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六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自主、合作、探究。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
课件展示: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
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
再看几幅富春江的图片,看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美。)
这一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与朱元思书》。(课件展示:课题)
二、作者作品简介
课件展示:
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本文选自《 》,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三、范读课文
1、学生边看大屏幕边听课文范读。有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2、检查学生听读情况。课件展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后,再齐读一遍。
韵 柯 飘荡 负势 轩邈 泠 嘤 缥碧 横柯 窥谷 鸢 和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四、学生自读课文,有三个任务
1、熟读课文,争取背下来。
2、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3、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话描述富春江的美景。
五、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课件展示:古今对照,理解课文第一段。
⑴ 解释词语:风烟 共色 从流飘荡 许 独绝
⑵ 齐读本段后小结: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奇山异水。
⑶ 总结本段写法,展示:本段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请指出来。
⑷ 对照板书,速背本段。
2、课件展示:古今对照,理解课文第二段。
⑴ 解释词语:缥碧 直视无碍 急湍 奔
⑵ 齐读本段后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之清,水之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展示两幅富春江的图片,分别让学生用原文描述。然后比较两句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看写法有什么不同。
⑶ 齐读并速背本段。
3、课件展示:古今对照理解课文第三段。
⑴ 解释词语:寒树 负势竞上 轩邈 泠泠 相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忘反 横柯上蔽 交映 见
⑵ 小结二、三段写法。学生根据板书速背本段。
⑶ 研读最后四句。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这四句犹言明中有暗,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生活也是如此:富贵中的人们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确实难以比拟的。
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课文,余味无穷。
六、欣赏图片,巩固课文内容
1、从整体色彩看,最合适的原句是什么?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请看图片中的水,用原文中的哪几句描述最合适?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请展开想象用原文中的句子描述。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七、学生质疑
请同学们提出疑问。解决后,完成作业。
八、作业
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缥碧piǎo 无碍ài 泠泠作响líng
B、飘荡dàng 急湍tuān 嘤嘤成韵yīng
C、轩邈miǎo 经纶lún 鸢飞戾天yuān
D、横柯kē 窥谷kuī 好鸟相鸣míng
2、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凭依)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指向)
3、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泛着小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猛浪,比箭还飞得快,又像奔马一样。
C、好鸟相呜,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对叫着,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二、填空题
4、《与朱元思书》选自《 》,作者 。本文是 文,多处使用了对偶句。结构是 式,总写的一句是
5、对偶这种修辞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
②
③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流畅、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形象化语言描写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4、培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初步疏通字词,较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借助网络和一切资料,了解作者老舍的基本情况、了解济南的基本情况。
3、准备朗读录音磁带和幻灯。
第一课时
导入
谈到冬天,大家都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说到冬天,大家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总而言之,冬天给我们的感受是“寒冷的”、“白色的”,然而在北中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幺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冬天的温馨,欣赏那秀气的山,澄绿的水
朗读感知
出示课题及教学目标
1、播放范读录音
要求:
1)听准字音
2)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
2、指定一小组朗读课文
其余小组学生冥想(尽可能多的根据朗读再现画面)。
3、讨论,感知全文
1)济南为何“真是算个宝地”?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3)你是否觉得济南的冬天是“暖和安适”的?请讲述理由。
4)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幺感情?
探究后参考:
1)济南的冬天在作家老舍与北平的朔风、伦敦的重雾、热带的毒日相比较后,给人感受是:无风、响晴和温晴,天气暖和安适,三面环山,山是温静、隽秀的;水是绿色、澄澈的。
2)阳光朗照
温静
冬天的山
薄雪覆盖
秀气
城外远山
淡雅
冬天的水
水藻的绿
清澄
3)暖和安适
a.济南三面环山,
b.“放在小摇篮里”
c.山是阳光朗照,薄雪覆盖
d.水是不结冰的,清澈透明
e.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及心情说明济南的“温晴”
4)老舍极尽笔墨,传神地绘山景、描水色,使得济南冬天的山、水、阳光、白雪……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浸透着老舍的喜爱、赞美之情。
4、自由朗读课文(或课文部分章节)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
古老的济南,景色秀丽,素有“家家泉水,户户插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老舍先生为了把这些美好的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精心设计了景物构图,通过形象的语言,层层展现了景物形象。
1、指名朗读课文第3节——5节
思考:
这3小节中的景物各按什幺顺序布局构图的?
2、朗读下面的语句并比较它们有何不同?
A.
甲: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乙:山坡上,小雪覆盖不匀,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B.
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了点粉色。
C.
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了
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参考:略
3、读下面的语句,揣摩红色字词的妙处。
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参考:略
4、小结:我们绘景时,要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合理的顺序(角度),通过极富有表现力的动词、修饰语、限制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来状写客观之景(形似),另一方面要认真思考,对客观之景要经过内心感受、揣摩,融入主观的情感,使客观的景具有形象美、意境美(神似)。(着重强调写景时不能修辞、词藻等简单堆积)。
5、朗读第3——5小节
6、从3——5节中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仿写它。
7、小结仿写的注意点:
a符合句式要求,
b运用相同修辞手法
c尽可能把原句中意境(情境)仿写出来
8、片段练习:描写夏(秋)一景,注意景物描写的五个注意点。
比较阅读
1)
比较《春》和《济南的冬天》的异同
同:抓住特征,安排较好的顺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营造了意境,景情交融。
异:《春》还从多种角度来描写,
另描写的内容不同
2)
比较《济南的冬天》与贾x凹的《冬景》异同
同:抓住冬天季节的特征,营造了意境,都有萌育春天的描写。
异:《济南的冬天》多济南山水的描绘,虚实结合。《冬影》多细节描写,有人物对话,实景较多。
作业
1)
鉴赏自读课文37课《雪》第5节,分析作者如何构图和描写冬景的。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总特点
温暖安适
无风
北平朔风(寒)
响晴
伦敦重雾(暗)
温晴
热带毒日(热)
感受:
温暖安适的理想境界
阳光朗照
温静
山
薄雪覆盖
秀气
城外远山
淡雅
水
水藻之绿
清澄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为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同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二、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四、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以读促思,以读促悟。
五、学习方法
自读自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
六、教学设计
1.快速读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1、2):讲曹操借箭的起因。
第二部分(3、4):讲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
第三部分(6-9):讲草船借箭的经过。
第四部分(10):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2.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默读课文,借助周瑜的话,概括出诸葛亮的特点。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诸葛亮 神机妙算)
3.逐段精读课文,自主探讨,说一说诸葛亮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可做一些适当的引导)
如第一部分:诸葛亮为什么敢立“三天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第二部分:为什么跟鲁肃借船,而又不让告诉周瑜?第三部分: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为什么把船连起来,排成“一字儿”?为什么让军士擂鼓呐喊?为什么先船头朝西后船头朝东?……
(学生弄清这么多为什么后,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会有所领悟。)
4.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相机选择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如“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教师在大家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内容梳理清楚。)
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知人心(板书:知人心)即对身边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了如指掌。
周瑜:诸葛亮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然于胸。当周瑜提出请他十天造十万支箭时,他已看透了周瑜意欲加害的用心,因为十天无论如何也“造”不出十万支箭。但他不动声色,出人意料地提出只要三天,并按周瑜意愿立下军令状,周瑜大喜过望,以为阴谋得逞,实际上诸葛亮早有妙计在胸;他也清楚周瑜聪明过人,所以借船之事,不让鲁肃告诉周瑜。
鲁肃:诸葛亮深知鲁肃忠厚老实,因此特向他借船并且让他保密。
曹操:诸葛亮也清楚曹操用兵谨慎小心,看不清虚实,绝不会轻易派兵出动,因而雾夜大张旗鼓佯攻曹营。
(2)有丰富的知识(板书:懂知识)
①当周瑜提出请他十天造十万支箭时,他敢于立“三天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这是他知道第三天的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有天文方面的知识);②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③箭取到手后,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要追也来不及了。(精通地理)
(3)有胆量(板书:有胆量)
面对强大的曹敌,诸葛亮敢带着600个军士亲自去取箭。
以上这三方面都是草船借箭的原因,在这里我们不能不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产生敬佩之情。画简笔画,即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课出现了四个主要人物,性格鲜明,语言各具特点。周瑜的阴险狡猾,诸葛亮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鲁肃的忠厚老实,曹操的谨慎多疑,都体现得很充分。要通过朗读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
如第二自然段,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就很能反映两人的个性特点和内心活动。要读出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组合,把这一部分内容演一演。
6.复述课文。
本课故事性和趣味性很强,可按“思考·练习”第一题的要求首先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叙述顺序。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练习。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让学生通过合作复述、接龙复述等形式,练习复述课文。
7.课后作业。
课外读一读《三国演义》中跟本课有关的部分。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每当过节放假,商场里总是有形形色色的促销活动,说你都碰到过哪些促销活动?下面和小编一起来阅读关于《选择购物方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提供的信息,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有关百分数、折扣、纳税、利率等知识。
2.能根据计算结果对方案进行合理选择。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探索、分析、对比,选择合理可行的方案;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在生活应用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有关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结果分析方案的合理性,并做出正确选择。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每当过节放假,商场里总是有形形色色的促销活动,说说你都碰到过哪些促销活动?
2.有时,同一品牌在两个商场活动不同,需要我们通过对比选择其中更为划算的。红红妈妈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选择更合理。
【设计意图】对于商场的促销,学生并不陌生,从生活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就在身边,具有现实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展开情境,综合应用
1.教学教材第12页例5。
课件出示题目: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①读题。说说这两个商场的活动各是什么?并说说自己对这两个活动的理解。重点理解B商场“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②析题:想想按两个商场的活动,在A、B两个商场买各付多少钱,该怎么计算。
③解题:独立完成。
④交流与反馈:集体订正,并得出结论。
⑤回顾思考:这两个促销方式,在什么情况下付的钱是一样的?如果妈妈还想在这个品牌里买一件上衣,你推荐她在哪里买?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之前百分数的应用上进行的,在分析解答时要有一定的侧重。像该例题教学,学生明确“满100元减50元”的含义后,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去完成。而在此基础上增加的思考环节,则是对百分数意义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2.尝试练习教材第12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按“满100元减40元”的方式销售,在B商场打六折销售。妈妈准备给小丽买一双标价120元的这种品牌的旅游鞋。(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①独立完成。
②交流反馈。
③思考:不计算,你知道哪个商场更省钱吗?为什么?
3.小结:在商场促销活动时,咱们通过对比、思考来选择更省钱的方案。数学在我们生活中还是大有用处的。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4题。
爸爸想在网上书店买书,A店打七折销售,B店满69元减19元。如果爸爸想买的书标价为80元。(1)在A、B两个书店买,各应付多少元?(2)在哪个书店买更省钱?能省多少钱?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订正。
2.提升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3题。
百货大楼搞促销活动,甲品牌鞋满200减100元,乙品牌鞋“折上折”,就是先打六折,在此基础上再打九五折。如果两个品牌都有一双标价260元的鞋,哪个品牌的更便宜?
①读题:了解两种品牌鞋子的促销活动。
②析题:想想乙品牌的“折上折”是什么意思?你能举个例子吗?
③解题:完成计算。
④反馈:集体订正,得出结论。
⑤拓展思考:想想什么情况下买甲品牌比较便宜,为什么?想一个数据验证一下。
(2)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2题。
妈妈有1万元钱,有两种理财方式:一种是买3年期国债,年利率4.5%;另一种是买银行1年期理财产品,年收益率4.3%,每年到期后连本带息继续购买下一年的理财产品。3年后,哪种理财方式收益更大?
①读题:了解两种理财方案。
②析题:单从“年利率”来看,你认为哪一种理财方式收益更大?想想3年期和1年期在操作上有什么不同?“每年到期后连本带息继续购买下一年的理财产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银行1年期的理财产品在第二年的时候本金可以变更为多少?第三年呢?
③解题:根据分析独立完成。
④反馈:集体订正,对错题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设计意图】适当地调整练习的顺序,使得练习的设置更具有层次性,更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顺序。同时教师的指导工作也由放到扶,使学生实现更高的发展。
(四)回顾全课,总结本课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总结: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数学知识,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最终选择最佳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习作训练,教材前面一段话先介绍什么是见闻及见闻的场所;接着讲这次作文的要求,从许多所见所闻中选一件写一话;最后提出这次作文的两点具体要求,一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二要写清楚见闻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次指导学生写见闻,因此,首先要指导学生读懂教材,了解什么是见闻,哪些是新鲜事,引导学生通过回忆,选好作文的材料;其次,要结合三级作文训练要求,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连句成的方法上,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组织材料;再次,在教学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向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思想教育,进行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教育。
二、 教学目标
1、 懂得什么叫“见闻”,哪些是新鲜事。
2、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 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 结合习作训练,有机地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赞扬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风尚,讴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成就等思想教育。
三、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指导审题。
① 揭题,了什么叫“见闻”。
(什么叫“见闻”?“见”就是看到的,“闻”就是听到的;“见闻”也就是看到的或者听到的事情。
② 读文,明确哪些是“新事”。
A 读课文第一句,思考:
课文向我们提示了“见闻”的哪些场所?
指导:“见闻”一般指自己家庭以外所看到、听到的新鲜事。
B 出示判断:
下列材料,哪些属于新鲜事?哪些不属于新鲜事?为什么?
a) 老师带我们参观开发区,我们见到了开发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b) 村民集资新修了一座庙,许多老太太来烧香菩萨,不海豹小朋友围着看热闹。
c) 星期天,我跟随爸爸妈妈逛义乌小商品市场,市场很大,小商口琳琅满目,习东西的人大包小包提了很多,人人都喜气洋洋。
d) 上学路上,我看到一个小偷被人抓住了,送到派出所去。
e) 学校组织了援建“浙藏希望小学”捐款仪式,同学们把自己的零花钱都捐了出来。
f) 班上有名的“小调皮”今天美术课被美术老师批评了,老师还扣了我们班里的纪律分,同学们都指责“小调皮”损害了班级荣誉。
g) 住在乡下的家新装了电话机,还打算买一只BP机。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科学素养: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抽象概括能 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3、通过二氧化碳的不供给呼吸的实验,增强学生 关 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1、二氧化碳跟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2、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提问):人和其他动物呼吸作用呼出的是什么气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的又是什么气体?若没有这种气体,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还能进行下去吗?(学生阅书P85- 86并回答)
(引入):从阅读知二氧化碳对于生命活动的作用是无比重要的,哪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学生操作):
(1)向已平衡的两纸袋中一只倾倒二氧化碳
(2)振荡连接好的汽水和澄清石灰水的两只锥形瓶
(3)向学生展示一瓶收集好的二氧化碳
阅书:P86-87及89干冰的妙用。
学生讨论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教师总结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在标准状况下,比空气略重 (若收集时,用何方法?)
(3)易溶于水 (若收集时,可否用排水法)
(学生实验):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熄灭的实验。(必须慢慢倾倒)
问:
(1)二氧化碳可以倾倒说明什么?
(2)蜡烛依次熄灭又说明什么?
阅书:(引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归纳: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通常状况下不燃烧(不象汽油等)也不支持燃烧(不象氧气)
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学生实验)向充满二氧化碳和空气的两只集气瓶内分别放入两只动物
问:为何空气里的活着而二氧化碳里的不活呢?
讨论归纳: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不象氧气)
设问:如此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干涸的深井,应该怎么办?
(阅书P87,讨论并加以演示)
(展示):两个集气瓶,其中一只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另一个是空气,来模拟两种菜窑,如何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哪个能进,哪个不能进?
第2页
(演示):取两支试管,分别注入5ml的水,再分别滴入3-5滴紫色石蕊。向其中一只通二氧化碳,并和另一只试管作比较。
讨论:(阅书P87-88)为何会产生上述现象?
板书: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六篇】相关文章: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锦集8篇01-29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4篇03-06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8篇10-13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九篇07-16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十篇09-23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九篇07-13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7篇02-14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八篇08-08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5篇07-25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十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