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4-12 13:20:0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方案汇编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汇编6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本课题《格林童话的故乡》是六年级上册艺术教材第 六单元《莱茵河畔》中的第一课题的内 容。本课题通过对于莱茵河畔的德国这个国家音乐家巴赫的了解,从而感受巴赫的经典作品《小 步舞曲》的旋律,并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这首《小步舞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旋律 以级进与跳进交替、连音与顿音相问,十分生动活泼;第二段与第一段没有大多的对比,只是音 区提高,力度增强,情绪更为明朗。巴赫的这首《小步舞曲》虽然简单,但由于曲调动听,不少 乐队把它编成管弦乐或轻音乐曲演奏,还被填上歌词演唱,成为巴赫最通俗的名曲之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扩宽音乐视野,为学习歌曲服务。

  2.能够初步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体验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

  3.通过欣赏和亲身体验感受相同乐曲不同乐器带来的不同演绎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巴 赫及其作品的体验和感受,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是 新课标强调的教学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以“主体、创新”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以 音乐审美为核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 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愉快的接受新知识,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体验、发现、创造、表 现等多种方式来学习音乐,理解音乐,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音乐实践 能力,开阔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今天让我们跟着音乐,踩着优雅的舞步走进音乐教室。 播放《小步舞曲》音乐)唱《师生 问好歌》,提醒坐姿,进行发声练习。

  二、导入新课 话故事伴随我们成长,它使我们的童年更加美好,这就是

  德国著名的儿童文 学作家格林兄弟(出示图片,大家齐声回答:格林兄弟) 。提问:你看过他们的哪些主要作品? 鸭、睡美人、白雪公主等)德国还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今天就让我们认识格 林童话故乡的音乐家们吧!

  三、走进巴赫

  1.说起德国的音乐家,我们在上学期已经了解了谁? 学生回答:德国的音乐家,乐圣一一贝多芬。) 设计意图:学生联系上学期所学的知识,说出乐圣--贝多芬就是德国音乐家,学生立刻对格林童话的音乐家产生了探究心理,对德国音乐家产生了无限遐想,这样自然地 将学生带入艺术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德国有位伟大的作曲家一~巴赫。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巴赫的介绍

  资料,请你简要 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巴赫的资料。)

  【设计意图: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联系新知识的学习,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巴赫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很全面,陆老师也 收集一段巴赫的视频介绍,大家想看看吗?( 学生 观看视频介绍。)

  4.伟大的巴赫离我们现在已经有将近300年的历史,但他的乐曲成了世界名曲。下面我们来 欣赏一首《小步舞曲》。

  5.指导学生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艺术,感受与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及综合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 欣赏巴赫的经典作品小步舞曲,让学生感受德国古典音乐的旋律,学生自主说出欣赏后的感受, 觉得乐曲很优雅、轻快,三拍子的。

  6.你知道什么是小步舞吗?小步舞是一种古老的舞蹈,最初产生于民间,

  后传入宫廷,很 快在欧洲贵族社会中流行。这种舞蹈速度平缓,动作典雅,因为其步伐小且欢快而得名。节拍都 是三拍子的。当时不少有名的作曲家都写过

  小步舞曲,其中以巴赫的这首小步舞曲和贝多芬写的 一首小步舞曲最为有名。

  四、学唱歌曲

  1.这首经典的舞曲有人给他填了词,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

  2.演唱歌谱。这首《小步舞曲》的旋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那么你能跟着

  琴声亲自唱一唱 吗?先请同学们看歌谱,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歌曲中的一些

  音乐符号。歌曲分为几段呢?第 段中哪两句是相似的乐句,那两句是相同的乐句。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引 导学生自主发现难点,说出歌曲中一些音乐符号及意义,分析歌曲的结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而且使课堂更形象更生动。】

  第二段第一乐句的高音要有气息控制,还要注意变化音的音高。完整演唱歌谱。

  3.唱词,指导学生用圆润的声音唱,高音有气息的支持,唱得轻松。

  4.采用不同形式演唱:分组、个别演唱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发声方法唱好歌曲的高音乐句,听准变化音的音高提 示力度的变化等。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 法去练习,力求通过巧妙而有效 的教学手段,及时检测和反馈问题,帮助学生解决教学重、难点。】

  五、比较不同版本的小步舞曲改编版

  师:都说好音乐要一起分享,老师这里还有几首歌曲,听听看,都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生聆听3种改编版的'并说感受。

  六、欣赏《小步舞曲》

  1、第一次欣赏弦乐版本的《小步舞曲》

  师:咦?是什么乐曲有这么大的魅力?让各位艺术家对它流连忘返?对这首乐曲你想知道什么?

  生说想法

  师罗列5个问题:作曲家是谁?哪国人?音乐的情绪速度?乐曲分为几个乐段?你能记住一段主旋律吗?

  2、介绍作曲家——巴赫

  师:我要向你们隆重介绍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巴赫,1685年出生于德国。他的作品包罗万象,尽管作品中的大部分已经流失,但仍有500多部被保留了下来。巴赫被人称为是不可超越的大师。

  3、教师钢琴范弹《小步舞曲》,

  师:其实,最早的《小步舞曲》是由古钢琴来演奏的,古钢琴也就是钢琴的前身,我们来听听古钢琴的音色,同时数数刚才我们演唱的《我们大家跳起来》的这一片段在《小步舞曲》中出现了几次?

  生聆听后说感受并校队

  师:小步舞曲顾名思义就是为小步舞而谱写的乐曲,你知道小步舞曲有适合在哪些场合下播放?

  生说感受

  七、学跳《小步舞曲》

  1、介绍小步舞的来源

  师:同学们,知道吗?《小步舞曲》不仅仅是一首钢琴曲,而且还是法国宫廷的一种礼仪文化的体现。它原是活泼欢快的法国民间舞曲(土风舞),大约1650年传入宫廷,逐渐地变为速度徐缓、庄重典雅的宫廷风格,流行于上流贵族社会。

  2、手指上舞蹈

  师:老师今天也想让同学们体会一下法国宫廷礼仪。

  师范跳邀舞的礼仪,再示范小步舞。

  生观察小步舞的特点再感受小步舞。

  师:由于我们的场地有限,我们让脚步移到我们的手上。

  3、表现音乐

  A段图谱,B段手指舞蹈。

  4、小结

  师: 现在,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其中,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必修教材和国际重大音乐比赛的参赛曲目。希望同学们有空的时候再去听听巴赫的其他作品。最后,让我们在吴国钧老师填词下的《我们大家跳起来》中结束今天的课程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4个生字的读音,认清“巧”、“绣“、“纹”、“腹”、“衬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苇秆”、“小巧玲珑”、“鲜艳”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描写外形的语言,讲解句段关系,弄清总分结构

  难点:讲解句段关系,弄清总分结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课前准备:录象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挂图或标本)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你现在见到的翠鸟吗?

  二、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学,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翠鸟?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正音:衬衫、锐利.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zhǎng cháng)着一张细长(zhǎng cháng)的嘴。

  b 尽(jìn jǐn)管小鱼只(zhǐ zhī)把头露出水面来吹个小泡泡,可还(hái huán)是难(nán nàn)以逃脱翠鸟的眼睛。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每位学生读课文总数在2遍以上)

  (3)交流: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

  (讨论得出结论,并找出相应段落:外形——1、2自然段;行动——3、4自然段;住处——第5自然段。)

  三、学习1、2两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翠鸟外形一个什么特点?找出概括性的一个词。(小巧玲珑)

  (1)理解“小巧玲珑”一词。

  (2)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它的小巧玲珑?(一双红色爪、透亮灵活的眼睛,一张细长的嘴。看投影理解“透亮”。)

  (3)用喜欢的语气读这一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翠鸟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十分美丽。

  2.范读第2段,边听边标句序,思考: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用划出。

  (1)自学。

  (2)反馈:这句话是: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用圈出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一个词。(鲜艳)

  小结:像“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这句话既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把它叫总起句,“鲜艳”是这句话中的中心词。

  (3)读2—4句:

  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羽毛的鲜艳?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与原文比较:哪一处写得好?为什么?

  ③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好2——4句。

  ④这3句话与第1句是什么关系?(点明这样的段式叫总分段式。)

  3.齐读这两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意思。

  四、指导书写:巧、绣、纹、腹、衬衫。

  五、作业。

  (1)抄写字词。

  (2)熟读1—2两段。

  (3)比一比,组词。

  逃( ) 隐( ) 疾( ) 衬( )

  桃( ) 稳( ) 病( ) 村( )

  (4)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疾飞( )

  ①病 ②恨 ③快,迅速 ④疼痛。

  锐利( )

  ①快或尖 ②感觉灵敏 ③勇往直前的气势。

  板书:

  总起分述的方法 找出总起句 主要写什么

  读分述部分 从哪几方面写的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课前谈话

  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找春天,你们找到了吗?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新课,读准醒字,你怎么记住咱们今天学的第一个生字。记忆醒。

  二、放音乐,教师配乐朗读儿歌,学生评价老师读得怎么样。

  三、学生模仿老师读儿歌。第一遍轻声读,遇到生字,看拼音自学。第二遍指名5个同学,一人读一小节,要求把音读准。第三遍各自大声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教师重点领读儿歌,学生自由选读儿歌中的小节。

  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悟儿歌。

  ⑴出示有柳树的春景图。

  ⑵提问:小柳树睡了整整一个冬天,它什么时候睡醒了?谁能读出小柳树睡醒的样子。(学生表演读。)

  ⑶小柳树睡醒了,它的好朋友春雨、春风、春燕和它在一起做什么?

  ⑷创设情境:请学生扮演春雨、春风、春燕读有关的三小节。它们对柳树说些什么呢?柳树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学生上台表演。

  ⑸语言训练:

  春雨帮助柳树,柳树变得,柳树对春雨说:。

  春风帮助柳树,柳树变得,柳树对春风说:。

  春燕和小柳树,柳树,柳树边飞边说:。

  ⑹朗读课文:春天里的景物这么可爱,让我们走进春天,美美地读一读!

  ⑺演读:小组内表演,四个同学分别扮演柳树、春风、春雨、春燕。

  ⑻在春天里,还有什么和柳树一样也醒了呢?学生自由发言。

  六、出示大屏幕识字:说说你认识了课文的哪些字,不会认的字怎么办?说说你的好办法。

  七、巩固练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用熟字来记忆。

  3.猜字游戏。(以学生自己把生字编成谜语互相猜为主)

  (1)身上脏了怎么办洗澡。

  (2)大雨落在田地上雷。

  (3)自行车轮胎缺少气软。

  4.认生字练习:全体学生把自备的生字卡片摆放好,老师大屏幕上的字,学生从字卡里找字并举起来。

  八、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说话二字的言字旁和春字的撇捺。

  (1)言字旁的一点不能太低,横要写得斜,竖稍向左歪。

  (2)春字的撇起笔在竖中线上,然后要往左斜;捺的起笔不要靠近撇,要给下面的日字留出空来。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语文,讲的是一位盲妇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巴黎的街头乞讨,她身旁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可是没人给她施舍,一位诗人在木牌上加了一句春天到了,情况就完成不同了,各种各样的人都慷慨解囊,因:为诗人的语言,用美好衬托出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引起了人们对盲妇人的同情。从故事中,人们可以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语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言的魅力,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从故事中体会语言文字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体现课插图的投影片

  学生:前留意广告词,收集自己喜欢的广告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我们的语言充满着巨大的魅力,恰当地运用语言,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了《加了一句话》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出:加了一句什么话?谁加了一句话?加了一句话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加一句话等。)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请教同学、老师,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看看通过自读课文,弄清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在书上做上记号。

  三、小组合作交流,解答疑难。

  1、分小组合作交流自读所得,讨论疑难问题。

  2、假如你当时就在场,你会怎么想?

  教师巡视适时检查:

  ①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如:佝偻、衣衫褴褛、绅士、风烛残年。

  ②对重点问题: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前面加上春天到了就有这么大的魔力的讨论。

  四、创设情境,采访释疑。

  1、假如你是《巴黎时报》的一名记者,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请你即兴进行现场采访,看看人们是怎么想的,前后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其他同学分别扮采访对象:双目失明的老妇人,法国著名诗人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打扮漂亮的少女,衣着寒酸的职员。

  指导学生采访问题要依对象而定,如:

  (1)老婆婆,今天给你钱的人多吗?

  (2)先生,你为什么要给这位盲妇人加上春天到了这句话?

  (3)先生(太太、小姐)街上那么多乞讨的人,您为什么要把钱给她?

  (4)先生,看样子您不是很有钱,为什么还要给她钱?

  通过采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春天来了,我什么都看不见这句话的含义,感悟语言的魅力,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并谈谈读了最后一段话的感想。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谈话激情:春天,万紫千红,到处莺歌燕舞,和风送暖。人们沉浸在对春天的美的享受中,而那位盲人却看不到这人间最美好的季节,是多么的令人同情。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感受人们思想的变化。

  2、指导学生用抒情的语调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春天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老妇人什么也看不见的不幸遭遇的强烈反差。

  六、拓展训练:

  加了一句话后,人们对盲妇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场面一定很感人,请把当时的场面描写下来,注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的: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体会和学习小说的艺术特色──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编写。

  教学理念:

  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倡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平等对话;提倡编者意图、写作意图和学习意图的和谐会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内容:

  《心声》是发表于80年代初期的反映教育问题的一篇小说。小说通过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日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根据文章的特点,我们在引导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要遵循学生认知的原则:要研讨小说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要在把握小说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为了充分调动和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拟安排两课时学习本文。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阅读课文。

  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示例: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他的这一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最后,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万卡和自己的心声。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三、自主阅读,体验感悟

  1.教师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设计话题让学生讨论。

  出示话题并进行讨论:小说着重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所应把握的基本点:李京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全文,讨论: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设计原则:在多数同学能够提出想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揣摩,根据关键语句或段落,了解李京京的经历和情感体验,把握李京京情感倾诉的需求。

  预期成果所包含的实质: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3.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入阅读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课堂小结

  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在下一堂课再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吧。

  五、布置作业

  1.提取小说主要情节,把课文缩写成300字以内的故事。

  2.阅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说。把握小说的主旨、赏析小说艺术特色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主要的目标。

  二、赏析体会

  设计原则:充分发挥学生阅读课文的自主性,调动学生赏析的积极性。以学生选择重点语段朗读、赏析为主,教师适时指导赏析。

  关于小说主旨,应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到发现与体会赏析。关于小说的艺术特色,应落实好重点问题: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

  三、合作探究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探讨研究。(似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充分发挥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自由。)

  1.《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帧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提示:《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2.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程老师为什么最后让李京京读完了全文?假如你是李京京或程老师,你会怎么做?

  教师引导时要把握的方向: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要尊重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愿望。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听到的是一个少年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呼声,他有着多么美好的心灵啊!作为教育者,我深受教育和激励。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没有理由不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作为受教育者,我们也应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体验,探求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为着健全和完善自我人格而努力。让我们携手前行吧!

  五、作业

  平时注意积累,记下自己在文学欣赏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小梅舍己为人的好思想。

  2、学会生字功、激、索、获、锤、灌等词。理解不假思索、成功的意思。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4、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教学重点: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3人一组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做过实验吗?实验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会失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实验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让我们带着问题听录音,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一次实验?做了一个怎么样的实验?这个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指名交流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不加字不漏字。

  2、2人小组学习。

  3、汇报学习:出示 词语指名读

  4、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

  5、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分别哪几节写的是实验的准备、过程和结果。

  四、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边读边想:外国的教育家在实验前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找出有关词句,用横线画出来。

  (1)用先再接着然后连贯的说说所做的准备工作。(先拿瓶子,再取铅锤,然后放瓶子,分铅锤;最后要学生把铅锤放瓶子里。)

  (2)说:井口很窄,一次只能让一个人上来。

  板书:铅锤小梅等

  先后放水(险)

  瓶子井(窄)

  说话练习:实验失败是因为。

  2、而小梅他们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重点指导:出示句子:

  1)三名学生中一个叫小梅的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快教育家的三字刚刚喊完,三个小学生依次迅速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

  找出实验成功的关键词语:依次迅速提

  (说说理由:依次是表示按顺序。迅速表示快,因为水淹上来了,很危险。提表示.往上拉。

  板书:依次提)

  2)遇到危险,当然让别人先离开!小梅不假思索地说。

  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不假思索说明小梅脱口而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根本没有做过多的考虑,首先想到的是让别人先脱险,

  3、实验感知。

  请3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合作取出乒乓球。

  说话练习:实验成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失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五、作业 :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 15 一次成功的实验

  铅锤 小梅等

  先后放 依次提 水(险)

  瓶子 井(窄)

【教学设计方案汇编6篇】相关文章: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汇编7篇03-11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六篇02-04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四篇01-30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汇编8篇01-07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汇编5篇01-03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九篇11-20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汇编9篇07-15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汇编4篇06-23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汇编10篇06-14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汇编5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