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17 19:03:5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粒种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6篇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1

  朗读:让儿童用真情去触摸课文; 感悟:让儿童用心灵去体认世界;

  对话:让儿童用情感去描摹诗意; 共享:让儿童用智慧去享受语文。

  案例背景:

  1、 教材简析

  《一粒种子》是一篇常识性童话,采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种子发芽出土的条件和过程。课文的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童趣,深为儿童喜爱,学生自读课文不会有多大的困难。但如何引领学生感悟课文生动的语言,天真的童趣,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中种子的“情感”,体会种子对春天的向往是教学难点。

  2、 设计理念

  “新课程”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程。教师要营造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活泼、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的情境,保证学生自读、自悟、自创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特点”和“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接触语文材料的自主活动中,在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体验语言学习的规律,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3、 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去做种子发芽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多媒体课件

  教学实践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演示:一粒种子发芽动作(无声)

  师声情并茂地讲述,导入课题:一粒种子

  [用课件导入,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动画画面,创设与课文相符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新知创设了一定的条件。]

  二、 自主学习,读中识字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在读之前给自己说说应该做到什么?[学生自己提出读书要求,有利于学生今后发展。]

  2、 抽读课文,纠正读音,随课文媒体出示“生字宝宝”认读。

  3、 认读“生字宝宝”给同桌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方法

  4、 全班交流识记生字方法,让学生当小老师:你会带领大家学习哪个生字?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记、写,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最后再转换角色,让学生当小老师,不仅避免了每一个字的同一种记法,还可以迸发创新的火花,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 再读课文,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

  四、 读读演演,感悟内化

  师:现在我们还要当一回配音演员,给无声动画配音。要做一名好的配音演员,可不容易,先要反课文读好,读出感情来。你愿意读哪一部分?(屏幕出示4块内容,根据学习需要分成3块1-2节、3-7节、8-9节顺序不固定,根据学生选择可任意调换。)学生一个个兴奋地拍起手来,找到自己喜欢的部分摇头晃脑地读起来,

  [把握儿童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尊重学生,不以老师的喜好确定学习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

  1、 指名读1、2两节,师生共同评议――自由练读――齐读。

  2、 多媒体出示3-7节(蚯蚓和种子的对话)。

  师:要读好这段对话可不容易,我们先来过这一关。出示:

  ①括号里该填 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填?

  A、 种子()地问蚯蚓:“外面是什么声音?”B、 蚯蚓()地说:“那是春风。春风招呼我们到外面去。”C、 种子()地问:“外面什么样儿?也这么黑吗?”

  指导学生个性化的填写,不求统一答案,允许阅读有自己的独特感悟。

  A句:生:种子奇怪地问

  师:为什么,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他从来没听过,深得很奇怪。

  生:种子好奇地问

  生:种子小声地问

  师:为什么?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他不知道是什么,觉得不好意思,他怕蚯蚓笑他。

  生:种子不好意思地说,因为他觉得自己太没见识了

  师:你说得真棒,老师为你鼓掌……

  B句:生:蚯蚓是高兴地说。因为他知道外面很好玩,想到自己又要有得玩了,所以很高兴

  生:蚯蚓是自豪地说。因为种子不知道那是什么声音,而他却知道。……

  [不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尤其是对文中的情感因素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而此步正是课程标准 “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的最好诠释。]

  ②根据你的理解试着读读看――评议――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

  ③师小结:是呀,同一段对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读起来也可以有自己的感觉。只要能把你感悟到的读出来,都是可以的。

  3、 媒体出示:8-9节课文和文中第三幅插图。

  ①指名读这两段。

  ②看图,想像,重点感受“热闹”。

  春风怎样只听唱歌的?(大家轻声呼一呼)

  泉水怎样唱歌的?(试着唱一唱)

  小鸟怎样唱歌的?(叫一叫)

  小朋友会唱什么歌?(唱一唱,感受春光的美)

  ③表演“合唱”,理解“热闹”。

  ④外面既然这么热闹,泥土里的种子可等不住了,自己试读――抽小组读――齐读。

  ⑤再看图。种子又抒身子挺一挺,它终于钻出了地面。它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光明世界?看图说说。

  ⑥指名读最后一段――评议――齐读。

  [充分挖掘教材可以利用的部分,在观察、想象、说话、表演的基础上理解“热闹”,同时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通过想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的方法,并在情景的体验中得到人文的熏陶。]

  五、 演读课文,享受美文

  多媒体放无声动画,要求二人一组分工合作,给无声动画配音(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1、 二人一组自由练习。

  2、 抽学生来配音演读――师生评议。(学生一个个涨红了小脸,兴奋不已。)

  3、 全班表演读读课文。

  [在情境中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演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种子、蚯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尝试演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体会到了文中丰富的科学知识,感受到语言的优美。]

  六、 给画添话,创造想像

  1、 种子从睡在泥土里到发芽,肯定有不少心里话吧!请你在每幅图下写几句。

  2、 交流欣赏。

  [为学生创造地学提供一个空间,将课文内容延伸,并展开丰富的想像以写促思,让孩子的个性在写写和说说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实践反思:

  反思本课教学,课堂氛围民主轻松,学生滨兴味盎然,思维活跃,较好地体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分析如下:

  1、 营造开放的、浸润性的积极互动的氛围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乐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大在呼吸。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这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如让学生填写种子和蚯蚓对话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去填,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尤其是对文中的情感因素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而这正是课程标准 “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的最好诠释。

  2、 唤发情感,提供充足的空间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上态度上产生的反应,积极的情感能够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文魅力。如在对于热闹一词的理解时,老师充分挖掘教材可以利用的部分,引导学生在观察、想象、说话、表演的基础上理解“热闹”,同时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通过想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的方法,并在情景的体验中得到人文的熏陶。并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演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种子、蚯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尝试演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体会到了文中丰富的科学知识,感受到语言的优美,并享受着自己获取知识的成功喜悦。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2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段很优美的文字,想请大家来听一听,并且告诉老师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的景色。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春天)

  师:同学们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勃勃的季节。地里的种子在春风的吹拂之下,慢慢地苏醒过来了。你想知道种子是怎么样发芽的吗?(想)

  师:今天咱们继续学习《一粒种子》,齐读课题两遍。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检查下同学们昨天学的生字,是否还记得。

  暖和、舒服、种子、声音、蚯蚓、高兴

  唱歌、热闹、连忙、光明、世界、忽然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大家刚才读的很认真,如果能把这股子认真劲用在对课文的学习上,我相信种子一定会非常乐意和你们成为好朋友的。我们把这些生字放到课文中再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将课文读流利,不添字,不漏字。

  2、刚才我听到有几位同学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我想请他们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种子在谁的帮助下,怎么样了?

  种子在( )的帮助下,( )。

  三、结合字词,品读感悟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种子是如何在蚯蚓的帮助下,从土里钻出来的?课文里几次写到种子“挺一挺”?用线划出来。

  全班交流:

  1、第一次“挺一挺”(学习课文第1段)

  (1)种子在什么情况下挺一挺(暖和),暖和是什么意思呢(温度高),我们刚才讲了现在是什么时候?所以比较暖和(春天),谁能用暖和说一句话(春天来了,天气很暖和)?暖和就是很舒服,那谁来舒舒服服的读读第一自然段。

  (2)做动作,演一演,谁来表演种子睡醒了挺一挺,当个小小表演家。

  2、第二次“挺一挺”(学习课文第2段)

  (1)种子在什么情况下挺一挺(喝水后很舒服),水哪里来的(春天雨水多,大地解冻),谁能用舒服说一句话,很渴心情怎么样(难受),那谁来刚开始难受,喝水后舒舒服服的读读第二自然段。

  (2)做动作,演一演,谁来表演种子很渴,喝水,挺一挺的动作。

  (3)种子觉得很舒服,会说些什么?(我想活动活动)

  3、第三次“挺一挺”(学习课文第3到7段)

  (1)默读3—7自然段:这几节写谁和谁的对话?(蚯蚓)

  (2)介绍“蚯蚓”:你听说过蚯蚓吗?请同学们看到20页的插图,蚯蚓长什么样,它有什么特点?(钻来钻去)

  (3)我们来听听种子和蚯蚓在说什么话?种子没有出去过,它有很多问题想问蚯蚓。问了几个问题,我们一个个来看一看?

  “外面是什么声音?”(问号表示疑问)

  “那是春风。春风在叫我们到外面去呢!”(高兴时也可以用感叹号)

  “外面是什么样儿?也这么黑吗?”(里面黑黑的,关灯,害怕,又想知道外面是什么样的,看图观察种子的表情,疑问好奇的语气)

  “不,外面亮得很。”种子很害怕,这时好朋友蚯蚓帮了什么忙。(松土,空气)

  “我先把土松一松,你好钻出去。”(既然是帮忙,那种子一定很热情,谁来用热情的语气读读这一句话,谁能比刚才这位同学更热情?)

  (4)分角色朗读。老师旁白,一二组种子,三四组蚯蚓。

  师:种子得到了蚯蚓的'帮助,心情怎么样。(高兴)谁能用高兴说句话?

  师:谁来高兴高兴地朗读下这句话。

  师:要是能加上表情,动作,就很生动,谁来试试。

  4、第四次“挺一挺”(学习课文第8、9段)

  (1)师:小朋友,这时候种子离地面很近很近了,它已经听到地面上有很多歌声了。谁在唱歌呀?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师:谁能在这一段找一个词来形容:春风、泉水、小鸟、小朋友唱歌的场面。

  热闹。谁能用热闹说一句话。

  师:是呀,春风泉水小鸟小朋友在唱歌。

  师:大家想一想春风招呼种子到外边去,它会唱什么歌呢?春风的声音什么样?

  春风唱:呼呼呼,呼呼呼,小种子快出来。

  师:泉水怎么唱的?

  泉水唱:叮咚叮咚,我要流到小溪里去。

  师:对了,春天来了,冰雪融化,泉水要流到小溪里去了。

  师:小鸟怎么唱的?小鸟一定唱得更好听了。我们来听一听。

  (唱起《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唱到最后一节小黄鹂的歌声时,老师引导全体学生齐声合唱“的哩哩……”)

  师:小鸟的歌声真好听呀!我们小朋友也在唱歌。

  师:春风、泉水、小鸟真的会唱歌吗?不会,我们把春风、泉水、小鸟当成人来写,像这样的写法,我们叫拟人。

  (2)种子听到外面这么热闹,他怎么说?

  比较句子:我要出去!

  啊,我要赶快出去!(更想出去,更迫切)最后一次挺一挺。

  师:(打开日光灯)

  “啊,好一个光明的世界!”(高声喊道,激动的心情)看种子和蚯蚓的表情

  四、读写结合 ,拓展练习

师:种子钻出地面以后,在光明的世界里都看到什么呢?加上动作,说一说,写一写。

  小结:种子发芽需要暖和、水、空气、松土、想出去这些条件。

  五、板书

  挺一挺

  1 暖和

  2 水

  3 空气、松土

  4 想出去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3

  一、教材简析

  《一粒种子》是一篇科学知识的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用生动的语言准确描绘出春天种子发芽的过程,同时说明了种子发芽的条件:①合适的温度(春天);②疏松的土壤(借用蚯蚓松土);③水;④空气。全文共9个自然段。

  二、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2. 认读“挺、喝、渴”等11个认读生字,规范书写“粒、种、点”等7个生字。

  3.会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发芽的条件。

  4.通过朗读感受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追求与向往,激发学生向往美好的未来。

  三、教学重点:学会课文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经过。

  五、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挂图、字卡、自制小黑板、

  (二)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认读文中“挺、喝、渴”等11个认读生字和“粒、种、点”等7个书写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种子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小树绿了,花儿红了,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了。瞧,一粒小种子也从泥土中醒来了!听,他在说着悄悄话呢!让我们打开课本,听听种子在和谁说话,他又说了些什么?(出示课题:一粒种子)

  2.板书课题:一粒种子。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画出自己读不准的字音,同桌互读、注意正音。

  2.自由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文中的生字,用自己最常用的方法来认识它们。

  3.再读生字,想一想,如果你是小老师,你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些什么。

  4.检查自读的情况。

  (1)检查认字的情况。

  ①小老师带读并提示注意点。

  ②抽读字卡。

  ③开火车读。

  ④老师适时、个别总结:

  a. 出示字卡: 渴、喝 ,(认读并总结怎样分辨这对双胞胎)

  借助儿歌:渴:渴了要喝水,三点水;

  喝:喝水要用嘴,口口口;

  b. 形象记字:松:树旁有位老公公

  粒:大米立起来叫做粒

  种:禾苗摆在中间叫做种(zhòng);

  中间的禾苗叫种(zhǒng)子

  (2)检查读文情况。

  ①开火车读课文。(一人读一自然段)

  ②男女同学比赛读。

  ③个别学生展示读。

  (3)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说出来,大家一起来讨论。

  (三)课堂小结,回顾学习内容。

  读准文中生字、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作业:熟读课文,在文中找一找表示种子在发芽、生长的词。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4

  一、设计设计理念:

  《一粒种子》是一篇常识性的童话,叙述了种子发芽出土的条件和过程。全文共9个自然段,用4个“挺一挺”,分4个层次来写。为此我根据学生和课文特点进行设计,做到富有童趣。首先抓住了四个“挺一挺”,用“种子身体挺一挺,那是因为()”的因果句式统贯整堂课的尝试学习,教学主线明,脉络清,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收效大。其次是在识字教学上,运用了“仔细观察——分析结构——找重要笔画——写一写”的识字四步法进行识字教学,尤其强调了字形教学。第三是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第四是针对常识性寓言的特点,教学中种子发芽需要的温度、水分、空气等自然条件的常识教学目标在语文训练中也得到了落实。

  二、教学目标:

  1、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2、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种子、泥土、暖和、舒服、蚯蚓、招松土泉水、热闹、突然、光明、世界等12个词语的意思。

  3、能用“热闹、也”各写一个句子。

  4、会正确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怎样才能钻出地面。

  三、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懂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知识。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感悟美好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挂图,学生收集种子资料,课件。

  六、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提示课题。

  1、出示两个试管,观察异同,导入课文:一粒种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读课文,圈生字,划新词。

  2、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并标上小节号。

  3、检查:a、生字读音,b、文章节次,c、指名读课文。

  (三)、结合课文,学习生字。

  1、尝试学习“挺”。

  ①找出文中形象写出种子发芽动作的词?(挺一挺)并说出重要意思。

  ②学生字“挺”,认识字形。

  a.边看幻灯边提示学法:a、仔细观察,b、分析结构,c、找重要笔画,d、写一写。

  b.根据学习方法,尝试学习“挺”。

  ③文中写了几个“挺一挺",分别在哪几节?(用“|”划开)

  2、尝试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

  ②种子种下去时是怎么样的?(板画)运用学法学习“泥”字。

  ③尝试练习填空:种子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板书:暖和)

  暖和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板书:暖和)从暖和看出种子发芽要什么条件?(板书:温度)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先尝试练读,教师再点评批导,后齐读)

  ⑤小结。

  3、尝试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

  ②尝试练习因果名式:种子又反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板书:舒服)

  ③尝试学习“舒”字,比较字形。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板书:水分)

  ④有感情地读第二段。

  4、尝试自学3-7自然段。

  ①尝试自学。

  a.读后想想,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

  b.用四步法尝度自学生字:蚯蚓、钻、招。

  ②检查。

  a.你学会了哪些生字,重点教字“钻”。理解: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那是因为蚯蚓在帮它松土。懂得种子发芽需要空气。(板书:空气)

  b.分角色读。

  5、种子最后怎样了?——发芽了。(板画)

  (四)、课堂总结,巩固练习。

  ①本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些生字?

  ②“挺”()结构,左边是(),右边笔顺是()。“舒”()

  构,右边笔顺是()。

  ③种子发芽过程中需要()()和()这些好朋友。

  ④你学会了用哪种方法把字写规范写漂亮?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10个生字,知道“挺一挺、舒服、钻出来、热闹”等词的意思。

  2、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感受生长的快乐。

  3、懂得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

  4、能用“热闹、一边……一边……”各写一个句子。

  教学重点:

  学会课文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经过。

  教学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课题提问

  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种子是怎样长大可的?……)

  二、听配乐朗读课文

  1、你都听明白了什么?交流

  2、自由读课文,看还能读明白什么?

  3、交流

  4、填空:课后习题6

  三、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

  1、把自己最喜欢的、读得最好的读给大家听。

  2、读生字词。

  3、完成《课堂作业》2

  四、巩固练习

  1、记一记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写一写生字。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词

  2、按课文填空(课后6)

  二、研读课文

  1、你能从这段话中读出种子发芽需要那些条件吗?

  板书:暖和的天气

  喝水

  松土(空气)

  2、你乐意当一回种子吗?为什么?好好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

  3、如果你真是种子,你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阳光?泉水?还是空气?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读,说明原因。

  4、交流:第一部分抓住“醒、挺”

  第二部分抓住“种子喝的水是从哪儿来的”

  第三部分是重点

  (1)在学生交流后,请同学分别划出蚯蚓和种子的话。

  (2)男女生分读,比一比,哪边同学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3)重点理解种子奇怪的语气,“招呼”的意思。

  三、小结课文

  1、到这里为止,种子已经挺了三次了。我们用朗读来表现他三次挺的动作好吗?

  2、老师读,学生表演

  3、女生读,男生表演

  4、男生读,女生表演

  四、巩固练习

  1、齐读1——7段

  2、完成课堂作业3

  五、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词

  2、读课文1——7段

  二、学习课文8、9段

  1、当种子挺了三次之后,他听见了什么?

  2、出示句子: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3、你能想像一下,他们都会怎么唱呢?

  4、比较句子:春风在吹,泉水在流,小鸟在叫,小朋友在唱歌。

  5、练习朗读

  6、如果你是那在地底下呆了很久的种子,当听到外面的歌声会想些什么?(理解“热闹”,你还知道哪儿很热闹?)

  7、指导朗读种子说的话

  8、种子终于又挺了挺身子,他终于看到了一个光明的世界,你能给“光明”换一种说法吗?帮他描述一下他眼中“光明的世界”。

  9、齐读8、9段

  三、总结课文

  1、你喜欢这篇课文吗?为什么?

  (把种子当作人来写,知道了种子钻出地面的条件……)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整地读一遍课文。

  四、巩固练习

  1、听写词语

  2、完成课堂作业

  五、课外阅读

  1、《选学读本》《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蚯蚓》

  2、《新教材》《笋芽儿》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6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以生为本,以读为主”,以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有效合作学习,使学生了解种子的成长过程,感受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感受生命的伟大力量。同时,适时引导学生谈谈这粒种子出土后的所见所闻,体会种子看到光明世界的激动与兴奋。

  教材分析:

  《一粒种子》是一篇说明科学知识的童话故事,以拟人的手法写在春风吹拂下,地里的种子苏醒过来,又写了种子与蚯蚓的关于泥土外面世界的谈话,最后写种子终于勇敢地冲破土层,跃出地面,欢快地迎接光明世界。文中表现了种子生命的伟大和对光明的追求,同时也说明了种子发芽的条件:合适的温度,土壤,水分,空气。

  学情分析:

  1.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学生读起来较困难。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使用所有识字方法识字,多采用集体读的方式,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然后在采用自读、同桌和小组合作读的方式读准、读通课文。

  2.课文重难点突破:让学生通过读文知道种子生长发育的过程和条件是重点,结合课后问题来牵引,通过读书、探究、找关键词句的方法突破。感受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可以让学生多读、多思考、多感悟来突破,教师注意恰当地引导。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的词语。

  2.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钻出地面的所见所闻,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

  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受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感受生命的伟大力量,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难点: 感受种子对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感受生命的伟大力量,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手作教具(种子的头饰、蚯蚓的头饰)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引入新知

  1. 同学们唱的《春天在哪里》真好听,我想:种子也一定很想听一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粒种子》。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好吗?师板书,生书空。

  2.老师今天给大家请来了词语宝宝,一起看大屏幕。

  ⑴点名读⑵开火车读⑶引导学生区别渴、喝

  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

  二、 精读理解、感悟主旨

  1. 出示问题及学习要求

  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的世界的?

  要求: (1)认真读问题。

  (2)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最后可以和同桌交流

  教师点名回答。

  2. 引导学生找一找课文中种子挺了几次才破土而出?

  指导学生读“挺一挺”的句子。出示句子。

  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它醒过来,觉得很暖和,

  就把身子挺一挺。

  师:要读好这句话,就要抓住关键词语来读好,就能把句子读好。不信,你试试。

  师:出示第二句话,引导学生读好红色的词语。

  它有点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

  挺一挺。

  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它高声

  喊道:“啊,好一个光明的世界!”

  过渡语:同学们读句子很厉害,老师有一个难题要考考大家,请看要求。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要求:1.组长分配任务。

  2.组员有序完成任务,记录员作好记录。

  3.全组完成表格。

  一

  粒

  种

  子

  原因

  挺一挺

  我的感受

  ⑴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⑵ 小组汇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时,教师适时引导:

  ①种子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问?说明了什么?

  ②外面有多热闹,你从哪儿知道的?

  ⑶指导学生在读种子第三次、第四次“挺一挺”的句子,感悟种子对外面世界的强烈向往。

  ⑷通过学习文中“挺一挺”的句子,你知道种子发芽都需要那些条件?

  学生积极回答。

  师总结: 种子的成长需要泥土、适宜的温度、水分、松土、空气。这粒种子就是这样挺出地面看到外面的世界的。

  过渡语:接下来就让我们演一演这粒快乐的可爱的种子吧!

  3. 邀请同学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做动作。

  全班感受种子成长的过程,体会种子对光明世界的向往。

  ( 一位女生扮演种子,一位男生扮演蚯蚓,另一位学生扮演旁白者)

  三、 拓展延伸 能力提升

  过渡语:学生表演完,师随机采访“小种子”:

  师出示:我会说

  你破土而出,看到了些什么?想说些什么呢?

  其他的“小种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些什么?想说些什么?

  师出示:我会写

  假如这粒种子在校园的花坛里破土而出,它看到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这粒种子在城市的的花坛里破土而出,它看到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这粒种子在高山上破土而出,它看到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6篇】相关文章:

《一粒种子》教学设计03-09

《种子》教学设计01-01

一粒种子的启示作文01-28

一粒种子的睡前故事10-08

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作文11-27

蒲公英种子作文08-15

种子销售合同03-04

种子课堂作文11-24

梦想种子作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