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1-04-20 13:03:10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第十册数学教案

  课时安排

第十册数学教案

  一、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15课时左右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三)数的整除 20课时左右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2课时

  2.能被2、3、5整除的数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3课时左右

  4.最大公约数 5课时左右

  5.最小公倍数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3课时左右

  1.分数的意义 6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4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

  4.约分和通分 6课时左右

  5.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实践活动:数字与编码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0课时左右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课时左右

  整理复习 2课时左右

  (六)总复习 5课时左右

  合计大约80课时左右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课题一: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旧知,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体”的概念,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这样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教学设计中主要注重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观察、测量和验证。

  教学要求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用具 ①教师准备:教材第20页图中的各个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投影仪。②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并将教材第169页的长方体展开图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备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观察后回答: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平面图形)

  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立体图形)

  2.实验

  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量筒装600毫升的水。然后往其中一只里放入一块石头,让学生观察,这只量筒里水面的变化情况?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空间”这一概念。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

  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

  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

  ②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 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投影出示)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投影显示)

  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 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 ,相对的棱的长度 。

  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投影显示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三、课堂实践

  1.量一量教科书的长、宽、高。

  2.练习五的第2题。

  3.练习五的第3题。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口诀: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

  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

  6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六、课外延伸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

  课后反思: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自己观察学具,然后向同桌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几个顶点、几个面、几条棱,二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抓住了生与生交流,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表现、自我确认的机会,有力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作用,培养了创造力和自信的个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创造应用机会,引导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开展竞赛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学有兴趣。

  课题二:正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新的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已不是课堂教学中的听众、观众、知识的接受者,而一跃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问题者、自主者、合作者。从而改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地位,他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我在设计中试图从充分大胆地用好学生的教学资源(这里所指的学生资源不仅指知识、能力,还包括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提供支持和保障。

  教学要求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异同点。

  教学用具 ①教师准备:教材第22页的正方体实物和一个长方体纸盒、投影仪。②学生准备:上节课做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请大家拿出昨天做好的长方体,边观察边填写下表:(投影显示)

  形体

  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 棱长

  长方体

  2、填好表后请回答:(投影显示)

  (1)什么叫做棱?

  (2)什么叫做顶点?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这个长方体的什么?

  以上是长方体的特征及有关知识,(拿出一个正方体)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小组合作学习。

  (1)观察并回答:

  ①它们的形状都是什么体?(正方体)

  ②正方体还有一个名称你知道吗?(立方体)

  (2)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和讨论一下正方体有什么特征。然后选一个代表说出你们观察讨论的结果,最后将学生的发言归纳在下表中。(投影出示)

  形体

  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 棱长

  正方体

  (3)用填空的形式小结。

  正方体是由 个 的正方形围成的 图形。正方体也有 条棱,它们的长度 。正方体也有 个顶点。

  (4)做第22页的“做一做”。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展开图的硬纸片,动手将它折、贴成一个正方体,再量出它的棱长,并标出它的棱长。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首先将复习与新课的两张表合在一起如下图:(投影显示)

  形体

  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棱长

  长方体61286 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每组互相平行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正方体6128都是正方形都相等都相等

  (1)请你观察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完上表。

  (2)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结论:正方体可以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用图表示。(投影显示)

  长方体

  正方体

  三、课堂实践

  1.练习五的第5题。

  2.练习五的第6题。

  3.练习五的第7题。先让学生口述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的的长和宽,再让学生观察后归纳出相对的两个面的长和宽。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1)正方体的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五、课堂作业

  1.练习五的第8题。

  2.练习五的第9*、10*题。

  课后反思:让学生自主地上台展示自己所认识的物体,当一当小老师,请大家从学具中取出相同的物体,老师应让学生静静地观察判断其他小朋友是否拿对。大胆而随机地组织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给学生一杯水,提供一桶水的问题,是让学生如鱼得水,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能体现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这里体现利用学生资源的大胆性。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课题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好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体验到探索数学的无穷乐趣,从而形成长久的兴趣。所以我在设计中让学生联系实际,培养他们的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②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表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展开的教具、投影仪。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看图回答。

  (1)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3)填空:

  上、下两个面的长是 宽是 。

  这个长方体 左、右两个面的长是 宽是 。

  前、后两个面的长是 宽是 。

  3、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

  4.老师现在做了一个“长6㎝,宽5㎝,高4㎝”的长方体架,要在它的六个面上贴上薄塑料片,你说应该准备多少平方厘米的塑料片呢?

  二、实践探索

  1.个别学习-------表面积的概念

  (1)老师和同学们都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上面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在6个面上。

  (2)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

  (3)你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什么吗?

  学生试着说一说。

  2.小组合作学习-------计算塑料片的面积

  (1)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求什么?

  使学生明确: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学生分组研究计算的方法。

  (3)找几名代表说一说所在小组的意见。

  解法(一):(是分别算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之和,然后算总和。)

  6×5×2+6×4×2+5×4×2

  =60+48+40

  =148(平方厘米)

  解法(二):(是先算出上、前、左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

  (6×5+6×4+5×4)×2

  =74×2

  =148(平方厘米)

  (4)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课堂实践

  做第26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列式算出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你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

  结论:

  =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五、课堂练习

  做练习六的第1、2题,学生口答,学生讲评。

  七、课后实践

  做练习六的第3、4题在作业本上。

  课后反思: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及门窗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多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

  课题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以及长方体和正文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

  设计意图: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需要计算六个面的面积,如计算粉刷墙壁的面积,做不带盖的长方体铁箱需要多少铁皮等,所以在设计练习时我选择了不同类型的题目来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要求 1、根据正方体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和例3的实物模型、投影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看图并回答。(投影显示)

  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看看各自准备的正方体回答问题。

  (1)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2)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怎样?

  (3)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小组合作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①题中的棱长就是每个面的什么?

  ②你能算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③小组合作,寻找计算方法。

  3×3×6 或者 32 × 6

  =9×6 =9×6

  =54(平方厘米) =54(平方厘米)

  说明:上面两种做法都对,32 表示2个3相乘。

  2.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如:投影显示例3,拿出实物模型。

  1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①售米的木箱是什么体?

  ②“上面没盖”就是没有哪一个面?

  ③要求的问题,实际上是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2)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答方法,只列式不计算。

  (3)学生讲所列出的算式的含义,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三、课堂实践

  做第27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列出解答的算式,并讲一讲自已是怎样想的,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堂实践

  做练习六的第5、6、7题。

  课后反思: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学习新知,学生在合作中交流,理解题意。其次我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采用分层训练,形式多样,力求在练习过程中,既巩固新知,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课题一:体积和体积单位

  设计意图: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符合学生的认训规律、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具体材料,使学生通过操作具体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为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用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物让学生感受触摸体验,建立其这些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

  教学要求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盛有红色水的大玻璃杯一个,用绳捆着的大小石头各一块,沙一堆;投影仪和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各一个。学生准备: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学具。

  教学重点 体积的含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和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知识。

  二、探索研究

  1.实验观察

  观察(1):把一块石头放入有红色水的玻璃杯中,水位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

  观察(2):这只杯子里装满了细沙,现在把细沙倒出来放在一边,取一块木块放入杯子里,再把刚才倒出来的沙装回到杯子里,你发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

  观察(3):在(1)中把石块换成小一点的,你观察到什么?为什么?

  图片观察:投影出示课本上的火柴盒、工具箱、水泥板,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

  结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加深理解:(1)你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你能说出身边的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大?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小?(3)做第30页的“做一做”。

  2.教学体积单位。

  (1)介绍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1立方米、1立方分数、1 立方厘米的体积各有多大。

  1立方厘米:①让学生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并量出它的棱长。②看看我们身边的什么的体积大约1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

  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让同学们上来看一下1立方米的体积的大小。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米?

  (3 )建立表象,感知大小

  投影显示第36页的第2题,让学生口答。

  3.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投影显示第31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让学生说。

  三、课堂实践

  1、做练习七的第1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体先摆后说。

  2、做练习七的第3题,学生独立做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课后反思: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让学生动手做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学具,并用学具装一装沙子或大米一类的东西,还可以让学生用“1立方厘米”的学具凑在一起拼一拼“1立方分米”,用米尺利用墙角实际体会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常用体积单位的大小、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0……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象“1立方千米”究竟有多大,引导学生独立概括出“体积”、“体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这是一种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概括抽象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课题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设计意图:要注意知识的迁移通过发掘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并充分利用这些共同的因素,创设迁移情境,就可以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在回忆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会“以旧推新,知识迁移”,用旧知识去探索新问题,培养其自学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一大块橡皮泥; 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24块;投影仪。 学生准备: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12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填空:1、 叫做物体的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3、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 。

  师:我们已经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那么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小组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出示:一块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用刀将它切成一些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提问:请你数一数,它的体积是多少?有许多物体不能切开,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实验:师生都拿出准备好的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块,按第32页的第(1)题摆好。

  观察结果:(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板书:长方体:长、宽、高(单位:厘米)

  4 3 1

  含体积单位数:4×3×1=12(个)

  体积:4×3×1=12(立方厘米)

  (3)它含有多少个1 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

  同桌的同学可将你们的小正方体合起来,照上面的方法一起摆2层,再看:

  (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同上板书)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结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 = a×b×h=abh

  应用: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解答。

  2.小组学习--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思考并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

  结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V=a3

  说明:a×a×a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方。

  应用:出示例2,让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三、课堂实践

  1.做第3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1)先让学生标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再根据公式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

  (3)集体订正。

  2、做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3、做练习七的第4、6题。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实践

  做练习七的第5、7题。

  课后反思: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探索比如可以拿一个大土豆,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怎样求出土豆的体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想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同学说,把土豆煮熟后,挤压成一个长方体,就可求出它的体积;有的同学说,从大土豆切出一个1立方厘米的小土豆,测出它的重量,根据大土豆和小土豆重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可以求出大土豆的体积;有的同学说,把土豆放在长方体水槽里,水上升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

  课题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有时都会告诉你一个物体的底面积和搞让你求他们的体积。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使他们自主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要求 在理解底面积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底面积。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指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投影显示)

  2、填空。

  (1)长、正方体的体积大小是由 确定的。

  (2)长方体的体积= 。

  (3)正方体的体积= 。

  二、探索研究

  1.观察。

  (1)长方体体积公式中的“长×宽”和正方体体积公式中的“棱长×棱长”各表示什么?(将复习题中的图用投影显示出“底面积”)

  结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棱长

  2.思考。

  (1)这条棱长实际上是特殊的什么?

  (2)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又可以写成什么?

  结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V = sh

  三、课堂实践

  1.做第35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后,学生讲评。

  2.做第35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横截面;把这根木料竖起来实际上就是什么?再让学生做后学生讲评。

  3.做练习七的第9题,学生独立解答,老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实践

  做练习七的第10、11、12题。

  课后反思: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长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所决定的,其体积公式的推导,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看、想、推、说"进行。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公式的来源及公式的运用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课题四: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设计意图: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符合学生的认训规律、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具体材料,使学生通过操作具体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为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

  教学要求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

  教学重点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用具 投影仪和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如教材第37页的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填空:①长方体体积= ;②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③正方体体积= 。

  师:你知道每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1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教具。

  提问:①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②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③而1分米是多少厘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

  小组合作填表:

  正方体棱长1分米=10厘米

  体积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小组汇报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同理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用填空的形式小结:

  从上面可以看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

  (2).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加以比较(投影显示第38页的表)

  先让学生填后并比较这三类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学习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先思考:

  (1)怎样把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2)怎样把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出示例3,并写成如下形式:

  8立方米=( )立方分米 0.54立方米=( )立方分米

  出示例4,并写成如下形式:

  34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96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想和做的。

  出示例5。(投影显示)

  放手让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再针对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

  解法一:

  2.2×1.5×0.01=0.033(立方米)

  0.033立方米=33立方分米

  解法二:

  2.2米=22分米 1.5米=15分米 0.01米=0.1分米

  22×15×0.1=33(立方分米)

  三、课堂实践

  将练习八的第1、2题填在书上,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后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作业

  练习八的3、4、5题。

  课后反思: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学具,并用学具装一装沙子或大米一类的东西,还可以让学生用“1立方厘米”的学具凑在一起拼一拼“1立方分米”,用米尺利用墙角实际体会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常用体积单位的大小、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0……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象“1立方千米”究竟有多大,引导学生独立概括出“体积”、“体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这是一种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概括抽象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课题五:容积和容积单位

  设计意图: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教师应热情引导促使学生发问。“容

  积和容积单位”新课导入后,我问学生:“这节课你们想解决哪些问题?”这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长此以往,学生问题意识一定会有所提高。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②掌握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③理解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学重点 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用具 容纳1升液体的量杯和1000毫升液体的量筒各一个。一个长20厘米、宽18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纸盒和木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填空。

  (1) 叫做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 、 ,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

  2、一个长方体纸盒,它的长是2分米,宽是1.8分米,高1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二、探索研究

  1、教学容积的概念。

  (1)老师将长方体纸盒的盖子打开,问:盒内是空的,可以装什么?

  师:我们把这个纸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的容积,如:金鱼缸,里面可以放满水,在这里水的体积就是鱼缸的容积。

  (2)学生举例。

  ①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做容积?②从大家举的例子看,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东西的物体,它才有什么?如果一个长、正方体铁块,它们有容积吗?(板书:容积)

  (3)容积的计算方法。

  师: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

  师:这是为什么?(出示一个木盒)

  2、教学容积单位(板书课题)

  (1)翻开书第40页,让学生看第三自然段。

  板书:升 毫升

  (2)出示量杯和量筒,倒入1升的水进行演示,让学生得出:1升=1000毫升。

  (3)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3、应用。

  出示例6,指一名学生读题。

  (1)分析理解题意:求“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就是求这个油箱的什么?必须知道什么条件?是否具备?怎样算?结果是什么?怎么办?

  (2)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实践

  第40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题、第2题;练习八的第6、7题。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思考练习

  做练习八的第8、9、10题。

  六、布置作业

  1、手扶拖拉机的油箱,从里面量长3分米,宽2.3分米,深1.6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柴油多少升?每升柴油重按0.82千克计算,装的柴油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2、把调查的实际数字填在括号里.

  一小瓶红药水是( )毫升.

  一瓶墨水是( )毫升

  汽车(或拖拉机)油箱的容积是( )升

  课后反思:学了容积之后,学生容易与以前学的体积混淆,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容积和体积的比较,让学生既要知道他们的联系又要知道他们的区别。在教学中教师要巨几个例子,如教师可以举出:这个长方体盒所容纳细沙的体积,就是长方体盒的容积.我们看见过汽车上的油箱,油箱里装满汽油.这就是油箱的容积.长方体鱼缸里盛满水,它就是鱼缸的容积.

  课题六:表面积和体积的对比

  设计意图:大胆放手,给予创新机会,提供创新空间。学生一旦有了浓厚的创新兴趣,产生了这种欲望,蠢蠢欲动后,教师如果不给他们提供机会,不给他们一个得以展示的空间,则不能使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教师要大胆放手,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的创新开绿灯,架桥梁。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我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把学生推到舞台上,让学生唱主角,真正自主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该讲的讲,该评的评,能不讲的不讲,能不评的不评。难度较大的内容,在尽可能地分解知识,分散难点的基础上,教师也只起到铺路架桥的作用,引导学生去探索;一些较容易的内容,则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讨论,有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教师才参与;而有些非常简单的内容,则安全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学要求 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分清表面积和体积各自的计算方法以及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重点 分清这两个概念和各自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一个可以展开的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节课我们就对表面积和体积进行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体积和表面积的比较。(拿出一个长方体,观察并回答)

  (1)长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体积指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长方体纸盒先拆开展平演示给学生看,再重新围起来,形成一个长方体,并板书)

  表面积:是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

  体积:(是6个面围成的)长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

  (2)表面积和体积各用什么计量单位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面积单位有: 、 、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

  常用的

  体积单位有: 、 、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

  (3)计算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需要测量哪些长度?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

  体积=长×宽×高

  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2、应用。

  出示例7,学生独立审题解答后并让学生自己讲讲为什么这样做,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实践

  1、做第44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九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实践

  做练习九的第3、4、5题。

  课后反思:尽量放手让学生出题我采用的是"学生主讲法“,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拟定自己设想的比较方法,有关知识点及相关的论点、论据、练习题等等,上课时以小组派代表轮流上台讲解、演示,组与组展开竞赛,课堂异常活跃。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韦进小组制作的比较表格,比老师准备的还要全面、简明、漂亮,被大家推荐替代了老师的板书,罗毅小组的同学编写的选择题,判断题,题型多样,覆盖面广,突破难点,根本就不需要老师再来出题了;温路路小组同学用两个磁带盒拼摆的实例来说明表面积和体积发生变化的不同情况更是把本课内容推向了高潮……这些闪烁着孩子们聪明才智,创新意识的一个个问题,一道道题目,一个个实验没有一个是老师事先想好的,这里不正是孕育创新种子的土壤,展开创新思维的天地吗?

  二、 约数和倍数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课题一: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给学生以丰富的材料,让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主动的探索学习掌握概念。新课开始以相关的旧知识做基础,使学生为学好新课做好准备。出示使学生进一步区别容易混淆的概概念。组织学生讨论归纳,通过这样启发诱导顺利突破本节课难点教学中把握时机培养他们会用旧知识去独立寻求、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②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除尽和整除,约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下面三组题。

  (1)23÷7= (2)6÷5= (3)15÷3=

  11÷3= 1.8÷3= 24÷2=

  2、观察并回答。

  1上面哪个算式中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2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3)如果用整数a表示被除数,整数b(b≠0)表示除数,可以怎样说?(让学生看教材第49页关于“整除”的一段话)

  3、思考:我们在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①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

  明确三点 ②商必须是整数 缺一不可

  ③商的后面没有余数

  4、除尽与整除的区别与联系。

  (1)像6÷5=1.2 1.8÷3=0.6我们只能说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 。

  (2)除尽 被除数和除数(不等于0),不一定是整数,商是有限小数,没有余数。

  整除 被除数和除数(不为0)都是整数,商是整数,没有余数。(三整无余)

  师: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表示的是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它们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约数和倍数关系(板书课题: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学习--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1)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有关约数和倍数的一段话。

  (2)小组讨论: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约数和倍数关系?“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是什么意思?

  (3)在复习的第1题中,请你指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约数?为什么?

  (4)倍与倍数意义一样吗?

  如:15是3的倍数,表示15 能被3整除。

  1.5是0.3的5倍,5倍表示1.5除以0.3的商。

  (5)注意事项。让学生看教材第50页的注意。

  三、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51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3.做练习十一的第2题。

  4.做练习十一的第3题。

  5.做练习十一的第4题。

  60的约数有 。

  6的倍数有 。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课后反思:教完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之后,设计了一道这样的开放题,作为本节课的结尾:“根据所学的知识,选择4、5和20中的两个数说一句话,比一比,谁说得多,谁说得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20是5的倍数,5是20的约数”、“20能被5整除,5能整除20”、“20能被5整除,5是20的约数”、“20能被5除尽,5能被20除尽”、“5是4的1.25倍,4能被5除尽”……通过说话,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把本节课推向高潮,活跃了课堂气氛,既实施因材施教,又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留给一个可以尽情扩展奇思妙想的空间,让他们尽情想像,锐意创新,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课题二:找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理解整除的意义,明白整除与除尽的关系. 约数和倍数是建立在整除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学求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时候,首先要利用整除式帮助学生理解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一对约数,进而发现约数可以一对一对的...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要求 ①通过直观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②使学生学会求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方法,知道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③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求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为什么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教学用具 教师和学生都准备一套教学用的奎逊耐彩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说出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2.下面的数中,哪些是12的约数,哪些是2的倍数?1、2、3、4、5、6、7、8、9、10、11、12、13、……

  12的约数有: 。

  2的倍数有: 。

  师:上面我们找出了12的约数和2的倍数,如果不给你这些数你能求出12的约数和2的倍数吗?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求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合作,研究例2。

  (1)思考并回答:求“12 的约数有哪几个”就是求什么。

  (2)从摆彩条的规律中找方法。

  ①从小往大找,看哪些相同的彩条正好摆出12。

  ②一对一对找,看这些相同的彩条是否正好摆出12。

  ③得出12的约数有:1、2、3、4、6、12。

  并用图表示: 12的约数

  1、2、3、4、6、

  12

  ④比较:哪几种方法好?

  (3)尝试练习。

  做教材51页下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做完后点几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4)观察并回答:(观察例子和练习)

  一个数的约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多少?

  2.小组合作,学习例3。

  (1)思考:求2的倍数有哪些,该怎样想?

  (2)从摆彩条的规律中找方法。

  ①从最小的倍数摆起,边摆边列算式。

  ②你发现规律了吗?

  ③2的倍数有多少个?为什么?

  ④得出2的倍数有:2、4、6、8、10……

  用图表示为:

  2 的倍数

  2、4、6、

  8、10……

  (3)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52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圈、写,集体订正。

  (4)观察并回答:怎样求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有多少个?最小的是多少?

  三、课堂实践

  1、做练习十一的第5题,让学生独立写,教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做练习十一的第6题。要使学生明确:40以内7的倍数为什么不打省略号。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求一个数的约数 = 求能整除这个数的所有整数(或者说是求这个数能被哪些数整除)

  求一个数的倍数 = 求能被这个数整除的所有整数(或者说是求哪些数能被这个数整除)

  一个数的约数是有限的,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最小的约数是1。

  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

  课后反思:在创设情境上,要以生动的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比如可以在画在上画的内容是:森林中的小白兔和小灰兔是好朋友,秋天到了,小白兔种的胡萝卜丰收了,小白兔要送给小灰兔一些胡萝卜。哪些胡萝卜送给小灰呢?小白兔决定要把画面有标有15的约数的胡萝卜送给小灰,你们想知道送给小灰兔几根吗?我们学过“求一个数的约数”(板书)后,同学们就会知道。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能被2、3、5整除的数

  课题一: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问题解决”教学的本质特征是探索,即它是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索活动”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是“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现实,这节课我设计这么情境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一回小老师,由你们任意选一个自然数,考考老师:它能被2或3或5整除吗?看看哪位同学能考倒老师。学生无论举出什么数都难不倒老师,心里头觉得老师太了不起、太神奇了。看到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来了,这时老师一语道破:同学们,不是老师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掌握了有关数学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规律,好不好?让学生也来当一回小老师,这事很新鲜。本案例的“新”就充分体现在这里。正是这幕别出心裁的“考老师”情境,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激起了学生急于想探索数学规律的强烈欲望。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5整除。②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③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掌握能被2 和5 同时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请你说出整除、约数和倍数的含义。

  2、38970这个数能否被2整除?你是怎样判断的?

  师:要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可根据整除的含义进行判断,但比较慢,我们可以根据数的特征来进行判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学生动手操作。学习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1)写出2的倍数:

  ×2

  1 2

  24

  36

  48

  510

  612

  714

  816

  918

  1020

  … …

  (2)观察: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2的倍数,看他们有什么特征,如观察有困难,可作提示:看他们的个位有什么特征。

  (3)特征:让学生说出观察的特征。(板书在黑板上)

  (4)检验:让学生说出几个较大的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正确。

  2.小组合作学习----奇数和偶数。

  (1)翻开书第53页看“能被2整除的……”以及“注意”。

  (2)让学生举例分别说出几个奇数和偶数。

  (3)比较奇数和偶数个位的特征。(让学生填)

  ①偶数的个位上是: 0、2、4、6、8、。

  ②奇数的个位上是: 1、3、5、7、9、。

  3.小组合作学习---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1要想研究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应该怎样做?

  (2)做法是:写出5的倍数 观察这些倍数 概括观察的特征 进行检验。

  (3)让学生按这四点自己去体会并找出能被5整数的特征。

  三、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55页上面的“做一做”。

  学生按这个格式回答问题:

  能被2整除的数有: 。

  (2)做练习十二的第1、3题。

  (3)做练习十二的第2题。

  (4)做练习十二的第4题。

  ①首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的数”,这个数一定具有什么特征?为什么?

  ② 再让学生去找并检验讨论的结论。

  ③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堂作业

  写出3个能被5整除的奇数和3个能被5整除的偶数。

  课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通过情境的设计,环节的设计,语言的激励引导,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教材式题动态化,教学过程活动化,练习巩固游戏化,使学生时刻充满愉悦的心情,积极地去探索、发现,逐步地去感知新知,领悟新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目的。

  课题二: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要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面对问题,学会探究、学会思考,突破思维的定势,不受条条框框地约束,不迷信书本和权威。本节课。书上的结果是:求每个数位上相加的数,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而教师却引导学生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开拓创新,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而达到鼓励、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托尔斯泰曾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的来的,而不是靠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只有当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他才能面对问题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真正参与课堂的学习。创设不同的情景,教会学生一些思考的方法,促使学生会学、会思考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一上课,我就宣布:“先不上课,我和大家做一次计算比赛,因为数较大,可以用计算器。”我先出题:1、 9823 ÷ 3 2、 7956 ÷ 3 3、 8729 ÷ 3 4、 7860 ÷ 3 5、 1234567 ÷ 3 哪几道题目能被3整除,请将它打勾。我很快就报出了结果:(2)、(4)题,能被3整除,(1)、(3)、(5)不能。

  学生不服气,要求要他们出题,结果我又赢了。学生的计算器一一被击败,全部赛不过我。这时,班级里有几个预习过新课的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在用“能被 3整除的数的特征”来抢答的,果然是个好办法。

  既然书上介绍了好办法,大家就看书吧。这时学生如饥似渴,一个个翻开书,迫不及待得看了起来。原来,把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所得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背3整除。大家当场用计算器验证,果然如此。

  道理弄懂了,课堂教学进入了第二阶段“抢答题”, 二人一组,每次出以张卡片,谁先讲出卡片上的数能不能被3整除,谁就赢了。谁手里的卡片最多,谁就是赢家。一轮结束了,决出了名次,赢的沾沾自喜,输的不甘落后,顺时针流动,调动对手再赛,二次都获胜的同学获得一个“红五星”。

  2揭示课题

  经过了两轮的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判断能被3整除的数的计算方法,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小组合作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1)思考并回答:①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②要想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应该怎样做?

  (2)做法是:(根据学生说的逐一板书)

  ① ② 观察: ③特征

  ×3 (分组讨论,说发现的规律)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

  1 3 把各位上的数加起来看和有什么特征。的和能被3整除,这

  2 6 个数就能被3整除。

  3 9

  4 12

  5 15

  6 18

  7 21

  8 24

  … …

  (3)检验:由学生和老师任意报一个较大的数让学生检验观察它的特征。如:8057921。

  因为:8+0+5+7+9+2+1=32 3+2=5 5为能被3整除,所以8057921不能被3整除,8057921÷3=2685940……1。

  四、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55页下面的“做一做”。

  2、做练习十二的第5题。

  3、做练习十二的第6题。

  4、做练习十二的第8题。

  ①让学生明确这个图所表示的就是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 整除的顺序和方法。

  ②让学生按这个顺序和方法判断上面的3个数。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六、思考练习

  做练习十二的第7题。

  课后反思: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一上课,我就用挑战性的语气说:“同学们,一个数能不能被子3整除,老师一看就知道,不信,咱们试试看。”接着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些自然数,而我对答无误,学生就迫不急待地想知道“诀窍”,想赶快解开心中的“谜”。于是,求知若渴的情绪被激起平,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好这部分知识,成了主动探索者。从他们交流语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脉搏在跳动,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创新的种子得到了培养。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课题一:质数和合数

  设计意图:“质数和合数”是浙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的内容,要求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能根据它们的意义判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传统的教法是按照书上的思路,让学生先写出1~12各数的约数,然后再根据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最后在分类的基础上概括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这样教,有的从表面上看,学生学得主动,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是学生自己归纳、概括的。实际上,教学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教师的手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他们只不过把教材教师设计好的东西说了出来,只要具备一定观察力的学生都能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②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③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谁能说说什么是约数?

  2.请写出自己学号的所有约数。

  二、揭示课题

  我们学过求一个数的约数,那么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又有什么规律?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

  三、探索研究

  1.学习质数和合数。

  (1)请同学报出你们学号的所有约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观察:①每个约数的个数是否完全相同?②按照每个数的约数的多少,可以分几种情况?(学生讨论后归纳)

  (3)可分为三种情况:(让学生填)

  ①有一个约数的数是: 。

  这些数中 ②有两个约数的数是: 。

  ③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是: 。

  (4)再观察。

  ①有两个约数的如:2、3、5、7、11、13、17、19等。这几个数的约数有什么特征?

  讲: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②4、6、8、9、10、12、14、15……这些数的约数与上面的数的约数相比有什么不同?

  讲: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别的约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合数”)

  请学号是合数的同学举手,点两名同学板演学号,大家检查。

  ③请学号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的同学举手并报出学号,大家检查。

  ④学生看书第59页,读书上的小结语。

  2、质数、合数的判断方法。

  (1)根据什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教学例2。

  让学生独立写出后讲所写的数为什么是质数(或合数)。

  四、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60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

  (1)按要求去做后看剩下的数都是什么数?

  (2)讲: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除了用质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外,还可以查质数表,如第59页的100以内的质数表。(或者看6的倍数的左右)

  3、做练习十三的2、4题。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质数--只有两个约数。

  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为) 合数--两个以上的约数

  1--只有1个约数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三的第3题。

  2、“你知道吗?”

  课后反思:1、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有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中根据儿童好动的天性,以“操作”代替教师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愉快热烈,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牢固,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2、课堂上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最大限度地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参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刚才的实例中不难发现,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归纳概括,而教师只是在关键之处适当点拔,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归纳、概括,引导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题二:分解质因数

  设计意图:这节课概念比较多,也很难理解,所以在设计上我主要考虑学生如何通过合作、谈论先自主学习这些概念。还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如学习分解质因数时,出示这样的学习提纲:(1)为什么不把质数分解质因数?(2)分解质因数时用什么方法较好?(3)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②初步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③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①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清因数和质因数,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回答:什么叫做质数?什么叫做合数?

  2.填空:1~12的质数有 ,合数有 。

  3.观察:2、3、5、7、11……等质数,能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为什么?4、6、8、9、10、12……合数,能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吗?为什么?

  二、揭示课题

  下面我们学习每个合数能否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小组合作学习

  (1)把6、28、60写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

  6=2×3 28=4×7 60=6×10 60=2×30 60=4×15 …

  (2)写出的两个数中如果还是合数的,再用上面的方法继续写下去。

  6=2×3

  28=2×2×7

  60=2×2×3×5

  (3)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什么来?

  师生归纳: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做练习十三的第7题,学生口答。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板书课题:分解质因数)

  如把6、28、60分解质因数右以写成:

  6=2×3

  28=2×2×7

  60=2×2×3×5

  书写格式说明:要分解的合数写在等号左边,把它的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写在等号的右边。质因数按从小往大的顺序排列。

  2.学习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介绍短除法。

  它是笔算除法的简化“ ”叫做短除号。

  除数…2 6 …被除数

  3 …商

  (2)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2 28 2 60

  2 14 2 30

  7 3 15

  5

  28=2×2×7 60=2×2×3×5

  (3)学生小结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后看教材第62页的结语。

  (4)再让学生讨论一下:分解质因数应注意什么?

  四、课堂实践

  做练习十三的第8题,让学生说后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三的第8题。

  2、学有余力的同学做练习十三的第17*题。

  课后反思:在教学“分解质因数”这一课时,反馈阶段“把24分解质因数”,我请做得快的同学上黑板板书,板书情况如下:书写非常端正工整,答题步骤及答案无可挑剔。集体订正时,我表扬了这位同学做题迅速、正确、工整,同时也委婉的指出,今后书写时最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写。这时,一个同学突然举手,我让他说说有什么问题,他大声说:“老师,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认为从右往左写是一种创新,你不是经常要我们多创新,常创新吗?”我怔了一下,然后微笑着肯定了他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及自己的想法,同时引导大家来讨论,这算不算是一种创新?许多同学都踊跃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十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除法02-23

数学教案:菱形11-25

《等分》数学教案09-07

《青蛙》数学教案08-15

人教语文第十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03-05

数学教案《小熊请客》02-23

摘果子数学教案02-23

大商场数学教案01-18

大班数学教案04-08

数学教案:《面积单位》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