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 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课文中运用了推理形式,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已有知识的运用能力。
3.培养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晏子在机智应对中体现出的爱国精神。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学本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讨论学习”教学法,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二)学生学法
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基本功,通过读、思、议、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并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如何对待的。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
理解晏子反驳的话。
(三)疑点
晏子的话为什么那么有力并能反驳得对方无话可说?
(四)解决办法
主要通过阅读、思考、自学、讨论、表演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临危不惧和爱国精神。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查字典自学词语,朗读课文。
2.结合课前预习,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总结。
3.学生角色表演。
五、教学步骤
(一)揭题并解题
板书课题:16晏子使楚。
上节课,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谁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使”和“楚”是什么意思?谁再用通俗的话讲讲课题的意思。
(学生介绍,小组间可以补充,教师适时补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难生字词的读音。
(2)根据课文预习的提示,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
(3)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以上问题。
(l)学生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音,班上交流。
(2)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学生交流,其他可以补充)
(3)提出不懂的词和句,师生一起讨论交流。
(三)深入探究课文,突破重难点
1.默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l)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3)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
2.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
(指定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对应出示三次斗智的重点句子,并相机板书。)
4.小结:楚王仗势欺人,想显显自己国家的威风,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每次都能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地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5.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指导朗读课文。
(四)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快速测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本文的.写作顺序,小组间可以补充)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相应的点拨并小结同时板书:
(五)表演《晏子使楚》的故事
(每组8人,有条件的可进行简单的化装并使用简单的道具。)
表演后引导学生评价,教师提示学生可从语言、神态、动作等几方面评价。
(六)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了解故事内容,学习晏子出使楚国时,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辨的口才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尊严的精神。
2.认真分析人物的语言,注意体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学会生字、新词,积累有关词语。
教学重点
学习晏子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辨的口才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尊严的精神。
教学难点
用心体会人物语言,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略)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晏子使楚
提问:题目是什么意思?
晏子:名婴,号平仲。
使:出使(动词)。
楚:楚国。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文,说说每段大意。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词意:国势敝国枳安居乐业
3.答疑。
三、阅读分析
1.阅读思考:
①楚王讥笑晏子身材矮小,叫人在城门旁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让晏子钻进去。在这种情况下,晏子是怎样对待的?结果怎样?
②当楚王讥笑齐国没有人才,所以派晏子这样的人出使楚国时,晏子是怎样反驳楚王的?结果怎样?
③楚王讥笑齐国人做强盗,没有出息时,晏子又是怎样驳斥楚王的?结果怎样?
2.讨论、汇报。
3.重点思考:晏子是怎样战胜楚王的?
4.小结:
晏子出使楚国,能以自己的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尊严。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认10个会认字,练习写好8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晏子是怎样机智地驳倒楚王,维护齐国的尊严的,体会晏子的话语中所表现出的聪明和机智。
3、任选文中的一个小故事,分小组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处理材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晏子的话语中所表现出的聪明和机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课文朗读磁带。
学生提前做好预习。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引入课题。
1、老师讲述“周总理机智应对美国记者维护祖国尊严”的故事。
一次,周总理接受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记者见桌上放着一支派克牌钢笔,便不怀好意地说:“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周总理笑了笑说:“提起这支钢笔,那可说来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是一位朋友的战利品。我无功不受禄,就想拒绝,哪知朋友说,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生产的这支笔。”
2、引导学生谈感受。
3、引入课题,板题、读题、解题。
二、检查预习。
(一)小老师检查预习生字的情况。
1、认读生字、生词。
2、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并画下来。
3、指名朗读带生字的句子。
(二)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并做到“四不”。
(三)评议,相机正音。
(四)同桌相互检测读文情况,相互正音。
三、感知文意。
1、听课文朗读录音,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交流。
3、用上生字卡中的部分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练习写字。
1、师指导写“矮”字。
2、学生练写。
五、作业。
1、练习写好其他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阅读类似的故事。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历史故事的内容,学习晏子出使楚国时,能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2、能根据意思写出并积累成语。
3、能用“不敢不”造句
4、学习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继续提高默读能力。
5、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
教学重点、难点:
边读边思,学习晏子出使楚国时,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过程。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通过理解,揭示课题。
1、简介晏子。古时候有个人名叫晏婴,他身高不到五尺,就和你们差不多高,他是齐国的大夫,也就是宰相,这个人啊,很有才干,人们尊称他为晏子。
2、学习生字,理解课题。
请大家仔细看老师写他的名字。(板书:晏子)“晏”字上边写个“日”字头,下面写个“安”字,这是一个生字,请大家一起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晏子的故事。
3、请大家打开书,齐读课题——(板书:使楚)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课题中的“使”作什么解释?并且说出课题的意思。 (“使”是出使的意思,课题的意思是“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楚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那晏子出使到楚国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读书情况。
3、学生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晏子出使楚国,楚国的国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都给予了有力地反驳,使楚王不敢不尊重他。)
三、提出问题,深入学习。
1、出示问题:课文什么地方让你最气愤?什么地方让你最佩服?默读课文,在书上做上不同的记号。
2、大组交流。(在理解晏子和楚王的三次斗智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第一次智斗: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①理解:这是晏子和楚王第一次智斗。楚王抓住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挖狗洞让晏子入城,来侮辱晏子,进而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晏子不卑不亢、将计就计,要楚王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此次,晏子未见楚王,就给了楚王一次迎头痛击。
②齐声朗读第二自然段,认识一下充满智慧和勇气的晏子!
第二次斗智: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①理解:楚王寻找借口,讽刺晏子无能,齐国无人。面对楚王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再次回敬楚国,表面上似乎是为自己的无能难为情,实际上正是在这不动声色的装模作样中,回击了楚国,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②感悟三次“笑”。
第一次是初见晏子,“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这一笑表示楚王根本没有把晏子放在眼里。同时,晏子也作了很好的应对。
把文中的句子转变成四字词语:挥汗如雨、举袖成云、接踵磨肩、欺君之罪等。
第二次是面对晏子不动声色中的滴水不漏的回击,他无言以对,“楚王只好陪着笑”他其实是装作听不出晏子话里的话,以笑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第三次“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嘲笑齐国的人做贼没出息。表面上态度并不尖锐,实际上是笑里藏刀。他不甘心就此认输,又想出了新花样,这种笑,居心更加险恶。
③感情朗读第二次斗智。
第三次斗智: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①理解:晏子的回答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而且也回敬楚王:楚王治国无方,造成楚国社会风气不好,致使好人变成盗贼。楚王不仅没有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②感情朗读第三次斗智。
(说明:这一环节,学生在自己研读、归纳、思辨和梳理的交流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体会出晏子的反驳是那样的富有逻辑,富有哲理。同时,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的评价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总结全文,学做演员。
1、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2、用“不敢不”造句。
3、过渡:晏子以智慧击退楚王侮辱,让楚王不敢不尊重他,我们藐视楚王,更佩服晏子,齐读课文最后一节。我们是否可以演演这个历史故事呢?
出示剧幕:
第一幕
时间:春秋末期
地点:楚国城门外
人物:晏子接待晏子的人城门卫兵
画外音: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晏子来到楚国城下,只见城门关着,在城门旁开了一个小洞──。
晏子: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
接待晏子的人:不须多说,快请吧!
晏子: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接待晏子的人:(愤怒地瞪着晏子)你,你,竟敢如此无理!也不看看你自己多高的个子!(后一句没敢大声说,但充满了轻蔑的语气)
晏子:唉,谁让我访问狗国呢,只好从狗洞里钻过去了。(说着假装要走进小洞)
接待晏子的人:慢,你等一等,快去禀报大王。(一士兵跑下,一会又跑回来)
士兵:大王有令,城门大开,迎接齐国使臣!
(两个士兵打开大门,晏子大摇大摆走进城门,脸上挂着一抹胜利的微笑)
4、分小组练习表演。
5、大组交流。
五、小结。
师:晏子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驳倒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他不愧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六、布置回家作业。
模仿第一幕的写法,编编第二幕(第二次斗智)或第三幕(第三次斗智),请好朋友一起演一演。
板书设计:
13、晏子使楚
侮辱
晏子(充满智慧) 楚王(不敢不尊重)
反驳
教学效果反馈:
三次智斗是课文学习的重点,这一环节可让学生在自己研读、归纳、思辨和梳理的交流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会出晏子的反驳是那样的具有逻辑、具有哲理。教学内容多,应安排2课时完成。
不足之处:我班学生思维不活跃,表达能力差,教学进程缓慢,课堂气氛很沉闷。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说出故事的内容,能形象地朗读课文。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深入领悟晏子和楚王的形象,把自己的理解传达给同学,在口语交际、合作能力等方面能得到提高。
3.通过合作探究,提高整合资料的能力,并能结合文本谈谈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二.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三.教学步骤
(一)导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哪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楚国,去欣赏外交家晏子的风采。
(二)整体感知: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在我们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现在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再次感知课文,不过这次可是带有任务的。
问题: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
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
同学们读得太好了,来我们为自己出色的朗读鼓鼓掌。
(三)我的舞台:过把导演瘾
这篇课文故事性比较强,很适合于合作表演,但是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去尝试另一种合作学习的方法,那是什么方法呢?请看大屏幕。过把导演瘾。跟同学说戏,可以说言、语动、作神态……,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法,深入了解人物形象,更好的凸现人物性格。这种方法我们平时用的比较少,希望同学们能大胆的进行尝试,按我们平时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活动,看清要求,注意小组分工协作,组长做好笔记。
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下面哪一组先来过把瘾。
学生导演,学生点评,老师适当也点评。
(四)各显神通: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像晏子这样爱国的,古往今来比比皆是,数不胜数,这种精神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溃成为人们谈论的永恒话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话题:说说古今爱国的小故事
要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能进行资料整合并能找出与课文的联系和区别
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同学发言,同学补充发言,老师总结。
同学们合作得太好了,既能整合好资料,又能联系课本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我听出来了,联系:都是爱国,不同:爱国所表现的方式不同。有轰轰烈烈的,有默默无闻的,有勇敢的,有智慧,还有无私奉献的爱。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总结得更好,我真感动,我为你们雄辩的口才,广博的知识,更为你们对语文学习投入的那份热情感动。正如同学们所说,翻开中国的历史,处处可见爱国的壮举,从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关天培永战外敌,从刘胡兰面对铡刀,大义凛然到叶欣、钟南山在特殊战场上的视死如归,还有战斗在各条展现的人们,他们用自己不悔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得赞歌。同学们做为学生你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得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呢?谁来说说?
同学发言,老师总结。
(五)思维火花
同学们说的很全面,下面我们再次回归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对晏子进行评价。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
静下心来,思考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公开课比预想得要好,整节课流程清楚,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法,做到了师生互动,同学们能积极投入,踊跃发言,其中学生在课堂中绽放的生命活力肯定感染了不少听课的老师。回顾这节课,感慨颇深,现谈几点,以释情怀,若有不妥之处,敬请赐教!
首先,我感觉学生的状态特别的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朗读,不管是个人朗读还是集体朗读,读得非常好,读出了楚王的趾高气扬、骄傲自大及对齐国的蔑视和嘲讽;读出了晏子的机智聪明、不卑不亢,听同学们的朗读仿佛晏子就活灵活现得站在我们面前。
第二,在“过把导演瘾”环节中,同学们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在合作过程中,同学们能开动脑筋,“导”的形式是花样翻新,这是老师始料未及的,如:有一小组采用故露破绽的方式,导演先不导,演员先表演而表演的同学又用方言说,最后导演再说戏,并特别强调如果不是剧情的需要,表演时必须说普通话,这种方式用心良苦,可见同学们确实动了脑筋。我认为,不管这节课结果如何,同学们的这种创造性发挥是应当肯定的。
第三,在小组交流探究时,同学们确实得到了能力的锻炼。比如,同学们学到了如何整合资料,学到了如何根据要求找出与文本的联系和区别,我想,如果学生们每一节课都能学到一点,那么,学生们的能力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其次,这节课有几处疏漏之处:
第一,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时,有两个同学发言,我只是简单的肯定了第二同学的发言而没有指出第二位同学的概括好在哪里。
第二,在同学们导演过程当中,对学生的点评略显粗糙,应重点点出同学们要重点点评导演而不是点评演员。
第三,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没有仔细的考虑问题的深度。第四,由于时间紧,学生们小组活动的时间太少,没有让学生们放开手脚,这是最遗憾的地方,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注意这点。
总之,我觉得开一节课很难但又能学到很多东西,也许正是这点才吸引我鼓足勇气去尝试。确实也是如此,在整个备课过程中,由于对教案反复修改,反复推敲,因而对新课程标准领会得也更加深刻,这是我感触颇深的。另外,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我真正的感觉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优秀教案(通用5篇)】相关文章: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02-23
2016小学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教案04-02
晏子使楚的成语故事09-19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9篇01-21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15篇10-22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13篇05-11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15篇03-13
(人教版)五年级课文晏子使楚教案精选03-06
2016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教案04-02
《送元二使安西》语文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