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时间:2021-01-11 13:19:2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通过语言、行动、神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整合小说要素,品味、感悟社会、人生。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掌握的小说阅读常识分析作品;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社会现象。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文学鉴赏的能力。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方法】

  1、速读法。2、讨论法。3、赏析法。

  【教学时数】共一课时

  【预习准备】

  1、学生课前细读课文,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教师汇总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并作为探究任务分派给各小组。

  【教学步骤】

  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莫泊桑是世界短篇小说大王。左拉评价他的作品道:“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处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了一扇令人顿觉醒悟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哭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那么,让我们在品味经典的同时,听听同学们对《我的叔叔于勒》产生了哪些思考吧。

  二、速读复述,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情节。

  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

  原因→结果(逻辑)

  期待→破灭(心理)

  开端→发展→高潮(情节发展)

  悬念→结局(技巧)

  学生自由选择角度进行复述。

  三、合作探究,赏读质疑,品析小说:

  1、出示汇总的问题,由各小组抽签后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讨论。

  2、各小组展示探究的成果,同学间进行必要的补充,教师随机追问点拨。

  主要问题有:

  关于情节——

  小说中哪些情节是必不可少的,你怎么看待这些情节?

  例如:拮据的生活、两封信、二姐的婚事、选择哲尔赛岛作为旅行目的地、吃牡蛎、换船、一家人离岛时不说话、称呼的变化等。

  结合情节内容及在上下文中的作用具体分析。

  关于人物——

  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完全一样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船头巧遇”一部分,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可以看出二人的性格同中有异:菲利普夫妇都具有虚荣、冷酷、势力和自私、贪婪、庸俗的性格特点,而菲利普太太在遇到于勒时,更显刻薄、泼辣、精明和沉着。

  于勒和若瑟夫两个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以“我的叔叔于勒”为小说题目?

  如果说菲利普夫是揭示主题的关键人物,那么,若瑟夫是事件的见证人,于勒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人物。

  以“我的叔叔于勒”为小说题目,表现我和于勒之间的血缘关系。这种血缘使“我”在于勒沦为穷水手后,仍给予他同情。这个题目点明了小说的线索人物,全文始终围绕于勒的命运展开情节、塑造人物。

  关于环境——

  小说中两次描写景物,为什么两次不同?

  第一处景物描写通过“平静”、“绿色大理石桌面”营造了平和、美好的气氛,衬托了欢快的心情。

  第二处景物描写用“紫色的阴影”、“钻”表现了一种阴郁沉重的氛围,烘托了失望、沮丧的心情。

  关于主题——

  菲利普夫妇应该“躲”于勒吗?

  不应该“躲避”于勒:

  (1)情节的开端,于勒在菲利普一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全家惟一的希望”,他的信是“家里的福音书”,一家人望眼欲穿,盼于勒盼到“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而这些都只是因为于勒的两封来信。第一封来信说他“赚了钱”,并表示愿意赔偿菲利普过去的损失;第二封来信,不仅表示愿意赔偿损失,而且愿意有福同享,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与哥嫂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于是菲利普他们“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打算置一所别墅,而且就买别墅问题已经同人进行了商谈。”因为金钱的魔力,于勒一下子从过去那个“坏蛋、流氓””变为“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变成“福星”,二姐也因此促成了婚姻。可是后来当菲利普夫妇在海轮上真的见到穷愁潦倒的于勒时,却如临大敌,视若毒蛇猛兽,躲之惟恐不及,避之惟恐不远,害怕于勒重新回来吃他们。于勒此时又成了“贼、流氓”。家里人对于勒的评价、他们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恩怨爱憎,完全围绕着“金钱”转动,兄弟手足之情、二姐的爱情都打上了“金钱”的烙印。真正是“富居海外盼相聚,穷在身边不认亲”。

  (2)于勒在文中是个败家子,被骂作骗子、流氓、无赖,但文题“我的叔叔于勒”,让我们感到的是亲切、亲近,是一个与“我”有着血缘关系的人的称谓。“我”对于勒充满同情之心还表现在“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为何如此近距离仔细地观察呢?因为“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同义反复的三个判断句,深切地表达了“我”对于勒叔叔处境的同情,对父母认钱不认人的迷惘不解,以致在付牡蛎钱时,自作主张地给了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这个形象提醒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的真诚的爱心和同情,提醒我们把对人的自然、朴素、真诚的'爱和同情,保留到自己的成年,不要被现实的金钱关系所异化。因为,只有这样的心灵,才是人类最健全、最美好的心灵。

  应该“躲避”于勒:

  (1)作为一个浪荡子,于勒身世浮沉,际遇坎坷,年轻时浪荡,中年时得意,老年时沦落。从前于勒游手好闲,糟蹋钱,不但花光了自己所得的遗产,又大大占用了菲利普的那一部分遗产。结果连自己的哥哥也无法容留他,只好把他送到美洲去。一方面是让他到海外淘金,另一方面更有“送瘟神”的意思。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于勒居然“阔绰过一个时期”,开了一个大店铺,做了一桩很大的买卖。这应该是可信的。当时的美洲充满着机会,是冒险家的天堂。但以于勒的懒散成性挥金如土,不可能经营管理好一个大店铺的。在竞争中失败、破产是必然结局。最终到处流浪,有家不得归,被收容在海轮上,靠卖牡蛎为生,过着猪狗般的生活。试想,如果于勒和菲利普一家相聚,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2)谁不希望衣食无忧、亲人团聚、生活幸福?菲利普一家人当然也是如此。可是他有个败家子弟弟于勒。菲利普对弟弟还是宽容有情的,以致于勒不仅挥霍尽自己应得的那份财产,还大大占用了菲利普应得的那一部分遗产。菲利普只好打发他到美洲去。菲利普一家受尽拖累的情况显而易见:“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花几分钱买点零碎,也要讨价还价,争论半天;大姐、二姐的婚事迟迟没有着落。然而困窘的生活并不会磨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接到于勒在海外发财的来信,全家人的喜出望外也就不言而喻了。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他们摆脱窘迫生活的救命稻草,成了他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后来在轮船上遇上海外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菲利普夫妇不愿也不敢相认,实在是出于生活所迫,万般无奈。为了避免生活更加穷困,为了避免女儿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不因此夭折。所谓“贫贱家庭百事哀”嘛。菲利普夫妇怎么会欢迎于勒归来呢?

  小结:小说传达了以下观点,

  ①批判金钱至上的人际关系;

  ②呼吁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

  ③警示浪荡子的身世浮沉;

  ④同情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四、总结全课:

  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菲利普夫妇,尤其是船上遇于勒以后的文段,很有镜头感

  波澜起伏的情节发展——清晰的线索、插叙的安排,使文章产生悬念,增强情节的跌宕起伏,一定程度上深化中心。

  烘云托月的景物描写——两处写海面既与故事情节合拍,又巧妙地衬托了人物的心情。

  含蓄隽永的深刻主题——读者通过联想相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可以在作者留下的丰富空间进行再理解、再创造。。

  五、综合性实践活动:想像再造,创新尝试。

  假如卖牡蛎的于勒叔叔认出了正准备逃避的菲利普一家,走上前去,惊喜地叫道:“喂!菲利普!我可见到你们了!”此时,菲利普夫妇、“我”、二姐及二姐夫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会说些什么。请任选一个人物,描写出他当时的神情、动作、语言。

  各小组精心创作,热情交流。

  附: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情节发展——波澜起伏

  景物描写——烘云托月

  深刻主题——含蓄隽永

【小学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5篇02-27

初中语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设计10-25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09-26

改写我的叔叔于勒作文09-22

续写《我的叔叔于勒》作文11-03

改写我的叔叔于勒作文8篇10-12

我的叔叔于勒续写作文(15篇)02-27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精选3篇)02-23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一02-15

《我选我》的教学设计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