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会爬高的水》教案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科学:《会爬高的水》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科学:《会爬高的水》教案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观察水能沿着松软的纸慢慢向上爬的现象,幼儿将感知纸的毛细现象,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并探索其中的原因,感知毛细现象。
活动准备
白色、绿色皱纹纸(或吸墨纸),红、黄、蓝、绿4种颜料水,白色小毛巾,毛细管(止咳糖浆的小细管,内径越小越好),空饮料瓶,大瓷盘,杯子,透明胶带,小剪刀,放大镜。
活动过程
本活动分三次完成:
1.感知水沿着纸向上爬的现象。
2.探索发现纸的毛细现象。
3.应用毛细现象动手制作。
[具体活动过程]
(一)试一试:
1. 会吸水的纸:
(1)把皱纹纸(十六厘米长,四厘米宽)的一端用胶带固定在厚纸板上,用黑色签字笔在皱纹纸另一端1/4处画一个墨点。
(2)将厚纸板竖起来,让皱纹纸尾端浸到水中,猜一猜,纸会怎么样?(水顺着纸向高处爬,并带着颜色向上扩散)。(图a、b)
问题:水为什么会爬高呢?我们再做一个试验。
2. 会爬高的水:每人取毛细管一支,放入4种颜色水中,你发现了什么?(颜色水顺着毛细管向上爬)。(图c)
(教师总结:水会顺着毛细管向上爬,这是毛细现象。)
问题:为什么水会顺着纸往高处爬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纸,你发现了什么?(纸有很细小的空隙,水会顺着这些空隙向上爬,进行扩散)。
(二)玩一玩
1. 白花变彩花
幼儿取一朵白花,想办法怎样让白花变成彩花。(教师引导幼儿将花的一小部分接触颜料水,观察白花变彩花的现象)。(图d)
2. 白毛巾变彩色毛巾
幼儿取一杯颜料水,放在大瓷盘上,同时取一条白毛巾,搭在杯壁上,一端接触颜料水,一端垂向瓷盘,引导幼儿观察白毛巾变彩色毛巾的过程。(图e)
3. 流泪的树:
将皱纹纸裹在饮料瓶周围(多裹几层),将高出瓶口的皱纹纸用剪刀剪开,拧成树状(可用透明胶带将接缝处贴牢),做好后放入瓷盘中,往盘中浇彩色水,观察水沿着"树"上升的变化。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小班科学:《会爬高的水》教案设计 篇2
【活动设计】
我园每个班都有一块种植地,每天都是小朋友轮流去给这些植物浇水,并要求孩子们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做好观察记录。有一天,有个小朋友突然问我:“老师,这些植物为什么和人一样可以慢慢长高呢?”我风趣的回答:“因为你们每天都给水它们喝呀!”没想到这个小朋友追问我:“它们又没有嘴巴,怎么喝水呢?”这个问题把我问倒了,想做回答,又怕不科学。于是我就去查阅了有关资料,这一查,才发现小小问题学问还真不小:原来植物吸收水分还属于一种物理现象——毛细现象,并且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只是往往被我们忽略了,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一科学活动《会爬高的水宝宝》。
这一活动紧紧围绕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1、有好奇心和初步的科学态度,愿意自己动手探究问题。
2、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感性认识。
3、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其关系的经验,并有使用倾向。这三点来设计,我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蕴含在操作活动中,并运用启发、引导、直观形象法、讨论法,表扬鼓励等教学方法激励孩子们去操作探索。
环节一:提供给孩子许多材料,让他们自由操作,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能与同伴分享、交流。重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究的欲望。
环节二:幼儿带着疑问看课件,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初步了解物体的毛细现象,引出活动主题。
环节三:是实验的验证阶段,也是本活动的重点。通过毛细玻璃管的实验,科学地验证了毛细现象,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环节四:把科学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论证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同时发展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让知识得到了迁移。
环节五:是活动的延伸。通过游戏——给水搬家,让孩子们在快乐中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幼儿有主动探究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2、了解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并在实验中能主动与人合作。
【活动准备】
课件、医用毛细玻璃管、各种颜色的颜料水、毛线、宣纸、棉布、餐巾纸、粉笔、纱布、拖把、抹布、棉花、海绵、幼儿事先折好的纸睡莲。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实验,观察物体的变化情况,并引导幼儿思考物体变化的原因。
幼儿讨论:为什么把物体一端放入水中,没放进去的部分也湿了?水是怎样上去的?
二、看CAI课件,初步了解物体的毛细现象。
引导幼儿总结:许多物体中都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小管道,水就是顺着这些小管道爬到物体上面去,这一现象叫毛细现象。
三、幼儿做玻璃管实验,验证这一现象。
小朋友每人一根细玻璃管,插入红颜料水中,观察水爬到管中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用毛细现象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幼儿解释前面做的各种实验,水是怎样爬到纸、粉笔、毛线、纱布等上面去的。
2、解释花为何开得那么美?它是怎样喝到水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也是属于这一现象?
3、游戏:睡莲开花。并思考这是为什么?
五、活动延伸:
游戏:给水搬家。
水宝宝想住到大一点的房子里去,我们怎么帮助它(不用倒的方法)。
小班科学:《会爬高的水》教案设计 篇3
一、
1.师:中国有句古话:“人忘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我们印象中水由于地球引力作用往往向低处流,可是,现在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教师播放课前录好的吸水毛巾吸水视频。
2.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生:水往上面走了/水往上面流。
3.师小结:我们发现水很神奇,居然会往上“爬”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会“爬”的水。
4.师追问:水能沿着所有物体往上爬吗?
生:有的是有的不是
二、活动一:探究水能沿着一些材料往上爬。
1.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四种材料:纸巾、布条、粉笔、玻璃,你们能猜猜水能沿着哪些材料往上爬?
生猜测。
2师:那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该怎么办?
生:实验
3.师:对了,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寻找证据验证我们的猜想。那你们打算用这些材料怎么来做实验呢?
生回答:
4.教师不断完善:需要将这些材料的底部浸入水中,水是无色透明的,实验现象可能不明显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实验现象更明显吗?
生:给水染色。
5.师:你们真棒!染色过的水实验现象会更明显!做实验时我们需要将玻璃中的水拿出来做实验吗?玻璃中的水固定位置不要动。
PPT:分别将布条、纸巾、粉笔、玻璃的底部垂直放入水中,停留一段时间,观察水的.变化。
6.师: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不能忘记哦,那就是每组记录员在做实验时不要忘记将实验现象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一)上。
开始实验。
实验交流,请几组同学记录员将实验记录单拿到讲台投影仪上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实验发现。
生:爬得慢、快
7.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水能沿着布条、纸巾、粉笔往上爬,不能沿着玻璃往上爬。
8.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水能沿着这些材料往上爬,却不能沿着玻璃往上爬吗?
生1:布条,粉笔比较软,玻璃比较硬
9.师:那老师这边有一片软玻璃,也比较软,我们来看看水能不能沿着它往上爬?
师演示实验。
10.师:看来不是因为材料软水才往上爬的。为了探个究竟,请同学们再取出刚刚的实验材料,仔细观察一下那些材料有什么特点?
生观察。
11.师:现在,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是什么原因能使水沿着一些材料往上爬吗?
生:有的材料有孔
师:水可以沿着有小孔的材料往上爬。
三、活动二:探究水沿着两片玻璃中的孔隙往上爬。
1.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能使水往上爬的材料往往会有一些小孔,那我们眼睛看不到玻璃片上有小孔,怎样才能使水沿着玻璃片往上爬呢?
小组讨论一下。
生:我们可以再拿一块玻璃合起来,两块玻璃之间就有缝隙了。
2.师:非常棒!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中间是不是就有缝隙了。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两块玻璃,老师要先提醒一下同学,为了实验效果更好,每次实验前一定要用纸巾将玻璃片擦干。
生实验。
3.师:刚刚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水沿着玻璃片之间的缝隙往上爬了!
4.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水沿着缝隙也会往上爬,我们将小孔和缝隙统称为“缝隙”。看来的确水可以沿着孔隙往上爬!贴板书:得出结论。
四、活动三:自制根据探究孔隙的大小和水爬升高度的关系。
1.师:还记得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吗?有些小组同学发现水沿着有些材料爬得高,沿着有些材料爬得低,你们觉得这和什么有关呢?
生说材料的话,教师回答:你们真棒!水爬得高低和材料有关,那如果是同一种材料,你认为和什么有关?
生:孔隙的大小
3.师:孔隙的大小与水爬升高度有什么关系呢?
生猜想:
4.师:怎么来证明你们的猜想呢?
生:实验
5.师:你们可否利用两片玻璃、两个夹子制造出大小不同的孔隙?
小组讨论。
生回答
6.师:1.先在一片玻璃片上夹一个夹子,再用夹子将另一端的两片玻璃都夹住,制造出大小不同的孔隙。
2.将制作好的工具放入有颜色的水中,观察水的移动情形,并及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实验单上。
生实验
7.师:实验交流,请几组同学记录员将实验记录单拿到讲台投影仪上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实验发现。
8.师小结:孔隙大,水爬得低,孔隙小,水爬得高。
9.师:水难道只会往上爬吗?
10.师:演示实验:老师将水用滴管滴在刚刚我们的实验材料上,你们观察一下,看看能发现什么?
生:水还会向四周扩散
11.师小结:对了,水不仅会往上爬,还会向四周扩散,在科学上,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水的毛细现象。
五、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师:今天我们实验观察到的都是水的毛细现象。接下来,我们需要学以致用,看看有哪些同学能解释以下现象?用粉笔“吸”走墨水,墙角变得潮湿了。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应用到毛细现象?
3.师:今天的课到这里结束了,同学们再见。
【小班科学:《会爬高的水》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设计10-15
大班科学水的秘密教案09-26
《水宝宝搬家》小班教案12-08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08-28
《水的溶解》大班科学活动设计11-29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09-13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水04-09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11-27
小班教案 | 小班科学活动:变了变了08-26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