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10-24 02:49:4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欣赏犟龟这一形象,理解“犟”的多层含义。

  3、体会文章的主题,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二、教学重点

  在教学本课时,应让学生充分感受童话的情趣,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尽可能多地探究、挖掘出精深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准备

  学生充分的预习课文,收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进童话的世界。同学们有没有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呀,它几乎是伴随我们成长的。那么大家听过几个版本的龟兔赛跑的故事,让我们来说一说。

  有小乌龟赢的,有兔子胜的,有乌龟和兔子一起到的,还有……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只可爱的小乌龟,它是由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米切尔恩德给我们带来的《犟龟》。

  (二)介绍作者

  先学生介绍,然后老师补充。

  米切尔·恩德出生于德国,后离开了德国迁居意大利,1974年厚积薄发,发表了小说《毛毛》,并因此成功为20 世纪登峰造极德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如今米切尔·恩德这个名字,已像安徒生的名字一样家喻户晓了。

  (三)既然米切尔·恩德已像安徒生一样家喻户晓了,想必他的童话故事一定很精彩,让我们来大声朗读课文。

  (注意:朗读时要圈点勾画,看一看童话里写了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将能表现他们性格特征的词语画出来。教师出示要求: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各种小动物“说话”的语气、语调,揣摩它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

  (四)整体感知

  指名同学接力复述课文。

  (五)列举小动物进行性格分析

  作为一篇童话,同学们一定比老师更有发言权,那么我们来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小动物,在书中看出他有怎样的性格,他说话是的语气和神态应该是怎样的?

  (蜘蛛:嘲笑、自以为是;壁虎:傲慢、无奈:蜗牛:迷糊、明智,弱小而友善;小乌龟:自信、执著、坚定不移)

  (六)这只小乌龟特别在哪?(众答:犟)对,同学们真聪明,把这个字的读音“jiàng”念对了。但“犟”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看“犟”上面的偏旁是“强”,倔强,下面的偏旁,是“牛”,平时我们爱说,“某某真是牛脾气”,放在一起就是像牛一样倔强执拗不听人劝。

  (七)小乌龟的“犟”究竟体现在哪呢?这一次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读出各种小动物的语气,语调,语速。

  1、为什么说小乌龟是个犟龟?

  (归纳:因为小乌龟能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遇到任何困难和障碍都不改变初衷,一往无前。)

  2、小乌龟认准的是一个什么目标呢?文中哪句话最能突出它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归纳:“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3、文中一再重复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归纳:突出小乌龟决心之坚定,既定目标不可更改,并不断朝着目标前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那么小乌龟是顺利地实现了它的`目标么?在这个过程中它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阻碍呢? 相机板书:

  蜘蛛——嘲笑,爬得慢

  蜗牛——方向反了

  壁虎——婚礼取消

  乌鸦——狮王去世

  小乌龟——我的决定不可改变

  (归纳:路途远,时间短,还有蜘蛛、蜗牛、壁虎和乌鸦的拦阻和建议。)

  5、那小乌龟面对这些困难和阻碍害怕了么?退缩了么?

  它在应对这些困难的过程中还表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请结合文章具体语句谈。

  (归纳:有自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有顽强的毅力,还要能听取正确的意见。)

  小结:这样看来,光有对目标的坚定执著是不够的,还需要勇敢自信,顽强坚毅,这样才能到达你心中的目的地。

  6、可老师还有个疑问,如果小乌龟赶到目的地,没有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那小乌龟此行还有没有意义呢?

  小乌龟锻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交了朋友,证明了“我能”……(有创见的看法应给予肯定。)

  (小结:看来,成功不在于一定达到预定目标,只要在追求的过程中,能有收获,能证明自我,能使自己成长,就是成功。)

  (八)师:我们读了,听了,看了这个故事,同学们肯定有不少收获,同时,也可能存在很多疑问,现在,就请把你的疑问提出来,先前后左右的同学互相讨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呆会儿提出来,我们全班同学共同探讨,希望同学们像——休一样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自主质疑解疑。

  (九)大家表现得很不错,提了很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现在我们来谈一谈你的收获。

  (十)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小乌龟的“犟”值得吗?

  师小结:我们做事也会像犟龟一样,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振翅高飞的雄鹰。同学们,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小乌龟一样,犟的精彩,犟的可爱,犟的有理。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了解夏天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夏天、赞美大自然、赞美劳动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夏天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阅读描写夏天的书籍。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夏天相片,包括江南水乡、苍茫塞外、黄河流域的夏日图片,请学生辨析哪一幅图片是本课描写的夏日情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小组交流

  1?人们爱吟诵春花秋月,冬雪的洁白也为人们称道,夏天却极少被提及。一说到夏天,人们总会想到骄阳似火,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明白的字词或不理解的问题。

  2?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

  3?用横线勾出文章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再仔细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赞美夏天

  1?文章从几方面赞美了夏?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夏季特点的句子。

  2?感受夏天的气氛。

  (1)夏天的气氛热烈得像什么?作者把夏季、绿草、树林带各比作什么?在这沸腾的夏季、密密的绿草、茂盛的树林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2)这一声声蝉鸣真是那样使人心烦吗?在这里,作者透过蝉鸣,想告诉我们夏天怎样的特点?

  (3)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两句话蕴含着怎样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3?欣赏夏天的色彩。

  (1)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这指什么?有怎样的道理?(出示句子: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洋溢着成熟的气息。比较研读,深刻体会。)

  (2)结合对希望、成熟等词语的理解,完成填空:

  夏天,正当之间,正是一个、的旺季。(春华秋实承前启后生命交替)

  (3)联系下文,理解句子夏天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的含义。

  (4)田间长着哪些庄稼?它们的长势怎样?

  4?感悟夏天的旋律。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出自白居易的《观刈麦》。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诗句意思。(出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引导学生读这句话。)

  (2)用自己的话谈谈人们夏季的繁忙、紧张。

  (3)有感情地朗读全段,读出夏天紧张的旋律。

  四、精读全文,拓展积累

  1?引读文章最后一段,勾出写夏季特点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对夏季的赞美之情。

  3?背诵课文第一段。

  4?文中有许多句子把夏天的景象写得形象生动,读一读,抄一抄。

  板书:

  夏

  热烈磅礴之势

  金黄旺盛活力

  紧张人倍忙

  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巴迪父母的不同评价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

  2、训练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4、学会生字,理解文中不懂的生词。

  5、在讨论的基础上能及时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习重、难点】

  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完全不同评价的理解。

  【学习准备】

  预习,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等。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并通过朗读,讨论解疑。

  〖教具准备

  1、抄有现代诗教育与孩子的投影片。

  2、抄有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朗读诗歌引出课题

  1、投影片出示现代诗教育与孩子引出课题。

  2、由课题提出问题:

  ⑴ 为什么要打引号?

  ⑵ 分别是谁说的?

  ⑶ 为什么会这么说?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

  为什么会有两种完全不同评价?

  3、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梳理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⑴ 父母各自不同的评价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

  结合实际谈感受,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花时间使学生切实理解第一个问题,这对解决后两个问题起着关键作用。)

  ⑵ 为什么我越来越体会到我是多么幸运?

  以生活例子具体说说幸运和不幸运。

  ⑶ 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结合第二题,以简笔画形式来理解。

  4、小组合作,探究,解疑。

  5、班内交流、汇报成果,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三、小结

  四、作业

  准备下节课的辩论赛。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鼓励 父亲:批评

  兼而有之(幸运)

  只有一种(引入歧途)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要求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教育学生懂得爱鸟、护鸟。

  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

  5、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录像)、投影仪

  课时安排:

  3课时

  流程展示

  展示翠鸟标本、导言入课

  ↓↓

  投影学习目标投影学习方法

  ↓↓

  学生质疑

  ↓

  据疑板书导学

  ↓

  学生再读,找出课文从几方面写翠鸟可爱

  ↓↓

  学生读文,找出翠鸟外形特点的段落学生读文,找出写翠鸟活动特点的段落

  ↓↓

  投影翠鸟外形图VCD

  翠鸟鸣叫、飞行、等鱼时画面

  ↓↓

  学生看图、说图文字投影描写翠鸟飞行、等鱼的语句

  ↓↓

  投影文字描写翠鸟外形特点读文、勾重点词,并联系图画及上下文理解

  ↓↓

  读课文,勾句子,理解重点词VCD

  翠鸟捉鱼时动作

  ↓↓

  动画按作者描写顺序出现翠鸟身体各部分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

  ↓↓

  对比体会作者描写顺序与自我说图的顺序完成形成性习题2

  ↓↓

  完成形成性练习题1

  →查标,对照学习目标,总结课文

  ↓

  结束

  《翠鸟》教学设计简介

  《翠鸟》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特点为:

  开课即展示翠鸟标本,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该课的教学采用了目标教学法,课前定标,质疑导学中达标,总结课文时查标,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有据可依。

  恰当地运用了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画投影展现静态的翠鸟,VCD及电脑动画体现动态的翠鸟。鲜明的画面,动听的音响,迅速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同时又利用文字投影出示重点句段,从而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迅速结合。使得作者按顺序抓特点来描写翠鸟的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在该课的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图画及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自读勾划的良好自学习惯,从而保证双基训练能落到实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感知,导入新课

  播放关于翠鸟的教学录像,直观形象地认识翠鸟,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互相交流难点字词。

  3、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投影翠鸟,学生自读,思考:这段写翠鸟的什么?(外形)

  2、提示: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是哪三个方面呢?

  3、四人小组自学。

  4、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句:写了翠鸟爱停在苇秆上。突出外形特点:“红色的小爪子”。

  (2)第二——五句:写翠鸟的颜色。用一个词概括(“鲜艳”)。

  重点理解: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的颜色鲜艳写具体的?

  头上:橄榄色头巾,翠绿色花纹。

  背上: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赤褐色的衬衫

  联系上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形容颜色又鲜明又美丽)。

  思考: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第六句

  学生自读句子,找出能概括本句的词语(小巧玲珑)。

  “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小巧玲珑?

  眼:透亮灵活

  嘴:又尖又长

  联系上文理解“小巧玲珑”(形容又小又灵巧精致)。

  5、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指导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红色的小爪子

  外形颜色鲜艳头上(头巾)背上(外衣)腹部(衬衫)

  小巧玲珑眼(透亮灵活)嘴(又尖又长)

  第二课时

  一、试背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齐读课文,思考主要写了什么?(翠鸟的活动特点)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读,理解每句话写了翠鸟活动的特点。

  第一句:动作敏捷

  (1)“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重点理解“贴”和“疾”。

  (2)“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翠鸟停得急而轻。在停与飞的对比中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

  第二句:专心机警

  抓重点词体会,如:“一动不动”“注视”“等待”

  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而理解“注视”(集中注意力看)。

  播放翠鸟飞与停的慢镜头,让学生具体感知。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播放翠鸟捉鱼的过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什么?(翠鸟捉鱼的过程)

  提示学生从翠鸟捉鱼的过程中找出翠鸟活动的两个特点。

  第1、2句:锐利的眼睛

  抓住“悄悄”“露”“尽管……还是……”体会。并理解“锐利”(尖锐锋利,指感觉灵敏)

  第3、4句:行动迅速敏捷

  勾出捉鱼的动作:“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贴着”“飞走”。从捉鱼过程中体会到(1)翠鸟的动作熟练连贯,不犹豫不落空。(2)动作在一瞬间完成,连机灵的小鱼也没反应过来。可见翠鸟行动迅速敏捷。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为什么摇晃?(翠鸟蹬开苇秆去叼鱼)水波为什么荡漾?(鱼儿被翠鸟叼出水面)

  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这说明(翠鸟的迅速敏捷)。这是作者从侧面写出了翠鸟的迅速敏捷。

  4、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抓住苇秆”的小爪子。)(2)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3)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与草、树的颜色相近而有掩护的作用,不易被发现。)

  总结:翠鸟捉鱼的本领是由它的外形决定的,并且是由它外形各部分的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5、结合板书,小结本段。

  6、训练朗读。

  板书设计:

  活动1、迅速敏捷:疾飞

  2、专心机警:注视

  捕鱼1、眼睛锐利:悄悄

  2、行动迅速:蹬、叼、飞

  第三课时

  一、朗读第1——3自然段

  二、指名简要概述已学内容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引入学习第一句。

  “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强调“真想”,感受那种非常喜爱、迫不及待的心情。

  2、但这种想法可能吗?引入学习第2——6句

  理解“陡峭”,板书“打消想法”。

  3、导读:于是,我们只能……

  从“远远地看着”“希望它……多停一会儿”中感受对翠鸟的喜爱。板书“希望”。

  4、进行爱鸟、护鸟教育。

  思考讨论: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

  6、齐读。

  四、总结全文

  五、指导背诵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了解诺贝尔晚年的辉煌业绩,受到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精神的熏陶。

  3.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我求疑释疑的能力,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在自我实践、体验、感悟中拓宽阅读空间。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及诺贝尔晚年的辉煌业绩,学习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精神。

  2.能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拓宽阅读、思维的空间。

  三、学习准备

  1.根据导读自读、自悟课文,提出学习疑问,自学生字词。

  2.查阅有关诺贝尔的.资料。

  3.师了解、收集学生疑问并写好小黑板。

  四、学习课时: 一课时

  五、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课、说说编编

  1.今天我们先做一个有趣的文字游戏,(出示词语:专利延绵思忖愚昧遗嘱死而无憾诺贝尔)

  (1)读一读;

  (2)说一说意思;

  (3)连一连,请选择你喜欢的几个词语,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编一段话。(可根据你对课文的了解或自由选择内容)

  2.小结学法、板书课题:诺贝尔用自己无私与博爱的精神谱写了人生的《最后的辉煌》

  (二)以疑激思、体验感悟

  1.通过自学课文和查找资料,你们获得了关于诺贝尔的那些知识和事迹?(生说,师择机引导、提升并板书。如:诺贝尔发明家企业家巨大贡献巨额财富)

  2.同学们知道得真多,真了不起!课前老师收到许多有水平的疑问卡,有的是文中的有的涉及课外的知识。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是释疑解难的高手?(出示小黑板并请一同学读题)

  3.问题征答台:

  (1)诺贝尔晚年的心愿是什么,这个心愿如何实现的?每次的心理活动表达了他的什么心情?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2)为什么至于其他的款项应该以全人类的幸福为前提?

  (3)在诺贝尔的遗嘱中为什么要写上歧视别人是最愚昧、最无知的行为这句话在他的遗嘱中有什么作用?

  (4)课文通过那两件事来写诺贝尔的,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5)为什么要以《最后的辉煌》为题,而不用《一生的辉煌》或《诺贝尔奖金的由来》、《永远的辉煌》为题?

  (6)为什么说一个世纪以来,诺贝尔对人类科学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上的贡献?

  (7)为什么说诺贝尔一生充满传奇?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结合收集的材料自主选择问题回答。)

  4.生说,师择机引导学生通过心理活动描写体验、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情朗读、感悟、升华并板书。(如:捐助医学设诺贝尔奖名垂青史发展科学与文明)

  5.看板书小结全文,谈学习感受或收获。(可从情感、表达方式、语言特色方面说)

  (三)、学习语言、发掘潜能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受到启发。我发现这课用了许多关联词,你们愿意根据课文内容或掌握的材料和老师来一次关联词补句大战吗?(师先示范,然后再让学生考老师,最后生生互考)如:

  1.我虽然生在瑞典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为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成就大事业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心胸狭窄的人。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诺贝尔就终日笑容满面。

  (四)实践体验、深悟砺志

  诺贝尔传奇的一生及诺贝尔奖激励了无数人们勇攀科学高峰。你知道一个世纪以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间况吗?好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姓名、国籍、种族、主要成就奖金类别出一期小报。比一比,看那组出得好!(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人类科学与和平

  科学家巨大贡献 发

  诺贝尔捐助医学 展

  企业家巨额财富名垂青史

  设诺贝尔奖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文中细节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

  2、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从小就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故事——愚公移山。那就让我们在上课文之前,先回忆一下这个故事。请看Flash《愚公移山》。

  (二)重点文常:

  1、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经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文体: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

  (三)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解释全文,有问题的一会儿质疑。

  2、学生质疑,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一些重点词语的解释。

  (四)理解全文:

  1、愚公家周围环境如何?他为何要移山?移山有什么好处?(尽量用原句回答。)

  答: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移山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移山有何困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困难有山高大、面积广、年老力衰、移山人少、运土石工具简陋,往返路途遥远。这样写的作用可以衬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之大。

  3、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长远的,发展的观点。

  4、思考: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明确: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5、思考: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

  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再次表现出愚公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智叟不智,愚公不愚,“愚公”实“智”,“智叟”实“愚”,这正是寓言给两人取名的用意。

  6、不是智叟一个人对移山产生了质疑,还有愚公的妻子,那么,愚公妻子的'态度和智叟的态度是一样的吗?请你找找文章中的描写,比较分析。

  学生讨论,明确:

  愚公妻 智叟

  称呼: 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 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 “以君之力……何?”(担心)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且焉置土石?”(献疑) “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7、这则寓言有何寓意?

  明确:告诉人们,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任何困难都可战胜。

  8、问:为什么用这个神话结尾?

  讨论并明确: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9、全班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通过愚公的成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七、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愚公妻 智叟

  称呼: 妻称愚公“君”(尊敬愚公) 智叟称“汝”(轻视愚公)

  语气: “以君之力……何?”(担心) “甚矣,汝之不惠”(倒装,轻蔑)

  “且焉置土石?”(献疑) “以残年余力……土石何?”(嘲讽)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6-14

教学设计方案04-29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31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27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07-03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精)07-04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9篇)05-20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1-11

大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11-27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