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蕴、瞥、拙三个生字。
2、积累本可好词、好句,并通过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了解用什么样的方式付出爱。
教学难点:领会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揭示课题:谁说说什么叫“沉默”?
3、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读、领读、组词、理解意思、
2、谈话: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中老师和同学们在谈论什么事?
3、学生默读课文
谈话:在谈论过程中,沉默之前和沉默之后课堂上是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概括出来。
4、板书:热闹——沉默——热闹
三、借助插图,导读感悟
1、创设情景,引读1——9自然段
2、积累词语
(1)自由读1——9自然段用——画出可以表现课堂上特别热闹的词和句子。
(2)汇报
(3)摘抄好词、好句。
3、观察插图,指导朗读
(1)看看图中得小朋友在干什么?
(2)这幅图画得是第几自然段?
(3)图中的小朋友一个个神气十足,读第8自然段谁能读出神气十足的语气?
(4)指名读
(5)“老师点数了,15、16、17……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亮”读的时候声音要怎样?
(6)指名读
4、谈话:热闹之后的课堂是怎样的景象呢?
5、教师引读11——15自然段
6、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
(1)同学们什么沉默了?
(2)哪些词语和句子表现出同学们很沉默?用——画下来。
7、积累词语
(1)汇报。
(2)体验1分钟有多长。
(3)摘抄好词、好句。
8、指导朗读
(1)谈话:选你喜欢的句子或自然段读出沉默的语气。
(2)自由读
(3)指名读
9、小结:
老师知道你们已经会感受爱了,这还不够,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你们心灵深处的极为珍贵的东西,同学们意识到父母平时为我们的付出,也想为父母做些什么,这就是寻找蕴藏在你们心灵深处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10、谈话:
沉默后的课堂又变得热闹起来,自由读读看,折合沉默前的热闹有什么不一样?
11、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表达你的爱?
12、齐读17自然段。想:这些孩子对父母做了些什么?
13、引述16自然段。
四、拓展
1、你有什么收获?
2、还可以向谁表达你的爱?
3、教师小结:
其实不是生日的时候,你也可以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温暖的话、向父母表达你的爱。当然,不光是父母,每一个值得你爱的人,你都可以关心他们、爱他们。
4、想想还可以把爱送给谁?
五、教师小结:
我真快活,同学们从沉默中懂得要回报父母关爱他人,所以老师觉得今天这堂课上的沉默是可贵的。下课就把你的爱送给你身边的人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山市》处于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继《〈论语〉十则》后第二篇文言文,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初步。
本文所涉及的是科学现象,蒲松龄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次“山市”的形成、发展和消失的经过,极富想象力。本课学习主要以诵读为主,并能根据描述想象山市美景,了解科学知识,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文言字词不需要重点掌握,但也得作些了解,以帮助理解文意。
基本教学思路:
对诵读目标的处理,我设计了七读(时间是30分钟左右,其中理解读8分钟,背读5分钟,其它各遍读都在3分钟左右):先听师范读,掌握生字新词,再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大声读,把课文读通畅,接着进行默读,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学生想象读,根据所读到的文字来想象山市美景,坐在此基础上,学生美读全文,深化领悟,最后大声背读。这些步骤使学生渐渐地熟悉理解了课文,反反复复的诵读培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对第二个目标的处理(用时10分钟左右),我打算是课上稍提激趣,课下自主解疑。
本课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亮点:一是导入阶段,用优美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给学生以熏陶;二是讨论反馈阶段,通过做游戏来掌握字词,使困难的文言字词学习变得活泼有趣,符合六年级学生特点;三是深化领悟阶段,在同学和老师的渲染下,学生脑海里有了山市美好景观的画面,此时学生美读,可能掀起一个高潮。四是激趣探究阶段,学生七嘴八舌献计献策,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科学知识。五是作业布置阶段,给蒲松龄先生写信说明山市的科学成因,既是对课文的巩固和延伸,又是对探究习惯的督促检查。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山市的有关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并能根据文字想象画面。
2、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感觉到秋天已经来到了吗?天空中秋风飒飒,秋雨潇潇,田野里枯枝颤抖,黄叶飘零,一派秋的庄严。是啊,秋天的满地落红,冬日的漫天飞雪,春时的嫩芽娇花,夏季的绿树浓荫,这些自然现象我们每个人每年都能看到。可是有一种美丽神奇的自然现象却好多年都难得一见,多数人一生都无缘看到。这种自然现象就是海市蜃楼。幸好清代有一位写狐写鬼的文学家蒲松龄,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描绘了一次这样的景观——山市(山市蜃楼),弥补了我们不得一见的遗憾。今天,让我们走进《山市》这篇课文,通过文字描述来欣赏一下这种奇特的景观。
板书题目作者,学生记住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二、诵读施标:
1、初读感知阶段: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标划生字词,并听出师故意读错的生字。然后打出电子词典,指定一学生领读生字。
○2学生自由朗读2至3遍,力争读得声音饱满,通畅无阻。
读完之后,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2、自主学习阶段:
老师先学了这篇课文,觉得这篇课文的目标可以有这两个。大家看同意吗?
打出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并能根据文字想象画面。
2、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3师布置自学任务,出示自学指导:
结合注释默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思考想象“山市”的初生、发展、高潮三幅画面。比一比谁理解得快。时间8分钟。
3、讨论反馈阶段:
○4师生、生生之间以做游戏的形式来检查词句理解情况。
游戏:
甲:我来问,你来答。
某词的意思是什么?
乙:这个问题难不倒我。
……
师与一学生合作举例。如:
……
然后学生之间热闹游戏,快乐掌握。师巡回听听。
○5请学生根据文中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来描绘自己想象中的画面。
一两名学生描绘出画面。
师借机描绘:
你不经意地一抬头,看到不远处,突地出现青塔白楼,楼阁殿堂,街道里巷,并且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然后一阵大风,尘土飞扬,烟雾弥漫,只剩下那座高楼,灯光点点,人影屑屑,可是只一会儿,楼渐低,减低,直至如拳如豆消失不见。的确是很神奇啊!
这么美好的景观,我们得用同样美的朗读读出来。引入下一阶段。
4、深化领悟阶段:
下面请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美读课文——投入感情,放飞想象,如醉如痴,物我两忘。
5、激趣探究阶段:
○6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师生共同想办法探索“山市”成因。
师引导:这样的美景,古人却给它起了个瘆人的名字“鬼市”,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点拨引导:古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所看到的现象无法做出解释。另外,多年的迷信思想的控制,叶使人们相信真有所谓鬼神。可是现在,科学的巨手早已揭开了这种景观的神秘面纱。同学们,我们通过什么方式可以了到更多海市蜃楼的知识呢?
学生七嘴八舌献计献策,然后明确:可以通过查字典、上网、《物理》课本、《十万个为什么》等资料。
学生快快行动,查字典,看谁先查到谁读出来。
师引导:你明白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了吗?这个解释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求知欲。同学们,要做明白人,就必须自己动手,探索研究。
那么,交给大家一个光荣的任务:六人一组,课下查阅资料,得到海市蜃楼的有关知识。然后整理成文,给蒲松龄写一封信。
三、作业布置:
请学生查阅资料后给蒲松龄写一封信,解释“山市”的科学成因。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教具准备: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
1、昨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我们也知道了语言其实是有生命的。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这位儿童作家写给我们读的诗歌,看看他的语言到底是不是有鲜活的生命,在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3、教师:;这位同学的朗读来我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我相信同学们昨天在自学时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么我们也首先用声音来告诉我你们的理解集体朗读全文。
二、品词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来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飘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机发现学生讲述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加以点评。
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也可以当诗人,因为你们也有让语言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本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用你诗人一样的眼光,来欣赏这首诗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段落。然后将自己欣赏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们就评出几个鉴赏专家。
4、学生默读诗歌,做发言准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
5、引导学生交流
打滚、奔跑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秋风的喜爱,对秋天的喜爱。
抓一把香气轻轻涂掉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体会到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把原本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这就是动词的作用。这些句子也让我们产生了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似乎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这就是拟人的作用。我们读着读着,就很容易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情感秋天,我爱你!
6、学生选择其中任意一段练习感情朗读。
7、指名学生分小节(第二、三、四、五小节)朗读。
三、深入理解课文意蕴
1、面对着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
2、指名朗读。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①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许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错落,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
②发亮的汗珠、闪耀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然而内心却是喜悦的,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这句话也暗含着: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4、教师小结:你们看,诗人就是使人,他们的诗句中往往是话中有话。所以我们又是在读诗歌的时候也要学会读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认为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作者又蕴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呢?
(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喜爱秋天的丰收景象,她想让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希望能透过这片枯黄的树叶来勾起对秋天的美好回忆。通过珍藏、黄叶来表达了世人对秋天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6、练习读好最后一个小节。
7、练习感情朗读全文,尝试背诵部分内容。(配乐《秋日的私语》)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选择诗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写一段话。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导语
同学们,每当我们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想到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在我国的西北边疆,还有一道奇特的风景,那就是地域广袤,景物丰美的天山。天山不但雄奇壮观,而且天山的夏天更是与众不同。你在夏天见过雪吗?天山的夏天你就能见到雪,虽然有雪但是一点都不冷,就象秋天那样凉爽,而且有着春天一样的美丽。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著名作家碧野一同走进 《七月的天山》。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
让我们带着对天山的向往,读一读课文,看看七月的天山会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三、再读课文,解决字词
天山的美丽奇特就蕴涵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请大家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遇到不会的字可以,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
检测生字掌握情况,用大屏幕出示易错的字词,指名领读。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时间的先后顺序、游览的先后顺序、地点变换(进入天山 再往里走 走进天山深处)
五、汇报交流 ,升华情感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抒情的笔调,写出了独具风韵的天山之夏!下面就让我们仔细地阅读课文,看文中都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雪峰 溪流 原始森 野花
1、天山的雪峰是什么样的?
学生汇报雪峰和溪流的特点。
2、洁白高耸的雪峰,欢快跳跃的鱼儿,使得夏季的天山有如秋天般凉爽而又富有生机和活力。随着作者脚步的.移动,我们又将见到另外一副天山美景图。
学生汇报森林特征。
3、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作者用精致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天山的野花在作者笔下更是美不胜收,别有风韵!学生汇报野花的特点:
例: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在悠悠飘浮着的白云的蓝天,全是变幻莫测的图案,蓝白相间,像登不尽的天梯那样无限,像童话中的仙子那般梦幻,像神话中的宫殿那样若隐若现。
4、天山深处山色柔嫩,山形柔美。溪流两岸满地鲜花,犹如进入了春天的大花园。请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能给最后一段换种说法吗?
作者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确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描绘出了天山之夏的独特风光。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清晰的写作顺序和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希望同学们课后仿照 《七月的天山》,写一篇游记,来表达你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北京亮起来了》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组围绕“爱祖国,爱家乡”为专题编写了四篇课文:《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它们依次向我们展示了祖国风光秀丽,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幸福、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重在讲北京的夜景亮,用许多优美的词语来描写北京的夜景,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体会到祖国首都的辉煌亮丽,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然后联系实际,拓展到我们的家乡的夜景也一样美,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首都北京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难点:
词语句子的理解,感受北京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对首都北京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
词卡,课件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北京不但白天很美,到了夜里更美,北京的夜景到底有多美,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景美的课文《北京亮起来了》。
二、初读识字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力争把字音读正确。
2.在合作读和比较读时侧重纠正字音。重点关注“幕、烁、幢、焕、绚”等字的读音。
3.和学生一起发现、交流识字方法。如:
(1)拆合法识字:烁、辉、夺、扮、幢、府
(2)换偏旁:优—犹 换—焕
(3)相同偏旁归类识字:烁、煌、焕
三、写字指导。
(1)指导写正确。 “辉”字左边“光”字变竖弯钩为“竖提”。“煌”字左边的火字旁捺变为点。并且学生容易把“辉”“煌”两个字都写成“光”或着“火”。
四、初读感悟,学习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北京哪些地方亮了。
(1)、师配乐范读,生勾画。
(2)、生汇报。
(3)、你刚才在勾画词语的时候都去看了北京哪些地方的灯光呢?你觉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地方呢?
(4)、生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机动学习课文)
2.学习第二段。
(1)请你自读课文,用“---”划出描写北京亮的词语。
(2)说说读懂了什么词语或句子,并读出有关语句。(生汇报)
(3)提出没有读懂的词句,或与课文有关的其他问题,在小组里讨论解决。教师选择小组讨论中有关重点词句的问题或者其他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全班交流。(金碧辉煌说明了什么?‘勾画’和‘轮廓’是什么意思?)
(4)教师出示课件相关图片,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或者让学生指着课文插图,用课文中的词句描述有关画面。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如,“华灯高照、川流不息、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勾画、轮廓”。
4.自学课文其他段落: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联系课文,体会“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5. .再次自读课文,想想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夜晚的北京。(明亮、辉煌、美丽、繁华等)结合学过的有关北京的课文(如,《北京》、《我们成功了》和本课),说说假如你去了北京,你最想到哪儿去看看。
6.引导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条件的班级可让学生练习给录像配解说词。)
五、积累运用
1.激趣。看到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同学们都惊叹道:“哇,好美啊!”却不能用自己的话把它的美丽描述出来,课文是用哪些词句表现出来的呢?
2.给出一两个城市的夜景图片,用以下词语说话,看谁用得多。
高大的建筑物 绚丽多彩的广告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川流不息的汽车 繁华的大街 一幢幢高大的建筑物
一座座立交桥 一束束灯光 金碧辉煌 灯光闪烁
3.除课后列出的词语外,还可引导积累运用以下词语:
勾画 轮廓 犹如 装点 繁华 装扮 古老 年轻 倒映 一幢幢 一座座 一束束 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 川流不息
4.读“我知道”中的两段话,引导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北京的资料。
六、实践活动
选择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用一幅画表现词句的意思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总5篇】相关文章: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篇07-21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五篇06-24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九篇06-17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十篇02-08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汇总7篇10-14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9篇08-15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汇总八篇07-30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五篇01-28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五篇11-27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六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