我们娓娓道来。如何引导孩子们走进《窃读记》呢?“同学们,上课之前我想给大家唱一首歌,这首歌大家可能听过。”“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放野鸭子合唱)老师唱着唱着,引发了学生的回忆,也纷纷跟着唱,逐渐有一种悠扬、怀念的感觉。“同学们,每当我听到这首《送别》,我就回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城南旧事》,里边有个小姑娘叫小英子,小学毕业典礼的时候,小英子和同学们就是唱着这首歌告别老师和小学生活的。《城南旧事》这部电影是根据小说《城南旧事》拍摄的,作者就是我要给同学介绍的林海音。”出示林海音照片及简介:“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作家。小学至大学在北京读书,后回台湾从事编辑、教师和写作工作,共出版《城南旧事》《冬青树》《林海音童话集》等86部作品。我们将在小学和初中读到她的散文《窃读记》《冬阳·童年·骆驼队》《爸爸的花儿落了》等。林海音之所以能成为这样著名的作家,离不开她小时候对读书的酷爱。这节课我们要走进林海音童年生活的回忆《窃读记》。”孩子们在悠扬、怀念的感觉之后,又产生了对作家林海音的敬佩,于是会萌生对林海音童年生活进一步了解的兴趣。于是,情感萌生动机,便愉快地跟着老师走进文字。

  3、联系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亲切感,使学生因贴近生活形成关注而要学。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6课《充气雨衣》。

  出示图片,“同学们,下雨了,许多人穿雨衣出行,旅游,上班,上学,划船……我们班哪些同学下雨天也是穿雨衣出行?能说说穿雨衣的方便之处吗?”(可以遮住背上的书包不被雨水淋湿;轻便,比打雨伞方便,可以腾出手来干别的……)“有没有同学感觉到穿雨衣也有让人烦恼的地方呢?”(有不少同学说穿雨衣的时候,雨水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我们有什么办法来改进一下,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充气雨衣》。”

  4、 描绘画面,呈现形象,产生美感,是孩子因爱美而要学。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槐乡的孩子》。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的家乡在哪儿吗?我的家乡在湖北省潜江市总口农

  场。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那儿度过的。每到五月夏季来临的时候,路边、沟边的许多槐树便开花了,树上像铺了雪,成串的槐花散发出幽幽的.淡香,深深地吸一口气,那清淡的香气使人心旷神怡。一场大雨下过,洁白的槐花瓣撒落一地,跟下过雪似的,小沟里也漂浮着一层夹杂着绿叶的白花,偶尔会有青蛙呱呱地叫着,顶着一头白花瓣从水波里钻出来,爬上岸去。小伙伴们也不闲着,年龄大的将镰刀捆扎在竹篙的顶端,把一串串槐花勾下来,这时,地上的槐花散落一片,槐花的清香也弥散开去。年龄小的也不闲着,他们翘着屁股忙着把地上的槐花捡进竹篮里。待竹篮满了,便提回家去让妈妈和上面粉,撒上盐和油,蒸着吃。这蒸槐花香而不腻,小伙伴们可喜欢吃了。听说有个地方比我的家乡槐树要多,人们称它槐乡,那里有令人稀罕的红槐花。那儿的槐花何时开?那儿的孩子也忙着采槐花吗?采回的槐花仅仅也是蒸着吃吗?我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请自由朗读第4课《槐乡的孩子》。”老师对童年生活回忆和描绘,让孩子们有一种美感和向往,因此急于拜读。

  5、创设问题情境,造成悬念,让孩子因好奇而学习。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7课《小壁虎借尾巴》。

  先板书“小壁虎” ,问:“同学们见过小壁虎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零星介绍之后,出示几幅小壁虎的图片,老师简单介绍:“壁虎,外貌像蜥蜴,对人完全无害,全世界有750种。他们头大个小,足趾大都伸展且有吸盘,喜欢夜里爬在墙上静候蚊蝇,尾巴有的尖长,有的短钝,有的是球形。”介绍到此,添加“借尾巴”,读课题,有什么疑问?(小壁虎不是有尾巴吗,为什么还要借尾巴呢?向谁借?)“我跟大家一样好奇,我们来读课文吧。”

  二、情境中体验。

  我们运用一些情境导入的办法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如果后面的教学过程单一刻板,孩子们会因失望而使已形成的动机弱化,以至消失。因此,我们将他们带入了课堂情境之后,接下来就得想办法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根据内容的需要,使我们创设的情境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情境,往课堂深处发展,有意识地把孩子们一步步地带入课文描写的相关情境,让孩子们有一种感觉,“我即在情境之中” ,使课文中描写的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孩子们面前,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场景让孩子们涉足其中,仿佛进入了其人可见、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赏的境地。优化的情境将孩子们吸纳其中,产生热烈的情绪,更愉快轻松地去体验、感受和理解。

  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情节发展的特点,我们一般可采取以下七个方法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

  1、 生活展现情境。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

  察的对象,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课《日月潭》第四自然段。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这句话描写了日月潭下雨时候的朦胧美,而对于7—8岁的二年级同学来说,很难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美,即便是有所感觉,也是一种非常笼统的感觉,至于“朦胧”“像童话中的仙境” ,他们不可能有真切的感受。正好上这一课的时候是春雨绵绵的三月,我们的学校在东湖边。一天早读课,细雨濛濛,我和副班主任带着我们班的同学来到东湖边的放鹰台上,指点着孩子们朝东方的湖面上看去。逐渐启发:

  “想一想,下雨天与晴天看东胡景色有什么不一样?”

  小孩们边看边说:“湖上笼罩了一层雾。”“远处的磨山被雾遮住了,只看得到山的影子。”

  老师描述归纳:“因为有雾,我们看不清山上的朱碑亭,只看得到山的影子,这就叫‘朦胧’。”

  进一步引导:“今天天公施了魔法,给东湖披了一层轻纱,晴天的一些景物都变了,它们都变成了什么呢?边看边想。”

  学生七嘴八舌:“远处的湖堤变成了卧在湖里的龙。”“湖面上的小木船隐隐约约,像露出水面的鱼背。”“划动的皮划艇也像鱼,像一条条游动的大鱼。”“磨山就像一尊巨大的弥勒佛像,正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你们现在有什么感觉吗?”

  “我感觉好美!”“我感觉好静!”“我感觉这就像仙境一般!”

  老师再归纳提炼一下:“这仙境里卧着龙,游着鱼,弥勒佛开心地欣赏着,这真像童话中的仙境!”

  就这样,同学们一步步地感受到了“朦胧” ,感受到了“童话中的仙境” 。回到课堂来读《日月潭》,“这段描写你想怎么读?”孩子们有了感觉,纷纷举手,一个一个读得有自己的味。“你为什么这样读呢?”“‘朦胧’是模糊看不清,得仔细看才行,所以要慢一点。我读的时候在想,日月潭下雨的时候有雾遮住,周围的景色会变成什么呢?变成了鱼?也有龙和佛吗?我特别想知道,所以我有点激动。”瞧,我们把孩子带到景色中去,引导他们去看去想,把生动的景象与抽象的词语相对应地联系起来,让孩子们通过对景象的感觉迁移到对文字的理解和情感上,他再读的就不是文字,而是文字后面的景和情,这该多好!

  再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爬山虎的脚》第四自然段:“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读到这个自然段,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爬山虎的脚巴住墙的时候,为什么细丝要由直变弯呢?”我们成年人阅读能力强,联系生活实际和后一句“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可以明白,细丝由直变弯是为了更牢地巴住墙,然后将嫩茎往上拉一把。可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弄懂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请学生走进生活,注意观察和思考:当你走在较滑的地方,你的脚趾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体验和思考,他们会弄明白:走在较滑的地方,我们的脚趾会本能地弯曲起来,想抓住地面,好稳固地往前走,不摔跤。爬山虎的脚巴住墙的时候,细丝为什么会变弯曲呢?由此及彼,孩子们就容易明白:爬山虎的脚巴住墙的时候,细丝变弯也是为了牢牢地巴住墙,好把嫩茎往上拉一把。于是学生就真切地感受到:“爬山虎真聪明。”“作者观察很有耐心,也很仔细。”

  我们把孩子带入生活,生活中的万事万物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无穷的信息和灵性,所以,我们从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开始,就应该引导我们六岁的孩子学会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周围的世界联系起来。

  再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30课《棉花姑娘》,课后作业有一题填空题: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 )。刚开始,大多数同学走不出课文或者走出课文只到室外,他们填的是:碧绿碧绿的(树叶),碧绿碧绿的(草地),雪白雪白的(墙壁),雪白雪白的(棉花),思路打不开。如果我们引导孩子走进超市、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许许多多的景和物引入眼帘,他们的眼界打开了,他们便能惊喜而又轻松地写出许多新颖的词语搭配来呈送给老师,雪白雪白的(大米),雪白雪白的(婚纱),雪白雪白的(汤圆),雪白雪白的(椰子肉),雪白雪白的(莎摩耶),碧绿碧绿的(油麦菜),碧绿碧绿的(花瓶),碧绿碧绿的(长裙),碧绿碧绿的(小飞虫),碧绿碧绿的(翡翠手镯)……

  可见,社会、生活、大自然是多么丰富充盈的大课堂,把我们的孩子带到这个大课堂去,它会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才思泉涌的灵感,让他们的语言充满生命的气息。所以,创设情境教学首先应青睐于我们身边的生活世界。

  2、 实物演示情境。

  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相应的背景。通过背景,激起学生广远的联想。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鲸》第六自然段:“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老师画出几头鲸,画一张大海为背景,别忘了画点岩石之类,鲸是怎样睡觉的呢?让学生根据课文里的描写来动手摆一摆。几个学生边摆边思考讨论:“头朝里,尾巴向外,遇到危险便于疏散。”“应靠近岩石一点,这避风浪。”“你觉得这避风浪,渔船也会在这儿避风浪,可能并不安全,离岩石远一点是不是安全些。”给了大海中的一处岩石,丰富点背景,的确便于学生把眼界打开一些,针对“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这句话展开观察和思考。运用这些物体,给学生创设一点情境,引导学生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对这段文字的描写,学生轻松理解鲸睡觉的特点,感受鲸的智慧,印象深刻。

  再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课《灰雀》1—2地然段: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

  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一张白纸,衬出雪天,三只灰雀停在公园里那棵高大的白桦树上,给白皑皑

  的雪天带来了生机。可是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这时,列宁是怎样的心情?我们会有怎样的感觉?小男孩当时看见列宁在周围的树林里找遍了,猜测那鸟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我们这么一显示,读者就很容易感受到,小男孩那种愧疚,以至于后来把鸟放回来。学生看到这种情境,就很容易产生与小男孩内疚、列宁对鸟的喜爱、鸟不见了的焦急与担心一种共鸣,情境就暗示给了孩子们很多内涵。孩子们带着这些共鸣走进文字的描写,这些汉字在孩子眼里就被赋予了情和景,赋予了画面,朗读和领悟便变得轻松和愉快。

  所以,有一个叫A·比耐的实验证明,在儿童身上天然存在着接受暗示的能力,接受暗示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出示这些事物,鸟的一走一来,实物给孩子们带的感觉,就暗示给孩子们许多的东西,以至于后面小男孩说:“没,我没看见。”列宁自言自语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小男孩由逮鸟到不好意思、愧疚、自觉放鸟的内心活动,学生便轻松理解和领悟。

  有时候,用实物创设情境,给人一种真切地体验,从而能产生与课文中人物一致的内心共鸣,心在其中,读文便有了许多真情实感。

  3、 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

  形象化。除了课文插图、挂图,我觉得剪贴画、简笔画也是最形象、方便的再现课文情境的方法。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爬山虎的脚》第三自然段:“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样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这段文字我们如果用简笔画来画一画,看谁画得与课文里写的一样。首先选笔的颜色,再一句一句地边读边思考着画。画好了,展示一下,评一评,看谁画得与课文里写的一样?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孩子们很准确地认识了爬山虎的脚,同时深刻地感受到:读书得一句一句仔细读,最好能在脑海里形成画面,感受到作者的观察仔细,描写准确。

  再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爬山虎的脚》第四自然段:“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为了让学生更明白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我们抓住“一脚一脚”这个词语来感受。提出一个问题:“‘一脚一脚’在这儿能换成‘一步一步’吗?”有的学生经过思考交流,可以明白不能换词的原因,可也有同学模糊不清,那么这个时候,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边画边描述:“‘一步一步’始终是两只脚一前一后交替着向前移动,而爬山虎往上爬时,是先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再往上爬,就必须再长出一只新的脚来,再巴住墙。爬山虎要不断地往上爬,就得不断地长出新的脚来巴住墙。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所以,在这儿,‘一脚一脚’不能换成‘一步一步’。 ”这么一画,很直观地让学生感悟到:爬山虎真神奇,作者用词也很准确,作者的观察尤其耐心仔细。

  再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1课《回声》,什么是回声?第6自然段青蛙妈妈说得很清楚了。

  青蛙妈妈说:“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这样,你就听到自己的声音啦。”

  可是,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可以读正确,读流利,不见得读明白,以至于能形象地在脑海中呈现出画面,那么老师边扮演青蛙妈妈,边描绘回声形成的情形,便可直观形象地将什么是回声演示给孩子们。这时,孩子们也会像小青蛙一样,高兴起来:“老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呀!”

  用简笔画再现文字描写的情形,简单随意,也能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用起来很方便。

  4、 音乐、声响渲染情境。

  音乐、声响是一种微妙的语言。它们用丰富的美感、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

  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9课《两只鸟蛋》 :

  9、两只鸟蛋

  我从树杈上取下两只鸟蛋,

  小小的鸟蛋凉凉的,

  拿在手上真好玩。

  妈妈看见了,说:

  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

  我小心地捧着鸟蛋,

  连忙走到树边,

  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

  抬起头来,

  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两只鸟蛋》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孩子取下两只鸟蛋,在妈妈的教育之后,送还了两只鸟蛋。鸟蛋凉凉的,真好玩,怎么会舍得又送还给了鸟妈妈呢?这首诗的重难点应在第2节妈妈的教育。妈妈的教育内容有两点:一是“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二是“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 对于一年级六岁的孩子,两只鸟蛋怎么就是两只小鸟呢?感觉不深,那么我们通过图像来展示给孩子小鸟由蛋中孵化而出然后长大成鸟的过程,帮助孩子理解并感受“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再配段轻柔温馨的音乐,给孩子们带来一点可爱的感觉,从而萌生喜欢、不忍伤害的情感。接下来如何让学生能与诗中取鸟蛋的孩子产生心灵的共鸣,设身处地地感受到鸟妈妈丢失两只鸟蛋的心情,于是“焦急不安”成了不得不抓的词眼。什么是“焦急不安”呢?我们来呈现鸟妈妈找孩子的情形,再配以声响,将孩子带入那种情境之中。边看边听边想:鸟妈妈发现两只鸟蛋不见了,她在叫什么呢?“她在家的周围找孩子,她在叫‘孩子呀!孩子呀!’”“谁偷走了我的宝贝,还给我,还给我!”老师趁机综合一下孩子们的发言:“鸟妈妈在家的周围飞来飞去,她叫着找着,真是焦急不安。”孩子们理解了“焦急不安”,感受了鸟妈妈的焦急心情,那么,男孩听了妈妈的话,因同情和体谅而送还两只鸟蛋,同学们就能感同身受,理解了后面两节的内容,读起来就能产生真情实感了。

  再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5课《泉水》第五自然段:

  “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泉水》一课表现的是泉水乐于助人、关爱别人的品质,这一课的文字表达清晰易懂,但它文字清新、优美,如何激发孩子们能美美地领悟文字里的意境,能由衷地美美地读好课文呢?我们不妨抓住“伴奏”来入手,创设一种情境,感受画眉鸟尽情的歌唱,感受泉水的伴奏给画眉鸟的歌声锦上添花,更显得好听,体现“正好” ,从而领略到泉水的自信、热情,从而读出文字里的美好情感。

  先听画眉鸟清脆的歌声,再请泉水伴奏,画眉鸟在泉水的伴奏下更加尽情地歌唱,这样,孩子们就能轻松而真切地感受到泉水的热情助人。

  所以,声响、音乐的确是一种微妙的语言,它以丰富的美感给孩子们呈现了许多听觉上直观的感受,从而使孩子们轻松而深刻地感受到文字中的形象与情感。

  5、 表演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

  “假如我是课文中的××” ;“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的体验。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第6自然段:

  奶奶睡着了。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于是,他轻轻地把奶奶的棉鞋摆在阳光晒到的地方。

  孩子们边读边根据文字描写去想,假如你是小峰,你会怎样去晒奶奶的棉鞋呢?于是,孩子们想着想着便会出现角色的迁移:是啊,我该怎样帮奶奶晒棉鞋,让奶奶穿着暖和呢?老师带来一双新的棉鞋(之前可以展示棉鞋,认识老人穿的棉花做的棉鞋),让学生上台来演示一下摆棉鞋晒棉鞋。有的将鞋上下搭载一起,有的很注意两只鞋一字排开,中间留空隙。大家评一评:他演的跟课文里写的一样吗?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书上说的“摆”,应是摆放,排列开来,有序的,为什么这样摆呢?装阳光多,奶奶穿了舒服、暖和。男孩关心奶奶的这种品质就自然而然地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

  再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

  看了一会儿,我忍不住走过去对小男孩说:“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是捡不完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那你为什么还在捡呢?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启发孩子:假如你是小男孩,你该怎样捡鱼?孩子们根据文字描写表演捡鱼,老师朗读配声,孩子们演,老师可以多重复几句“这一条”,问为什么老师这样读,同学们便明白了,后面是省略号,表示小男孩就这样不停地捡下去,为了多抢救浅水洼里的小鱼,不怕辛苦,同时边说边捡,表示他的决心很坚定。

  通过表演获得了亲身体验,那么这一段描写你想怎样读呢?他们就会读得累,读得坚定,他们把捡鱼的体验融进了朗读,好像自己不是读者,而是捡鱼的孩子。小男孩的善良便真切领悟到了。

  所以,在课文的字眼、词眼、句眼之处,引导学生根据文字的描写琢磨着表演,可以获得来自于学生内心的体验,朗读便能入情入境,读出各自的体验各自的味儿。

  再比如,学习科普类的常识性的课文,比如《海底世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11课《新型玻璃》等,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扮演潜水员、推销员,创设一定的情景,让潜水员将海底世界的所见所闻汇报给船上的人员,让推销员运用自己的语言,结合课文中的文字介绍,将新型玻璃推荐给大家。引导学生去扮演角色,进行模拟操作,体验创造成功的愉悦,产生热爱科学、探求未知的情感。

  6、 语言描述情境。

  以上所述的五种创设情境的方法,都是运用了直观手段,情境的创设不能离

  开语言的描绘。在情境出现时,老师伴以语言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课《日月潭》第2自然段,日月潭的得名:“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出示日月潭的图片,哪是日潭,哪是月潭,并不是那么形象,一目了然,如果老师给图片配上语言描绘,学生对日月潭的感知就清晰一些了。有时候,在呈现情境的时候,适当加以语言的描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鲜明的感知。情境加语言描绘一块儿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效果会增强一些。

  随着年龄的升高,直观手段逐渐减少,因为孩子大脑存储的信息量大了,我们单纯地运用语言描绘把学生带入情境便增多了。

  7、孩子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始终在落实一点,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首要课标。孩子朗读能力强了,书读好了,不仅留下了语言,也留下了情感和形象。

  运用以上直观手段去创设课堂情境教学,目的是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他们脑际里储存的信息量小,不容易将文字的描写与情境联系起来,对文字描写的形象和情感难以产生感觉,难以产生共鸣,我们运用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帮助他们搭桥,逐渐过渡,在直观的情境与语言文字的结合中学会联想,学会想象,培养感觉和直觉。可是随着孩子年龄增大,阅历增多,脑际里的信息量也存储了许多,我们便要注重学生朗读体验的训练,帮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自觉体验的能力与习惯,见到文字便自然体验,见文字便敏感,从而读书便能够在脑海里呈现画面,便有体验,多快乐,多轻松。读书便成了孩子的嗜好。

  什么是朗读体验呢?

  “体验”就是凭借语言想象那时的画面,还原当时的场景,进入当时的情境。

  “体验”就是通过语言进入到人物的情感和世界观内部,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人物的所思所想。具备“体验”能力的人,特别善于将心比心,善于感同身受。

  如何在教学中落实“体验”呢?

  ①首先,咱们得有一种“意识”。咱们教小学语文,如果太过注重把文本当作实际知识和抽象意义的资源,而忽略了文本引发视觉、嗅觉、听觉意象的潜质,这是非常遗憾的。因为我们错过了文本的丰富和精妙。文本是我们的凭借,我们只是凭借文本来引发学生视觉、听觉、嗅觉,培养他们的感觉、直觉、联想、想象及创造力。如果就文本教文本,文本的利用价值就小了许多。

  ②要让学生有体验,首先老师自己要有体验。

  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3课《一夜的工作》。

  关于周总理的办公室,课文里有这样一段描述:“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一句,老师读时,目光在字里行间,心却浮想联翩。老师想到了这座房子原本的辉煌和华丽,想到了原来主人生活的奢侈与铺张,想到了周总理置身其中挑灯工作的情境,想到了作者看到此情此景时的心潮澎湃,有了这些体验,咱们老师哪怕只是在课堂上将文章朗读给学生听,老师的朗读也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穿透力,这个时候,老师的朗读也就成了一种非常棒的教学方法。

  ③如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去体验呢?

  A、 方式新颖地不厌其烦地反复朗读。读本身就传递着一种情绪。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课《窃读记》第七自然段: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指名读,齐读,读着读着,文字里的信息便会传递给学生,如果学生忽略了,只需老师点拨一下:“想想,能这样喜形于色吗?”他们顿时领悟,再读就成了“窃读”,进入一种入情入境的朗读。

  B、丰富阅读先见。阅读的前备知识越丰富,阅读时的感受也就越多。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课《窃读记》。小英子为什么放学以后不回家,跑到书店去窃读呢?为了帮助学生感受英子童年读书的艰难和辛苦,感受英子的酷爱读书,课前会请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或老师讲解,了解英子小时候家庭背景,学生读课文就容易产生佩服之情了。

  C、问一些移情类的问题。比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你做过这样的傻事吗?”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5课《玲玲的画》。玲玲准备参赛的画给掉上去的水彩笔弄脏了,在爸爸的提示下,玲玲在弄脏的地方画上了一只小花狗。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课后要求抄写这句话,并加强感受,问:“你赞成玲玲爸爸的话吗?你遇到过将坏事变成好事的情况吗?”一位小姑娘说,她将一只吸饱血的蚊子一掌拍死在雪白的墙上,留下了脏迹。爸爸想了一个办法,在那块地方钉上一幅画,遮住了脏迹。问题引发孩子们对生活的回忆,引发了孩子们对玲玲解决问题之后心情的体会,这样的事情萌生了孩子们动脑解决问题之后的喜悦,激发了遇事想办法解决的信心与意识。

  总之,方法很多,我们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三、情境中提升。

  一篇课文即将结束,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梳理一下课堂的思维、情感,借此机会提升一下学生的认识,升华一下情感,这个时候的情境创设也很必要。让学生感觉到即便到了结束,也意犹未尽,处于愉快、兴奋之中。

  1、 用口语交际的方法创设情境提升。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7课《鱼游到了纸上》。结束时,一般我们直接交流:

  “今天读了《鱼游到了纸上》,你们有什么感受?说一说。”这样未免程序化。如果我们运用口语交际的形式,创设一种情境,效果自然会亲切一些。“哪位同学这节课没有发言机会,请他上台来和老师表演一段。你想把我们想象成什么关系?好,母子关系。你是儿子,我是妈妈。儿子放学回来了,妈妈赶快开门。儿子,回来了。是的。今天在学校学什么新课文了?《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在水里,怎怎么会游到纸上去呢?不是鱼真的游到纸上去了,是说一个聋哑青年执着地到公园去观鱼、画鱼,把鱼给画活了,就像是鱼游到了纸上。这位残疾青年真了不起!可不是吗,他做事很专心、执着,很感人。”创设一段母子的对话情境,既能不知不觉回顾课文内容,也提升了学生的认识,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检测一下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用音乐渲染提升。

  课堂结束之际,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弱下去,出现疲劳。我们选择与文字描写

  相符合的音乐,让旋律、文字、形象形成情景再现,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可

  以激发、提升学生的情感,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会加深许多。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4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课文描写了铁路工人在高原修筑铁路的艰辛和决心,情感基调显得凝重。结束,让一个藏族姑娘站在家门口的山岗上,眺望远方的火车,唱出自己心中的幸福与感激,一刚一柔,显得温馨、幸福,学生也不由而然地感到藏族人民对家乡通火车的向往,对筑路大军的无限感激,从而理解了为什么一定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回顾头来再读课文,就多了一些真情实感。

  再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25课《七律·长征》,结束时也来一段音乐、形象、文字的综合情境再现,学生听着、看着,也会或唱或诵,这样,既能强化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更能激起学生对红军的敬仰,感受先辈的英勇牺牲精神和乐观精神,激起一点儿对今天幸福安宁生活的珍惜,这些不易产生的真情实感可以在这种情境中自然萌生。

  还有一些方法,有待我们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四、课外情境的拓展。

  我们的语文,应该是生活的语文,仅靠课堂中的情境创设来增添语文学习的活力和信息量远远不够,我们得把课堂中情境创设随时随地地融合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具有活跃开放性。比如,我们变封闭式的读收为开放式的广泛储存,顺乎自然,利用儿童学习语言的经验,让儿童回归大自然,投入周围世界宽阔而丰厚的怀抱中去。带着孩子与大自然广泛接触,引导他们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地渐次地认识周围的世界。细细观察,并在其中领略、品赏、思索,感受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繁茂,秋天的奉献,冬天的孕育。

  我们还可以因地制宜,在学校附近或学校里面建立活动基地,那里的一条小溪、一块农田、一片树林、一座古老的宝塔,都可以成为我们儿童较早的认识世界的一角。

  比如,我们学校有一个百草园,里面种植着桂花树、铁树、凤尾竹、海棠树等等,还有袖珍的小溪、小石桥,是孩子们的乐园。另外,还有绿茵茵的草坪,周围种植了一棵棵高大的有年头的香樟树,有半个多世纪的显得古老的茂密的桂花树。春夏秋冬,根据时机,我们就带着孩子们去观察,去享受这些大自然离的生命给我们带来的芳香、色彩和神奇的姿态。比如,春天来了,百草园里的海棠树便一天两天变幻魔术似的大展不同风姿,稍不留心,就错过了观赏的时机。所以,我们每隔两三天或者一两天就去观赏,指导有顺序地观察,然后课堂上写几句话,记录海棠树不同时间春机盎然的风姿,领略其中的神奇感受。有个小姑娘写道:

  第一段:今天早晨,老师陪着我们去欣赏百草园里的那棵海棠树。树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花骨朵,小的是粉红色,刚长出来,还害羞呢,大的是白色,微微地露出了笑脸。

  第二段:过了两天,一大早,我们又跟着老师到百草园去看海棠树。令人惊讶的是那些白的红的花苞全都盛开了,雪白雪白的花一大团一大团,开得那么茂盛,树上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雪。繁华引来了蜜蜂和蝴蝶。呀,蜜蜂和蝴蝶跟我们一样,也是那么爱花的。

  海棠树真神奇,我不知道再过两天,它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连续性的观察,连续性的写几句话,然后将几段话连接起来,就是一篇完整的观察日记了。

  春天,我们除了百草园,还到那一排香樟树下去寻找小不起眼的樟树花,享受樟树花淡淡的清香,那清香时而闻得那么真切,时而又闻不到,从从而学生感知了“若隐若现” ;初夏,我们来到桂花树下,感受桂花树的勃勃生机,一团树叶堆在另一团树叶上面,从而感知了《鸟的天堂》里“一簇堆在一簇上面” 的情形,感受到了什么是“旺盛的生命力” ;秋天,我们来到古老的桂花树下,尽情欣赏满树淡黄、橙黄的桂花,享受扑鼻的桂花香气,从而感知了“芳香扑鼻”“沁人心脾” ;冬天,我们来到铺了一层厚厚雪毯的草坪边,感受到了冬姑娘给植物送来的御寒的“棉被”,暖和而透气,明白了“瑞雪兆丰年”……

  学校里的自然界是袖珍的,可是我们契合时机地去捕捉它们,让我们课本中的文字描写与大自然的情景结合起来,从儿童身边开始,小心地有顺序地打开一扇扇通向更广阔世界的窗户,引导孩子们不断地与周围世界接触,充分领略到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妙,逐步的去认识社会生活。孩子的智慧火花便在其中被点燃,丰富的感知广泛地储存了关于周围世界的表象,为孩子的语言发展开拓了取之不尽的源泉。

  孩子从封闭的教室来到身边广阔的大自然,开放式地储存大量的信息,孩子们便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思维“材料” ,随着视野的拓宽,思维便具有了开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在这种状态下去读别人的文章,便多了许多“感同身受” ,更容易理解、领悟别人文字中的蕴含,更容易引起共鸣,读出真情实感,一句话,特别容易与文字交流,从而喜欢读书。

  南朝学者颜之推说过:“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易暗化,自然拟之。”即对少年儿童的培养教育,重要的是“陶情冶性”。我们小学语文在课堂、延伸课外,去创设情境教学,便像一个过滤器,使孩子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净化后的情感体验更具有感染力、动力性,从而辅助了孩子的认知能力。

  咱们语文课在课堂上讲什么呢?应该是孩子不理解的地方,读不出感觉的地方,领悟不到文字内涵的地方。怎样帮助他们呢?咱们的任务应该是凭借我们的生活、社会、身边的世界,从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里去发现、提炼我们所需要的,去创设我们的课堂上所需要的情境,刺激到孩子的眼、鼻、耳、脑各种感官上去,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把文字符号与情境对接起来,让孩子们把从情境中萌生的感受、体验、情感迁移到相应的文字中来,从而他们对文字便多了敏感。

  语文应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课,音、形、意,通过文字的敏感与文字对接,形成会读书,读好书(踏踏实实把书读好),读书怡情益智,萌发孩子的感觉、直觉、悟性,从而由读书来完成发展人的过程。所以,在我们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是儿童所需,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做好的事情。

【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情境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生写作的有效方法指导02-27

小学数学各种有效学习方法03-04

练习萨克斯的有效方法11-28

有效记忆乐谱的方法10-28

小学美术教案08-14

最有效的托福考试有效提高口语能力的18步01-27

雅思听力的有效答题方法05-24

训练宝宝听力的有效方法03-31

简单有效的英语阅读技巧12-17

给CPU降温的有效方法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