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杜甫诗》的教案

时间:2021-03-10 11:53:0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的教案

  1、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把握诗的情与景、事与情,感受品位诗歌的意境。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位诗歌的意境。

  3、背诵这三首诗。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两首《望岳》《春望》。

  二、 杜甫介绍: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这些诗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史诗,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 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 3。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望岳

  一、课文导入:

  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俗语说有眼不识泰山,可见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你们见过泰山吗?如果没亲身见识过泰山也不要紧,下面来看一些泰山的风景图,领略一下它的壮丽风光吧。(大屏幕投影一系列图画,教师介绍)

  下面学习杜甫的《望岳》,看看古人眼里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风景。听范读,要求边听边注意读音,听完朗读一遍,

  板书:曾ceng 通层 眦zi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问:结合照片及诗,你感觉泰山有什么特点?诗中哪里体现出来?

  (板书:地域_、风景_、山势)

  岱宗两句。

  问:岱宗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尊称泰山为岱之宗?(投影第最后一页泰山居五岳之首,在古代被认为是最神圣的山。)

  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齐鲁怎么理解?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形象地用齐鲁地区代表泰山的广阔。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板书:地域广)

  翻译:泰山是怎么样的呀?它在齐鲁大地上都是一片连绵无尽的青翠。造化两句。

  问:造化指什么?(大自然)为什么说天地神秀都聚集于泰山?说明泰山的`什么特点?(山势高峻)

  问: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提白云山作对比)

  问:你觉得割字用得好吗?换成分、切行不行?(割的对象比分或切的更有硬度,力度较大。说明泰山阴阳差别明显,界线分明。)

  (板书:风景美、山势峻)

  修辞特点:对偶荡胸两句。

  问:请调换一下语序理解这句话:层云生荡胸,归鸟入决眦。(曾通层眦即眼睑接合处。)决眦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修辞特点:对偶 夸张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面对这么一座雄伟的山,谁不想攀登上去成为勇者?

  问:诗人的这句豪言壮语对你有什么启发?(泰山之颠象征人生的理想颠峰)

  (背诵此句,2分钟抽三个同学以上背)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

  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的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教案02-09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的教案04-09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教案09-24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7-30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02-2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新型玻璃》教案09-27

小学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8-16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长城》教案11-2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出师表》教案10-29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搭石》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