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七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正方观点“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观点“传统文化是包袱”,先分小组讨论,准备辩论的事例和观点。选出4位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在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场外的提示。在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中,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使学生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形成辩证看问题的观点,进一步生成知识。
1.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师:通过刚才的辩论,我们明确了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也要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
2.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
如何继承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 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如“卧薪尝胆”精神,“和谐理念”等,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也有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我们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如儒家思想中的“自然无为、天神化”,和古代社会中的“愚忠愚孝”等要剔除。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个人才能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国家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促使思维碰撞,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更全面、客观的看问题,学会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继承观。
3.学生践行,回归生活
【作业设计】为落实新课程生活化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在感悟体验中生成、在体验生成中提高,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教师设计一个开放性作业,要同学们能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投影:请在课堂探讨的基础上,为绍兴某旅行社设计一条绍兴传统文化经典游线路,线路要求涵盖传统文化继承的四种形式,并配好解说词。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并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欣赏本文的音韵美、景色美、亲情美。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描绘意境,深情导入
多少个日落,多少个清晨,我们和家人一起散步在公园的小路,散步在乡间的田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散步》 。
二、“三读”课文 :整体感知——主旨把握——品味语言
通过“三读”课文,逐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美和语言美。
1.“一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用一句话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提示:(出示幻灯片)(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写了哪些具体的事?
学生自由回答,边答边板书。 (请简要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100字左右。)
师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师: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决定舍鱼而取熊掌。“我”认为,母亲年
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板书)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板书)的美德。同时 母亲的选择是——走小路。这又体现了我国另一种传统美德,是——爱幼。)
(尊老与爱幼最好由学生总结出。)
2.二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亲情美。
(1)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在整个散步过程中,谁做得最好?并简单说说理由。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大胆发表见解,这里不需要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老师总结:其实这一家四口都做得很好,才有了文章中那一幅最动人的场景(明确:最后一段)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
(3)继续引导提问:营造一个如此和谐的家庭,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尝试概括发言,老师明确:(中心思想概括的常见格式)
本文通过一家祖孙三代散步的小事,歌颂并赞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也突出中年一代的责任重大,充满人情美。
(4)拓展——投影出名人名言,学生一起朗读,并记录积累。
“老人和儿童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她)们的生活状态,最能真实地反映一个社会国家的文明程度。”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培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老师总结:培根的话让我们想到了中国已传承几千年的美德:孝。教师进行适当的拓展,说说“孝”的写法。
3.三读课文,赏析重点句,品味语言美 :
我们喜欢这篇文章不仅因为喜欢这家人,也喜欢这篇散文清新隽永的语言,请同学们根据以下提示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朗读出来,并做适当的点评。 这里,老师应对初中语言赏析的基本步骤做个方法指导。(找出赏析点+分析句子含义+表达效果或情感)
(1)含蓄美:(找出你认为含义丰富的句子)
(2)对称美:(找出前后对称,形式整齐匀称的语句)
(3)景物的烘托美:(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进行赏析)
老师做一个示范,我选择一句具有“对称美”特点的句子进行赏析 : 例如:“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赏析:这是个内容上相对称的句子。意为我小时候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对成年的我也很尊重。母子之间互相尊重,充满骨肉之情。
接下来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可以赏析的句子,尝试赏析,可重点分析以下句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 “世界”在这里大词小用,意为“老一代”和“下一代”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突出中年一代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家庭、民族、国家都是如此 。
景物描写的作用:为情节展开作铺垫 ,例如文中对小路尽头的景物描写。
三、教师小结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毕淑敏《孝心无价》)
把这副对联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祝大家家庭美满,阖家幸福!最后就让我们在这首《相亲相爱》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四、作业:
1.写一篇同题目作文《散步》,集中记叙一件事情。
2.拓展阅读《孝心无价》,并借阅毕淑敏文章。
板书设计: 《散步》
课文内容: 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
我劝母亲散步
全家人一起散步 走大路(我) 尊老
路线的分歧走小路(母亲) 爱幼
分歧的解决 尊老
爱幼
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 和谐、和睦、乡亲香爱 文章主旨(中心、主题):本文通过一家祖孙三代散步的小事,歌颂并赞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也突出中年一代的责任重大,充满人情美。
语言品味:(找出赏析点+分析句子含义+表达效果或情感)
对称美、含蓄美、景物烘托美。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在搭配词语、读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并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能把说的内容写出来。
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课前准备
1.有关二十四个节气、动物世界的音像或课件。
2.制作语文园地中出现的生字词卡片。
3.自然界的虚拟网站课件制作。
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学习这部分内容,要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字相同的两句话,由于标点不同,句子的意思也不同,使学生了解标点的用处。教学环节:
1.学生自读书中的句子,同桌交流发现了什么。
2.全班交流发现,交流后归纳出:同样的内容,标点不同,句子的意思就不同。
3.拓展。进一步发现:同样的内容,标点标在不同的位置,句子的意思也不同。如: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日积月累
本部分包括读读认认我会连和读读背背三项内容。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准确运用词语,了解我国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在读背和运用词语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
1.读读认认。
a.轻声读读8组形近字和生字带出的词语。
b.小组交流识记10个生字的方法。
c.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识字方法。
d.变序抽取字卡,以竞赛的形式认读、扩词。
2.我会连。
a.明确。
b.动手连一连。
c.同桌交换,互相订正。补充练习:
追赶 羽毛
搅拌 羊群
抖动 水泥
晴朗的 馒头
香甜的 财富
宝贵的 天空
3.读读背背。
a.看课件或文字补充材料,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b.读节气歌和二十四个节气。
c.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节气歌的意思。
d.背诵节气歌。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奇妙的动物世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习的兴趣,展现对动物世界的认识与热爱。
1.进入动物王国。
播放《动物世界》的片段,让学生谈想法。
2.学做解说员。
a.示范引导:我们听听一只刺猬的自我介绍吧
b.选择一种自己熟悉并喜欢的动物,想想它的生活习性、可爱之处,以及自己和这个动物之间发生过的一些趣事,准备发言。
c.分小组交流,在交流中听的同学可以提高,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d.小组推荐代表比赛交流。
写话
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让同学评一评自己写得怎么样。
展示台
这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展示台,既可以展示收集的谚语,又可以展示自己查阅的有关自然知识的资料,还可以介绍自己收集的动植物标本。学生既动口,又动手。形式上可让学生自己组织展示,体现自主性,发挥创造性。
1.在教学有关课文时,鼓励学生查询、积累资料。
2.布置动物、植物展示天地。(教室中可悬挂谚语,桌子上摆放标本、资料卡片等)
3.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才能。
百科知识问答、谚语擂台赛、标本解说员、《我与动物趣事》讲演等。
宽带网
教学这部分内容,有条件的可带学生到电脑房上课,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自读书中的短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2.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自然界其他的奇异现象。
3.进入虚拟宽带网,去自然界遨游。内容包括:
a.动物、植物的图片资料。
b.有关的文字资料。
c.人类仿生学的一些浅显例子。
1.把自己从中了解到的感兴趣的内容说给家长听。
2.建议学生到动物园、植物园、图书馆参观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
建议这次语文园地教学用4课时,其中口语交际和写话用1~2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4个生字的读音,认清“巧”、“绣“、“纹”、“腹”、“衬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苇秆”、“小巧玲珑”、“鲜艳”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3、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描写外形的语言,讲解句段关系,弄清总分结构
难点:讲解句段关系,弄清总分结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课前准备:录象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见过翠鸟吗?(出示挂图或标本)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在我国东部和南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你现在见到的翠鸟吗?
二、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学,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翠鸟?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词语。正音:衬衫、锐利.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zhǎng cháng)着一张细长(zhǎng cháng)的嘴。
b 尽(jìn jǐn)管小鱼只(zhǐ zhī)把头露出水面来吹个小泡泡,可还(hái huán)是难(nán nàn)以逃脱翠鸟的眼睛。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每位学生读课文总数在2遍以上)
(3)交流: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
(讨论得出结论,并找出相应段落:外形——1、2自然段;行动——3、4自然段;住处——第5自然段。)
三、学习1、2两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翠鸟外形一个什么特点?找出概括性的一个词。(小巧玲珑)
(1)理解“小巧玲珑”一词。
(2)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它的小巧玲珑?(一双红色爪、透亮灵活的眼睛,一张细长的嘴。看投影理解“透亮”。)
(3)用喜欢的语气读这一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翠鸟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十分美丽。
2.范读第2段,边听边标句序,思考: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用划出。
(1)自学。
(2)反馈:这句话是: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用圈出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一个词。(鲜艳)
小结:像“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这句话既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把它叫总起句,“鲜艳”是这句话中的中心词。
(3)读2—4句:
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羽毛的鲜艳?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与原文比较:哪一处写得好?为什么?
③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好2——4句。
④这3句话与第1句是什么关系?(点明这样的段式叫总分段式。)
3.齐读这两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意思。
四、指导书写:巧、绣、纹、腹、衬衫。
五、作业。
(1)抄写字词。
(2)熟读1—2两段。
(3)比一比,组词。
逃( ) 隐( ) 疾( ) 衬( )
桃( ) 稳( ) 病( ) 村( )
(4)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疾飞( )
①病 ②恨 ③快,迅速 ④疼痛。
锐利( )
①快或尖 ②感觉灵敏 ③勇往直前的气势。
板书:
总起分述的方法 找出总起句 主要写什么
读分述部分 从哪几方面写的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材简析]
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美丽,活泼,呼唤着我们去找春天。课文的语言优美、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春天、热爱春天。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打牢基础
1.提示难点。本课难读的有“触”、“嫩”二字,提示学生“触”是翘舌音,“嫩”的韵母是“en”不是“un”。
2.巧记生字。采用以下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教师或学生做动作演示,识记“遮”、“掩”、“躲”、“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记住“羞”、“嫩”:运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躲”、“触”、“鹊”。
3.写字指导。9个要求会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除“野、解”二字外,其余的又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把它们集中在一起,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再指导临写。教师提示学生写“躲”字时,第七笔撇不出头。
(二)初读课文
读通读准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
感知发现
1.自由读或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提问: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
3.哪些内容反映了春天的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的句子,让学生分别读。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初春的特点。
(四)结合生活,模仿句式出示句子: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那是春天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观察,模仿句式说一说。
(五)品读课文,拓展练习
1.作者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2.找出后,让学生多读几遍,说说写得好在哪里。
3.以“她在”的形式,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春天。
(六)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读后的体会。
2.引导学生看着画面背诵。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
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
二、有顺序观察插图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
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三、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èr(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如:拿着è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了解字义
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
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分析字形结构
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
(1)出示卡片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
(2)书空新笔画,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
(3)指导学生练习书写4种笔画。
2.请学生借助书中P51页“写一写”的笔顺,跟随说说每个生字的笔顺和笔画。
3.请同学说说生字的笔画和笔顺。教师强调:“二、六”是先上后下的笔顺;“八”是先左后右;“十”是先横后竖。
由于“四”笔画多,笔顺容易错,共同学习“四”的笔画及笔顺。
4.电脑演示
(1)请学生跟着电脑博士书空“四”字。
“四”的笔画依次变成红色,学生随着边书空笔顺边说笔画。有的学生往往把“四”的第二笔“横折钩”当成“横”和“竖钩”两笔,教师要特别强调,此外,“横折钩”的“钩”要小,能体现出运笔即可。
(2)让学生边写边悟出“四”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5.请同学按笔顺描书上第3题“写一写”中的红色笔画。
五、巩固复习
1.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教学重点:
在田字格里写好5个生字。
教学难点 :
按笔顺把“四”“六”“八”3个字写漂亮。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二、四、六、八、十”。
2.指名朗读儿歌。
二、学习书写“二、四、六、八、十”
1.回忆第一课书写的方法:
(1)观察位置(2)观察写法(3)亲自实践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个字笔画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自己试着在书中写一个。
3.请学生提出书写有困难的生字:“八、六、四”
(1)书写“四”字,
①看板书“四”,请学生们再一次观察每笔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请学生说一说。
②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老师的写法。
教师边写边强调:第一笔“竖”,书写时稍微往里收一点,注意横中线上边的“竖”和横中线下边的“竖”应一样长。第二笔是横折钩,横不要写得太长,要看清楚竖中线左边的“横”和竖中线右边的“横”一样长时,顿笔写折钩,折笔画也稍微向里收一点,要与竖对称,“钩”不要太大。接着写“撇、竖弯”。注意两个笔画不仅写在竖中线的两侧,而且写在横中线的上边。最后写横。
③学生修改书中自己写的“四”字后再写一个“四”字。
(2)书写“八”字
①看板书“八”,观察占格位置。
②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二笔“捺”,起笔在右上格,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再拉出捺脚。注意“撇和捺”收笔处应在一条线上。
③学生修改“八”字后再写一个“八”字。
(3)书写“六”字
①看板书观察占格位置,请学生说一说。
②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边一点。第三笔“撇”、第四笔“点”分别写在竖中线两侧,起笔、收笔大致要对齐。教师可在起笔和收笔处轻轻画两条横线,表示要对齐。最后一笔“点”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与第一笔“点”有所不同。
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议。
三、巩固复习
1.每个生字在生字本上写3遍,教师巡视辅导。
2.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1)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读读图上音节,把汉字写在()里。
(3)同桌互查,比比谁书写正确、漂亮。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导入,引出“道”
1.故事导入。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是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我背着书包正往家里走,突然,我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麦地里,一只喜鹊正扑腾着翅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于是,我疾步走上前去,抱起那只喜鹊。我发现,那只喜鹊的翅膀受伤了。我连忙把那只喜鹊抱回家,用碘酒擦洗它的伤口,敷上消炎药,把它包扎好。不几天,那只喜鹊好了。我很喜欢它,怕它飞跑了,于是就把它的翅膀尖给剪了,并用罩子把它罩住。我每天给它食吃,给它水喝,精心喂养。可是没多久,你们猜,它怎么了?(它却死了)
2.引出“道”。
是呀,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板书课题。
3、读题,解释“道”。
学生读课题,说说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
二、学文,领悟“道”
1. 预习质疑:
通过预习,你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说出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如我和同伴在小龟遇到危险时很焦急,为什么向导却“若无其事”?向导明知道把小龟抱到大海会害了小龟,可他却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筛选问题:
上述问题哪一个最有研究价值?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在学生提出了不懂的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确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进行讨论与交流。)
3、读书释疑:
(1)指名读书。
指几名学生朗读课文,主要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便于作教学指导。
(2)组内讨论:向导的话是什么意思?向导明知道那样做会害了小龟,可他为什么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3)汇报交流:引导朗读、读中感悟自然之道。引导朗读的重点是第四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内化“道”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打开书再读一读《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看看你还有什么样的感受?
1、拓展阅读。
2、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谈体会,使“道”得以内化。
四、综合性学习:(下节课的任务)
自然的启示
板书:
自然之道
遵循人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感缺失太多。反思教学,诸多感触涌上心头,其突出者有三:一是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之中。课堂,是教师精心为学生搭建的可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进取全面发展的平台。课堂上缺少了学生的活动,或者说学生的活动不充分,或者说没有使全体学生动起来,那么,这个课堂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这是我在这节课操作上的首要缺失。我通过观察估算了一下,在这节课中没有完全动起来(主要是脑动)的学生占着不小的比例。是什么原因呢?对学生情况把握不准确,在教学构思上对主体性和全员性考虑不周全是其主要因素。二是朗读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它对领悟情感陶冶情操培养情趣很有好处。所谓读文悟道披文入情,强调的就是读。这节课中,对朗读的处理,没能很好地与阅读教学的特点统一起来,从而使阅读教学显得单薄,显得缥缈,显得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这是因教师的操作不慎而造成的缺憾。三是评价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催生剂。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无疑会唤起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进取心,激励学生的求知欲。评价犹如催生剂,给学生以力量,给学生以风貌,给学生以健全完美的人格。我明于心而未能明于行。今作如此反思,意在矫正自我,改进教学,使教学日臻完善。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七篇】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七篇06-13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锦三篇01-20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锦5篇06-25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九篇06-02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锦十篇02-20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7篇07-22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10篇01-22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6篇01-12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9篇06-28
教学设计方案汇总七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