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九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要求:
⒈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懂得要分清主客观情况后再行事,这佯才能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
⒉默读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一次赛马——孙膑劝说——第二次赛马)为线索,了解段和段之间的承接关系,并给课文分段。
⒊学会9个生字,理解“扫兴”、“垂头丧气”、“挖苦”、“夸耀”、“讥讽”、“目瞪口呆”等词的意思。
教具准备:
赛马的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检查预习
⒈出示课题,齐读
⒉田忌是谁?
二、自学课文,重点交流,理清层次
⒈用四步自学法自学课文。
⒉交流预习情况
①出示,写近义词
夸耀(炫耀,夸奖) 讥讽(讥笑,讽刺)
轻蔑(轻视,蔑视) 得意洋洋(得意忘形)
②自由交流词义
重点:
垂头丧气——低着脑袋,无精打采。
目瞪口呆——眼睛直盯着不动,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
⒊指名分节读文,思考:
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比赛顺序有何不同?结果如何?
①出示填空:转败为胜
②什么叫“转败为胜”?
③课文哪一部分是写“败”的?哪一部分是写“胜”的?田忌是依靠什么转败为胜的?
⒋通过讨论得出:
第1、2节写田忌初战失败。13-18节写田忌再战胜利。田忌依靠孙膑的帮助转败为胜。
课文是按“失败——帮助——胜利”的顺序来写的,也就是按“第一次赛马——孙膑劝说——第二次赛马”的顺序来写的。
⒌在理清层次、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段。
板书:失败——帮助——胜利
三、反复读文
四、布置作业
家默词语,熟读课文,做一套赛马的图片(田忌和齐威王各一套,并剪下来)。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田忌赛马,前后两次,为什么相同的马匹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从“转败为胜”这个词入手,学习文章,探求其中的原因。
二、讲读课文第一段
⒈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局为什么田忌都失败了?
第一局他们是如何对抗的呢?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第一段,找出相关语句。
⒉请同学用自己绘制的赛马小画片演示第一局三场比赛的情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找摆得较好的学生)。
⒊指名一学生上台操作图片,摆放图片。
完成后,请该生指着图片说明第一局比赛的情形。
教师归纳扳书:(第一局)
第一场:上—→上
第二场:中—→中
第三场:下—→下
⒋那么第一局比赛的结果怎么样?为什么呢?
出示: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⒌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第一局下来,田忌每场都失败。
板书:场场失败
⒍失败后的田忌显得怎样?边看插图,边读第一段有关语句,从词语中理解。
(“扫兴”、“垂头丧气”。)理解这两词表达了田忌怎样的心情?
指导朗读第一段,注意体会人物的心情。
⒎师归纳:第一场比赛田忌用上、中、下等级的马分别与齐威王的上、中、下等级的马比赛,结果都失败了。
三、学习第二段。
⒈师引读:赛马失败的田忌失意地正想离开,可是好友孙膑却来劝慰他——
生接读,出示: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⒉田忌认为孙膑在讥讽、嘲笑他,可这却是一句很重要的话。
请大家想一想:“快不了多少”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即“快一点儿”或“快得不多”,请大家检查自己摆放的小画片,看是否符合孙膑所说的这句话?
⒊连这么细小的地方,孙膑都注意到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⒋师引读:正因为孙膑对赛马情形作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所以他——(生)胸有成竹地说:“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
师:胸有成竹?调换了出场顺序以后,就一定会胜利吗?学生各抒己见
生①:我认为孙膑能取胜,有100%的把握。
生②:我说只有50%的可能。假如齐威王也来一个调换顺序,田忌也照样输。
⒌师:多好的50%啊!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呢?请读书,答案在书中。
生①:我从“得意洋洋”这个词体会到,齐威王的马必定按刚才的顺序出场。
生②:“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可以看出齐威王一点没有防备田忌会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田忌的办法出其不意。
生③:齐威王正夸耀自己的马呢!
师:“夸耀”与“夸奖”一样吗?
生:“夸奖”是一种鼓励,而“夸耀”表现出了十足的傲气。
师:夸奖自己的马该怎么说?夸耀自己的马又该怎么说?
生:“这匹马真好!”这是夸奖。“我的马天下无敌!”这是夸耀。
师:好,大家又从“夸耀”这个词体会到齐威王压根儿不会想到调换马的出场顺序。我们通过读课文,找根据,看到了孙膑这一个办法看似简单,但是经过了周密的思考的。
过渡体会:孙膑的胸有成竹并充满自信地鼓励田忌再度参赛,他的自信渐渐影响了田忌,鼓起了田忌的信心。
⒍读好两个人物语气——
孙膑:充满信心,胸有成竹
田忌:“垂头丧气”—→没信心—→不服气—→鼓起勇气。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⒎段意:师引读:在孙膑的鼓励下——生接:田忌准备再与齐威王比赛一次。
四、学习第5段。
⒈在孙膑的鼓励下,田忌又开始了第二局的赛马。这一局孙膑是用什么办法帮助田忌取胜的呢?
请同学自读课文第三段,找出有关语句,并用图片摆放出比赛的情形来。
⒉摆放完后,指名一学生上台操作图片,并说明比赛情形。
教师归纳板书:(第二局)
下—→上
上—→中
中—→下
⒊这样第二局三场下来,田忌最终以——生:二比一转败为胜。
板书:转败为胜
⒋齐读最后一节,想一想:为什么第二局不换任何一匹马却可以转败为胜?
⒌学生讨论后归纳:在对赛马的双主作了准确的分析后,调整秩序,合理安排,使得田忌最终胜利了。
板书:准确分析,合理安排
⒍归纳段意:孙膑用改变马匹出场顺序的方法,使田忌转败为胜。
五、总结全课点明中心。
⒈《田忌赛马》的故事就要结束了,这篇课文以“田忌赛马”为题,那么本文的中心人物到底是谁?
讨论小结:孙膑才是本文的中心人物,文章要表现的也正是他。
⒉那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从孙膑身上学到了些什么呢?
交流、讨论。
教师归纳:做任何事情,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要像田忌那样灰心丧气,而要像孙膑那样,仔细观察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正确估计双方力量,在可能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争取成功。
⒊教师简介孙膑。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孙子兵法》就是他写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世界各国军事家公认的一本伟大著作,在现代战争中,仍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
⒋生齐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
10、田忌赛马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一场:上—→上 下—→上
第二场:中—→中 上—→中
第三场:下—→下 中—→下
场场失败 转败为胜
准确分析,合理安排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识“字”“代”等7个生字。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正确地朗读词语,积累词语,背诵小诗《小鸟》。
3、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并乐于与别人交流。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课件出示“王国画面”)
小朋友,汉字王国里有许多秘密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今天我们就到汉字王国中走一趟,瞧瞧谁的收获最多。
二、我发现
(一)我会认1
1、请生自由读书上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解决。(四人小组自由读生字)
2、指名认读卡片上的字。
3、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指名)
4、小结,像这样的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5、拓展,你用“减减”这种方法记住的字还有哪些……
(二)我会认2
1、出示课件,指名读。
2、你又发现什么?像这样的字我们会怎么说?
课件出示: 秋 灯
禾 火 火 丁
3、出示,秒——妙 指名读
4、改变顺序
秋——秒 灯——炒
像这样排你有什么新发现?(偏旁相同)可用什么办法记?
(三)拓展,加一加
汉字中有许多联系,在这些联系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发现汉字的秘密,这样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很多的记字方法,会认识更多的汉字。
三、展示台
1、老师知识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早就用上我们今天的识字方法,认识了很多字买东西时,还收集了不少商标呢?你用什么办法认识了哪些商标啊?
2、四人小组互相展示识字,不认识的可以相互询问。
3、生上台展示自己认识的商标,教师鼓励学生用识字方法记字。
4、将自己的商标贴在本组的识字报中。
5、各组互相交换“商标服”认读(交流识字)
汉字每时每刻都围着你,只要你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就只探取汉字秘密最多的人!
四、“识字王国”奖励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小朋友,真能干,上节课用上自己的发现又认识了很多字,这节课我们要做个识字的游戏,看谁能认得多又读得好。
二、“日月积累”
1、出示课件(一棵苹果树,写着词语)
我们来开展一个游戏,看看哪个小组中的成员能在最短的时候内将苹果上的词读正确。
2、四人小组自由练——四人小组开火车读——指名
3、各小组间相互检查读,“我考××同学”,各小组指一名,以会读了为标准。
4、选择一个词说句子。
5、像“红红绿绿”“高高兴兴”这样AABB式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三、读读背背
1、课件出示:一棵小树慢慢长高,一只小鸟在树上跳来跳去?你看到了什么?
2、有人将你们看到的写成了一首小诗,你们读读看,他写了什么?生自由读。
3、到指名分节读。同桌读。
4、你读懂了什么?随机交流,为什么要小鸟轻轻地跳?
“小树还太小,太小”“它还在睡觉”
并随机指导朗读
5、带着理解有感情读小诗,并背诵。
6、配乐诵诗。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个名人单元。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教学目的
1、体会人物语言。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4、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就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这不,孙权又来劝说了,结果如何呢?今天咱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解说: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有所了解。)
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师: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部书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幻灯演示)。
三、解读
师:《孙权劝学》究竟怎样个劝法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章,先听老师来读,听的时候注意掌握字、词的读音。(配乐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及时指导,特别强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读文章,疏通文意,有疑问的划出来
师: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多积累文言词语,标注一下你觉得本文需要特别记忆的文言词语。(幻灯演示)
生甲:当涂、辞、治经、涉猎、见往事
生乙:即更
(解说: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及积累是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先疏通文意,再作重点记忆,合乎学生学习的思维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整体感知
师:大家齐读课文,读完后请几位同学复述、概括故事情节。
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听劝开始学习,学业大有长进的故事。
生:这个故事讲孙权两次劝学,吕蒙始就学,后大有长进。
师: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学的效果看来不错,文章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生:吕蒙与鲁肃的对话。
师:由此可以看出通篇文章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的,那我们把人物对话部分挑出来。
(解说: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自读及概括能力)
五、课文研析
师:全文几个人物?几次对话?
生:全文3个人物;3次对话。
师:同学们带感情读,把握人物形象。
师:三次对话语气一样吗?
生:不一样。孙权第一次劝学时态度非常坚决。“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语气坚决。第二次时隐隐有不满、责备。鲁肃与吕蒙对话表现的是惊异。
生:孙权第二次劝学是有不满,但我以为更多的是关心、爱护。现身说教,语重心长。
生:鲁肃与吕蒙对话时,鲁肃是惊异,吕蒙是自豪。
师:权蒙对话孙权是王,对蒙的劝说态度恳切,蒙肃同为将士,对其变化之大显示出惊异、赞叹。
师:下面我们请同学挑人物读,大家注意听,看他读的好不好?哪句话读的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通过有感情的读,学生容易理解把握人物)
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哪位同学敢挑战他?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精彩!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读出了感情。
师:读出了感情,恰当的说应该是读出了“语气”。哪个词体现了语气?
生:“邪”
师:什么语气?
生:反问。
师:“邪”是表示反问的语气词,相当于现在汉语的“吗”。文中还有其他语气词吗?
生:有。“耳”、“乎”。
师:分别表什么语气?
生:“耳”是表示限制的语气词,相当于现在汉语的“罢了”,
“乎”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相当于现在汉语的“啊”。
(语气虚词的积累)
师:根据刚才我们分析的,分小组有感情的读文章,一会儿找同学分角色读。(两组同学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哪一组同学能抛开课本,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再加工给我们来个小课本剧表演。(一组同学上台表演)
师: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演绎了一段白话《孙权劝学》,让我们也是刮目相待呀!
(解说: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充分朗读课文,让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课堂气氛,很好的培养学生自读古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表演能力)
师:吕蒙在孙权的再三劝说下,开始读书学习,并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文中有两个成语突出表现了吕蒙进步之大,请大家找出。
生: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幻灯演示)
六、体验反思
师:昔日吴下阿蒙,经过发奋努力,让同僚刮目相待,说到这我们不禁想到前几天学的一篇文章《伤仲永》,读完这两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生:学习对一个人来说,确实很重要。
生:仲永受于天而不受于人,最终泯然众人;吕蒙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刮目相看。通过对比体现出开卷有益。
生:活到老学到老。吕蒙那么大年龄才开始学习都让人刮目相待,我们更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师:好,活到老学到老,我把这句话送给大家。仲永天资聪颖,因后天没有学习,最终泯然众人;吕蒙那么大年纪才开始就读,但经过努力,让人刮目相待。看来读书确实有益。
(解说: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的感情体验,注重学生表达能力培养。把这两篇课文比较阅读,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开卷有益的中心,引起学生感情共鸣,避免教条式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七、拓展延伸
师: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
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生: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
生:书到用时方恨少。
师:“书到用时方恨少”,让我们一起
多读书,读好书。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我们师生共勉“穷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解说:课外知识积累是语文资源充分利用的一个方面,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是
提高学生
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劝学————不学
(恳切)
吴下阿蒙
又劝————就学
(关心)
刮目相待
论议————结友
(惊赞)
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是一篇自读课,故事性很强,本节课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上,通过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演课本剧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把握人物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这节课中得以充分体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表演等方面的能力,加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简介作者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花,给大家看看。出示鲜花的图片
师:看了这些花,有什么感受?
生:漂亮、美……
师:喜欢吗?
生:喜欢!
师:如果这些花是自己亲手种、亲手养的,我想同学们的感受会更深。哪些同学养过花?(生纷纷举手)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出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大家都预习了,作者是谁?
生:老舍。
师:我们以前学过老舍先生的哪些课文?
生:母鸡、猫、北京的春节、草原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老舍的资料。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作丰富。解放前创作的《骆驼祥子》等,对旧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创作了话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 馆》,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歌颂新社会,语言生动、幽默,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二、研究学习文章篇章结构
师:我们今天学的《养花》就是老舍写的一篇文章。我们先不看书。好多同学都养过花,那假如要你以《养花》为题目,写篇作文,你会写些什么呢?
生:养花的经过,写怎样播种,写怎样浇水,写花怎样长大,怎样开花。
自己养花的收获。
养的花是怎样的,写自己看到花开后的心情。
养花时碰到的困难。
师:同学们谈了很多。那现在我们打开书读课文,看看老舍先生又是怎么写《养花》的。 生:自由朗读课文。动笔写提纲。
师:读完课文后我们首先来检查一下昨天的回家预习作业,(PPT)出示词语,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这些词语。
生:跟读。
师:这些加点的字在字典里选择哪种意思呢?
生:说答案
师:看看每一自然段都写了些什么。(板书)
文章的提纲:
(1)“我”爱养花。
(2)“我”养的都是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
(3)“我”养花摸着了一些门道。
(4)养花要付出辛勤的劳动。
(5)养花要与别人分享劳动果实。
(6)“我”养花伤心的时候。
(7)“我”养花的乐趣。
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你刚才构思的《养花》和老舍先生写的《养花》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自由回答
生:老师,我觉得这篇文章有点乱,一会儿写这一会儿写那,如果我写,我会按照养花的经过来写,这样会更清楚点。
(说不出:看看我们列出的提纲,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很多同学都皱起了眉头,的确这篇文章我们怎么想都想不出它的写作顺序。感觉结构、内容上非常零散,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有)
虽然形式上很散,但是这些内容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来写的,是什么?(养花的乐趣)
对,文章的中心非常明确就是养花的乐趣,但是形式上比较零散,这就是形散而神不散,这样的文章我们就称它为“散文”。
三、学习课文:
师:文中有一句话总写了养花给作者带来的乐趣,是哪一句?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齐读)
师:文中哪些句子和词语具体写出了养花给老舍带来的乐趣,勾画出来,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师: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1-3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和词语具体写了老舍养花的乐趣?
1、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生:从这句话可以体现出作者很爱花,不管花开得大与小,只要花开了,他就极其高兴。从“一到夏天满是花草,连小猫都失去了运动场所。”还可以体现出作者养的花很多,他确实把养花当成了一种乐趣。
生:句子中为了体现老舍对花开得大小好坏并不计较,用了一个关联词,“只要??就??”
充分体现了养花给予他的快乐。
师:那你能用自己的的读把老舍养花的快乐传递给大家吗?(生展示读)
2、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师:为什么作者只养一些好种易活且自己会奋斗的花?
生:文章第一段中说道“我可没有工夫去研究和实验。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所以作者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师:除了抓重点词语,我们在做阅读的时候联系上下文也是我们理解句子的一种常用方法。 师:花草奋斗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
师:怎样的花草才算是自己奋斗呢?
生:不管天气怎样,都能经历风吹雨打。
就像桃花心木一样,拼命扎根,努力汲取水源。
师: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其实,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他对花草有一个内在的标准,从不追求外形大小、色泽鲜艳,而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带着对花草及老舍的敬意齐读这句话。(生齐读这句话)
3、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
生:从这句话可以体现出作者对花并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很细心地照管花草。
师:“置之不理”是什么意思?
生:在文中指把花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生:“天天照管”“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可以看出作者对花的感情很深。
师:请你想象一下,我会怎样照管、关切花草,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
生:我会帮花草施肥、锄去杂草。
生:我还会在花儿受到风雨的洗礼时,鼓励他们,别气馁,一定要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绽放自己最美丽的笑容。
生:我会像对待初生婴儿一般轻轻地抚摸他,并在心里暗暗地告诉他:快快长大吧! 师:把你对花草的关爱也用文字读出来吧。(生展示读)
师:让我们把老舍对花草的关爱齐读出来吧!(全体学生展示读)
4、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绝不是坏事。
生:这是作者学会养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养花让老舍长了见识,这就是乐趣。
生:“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既体现了老舍对知识的追求,又体现了他因养花无异增长见识而格外开心。
师:那你能用自己的读表现出老舍的自豪与开心吗?(生展示读)
生:老师,我有补充,“多么有意思”指在养花实践中摸到了门道,花养得很好,是件开心的事。
四、摘录好词好句:
师:老舍被称为“语言大师”,这篇《养花》中有好多好词好句,剩下的时间请大家在作业纸上,摘录好词好句,顺便再自己的脑海中积累一下。
五、总结拓展
师:花是美的象征,美的天使,而作家老舍通过劳动,创造了美,给生活带来了乐趣,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的《养花》。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月光曲》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的讲读课文,写的是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事。贝多芬是在特定环境的感染下,随着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激起创作灵感,以眼前的事物为依托,展开联想,即兴写成的。教学本篇课文,引导学生领悟《月光曲》的内容是教学重点,而理解贝多芬即兴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发展的变化则是教学难点。
教学本文,进一步落实分辨事物和联想,并引导学生自觉运用以前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诸如“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理清课文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等,使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及内容的过程中,领悟感情,使重点训练项目化为技能迁移运用。
【教学目标】
1、学习第9、10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重点)。
2、感受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意境、内容,体会贝多芬同情穷苦人民的思想。
3、在情境中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以贝多芬的一句名言引入。
二、创设情境,整件感知
1、初步感知:
看画面,感受情境,谈体会。
2、合作学习:
用两分钟时间读第9自然段,组内交流讨论: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说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指名反馈。
板书: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3、品读体会:
根据月亮、海水的变化,把三种层次的感觉读出来。
4、深入研读:
个体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层来读一读。
⑴ 第一层:
自由读→谈体会→重点指导“微波粼粼”“霎时间”→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⑵ 第二层:
自由读→谈体会→重点指导“忽然”“刮”“卷”“涌”→自由读→指名读→站起来读。
⑶ 第三层:
引读→谈体会→重点指导“波涛汹涌”→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回顾小结
过度:
好一幅美妙绝伦的海天月夜景!兄妹俩真的看到了吗?
1、看板书、理思路。
2、朗读:
⑴ 指名读。
⑵ 接读:
女→男→全班。
⑶ 齐读:
配乐朗诵。
四、学习第10自然段,拓展想象
1、想象说话:
贝多芬美妙的乐曲深深感染了兄妹来,贝多芬离去后,盲姑娘兄妹可能会说些什么?
这时贝多芬,心潮澎湃,飞奔回客店,他一边写,一边想,他想了些什么呢?
2、情感升华:
穿插再读贝多芬的话,体会情感。
【板书】
乐曲联想
柔和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有力 月亮升高
月光曲
风卷巨浪
高昂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各地遭受洪灾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了解梗概
1、描述导入,孕伏情感:
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选择容易读错的几个字词板书。如揪、瞪。
3、检查:
⑴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
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洪灾老汉)
4、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
(突遇山洪1~4;疏导撤离5~13;桥塌殉职14~23;祭奠英灵24~27。)
二、感受情势危急
1、通过初读,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2、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比一比,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汇报交流谈体会:
⑴生读找到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师用课件或小黑板集中出示。
⑵谈感受:
①几句话都不同程度地写出洪水凶猛,正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②从前后几句描写的情况看,水位在不断上升,灾情在不断加剧,形势越来越紧张、严峻。
(相机指导朗读这几句话,读出形势的紧张突变。)
③这些句子多采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像受惊的野马在路面上跳舞洪水狞笑放肆等词句让我们非常真切形象地感受到洪水的肆无忌惮,洪水就是魔鬼猛兽,突出了情况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师相机板书:情势危急。)
④这些句子,语言都非常简洁,精练,如:像泼、像倒。
⑶观察想象体验:
师播放洪灾的录像资料(或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洪水如猛兽般正以强大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村庄,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舍,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劳动一天的人们还在熟睡中。一声惊呼,大家突然一脚踩进水里,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命在旦夕时惊慌失措的样子吗?(引导学生想像体验情势危急。)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大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危急、恐怖、恐惧、担心。)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初步感受诗歌意境,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陶冶情操。
3、运用听读识字法认识12个生字。了解多音字只的读法。
4、学会书写6个生字。
5、学会基本句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
教具准备:课件、录音、星星、月亮卡片、丁丁挂图
教学过程:
一、丁丁出场,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的好朋友丁丁又来和小朋友见面了。快,咱们快给他打打招呼。丁丁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个圆盘,有时象把弯刀。(出示词卡:月亮)
师:真聪明,丁丁说猜中谜语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是什么呢?竖起你的小耳朵听电脑博士播放的歌曲。(课件播放小小的船歌曲)
二、读通顺课文,运用听读法识字。
1、听录音,听读课文。学生听、看、指课文。
2、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娃娃就用笔画个圈,把他留住,前后连起来猜一猜是什么字,实在猜不出来的话,待会儿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3、同桌互读。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娃娃,就互相帮帮忙。
4、分组比赛朗读,教师给予适当评价。
5、教师范读,学生指认。
师:你觉得老师读得怎样?(生简单评价)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因为老师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自己来到了天空。你也象老师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象,也会读得很好的。想试一试吗?
6、学生自由朗读。
7、学生配乐朗读。
8、试着背诵课文。
三、扩展练习照样子说一说。
1、课件出示题。
2、教师做一道题,学生检查做对没有。
3、课件出示答案,学生订正。
4、你能用在。的句式来说一说吗?把你平时想去去不到的地方,想做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尽情地说。
四、认识重叠词语宝宝。
1、课件出示:跳出来的词语宝宝,学生认读。
2、课件闪动词语,学生再读。
五、认识生字娃娃。
1、课件读跳出来的生字。
2、游戏认字:猜字游戏、摘星星游戏。
3、认识多音字只,读例句。
六、练习书写字娃娃。
1、教师重点指导尖(课件演示),教师范写。
2、学生当小老师教写里。
3、课堂练习书写尖和里。
七、结束。师总结,拍手齐唱《小小的船》。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赵州桥》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高度概括的语言不足以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它的这两大特点。特级教师王崧州在《万里长城》一课时处理“成千上万”一词给我很多启发,于是有了以下片段:
师:通过刚才对第二自然段的交流,大家的感受一定很深,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吗?
生:创新;节约;独特;坚固……
师:是啊,如果说十岁是可爱的孩子,20岁是年轻的小伙,40岁是不惑的中年人,80岁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那么1400岁的赵州桥在你看来是什么?
生:一位记不清年龄的老人;一位吃了长生不老药的老神仙……
师:想象一下,就是这位老人,1400年的岁月里曾经经历过什么?发生过什么变化?
生1:成千上万的人曾经在他背上来了又去,可是它还是那么坚强,只是稍微显得陈旧了些。
生2:一次次的洪水曾经从它的身上流过,人们都为它担惊受怕,但是它还是稳稳地站在那里,因为它有四个小桥洞为它减轻洪水带来的冲击力。
……
师:是啊,那再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个词──“坚固”,一定体会得更加深刻。赵州桥不仅很坚固,它的栏板上还有许多精美的图案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播放配有音乐的具体描写图案的几句话),仔细地感受与想象。
师:你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两条龙缠绕在一起,一边还在吐水花呢!
师:想象真丰富,什么叫缠绕,你能做给同学们看吗?
生2:我仿佛看到了两条龙在飞,前爪还相互抵着,回首遥望。
师:你说得那么形象,能用你的肢体语言让大家明白“抵着”和“回首遥望”吗?
……
师:你们对于龙的动作、形象体会得那么好,读一读,你一定会对语言也有所感悟。(读)
……
反思:感悟,在想象中激活
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言文字本身常常是简单的,教师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语言文字背后东西,想办法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语言符号为鲜活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学生真正开始用心想象时,他们独特的感悟才能被激活。《赵州桥》在教材里是一座文字的桥,只有当这座文字的桥化为学生可以凝神注视的桥时,感悟才是真实存在于学生的心灵深处的。在教学中,我抓住“坚固”和“美观”两大词让学生感悟,让学生换个角度将这座桥想象成一个人、一个老人、一个忘记了年龄的老人,学生的想象被激活了,他们自己在感动、在自豪。至于桥的“美观”显然在文字上就比“坚固”来得生动些,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氛围,让学生闭目想象。学生的想象力被充分调动,使文本本身更具有张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一、课堂导入巧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预习了《惊弓之鸟》,谁能告诉大家“惊弓之鸟”写了件什么事?(生答略。)大雁的母亲悲哀欲绝,坚决要为小朋友报仇,因此将更羸告上了法庭。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森林报》记者小雁发来的消息。
(课件:出示《森林报》)
本报讯大雁之死,使大雁母亲悲哀欲绝,它认为是可恨的更羸害死了自身的小朋友。据悉,死者的母亲已上诉,状告更羸,而更羸直喊冤枉,说造成大雁死亡的真正原因不是他,因此,双方将分别请辩护律师为自身辩护。至于结果如何,本报将追踪报道。
《森林报》记者小雁
师:大雁的母亲和更羸要分别请辩护律师为自身辩护。(稍停顿)大家想不想做一回小律师?
生:想!(欢呼雀跃)
师:好,现在就让大家做一回小律师。愿意为大雁辩护的小律师坐到——
(师出示“原告”、“被告”牌子。)
生(兴奋地):原告席。
师:愿意为更羸辩护的小律师坐到——
生(齐):被告席。
师:(戴上法官帽,庄严地)各位小律师请注意,请你们速读课文,将有利于自身的证词圈出来、划出来,然后可以相互议一议,几分钟后将正式开庭!
研讨:
《语文课程规范》倡议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胜利的机会。让学生当一回小律师,这种特殊的角色设置一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读书也就成了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积极性自然比为读书而读书高。另外,正如周一贯老师所说,“在开放的课堂里,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是个性化的。学生们从自身的感悟动身表达各自不同的见解,经常会造成意见分岐,而这种分岐会十分有助于认识的深化和学业的推进。”小律师的各执一词,正是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有力契机。
二、文本利用实
被告律师:大雁已经受过箭伤,它的伤口还没有愈合……
师:你怎么知道大雁已经受过箭伤?法律是讲求证据的,你的证据在哪呢?(生手足无措)
师:证据在课文中。
被告律师:(读第九自然段。)
师:从这一自然段,能看出大雁受过箭伤。可是本法官觉得你的推理力度不够,你看看这样说会不会更好。(打开课件)
原告(或被告)律师请注意:我的证据在课文的第____自然段,它是这样写的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__,所以我认为____________。
你试着用这种方式说一下。
师:在后面的辩护中,各位小律师最好也用这种方式。
研讨:
“按要求争辩”,这个切入点琢磨得好,既使学生重视了文本的学习,又使学生将杂乱、模糊的思维引向了清晰、有序的轨道,教给了争辩方法,提高了思辩水平,很好地体现了“知识、能力与过程、方法”的整合。
三:学生参与活
原告律师:被告律师请注意,课文第二自然段是这样写的: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这说明大雁受过箭伤,并且孤单失群。假如不是更羸拉弓射它,大雁完全可以回家养伤,就不至于死了,所以我认为更羸是有罪的。
师:原告小律师,你从哪里看出大雁受过箭伤,并且孤单失群呢?
原告律师:课文中说大雁慢慢地飞来,说明它已受过箭伤。
师:那孤单失群呢?
原告律师(稍停、思索状):课文中说是“一只大雁”。大家都知道大雁总是成群结队的,要么排成“人”字,要么排成“一”字。
师:这说明了更羸是怎样的一个人?
原告律师:很善于观察,很聪明。
师:对,善于观察,又善于动脑的人。更羸观察得那么细致,可我从你刚才的朗读中并没有听出大雁在空中慢慢地飞,也听不出它孤单失群,叫声凄惨,你能再读一遍吗?
原告律师:(有感情地读)
师:很好,请坐。哪位小律师还想读一下?
(很多同学举手,跃跃欲试)
师:既然这么多小律师想试一下,我建议想读的小律师站起来,大家一起读。
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从刚才各位小律师有感情地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孤单地在空中飞翔,它的叫声是那么凄惨。被告小律师,你们是不是也被感动了?
被告律师:法官大人,我提出抗议。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法制社会,虽然大雁很可怜,但罪不在更羸,因为更羸并没有用箭——终究法不容情。
(笑声、掌声)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法不容情。
(这时,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小律师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各抒己见。)
研讨: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越大,他们越学得兴趣盎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连“法不容情”之类的词语也能随口说出,也就缺乏为奇了。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和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和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正是由于教师发明性地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法庭)中,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充沛地激发出来,整个课堂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课堂精彩哪里来?“课堂因学生的精彩而精彩(特级教师韩春梅语)”;学生精彩哪里来?从本课例不难看出,教师巧妙的公开课教案、对学生的充沛尊重、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出彩”的重要原因。
【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九篇】相关文章:
动物作文教学11-18
作文教学反思05-23
作文的教学反思12-02
作文命题教学的反思01-05
练笔作文的教学反思09-14
高中作文教学反思06-16
教学录像观后感范文12-22
写动物作文教学实录11-17
描写动物的作文教学11-17
自由作文教学反思范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