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0-10-17 16:04:5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5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5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技巧。

  课前准备:

  1、 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师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相应诗句、图画和音乐。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唐代诗人朗士元的《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虽然我们不知道诗人在写这首诗身处什么季节,但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诗人看到了无数盛开的桃花。今天,我们身处万物凋零的秋季,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春》这篇教学设计>文章看到一个明媚的春天。(出示“春”动画)

  通过相关的诗和画面营造一个美丽的氛围,吸引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师:首先,让我们听着音乐,朗读课文,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的春的世界吧!配乐朗读,请大家注意读出语气基本语调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质朴。同时朗读层次清楚,由低到高,由慢而渐快。首先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一、二两个小节,然后四个小组依次来读一读三至六小节,我们可以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最动情。最后四个小节全班齐读,请大家注意衔接自然一些。

  (学生配乐朗读)

  初步了解朗读要求,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品味课文语言。此过程也是学生掌握朗诵要求的起点。

  三、品味语言。

  师:本文共分为三段:盼春、绘春、赞春,其中写得最形象、最生动、最美丽的是第二段,而这一段又可以分为几幅画面?

  生: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师:回答的很好,我觉得全文中写得最美的就是这六幅画面,刚才我要求同学们划出你认为最值得欣赏的句子和不理解的句子,那么现在我给大家一分钟时间,从中选出一幅你觉得写得最美的画面,在下面小声朗读一下。

  (学生自由朗读自己所选段落)

  师: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你选择了哪些画面呢?请同学们在回答时突出你喜欢什么词句?这个词句有什么特点?表达效果如何?

  生:我觉得春草图这一句话写得很好——“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它让我感到春天的人很快乐。

  师:人为什么会感到如此快乐呢?

  生:因为受到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的感染。

  师:所以,这里实际上是突出小草的生命力。

  生:我觉得“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写得很好,它写出了小草的生命力很旺盛。

  师:为什么要强调“偷偷”,是不想让人发现吗?

  生:是因为人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了小草已经出现了。

  师:这里正如一首唐诗中所说的:“天街小草润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里所表现出的就是这种意想不到的欣喜。

  (学生与教师一起重复这首诗)

  生:我觉得“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一句写得好,这句写出春天百花烂漫的情景。

  师: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拟人。

  师:作者用拟人手法让你们感到了春花的什么特点?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虚心求教的科学态度。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调、觉、难、别、结”的读音,理解有关词语。

  3、能找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进义词。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继续练习用正确的方法读懂日记;懂得获得知识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 从课文内容理解什么是获得知识的科学态度。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理解有关词语。

  3、能找出“发现、孤独、确实”的`近义词。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解题,导入 新课

  (1)春天到了,大地复苏,百花争艳。小蝌蚪也耐不住性子也出来了游玩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小朋友去踏青,找春天,却发现了一只不合群的小蝌蚪。

  (2)读课题:理解“不和群”是什么意思?

  (2)导入 :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和群”?学了课文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2、默读课文,初知大意,讨论:

  (1)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

  (2)它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

  3、学生自学后检查

  (1)让学生说说这些字该怎么记?字型分析:孤、扭(笔顺)略。

  (2)指名接读课文,正音。(成群接队、闹别扭、调皮、觉得、难道、请教、略微)

  (3)作业 本第一题。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发现( ) 孤独( ) 确实( )

  (4)解释词语并造句:别扭、悠闲

  4、讲读第1段

  (1)这一段交代了哪些情况?(人、地、时、事)

  (2)我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3)看图,说说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怎样游的?(理解“孤零零”)其他蝌蚪是怎样游的?(理解“成群结队”)

  (4)“闹别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像闹别扭似的?

  (5)齐读

  作业 :抄写生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虚心求教的科学态度。

  2.读懂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和群的原因。并能为青蛙妈妈写一则寻儿启示.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讲读第2段

  讨论:

  (1)为了让它回到大伙儿中间,我们想了个什么办法?(看插图联系课文说一说。)

  (2)用“----”划出写我把这只小蝌蚪拨进蝌蚪群的句子,想一想我拨了几次。

  (3)我们两次拨蝌蚪,结果怎样?用“﹏﹏”划出有关句子。

  (4)两次拨蝌蚪,结果是否一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第一次:“从队伍中钻出来”、“单独”;第2句:“仍旧”“从队伍中钻出来”,“自个儿”)

  三、齐读第3段。

  ①比较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

  难道它们不是一家人?

  它们一定不是一家人!

  ②“不是一家人”指什么?(不同类)课文用第1句而不用第2句说明什么?(能有根据地大胆地设想,但不轻易下结论。)

  四、学习第4段

  (1)他们的假设对吗?从哪能个词可以看出?(确实)为什么说它们不是“一家人”?

  (2)我和永明是怎样获得可靠的结论的?(请教老师)

  (3)创设情景:永明和我怎么问老师?

  (4)讨论:青蛙的蝌蚪和癞蛤蟆的蝌蚪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读后表达:可以画图、可以填表,可以用语言表述。

  五、第5学习段

  “这样”指什么?我和永明终于弄清了这只小蝌蚪为什么不合群的原因,心情一定会怎样?以这种心情读这段课文。

  六、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跟时间有什么关系?(春天是蝌蚪活动的季节)

  (2)我和永明能弄清不合群的小蝌蚪独游的原因靠的是什么?

  七、综合提高:

  这只不合群的小蝌蚪就这样离家在外面,请你为青蛙妈妈写一则寻儿启示;(讨论在启示中要写清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8个二会字、4个新偏旁,理解部分词语;

  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自制的幻灯片;2、生字卡片;3、板书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详)

  一、欣赏草原美景,导入揭题。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内蒙古及西部的黄土高原上,有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还有许多耐干旱的树木。成群的牛羊、成批的牧民都生活在那儿。

  王老师很想到那儿去看一看,所以搜集了许多那儿的图画。现在,我们一起来饱饱眼福。(出示草原美景幻灯。)

  你们知道我想去哪儿了吗?对!是草原。(出示生字卡片原,指导记忆字音、字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片描写草原早晨景色的文章。(边述边板书:草原的早晨,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识读新词。

  1、自由轻声独独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再标好小节号。

  2、文中有许多新词,找你的好朋友一起来读读屏幕上的词语,不会的可以看看书上的拼音。

  (出示词语) 响亮打破黎明宁静涌出圈门无边蹦跳牧民追赶跨上骏马远处飘动回荡铺满新绿

  (变化方式检查词语掌握情况,再齐读。)

  3、认识了这些词语后,你们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再读读课文,待会儿把你喜欢的句子,或已经读懂的句子,或还没有读懂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以自荐的方式了解学生郎读的情况。)

  4、篇文章这么美,我都忍不住想读一读。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一下草原的景象。(教师范读,学生想象。)

  5、听完课文,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你来描述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引导揭示草原显现的美。)

  三、体会理解文意,朗读内化。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草原早晨的美。

  1、学习第一段。

  刚刚读第一段的时候,我想到了以前学过的一些句子。

  (1)(出示句子)

  * 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

  * 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

  指读,齐读,引导用不同的句式练习说话,如()唤醒了()。

  ()把()唤醒了。()被()唤醒了。

  (2)(出示第一段话)

  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

  自由读,指读,齐读,引导学生了解写法。

  (3)这段话里,有个展现草原美丽的词,你来找一找。(板书:铺满新绿,练读词语,引导学生想象此番景象,引导背诵相关的诗词。)

  (4)铺满新绿的草原是被(生齐:响亮的鞭声)唤醒的。鞭声什么样?(指导朗读好啪!啪!感受到声音传得远。)

  鞭声是牧民们在(生齐:黎明)时候敲响的,看来,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起得还真早,他们真勤劳呀!

  (5) 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过渡:醒来的草原不再宁静,变成了什么样?

  (1)(出示第二段话)自由读第二段,看看你知道了些什么?

  (2)指读,讨论交流:一只只、涌出、羊群说明羊儿多;蹦跳、奔向说明羊儿的欢乐。

  (3)欢乐的羊儿奔向无边的草原,它们在想什么?它们要干什么?(学生想象说话。)

  (4)羊儿在尽情玩耍,尽情奔跑,怪不得牧民们要(生齐:跨上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出示板书:欢乐的羊群)

  (5)让我们听着欢乐的乐曲,一起来朗读第二段话。

  四、自主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过渡:生字宝宝等极了,让我们来和它们交朋友。

  1、认读生字:原、打、宁、门、无。

  2、自主记忆字形,书空记忆笔顺。

  3、教师范写原打,在演示中指导学生看清书写注意点。

  4、学生习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略)

  一、欣赏优美乐曲,回顾旧知。(第一、二段话)

  课文第一、第二段话我们已经学过了,让我们一边欣赏优美的乐曲,一边来想象草原早晨美丽的景象。(播放草原歌曲。)

  我们来把草原的景象说一说。(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自由说话。)

  二、继续学习课文,尝试背诵。

  1、学习第三段。

  羊儿越跑越远,越跑越远,好像跑到了天边。

  (出示句子)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

  自由读,指读,齐读,讨论:牧羊人的歌声是什么样的?

  这么响亮动听的歌声被风吹着,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连天上的白云都能听得到呢!书上用了一个词,是(生齐:回荡)。

  2、看着美丽的景色,听着悠扬的歌声,你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吗?(学生读、画、唱、演尽情表现后,让部分学生上台表达感受。)(板书:美丽)

  3、看来,大家的确被草原的美丽深深吸引住了。看着画面,我们来加上动作赞美一下美丽的草原。(学生自由表演,感情朗读,尝试背诵。)

  三、拓展学习空间,自由畅谈。

  1、网上点击,资料查阅:风俗习惯、美丽风光、特色歌曲

  2、自由畅谈感受。

  板书设计:

  草原的早晨

  铺满新绿

  欢乐的羊群飘动的白云

  美丽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爷爷和小树》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语言,叙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冬天,热心、慈爱的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树为爷爷遮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富有人情味的图画。人与树的关系是亲密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人与自然也应当是和睦相处的,而我们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更应当互帮互助。

  二、设计意图

  1、小学1——2年级要认读生字1600——1800个。同时又要让学生在起始的阅读教学中,感受到阅读课文兴趣,因此,本课教学中,力求落实好10个生字以及5个偏旁的教学,同时,把认读生字放在课文中去理解体会;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力图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2、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来解读课文,认读生字,掌握偏旁。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说、认、读、找、比”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质疑、讨论,来突破“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这两个阅读理解的难点。

  3、运用想象,延伸课外。小学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课富有童趣,从而设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说些什么?”“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生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给小树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课结束,以树木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作为课外的延伸,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树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1)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2)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四、教学流程

  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教学生字“爷”(1)比较爷——爸(2)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1)自由说(2)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5、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爷爷和小树暖和不冷了不热了

  4、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圈出来,读读字音,看看你能记住它吗?你是怎么记住的?

  2、四人一组合作

  (1)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读。

  (2)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教师把生字贴在黑板上,指名上台说说你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领读(组词读)

  4、师随机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让学生认认、读读、记记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合作一起读2、比赛,指名小组读

  五、游戏“当小小啄木鸟”

  1、师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泪”的小树,告诉学生,小树上有许多虫子,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小树捉虫。

  2、学生拿出信封里的画,树上的“小虫”上都有一个生字或偏旁,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划去一条小虫,看谁捉的小虫多。

  3、最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有笑脸”的小树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读字词。

  2、理解各则语录。

  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4、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先进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辉煌成就。

  【教学思路】

  板块式教学思路,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

  【教学重点】

  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教学难点】

  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宋代大儒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子书,并分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朱注四书,后来历代朝廷都定为官书,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本,所以流传极广,影响也最大。我们课本上的就是朱熹的集注。(第45页)

  二、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

  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三、析读课文(12分钟左右)

  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 与学习 有关这个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四、理读课文(20分钟左右)

  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在成语类记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名言警句类记下:

  ⑴ 用于学习态度: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⑵ 用于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⑶ 用于思想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⑷ 用于思想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⑸ 用于人生感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⑹ 用于日常生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难句翻译类练习:

  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⑵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⑸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⑹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分类式学习笔记。

  五、作业

  1、背诵《论语》十则。

  2、课外收集其他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格言警句。

  【创意说明】

  此教学设计的亮点在于分类式学习笔记。

  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作理读。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这种:能力及习惯训练得越早,学生对语言材料归类的意识就越强。而归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是在向传统的做法挑战:平时课堂上,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录的、知识零散的课堂笔记,包括对教师苦心设计的大量板书的笔记,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习惯养成和提高教学效率上,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同时也是在依循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立意高远的课堂实践活动。

  学生实践活动的问题,是新大纲最为着重强调的内容之一。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这样陈述道: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这是在告诉我们,学生应在我们的语文课上进行充分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一点,现在已是不容置疑的了。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5篇】相关文章: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九篇03-02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5篇10-05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4篇09-29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五篇11-30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7篇06-18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10篇06-06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9篇06-01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10篇01-22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6篇01-12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9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