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1-03-21 12:14:11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范文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数 备注

美术教案范文

  1 《教材疏通》 1课时 这里要说明的是:1、本计划所安排的教学周次为实际教学所需的周次时间,与学校安排周次略有不同。2、第五周为国庆节,故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未将本周列入教学计划。3、由于涉及班级比较多,本计划只是针对一个班的教学所定。

  第一课《我栽种的植物》 1课时

  2 第二课《向动物朋友学习》 1课时

  第三课《桥》 1~2课时

  3 第四课《我设计的桥》 1~2课时

  第五课《立线浮雕》 1~2课时

  4 第六课《立纸浮雕》 1~2课时

  第七课《变化的柱子》 2课时

  5 第八课《盒子造型游戏》 1~2课时

  第九课《综合纸版画》(一) 2课时

  6 第十课《综合纸版画》(二) 1~2课时

  第十一课《冷色和暖色》 1~2课时

  7 第十二课《冷色调的画》 1~2课时

  第十三课《暖色调的画》 1~2课时

  8 第十四课《画情绪》(一) 1~2课时

  第十五课《画情绪》(二) 2~4课时

  9 第十六课《奇怪的图形》(一) 2课时

  第十七课《奇怪的图形》(二) 1课时

  10 第十八课《画汗衫》 1课时

  第十九课《儿歌、童话配画》 2课时

  11 第二十课《寓言、神话配画》 2~3课时

  第二十一课《陶艺》(一) 1课时

  12 第二十二课《陶艺》(二) 1~2课时

  第二十三课《陶艺》(三) 1~2课时

  14 第二十四课《现代建筑》 1~2课时

  第二十五课《我设计的未来建筑》 1~2课时

  15 第二十六课《我造的未来建筑》(二) 1~2课时

  第二十七课《中国古代青铜艺术》 2课时

  第一课:我栽种的植物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绿色的植物是维护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六年级学生已经在自然等其他学科中,了解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和初步掌握了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并已有一些观察的经历和种植的体验,还具备一定的文字和语言诉描述能力。本课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关心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以此陶冶学生的心灵情感。

  本课教学内容是学生进入六年级的第一课,此后更应当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理解,并让学生能对事物发展的完整性有初步的把握。如植物主要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最美、最旺盛的时期是怎样的等等。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方法和充分的生活体验。

  (二)教学目标

  ①回忆生活中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并体会它带来的感受。

  ②运用不同绘画材料来表现经历和感受。

  ③完成一幅记忆画。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多种绘画材料,如水彩笔、水彩颜料、国画颜料、水粉颜料及相关用具。

  ●导入:教师假以《拔虫牙》小作者的身份,生动讲述“那次”拔虫牙的经历和感受。注意故事要形象,讲述要真切。

  ●欣赏:出示儿童画《拔虫牙》(放大图),画面与故事对照,欣赏画面是如何表现拔虫牙的经历和感受的。

  ●讲述与感受:指名(或同桌之间)各讲述一件自己曾经历的难忘事,体验当时感受:欣喜的、惊讶的、孤单的、热闹的等。

  ●师生合作:以某一学生所讲述的难忘故事为内容,师生板演合作一幅记忆画。注意:在合作中教师要以儿童心理和稚拙笔法经营画面,着意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到创作中来。

  ●创作表现:在教师的创作启发下,学生各自把印象深刻的事表现成有主题的画面。注意:自由选用不同绘画材料。教师巡回指导。

  ●欣赏评述:同学互相赏评习作。有没有在习作中大胆运用了以前所学的美术知识;画面有没有感染人的地方(即表达出习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评价建议:

  ●能否选择自己喜爱的美术材料进行绘画表现。

  ●能否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在绘画表现过程中能否大胆地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感情。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二课:向动物朋友学习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让学生运用仿生学的原理,观察、认识和利用自己熟悉的动物的特异能力及习性进行联想、模仿、发明和创造,并用绘画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见解。

  在具体教学中,注意串通学生的各种知识,开拓他们的思路,让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大胆想像,勇敢表现。

  仿生学已成为人们日益重视的科学研究领域。六年级学生对于动物世界已有较深入的认识。教学中,可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进行探究性教学。教学可采用丰富有趣的资料,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

  ①情感领域:教育学生热爱人类的朋友——动物,并以赞赏的眼光来观察研究它们。

  ②知识领域:接触一点仿生学知识,具体了解几种与动物相关的人类发明,引发学生趣味盎然地创造。

  ③操作领域:将前人的创造或自己的发现变成合理、有趣又奇特的画面,增强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图片、录像带(介绍仿生学生发明的资料)等。

  学具:学生喜欢用的绘画工具。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出示飞鹰和滑翔机的图片,请学生寻找两者有哪些地方相似。引出“仿生学”一词,让学生自己来给它下一个“定义”。

  ●教学新授:

  (1)打开书本,看图片和文字,说一说各种发明创造的启示来源。

  (2)请学生自己说一说其了解的以仿生学进行发明创造的故事。

  (3)分组讨论未来人类所要解决的诸如交通工具等问题,并把问题写在问题板上。

  (4)把问题板放到讲台上供各小组交流。大家讨论以仿生学的研究方法提出的解决方案。

  (5)各小组可提出异议、方案进行答辩。

  ●布置作业:

  每位学生把自己小组的发明方案画出来。

  ●作业画法提示:

  (1)铅笔、钢笔淡彩法。

  (2)综合法。(可用蜡笔、彩色铅笔结合水彩颜料进行作业)。

  ●作业展示评价:

  对有独特发明的小组授予“发明奖”。给表现效果较好的同学授予“小小设计奖”。

  ●教学延伸:

  (1)教师播放以仿生学为资料的录像片,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2)结束教学。

  三、学习评价建议:

  ●能否为讨论提供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

  ●是否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设计思想。

  ●小组合作是否能集思广益,完成作业。

  ●画面表示的动物和发明设计的形象是否有关系?

  ●画画是否新奇、有趣?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三课:桥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进一步把学生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并强调学生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活动与美术学习相关联。注重人文教育的内涵。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桥梁建筑知识,是学生在观察和表现家乡桥梁的时候,能够联系家乡风貌较完整地说出和表现桥的造型特征及时代特点。

  人类有悠久的造桥历史,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桥梁,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今天我们能看到许多造型奇特新颖的桥梁,是一道道融于大自然中的彩虹。六年级学生对桥梁建筑已有一定的审美意识。本课图例,展示了人类从古到今利用各种材料建造的桥梁,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解读,说说这些桥与地域风貌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二)教学目标

  ①情感领域:通过欣赏家乡的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②认知领域:认识和观察桥的几种基本结构造型,了解各种桥的设计和环境的关系。

  ③操作领域: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写生,运用多种绘画形式,大胆表现桥的丰姿,提高表现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录像带、照片等有关桥的美术作品。有关古今中外桥梁的图片资料。

  学具:学生喜欢用的绘画工具。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1)教师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要求先走访调查了家乡的桥,并是否已写好200字左右的调查记录,和以线描的形式画出的桥。

  (2)展示学生的记忆画作品。并请这些同学读一下自己的调查记录(人文、建筑等多方面的内容)。请学生发表评价意见。

  ●教学新授:

  (1)教师介绍桥梁知识。著名桥梁欣赏。

  (2)展示有关桥梁的美术作品,请学生欣赏评价。

  ●布置作业:

  (1)请学生对线描作业进行补充和修改,并以自己喜欢表现的手法进行涂色完成作业。

  ●作业展示评价:

  (1)请学生把调查记录和作业连起来装裱展示。

  (2)评出“小记者奖”,授予走访调查和作业表现突出的学生。

  ●教学延伸:

  (1)播放录像片,介绍家乡风貌(有关桥梁介绍)。

  (2)结束教学。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积极认真地做好调查记录。

  ●是否表现家乡的桥梁风貌。

  ●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

  ●通过学习,绘画技能是否有提高。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四课:我设计的桥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教材是前一课《桥》的知识延伸,在学生考察了解家乡风貌,体验家乡人文景观的基础上,用美术表现的方法,为家乡规划、设计未来的桥梁。以家乡小主人的身份,来表现家乡未来的风貌;以桥梁设计师的身份,通过多种材料的运用来设计制作未来的桥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桥梁设计家以更大的想象空间。桥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体,本课教学中,要提供学生活动的情趣性,以及给予学生表现活动的自主性,让学生大胆设计,巧用材料合作制作。以多元的教学形式,多样性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勇于想象,勇于实践的情感。

  仿生学已成为人们日益重视的科学研究领域。六年级学生对于动物世界已有较深入的认识。教学中,可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进行探究性教学。教学可采用丰富有趣的资料,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

  本课教材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在学生对桥梁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以美术课程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启发他们畅想未来,让他们想一想,未来的桥会是怎样的呢?本课培养学生勇于创造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培养科技发展和艺术创造不可或缺的想象力。以多种美术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学生对桥的独特想象,制作和绘画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录像带(反映大都市的现代桥梁)。

  学具:各种废旧材料、沙盘、绘画和创作工具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1)教师展示前一节《桥》的优秀学生作业。

  (2)评价学生作业,并提出如何为未来的家乡进行规划,使家乡更美丽。学生分小组讨论。

  (3)交流各小组的规划和畅想。

  ●教学新授:

  (1)教师播放现代大都市的桥梁录象,请学生欣赏。

  (2)教师提出我们能不能一起根据我们的规划和畅想,为家乡设计未来的桥梁。

  (3)各小组讨论,画出桥梁设计稿。通工具等问题,并把问题写在问题板上。

  (4)交流各小组的设计稿。

  ●布置作业:

  (1)教师要求各小组根据设计稿和所带材料,分别创作桥梁模型。

  (2)各小组学生合作按设计稿巧用材料,制作桥梁模型。

  制作一:

  利用废可乐罐、纸板、丝线、筷子等制作斜拉式桥梁。

  制作二:

  利用废纸盒进行切割组合制作廊桥、公路铁路二用桥等。

  制作三:

  利用废泡沫、筷子等切割组合,制作多种艺术造型的桥梁。

  ●作业展示评价:

  (1)各小组为自己制作的桥题名。

  (2)各小组分头参观交流。

  (3)投票选举“创意奖”、“技术奖”。

  (4)授予“荣誉设计师”称号。

  ●结束教学。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有独创性的设计构想;

  ●是否积极参与合作;

  ●是否能够较清楚地说明自己的创意;<br /

  >●是否能够巧用材料,完成制作;

  ●是否能热情地表达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五课:立线浮雕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第11册的第5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这个单元同时也是本教材构成和图案一条线上的内容,本课是此单元的第1课,主要利用线材合理选择自己的工具和方法,在弯弯曲曲的牵连中,融欣赏、评述、交流、制作于一体,挖掘构成中质材所能体现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此课也为下一课《立纸浮雕》作好了铺垫,使学生从浅浮雕的线条造型逐步向浮雕的线条造型作好过渡。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地去了解线材所表现的形式美,在合作交流中掌握创作的方法,传递自己的情感,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这课还可以将制作好的作品来装饰学生自己的房间,美化生活,展现自我,舒展个性。在教学的延伸上可以通过服饰上的、家居生活中的立线浮雕来进行欣赏,了解它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

  观察绳线造型的方法,了解平面装饰的构成。利用绳线或其他线材初步掌握立线浮雕的制作方法并加以表现。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在作品中传递自己的`情感,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范作、铅丝、彩色的废旧电线等。

  学具:各色绳线、胶水、毛笔、色卡纸、剪刀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用带来的各种线材(如彩色绳线、麻绳、铅丝等)弯曲成不同效果:单线造型、色块等,请同学们做出更多的效果。

  ●教学新授:

  (1)欣赏范作与同学进一步研究、交流绳线的造型表现方法。

  (2)可以通过课前预习先画好一张造型简洁、构图饱满的铅笔稿,课上用准备好的绳线进行组合搭配,粘贴成画。

  ●布置作业:

  可以采取两人合作一张作业的形式。

  ●作业展示评价:

  可以办一个小型的展览,由合作者来表述自己的创作意图,其余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议。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初步认识到线型材料的特殊造型效果?

  ●是否尝试运用绳线等线材组合成画。

  ●是否大胆地用立线浮雕的方式来表达个人的爱好和情感。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六课:立纸浮雕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上一节课《立线浮雕》的基础上选择厚纸条来进行浮雕造型,别有趣味。其创作方法、造型表现语言基本上与上节课相同的。可以运用有色的纸、废旧的画报、包装盒裁成纸条,以卷、折、贴的方法造型让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体验立纸浮雕创作的乐趣,丰富学生的造型能力。

  这一课可以用制作好的作品美化自己的教室或家庭,也可以作为小礼品互相赠送,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既展示自己的才华,又传递了相互间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美化生活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会用纸条进行浮雕造型的创作方法,理解立体构成的表现语言。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范作、厚纸条、剪刀、白色乳胶等。

  学具:彩色的厚纸条、剪刀、胶水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1)以由上节课的立线浮雕作品欣赏延伸到本课的范作欣赏来导入。

  (2)教师利用纸条当场进行立纸造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出课题。

  ●教学新授:

  (1)先让学生尝试一下一根纸条怎样能立稳在作业纸上,并体验一下卷、折、贴的立纸浮雕造型方法。

  (2)让学生们欣赏书上的作品、感觉立纸浮雕造型的形式美和趣味性。

  (3)以交流、合作的形式将准备好的彩色条状卡纸进行组合造型,表现自己喜欢的事物。还可以让学生选择高低不一(即纸条宽度不一)的纸条进行浮雕造型,体验其线条的长短、曲直、深浅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学生结合书上的作品说说立纸浮雕的特点,小组交流自己的创意,寻找可以合作的伙伴。

  ●学生作业:

  (1)如果时间来得及,可以一人独立完成作业。

  (2)可以采取几个人合作的形式,在刚才的创意基础上完成一张或两张作业。

  ●作业展示评价:

  (1)可以把作业作为礼物写上祝福语互相赠送。

  (2)可以把学生作业加以展示,互相说说制作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对同学的作品表述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学习评价建议:

  ●能够用口头语言的形式对自己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述。

  ●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索性活动。

  ●是否积极地动脑,在造型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创意。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七课:变化的柱子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第11册第7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属于这个单元的第3课。前面两课学生已尝试过绳线、纸条浮雕造型的表现方法,本课是一次圆雕造型练习,相对比较抽象。由于六年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因此本课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先让学生对变化的柱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课上通过选择一个基本柱形,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方法(如剪、卷、翻、刻、折等),主动地探求立体造型的表现方式,让学生更具有创新意识。

  这一课可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如变化的柱子可以做成灯罩、小设施、建筑物、商品的包装等,学以致用,使美术和生活联系的更紧密。

  (二)教学目标

  情意领域: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认知领域:观察变化的柱子,了解造型的基本方法。

  操作领域:利用学过的方法,(剪、折、刻、卷),尝试做一根富有变化的柱子。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范作、制作图等。

  学具:彩色卡纸、剪刀、刻刀、直尺、胶水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1)通过范作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纸柱和一个已加工变化的纸柱,要求同学在简单纸柱上依次仿作变化的部分。

  ●教学新授:

  (1)说说变化的柱子范作中都是采用了哪些造型方法。

  (2)课上可以先选择确定一个基本的柱形(可以是圆柱、三角柱、四角柱等)。

  然后用铅笔在柱面上画些小图案或者是有一定规则的线条,再用剪刀、刻刀去剪刻,并尝试用从前学过的方法(剪、折、刻、卷等)来进行翻转,卷曲某些部位,使其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3)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发明出一些新的制作方法。寻找合作伙伴一起来做个变化的柱子。

  (4)问还有新花样吗?集思广益,逐步把原来的简单纸柱变成出乎意料的具有“豪华装饰”的纸柱。

  ●学生作业:

  (1)每人在课前准备好的简单纸柱上加工变化,做出奇妙的纸柱。

  (2)每人在课前准备好的简单纸柱上加工变化,做出奇妙的纸柱。

  ●作业展示评价:

  开个展览会,评出优秀奖。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参与同学的交流合作,发展了自己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能否在学习中拓展自己的思路,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否想出新的花样?变出的纸柱是否奇特美丽?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八课:盒子造型游戏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第11册第8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主要利用一些大小、形状、色彩不同的纸盒,以及一些废旧的物品,通过学生的创意和实践,在师生相互协作过程中,“变废为宝”,设计出奇妙的造型来,并以此为道具做个游戏来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能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玩中撞击出创造的火花,产生更有新意的造型。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本课是对整个一单元学习后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其他的一些“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又有所不同,它不但可以体现在动物、建筑和服装的造型上,它还可以与“环保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艺术节中的活动展示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综合探索”味道,能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到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情意领域: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体验合力营造一个情境的自豪与欢乐

  认知领域:感受化腐朽为神奇、积零碎为宏大的力量,认识到寻常资源可以创造美妙和快乐。

  操作领域:能巧妙地进行单个的盒子造型和盒子的组合造型。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各种纸盒、废旧纸张、绳子、瓶盖、瓶子等废旧物品、剪刀、刀、海绵双面胶等。

  学具:各种纸盒、废旧物品、双面胶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1)欣赏书上的作品。他们玩得多开心,盒子造型多奇妙啊!

  (2)在操场上让学生把盒子组合造型,做成城堡或奇异建筑切入主题。

  (3)教师把带来的纸盒加以装饰,做成一个怪异服装造型,激发学生的兴趣。欣赏讨论课本上“化装舞会”的学生游戏照片。

  ●教学新授:

  (1)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本组带来的物品可以组合成什么。或让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大小纸盒进行想像、交流,大胆表述看法,说说自己的组合创意。

  (2)小组合作,作成一个造型。或让学生分组用各种方法(剪、刻、挖、插、接等)做自己喜欢的奇异服装,穿戴起来参与本组同学的游戏或表演(可有人负责写一个简单的台本)。

  (3)以此为道具,设计一个游戏一起玩,可以与其他的组合进行合作游戏。

  (4)分组进行加工制作,集体玩对垒或追逐的游戏。教师要发挥好一个援助者的作用,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积极地动脑,利用现有材料进行有创意的造型活动?

  ●能否积极地参与探究性活动,大胆

  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游戏中体现协作精神。

  ●在游戏中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在表演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用盒子做成的服装是否很奇特?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九、十课:综合纸版画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单元学习内容是比较典型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造型游戏,也是整套教材中“纸版画”一条横向隐线的延续(如《手印联想》、《感觉肌理》、《粉印版画》、《纸版画》、《套色纸版画》等)。综合纸版画是利用拼贴、刻线、撕揭、揉纸等技法融合各种有肌理的什物材料,综合运用在同一印制底板上,表现出更活泼、奇特的艺术效果的纸版画品种。本课中涉及的基本技法(如剪贴、拓印等)在以前双册的美术教材中已有安排,所以本单元的课型定位是学生自由创作,主要不是传授技法。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怎样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去表现内容,鼓励学生收集材料,凭自己对材料的认识和感觉进行造型,对“形”的要求不必苛求。让学生通过实践,感悟不同的材料产生不同的特殊肌理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制作纸版画的兴趣。

  纸版画的特点是制作简单、省力、易学、费用低廉,而效果奇特。通过作者自画、自刻、自印三个过程来完成,可培养眼、手、脑的协调性,所以非常适合儿童学习制作。综合纸版画中那以外的印刷效果,常常使初学者兴奋,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感。而制作中的困难、障碍,儿童都乐于去战胜、克服它。所以说,版画创作对儿童的绘画能力、手工制作能力、意志和毅力是一种综合的锻炼。作品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培养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感受综合纸版画的特殊美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了解纸版画知识。

  掌握综合纸版画造型的一些简单方法,开拓学生对艺术形式领域多样性的认识。

  尝试运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材料,制作有趣的纸版画,学会合理地选用各种材料制作底版,让学生充分体验各种材料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仪、图片资料、若干废旧材料、剪刀、糨糊(或乳胶)、油墨、滚筒(或压印机)、底衬纸。

  学具:课前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绒线、纱布、棉花、棉线、灯心绒布、瓦楞纸、厚纸板、窗纱、树叶、各种不同纸张等)、图画纸、剪刀、胶水、油墨(或颜料)、滚筒(或压印机)。

  (二)设计方案1

  教师出具一个纸盒,内藏物品,请学生伸手去摸一摸,并猜一猜盒内是什么?学生能说出触摸物体表面的感觉,而未必准确猜出是什么物品。教师揭出谜底,打开纸盒,取出一块综合材料拼贴成的印制底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印制底版,并要求一位学生一同合作。师生合作完成拓印面具,全体学生观察拓印过程。

  用课件展示多种材质的肌理的图片,请学生观察欣赏,感受肌理。

  教师提示学生从桌上取出老师事先放好的纸包。打开纸包,取出有肌理的物品。请学生摸一摸,看一看,然后进行拓印。小组协作,拓印肌理。展示肌理纹理作品。教师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认识肌理学习的感受。

  然后请学生听一段音乐提问:“这段音乐是独奏还是合奏?”“合奏用哪些乐器来配合?”教师启发:我们各小组学生就像一个乐队,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各种乐器发出的各种声音,就像我们今天拓印出来的各种肌理纹样,如果我们把各种肌理纹样进行综合,就像奏出美妙的音乐一样。教师提示:今天我们就是来学习做《综合纸版画》。

  教师课件展示多幅综合纸版画,提示学生观察研究什么材质能拓印什么样的效果。

  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协商确定创作主题,合作制作底版。作品要求简洁明快,大胆构图,巧用材料,有趣味。

  课件提示学生抓紧时间作业。

  学生拓印合作作业,完成后进行展示。

  设计方案2

  出示有各种特殊肌理效果原图片。

  大家观察这些图片,这些图片上有各种不同的纹理,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这些纹理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景物或者哪个事物的某个部分?(有的像城墙,有的像云,有的像鱼网等等。)

  指导学生分小组观察课前收集的标本,用手摸摸说说感受。然后再出示各种线、窗纱、布等废旧材料。

  那些图片原来是教师用一些我们平时丢弃的废旧物品粘贴在纸板上,涂上颜色印制出来的!像这些特殊效果我们用手绘的方法是无法表现出来的!如果我们用这些特殊肌理的材料作为剪贴材料来制作版画,那么能印制出纹理丰富、效果生动的综合纸版画来!

  展示并欣赏综合纸版画,分析作品的选材。问:这几幅综合纸版画,运用了哪些材料来制作底版的?(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讨论内容:综合纸版画表现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表现风景、人物、动物和花卉等等。你准备表现什么内容?动手画出草图。

  讨论选材:如果要设计人物为内容的综合纸版画,请出出主意,这幅图稿可以选择哪些材料来表现?(头发可用绒线来贴,衣服可用纱布……)

  三、学习评价建议:

  ●制作过程中,你碰到了什么难题?是如何解决的?

  ●你对自己的作品是否满意?

  ●你觉得作品中的材料使用效果如何?

  ●你是否发现哪些地方可以改得更好?

  四、教师教学随笔:

  第十一课:冷色和暖色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它与后面两课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的色彩双基教学单元。学生在了解三原色、间色等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冷色和暖色,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且本单元的学习对下一个画情绪的单元还作好了色彩基础知识与色彩绘画技能上的铺垫。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几乎到处都有色彩,人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色彩。而人对色彩天生非常敏感的,色彩的感情来自各人对生活、自然的不同生理感觉和情感,但有些感情许多人还是近似的。当太阳晒到皮肤上,或看到橙色的火光映照时,我们都会感到温暖。当站在蔚蓝的大海边,在白色的雪地上,我们会感到凉爽。久而久之,当看到红、橙、黄等色时就感到温暖,它们就是暖色;看到蓝、蓝紫、蓝绿等色时就会感到冷,它们就是冷色。因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为冷暖对比,但色彩的冷暖又是相对的,如紫色和绿色会随着不同色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们在冷色环境中会显得较暖,在暖色环境中会显得较冷。

  (二)教学目标

  感受与认识生活和自然中色彩的冷暖和他们的相对性,学会用颜料调、画出冷暖的色彩。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范图、音乐、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学具: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教师可准备两幅色彩范画,一幅偏冷,一幅偏暖,请学生谈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教学新授:

  (1)复习一下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如三原色、间色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出示一个色环,分别由红、橙、黄、绿、蓝、紫构成,且可以将色环对半分开,然后分别出示色环的一半红、橙、黄,一半绿、蓝、紫让学生讨论不同的色彩效果。学生通过交流,主动了解冷暖色的不同效果。

  (3)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联想,从冷色中联想到什么,从暖色中联想到什么,通过交流加深对冷暖色的理解。

  (4)欣赏书本上的彩图,辨析哪些以冷色为主,哪些以暖色为主,并谈谈各自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

  (5)出示紫色和绿色的色卡,分别交换贴在导入时出示的范图中,感受它们在不同的色彩环境中产生的不同变化,明白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学生作业:

  分小组尝试调色练习,在一张纸上调出几个冷色,在一张纸上调出几个暖色。教师辅导调色的方法,注意水分的多少对色彩厚薄的影响。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基本了解色彩冷暖的变化?

  ●是否在讨论研究中积极进行思考?

  ●调出的冷色、暖色是否正确?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能否在造型活动中体验到冷暖色对比的趣味。

  ●能否大胆用冷、暖色进行简单的设计创作。

  ●能否用口头语言和短文形式,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述。

【美术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范文九篇05-09

大班美术教案范文五篇06-18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6篇06-17

美术教案范文(精选8篇)03-26

【精华】美术教案范文五篇05-26

美术教案模板02-17

章鱼美术教案09-03

幼儿美术教案08-25

帽子美术教案08-15

小学美术教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