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30 15:24:1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赤壁赋》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壁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赤壁赋》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学设想】

  1、把握这篇赋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2、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

  3、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背景,迁移导入

  步骤:谭嗣同绝命诗→苏轼绝命诗→苏轼《赤壁赋》。

  导语:古时文人狱中常作绝命诗,大家一定很熟悉谭嗣同临刑前的《狱中绝笔》: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苏轼也曾作绝命诗《狱中寄弟弟子由》两首:

  《狱中寄弟子由》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狱中寄弟子由》其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二、听读全文,间接感知

  1、播放《赤壁赋》的录音带,感受苏轼的文风。

  2、听读过程中注意纠正字音,划清句读,标注节奏,体会抑扬顿挫。

  三、自读全文,直接体验

  1、自由散读:借助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积累文言词汇。

  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句读,读清节奏。

  2、勾画圈点:勾画重要之处、欣赏之处及不懂之处。

  板书:

  情感线索:乐→悲→喜三部分

  四、细读课文,局部强化

  1、乐(第一自然段):

  ⑴设疑:苏子因何而乐?

  (景色之美,泛舟游玩)

  从哪可以看出?

  (精美语句)

  ⑵细读:反复诵读美言佳句,揣摩苏子的感情,体会景与情的初步联系。

  ⑶互问:提问不懂之处,师生共同解答。

  2、悲(第二自然段):

  ⑴读:点名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中品味读中悟。

  ⑵讨论:苏子缘何转悲?有几层原因?

  (客人吹萧,萧生悲愁;主客问答,人生苦短)

  ⑶探究:学生会很快找出两层原因,但往往会忽略苏子由乐转悲的第一层心境。联系两次诵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苏子被贬,内心是不快的。泛舟赤壁,见景而乐却不是真乐,而是借此来排遣心中苦闷。所以吟诗也是原因。

  多媒体显示:

  《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译文:月出明皎皎,姑娘多美貌。缓步细腰扭,思她受煎熬。

  扣弦而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⑴自由散读:学生可能意犹未尽,便再让他们自读。

  ⑵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苏子,会一直悲吗?为什么?

  五、小结全文

  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三、教学设计

  1.解题:文体、背景、后人评价

  2.听第一种录音,疏通词句

  3、分析内容:明线,泛舟宴乐;暗线,心境变化

  4、听第二种诵读及其中的赏析,总结

  四、教学过程

  一.文体简介

  赋,始于两汉魏晋,“赋者铺也,铺采搞文(舒展散布),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

  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创作背景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轼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

  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的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

  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佛道和山水之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苏轼,是上帝赐给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奇迹,他是书法家,画家,诗人,词作家,散文家,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全才奇才。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

  三.课文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四.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五、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1、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属——嘱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

  ③山川相缪缪——缭

  ④举匏樽以相属属——嘱

  2、活用词: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②顺流而东也东:东去(名作动)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②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4、成语: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横槊赋诗、一世之雄、沧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盘狼藉

  六、文章内容:

  第一节,写作者和朋友泛游长江,尽情尽兴。(“乐”)

  第二节,写箫声哀怨,使客人的情感骤转。(由“乐”而“悲”)

  第三节,吹箫客人论述了曲调哀怨的原因:

  1、当年舳舻千里横槊赋诗的英雄现在在哪里?有为者尚且如此。

  2、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

  3、哀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永恒。

  第四节,作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天地万物变与不变,只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而已。

  2、人与天地万物一样,都是永存的,对天地没有什么可羡慕的。

  3、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无穷无尽的宝藏,我们可以共同享用。

  三层意思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尽管政治失意,被贬黄州,但作者能以一种超脱的心境对待它,找到自己心理平衡的支撑点。

  第五节,客人转悲为喜。(由“悲”而“喜”)

  七、写作特点——情景结合

  景中有情:“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山,徘徊于斗牛之间”。按照魏晋

  南北朝的一些文人写作的风格,就得将这四句话繁衍成一段或几段,极尽优美辞藻之能事。苏轼的四句则不然,他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用了极为简练的笔墨,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意。清风轻拂人面,江上风平浪静。这两句话创造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为下文写“乐”奠定了基础。“月出”两句,又活画出天上的情景。这“徘徊”真是神来之笔!从东山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又不愿意离去,只在斗牛之间“徘徊”,好象愿意让人们尽情欣赏这美景;当然人们也希望月亮不要离去,他们需要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写景带上了感情色彩,抒情又借助了景物的描写,真是情景交融。

  情中有景:“纵一叶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那个“纵”字“凌”字,多么传神!多么尽兴!这都非常真切地表现了苏轼泛游长江时的愉快心情。但同时又是写景,长江水平如镜,碧波万顷,一叶小舟在水上纵情飞驰,作者完全兴致勃勃,放飞心灵,忘情自然,飘飘欲仙。通过作者的想象,描绘出作者欲飞升成仙的情景,情中有景。

  八、全文总结

  春去秋来不萦于怀,成功失败不系于心,人生起落不碍于眼,于自然中获取人生的乐趣与力量,这就是苏轼的旷达与乐观。“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观照人生,回首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赤壁赋》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前赤壁赋》赏析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这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为"赋"这种文体所拘泥,多处运用散文笔法,句式有时长短、有时整齐,参差错落,可以称得上是散韵巧妙结合、诗文和谐统一的佳篇,对辞赋体的发展与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送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喜而笑"。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泝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文章生字词,学习文言词汇。

  2、通过自主读文、讨论、交流等过程,体会作者和客人的情感变化。

  3、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感受文章阐释的“变化与永恒”的真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感受文章阐释的“变化与永恒”的真理。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听音频);朗诵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王菲的《清风徐来》,这首歌中有一句歌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哪位同学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这首歌的出处,看看这句话背后蕴含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板书标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讲解文言词语。

  明确:

  古今异义:

  浩浩呼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的意思。

  词类活用: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3)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一词多义:

  望:①七月既望:农历的十六日,名词

  ②望美人兮天一方:看,动词

  歌:①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②歌曰:歌词

  ③倚歌而和之:歌声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梳理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大意。

  3、再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一曲极其哀怨的萧声,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二人讨论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

  (三)深入研读

  1、同桌交流,说说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交代了作者与友人出游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

  2、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出重点字词句,小组内说一说作者描写了什么样的歌声和萧声,这样描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句话是对萧声的详细描写,写出了萧声的呜咽,哀怨。为下文提出疑问,做出回答奠定了情感基础。

  3、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哪些段落阐释了文章哲理?又阐述了怎样的文章哲理?

  明确:三四两段阐述了文章哲理;

  第三段写了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关于“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自己的见解,以宽慰对方,表现了苏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作者的畅游赤壁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作者最开始游玩赤壁有着月夜泛舟的的舒畅;进而由萧声怀古伤今,突现悲郁之情;最后通过与客人的对话,明白了变化与永恒的哲理,再次展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心境。

  (四)巩固提高

  结合课文谈谈你有怎样的启示?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所讲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束课堂。

  作业:将本篇课文写成一篇现代小散文。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主要围绕课文内容进行鉴赏,针对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文言词语的问题,接着通过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带领学生梳理文章内容,进而了解课文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最终要能够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得到一定的启发。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在读中悟情。

  2、让学生用现代的观念审视作品,帮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

  3、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体会其中蕴涵的精神,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2、以诵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字、词、句。

  3、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手段

  1、学生网络收集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展示授课过程。

  3、配乐朗读。

  四、教学方法

  1、情境设置法

  2、美读法

  3、启发法

  4、点拨法

  5、对比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故事导入:宋神宗元丰三年二月,一日,天刚蒙蒙亮,一群带着四川口音和北方口音的异乡人在一位气宇不凡但有稍显忧郁的中年男子的带领下,悄悄走小城黄州,在料峭的春寒中,住进了城东南一所叫定惠院的小院子。这位男子便是在“乌台诗案”中差点丢掉性命的苏轼。经过一个多月的风餐露宿,苏轼一行人终于到达了他的贬谪地——黄州,开始了他近四年的黄州生涯。其间,他便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赤壁赋》。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了文学上的大幸。历史,便是如此令人费解。今天我们便要走近这段历史,了解他的心境。

  设计该环节是想通过情境再现,调动学生情绪,提前进入课文的背景氛围。

  (二)、作家作品

  检查课前预习的效果:有关苏轼的搜集整理,让学生谈谈对苏轼的印象。

  教师归纳:

  1、词坛上“苏辛”豪放派、“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2、有关“乌台诗案”的介绍。

  3、本文写作原因介绍。

  设计此环节,检查预习情况,鼓励学生课前“多动手”,课堂“多动口”。

  (三)、初读全文

  1、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读全文。

  2、分小组读、全班齐读,在读中悟情。

  3、听朗读录音,把握朗读的语气变化。

  教师点拨:从课文中找蕴含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归纳朗读的语气变化:第一段读出赤壁美景的欢快语气,第二段是乐极生悲的凄凉语气,第三段读出人生无常的悲怆感,第四段表述人生观的雄辩语气,第五段由悲转喜。

  无论怎样鉴赏一篇文章,其前提都离不开一个“读”字,“读”是学好文言文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在读的方式上也要做些灵活的调整,可以听录音朗读,可配乐朗读,可全班齐读,也可以单个同学朗读等。

  设计此环节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这一课的最大特点是人物感情起伏很大,悲喜交错变化,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抓住语气的变化,读出作者的情,更要读出情中包含的理。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疏通字词句,归纳整理。(教师投影以下知识点)(此处为略写)

  (1)通假字“属”、“凭”;

  (2)一词多义:固、适、逝、苛、虽;

  (3)词类适用:东、西、侣、友、舞、泣;

  (4)特殊句式: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设计该环节是要突出语文工具性的性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母语的情操。至于文中字词句的具体涵义,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之上,结合课文注释,已经能够独立找出,教师稍做点拨即可。

  2、结合前面分析的语气变化,理清文章的思路。

  (1)月夜泛舟的陶醉;

  (2)悲凉箫声的伤感;

  (3)人生失意的悲情;

  (4)随缘而安的态度;

  (5)忘情尘世的洒脱。

  教师点拨:扣住每段的写景主体或叙事、议论内容来归纳整合。

  设计此环节意在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五)、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1、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道:(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品文就其实就是品人,余秋雨是这样评价苏轼,那你如何看待文中的感情基调,它是消极的吗?

  教师点拨:全文通过主客对答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设计此问题是为了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情感体验,提高理性分析的能力。

  2、如何面对人生中的挫折,苏轼提出的寻找快乐的良方对现代人是否可行?

  设计此问题目的是让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处世观。

  六、拓展练习

  鉴赏同是被贬黄州后的作品《定风波》一词,分析词的主题、情感。

  定风波

  苏轼

  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设计此练习目的是作一个对比阅读,结合课文的思想感情,来解读《定风波》的主题情感。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本文一些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特殊句式。

  2、鉴赏本文景、情、理的交融和语言运用的妙处。

  3、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旷达乐观的情怀。

  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2、能够熟读成诵,积累名句,较为具体深入地理解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和阐发的哲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能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把问题绝对化,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

  2、体会文章的诗情画意之美。

  【重点难点】

  本文的感情基调: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是作者内心矛盾和感情的真实反映,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从中解脱出来,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一定的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设计依据】

  学习文言文,首先就是让学生读得充分。“读”是文言文教学的根本,读好了,学习文言文的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这其中教师的范读尤其重要,要使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反复诵读,从而为学生积极地、富有个性地阅读打下基础。

  加上“赋”文体本身讲究声律之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形式,显得谨严而又自由。只有心临其境的诵读才能再现文章语言的无尽魅力,也才能在此基础上把握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的思路。

  其次,本文的阅读,也应是师生自主愉快互动品读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古代灿烂文化的深沉与优美。

  【设计意图】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学生从中学会品读赏析美文。

  为了理解苏轼辩证的哲学观及旷达的人生态度,阅读中引导学生观照自我人生,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从而培养其深厚的人文素养。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2、讨论探究法

  3、分析归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主要知识】

  1、文体知识

  赋:

  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长于铺陈叙事,多用对偶、排比、夸张等艺术手法。

  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对文”。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仔细品味句子的韵味。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诵读应注意什么?

  应注意节奏、停顿、重音,特别是通过某些地方的延长,展现出作者“遗世”、“羽化”之乐。

  【课前准备】

  课前复习此词有助于学生走进苏轼的心灵,为赏读《赤壁赋》作好准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配乐:古筝曲《夜色》。

  1、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要求:注意听腔调,听节奏,听感情。)

  2、学生自由朗读,进入意境。

  二、整体感知

  1、把握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乐-悲-喜。

  明确:作者情感变化明显,是引起主客问答的内在原因,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第一段写景的文字有哪些?你喜欢哪一句,最喜欢哪一句?

  清风徐来月出于东山之上白露横江

  水波不兴徘徊于斗牛之间水光接天

  3、在背景音乐中感受美景,然后说一说脑海中的景色,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

  要求:

  ⑴、赏析美文,体味美文,学会“赏析”。

  ⑵、化古人美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散文语言)学会“说”。

  ⑶、认识美的大自然,学会评价。

  4、品读第二段的音乐描写,探讨其中音乐的特色。配乐:箫曲《病中吟》

  学生吟诵: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泣……

  学生点评:音乐低迴婉转,具有美的震憾力。本文的箫声是悲凉的,“泣、诉、怨、慕”表现听乐人的心理感受。

  拓展比较:是否可以从已学的课文中找到相应的体现音乐魅力的语言?

  学生甲:徐志摩《再别康桥》“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此诗的箫声是“悄悄的”不想打扰康桥的宁静美好。

  学生乙:《琵琶行》有句“曲中收拔当心划,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学生丙:孔子说过: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讨论:音乐停止了,音乐的魅力不绝,你们说为什么?

  学生丁:音乐表现了人性的情感,人产生了共鸣,沉浸在音乐当中。

  三、对比探究

  本文3、4两段,作者由景生情,因情悟理,把握其思路是理解文意的关键。

  ⑴、悲从何而来?

  讨论:因眼前之景而神思飘飞,想到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透露出无限怅惘之情。一世之雄亦如是,思及自身,悲从中来。况宇宙无限人生须臾,怎奈这份空幻之感?欲超脱尘世,寻求寄托,却“知不可乎骤得”,只能“托遗响于悲风”。

  提示:此处可通过诵读,利用声调高低、语速快慢体现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⑵、苏子之悲与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达的“悲”有何不同?

  讨论:苏子之悲实乃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

  不同:一是苏子因眼前之景而神思飘飞,想到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透露出无限怅惘之情。一世之雄亦如是,思及自身,悲从中来。王羲之立足当时,将心中所思所感推及人类,从感性的体验上升为理性的思考,否定“一死生”“齐彭殇”。

  二是苏子由眼前的水与月,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辩证地看待问题,知其不变,物我无尽,且于无限自然之中撷取清风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而能超然独立,旷达乐观。王羲之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深沉慨叹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四、课外阅读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体会苏轼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构思特点;

  3、鉴赏本文善于取譬、蕴涵哲理的语言特点。

  4、体会作者遇到挫折后,超脱的人生态度和达观的处世情怀。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以及本文重点语句的哲理意义。

  教学难点:

  把握行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X交融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重点理解了《赤壁赋》各段的文意,积累了文言知识点,今天这节课,我们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探讨苏轼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二、鉴赏课文主旨,探讨苏轼的人生观。

  1、研习课文:

  提问:散文创作,一般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本文也不例外,谁能说说本文表达感情的词语都是什么?

  明确:课文中“乐甚”、“愀然”、“喜而笑”表达了苏轼和客的“乐-悲-乐”的感情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点拨:

  (1)提问:“于是饮酒乐甚”,为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点拨: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明确:

  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三组对偶句)

  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清风徐来”,好风!“水波不兴”,好水!正因为这一风一水,苏子与客才能泛舟而游,怡然自得。“举酒属客”,好酒!“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好诗!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中,把酒临风,对江而歌,乘舟缓行,满目美景,一定是极有雅兴的。有此一游,也不枉此一生了。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绝妙,活画出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月光女神形象。“徘徊”二字则极为传神地描绘出空中明月那脉脉含情的动人韵致。为什么会“徘徊”?羞涩啊,眷恋啊,矜持啊,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不仅如此,月神还披着一幅似有若无的轻纱,“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辉四溢,普照人间,无形中增添了一种辽阔悠远、朦胧神秘的美,于是,这使苏子与客更加游兴勃发,“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我合一之时,神思飞扬,宠辱偕忘。人在画中游,简直就是如醉如痴了。

  “浩浩乎如冯虎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好境界——人间仙境!

  “浩浩乎”言视角之广;“飘飘乎”则言感受之美,心情之爽,脱俗之高。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曾言:“脚不能到的,眼睛可以到;眼睛不能到的,精神可以到。”课文第一段,就是先写脚到之境,再写眼到之境,最后是心到之境,景由情生,全段为我们营造出一个美妙绝伦的人间仙境。

  师板书(美景——乐)

  (2)提问:苏子“愀然”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原因之一是“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美人”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这里的“美人”代表君主,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作者政治上失意的感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悲从何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感到宇宙之大,难免发出知音何处、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仍难以排遣内心仕途失意的淡淡哀愁。这“乐”其实就是苦中作乐,借醉游山水来暂时排遣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作者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师问: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明确: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明确:“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了几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悱恻缠绵。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师: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

  明确:对,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写愁情。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痕迹,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情感上的扬抑起落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生:读第三段思考讨论:客悲从何来?

  师点拨:

  1、客为何引述曹操的诗句和事例?

  2、“知不可乎骤得”,客人到底想得到什么?

  明确:他们看到月亮,自然想到月亮的诗。此地为赤壁战场,而曹操也写过《短歌行》,“月明星稀”与眼前的景象是相似的。

  师:引这么两句,还有别的用意吗,结合曹操当时的心境来看。

  明确:这两句是说,人才都流失到刘备、孙权那里去了,曹操内心是渴望得到人才的。苏轼写这两句,大概是说自己也是人才,没人赏识吧。

  师:在写曹操的内容上,既写了他渴慕贤才,又写了他的文治武功,像第三个文句,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他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还写了他的失败,“山川相缪”借地形缠绕写困窘之状,苏子写曹操的事例到底有何用意?

  明确:写曹操是英雄,是为了和“吾与子”对比,“而今安在哉”才是让人神伤的感喟。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浪淘尽”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坎坷,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真是令人悲叹啊。

  “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蜉蝣于天地,沧海之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师: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

  师:第二个问题——客想得到什么?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和重要的文言句式,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诵读课文体悟和鉴赏文章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3、理清本文结构和感情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

  1、学习重要的实词、虚词和重要的文言句式,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理清本文结构和感情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

  1、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理清本文结构和感情发展过程。

  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和上节课自学情况导入本节课教学。

  二、讨论解决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1、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2、老师点拨讲解语言难点。

  三、展示学习讨论结果,了解学习情况:

  1、老师对重点问题提问,学生回答。

  2、学生互相提问,检查学习效果。

  3、教师点评、补充、总结讨论的结果(也可让学生总结)

  附:本文重点文言语法举例

  词类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

  东望武昌——名作状

  特殊句式: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何为其然也——倒装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被动句

  通假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一词多义:

  望: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西望夏口(向远处看)

  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虚: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盈虚者如彼(月缺)

  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

  四、研读课文、思考讨论问题

  1、总结本文各段的内容。

  2、文中人物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附:参考答案要点

  1、总结本文各段的内容。

  答: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第四段,写作者针对客之感慨陈述自己的人生感悟和见解。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2、文中人物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

  答:第一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第二段由“喜”转“悲”。第二段“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但喜极生悲,从客人悲凉的萧中透出了极“悲”之情。第三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第四段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第五段感情转悲为喜。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阶段2—知识梳理”练习2翻译课文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之战》。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昔日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枕还酹江月。

  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介绍赋的有关知识。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对象特征

  高一的学生,经过多年的文言文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够基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初步掌握了鉴赏古代散文的一般方法。但以往强调文言基础知识的内容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语言知识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因而对文言文的学习,显得兴趣不浓或学习效果不佳。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的知识。

  2、把握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清行文思路。

  3、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理解作者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4、培养学生勇于面对人生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学生思考: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表现情感变化的相关词语。)

  板书: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2、理清思路,请同学试概括本文行文内容。(投影)

  1段:写赤壁夜游之乐。

  2段:写饮酒放歌之乐引出客人悲凉的箫声。

  3段:主客回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

  4段: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

  5段: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

  二、指导诵读:

  1、这篇课文体裁为文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特质与情韵,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诵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押韵和形式中的对偶句。

  先请同学们听示范朗读,对照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自己跟着低声吟诵。

  第一段 间,天,然,仙

  第二段 桨,光,方; 慕,诉,缕,妇

  第三段 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栗;穷,终,风

  第四段 往,长; 瞬,尽; 主,取;月,色,竭,适

  第五段 酌,藉,白

  我们会发现,有些字听起来并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发生变化的缘故,在苏轼创作的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

  (说明:通过听示范诵读,自己自由诵读,初步疏通字词,扫清字词障碍;同时通过用韵情况的了解,初步了解了文赋的一般特点;在了解文赋的特点基础上,有助于把握诵读过程中的快慢停顿等节奏,有助于进一步体会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通过几次诵读,学生基本被文本体现的美妙情境所吸引,进入文本营造的特定语境。进入文本,才能进一步赏析和感悟文本。)

  2、初步明确朗读的情感基调

  “乐”的部分要读得轻松愉悦;

  “悲”的部分要读得悲凉激昂;

  “喜”的部分要读得旷达洒脱。

  3、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生齐读。

  三、赏析评价

  1、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1)本段苏子的心情怎么样?

  明确:乐甚

  (2)为何而乐呢?

  明确:美景、畅饮、友情……

  (3)本段景物描写胜似仙境,请同学们试描述一下月夜秋景图,并思考有何作用?

  学生描述……

  总结:月夜秋景图: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着江面,清风徐徐吹拂着,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在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作用:苏轼这寥寥几笔,描述出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4)诗人在欣赏月夜美景中情不自已,朗诵起诗词来。为什么苏轼在船中朗诵“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教师补充(幻灯片投影)《诗经·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① 注释:

  皎:皎洁光明。 佼(jiǎo):姣之借。 佼人:美人。 僚:美丽。

  舒:舒缓轻盈的样子。 窈纠(jiǎo):形容女子的体态窈窕的样子。

  劳心:思念。懰(liǔ):音刘,妩媚。

  慅(sao):音骚,心神不安。

  燎:此形容女子光彩照人。

  夭绍:形容女子风姿绰绝。

  ② 译文: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

  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你娴雅轻盈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③内容赏析:《月出》是陈国的民歌,是一首情诗。诗人在月下遇到一个美丽的女子,因为爱她,于是就悄然心忧了。此诗共三章,每章第一句以月起兴,第二、三句写美人,末句写诗人自己不宁静的心情。

  “月出皎兮”,天上一轮圆月洒着皎洁的银辉,这夜色显得格外的美丽。这是写景,也是写情。因为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月光作为美好愿望的象征,无数次地赞美她,讴歌她,并给她编造了许多美好的神话故事,花婵娟,月婵娟,都是人们对所爱景物的美称。这句交待了诗人活动的背景,是在一个月光明丽的夜晚,这本身就富有很大的魅力和诱惑力,容易使人对景生情,生发出许多美好的联想。同时,结合下句,这句又有着比兴的作用,以月光的美来比喻所爱人的美,是很恰贴的。“佼人僚兮”,“佼”,犹姣,美好之意。“佼人”,美人。“僚”,犹嫽,娇美貌。这时,在诗人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娇美的女子,引起他无限的爱慕和情思。天上有着皎洁的月光,地上有着娇美的女子,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花好月圆,天惬人意,怎能不令这多情的诗人荡起春心呢?他不由得随口赞道:真美啊,这月光下的女子。“舒窈纠兮”,“舒”本作迟缓、徐徐解,此处则指女子举止的舒缓安闲。“窈纠”,与第二间的“忧受”,第三章的“夭绍”,都是形容女子行步时身材的曲线美,写女子的举止从容,体态苗条。这句写诗人仔细端详女子时的感觉。在月光下,她不但显得容貌皎好,而且身材那么苗条、秀美,真让人神颠魄荡。这只是写女子的外表美,而更吸引人的,是她还有一种气质美,她举止舒缓,雍容大方,性情安静,而这气比外表更富有魅力。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反映在外层,总是以曲线的细长为美,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等,就足以说明这点。而在内质上,则注重静穆和闲缓,所谓“淑女”,就包括她的举止在内。这首诗刻划的这位女子,说明了诗人也是以此为审美标准的。“劳心悄兮”,“劳心”即忧心。“悄”,与第二章的“慅”,第三章的“惨”,都是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此句是诗人自言其心情的烦闷。月光美,人更美,那窈窕的身姿象那雍容的举止,使得诗人一见钟情,而又无从表白,因而生发出无限的忧愁和感慨。爱美是人的天性,尽管那女子没有丝毫的觉察和反应,但诗人已经为之倾倒了,而这正说明了诗人的痴情和爱的深沉。《关雎》里所写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与此时此刻诗人心情是一样的。

  这首诗的景色描写很有特色,“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柔美的月光本身就有无限的情意,而让它作为背景来衬托,则女子的倩影愈发显得秀美。同时,月光朦胧下,一个线条优美的女子在缓缓起步,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有一种朦胧美的韵味。所以,这一景色很富有画意,而画意又渗透了无限的诗情,把写景和抒情水乳交融在了一起。另外,人物形象只有两个,诗人愈扬妇子,则愈抑自己。把女子写得愈姣美,则自己愈觉得求之不得,难以攀比,可望而不可即,所以忧心愈重。这也是一种比照的手法。通过刻划“佼人”的美比照出诗人自己的痴情心理,让人觉得情之所发,合乎自然之理。

  学生作答……

  明确:时间上: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圆之夜,吟明月之诗为了召唤月亮出现,而月亮似乎听到苏子的呼唤声:“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 内容上:《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和烦闷不安。这与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内容是有联系的,所以吟此诗也有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

  (5)作者紧接着描绘“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一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何在?请同学们谈谈。

  学生思考作答……

  明确:月亮从东山后面露出了脸,到斗宿和牛宿之间就徘徊不前了,一“出”,一“徘徊”,写出月亮不易察觉的缓缓移动,以及对游人的依依眷恋和脉脉含情。也反映出作者看月亮时愉悦的感受。

  (6)在这个月光如水、气候宜人的夜晚,作者泛舟于浩瀚无边的江上,用了哪两个字表现泛舟时的情景?品味这两个字,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纵”、“凌”。作者丢掉了平日的顾虑重重,任由小船在江上漂泊,也是随自己心灵压力的一种释放。“纵”,把一叶扁舟在长江上顺流而下,自由自在地随江势漂流的情景描绘得生动、逼真,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在船上随江而行的激动和轻松的心情。 “凌”,既是客观的描述,写出了小船在万顷无边的水面上腾越前进,也写出了作者当时激越壮美的心情。

  2、学生读第二段并思考:

  (1)客由乐而悲,悲又从何而来呢?

  明确:主要由客人的洞箫声引发的。联系二三段内容及创作背景体会,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新词和壮语后置等特殊句式。

  2、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3、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由喜而悲、由悲而向豁达转变的。

  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课前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苏轼生平资料,思考他的人生遭际和自然感悟之间的关系。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赏赤壁夜景 品作者深情

  一、禅语导入,激发兴趣

  有道是:(PPT)“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对此你怎么理解?

  结合学生的理解,老师作简要补充分析:上述话语是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PPT)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分析略)

  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二板块“感悟自然”之第一篇——苏轼的《赤壁赋》。看看在东坡居士笔下赤壁的山水是山是水还是非山非水?

  二、听师范读,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把握下例字词准确读音,思考哪些段落是写赤壁的山水?哪些不是?(PPT)

  壬戌(rénxū) 属(zhǔ) 窈窕(yǎo tiǎo) 斗(dǒu)牛 苇(wěi) 冯(píng)

  舷(xián) 桂棹(zhào) 袅袅(niǎo) 壑(hè) 嫠(lí)妇 愀(qiǎo) 缪(liáo) 舳舻(zhú lú) 旌旗(jīng qí) 酾(shī)酒 横槊(shuò) 渔樵(qiáo)

  江渚(zhǔ) 麋(mí)鹿 扁(piān)舟 匏(páo)尊 蜉蝣(fúyóu) 一粟(sù) 须臾(yú) 挟(xié)飞仙 一瞬(shùn) 无尽藏(zàng) 洗盏(zhǎn)

  更酌(zhuó) 肴(yáo)核 枕藉(jiè)

  明确:一二段主要描绘赤壁的山水。

  2、自由朗读全文,体会文章的音韵节奏。

  三、赏赤壁夜景,品作者深情

  (一)研习第一段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是什么意思?交代了什么内容?

  请一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解释“壬戌”“既望”以及状语后置句“于……上”。

  这第一句简要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看到了什么?请用原文话回答。

  明确:先是看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接着看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以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相机点拨“徐”“兴”“横”等词的意思和状语后置句“于……上”和“于……间”等。

  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叙述:

  “清凉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会儿,“一轮皎洁的明月从东山之上冉冉升起,而后又似乎在斗牛二星宿之间左右徘徊”,此时,放眼大江,“白茫茫的水雾笼罩在整条江面,水光与月光交相辉映,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

  有什么感受?请述说刚才的感受。然后请学生背诵这几句美景。

  4、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又有什么举动和感受呢?

  明确:月亮还没有出来时,他就“举酒属客”——向客人劝酒了,并且还唱起了“情歌”——“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即吟诵《诗经》中的(PPT)“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jiǎo)兮,劳心悄兮”。

  月亮出来后,“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他的感受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上述诗句的含义。

  5、再次闭上眼睛,听老师诵读第一段,并想象我们就在这奇妙的画境中。

  6、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意境美。

  (二)研习第二段

  1、于月夜泛舟赤壁之下,是那么令人陶醉。接下去主与客还会怎么样呢?请齐读第二自然段。

  明确:“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老师强调“于是”的古今义和“乐甚”“扣舷”“倚”“和”等词的意味。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此时的“情”,并板书“乐”字。

  2、苏子此时所歌的内容是什么?与首段所诵歌内容有相同处吗?

  明确:所歌内容:“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各一方。”这里主要化用了《楚辞》相关篇目的句子,如《湘夫人》中的句子:(PPT)“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它的大意是“公主啊快快降临北岛,我望眼欲穿何等心焦!阵阵秋风轻轻吹过,洞庭波涌啊落叶萧萧”。《湘君》中的(PPT)“桂棹兮兰枻(枻音 yì ,船舷,)”。以及《少司命》中的:(PPT)“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huǎng)兮浩歌。”它的大意是“期待的美人啊迟迟未来,临风悲歌啊心思恍惚”。歌词可能是作者化用这些典故,临时现编的。它与作者在首段直接吟诵《诗经》中的诗句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诗句都有“美人”这个意象。

  3、作者此时一再吟唱“美人”,这是为什么呢?他为什么不吟唱其它而非吟唱“美人”不可呢?这其中有什么深意?

  明确: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资料理解:“美人”这个意象在《诗经》和《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是“贤主”和“美政”的象征,作者于此反复吟唱“美人”,显然透露出这么一个信息:今天虽然因“乌台诗案”遭受贬谪于偏僻的黄州,但屈原般“致君尧舜上”的社会理想却一直萦绕心头,内心深处并没有忘记国家社稷。

  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是谁“和”谁?洞箫声有什么特点?歌声有什么特点?

  明确:从前文看“扣舷而歌”在先,这里应该是客的洞箫声“和”苏子的“歌”,某种意义上说是“歌声”触发了客吹“洞箫”。“洞箫声”的特点是“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嫠妇”,一言以蔽之:“悲”。作者没有直接写歌声的特点,但从伴奏的“洞箫声”可以推知,一定也是“悲怆”的。

  引导注意“舞”和“泣”的使动用法。

  (三)品作者深情

  1、自由读一二段,思考:作者月夜泛舟赤壁之下,仅仅看到“清风、明月”“白露、水光”吗?为什么不写其它内容?

  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进入作者文章的景,都是能够传情达意的,反之则不取。也就是说,写入作者文章的景都是经过作者情感过滤的。

  2、经作者情感过滤的景有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确:经作者过滤的景色调偏冷,显得非常纯净淡雅,有一种道家仙境般的意境。传达了作者恬静怡然的心境。但由于这个意境整体色调是偏冷的,所以作者信口所吟唱的歌声也是悲的,再加之“洞箫声”的应和,作者内心深处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的悲情与之产生共鸣,所以表面的“乐甚”也难以掩盖那内心深处的悲痛。

  因此,这两段作者的情感先是面对令人陶醉的美景,暂时得到感官的陶冶,似乎忘却内心的悲痛,怡然自乐;但随着自己不经意的“歌声”和客的“洞箫声”,“乐”却不堪一击,立即又被“悲”所替代。板书:乐→悲

  3、齐读一二自然段。

  4、小结:作者通过对月夜赤壁清风明月、白露水光和洞箫声的描绘,传达了作者淡淡的欢乐和深深的悲痛。

  四、作业:背诵一二段

【《赤壁赋》教学设计(通用10篇)】相关文章:

《掌声》教学设计(通用19篇)03-25

《军神》教学设计(通用16篇)03-23

《春》教学设计(通用15篇)01-12

《秋天》教学设计(通用16篇)01-12

《识字》教学设计(通用16篇)03-29

《荷花》教学设计(通用20篇)05-27

《春》教学设计(通用18篇)01-12

《画》教学设计通用15篇02-20

感恩教育教学设计(通用14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