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7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学习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学习如何收集材料 ,帮助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教具准备〗
资源库中的图片、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詹天佑的图像,请同学用文 中的一名.句话说说这是谁?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换个说法说说这句话。
这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二、自读“预习”,自述背景
1、读“预习”,画出介绍詹天佑及其时代背景的句子。
思考:
⑴ 詹天佑处在什么时代?
⑵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在当时有什么政治意义。
⑶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詹天佑的知识。
学生回答之后,老师结合资料作相应的补充。并对詹天佑的生平作一介绍。
三、自学生字,理解词语
1、默读课文 ,在居民点上找出生字,新词。
2、你用什么方法学习生字?
⑴ 挑出形声字一起学习:
控(kong)、嘲(chao)、绘(hui)找出字的形旁和声旁?
⑵ 用换偏旁的方法学习:
挠(nao)、浆(jiang)、竣(jun)、岔 (cha)、扛(kang)。
⑶ 记住易错笔画的字。
如:毅、藐。注意不要多笔少笔。
3、根据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学生自己学习,交流,然后教师用电脑出示生词:
阻挠: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
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操纵。
嘲笑:不怀好意地取笑别人。
毅然;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竣工:完工。一般指较大的工程。
藐视:轻视,小看。
轰动:一下子引起很多人注意。
杰出:才能、成就出众,超过一般人。
要挟: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和条件。
赞叹不已:连连称赞,不住的说一些称赞的话。
四、自由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
2、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全过程?(课文的四至六自然段。)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出全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第一句)。
4、每个自然段讲什么?全文可分为几大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段:(1自然段),概括介绍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第二段:(2、3自然段),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原因。
⑴ 清政府提出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国家出来阻挠、要挟。
⑵ 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引起了国内外轰动。
第三段:(4、5、6自然段),詹天估方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⑴ 勘测线路过程中詹天佑是怎么做的?
⑵ 施工中工开凿隧道的情况。
⑶ 在青龙桥设计“人“字形线路。
第四段:(7自然段)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赞扬和怀念。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2页和第3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借助学生熟悉的米尺和格子图等实物,让学生多角度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在探索交流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及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交流资料
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收集了吗?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汇报交流。
如:一袋方便面的价钱是1.2元;一个笔记本的价钱是2.6元……
(二)师出示图片
师:王老师也找了一些图片,看大屏幕。
请你认真读一读,并说一说每张图表示什么含义。
生读小数并结合图说小数表示的含义。
(三)小结
看来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对它有所了解,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小数(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猜测,实践体验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大家伙,(师举起给学生们看)什么呀?(生:米尺)它有多长?(1米)可以干什么用?(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这节课上它的功劳是最大的,借助它我们会掌握很多新知识。
请两位同学合作测量一下课桌的高度及它表面的长度,谁愿意?
两位学生测量,其他学生观察,教师板书记录:桌子长60厘米多,高80厘米。
师:如果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
生:可以用小数。
小结:在我们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教师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测量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直观感知
1.借助课件,引导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观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生:1分米)写成分数是几分之几米?(生:十分之一米)像这样的分数也可以用小数0.1米表示
师:那3分米、7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分数和小数怎么来表示?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汇报。
生:3分米是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三米,也可以用0.3米表示;7分米则是……(生汇报的同时课件出示。)
师:0.3米里有几个0.1米呢?0.7米里又有几个0.1米呢?1米里面有几个0.1米呢?
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师出示米尺教具:谁能在我的米尺上指出0.1米、0.3米、0.7米及0.9米……
生台前汇报结果,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你们太棒了!通过观察以上分数和小数,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像这样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多角度、多形式地强化认识,理解一位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并渗透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2.借助直观迁移,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32页图片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生:1厘米)1厘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么表示?(一百分之一米)也可以用0.01米表示。那么4厘米、8厘米用分数怎么表示?用小数呢?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汇报整理(课件演示)
师追问:那么12厘米、38厘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么表示?小数呢?谁来老师手里的米尺上指一指呢?
生找,指,并说为什么,那么1米里又有多少个0.01米呢?(100个)
师: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师板书)。
3.直观迁移,独立探究,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
师出示课件,33页的图。
生独立思考后完成书中练习,然后小组交流。
师追问: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其他小数吗?(如:0.006,0.015……)
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汇报:分母是1000的分数也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在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探究、小组交流等方法理解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具体意义,突破了难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和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又一次渗透了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4.迁移推理。
师:试想一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四位小数来表示?五位小数呢?
生:分母是10000的分数可以用四位小数表示,分母是100000的分数可以用五位小数表示……
小结:分母是10、100、1000……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迁移应用,已经对小数的意义有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继续推理下去,有助于学生清晰而深入地理解,从而感知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认识计数单位
师:整数有计数单位,小数也有计数单位,你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吗?尝试说一说。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
师课件出示,并要求学生齐读(板书上显示)
追问:通过观察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生:10)
板书: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所以这部分知识我采用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然后直接出示,提高了学生探究的自主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33页“做一做”,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2.完成书36页1、2、3题,要求:认真读题,独立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这几道基础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总结
1.师: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内容,谈一谈自己的收获。生畅所欲言。
2.齐读书33页“你知道吗?”内容,了解小数的产生。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加深对本课内容的认识、理解。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小数产生的历史,对学生进行了数学文化的渗透。)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六、布置作业:
完成书37页7、8题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重视让学生亲自经历测量活动,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加强了对小数产生的必要性认识。
在教学小数意义这部分时,我充分利用教学课件和实物教具相结合,直观引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然后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在此过程中我充分借助迁移类推,合理安排引导和放手的时机,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自主探索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认八个生字,会写十个生字。
3,通过对课文的吟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重点:会认会写目标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有尊敬老师的愿望。课前准备: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设计意图
一、看图激趣导入:
1、让学生看图:谁认识这种植物呀?
2、有一些同学悄悄在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株紫丁香代表着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这首诗歌。
二、初读感知
1、借助拼音读读生字。
2、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再读一读。
3、自由读小诗,数数一共有几个小节。(五个小节)课文中的紫丁香是谁种的?哪个小节告诉你了?(第一小节告诉我们,紫丁香是学生给老师种的。)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三、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朗读中所表达的浓浓的师生之情。
2、学习一、二小节。
A、自读自悟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B、想一想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走进小院呢?想一想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名读,评议。
3、学习三到五小节。
A、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同学们希望紫丁香能给老师做些什么呢?
B、全班交流,指名读相关小节,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4、品味词语。口头填空:绿叶沙沙像(),盛开的花儿像()。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6、试着背诵课文。
四、总结课文中同学们是那么热爱自己的老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老师不仅教会了同学们知识、、本领,还教会了同学们做人的道理,更像妈妈一样地爱护着自己的学生。
所以同学们也像爱自己的妈妈一样爱着老师。)这首小诗正是向我们传递着这浓浓的师生之情。《一株紫丁香》教学反思《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这株紫丁香不仅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更是一首师生情谊的颂歌,整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这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这便决定了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在阅读课文时,让孩子选择喜欢的一段为大家读一读,然后说一说他喜欢的理由,在说的过程中,通过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有时让孩子们把自己当成枝叶,有时让孩子成为课文中的小朋友,走入课文,有时又让他们走出课文,说说他们自己对老师想说的话。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4、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系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教师节那天,老师收到很多贺卡,你们知道是谁送给老师的吗?(学生说)对,是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送的。有他们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有自己买的。老师特别喜欢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贺卡。那天你们是怎样向老师祝贺的?
2、看了图,读了课题,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为什么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快点拿起书来读读吧。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生读)
2、现在,你们书上又多了哪几个小问号?有什么不懂的词吗?
三、细读课文
1、要解决这些疑问呀,还得细细读课文。谁来读第1小节?
2、小朋友们是怎样走进浓绿的小院的呀?(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谁来做做踮起脚尖儿的动作?(学生做动作)你为什么要踮着脚尖呢?(不能打扰老师)原来是这样,真是个好孩子。请你把这一节读一读。
3、现在有紫丁香和老师作伴了,真好,你们希望紫丁香为老师做些什么呀?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
4、大家读得多么有激情呀。夜深了,连那星星困得都眨眼睛,可我们的老师还在那灯下工作着,我们来看看她是怎样工作的?(出示课件)
5、你们说老师辛苦不辛苦?你能劝劝老师,让她早点休息吗?
6、现在谁来告诉大家,小朋友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到老师窗前,会给老师带来什么呢?(想象说话)
四、小结课文,指导背诵全文。
1、读完课文,你再来看看这株紫丁香,觉得它怎么样?
2、结合练习,课外延伸:
书上的小朋友用这首美的诗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谢,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
赞美老师的诗句?(学生交流)课后,大家可以赞美老师的写的自己做的卡片上,送给老师,还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对老师说说,好吗?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自由自在地感受秋天的美,产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把自己看到的秋景说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做到注意听别人讲话,能较清楚地用普通话说话,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课前准备
1课前由家长带孩子到野外玩耍,收集一些有关秋天的图片、照片或采集的果实。
2老师课前准备许多有关秋天的词语卡。
3一幅秋天的图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听歌曲《秋风起》。说说这首歌唱了些什么。
2对!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多像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呀!它在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二、创设情景,集体交流
1秋天到了,天那么高,那么蓝,秋姑娘走过丰收的田野,走过瓜果飘香的果园,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秋色。请把你们照的相片和收集的图片、秋天的果实拿出来,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相机点拨指导)。
2每组推选一个代表上台汇报。请小朋友们听仔细,等会儿我们评一评谁说得最好。(引导全班同学用心倾听,积极评价。)
3孩子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收集到了一幅秋天的图画。请你认真地看一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4师有意设问,多方进行交流。
师:你从哪里看到秋天来了?
生:树叶黄了,说明秋天来了。
师:说得好!老师送你两片写有“树叶”、“黄”的叶子词语卡。
用同样的方法指导:“苹果红了”、“菊花开了”、“稻子熟了”、“枫叶红了”、“燕子南飞”……
师:孩子们,想一想,现在刮的风叫什么风?生:秋风。
师:现在下的雨呢?生:秋雨。
师:孩子们真聪明!奖励你们“秋风”、“秋雨”的词语卡。
师:人们常说“秋风秋雨渐渐凉”,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三、拓展交流
1孩子们,咱们到校园里再找一找秋天吧!如果你找到了,可以告诉同伴或老师。
2(回到教室)大家到校园里找到了秋天,谁都觉得自己是秋天里的一员啦,是吗?在这里,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几个赞美秋天的词语呢。看谁能猜一猜,拼一拼,认一认,谁先读出,就把这张卡片送给他。(秋风送爽,落叶沙沙,春华秋实,秋风红叶)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课文:
《钓鱼的启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诱导学生写课文标题
师:小朋友们好!我们今天一起学习《钓鱼的启示》,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勇气,敢上黑板写课文标题,志愿者请闪亮登场、一展丰采!
设计理念:“黑板”使用权的易主,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表现自我的欲望,这种亲身体验是主体参与学习的一个重要表征。
二、突出主体,指导学生读课文
师:请大家仔细读课文,用心体会。我相信你们经过十分钟的练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练读中把课文逐步读正确、流利。具体做到:“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三、营造氛围,调动学生朗读兴趣
师:你们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欢读的内容和方式去读。
设计理念:
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有了自由朗读的空间,他们将更乐于参与读书。同桌、小组竞赛读书,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得以发展的目标。
四、自读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师:下面,咱们仔细读课文,将自己的疑难问题写在黑板上。
生:边默读,边思考,然后,陆续将问题写在黑板上。
设计理念: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能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五、钢笔描红,辅导学生练写生字
师:仔细读一读课后生字,认真看一看字型结构,然后用钢笔描红、临写、注意书写姿式,做到头正、身正、臂开、脚平放;手离笔尖一寸、眼离本子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教师可以放《渔舟唱晚》的古筝曲,或其它轻音乐,让孩子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舒畅、愉悦地练字。)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练字的兴趣,培养其综合素质。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
师:孩子们,《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有许多印刷的空白,这是有待咱们开发的“黄金地段”,咱们可以充分利用,在此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欣赏、评价。
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交流“批注”,教师与学生对话
师:孩子们,看了你们书本上密密麻麻的阅读批注,我知道你们的批注是“丰收”的。下面,大家和我一起交流批注成果,好吗?
生:自由交流
师:(创设对话情景,主持对话)
设计理念:
教师跟着孩子的思路走,与学生真诚对话,学生就会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知识的甜蜜,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
三、自由选择“自助餐”式作业
1.小组间开展写字或默写比赛。(两天内完成)
2.摘录文中优美词句。(当天完成)
3.将文中某句话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
4.你可以独立为自己设计一项作业。(本周内完成)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布朗运动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布朗运动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布朗运动形成的原因。
教具
两人一台显微镜(设备不够的学校至少应有一台给学生轮流观察),红墨水、黑墨汁各一瓶。两只烧杯分别装入冷、热水,滴管一支,投影幻灯及布朗运动模拟器一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演示:分别将红墨水用滴管滴入冷水和热水中各一滴。
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这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应答:看到了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是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
追问:两杯水中扩散快慢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应答:扩散快慢即分子运动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二、新课教学
现在研究一个更明显的证明分子在做不停地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1
介绍在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植物花粉颗粒,发现这些小颗粒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布朗运动。
2.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布朗运动实验:
(1)先调好显微镜。
(2)在载玻片上先放上一大滴水,后在水上滴一小滴稀释的墨汁,盖上玻璃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
一般回答是小黑颗粒都在不停地运动。
追问:还看到些什么现象?
应答:有的颗粒运动得快些,有的慢些,或颗粒越小的运动越明显。
(对于这一追问,常常有许多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可借机教育学生,应注意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3)让学生用滴管滴人玻璃片上一滴热水后,再继续观察布朗运动与前次看到的有何不同?
应看到较前次的布朗运动加快。
3.带领学生看课本64页图11-4,说明图上记录了三个小颗粒,每隔30s记录到微粒的位置后用直线连接起来的,虽不是小微粒的径迹但也可以看出小颗粒的运动是极不规则的。
4.布朗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演示:用投影幻灯及布朗运动模拟器边演示边说明。
由于大量水分子(比小颗粒小得多)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们和小颗粒相撞。每个水分子和小颗粒碰撞都使小颗粒受到冲力。每一瞬间各个方向都有大量分子碰撞小颗粒,哪个方向冲力大些,小颗粒就向哪个方向运动。下一瞬间另一方面冲力大了,小颗粒就向另一方向运动,结果使小颗粒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这样便形成了布朗运动。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设计理念:
学生的知识积累是不同的,学生的理解方法也是各异的,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应该是自主的,让学生运用以有的知识和能力,研究学习理解古诗,逐步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学会课文2个生字,拓展学习部分新字,进一步巩固对形声字造字律的认识。
2、自主、探究学习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创设情景,指导练习说话。
1、出示画面:春天,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枝头,不时有小鸟飞来,唧唧喳喳地叫着,到处春意盎然。
2、看画面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3、是呀!春天多么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
春天景色的古诗。(课件出示古诗)
二、自主学习生字,初步了解古诗。
1、自由诵读古诗,说说这首诗给你的第一印象。
2、读通古诗,自己找合作伙伴学习生字。
3、交流反馈:你对哪个生字最感兴趣?有什么好办法识记。
初拟交流重点如下:
1)、晓:“晓”是天亮的意思,所以用日字旁。“晓”字在书写时不要在右上角多一点。
2)啼:“啼”用了口字旁,啼的意思是“叫”。“啼”右边是皇帝的“帝”。
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交流的话语组织好。
4、娃娃教学,拓展学字。
小朋友们学会了“晓”字,你们还认识和“晓”字长相很像的姐妹吗?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
学生回答情况例举:
1)、我来给大家介绍认识“晓”的姐妹“烧”,(学生随即把“烧”板书在黑板上)这个“烧”字,我是昨天刚认识的,因为昨天我妈妈买来了一只“不粘烧锅”,很特别,我就把商标上的“烧”字记住了。哪个小朋友能来说说“晓”和“烧”哪儿像,哪儿不像?你还能给“烧”组个词吗?
2)、我也来给大家介绍“晓”的另一个姐妹“浇”。(学生也把“浇”字板书在黑板上)这是浇花的“浇”,请小朋友一起跟我读。(齐读“浇”。)这个“浇”字,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因为我家阳台上种了很多花,我天天给它们浇水。哪个小朋友能运用办法很快记住它?
3)、老师,我还有呢!(边说边走到黑板跟前板书“绕”)我认识“绕”字。咱么学校附近前几天施工,那儿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前方施工,请绕道而行。”我就把这个“绕”字介绍给大家,你们知道这“绕”为什么用了“绞丝旁”?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作适时的点拨。
5、指名诵读古诗。
6、教师简介作者。
7、理解题意,重点理解“晓”的意思。
三、提出研读专题,研究学习古诗。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不难看出全诗描写的就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那么整首诗写了哪些景色?要求在诗句中用圆圈加以表示。(鸟、风雨、花)
1、引出研读专题: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读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诗人在描写这景物时的感情。
2、提出研读的要求:1)、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圈圈点点,或涂涂画画。
2)、遇到自己也不是很理解的问题,可以采取合作方法,也可以找老师合作学习。
3、学生围绕专题自由研读全诗,教师参与学习。
四、交流研读成果,落实训练目标。
1、明确交流要求:大胆表述,认真倾听,及时补充,学会交流。
2、学生自由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点拨,并随机落实训练目标。
(以下各部分内容的先后顺序及互动过程,均以学生的实际研读情况作出弹性处理。学生解释一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交流的质量,并适时教给正确的交流方法。)
●处处闻啼鸟
1)、理解“处处”的意思。练习给“处处”找近义词。
2)、课件播放鸟叫声,理解“闻”的意思。区别平时句子中的“闻”和诗句中的“闻”的不同,进行练习。
说说下列句子中闻的意思。
放学回家,我刚进家门,就闻到一股香味从厨房中飘来。
居里夫人是世界闻名的女科学家。
3)、理解“啼”的意思,说说别的动物叫又可为什么?例如:马嘶、虎啸、鸡鸣、狮吼等。
4)、自由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
5)、交流诗人听到鸟叫声时的心情,并指导感情朗读。
●夜来风雨声
1)、课件播放风雨声,进入情境想象说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2)、理解“夜来”的意思。
3)、交流整句诗的理解。
4)、交流诗人在诗句中的感情。
5)、在自己体会到的诗人感情中朗读诗句。
●花落知多少
1)、感知诗句中诗人惜春的那份淡淡的忧伤。
2)、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
3)、指导读出那份淡淡的忧伤感。
3、在理解了后三句的基础上学习理解第一句:春眠不觉晓
导语:我们已经理解了后三句诗写的是诗人听到鸟叫声,想到昨夜的风雨声,不知不觉产生了对落花的忧伤,那么我们再来理解第一句就不难了。
1)、“眠”是什么意思?“春眠”指的是什么?
2)、这里的“晓”与题目中的“晓”有什么不同?
3)、理解整句诗的意思。
4、交流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背诵全诗,延伸课外学习。
1、播放音乐,自主背诵全诗。
(短短的四句诗描绘了这么多的景物,包含诗人复杂的感情变化,古诗的艺术魅无穷!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背下来。看谁背得快?看谁背得好?)
2、孟浩然带着淡淡的忧伤描写了春天早晨的景色,也有一位诗人
在春天的夜晚听到了风雨声后,写下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中诗人的心情。(课件出示古诗:春夜喜雨)感知整首诗的色彩,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每首诗中都浸透着诗人的感情。
3、提出课外学习任务:找几首描写春景的古诗,并背诵下来。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7篇】相关文章: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五篇11-30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七篇01-11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六篇06-22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7篇06-18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10篇06-06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9篇06-01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10篇02-10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8篇06-27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5篇01-17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九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