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六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的:
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
教学重点:
教学中要体现抓住景物特征和景的变化进行描写这个重点,同时也要注意有关词语,特别是形容词的学习;模仿本文写法,练写短文《家乡的冬天》。
课型:
自读课。启发式,讲练结合。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板书:济南的冬天(写景散文)老舍
2.简介作者。
(二)学生默读课文,同时板书重点词。
(三)学生查字典。查好的同学上黑板注音。
(四)讲析第1自然段。采取由一般到特殊的提问方式。
1.你对冬天的景色进行过观察吗?冬天的气候特点有哪些?
2.济南冬天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3.写济南的冬天为什么要讲到北平、伦敦的冬天和热带地方呢?
教师小结:经过一番比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个结论。点出"气候温晴"这一特点。板书:气候温晴
(五)讲析第2自然段。
1.提出下刻问题。(1)济南的冬天为什么是温晴的?(特殊地形引出"有山有水"这一特点,并板书。)(2)为什么要写济南人的感觉:"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使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比较映衬来突出济南冬天的暖和)
2学生齐读一、二自然段。
(六)布置课外作业。
1.背诵1、2启然段。
2.写出"慈善""宽敞""澄清"三个词的反义词,并造句。
3.预习第3自然段,画出你认为用得贴切的形容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课外作业。
(二)讲析3、4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3、4自然段。
2.提问:济南的冬天除了天气温晴、有山有水这两个特点外,作者说,这还算不上济南冬天的最大特色,你可以总结出这个特色吗?(小雪胜景)板书。这个胜景的独特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幻灯打出表格,学生可在书中找答案。答案写于另片上,或把答案盖住。待学生回答后再亮出答案。)
描写对象特征是否用了修辞格
静态写动抒情句及表达的感情
比喻
山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一道白一道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比喻
花衣好象被风吹动,叫你希望看到更美的山的肌肤
山腰
日落时,微黄的阳光斜射山腰,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露出点粉色
拟人
3.讲述答案时应侧重意境的领会,让学生仿佛看见那种美景,不要止于文字上的答案。
4.学生朗读第3、4自然段。
(三)讲析第5自然段。
1.教师朗读第5自然段。
2.提问:济南有山有水,上面写了山的美,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用四个字概括这里水的特点。(水藻真绿)板书。绿到什么程度?("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这里用了"拿"和"不忍",你认为有什么妙处?(使物都带上了人的感情,用了拟人修辞格)。以上作者写出济南冬天的四个特点,把他对济南冬天的爱传递给了我们。
3.接话竞赛:合上课本,请接话,看谁接得最快、最准。
①济南的冬天四大特点是--②强调气候温晴用的方法是--③济南四周的小山像--④小雪胜景像--⑤水藻真绿,绿的程度--
4.结语:作者写尽济南冬天的特点之后,由分到合,发挥奇特想象,将冬天的济南包在空灵的蓝水晶里,构成一个美的整体。文章到此收笔,让读者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5.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
(四)课堂练习。
1.板书习作题:家乡的冬天。
2.教师引导:老舍先生写济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点,你写《家乡的冬天》准备抓住什么特点?
3.学生写简要发言提纲,然后口述。
4.教师作综合评价。
(五)布置课外作业:背诵3、4、5自然段,完成习作《家乡的冬天》。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学习默读,体会文中有趣的地方。
【教学难点】
在默读感悟中受到美好童心的感染和熏陶。
【教学方法】
朗读、谈话、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CAI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能说说为什么吗?(课件出示各种姿态的猫,学生感受猫的可爱)
有一个小朋友,她也很喜欢猫,她的名字叫(板书:卡罗尔),谁能读读?(要求领读,齐读,出示课文插图,认识卡罗尔)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板书和小猫),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板书她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2、学生朗读,师生共同校正字音。
3、教师范读。
三、合作交流,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其余生字及我会读图标,各自认识,不会读的向同桌请教。
2、同桌互读,互相推荐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3、指名认读生字,交流方法,并组词、说话。
4、游戏:认真听,仔细想,找字卡──根据教师的讲述、表演,从字卡中找出相应的字,摆在桌子上:
⑴不上不下(卡)。
⑵兔子的尾巴不见了(免)。
⑶土撒在热水上(垫)。
⑷明白的反义词(糊涂)。
⑸妈妈做饭的地方(厨)。
⑹做一下蹭这一动作。
⑺学猫叫。
⑻出示绒线团,学生找出绒。
5、生字搬家:(课件出示组合后的词,指名读,轮流读)
舒适、软垫、多余、绒线团、糊涂、厨房、蹭着、洛阳、卡车、抽屉、罗汉。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出默读的要求与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问题。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并作上记号,再向同学们解释为什么。教师辅导。
3、小组交流,各组归纳出本组意见。
4、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有趣的语气读,其它学生听后提意见,教师范读。
五、拓展思维,强化感受: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六、质疑问难,释疑
七、总结全文,提出希望:让学生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关注周围环境,学会和谐相处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更、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感受文中美的因素,培养环保意识,使学生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松sōng
是平舌,鼠shǔ是翘舌。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想知道什么呢?
二、熟读课文,初步感知
1.听老师读。同学们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朗读反馈指导。
三、自读感悟
(一)练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二)汇报交流。
1.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读这段时是什么心情,怀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谁喜欢第二段?指名读。注意读出思考的语气。
3.谁喜欢第三自然段?说说读第三自然段时是什么心情。用担心的语气朗读课文。(生试读师指导师范读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4.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并读出喜悦的语气。
5.其实每一段都很美,课文缺了哪一段都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让我们捧起书,从头到尾有感情地读一遍。
四、实践活动──画未来
1.学了这篇文章,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2.小松树埋下的松果已经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树,请大家用画笔让小松树章得更加高大吧。
第二课时
一、认字
(一)初步感知。
1.出示生字词:
聪明
活泼
突然
眨眼睛
如果
主意
总有一天
以后
2.自由认读,不会的看拼音,也可问同学。
3.同桌之间检查。
(二)巩固练习。
1.给带点字交个朋友,组成新的词语
2.认读生字练习:全体同学把卡片摆放好,老师或学生读生字,全体同学赶快从卡片中找到生字并举起来。
3.游戏:
(1)编、猜字谜。
(2)智慧博士送信:先将字(词)卡发给部分学生,老师语言描述,拿到该卡的学生把字卡送给老师)
二、写字
(一)示范引导。
1.出示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仔细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3.讲解要点。
心字底的写法: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意中的心字要比总中的心字更扁一些。
更字的关键一笔是竖撇,一定要先竖后撇,而且要从竖中线起笔,穿过日字开始拐弯。
以字的第二笔点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后字中出现了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二)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1.要求学生临一遍、对照一下,找到不好的地方,再观察前边的范字,看准后再临写。
2.教师巡视,发现姿势、书写等问题及时纠正。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今晚,到新华书店购买了一本《小学阅读教学设计方略》,作者是山东省济南市小学语文教研员江洪春先生,他是山东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江老师这本书是他30年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成果,由山东教育出版社XX年8月最新出版,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很有指导作用。江老师说,当广大教师已经理解并接受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之后,就会感到一种新的困惑,即用什么的教学手法、手段去落实,体现这些新的理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缺少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所以说,没有技术上的支持,会直接影响教学新理念的落实与体现,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江老师认为,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之所以效率不高,主要因为存在如下五个方面的问题。我对此是非常认同的。
一是教师对教材钻研不够重视。
“认真钻研教材,方法就在其中”这已经是一句老话了。但是现在很多教师没有通读全套教材,教研员也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校长抓得也没有到位,进修学校的培训也是这样。当然,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如果自己不想钻研,内需不足,外因再强硬效果也是不好的。苏霍姆林斯基讲的“用一生时间备课”指得就是钻研教材。我自己对全套教材的研读也不够,现在正在弥补,我对自己提出要求,至少三到六年级的教材要做到基本熟悉,努力把握教材的体系。
二是语文味不足。
语文味就是“既得言又得意”,就是“文道结合”,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现在的课堂教学,大都数公开课得意太多,弄得学生泪水涟涟的,学生上课像在听一个动人的报告似的,真所谓“听听激动,想想感动,下课之后一无所获”。
三是阅读基本功训练有所削弱。
前几年“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这是工具性太强,新课程之后矫枉过正变成“情感课、人文课”,《语文课程标准》中基本找不到“训练”这个词语,这就是人文性太强了。要做到恰到好处也许真的不容易,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这是肯定的。按照我的观点,语文课还是工具性占60%要好,毕竟语文课的任务不但要掌握“内容”,还要掌握“形式”。这个“形式”还是需要训练的。
四是教师的引领作用不到位。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样的提法大家都能接受,新课程实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多教师就误以为“一些以学生为主体”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削弱了,课堂上只讲学生自己能发现的,学生不能发现的东西,即使是教学重点,教师也有意回避了。这是非常有害的。我详细分析过国内很多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
我的结论是这些特级教师都是很“强势”的,整个课堂教学基本上沿着教师的“预案”走,即使出现一些“火花”,教师也会灵活“处理”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放弃,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不是学生自学。“教学”的特点一定要把握清楚,教师的主导不能缺位。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案示例
(一)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检查预习。读后,教师正音。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参见“教材分析”部分的“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三、学生自助解决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不懂的地方存疑。
四、教师释疑,师生共同疏通文章大意。
五、有条件的可以找来记录北方初春的录像带播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六、分组鉴赏。可以从文章内容、表达的情感、写景方法、文章结构、语言表达、写作意图、读后感等诸多角度入手。
七、教师总结。
中国历代的文学作品,以“春”为题材的不少,但从时节看,大多是写仲春、暮春之景;从地域来看,又多钟情“南国之春”;从情愫来看,且多“伤春”之作。本文写北国的初春景象,清新清俊,意趣盎然,堪为写春佳构。作者先放着线儿,并不急着写满井,也不急着写春风解春情,而是将笔锋一转,点染出春寒料峭,余寒犹厉,紧要处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这一笔,可谓据实招来,北国的早春,本就如此。不像南国:风最轻柔雨最时,根芽长就六朝枝。“春”自是不急,可人却憋得慌,“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这只如笼中鸟的北国客人,为盼春到,是如何在斗室之中来回地踱着方步了。人是关不住的,他终于不想忍下去了,“冒风驰行”,但每次都是“未百步辄返”。盼春之情切,犹如那胀鼓鼓的.弓箭,一触即发。
北国的春了无痕,可不,从春朝节到二十二日,这才几天的工夫,春就驻到北国了。且看这满井的春水、春山,山有人的体态,水有人的情意,水像乍出匣的明镜,山像刚梳洗过的美女。这一切是那么秀气传神,令人耳目一新。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初春,这一处景致准是: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一个“将”字,一个“未”字,写尽春意处处,令人遐想联翩,比起东坡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扬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里去,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更有意境。“柔梢披风”,岂不正是那个刚梳妆的美女子吗?“柔”大概是初春的身胚,在北国的风中,一定更具丰姿了。“绿浅黄深二月时,傍檐临水一枝枝。迎风无力纤纤挂,待月多情细细垂。”我们不禁要问:是哪个诗人曾经这般钟爱呢?这般的春色,这般的春意,惹来寻春客,他们或“泉而茗”,或“罍而歌”,或“红装而蹇”;这般的春色,这般的春意,惹来“曝沙之鸟,呷浪之鳞”。这便是北国的春天,难怪作者“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八、小组汇报鉴赏成果。
九、作业 。就鉴赏成果,写成一篇400字以上的文学评论。
教案点评:
文言文的教学不必每课都弄得特别细,尤其是自读课文,要允许学生“囫囵吞枣”。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多读读,多议议,甚至可以找来同题材或同体裁或同时期同一作家的作品,开展比较阅读,从不同方面启发学生。
(二)
学法引导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能抓住特定时间、地点的景物特征写最,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形象有韵味,适合反复吟诵,用心感受,应着力于诵读、感悟。
重难点分析
1.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
2.学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以上两点,采用以学生诵读感悟为主,老师适时启发,点拨的方法学习。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号石公,公安(现在属湖北省)人。万历二十年进士。他与兄宗道、弟中道合称“三袁”,世称“公安派”。他们提出“性灵说”,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们对于复古主义的驳斥相当有力,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每个时代的文学,不应当厚古薄今,更不应当用古泥今。他们在创作上坚决反对临摹古人,强调写自己所想、自己所感的东西,也就是“独抒性灵”,主张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进行写作,不用典故。在创作方面的表现是小品文领域的开拓。他们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泼,文笔秀逸,意趣盎然。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游记紧扣景物的季节特点,细腻描写满井的初春景色,不多几句话,便勾画出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描写简练形象,再现当时游览情事。文笔清新秀丽而有生气,比喻新鲜、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游览时的轻松喜悦的心情。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品味这篇优美的散文,共同体味洋溢在文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浓浓情趣。
(二)整体感知
1.自读全文,疏通字词。
2.教师范读。
3.学生有感情朗读。
(三)教学过程
1.自读课文,对疑难字词质疑、讨论。
2.老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从记叙的六要素的角度整体了解文意。
时间:花朝节后廿二日 地点:满井
人物:我与数友 起因:局促一堂之内,欲出不得。 廿二日天稍和。
经过:心境“若脱宠之鹄”,尽览初春水光山色,饱览游人怡然之情。
结果: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来之知也”。
3.概括段意
(1)第一自然段写城中“余寒”景物,欲扬先抑;
(2)第二自然段写满井春色。融情人景,寄托追求。
4.提问 第一自然段可删否?
烘托、反衬手法,是极必要的铺垫,作者欲扬先抑,欲进先退,把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
5.提问 文中细腻刻画了哪些初春景色?
高柳突堤、土膏、冰皮、波色、鳞浪、山峦、晴雪、柳条、柔梢、麦田浅鬣、游人、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毛羽鳞鬣)
6.提问 试分析文章的写景顺序。
自然景→人文景→自然景
(山水风光→游人→动物)
远景→近影
(山水风光→柳梢、麦田)
7.提问 直接抒写作者心情的语句有哪些?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若脱笼之鸽→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仰郁、烦躁→轻松喜悦→感叹赞美
(抑 → 扬)
(四)总结、扩展
本文以议论作结,言明自然未尝没有春色,只是“局促”之人不知道春在哪里罢了。这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感悟,真正的自然是在“郊出之外”,不是在人事纷扰的“城”中。作者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却给他以慰藉,在心灵与自然的贴近中,山水鱼鸟都成了他的知己
(五)布置作业
书面一:分散朗读,并注音(出示小黑板,全班在练习本上注音,然后指名板演,共同订正。)(括号内是答案,下同。)
1.燕(yàn) 2.花朝(zhāo)3.辄(zhé)4.妍(yán)5.倩(qiàn)6.靧(huì) 7.蹇(jiǎn) 8.呷(xiā)9.廿(niàn)10.浃(jiá)
口述:l.比喻句,明确在本体与喻体之间常用似、像、若、如之类的喻词。本文有哪几个比喻句?(共有3个:①若脱笼之鹄。②如镜之新开……③如倩女之靧面……。“娟然如拭”不是比喻句,它的意思是“美得像刚刚揩拭过的那样”,只是描绘而已,虽有“如”字,前后并没有具体的本体和喻体。)
书面二:本文写景细致入微,你读了有哪些体会?请选例并简要说明。(自读课文,用这类题目来检测,不作死板限制,可以让学生有自由发表意见的余地,不会扼杀有才能学生的天机及积极性。如果在水平属中下的教学班,可以改用课文后的一、二题。)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学习目的:
1.把握本文采用倒叙讲述故事的结构方式。
2.学习本文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进行肖像、语言描写的特点。
3.学习本文通过曲折动人的情节,刻划人物性格的写法。
学习重点:品味和积累精彩语言。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进行肖像、语言描写的特点。
教具:幻灯机
学习过程:
一、把握语脉
1、学生各自诵读全文,回答:故事是怎样开头、发展、结束的?(幻灯片投影)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故事从二战时,盟军进攻法国前期24小时在诺曼底地区空投伞兵,其中一美国伞兵空投地点错误,误入敌人控制区开始。情节发展采用了波浪式结构:美国伞兵发现自己的处境后躲入一法国农家中,但被德军搜出,且枪毙了男主人,美国伞兵侥幸逃脱,不过当时外面的情况又迫使他再次逃回小院,女主人再次藏起他。故事以诺曼底地区解放,美国伞兵得以重返部队结束。
2、作者在本文中提到了两种勇气:美国青年伞兵的勇气和法国妇女的勇气,两位主角的勇气各是怎样的?作者更看重哪一种勇气?为什么?(幻灯片投影)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美国青年具有拼命的勇气,法国妇女具有不怕牺牲的勇气,作者更看重法国妇女的勇气,因为美国青年具有的勇气是为了给自已找一条活路,而法国妇女所具有的勇气随时可能让自已丢掉性命。)
二、品味语句
1.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并指导朗读:这一段主要叙述了讲这个故事时的情况及描写了讲这个故事的人。用平缓的语气朗读。
学生各自朗读。
2.学生齐读第二、三自然段。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当时情况?(幻灯片投影)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时间,盟军开始大规模进攻法国的前一天;地点,诺曼底地区;当时情况,天快亮了,美国伞兵投错地方,必须找地方隐藏。
学生各自朗读第四至第十八自然段。问:
1描写法国妇女肖像的话,2有何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她长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满面,但是她善良而镇定”、“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提示:第一句突出她虽外表不美,但她有内在的优秀品质;第二句说明她仍沉浸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之中,从侧面烘托了这位法国妇女不怕牺牲的精神。
②比较美国妇女所说的两种句:(幻灯片投影)
“哦,当然啦。”
“哦,当然啦,快!”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两句话都简练,都能突出那位法国妇女勇敢善良的品质,但两句中的“当然”有不同含义,第二句表达出这位法国妇女虽刚刚失去丈夫,但为了自己的信仰,仍愿意藏起这个美国伞兵,且多了一个“快”字,更能表达她不怕牺牲的精神。
学生再次体会这两组句子。
4.教师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第十九自然段是叙述,用平缓的口气;第二十自然段中对表现美国伞兵和法国妇女精神的词语“拼命”、“抓住了”、“勇敢机灵”、“不会”、“有福气”应重读;第二十自然段有一个疑问句,要读出疑问的口气;第二十一自然段的“有福气”是对前面所说话的重复、强调,同样要重读。
点名朗读。
问:文中那位空军将领对那位法国妇女的评价是:“她是一个有福气的女人”,“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这两句怎样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
提示:那位法国妇女热爱和平,坚信战争能够结束。
三、小结:(略)
作业:
1.将短语“单枪匹马”“寥寥可数”“干净利落”“毫不迟疑”抄写在卡片上,并领会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熟读文章最后五个自然段。
3.从文中再找几处语言来欣赏品味。
4.选印有关二战的其他文章给学生课外阅读。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六篇】相关文章: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02-06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锦10篇08-03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九篇08-09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7篇01-31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5篇06-26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6篇03-10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五篇06-07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合集6篇03-04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六篇02-04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