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八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学生享受阅读,感悟生命,学会学习以及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通过读促使学生去探究、去合作、去交流,去感悟。读着读着,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便跃然纸上了;读着读着,文中的词语就理解了,积累了;读着读着,平时要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就有了;读着读着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2、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领会爱迪生多动脑筋,多动手,善于观察:感悟朗读。
【教学重点】:故事性课文的语文文字的感悟,主人公的聪明机智。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课前准备】:PPT制作的词语投影等
【教学流程】:
一、回顾
1、复习生字词语:(投影出示)
爱迪生 检查 急性阑尾炎 来不及 环顾四周 迟疑片刻 几盏油灯 急得团团转 一溜烟似的 捧着 明晃晃
斥责 胡闹 委屈 点燃 亮堂 恍然大悟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
2、复习第一段。(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非常的爱动脑筋,非常的聪明。让我们一起走进爱迪生的家,去看看他究竟聪明在什么地方。)
二、自主探究、自主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
1、生自由读第二段,你了解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抓关键的词句来理解。
(1)那一年,爱迪生刚满七岁。(师引导:七岁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有的小朋友还在上幼儿园,有的小朋友刚上一年级,有的小朋友)
【让爱迪生和自己作比较,拉近爱迪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去体会爱迪生当时年龄的小,为下文体会爱迪生的爱动脑筋和聪明做铺垫。】
(2)抓关键词语直打滚、几十里外、马上、来不及等去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
3、朗读指导。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手术顺利地做下来了吗?(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生默读课文第三段,划出相应的词句)
2、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去体会。
3、让学生上台表演当时的情景,结合动作理解环顾四周、迟疑片刻、连连说、急得团团转。
【一、二年级的学生表演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文中的这些词语所表示的动作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在生活中是不常见的。结合表演来理解,既增加了学习课文的趣味性,又有助于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实践证明:学生很容易把环顾四周同东张西望等同起来,对其它词语的理解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4、猜测想象:大家急得团团转中的大家会是谁?(如爷爷、奶奶、邻居等等)
【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书本插图中所描述的,意在为下文中让学生体会爱迪生的聪明做铺垫,家里上上下下、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想不出的办法,却被爱迪生想到了。】
(三)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体会爱迪生的爱动脑筋和聪明)
1、生自由读课文,师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神态去理解,划出相应的词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学生理清思路,深入理解爱迪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的好品质。
(1)父亲对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①爸爸又急又气,爸爸急什么?气什么?
②结合语境,通过朗读来理解斥责。
③结合图片和语言来理解恍然大悟。
【结合课文插图的特点,启发学生根据图画想象课文中发生的故事,进行练习说话,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重点词语的点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爱迪生的动作表现。
(3)房间内的变化。
(4)医生的神态和语言。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体会课文内容。
【以读为本,在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讨论
1、别人想不出的办法,爱迪生为什么能想出来呢?
2、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品质,在充分交流与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四、小练笔(任选一题)
1、做完了手术的妈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会对爱迪生说些什么?
2、你想对爱迪生说些什么?
五、拓展交流(课外)
1、课外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2、收集爱迪生的名言警句,积累下来。
3、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或做过哪些小实验说一说。
【实现课内外的有机衔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促进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2.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加法含义。
3.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体验加法含义,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看图列式。
教学准备:计算机、实物展台、投影。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教师左手在盒子里拿出3枝红色铅笔,右手在盒子里拿出2枝黄色铅笔,然后把两只手中的粉笔合起来,问学生一共是几枝粉笔。
(二)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小朋友们也拿出自己笔盒里的铅笔,看课件学着试一试。师:一共有几枝铅笔?师:你们是怎样算出5枝铅笔的?生:这只手有2枝铅笔,那只手有3枝铅笔,合起来就是5枝。师:对了,这合起来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
2+3=5 (师边讲解边板书演示。):加号 师:把两部分合起来就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小朋友们想一想,这2+3=5还可以表示什么呢?(教师进一步让学生对算式含义进行扩展。)
2.摆圆片。教师出示幻灯片课件,演示摆桃子的过程。
(1)书上是摆桃子,我们可用圆片代替桃子,先摆1个,再摆3个,学生依照老师的样子摆。师:一共有多少个?同学们会做这道题吗?生:1+3=4。师:这1,3,4分别表示什么?(师引导学生把抽象算式放到具体情境中理解。)
(2)参照课件演示,放手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书上的第2,3题,把2+□=□,□+□=□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根据身边事物提问题,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在我们身边,比如教室里,能不能找到加法问题呢?(师表扬学生善于发现。)
4.试一试,运用加法含义。(教材第22页的“试一试”。)
(1)引导学生看图(课件出示),要把同类的车子合起来,与警察没关系。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
(3)组织学生结合图与同桌说说算式。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书上的“练一练”)
1.第1题,放手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其先摆学具,直观得出算式结果。
2.第2题,让学生看图,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第2幅图画会出现4+1=5,3+2=5两种情况,教师在角度观察图,列出不同算式。
3.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找出每个盘子放苹果的规律,师进一步追问,如果再放一盘苹果,你认为放几个?说出理由。
4.说一说,算一算。(利用信息技术演示课件,出示小明一家的图画。)
(1)学生独立观察图,找出同一类型的东西把他们合并起来,如凳子和凳子合起来,梨和梨合起来,花盆和花盆合起来。
(2)这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符合图意,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加法问题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放学后,大家可以在校园里或者在家里找一找,看看你还能发现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下次带到课堂上和小朋友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学会本课出现的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新词。
⑵理解重点句
①“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②“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③“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2、能力训练点:
⑴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向学生进行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教学。
4、美育渗透点:
体会穷人夫妇的心灵之美。
【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课文。展开想象,以升华情感。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难点:
⑴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是本文重点。
⑵展开想象,续编《穷人》这个故事是难点。
2、疑点:
体现桑娜内心矛盾的重点语句。
3、解决办法:
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来解决重难点;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活动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教师穿插感情描述,感情朗读课文。
2、学生活动设计:
⑴自读自悟,勾画重点词句,质疑问难。
⑵小组讨论重点问题。
⑶感情朗读课文,表现主人公心灵美好。
⑷续编《穷人》这个故事。
【教具准备】
自制Flash课件、Internet网络、提供学生上网帐号。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理清文章,感知形象
1、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初学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用一、二句话说一说。
预设: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桑娜和她的丈夫虽然日子过得极其艰难,但仍然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这样一件事。
二、深入课文,读中悟情
师:请自由朗读课文的1~7自然段,看看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都会有哪些感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写感受、找问题。
2、师巡视,并于个别学生交流。
预设:感受:贫穷、勤劳、辛苦(危险)。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朗读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和桑娜为丈夫担惊受怕的句子。
师小结。
三、读悟结合,感受美德
虽然他们的日子过得极其艰难,但还是毅然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难道他们没有想到今后的生活吗?
1、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快速默读课文,用曲线画下来。
2、生讨论、交流。
3、指名读课文,师相机作朗读点拨。
4、谁来说说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生交流。
四、总结升华
1、小结全文。
2、总结升华。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课型:教读研讨课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目标:
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预习提纲:通读课文,课前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思考课后练习,写出发言提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课时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早读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朗读,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还有那些生字词需要帮助的吗?(学生提出,教师解决)
○作者介绍: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其他情况见教师用书P15-16页适当介绍)
○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赏析,也可参见教师用书P11页)
感悟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略)
○引导学生探究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学生先讨论,教师根据情况点拨与指导)
1.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
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间,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2.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课文着重写一场英雄的行为,更有点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再是在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回味其所以然,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他事先系好了钩子,又想出用莲蓬引诱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作者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真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3.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提示: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可以回忆课内外读过的文艺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把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抄出来,仔细品味,细心揣摩,在仿写几句家乡的景物。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充满幻想色彩而又富有时代意义的短文。作者以生动的笔触,记叙了阿德充满幸福和快乐的梦境。本文以“梦”为载体,以阿德乘飞船去火星旅行,与生活在月球上的外婆能电话为线索,描绘了幻想中的神奇太空世界。本文是连环画形式的略读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生动活泼,内容简单,易于理解。重点应放在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以及借助图画识字等方面。
喜爱幻想是低年级孩子们共有的特点,课文内容符合儿童的年龄实际。教学中应抓住感情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走进阿德的梦境,体会和分享他的幸福与快乐。然后启发学生结合当前的科学发展,展开丰富的想像,在说“梦”中训练语言,培养语感。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兴趣和培养科学幻想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3、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意识。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借助图画识字。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课文连环画,儿歌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切入举偶
1、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今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小朋友,这个小朋友也做了一个梦,不过他的梦可与你们的梦大不一样!(板题)
(由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启发学生谈话,营造宽松的.课堂气围。实现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
2、观察:出示航天飞机、飞船或太空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说说对它们的了解。教师由此引出世界或我国的科技发展情况。今天让我们去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体验一下现代科技先进水平。
(由学生喜欢的图片或模型引出科技发展的话题,既实现了内容的过渡,又对学生进行了科技教育的渗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一、识字
1、默读课文,注意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再借助拼音读准。读前提出要求:不出声,不指读。
2、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检查自学字词情况。相机正音,合作交流解决不懂的词语。
3、学生交流识字情况,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经验。(教师引导:“婆、屏、型、呜”等字可以利用熟字的偏旁认记;要注意区别“呜”和“鸣”;“喽”是语气词,可通过朗读的语气来感悟。)
4、出示儿歌,自读,齐读,指名读,巩固识字:
阿德早起要旅行,乘坐飞船是新型。起飞时间还未到,可视电话传真情。
电话屏上见外婆,聊起畅销新车型。预定新车无污染,动力来自太阳能。
飞船呜呜长鸣声,阿德落地未成行。原来未系安全带,大叫一声梦惊醒。
(本课只有识字任务而无写字任各,结合本课重点指导默读的教学任务,在识字中就对学生的默读提出要求。并用多种形式巩固生字的识记,特别是儿歌的引入,还起到感知课文内容的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益。)
二、默读
1、默读课文,你从课文什么地方可以知道这是一场梦?默读前,提出默读的要求:不出声,不指读,速度要适当加快。
2、再读课文,结合文中的七幅插图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3、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分小组讨论:阿德梦中的哪些新科技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写在卡片上。
4、把各组写有新科技成果名字的卡片贴在黑板上,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进行读书汇报。
(本文为略读课文,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因此充分放手指导学生读书,采取合作学习,抓住重点进行汇报的形式,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了学生对科技成果的兴趣。)
三、朗读
让学生根据文中的叙述顺序摆好连环画,分组接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四、拓展
1、你认为阿德的梦有一天会真的发生吗?从阿德的梦中,自己想到了什么。
2、说说自己心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或动笔把心中未来世界的样子画出来。
3、课外阅读科学幻想故事。
(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想像,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愿望。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表现能力,适时地将学生的学习引向生活的大课堂,体现学科整合思想和大语文观念。)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移居:改变居住的地方。
污染: 空气、土壤、水源等混入有害的东西。
预订:预先订购。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材简析]
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美丽,活泼,呼唤着我们去找春天。课文的语言优美、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春天、热爱春天。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打牢基础
1.提示难点。本课难读的有“触”、“嫩”二字,提示学生“触”是翘舌音,“嫩”的韵母是“en”不是“un”。
2.巧记生字。采用以下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教师或学生做动作演示,识记“遮”、“掩”、“躲”、“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记住“羞”、“嫩”:运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躲”、“触”、“鹊”。
3.写字指导。9个要求会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除“野、解”二字外,其余的又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把它们集中在一起,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再指导临写。教师提示学生写“躲”字时,第七笔撇不出头。
(二)初读课文
读通读准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
感知发现
1.自由读或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提问: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
3.哪些内容反映了春天的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的句子,让学生分别读。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初春的特点。
(四)结合生活,模仿句式出示句子: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那是春天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观察,模仿句式说一说。
(五)品读课文,拓展练习
1.作者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2.找出后,让学生多读几遍,说说写得好在哪里。
3.以“她在”的形式,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春天。
(六)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读后的体会。
2.引导学生看着画面背诵。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不但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
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
3.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
4.的确,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古都北京,过起春节来更是京味十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节。
二、放手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课文自学情况:
①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②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词集体认读。
③对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3.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
5.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顺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
腊月→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6.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的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速读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
三、细读鉴赏,感受春节。
(一)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哪些热闹、浓烈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几幅。
(二)小组研读。
出示研读提示: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划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②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自己再读相关段落,补充完善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二课时
(三)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体会年前的忙碌。
①交流节前的年味主要表现在哪?重点交流节前都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人们的主要活动、讲究及人们的心态。
②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读中体会人们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悦和希望: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④指导学生抓住学生反馈的词语进行感情朗读。
⑤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在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呢?
2.体会过节的热闹
①交流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过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热闹)
②同是热闹,但闹中各有不同,默读思考:除夕、初一、正月十五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③交流各自的体会,教师相机引导:
除夕:喜庆、团圆;初一:悠闲、快乐;十五:红火、美丽。
④再读一读,讨论、交流:这些感受你们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⑤交流反馈除夕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喜庆、团圆。
抓关键词赶、到处、都穿起、贴上感受除夕的喜庆、热烈;
抓除非,必定体会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团圆的氛围。
⑥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二篇短文,比较:同是写除夕,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梳理:老舍笔下的除夕为我们展现的是全景图,抓住除夕人们主要的活动简单勾勒,语言简洁明快;而阅读链接短文二由回忆外婆入手,重点写了一家人怎么过除夕的情景,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情景。
⑦交流反馈初一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初一的悠闲、快乐。
重点指导朗读逛庙会时人们的表现来体会悠闲与快乐。
⑧交流反馈十五一段,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找出文中描写花灯的句子,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引导想像:还会有哪些花灯呢?除了灯,还有什么?
出示老舍的原文,创设情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十五的红火、美丽。
⑨总结: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却被作家仅仅用了一千多字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正是抓住每个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极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去用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①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再读腊八一段,思考:腊八的活动很多,为什么单写腊八粥、腊八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文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一例吗?
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假如此时再请你写春节,你打算怎样写?
引导学生借鉴学到的写法谈,如:选材要详略得当、描写节日要抓最主要的特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夹叙夹议等。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
1.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
2.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编写。
3.精彩再现: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
4.春节建议: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学习目标】
1、熏染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生命的全新理解。
2、细致入微探究课文的方法。
3、准确、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
对生命的诠释。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你心目中,生命是什么?或生命意味着什么?
(生命不单是宇宙间的匆匆过客,不单是流星转瞬即逝的那一刹那。地球上自从有了生命,便有了生机与活力,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那么人的生命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那么意义究竟何在呢?)
原来,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奉献,在于留下点什么,而不是带走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位女作家──杏林子,她对生命也作了一番深入地思考,颇有见地,并且发出了强烈的呼喊:生命,生命
板书:
2、学生介绍作者。
提示:作者从小身患重病,困卧病床,但却写下了40多个剧本和10多本散文集,这是常人所不能做到的,为什么她能做到呢?
说到底,就是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对信念的执着,这样的生命是鲜亮的,这样的人生也是精彩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她对生命的感悟。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思考:
1、文中讲了三个事例,请用一句话概述。
2、这三个事例,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在观察、体会生命。
动物、植物、人类。
3、这是三个怎样的事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哪些思考?
复述并作答(在文中找出关于生命的关键词、中性词理解全段)。
板书:
脉 动物→生之欲望→敬重生命 层
络 植物→生 命 力→珍爱生命 层
清 人类→生 命→展示生命 递
晰 进
4、再读文,画出你最为欣赏的句子,并说明理由,记牢!
三、探究学习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生命的格言?
学生说后放投影: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
人的一生可以腐朽,也可以燃烧,我要让他燃烧起来。
──列夫·托尔斯泰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贝多芬
生命犹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2、名人的话,使我们对生命及生命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能否讲一讲我们身边、你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有关生命的感人故事呢?
如:贝多芬、保尔·柯察金、海伦·凯勒、史蒂芬·霍金、张海迪、马利、向生命奔跑等。
伟人的事迹让我们倍受感染,也赋予我们生命无穷的力量,愿同学们都做生命的强者。
3、生命在杏林子眼中,是险境中挣扎的飞鹅,是砖缝中生长的小瓜苗,是听诊器中强健而有力的跳,那在你眼中,生命是什么?请用生命是说一句话 。
投影小结:
生命是悬崖上傲然挺立的松柏。
生命是搏击风雨、冲刺苍穹的雄鹰。
生命是傲霜斗雪、凌寒怒放的雪梅。
生命是青翠碧绿,遍步天涯的小草。
生命是一次次更快的冲刺、更高的跨跃。
生命是一条永不停息向前飞奔的河流。
四、小结
还可以说,生命是一辆飞速前驶的列车,它容不得有丝毫的懈怠与片刻的松驰,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部车的车手,只有时刻紧握方向盘,集中全部精力向我们的目标飞奔,生命才会凸现它特有的风彩与魅力!愿我们每个人都做最优秀的车手!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八篇】相关文章: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集合6篇02-03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集合7篇05-30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9篇08-17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5篇10-16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4篇02-05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3篇11-17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6篇03-10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九篇08-12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8篇06-05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汇总7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