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的值》教案

时间:2024-10-22 18:51:54 嘉璇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的值》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的值》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的值》教案(精选6篇)

  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的值》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能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求出代数式的值;

  2.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算能力,并适当地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的思想。

  教学建议

  1.重点和难点:正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2.理解代数式的值:

  (1)一个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而决定的.所以代数式的值一般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它会随着代数式中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谈代数式的值时,必须指明在什么条件下.如:对于代数式;当时,代数式的值是0;当时,代数式的值是2.

  (2)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必须确保做到以下两点:①使代数式有意义,②使它所表示的实际数量有意义,如:中不能取1,因为时,分母为零,式于无意义;如果式子中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长,那么它必须大于0.

  3.求代数式的值的一般步骤:

  在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中,实际也指明了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即一是代入,二是计算.求代数式的值时,一要弄清楚运算符号,二要注意运算顺序.在计算时,要注意按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进行.

  4。求代数式的值时的注意事项:

  (1)代数式中的运算符号和具体数字都不能改变。

  (2)字母在代数式中所处的位置必须搞清楚。

  (3)如果字母取值是分数时,作乘方运算必须加上小括号,将来学了负数后,字母给出的值是负数也必须加上括号。

  5.本节知识结构:

  本小节从一个应用代数式的实例出发,引出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进而通过两个例题讲述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

  6.教学建议

  (1)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里的字母所取的值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对应的思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函数观念.

  (2)列代数式是由特殊到一般,而求代数式的值,则可以看成由一般到特殊,在教学中,可结合前一小节,适当渗透关于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的思想.

  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的值》教案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求代数式的值;

  2.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算能力,并适当地渗透对应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当字母取具体数字时,对应的代数式的值的求法及正确地书写格式.

  难点:正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提出问题

  1.用代数式表示:(投影)

  (1)a与b的和的平方;(2)a,b两数的平方和;

  (3)a与b的和的50%.

  2.用语言叙述代数式2n+10的意义.

  3.对于第2题中的代数式2n+10,可否编成一道实际问题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打出投影)

  某学校为了开展体育活动,要添置一批排球,每班配2个,学校另外留10个,如果这个学校共有n个班,总共需多少个排球?

  若学校有15个班(即n=15),则添置排球总数为多少个?若有20个班呢?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指出:需要添置排球总数,是随着班数的确定而确定的;当班数n取不同的数值时,代数式2n+10的计算结果也不同,显然,当n=15时,代数式的值是40;当n=20时,代数式的值是50.我们将上面计算的结果40和50,称为代数式2n+10当n=15和n=20时的值.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研究的内容.

  二、师生共同研究代数式的值的意义

  1.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2.结合上述例题,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1)求代数式2n+10的值,必须给出什么条件?

  (2)代数式的值是由什么值的确定而确定的?

  当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

  里字母的取值的确定而确定的”之后,可用图示帮助

  学生加深印象.

  然后,教师指出:只要代数式里的字母给定一个确定的值,代数式就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3)求代数式的值可以分为几步呢?在“代入”这一步,应注意什么呢?

  下面教师结合例题来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上述问题的答案.(教师板书例题时,应注意格式规范化)

  例1当x=7,y=4,z=0时,求代数式x(2x-y+3z)的值.

  解:当x=7,y=4,z=0时,

  x(2x-y+3z)=7×(2×7-4+3×0)

  =7×(14-4)

  =70.

  注意:如果代数式中省略乘号,代入后需添上乘号.

  解:(1)当a=4,b=12时,

  注意(1)如果字母取值是分数,作乘方运算时要加括号;

  (2)注意书写格式,“当……时”的字样不要丢;

  (3)代数式里的字母可取不同的值,但是所取的`值不应当使代数式或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失去实际意义,如此例中a不能为零,在代数式2n+10中,n是代数班的个数,n不能取分数.

  最后,请学生总结出求代数值的步骤:

  ①代入数值②计算结果

  三、课堂练习

  1.(1)当x=2时,求代数式x2-1的值;

  2.填表:(投影)

  (1)(a+b)2;(2)(a-b)2.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请学生回答下面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求代数式的值应分哪几步?

  3.在“代入”这一步应注意什么?

  其次,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1)求代数式的值,就是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的运算顺序,直接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就叫做代数式的值;(2)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里字母所取值的确定而确定的.

  五、作业

  1.当a=2,b=1,c=3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2.填表

  3.填表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由于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里的字母所取的值决定的,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对应的思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函数观念。

  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的值》教案 3

  教学目标:

  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

  掌握代入法求代数式的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及求法。

  难点:准确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复习代数式的基本组成,引出代数式的值的概念。

  2、新知讲解:

  定义代数式的值:将代数式中的字母用具体的数代替后,按照代数式的运算规则计算出的结果。

  演示代入法:以简单的代数式为例,演示如何将给定的'数值代入代数式并计算。

  3、课堂练习:

  提供几个代数式,让学生尝试代入不同的数值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分享计算结果,教师点评。

  4、总结:

  强调代数式的值的重要性,以及代入法的使用步骤。

  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和代入时的准确性。

  5、作业:

  布置代数式求值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学生熟悉的例子,使代数式的值更加直观易懂。

  鼓励学生多动手练习,通过实践加深对代数式的值的理解。

  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的值》教案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掌握代数式求值的基本方法。

  能够准确地将给定的数值代入代数式,并计算出代数式的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数学活动,体验代数式求值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

  代数式的值的概念。

  代数式求值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地将给定的数值代入代数式,并计算出代数式的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代数式求值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回顾:

  提问:什么是代数式?代数式中有哪些基本元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引入新知:

  展示一个具体的代数式,如“2x + 3”。

  提问:如果x取某个具体的值,这个代数式会等于多少呢?

  引出代数式的值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

  代数式的值的概念:

  讲解:代数式的值是指当代数式中的字母取特定值时,代数式所表示的数。

  代数式求值的基本方法:

  讲解:代数式求值的基本方法是将给定的`数值代入代数式中的字母,然后按照代数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示例:当x=5时,求代数式“2x + 3”的值。

  注意事项:

  强调代入数值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提醒学生注意代数式中的括号和运算符号。

  三、课堂练习

  基础练习:

  提供一些简单的代数式,让学生代入给定的数值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提升练习:

  提供一些稍复杂的代数式,让学生尝试代入不同的数值进行计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回顾知识点:

  总结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和代数式求值的基本方法。

  分享收获:

  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布置作业:

  提供一些代数式求值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在课堂练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的值》教案 5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代数式的值”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5节的内容,是初中代数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它是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之后的后续内容,又可贯穿于初中代数学习的始终。所以,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代数的核心问题——代数式的概念,也能让学生为将来的函数学习作一个铺垫。

  (二)教学重难点

  基于教材的这样一个地位以及作用,那么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用字母表示数与求代数式的值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接下来我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分析学生的基础、优势和不足。在本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和概念,掌握了会用字母来表示一些实际问题,但是求代数式的值上还会有一定的偏差。但是,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愿意与老师、同学进行探讨交流,相信他们一定能在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数学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有所发展。

  三、教学目标

  在对教材与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以下三个:

  知识目标:

  (1)经历具体情境让学生抽象求代数式值的过程,体会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并会求出代数式的值。

  (2)通过求代数式的值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进一步增强符号感。

  (3)通过对实际例题的体验初步了解整体思想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辨证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法分析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实现策略为“三个一”,即创设一个情境;采用一种反馈模式;贯彻一个自主探索的理念。具体来说,本堂课采用引导探究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一个生活情境的引导下,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通过反复技能演练去发现问题,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法的设计,不仅重视了知识的结果,更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五、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具体讲解教学过程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流程分为情境引入——例题讲解,概念建构——技能演练——小结与作业四个环节。

  (一)情境引入

  首先我们来看情景引入。

  在情境引入上,我着重思考的是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贴近我们的生活,激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因此,我挑选了一个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身高预测。在课前,我首先让学生了解了父母亲身高的相关信息。在课上,在给出以下一段文字材料后,

  “据某报纸报道,一位医生研究得出由父母身高预测子女成年后的身高公式:儿子的身高是父母身高和的一半再乘以1.08;女儿的身高是父亲身高的0.923倍加上母亲身高的和再除以2”

  我给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1)已知父亲身高是a米,母亲身高是b米,请同学们用代数式表示儿子和女儿的身高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同学们学过的列代数式的`知识的一个回顾,同时也让同学初步感受到今天所学的知识是原来知识上的一个深入,学习的台阶就会相对来说低一点。

  在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以后,我给出了第二个问题

  (二)七年级女生小红的父亲身高是1.75米,母亲身高是1.62米,七年级男生小良的父亲身高是1.70米,母亲是1.62米,试预测小良和小红成年后的身高

  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是今天所学的新知识。由于放入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同学们必然会容易得出答案。

  那么,在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之后,同学们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必然想对自己的身高预测一下,因为我就设计了第三个问题:请同学们预测自己的身高。

  那么,在第三个问题的时候,由于每个学生父母亲身高的差异性,那么教师又不可能逐个去算,因此,为解决课堂效率与学生个体差异的矛盾上,我设计制作了一个VB软件,只要相应的输入相关数字,结果就能得出。一个小的细节,让学生体验到现在教育技术的巨大作用,同时又激起学生学习相关信息知识的兴趣。

  (三)概念建构

  在体验了以上生活情境的过程之后,那么自然而然引出了本堂课的课题:“求代数式的值”。在这个概念建构上,主要从引导自学,感知认知和师生互动,理解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四)技能演练

  在技能演练上,我主要采用了“演——练——拓——求法”四位一体的循环教学模式,用三个例题,层层深入。

  第一个例题是:

  (一)求解代数式的值

  1、当a分别取下列值时,求代数式3-5a的值

  (1)a=2

  (2)a=-4

  (3)a=

  (4)a=

  (2)解:

  当a=-4时,……当

  3-5a……抄

  =3-5×(-4)……代

  =7……算

  例一的设计,主要是用不用的数值求同一个代数式的值,从整数,负数,分数,无理数等,力求涉及到数的领域,并通过教师示范,总结出“当,抄,代,算”口诀,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例二:

  在例一学生学会了求单字母代数式的基础上,我给出了例二,是求多个字母的代数式问题。那么从知识的深度上来说,又加深了一步。但是,学生很容易想当将其代入,但是在求法上,教师着重强调格式问题。

  例三:

  在学会了用单字母以及多字母求解代数式的基础上,我将给出例三。例三实际上是涉及到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整体思想。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要解决这类问题还是有点难度的,但是,基础稍微好点的学生会容易做出来,基础差点的在教师以及周围学生的帮组下,相信也能理解。

  那么,以上是三个例题的设计,那么为了巩固学生的训练,我在每道例题后面都相应的设计了配套练习。

  尤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我们知道,学生的反馈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有学生出现问题教师指正等多种形式。那么,我们在这里就是采用了错误教育这样一种反馈模式,让学生在错误教育中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五)小结与作业

  (1)阅读作业

  (2)书面作业

  (3)弹性作业

  作业分为三种形式,体现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原则。阅读作业中的问题思考是后续课堂的铺垫,而弹性作业不作统一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研究。同时,它也是新课标里研究性学习的一部分。

  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的值》教案 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代数式的值》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二章,是我个人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认知能力不强以及思维品质不够活跃等实际情况而在教学中加以补充的一节课。代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课题首要的就是研究用字母表示式子的变形规则和解方程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既是算术知识的延续,又为后面知识的学习起着导航作用,即:对于代数我们研究什么?如何研究?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上述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知道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能区分易混淆语言,清楚代数式求值过程中易出错的地方,会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变式训练进行拔高。

  情感目标: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同时通过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代数式求值的书写格式,变式训练知识的.运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不多,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根据课标的要求,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属于了解内容,所以本节课较多的时间用在代数式求值知识的运用上。教师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和活动系列,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并不断地制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脑、嘴、手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并通过小组讨论、组际竞赛等多种方式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代数式的值

  1、定义

  2、例1

  3、例2

  4、小试牛刀

  5、阶段小结

  6、例3

  7、练习

  8、总结

  9、作业

  三、评价与反思

  新课标要求我们合理选用教学素材,优化教学内容。所以我在教学中,选用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并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忠实于教材,但不迷信教材,在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教材,对于课堂和课外练习一部分取材于课本,而概念的引入却有别于教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

  教学方法合理化,不拘泥于形式。在教学中,通过问题串与活动系列,实施开放式教学,随处可见学生思维间碰撞的火花,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增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教学环节设计,还是课外作业的安排上,我都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关注人的发展,意到个体间的差异,注意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感悟,都有着各自的数学体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的值》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列代数式》的教案设计10-11

初一数学绝对值知识点06-25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02-25

初一数学教案08-28

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01-09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代数式的相关概念01-11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0-19

幼小衔接数学上册教案(精选6篇)11-26

小学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1-11

初中数学关于绝对值的数学练习题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