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雷雨》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雷雨》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雷雨》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一、复习导入
1、孩子们,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读了《雷雨》,认识了里面的生字。相信,这些朋友你能一下子叫出他们的名字(示词语),生齐读。
蜘蛛蝉彩虹压下来乱摆垂下来黑沉沉渐渐的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越下越大
师:读着不同的词语,脑子里一定会出现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想象可以用不同的声音去读,让我们再读读看,看谁读得最有味道。
请生读,齐读。
2、师:小朋友学词语,要学会联想,这样才能把词语学活了。学课文,也要学会联想,把文章变成一幅幅的图画,这样才能把文字读活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样的方式把《雷雨》读成一幅幅画面,那可是很了不起,很有趣的事情!
2、回忆并板书课文的描写顺序:雨前雨中雨后
3、请你自己走进文中,小声读读,雨前、雨中、雨后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对这场雷雨的哪部分印象最深?
预设:学生能够说出雨大、雨后景色美,但是对第一部分的感受缺乏整体的印象
(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理解情况,确定下面的教学重点)
二、第一板块:“雷雨前”(1-3节)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场雷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我们先走进雨前去看看——雨前的.景象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根据前面环节学生整体感知情况,可随意切入下面任何一个环节的朗读指导。
(一)空气闷热(第一自然段)
1、请生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从他的读中,你仿佛看到什么了?谁听得最认真,想象的画面就越多。
(培养学生用心听读,边听边想象)
2、适时引导学生总结雨前天气并板书“乌云满天”(乌云滚滚以及替他词语也可以)
3、指导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读。师:读好一段文字,关键是要读好里面的几个关键词语,看这段,你认为抓住哪些词语。)
(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并且抓住重点词语:黑沉沉、压、漫天,想象乌云盖顶的情景。蝉和树叶的一动不动,体会闷热。)
(二)风大、电闪雷鸣的骇人场景(借用飘然的设计)
1、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1)哦,小朋友见过树枝摆动的样子吗?好,伸出你们的双手,那就是树枝,准备好:微风来了,……
狂风来了……微风吹……狂风吹……
停,孩子们,这就是乱摆,这阵风——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根据生板书“狂风大作”
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读第二段)
(2)从你们急促的声音,我感到一场大风就要来了,这可吓坏了小蜘蛛,小蜘蛛——
(3)比较: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只蜘蛛从网上爬下来,逃走了。
小结:小作者的一个垂字用得多妙啊!让我们看到蜘蛛以它自己最快的速度从网上下来逃走,谁能读出那阵大风及那只可爱的小蜘蛛的惊慌。(读)
2、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生读,师适时板书:电闪雷鸣
教师:(雷雨前最让小动物害怕,也让小朋友害怕的就是电闪雷鸣,更何况闪电……雷声……)
总结: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里,天气的变化实在太快,瞧!天空中先是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紧接着
电闪雷鸣,这个变化过程,就是我们课文的1-3段,让我们把这个变化连起来。
三、第二板块:“雷雨中”(4——7自然段)
1、雨下起来了!这可真是一场——(学生:大雨,请生再用其他词语描绘雨大。师板书:倾盆大雨)
(调动学生回忆平时积累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
2、生自由放生读。
师:那从哪儿可以看出雨大呢?自己再去读读课文,让老师听听,谁体会到的雨最大。
3、展示学生的朗读。关键指导学生读好“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4、看来,每个小朋友心中都有不一样的雨声,但不管你用什么速度去读,我们都必须能告诉大家,这一场大雨下起来了。
5、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的,雨越下越大了,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小朋友们,我们躲在房子里,往窗外望去,树…………房子…………还有什么也看不见了?看到的只是?
6、补充短文生朗读。(出示《雨》片段)
(补充课外阅读资料,不与课文冲突,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7、同样的大雨,有不同的写法。多神奇的大自然!你认真观察,也会写出这样美的文字,写作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再读课文中的4、5段。
8、过渡:引读第六自然段:渐渐的,渐渐的,(……)教师板书:渐渐变小天亮起来
四、第三板块:雨后景色(第八自然段)
同学们,雨停了,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自己去默读第8自然段,看看谁在雨后部分谁收获最多。
1、请生交流。教师板书:太阳出来、彩虹高挂
适时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彩虹、像什么呢?是谁把它挂在那里?
蝉叫了,你听,它在叫什么?
蜘蛛,坐在这里看什么呢?
2、好美!让我们一起把这美丽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听吧!(读)
3、瞧,小作者把这么多的景物组织到了一起,出示:
雨停了。
天空中:太阳()了。一条彩虹()在天空。
大地上:蝉()了。蜘蛛又()网上。池塘里水()了
(生自由说)
4、这么美的景色,我想同学们已经背下来了吧?试试?(齐背)
5、瞧,雨过天晴,蓝天白云彩虹美,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变得那么清新。孩子们,我们一起走出教室,走进雨后的世界——
我们来到了操场上,你看到了——
我们走出校门来到马路上,马路上——马路两边——
我们来到新区最美的广场,呀——
我们来到了田野,哇——
孩子们,把你看到的雨后最美的景色写下来吧!
出示:雨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写话
6、指名展示读自己的作品,教师适时激励评价。
五、总结
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现象,小作者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其实不但雨后的景色美,阳光下的景色、早晨的景色都很迷人,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你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奇妙之处,只要把你看到的,你感受到的写出来,就是一篇很棒的小文章,瞧,孩子们写作就是这么简单,像喜欢读课外书一样喜欢写作,你会发现学语文的更多乐趣。
《雷雨》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炎,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认读字词
2、分节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比较课文插图,激发朗读兴趣
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不同景象。
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观赏雨景。
图2: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研读“雷雨前”
⑴默读课文,划出雷雨前有哪些景色,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样?
a、乌云满天,天昏地暗
b、树不动,蝉不叫
c、狂风大作,蜘蛛逃走
d、电闪雷鸣]
⑵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
①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云层厚)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云层很低)你人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②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叶子一动不动”说明什么?(一点风也没有)“蝉一声也不叫”呢?(因为空气中湿度大,蝉难以发出声来,说明天气闷热。)
③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乱摆”说明什么?(风刮得猛)不下雨时风是怎样吹的?为什么要加一个“忽然”?(风来得很快)
④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蜘蛛为什么逃走?(因为它在网上坐不住了,这也说明风刮得猛烈。)哪个字写得好?为什么?读一读。
⑤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
⑶有感情地朗读。
3、研读“雷雨中”
⑴默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大家?
⑵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互动,教师相机点拨。
①为什么用3个“哗”?(这是象声叠词。通过雨的声音,形象地说明雨势很猛,一开始就下得很大。)该怎么读这3个“哗”?
②为什么“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因为树、房子被雨水笼罩着,人们隔着雨幕看它们,所以看不清。这也说明雨下得很大。)
③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雷雨慢慢变小的。)
⑶有感情的朗读:自由读——女生读——指名读
3、研读“雷雨后”
⑴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太阳出来;彩虹出现;蝉叫;蜘蛛回网;青蛙叫起来。]
⑵“天亮起来了”与前文中的那句话对应?(与雷雨前第一句对应,形成鲜明的对比。)
⑶理解:“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这一句讲人感觉空气清新,因为一阵大雨,冲刷了空气中的灰尘,带走了空气中的热量,使人感到清爽、凉快、舒服,这与雷雨前的天气闷热又形成鲜明的对比。]
⑷美读这一段。
5、汇报交流,欣赏评价
小组表演读喜欢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学听读欣赏,品评读得好的词句。如:
⑴“压”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乌云来势很凶猛。
⑵“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它十分美丽。
⑶“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
⑷“坐”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能感觉到蜘蛛的悠闲和愉快。
6、再读课文: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越来越亮越下越大越()越()
一动不动一声不响一()不()
2、你一言我一语
①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②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③()了,()也()了。
3、照样子写词语
黑沉沉绿油油红艳艳___________
4、读读说说。
闪电越来越亮。
雷声越来越响。
雨越下越大。
_______越_________越_______。
5、完成课后“读读抄抄”练习。
四、课后延伸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课文为什么先写闪电,后写雷声?
2、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3、课外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或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18雷雨
雨前: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雨中:越下越大--→渐渐小了--→空气清新
雨后:太阳--→彩虹(雨过天晴的美丽景象)
《雷雨》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等4个生字,会写“垂”这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中,哪些是写雷雨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难点
体会“垂”这个词的妙处以及“垂”这个字的书写。
课前准备
课件、田字格。
课前谈话
出示“雨”字,问学生:看到这个“雨”字,你会想到什么雨?生:暴风雨、小雨、中雨、大雨、雨加雪、春雨、阵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用时:2分钟)
1、老师直接板书课题:雷雨
指名读、齐读。
2、说说雷雨。(雷雨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生答。)
过渡:那雷雨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去读读课文吧。
【直接入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激活课堂,唤醒学生已有的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中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8分钟)
1、初读课文。
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雷雨一步一步写下来的。
2、学习字词。
(1)考考你:
这几个句子,你会读吗?自由读、齐读。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这几个词语,你会读吗?齐读。
垂下来乱摆
压下来彩虹(生字带拼音)
去掉拼音,还会读吗?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课文中有几个生字宝宝,我们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压乱垂虹
(3)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组词读。
【这样做旨在:紧扣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语境中识记,组词运用,从而达成识字目标。】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8分钟)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结合插图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找出来。
(1)课文哪几段写的是雷雨中?哪几段写的是雷雨后?(板书)
(2)开头几段写的是雷雨前。
过渡:课文是怎么介绍雷雨前的景象的呢?请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并用笔画出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通过默读,边读边想,图文对照,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中,哪些是写雷雨后。落实教学目标2。】
四、学习“雷雨前”。(用时:15分钟)
1、学生默读第1—3自然段,画出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
2、学生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雷雨前天空的景象是如此的可怕,那大自然中的其它事物又是怎样的呢?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你感觉到周围的环境怎样?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树枝乱摆”有什么想说的?
(4)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要下雨了,其他小动物在干什么呢?(鱼儿、燕子……)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谁会说“越____越_____”
3、小结这部分内容。
4、减词对比读。
师:乌云压下来。
生: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生: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师: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生: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师:一只蜘蛛逃走了。
生: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闪电亮,雷声响。
生: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5、提示引导读(红字重读)。
师:雷雨前乌云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大风的呢?
生: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接下来描写的是闪电和雷声。
生: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6、对比读。
师:蜘蛛从网上下来,逃走了。
生: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蜘蛛从网上掉下来,逃走了。
生: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蜘蛛从网上跑下来,逃走了。
生: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7、我会用“垂”说话。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
【通过默读、自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读文读句,使学生切身感受雷雨前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
五、指导写“垂”这个字。(用时:5分钟)
1、“读”字观察。
2、示范指导。
3、学生练写。
4、评价。
【通过观察、交流、书写,初步感受汉字的美,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六、小结下课。(用时:2分钟)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雷雨前的景象。至于那只逃走的蜘蛛后来怎样了呢?雷雨中、雷雨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请大家课后熟读课文。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可以再次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好奇。】
【《雷雨》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雷雨》教学设计02-02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4-23
《比尾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01-28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4-21
关于《雷雨》教学设计02-01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2-02
《i u 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23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03
《田园诗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2-24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