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预习作业
1、谈谈你读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
2、找出文章中表现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3、探讨作者为何总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教学重点
总体熟悉课文,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一次“中学生最喜爱的十大课文”问卷调查中,名列榜首的是《荷塘月色》。
二、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1、思考问题:听完朗读,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是什么?
师生互动活动一:学生畅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教师归纳小结,本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主要美在三方面:景物优美、感情真挚、语言新而不失自然。
⑴ 写景:
主要写什么景?(荷塘、月色)由此看来,标题是什么短语?(并列)写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各集中在哪段?(略)景美、语言美,第2节课深入探讨。
⑵ 感情真挚:本文既是写景散文,也是抒情散文。
2、师生互动活动二:找出文章中表示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理清作者心情的变化。
教师明确:
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有: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渴求宁静)──4、5、6段未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情,但通过作者对荷塘、月色优美景色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作者暂时沉浸到了在优美景色中而忘记了烦恼,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刻宁静得而复失,过渡极为自然)──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心境回到现实)。
从空间上看,作者从家里出来,经小径到荷塘,最后又回到家里;从情感上看,作者由颇不宁静──渴求宁静──求得片刻宁静──走出宁静──心境回到现实。形与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圆形结构,说明作者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由此说,本文的文眼句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所谓文眼,就是文中最紧要的语言。比如一个人,人没有眼睛,就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他人读你的眼睛,就能读到你的内心世界。所以,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题思想、透露作者感情的传神语句。清代刘熙载曰:“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此即文眼之说。所以读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眼的把握。
3、师生生互动活动三:作者为何摆脱不了苦闷忧愁?
提示: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性格特点分析。
明确:
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圆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为正直的知识分子,朱先生自然倍感苦闷彷徨。他是民主战士,爱国分子,但对社会的参与意识不够强烈。中国现代作家中,郭沫若早就揭露当时的社会是血腥污秽的屠场,闻一多诅咒旧中国是一池死水,鲁迅则要掀翻延续数千年的吃人筵席。朱自清要比他们温和,他的确感到现实对正直善良的人们沉重的碾压,但还没有上升为抗争。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望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性格的支配下写成的。文章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4、教师分析以下三句话,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
⑴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⑵ “这是独处的妙处”
⑶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便觉”强调只是主观感受。这“自由的人”的片刻感觉与“平常的自己”有着差距和矛盾。
对晚上“独处”的陶醉,正是对白天尘嚣的不满,暗示“不宁静”的社会原因。
“且”是“姑且”,正表明作者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借片刻的逍遥自在来排遣心中的“不宁静”。
5、总结本课
指出作品的感情基调:
A、淡淡的喜悦;
B、淡淡的哀愁;
C、淡淡的喜悦夹杂着淡淡的哀愁;
D、浓浓的哀愁
答案是C。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文章4~6段
3、完成练习二至五。
〖板书设计
〖预习作业
你觉得本文写景有何特色?你最喜欢写景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领略本文的画面美(写景美)。
2、领略本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
第一节课,我们重点感受了蕴含在这篇散文中的情感内核,体会了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境──由于时代和性格原因,始终无法摆脱的苦闷心情,既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作者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环境中寻求精神暂时解脱却又无法得以解脱的矛盾心情。
二、课文分析
本节课,我们将带领同学们重点领略文章的写景之美与语言之美。
学生活动一:配乐,请一位同学朗读4~6段,同学们拿起笔画下你觉得最美的句子。思考两个问题:
1、你认为这3段写景的基调是什么?你觉得这几段写景有何特色?
2、这几段写景都运了哪些方法?
这一环节学生的活动要充分,学生可以从写景的色彩、基调、词汇、修辞等角度阐述写景特点。
教师归纳明确:
1、第4段重写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重写荷塘上的月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在月色下的景致。
2、这几段写景的基调:优雅、幽静、素淡、朦胧。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雾是“薄薄的”,荷香是“缕缕”、“仿佛远处……”,叶子和花“像笼着……”。所以,总的色调是素淡朦胧,恰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沉静的诗人气息。
三、综合分析第4段
1、写景的大致顺序:在总写荷塘概貌后,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采多姿的荷花,再写缕缕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这是按照观察的角度、视线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依次精雕细刻。
2、本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一应景物,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如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再如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隐约朦胧。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
3、从语言、修辞看:
⑴ 比喻:(含通感,不是重点,点到即可)
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期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方法。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启发读者展开更广阔的联想,让读者去领会作品的艺术境界。
还有多个句子用到比喻,所选择的喻体皆为柔美之物,与本体生动切合,贴切地描摹出了景物的优美。
⑵ 拟人:
赋予物以人的`品格,将景物写得灵秀动人。
⑶ 叠词:
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
⑷ 骈散句结合:
用词优雅、柔美,句子既见变化,又稍显齐整,产生一种节奏上的舒感美。
四、综合分析第5段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本段有正面描写月色的句子,但更多的句子是从侧面表现月色之美的。作者通过写青雾、叶子、花、淡云、灌木、杨柳的倩影等景物,烘托了月色之美。因月色毕竟单调得很,正面是很难描摹的,于是作者借用其它景物,用衬托的手法予以表现,可谓恰到好处。
2、动词之美:
一个“泻”字,境界全出,顿时将无形化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给人医治奶白色而鲜艳欲滴的实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且与“如流水一般”不般配,失去和谐感。)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笼”字写出了雾的轻、薄、透,正合“轻纱”的比喻。(“盖、罩、蒙”等字都显得过于厚重。
“落下”沉重,表现出“黑影”的质感。(“映出”表现不出浓重)
“画”能写出月影之美。(“印”不能写出美)
3、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通感)
五、综合分析第6段
1、段末过渡自然,片刻的宁静得而复失。
2、本段动静结合,远近相间。
六、本文写景小结
这篇散文,写景细腻动人,创设了素淡、朦胧、优美的意境。阅读这一部分文字,一个个画面清晰地映现在我们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流水脉脉,月色溶溶,小径幽幽,树色隐隐。在这样的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喜悦。景物是作者感情的载体,景语即情语,这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从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细腻,可见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其间,忘情于迷人的景色之中了。只不过,这种喜悦与宁静是淡淡而且短暂的。
学生活动二:从画中走出来,作者写到了江南采莲旧俗,是何用意。
教师明确:简单地说,可以将之理解为作者回到现实生活的表现。深究起来,写作者惦念江南,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意,以此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4~6段。
2、预习《故都的秋》:
⑴ 文章选取了哪些景物作为描写对象?能否将这些景物概括为几幅图画?
⑵ 作者笔下的秋是什么色彩的?这些色彩有何共同特点?
⑶ 探究作者性格特点与所处的时代特点?
⑷ 思考文中多次写到“南国的秋”有何作用?
【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精选12篇)04-22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精彩教案设计04-04
荷塘月色简谱12-08
荷塘月色歌词01-26
《母鸡》的教学设计05-27
《桥》的教学设计04-10
速度的教学设计03-15
林海的教学设计03-06
《鲸》的教学设计03-02
《春》的教学设计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