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概说》语文教案
一、导入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六朝古诗到唐诗宋词元曲,大半部中国文学史主要是诗史,所以我们谈到中国古代文学,言必称屈、陶、李、杜。人们将中国古代诗歌喻为一条灿烂的银河,这条银河中最灿烂的星群,无疑是唐诗宋词。
二、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
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田园诗、“高岑”边塞诗、
“新乐府”“小李杜”等
五代词:李煜
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
三、唐诗的发展脉络
分期: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1、初唐: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准备阶段。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为狭窄,追求华丽词藻。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他们无沦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风貌。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体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在初唐的后期,出现了两位重要诗人:陈子昂和张若虚。陈子昂主张诗应该有所寄托。他的38首《感遇》诗,就是这一主张的实践。但他写得最好的诗是那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写不遇的悲怆,但其中蕴含的是自信和抱负,情怀壮伟,有一种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的伟大孤独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月夜春江明丽纯美的境界,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转的音调,无穷的韵味,创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陈子昂和张若虚艺术上的成熟,透露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信息。
代表诗人: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盛唐: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
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李白和杜甫各以自己的诗歌天才、广博而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建立各自的艺术风格,从各方面表现了这个伟大而变动的时代,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向高峰,他们不仅是唐代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中这两个流派的最杰出的代表。
代表诗人: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山居秋暝》、《鸟鸣涧》:“人闲桂花落”等。
孟浩然:《春晓》
边塞军旅诗人:高适 岑参 王昌龄 王之涣 李颀等
最杰出的代表:李白 杜甫
3、中唐: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就是在这种趋势中所形成的现实主义流派,他们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之用。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元、白都写有新题乐府,表示了对于国家的关心、对于黑暗现象的抨击和对于生民疾苦的同情。白居易的50篇新乐府,如《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语言通俗流畅。在艺术表现上,白居易主张要写得通俗易懂,写有大量的讽喻诗,也写了不少闲适诗,而艺术上最成功的,是长篇歌行《长恨歌》和《琵琶行》。唐代中期,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韩愈、孟郊和他们周围的一些诗人,在盛唐诗歌那样高的成就面前,另寻新路。他们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在这—派的诗人里,李贺是一位灵心善感、只活了27岁的天才诗人。在他的诗里,充满青春乐趣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与过早到来的迟暮之感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想像怪奇而丰富,意象色彩斑斓,而且组合密集。在这个诗派里,他的诗有着特别鲜明的风格特征。中唐的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的艺术趣味既不同于韩、孟,也不同于元、白,而有着自己的特点。
4、晚唐:是杜牧和李商隐活跃的时代。晚唐诗歌又一变。中唐的那种改革锐气消失了,诗人们走向自我。这时出现了大量写得非常好的咏史诗,杜牧、许浑是代表。杜牧是写咏史诗的大手笔,对于历史的思索其实是对于现实的感慨,历史感和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江南春》《泊秦淮》等诗都是咏史佳作。晚唐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位诗人是李商隐。唐诗的发展,到盛唐的意境创造,达到了意象玲珑、无迹可寻的纯美境界,是一个高峰。杜甫由写实而走向集大成,是又—个高峰。中唐诗人在盛极难继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或追求怪奇,或追求平易,别开天地,又是—个高峰。诗发展至此,大有山穷水尽之势。李商隐出来,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惊人的才华,开拓出—个充满朦胧、幽约的'美,让人咀嚼回味的诗的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峰。他是一位善于表现心灵历程的诗人,感情浓烈而细腻。他的爱情诗深情绵邈,隐约迷离,刻骨铭心而又不易索解。他的不少诗(特别是无题诗)情思流动是跳跃式的,意象组合是非逻辑的,意旨朦胧而情思可感,往往可作多种解释。他的艺术技巧,达到了出神人化的境界,极大地扩大了诗的感情容量,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最后的贡献。
晚唐后期的诗人们,与李商隐齐名的有温庭筠,情思才力,都比不上李,但其轻艳的作风对唐末诗人颇有影响。有的走向华丽,有的走向淡泊,而成就不大,已经无法和他们的前辈相比了。
四、唐诗的形式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五、唐诗的内容分类
按照内容的不同,把唐诗分作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和边塞征战诗。
1、写景抒情诗:包括山水田园诗。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登高》 、张继的《枫桥夜泊》、孟浩然的《临洞庭》等。
2、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所谓“即事”,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不便再细细分类,所以笼而统之称为“即事感怀诗”。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元稹的《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等
3、咏物言志诗:
如: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春夜喜雨》等
4、怀古咏史诗: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石头城》 、杜牧的《过华清宫》等
5、边塞征战诗:
如:王昌龄的《出塞》高适的《燕歌行》等
【《唐诗概说》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人类起源概说作文「精选」06-24
人类起源概说的作文800字01-17
语文唐诗宋词中的春节复习03-10
中考语文唐诗宋词中的春节03-09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3-02
语文《检阅》教案11-27
语文阅读教案09-19
语文《公输》教案08-20
《语文园地一》语文教案12-03
《语文园地七》语文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