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0-10-20 18:31:5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七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果子熟了,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照亮冬天。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春天,春天该画什么颜色呢?哦,画个彩色的。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一、复习导入

  师:第一次为大家上课,送大家一个游戏作为见面礼,愿意接受挑战吗?请仔细听游戏规则:要求你们光动嘴但不发出声音,我来猜,一起合作读生字(6—7个生字)。

  (过程略)

  师:真厉害,这些字你们都认识,我也很厉害吧,全猜出来了。看样子我们的初次见面合作很愉快啊。相信我们一定也能合作上好第18课《四个太阳》(课件出示课题,学生引读)。

  师:昨天,我们已经挑选了两个我们喜欢的太阳进行了学习,“我”为什么要画个绿绿的太阳送给夏天呢?(学生回答后齐读第一自然段)“我”为什么要画个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呢?[温暖]朗读。

  二、品读课文

  师:“我”还画了金黄的太阳和彩色的太阳又要送给谁呢?为什么呢?请挑选你喜欢的太阳,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带着问题仔细地读一读。你们愿意先送出哪个太阳呢?(根据孩子的意愿选择学习第二或第四段)

  1、彩色的太阳

  (引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我要把彩色的太阳送给春天”)

  师:为什么要送给春天彩色的太阳呢?[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是啊,送给多彩的春天最好的礼物就是彩色的太阳了。

  师:那让每个四人小组都一起来合作完成这份珍贵的礼物吧!

  你觉得这个彩色的太阳该有什么颜色呢?先把你的理由说给同组的伙伴们听,要是大家都赞同,你就为你们组的太阳添上色彩。

  (小组合作完成彩色太阳图)

  师:多棒的礼物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小组汇报。(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我为太阳加了XX颜色”,因为春天……)

  师:让我们把礼物送给美丽的春天。(多媒体演示春天图集)

  师:同学们用你了解的词语来赞美这美丽的春天吧。(春天是个……的季节)

  [预设:桃红柳绿、百花争艳、百鸟争鸣……]

  师:是啊,春天的景色那么美,怪不得课文中要说[“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师:如此多彩的春天,我们又画了彩色的太阳送给她,希望春天……[预设::更美丽、更多彩……]

  多么美好的愿望啊,课文中的小朋友也有着和你们一样的心愿,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去体会。(师生对读、男女对读)

  2金黄色的太阳

  师:为什么要送金色的太阳给秋天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是啊,“果园里果子熟了”。都有哪些果子呢?

  (指导学生说完整:秋天,果园里XX熟了)

  师:那么多水果,所以我们说“果园里,果子熟了”(读出丰收的喜悦)

  师:怪不得,(课件出示:指读“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什么叫“邀请”啊?你是小落叶的话,你会邀请谁,怎么邀请?

  请你在作为上和前后桌同学演一演。

  (找一个小伙伴和他合作演一演——指两组小朋友表演——集体表演)。

  师:送给秋天的礼物有什么心愿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相信只要用心读,答案不说你也知道。

  三、拓展升华

  1,配上音乐,朗读全文。

  2,我们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给_________,画一个金黄的太阳给________,画一个绿绿的太阳给________,画一个彩色的太阳给_________。

  3,为什么这四个太阳要送给不同的季节呢?

  (希望……)

  4,能画出这么美的四个太阳的“我”该是什么样的孩子啊?

  (善良的……)

  5,一个太阳藏着一个心愿,课文中四个太阳就是四个心愿。我们小朋友一定也和小作者一样,有许多许多美好的心愿,让太阳把我们的心愿带上天空,帮我们实现吧!你想画一个什么太阳呢?(学生说说自己准备画什么样的太阳)

  6,把同学们这么多美好的心愿结合起来,也许我们就能组成一篇新的课文。_____个太阳。(学生自由发挥,组合课文)

  四、课外作业

  任选一

  1、选择你喜欢的一段或几段背一背。

  2、课外把自己最想画的太阳画下来,并把自己的心愿写下来。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材简说】

  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继续学习体会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训练要点,积累语言。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难点是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宽裕、前夕、提醒、兴高采烈、暗示、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4、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难点是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了解圣诞节,教师搜集圣诞节的背景音乐和西方过圣诞节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展示一些圣诞节的图片,播放圣诞节的音乐。

  2、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圣诞节。

  3、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⑵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读书情况:

  ⑴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

  ⑵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⑷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

  沉默不语、如愿以偿、仁爱、体贴。

  2、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二、理解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⑴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⑵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3、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⑴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⑵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用~~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三、拓展训练

  1、小练笔:

  替那个女孩子写几句感谢的话。

  2、给父母亲或朋友送上自己的祝福。

  四、总结全文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4 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理清记叙顺序,把握故事梗概。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任何有意义的发现都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真实验。

  教学流程:

  一、激情入境,引入文本

  1 .播放运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超声波治病,超声波勘探的几组 CAI 课件,让学生体会超声波的广泛用途。

  ( 超声波 这个词语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通过课件的介绍,一方面让他们了解超声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课文设下悬念。 )

  2 .你们知道超声波是怎样被发现的吗?它缘于一位科学家的夜间实验。

  3 .出示课题:《夜晚的实验》。

  二、扣题生疑,走近文本

  1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 此课题信息储藏量大,学生可能会提很多问题。如:谁做实验?为什么在夜晚做实验?怎样做实验?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它与超声波有何联系?等等。教师要及时梳理问题。 )

  2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要善于从这里发现问题,再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才是有目的的读,才会提高读的效率。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吧 !

  ( 学贵有疑 。引导学生由课题生发开去,进行质疑问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一开始就处于 愤 悱 的状态,激发了读书的欲望,也培养了自读能力。 )

  三、扫除障碍,走进文本

  1 .自由朗读课文。

  2 .学习生字,检查认读,读准后再写写。

  3 .轮读课文,检查自读。

  4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的问题。

  5 .交流:你读懂了哪些问题?把你在文中找到的依据读一读。

  ( 通过交流,让学生解决谁做实验做了什么实验为何在夜间实验等几个浅显的问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

  四、读中探疑。深入文本

  1 .还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再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1) 快速浏览课文,将写斯帕拉捷实验过程的几段标出来。

  (2) 默读 2 6 自然段,填写表格。

  实验次序

  怎样试验

  实验结果

  第一次

  蒙住眼睛

  仍能自由飞行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实验结论:

  (3) 比较 4 次实验,讨论:斯帕拉捷为何对第一次实验的结果感到如此惊讶。

  (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斯帕拉捷先蒙住蝙蝠的眼睛。是因为在我们的思维定势里总是认为眼睛是用来看清东西,辨别方向的,只有细心观察,多动脑分析,勤于实验,才能发现真正的秘密。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

  2 .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 穿透 ' 夜空, 听 ' 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让我们读读第 7 8 自然段,细细探明究竟。

  指名读第 8 自然段,用手电筒配合一面镜子帮助学生理解蝙蝠如何用超声波探路的。

  3 .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终于被揭开了,人们也因此发现了超声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超声波的巨大作用。齐读第 9 自然段。

  4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启发?

  五、设疑生疑,感悟文本

  1 .是呀, 超声波 的作用真不小,超声波是斯帕拉捷发现的吗?为什么课文末尾写道 斯帕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实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恩惠呢 ?

  ( 再次让学生潜心会文,理解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无限意蕴。真正领悟文本的精髓,整合三维目标。 )

  2 .默读全文,说不定你会找到更多的疑问,在你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又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文本。 )

  六、自选作业,拓展文本

  1 .将自己的疑问列出来,准备下节课与同学讨论交流解决。

  2 .查阅并收集有关发现或实验的小故事,准备下节课与同学们交流。

  3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有趣的实验或发现?写出来与大家交流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中发现课本上关于我换牙了的情境图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况不符,为此在课下先向学生了解他们的换牙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再设计教学。我设计了收集学生换4、5、6、7颗牙的人数,至于没有换牙的或换其他颗牙数的情况不列入统计范围。

  一个班60个人要是统计所有人的换牙情况一是占用时间多二是不便画统计图,为此,统计了两个大组学生的换牙情况。你有什么办法统计?在学生思考后总结出,可以通过画○、打√、画△等方式记录。我和学生各自用自己的方法收集数据,他们在亲身经历中知道了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种的,一个符号可以代表一个人、一棵树、一个苹果等等。

  在绘制统计图的时候,学生的手不够灵活,一开始就画斜线他们手忙脚乱,于是第一节课让他们先知道要从下往上一格一格的数,一格代表“1”,在格子里画○或 △。第二节课再教他们画斜线问题就简单多了。当学生出现从上往下涂的时候要让他们知道从下往上是1、2、3、4……数越大竖条也越长。

  收集数据看似简单,但数错的情况却非常多,要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数才能保证数对,数错了的要说说为什么数错了等等。在大家相互交流中掌握收集数据的正确方法。

  “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这类问题容易和提问题混淆。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发现是告诉别人自己知道的信息,这样就容易区分了。

  在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学生借助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统计的结果,然后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去体会、比较、选择优化。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在体验中积累,形成初步的统计活动经验,从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渗透培养数据分析的初步意识。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课。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随机事件的概率》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概率》的入门课,也是一堂概念课。不仅要学习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而且要初步感受概率的实际意义和思考方法,将直接影响到对后续概率课程的学习。这节课不仅是全章内容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向学生指明了概率课程的研究方向就是进一步揭示随机事件的规律性。概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分支,它真正直接地反映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反过来服务生活。同时,概率也是每年高考的必查内容之一,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以及生活中的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计算,都是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含义和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同时,概率的定义与性质是学生学习概率的基石,其中也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因此,我确定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如下:

  2、教学重点:①事件的分类;②概率的统计定义;③概率的性质。

  3、教学难点:随机事件的发生所呈现的规律性。

  4、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课件为教学辅助。

  三、学情分析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一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也在初步形成中,但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思维活跃却不够冷静、严谨,因此较片面。虽然概率来源于生活,却也要深刻地挖掘生活中的事例,学生会因为一点阻碍而产生厌学情绪,同时由于这堂课主要学习的是概念,学生会觉得枯燥而产生烦躁的心理。

  四、过程分析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主体,更是课堂的主角。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带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尽力带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知识的主动者,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走出学习数学概念的烦琐与困境。

  五 、教法与学法

  在课标的说明与建议中提出:概率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教师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励学生动手试验,正确理解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并尝试澄清日常生活遇到的一些错误认识在初中教材中,已经对随机事件和概率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和分析,因此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基础。但是初、高中教材中的表述并不完全相同,对比而言,高中教材的表述更加严谨,而且知识体系建立得更加完整,后续内容更加抽象。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不能简单的回顾、对比,而是要打下更好、更准确、更严谨的基础。 在经历用试验的方法探究概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统计意识、发展概率观念,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及交流与协作精神。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课前在全班同学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是:学校要举办“三分球投篮”大赛,那么你会推荐班上哪位同学参加呢?调查结果:高一(3)班郑同学得票最高。

  问题1:全班三分之二的同学选择李同学参加比赛,但是大家能确定这位同学在比赛中第一个球能投进吗?

  学生齐答:不能确定。

  师:为什么不能确定?

  学生齐答:因为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师:正确。我们把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那么同学们还能举出生活中随机事件的例子吗?

  学生1:明天会下雨。

  师:好,这是随机事件。那么从事件是否发生这一角度思考,除了随机事件,还有其他吗?(学生思考片刻)

  学生2:除了随机事件以外,还有一定发生和一定不发生的事件。比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这是一定发生的。掷一枚色子出现7点,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师:那么,我们把这两种事件分别称作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8页。(明确三种事件的概念)

  问题2:既然三分球的命中都有随机性,为什么大家会选择李同学参加比赛,而不是其他同学呢?

  学生齐答:郑同学赢的可能性比其他同学大。

  师:大家根据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

  学生齐答:平时比赛时这位同学的投篮命中率比较高

  师:也就是说大家使用投篮命中率来估计的。那么命中率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3:是把投篮命中的次数除以投篮总次数。

  师: 这实际上就是频率,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用频率估计概率。

  在此基础上,导出课题。

  (二)试验探究

  问题3:怎样用频率估计概率?

  师: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有数字的一面)向上的概率是二分之一,这个概率能否利用刚才计算命中率方法──通过统计很多掷硬币的结果来得到呢?接下来大家一起来做试验。为了减少误差,在动手操作之前,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试验的规范有哪些?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互换观点想法,教师巡回指导,听取学生不同观点,对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鼓。最后,全班交流,得出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

  1。质地均匀的1元硬币一枚。

  2。在同一高度(以数学课本竖直放置高度为准)竖直下抛,落地不计。

  3。全班共分15个小组,每小组抛30次,记录正面向上的次数。

  师:现在开始试验。(大约五分钟后,学生试验结束,统计试验结果,填入电子表格1)

  表1(小组抛掷情况统计表)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做出各组频率折线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表,你能估计抛掷硬币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吗?

  学生4:大概在0。5到0。6之间。

  师:那就是还不能确定具体的数值是多少。也就是说数据还不稳定。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数据更稳定,能观察出明显的规律呢?

  学生:(思考片刻,几乎齐声回答)多做几次试验。

  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把各小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表2

  表2(各组累计硬币抛掷统计表)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做出累计数据频率折线图

  师:再次观察图表,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呢?

  学生5:发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0。5

  师:这种说法还不够严谨,认真观察图表,能说得更准确吗?

  学生6:应该说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0。5,并在0。5

  附近摆动。

  师:好。接下来我们利用计算机进行抛硬币的模拟试验。 增加试验次数,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发现在大量重复试验下,正面向上的次数越来越接近0。5,并在0。5附近摆动。)

  师:历史上有许多数学家为了弄清其中的'规律,曾坚持不懈的做了成千上万次的掷硬币试验。

  师:观察频率在0。 5附近摆动幅度有何规律?

  学生7:再次说明大量重复试验下,正面向上的次数稳定在0。5,并在0。5附近摆动。)

  师:你们认为出现的规律与试验次数有何关系?

  学生8:总体上试验次数越多频率越接近0。 5,即频率稳定于概率。

  师生共同小结:至此,我们就验证了可以用计算投篮命中率的方法来得到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

  问题4:为什么可以用频率估计概率?

  师:其实,不仅仅是掷硬币事件有规律,人们在大量的生产生活中发现:对于一般的随机事件,在做大量重复试验时,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一个事件出现的频率也总在一个固定数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 由于大量重复试验的频率具有稳定性,由此可根据这个稳定的频率来估计概率。

  归纳: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概率m/n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P(A)=P。

  问题5:随机事件的概率P(A)有什么范围?对一个随机事件A,用频率估计的概率P(A)可能小于0吗?可能大于1吗?

  学生9: P(A)=m/n 因为0≤m≤n,所以0≤P(A)≤1。 用频率估计的概率P(A)不可能小于0,也不可能大于1。

  (三)巩固练习

  1。某射击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的射击成绩记录如下:

  ①计算表中相应的“射中9环以上”的频率(精确到0。 01);

  ②这些频率稳定在哪一个常数附近?

  ③根据频率的稳定性,估计这名运动员射击一次时“射中9环以上”的概率(精确到0。 1)。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抛一枚硬币有可能出现正面,有可能出现反面。

  (2)在上面的掷硬币试验中,掷一枚硬币正面出现的概率为0。5,是否连续掷两次质地均匀的硬币,一定是一次正面朝上,一次正面朝下呢?

  (3)掷一枚硬币正面出现的概率为0。5,所以抛掷一枚硬币16000次时,很有可能出现8000次正面朝上。

  问题6:频率与概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学生思考、讨论后全班交流。学生不能概括、归纳得完整,由教师直接出示答案。

  (四)总结反思

  问题7: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教师梳理、概括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揭示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五)作业及实践活动

  1。请同学们下课后多注意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事件。

  2、书本P113 练习1。2。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在初中的学习的基础上,有些学生具备了用试验的频率来估计概率的经验。但对于“为什么可以这样做”,缺乏思考,导致在分析问题、分析数据时会出现偏差。因此从学生熟悉的命中率入手,首先说明这种方法来源于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得出投篮命中的可能性不相等,由此引发认知冲突,导入新课。

  (2)选择抛掷硬币试验的原因:①所需条件容易实现,可操作性强;②硬币试验历史上积累了大量数据,更有利于问题的说明。规范试验的条件,使数据更真实有效。合理分组,可以减少课堂时间消耗,同时在培养动手能力与探索精神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对图表的分析本节内容的难点,需要把对数据、图表的直观印象转化为抽象的概率定义。注重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把图形上的规律用数去描述,把数据上的规律用图形去验证,这几个图表的给出可以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地得到相关的试验数据及整理描述数据,为分析数据作准备。

  (4)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辨析,进一步揭示概率的内涵──概率是针对大量重复试验而言的,大量重复试验反映的规律并非在每一次试验中反映出来。 反过来,试验次数太少时,有时不能合理估计概率。

  (5)通过小结与反思,明晰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与区别,渗透辩证思想,同时,深化新知,突破难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对核心思想方法有了更深的体会。 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评析:

  一、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根据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学习数学概念

  数学来源于现实世界,又反应现实世界。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对教学内容并非一无所知,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应当关注他们是否具备与进行的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知识与方法。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概率的概念,并且他们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对随机事件的大量感性认识。任课教师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三分球投篮命中率)引入,创设了一个生动的学习情景,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益于学生理解随机事件意义,体现数学的本质。无论是在随机事件概念、还是在概率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都将学生带回到现实中,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身处现实问题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借助综合、概括、比较、分析等思维活动,对常识性材料进行精微化,向科学概念发展,达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概念的本质

  在课标的说明与建议中提出:概率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教师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励学生动手试验,正确理解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率的稳定性,并尝试澄清日常生活遇到的一些错误认识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决与这种方法能否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掌握课堂知识,能否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锻炼思维,提升能力。学习不是教师“灌输”知识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知识可能随时间推移,会逐渐遗忘,但能力会不断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合理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环节,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关键。在本节课中学生动手进行抛硬币试验正体现了主动探究,建构新知的过程。学生在动手试验的数学活动过程中,自己发现并感悟在大量重复实试验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的频率所呈现的规律性的基本事实,体会试验结果的随机性和规律性之间的关系,顺理成章的形成了概率的统计定义。

  三、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恰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揭示概念的本质

  教师为上好这节课,作了精心的准备,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丰富的、直观、生动的信息,创设了浓厚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数学思考。本节课主要利用了多媒体设备的两大优势:一是强大的图表计算功能,二是计算机的可视化。在师生的共同探究过程中,利用Exel的计算功能和绘图功能,迅速统计小组试验所得数据,准确绘制频率折线图,不仅迅速、准确,能够同时从数、形两方面观察试验结果,而且有效的配合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为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判断、概括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较为广阔的空间,收到较好的效果。使得多媒体不仅仅表现“描述”式的数学,而且表现了需要深层思考的数学概念。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2个,会写10个字,在学文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夏天的迷人,积累词句,培养表达、想像能力。

  3.在读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先吟唱一遍古诗《小池》。(生唱)

  2.师:你们说说《小池》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板书:夏天)“夏”字哪儿容易写错?(中间两横描红,学生说笔顺时用重音把两横强调出来。书空后指导在田字格里书写。)

  二.初步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说到夏天,你首先会想到什么?(热、吃冰淇淋、吃西瓜、游泳、捉蜻蜓)

  2、大家的感受真丰富!有位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写了下来,文章就叫《迷人的夏天》,(板书课题,有感情地读),想读一读吗?

  3、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不认识的字圈起来,用我们学过的识字方法去认识它。

  4、把生字条里的字读给你同桌听,不会的请同桌教一教。看谁读的最响亮,学得最认真,能够得到同桌的表扬。

  5、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还能学许那些生字,读好那些句子。

  6、看来,大家学得都不错了。我们检验一下学习效果。

  7、分组比赛朗读。

  要求:注意听,认真想。小作者眼中的夏天是怎么样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三.读中感悟,升华情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1、反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小作者的眼中,夏天是什么样的?板书:多彩、有趣、炎热、悠闲迷人

  2.你喜欢什么样的夏天?选择你喜欢的一段,读一读,并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它?在这一自然段后面写上你喜欢的理由。

  3.反馈:(学生任选一段说)

  (1)第二自然段――多彩:

  ①夏天是多彩的,你们能从这段中画出描写颜色的词吗? ②除了这些词,还从那些词语中读出美?

  ③欣赏写夏天的美景图。

  ④这么美的夏天,你想怎么读这一段?(指导朗读)

  ⑤如果去掉写颜色的词语,读一读有什么感觉。对!好词的运用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⑥用加上一些词语方法,使这把看到的鲜花图片说的更生动。

  (2)第三自然段――有趣:

  ①你从哪儿看出“有趣”?(生说)

  ②写了那些小动物,它们的活动是怎样的?这样写你感到了什么?(抓住赛歌会、提灯笼两个词,启发学生想象,感受拟人句的作用。) ③读出你自己的趣味来吧!(自由读。)

  ④改写后两句(青蛙呱呱叫,萤火虫飞来飞去),使学生体会原句的好处。

  ⑤用学习的修辞手法描写下列几种动物的活动。(蝴蝶跳舞、蜜蜂唱歌、蜻蜓点水、蟋蟀弹琴。)

  ⑥句式训练:我们可以到花丛边看(),听(),也可以到小河边欣赏(),还可以到草从旁听()。

  四、作业。

  1、背诵2、3自然段。

  2、选择花或者是动物的活动,写一段话。

  教学后记:

  夏天对孩子们来说丰富多彩,学生能有感情朗读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来理解课文,能自己找到文中的精彩的句子,词语。

  迷人的夏天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第四册) 《迷人的夏天》是一篇词美、句美、意境美的小散文。文章以“炎热——多彩——有趣——悠闲”为主线,从贴近学生生活情趣的事例展开描写,从多个角度写出了夏天迷人的生活。学习这篇文章,会让孩子感受到生活在这样迷人的夏季中是快乐、幸福的。在教学本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激趣入境

  1、小朋友们,万物复苏的春天过去了,炎热的夏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呢?(教师可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想,让他们说,引导他们把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夏天说出来。)

  2、孩子们说得真好!每个人心中、每个人眼中的夏天都是不同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迷人的夏天吧!(板书课题)

  二、走进夏天,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点名认读。

  2、准确的读出生词。(幻灯片出示)

  3、可爱的红花字卡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并组词,个别选择造句。

  三、整体感知

  1、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夏天的喜爱,带着自己的感情来朗读课文。 2、分组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读后感受,教师相机板书。

  四、品读课文,体会理解

  引导学第一段

  1、课文哪一段描写了夏天是炎热的?你能把它读给大家听吗?2、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边划: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夏天的炎热?3、交流并指导朗读。

  4、点名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学法小结

  1、回忆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可以同桌交流。

  2、教师引导总结并板书:读——划——想、说——读。

  扶着学第二段

  1、点名读,其它同学边听边划:夏天里有哪些漂亮的颜色?

  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3、“盛开的鲜花”“五颜六色的衣裙”多么能激发人们丰富的想像呀!快想想夏天有哪些颜色的花?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夏天的多彩?(相机评价)

  4、夏天是五彩缤纷的,夏天更是瓜果飘香的季节。看!多么冰凉可口的西瓜,拿它来招待朋友,那感觉_!对,那感觉_!再读一遍!“那感觉真好!”

  5、夏天的颜色真美!夏天的水果真好!夏天里有趣的事真多!悠闲的

  事更多!现在,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夏天里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吧!

  放手学三、四段

  1、再次回顾学习方法,同桌合作学习三、四段,重点划出夏天里发生的有趣、悠闲的事。

  2、指导朗读。抓住“在晴朗的夜晚,我们还可以望着星空畅想”,出示星空图,让学生理解“畅想”,并说说如果是你坐在美丽的星空下,你会想些什么?(相机评价)

  3、小结:像我们这样痛快地想、尽情地想、放飞思想地想就叫“畅想”。 学习第五段

  1、“夏天是迷人的,一切都在夏天里走向成熟。”引读,齐读,加深感情再读。

  2、为什么说“一切都在夏天里走向成熟”?

  五、再次整体感知

  1、夏天是五彩缤纷的,春天是生机勃勃的,秋天是硕果累累的,冬天是白雪皑皑的。四季,无论是哪一季,都是那么的美,那么的令人陶醉。就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夏天的迷人!

  2、动画播放课文朗读,边听边欣赏夏天的美景,在大脑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六、拓展练习

  1、这么迷人的夏天,快用你智慧的大脑,丰富的想像把它描绘出来吧!仿照课文写一写,争当小诗人、小作家。

  2、这么美的夏天,我们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将它留在身边,你准备怎样把它留下来?(读一读课文、画画、写小诗、日记、照相??)

  3、小结。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课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好!昨晚睡的好吗?有没有做梦?谁来讲讲你的梦?(如果学生不敢讲,可以教师先带头讲)

  师:想到能给你们上课,我昨晚兴奋的睡不着觉,迷迷糊糊的我好像进入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我脚踏星星来的你们的学校,我们的课堂飞到了天空,云朵变成了小朋友的课桌,而老师的讲台竟是一道七色的彩虹。

  师:那谁来说说你印象深刻的梦?

  2、畅谈梦想,融入梦境

  生讲述梦境。教师鼓励和引导:“后来怎样了?”“你当时的神态是怎样的?”“他长得怎样?”等语言引导学生说出梦的多彩。“这个梦真多彩,你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啊!”“你的梦真精彩,我也想进入你的梦中玩玩”“你的梦真惊险啊,小朋友都听的入迷了”??等语言鼓励表扬学生。

  师小结:梦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光同学们会做梦,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艺术大师,他也爱做梦,他就是西班牙著名画家达利,他做了一个什么梦呢?

  请看画面: 画面中画了哪些事物?

  画家梦中的景象和现实生活一样吗?

  (3)体验情感,表现色彩:

  师:每个人的梦都不一样,有几位同学也想给你们展示一下他们的梦,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最欣赏哪一幅?

  他们做了一个什么梦?梦中有什么形象?

  他们的梦境主要运用了什么颜色?板书:形象 色彩

  师生一起分析作品:不同的颜色体现了不同的梦境,带给我们门不同的感觉,老师还有两个问题要考考同学们:

  想一想:

  1.画面中的主体形象采用了什么绘画方法?

  2.画面使用了哪种绘画材料?

  师:夸张的形象、大胆的色彩形成了多彩的梦。看了他们的梦,同学们也得到了一些灵感,同学们,你的梦是什么颜色的?他是一个怎样的梦?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现在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师:同学们的梦都很独特,前几天,李老师也做了一个梦【出示抽象的色块】, 我的梦主要用了什么颜色?(红色、橙色)

  给你什么感觉?(温暖、甜蜜??)

  猜一猜我做的是一个怎样的梦?梦中会有什么?

  我做的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梦?学生讲教师勾勒线条。

  4、学生创作,展现梦境,教师巡视指导。

  (1)现在,就请用你手中的画笔,尽情的描绘一个多彩的梦吧!谁的作品完成了,就可以参与“晒晒我的梦”的展示活动,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表现!现在,开始创作吧!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音乐起——梦幻曲)

  5、评价交流,体验快乐

  小朋友们,你觉得哪个梦最富有想象力呢?

  为什么?你想为谁的作品点个赞?

  (2)生互评。色彩、内容、创意。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七篇】相关文章: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8篇02-28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5篇01-16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七篇01-09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8篇06-21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9篇06-15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汇编5篇06-11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7篇03-03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9篇02-12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6篇02-01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10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