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教学设计方案九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词语,掌握“囿”“钹”“招徕”“铁铉”“饽饽”“秫秸秆”“随机应变”“合辙押韵”“油嘴滑舌”等词的读音、词义。
⑵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2、能力目标:
⑴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⑵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⑶积极开展记录街头吆喝声并整理的语文活动,为抢救文化遗产做贡献。
3、德育目标:
树立文化大观念,品味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
2、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
【教学难点】
开展语文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街头吆喝录音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积累字词,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口语训练,揣摩描写吆喝的语言,体会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体验与反思,记录整理家乡的吆喝声,为拯救文化遗产做贡献。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一年四季,一天从早到晚,你听到街上的吆喝声了吗?请大家模仿一下。(学生自由发言,表演)这是老师收集的吆喝声,我们来听听,看谁学得最像,最有蕴味。(教师播放街头吆喝录音带,学生品评)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篇专门介绍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吆喝声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萧乾先生的《吆喝》。
设计(二):
街上每天都有“民间艺术家”免费演出。那或悠长或短促或生动或沙哑的吆喝声,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这不,在萧乾的笔下,街头吆喝就有了动人的意蕴。
设计(三):
吆喝声,是“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如果时光倒流,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声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那往昔的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
囿(yu) 钹(bō)招徕(lái)铁铉(xuán)
饽荠(bí qí)秫秸秆(shú jiē ɡǎn)
2、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生1:古人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认为“世间万物皆学问,零零总总成文章。”生活即文章,就连街头吆喝都能写得如此有滋有味,确实神奇!
生2:我只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阅读感受,那就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生3:如今有一种大文化观,吆喝也是一种文化,对吆喝的品味分析就是对文化的赏析。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上动人的一景,使人仿佛置身于街市,吆喝声不绝于耳。
……
教师总结:本文介绍了旧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种吆喝声。围绕吆喝声,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1、学生精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提出疑难问题。
2、就疑难问题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如有同学不能解答的疑问,以提交纸条的形式向老师提问。
3、教师总结归纳共性问题,并板示,全班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⑴课文的总体结构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介绍繁复多样的吆喝声的?
⑵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这会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⑶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声会吓个马趴?这一定是夸张吗?
⑷全文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酌情点拨。
明确:⑴理清行文思路,划分文章结构时,一定要注意语段之间的衔接过渡语句,它们像路标一样,标示作者的思路。阅读时要搞清楚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如本文衔接过渡的语句有:
①“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这一句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
②“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从“一日”转到“一年”。
④“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的叙述介绍自此开始转向对吆喝的评价品析。
基于以上分析,课文的总体思路是这样的:课文先从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写起,转到口头叫卖,第4段总领全文,“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一句从两个方面为全文立下了“主脑”。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作者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的……白天就更热闹了……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按“一年四季”的顺序,作者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不绝于耳的吆喝声。最后,作者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经过作者的精心组织,纷纭杂乱的吆喝声顿时“秩序井然”。
全文结构图如下:
⑵在这一部分只介绍了“卖馄饨、卖硬面饽饽、算卦、乞讨者、卖柿子、卖糖葫芦等多种吆喝声,其余的都只简单介绍卖什么。因为各种吆喝实在太多,作者不可能也无必要一一介绍,只需交代出有哪些叫卖者,读者自能体味到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于是作者只是择其要者加以简介。同时在最后四段对种种吆喝声做了一番归类概括的工作。
从全文看,作者有较高的对材料加工裁剪的写作功夫。如何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的事物,本文为我们做出了示范。
⑶作者上文有交代“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对卖荷叶糕的吆喝声“特别害怕”,所以当有人在背后突然发一声喊,自然很可能会“吓了个马趴”。这样写也有一些幽默调侃的用意。“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一句就十分幽默风趣。
⑷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那种对往事的美好回忆,那种至今想来仍忍俊不禁的情态也流露在字里行间。
四、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教师提示:
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几例,仔细品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教师可就语音、语调、语速以及动作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也可播放影视作品中有关吆喝的片断供学生观摩。
学生自由表演,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也可选课文中的例子示范,如“馄饨喂──开锅!”“硬面──饽饽”“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卤煮喂,炸豆腐哟”……
2、品味本文语言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特点:
学生自选例品评。
如:“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再现了街头的热闹。
“‘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幽默的语言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心理。
“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风趣的言语中透着小孩特有的顽皮和幼稚。
五、课堂小结,迁移拓展
同学们,听冯骥才先生这么一介绍,还真让我们咂摸出吆喝声的一些味道来。吆喝是一种口头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声音将被淹没在都市的喧嚣声中,我们应抢救这种具有独特价值的传统文化,请大家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开展对街头吆喝声的调查记录工作。然后对所搜集的材料加以分析、整理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
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访问座谈、查阅文献、摄影录像等。
以四人一组为宜,以论文的形式上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六、布置作业
1、把文章改写成一个相声脚本,然后在班内表演。
2、课后搜集整理街头吆喝声,体味“吆喝”的韵味。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乖”“凭”“职”“痒”“淘”“辟”“勃”;会写“性”“格”等13个生字;积累“无忧无虑、任凭、尽职、屏息凝视、温柔可亲、抓痒、丰富多腔、变化多端、稿纸、踩印、梅花、跌倒、撞疼、开辟”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找出作者喜欢猫的文句与他人交流。
4、会用“任凭……也……”、“非……不可……”、“无论……也……”造句。
5、能结合课后的“阅读链接”,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文插页的挂图。
2、课前发动学生带来自己家饲养的宠物或喜欢的小动物图片、照片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展示,插图揭题
1、课前让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图片或照片贴在班级的.墙上,临时布置一个小小“动物角”。
2、同学们,从你们带来的照片来看,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老师也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们想见识吗?(师挂上课文插图)这小家伙,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让我们一起来呼唤它吧!
师板书课题:
猫
3、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家猫,而是作家老舍先生家里的猫,它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初知大意
1、请学生各自轻声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感受的地方请标注记号。
2、同桌互读课文:
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互抽字卡,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3、出示填空题:
这是一只_________的猫,我是从_________看出来的。
⑴ 学生默读课文,独立完成上述填空题。
⑵ 学习小组(4人一组)交流,尔后全班交流。
(预设:若学生回答既古怪又可爱的猫,师此时应进一步启发:猫的古怪表现在哪里?猫的可爱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若学生认为这是一只有趣好玩的猫,师不必追求答案的唯一,可因势利导,追问学生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三、精读“古怪”,体会情感
1、细读第一自然段:
尝试用“……既……又……,……既……又……”的句式来归纳猫的古怪表现。
2、出示两个句子,深入理解,体会猫的古怪特点: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⑴ 用自己的话说说“任凭”“屏息凝视”“非……不可”的意思。
(建议:“屏息凝视”用表演的方式来突破。)
⑵ 从这两个句子中,你体会到猫的什么特点?
⑶ 用“任凭……也……”“非……不可……”口头造句。
3、用个别读、师问生答式、赛读、齐读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4、自由读第2、3自然段,说说这只猫还有什么古怪之处?
⑴ 生自由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
⑵ 理解“丰富多腔”与“变化多端”。
(“丰富多腔”可采用全班协同表演的方式加以理解。)
⑶ 出示: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① 让学生把“无论……也……”与“任凭……也……”换词,问:
能否把二者对调?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异同。
② 用“无论……也……”练习口头说话。
③ 体会第二自然段的写法:
A、这一自然段写什么?段中的“:”号有什么作用?“冒号“前后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B、仿照这一自然段的写法,展开合理的想象,将“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说具体。
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A、师范读,问:
同学们,你们感受到猫的古怪了吗?
B、生齐读,营造师生赛读的氛围。
四、小结课堂,鼓动背诵
1、师:这是一只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又多么目中无人,胆小时什么都怕,胆大时又勇猛无比的古怪之猫,老舍先生的笔墨真是酣畅淋漓,让我们一同来把这些文字“录进”脑际吧。
2、说说该怎么记诵比较快。
五、布置作业
1、熟记并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2、背诵课文1~3自然段。
3、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4、选做:
尝试用简笔画把这只猫的古怪样画下来,并用简单的文句说明。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一、二、三自然段
1、指名背诵课文的一、二、三自然段。
2、听写本课的部分词语。
二、学习末段,体会“可爱”
1、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学生评议:
小猫的“可爱”,你感受到了吗?
2、挑战前面朗读的这位学生,学生再评议,尔后全班齐读。
3、比较并积累词语:
⑴ 谁能说出与“生气勃勃”相似的词语呢?
(生机蓬勃、生机勃勃)
⑵ 这些词语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建议用造句的方式加以比较。)
三、回读课文,感悟“喜爱”
1、这哪里是在写猫,分明是在写自己家里那个淘气的小孩。从文中,我们不难发现,老舍先生是非常喜欢他描写的那只猫的,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
2、学生再读全文,用笔描画。
3、指名学生交流。
4、师生共同朗读学生交流的文句。
四、阅读链接,学习写法
1、指名学生朗读课后提供的“阅读链接”。
2、与课文相联系,说说课后选编的两只猫与老舍笔下的这只猫相比,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3、师小结:
要想写好小动物,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⑴ 要对小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⑵ 要细致观察小动物,并能恰当想像;
⑶ 要能找出小动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进行细描。
五、拓展练笔
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用一两段话把这种小动物的特点记述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评析】
这份教学设计重在凸显以下特色:
1、亲近文本,品词析句: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注重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抓住“古怪”与“可爱”,通过品重点的关联词、成语等,采用换词比较等的方式,以词推进到句与语段的学习上,环环紧扣,“步步为营”,在亲近文本中,触摸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注重迁移,“现买现卖”:
学了第二自然段的总分关系的写法后,要求学生以此为蓝本,将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文句进行扩充“补白”,既立足文本,又寻求有效的“读写结合点”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3、追求朴实,操作性强:
本份教学设计能有适当的预设,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应对策略,同时还能设计一些填空类的题目,引领学生有效地深入学文,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 教材分析
1. 这是一篇描写江南风情的散文(选学课文)。文章以农家孩子的视角,用朴实风趣的笔调,真实地叙述了水乡车塘捕鱼的经过,反映了江南农村的传统习俗、农民的勤劳淳朴和集体劳动的乐趣。文章以总引开头,先写车塘,后写捕鱼,适于完成单元训练目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
2. 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述江南水乡孩子们的生活乐趣,引出“车塘捕鱼”。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车塘。按事情的先后,堵口、装车、架架子到车水,完整地写了车塘的情形。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捕鱼。先写大人捉鱼,后写孩子“扫荡”。文中写村民勇跳冰冰的英雄行为、配合默契的劳动场面以及塘水车干后各类鱼的表现,写得妙趣横生。
二、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 能借助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3. 感受农民在车塘捕鱼中的情趣以及劳动中配合默契、勇为集体做事的良好风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近排了哪些材料来写“车塘捕鱼”。
教学难点 :在了解课文内容后,能用上表示顺序的词,有条件地简要叙述“车塘捕鱼”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
“木制水车”挂图,词语卡片,抄有“车”字的6种解释的小黑板或相应的投影仪(片)。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 教学过程
1.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你们喜欢捕鱼吗?你知道有哪些捕鱼的方法?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江南水乡去领略一番“车塘捕鱼”的乐趣。(板书课题)
学生读“车塘捕鱼”。这里的“车”不是名词,是什么意思呢?请在出示的6种“车”的意思中选择一个(指“用水车打水”);那么课题“车塘捕鱼”又是什么意思?[用水车打水把鱼塘里的水吸(抽)干,再捉鱼。]
接着出示水车图,认识就是这种水车可以用来车水、捕鱼。过去农村里用这种农具车水浇地、抗旱,也用它车水排涝。
2. 初读课文。要求: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自学生字词语,划出不懂的词。
3. 检查自学情况。
(1) 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
(2) 检查生字新词。是否读准生字,如翘舌音:蛳(shī)平舌音:噪(zào)前鼻音:噤(jìn)鲢(lián)铅(qiān)后鼻音:订(dìng)拎(līn)蚌(bàng)。是否理解“车塘、规矩、额外、寒噤、豪爽、扫荡”等词的意思。(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或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4.理解课文脉络,分段。
(1)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车塘”?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捕鱼”?并按事情发展试着给课文分段。[第1自然段是总引,分为一段(第一段);第2-6自然段是“车塘”(第二段);第7自然段“捕鱼”(第三段)。]
(2) 让学生在课文中标上分段符号:“||”
5.学习课文第一段(第1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最后一句“不过最有趣的……”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讨论“不过最有趣的要算车塘捕鱼了”这句话的作用,先同桌议议,再全班讨论。
(3) 反馈、小结。捕鱼、钓虾、摸螺蛳都是江南水乡孩子们的生活乐事。“不过……”一句,是全文的总起。引出下文——“车塘”与“捕鱼”。
6. 学习课文第二段(第2-6自然段)这是本文重点段。让学生先默读课文,然后分步学习。
(1) 按照“车塘”的先后顺序:这一段写了哪几个过程,即安排了什么材料?
(2) 先4人小组议,再全班讨论。根据汇报,教师整理板书:
堵住进水 脱得精光
车塘 装水车 架车架 喝酒驱寒
车塘水 跳入塘中
装好架子
(3)简述“车塘”过程(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指名说(评议)自由练习说、同桌互说、指名优秀生说、鼓励后进生说,评议时充分肯定,提出希望。(表示先后顺序,可用“先……再……最后……”或“首先……接着……最后……”。还可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让学生自己简单复述阿大、阿土架车架的过程。)
(4)第6自然段,鱼的挣扎姿态写得极为生动,可用引读法训练读,教师问:什么鱼?学生读各种鱼的姿态。
7. 学习第三段(第7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想一想:捕鱼过程可分几层意思,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2) 用引读法读课文。教师读大人捉鱼,学生读小孩“扫荡”,体会捕鱼的乐趣。
(3) 学生说说捕鱼的乐趣。(读读有关句子)
8. 完成课后作业 3,比较写法的不同。先讨论,后评议,最后完成作业 。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热情颂歌。作者通过一群朴实得像红高粱一样的茂腾腾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展现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的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显示了生命的活跃和强盛。抒发了中华民族挣脱了束缚与羁绊、闭塞与保守后的欢乐和痛快、思索和追求。
文章语言如诗如画,极富音乐美。在内容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统一。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显得铿锵激昂,同时还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间的排比,交错出现,一个接一个,使内容表达得更加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发表见解。
2、品味排比句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本文既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又用更多的笔墨写意。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教学重点。
【教学设想】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南方或现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教学设计】
1、朗读(设计说明:通过读能感受到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动。)
2、揣摩(设计说明:对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关键语句,应当仔细揣摩品味。)
3、迁移练习(设计说明:模仿课文大量使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一、教师
1、腰鼓的表演片段;
2、课文朗读录音。
二、学生
1、掌握生字词;
2、搜集安塞腰鼓的有关知识及作者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播放腰鼓的表演片段)同学们,欣赏了这幅精彩的表演场面,你的心中必然会有所触动,那么请用语言描绘一下这场表演。(交流评议)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要形象地描绘出来,确实有困难。不妨让我们一同欣赏刘成章是怎么把安塞腰鼓写得有声有色有气势,竟至于使我们如痴如醉。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提问:这是……的安塞腰鼓,用文中的词句来回答。
说明:如“亢奋”、“豪迈”、“惊心动魄”、“震撼”、“火烈”等等。
2、自由大声地朗读:
找出描写“腰鼓”部分。
三、研读全文
1、理请结构(师生齐读)
说明:文章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止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学生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明确: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2、内容赏析:
⑴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寻找“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哪儿?请用“好在……,你看(听)……”句式叙述。如:
① 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② 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③ 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④ 好在变幻的舞姿。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⑵ 提问:这样“好”的安塞腰鼓使你联想到什么?
关于这篇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
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有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
歌颂阳刚之美,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不必患得患失。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无须面面俱到,只要有所体会、领悟即可。)
3、品味语言:
⑴ 学生寻找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三次。请用“我喜欢 句子,因为 ”的句式进行评点。
(教师提示:可以从用词、句式、修辞等角度入手)
教师举例:我喜欢“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句子,因为反义词用得好,在强烈的对比中,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⑵ 学生间互相交流。
⑶ 教师作适当的归纳:
句式上:作者多用简洁有力、脆生响亮的短句。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修辞上: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句,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偶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还有排比层层递进,如:“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排比句的大量使用,使语句汪洋恣肆,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山河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小结:这一切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造成了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炽热灼人的氛围,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恰与作者所要歌之颂之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辅相契。
4、配乐朗读,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四、作业(迁移练习)
1、积累词语,收集文中好字好词。
2、背诵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摘抄笔记本上。
3、模仿课文的排比句,仿写句子。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培养语感。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体会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感悟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领悟课文中的情感。
2、懂得童话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课题质疑
1、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2、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生进行交流。
三、研读课文,训练朗读
1、去年的树和鸟在一起是怎样的情形?自由读1~4自然段,你的感受是什么?
重点体会:天天唱、天天听;分手时的约定。
指导学生朗读。
2、鸟是怎样寻找大树的?你的体会是什么?
默读7~14自然段,概括鸟的寻找过程,反复朗读小鸟询问的话,体会小鸟的心情。
3、(教师范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生说感受或疑问:
⑴ 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她看到了什么?学生带着各自的体会朗读。
⑵ 鸟儿唱完了歌,又对着灯火看,它在想什么?
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结合学生发言,师进行小结。
2、根据学情,设计作业。
【板书预设】
大树(图) 小鸟(图)
珍惜友情
信守诺言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1、谈话激趣。
2、小结上节课情况。
二、分角色表演故事
1、四人小组自由分角色读。
2、指名一小组上台表演。
3、全班进行评价:
你认为谁读得好,好在哪儿?你认为谁读得还不够,你能读读吗?
三、指导四个生字的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自由书写。
3、小结书写情况。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学习目标
1、 围绕21世纪科技发展使自己所产生的奇思妙想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2、 观察并发现广告中的错别字,认识其危害,积极改正。
3、 学习、理解并积累名人名言,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4、 初步认识对联,在游戏中感受语文的乐趣。
课前准备
1、 布置家庭(或社会)调查:《昨日的梦想今天的现实》(访:长辈谈一谈小时候的梦想)
2、 搜集反映社会生活、生产建设日新月异的资料图片。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1、 同学们,知道一个世纪是多少年吗?
2、 在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这100年的时间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的许多幻想已成为现实。课前,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昨日的梦想今天的现实》能简洁地向大家汇报你调查到的情况吗?
a. 学生依据调查情况汇报。]
(可以是家庭生活的内容;可以是社会或生产建设巨大变化的内容;可以是有关自然的;可以是有关医学的;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的。)
b. 教师相机展示资料图片。
指导学生交流
1、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美梦成真的事情,真让人激动!你们有梦想吗?谁来当众介绍你的奇思妙想?
a. 出示文字屏幕:
愿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未来,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说说未来的衣服、食品、住宅、交通等,也可介绍个人的制作。
b. 指名读以上学习提示。
2、 讨论采取哪种交流形式。
边画边说,边演示边说,补充说明,提出问题或多或少就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
3、 相互交谈,准备发言内容。
4、 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
(教师带动学生及时并积极的针对情况从说和听两个方面积极评价与指导。)
5、 师生相机评价。
说的方面:内容、表述质量、礼貌、体态语言、应对能力等。
听的方面:神态(举止、态度)、质量(接收信息容量)、信息反馈(语言及思维机智)等。
总结感悟
1、 在口语交际中,你的内心一定有许多感受,也会从伙伴那里学到许多东西。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
2、 学生谈个人收获。
(无论是知识方面的、交流技巧方面、内心独特感受方面的都可以。)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谈话导入
1、 上节课,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奇思妙想,那纷纭的奇思,诱人的妙想,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涌动着理想的涟漪。还记得哪些同学的发言最让你难忘吗?
2、 认真回忆,交谈看法。
3、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你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或受别人启发联想到的内容写出来吗?
揭题讨论
1、 师生共同商讨习作内容和要求。
2、 综合归纳:写清自己的奇思妙想是?什么产生这奇思妙想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奇思妙想如能实现,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
3、 小组交流习作内容。
动手习作
1、 学生起草习作内容。
2、 草稿完成之后,伙伴交流,相互帮助。
3、 根据同学意见修改。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教师评议
1、 整体评价。
a. 习作态度。
b. 习作内容、角度等。
c. 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等。
2、 习作内容、质量的评价。
a. 宣讲、展示优秀习作。师生评议。
b. 宣讲、展示优秀语段。师生评议。
c. 宣讲、展示优秀语句。(主要针对后进学生,发现其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
小组交流评价,互相提高。
1、 组内数人朗读交流各自的习作,互评互议。
2、 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3、 互评互议,选出优秀习作若干份,在展才华天地里展览。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 自读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的内容。
2、 读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a. 学生交流个人的发现。
b. 教师相机点拨(字形的变化词义的变化语言文字纯洁性的重要)。
3、 开展争做文字小卫士活动。
a. 动手修改成语广告中的错别字。
b. 出示自己搜集的错用滥用的成语广告词。
c. 生生交流,动手修改。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 区域活动内容:
班级区域活动名称:生活区、美工区、益智区、阅读区。
公共区域活动名称:娃娃家、建构区、小餐馆、小医院、美发屋、小超市。
二、 区域活动创设背景:
小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是结合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同伴之间的交流较少,语言交往能力,普通话以及自制能力较差,动手能力薄弱,思维比较有局限的年龄特点,与主题活动相融合,兼顾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而创设的。本次区域活动我们小班组以“能干的小手”为主题,计划每班开放四个区域——生活区、美工区、益智区、阅读区。
三、 区域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2、引导幼儿自主地在区域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由地玩耍;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3、鼓励幼儿能够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探索游戏中的乐趣。
4、活动结束能将材料放回原处,在老师的提示下整理场地。
四、区域活动设置以及材料准备:
班级区域:阅读区、美工区、益智区、生活区
(一)阅读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看书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养成坚持讲普通话的习惯。
3.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
材料投放:各种幼儿图书、各种蔬菜水果卡片图、小白兔、小红帽等一系列的故事书,点读笔。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能够掌握正确的拿书的方法,能一页一页地翻,告诉幼儿看书的时候不能大声讲话影响别的小朋友看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美工区
活动目标:
1、 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手指的灵活性。
2、 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会自由地涂鸦和进行简单的粘贴。
3、 尝试用小手大胆地撕纸和团纸。
4、 学会用橡皮泥搓圆的技能。
5、 知道做完手工之后要把东西收拾整齐。
材料投放:橡皮泥、旧报纸、印泥(手指点画)、涂鸦地KT板、发型设计。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如何把橡皮泥搓圆;怎样将纸撕成细条。
(三)益智区
活动目标:
1. 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会区分常见的颜色。(红色、黄色、绿色等)
2.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练习排序,学会简单的排序。
材料投放:不同颜色的毛根、简单的图形、玩具配对、穿珠(不同颜色、形状)、毛毛虫排序(每个班图案不一样)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进行穿珠游戏,能随意穿成项链、手链,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四)生活区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扣纽扣、拉拉链。
2. 学会穿脱衣裤,学习叠衣裤的正确方法。
3. 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材料投放:纽扣拉链(每个班5套)、若干套衣裤、剪毛根、切水果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叠衣裤的正确方法,学会扣纽扣、拉拉链。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认识2个偏旁“饣、牜”。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在过生日的时候,你们最希望的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预测学生心理,最希望能得到生日礼物。
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听说过借生日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借生日》的故事。(板书课题)学了之后,你们就会明白,为什么要借生日。(齐读课题《借生日》)
反思: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学生爱过生日,而借生日学生没有听说过,这就引导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未知欲。
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读课本。)
反思: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认读带有拼音的字:
布、放、快、怎、礼、今、熊、饭、物、正、拿。
反馈时,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反思: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交流识字方法:
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识字方法,然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想说的字,并组词。
反思:同桌交流,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扩大信息源。
4、教师指导,强化识字:
教师指导认识偏旁“饣、牜”并重点指导认记“饭、物”,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读得全对的小组能得到5颗星。
饣、牜两个偏旁,是新学的,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重点来记。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5、这篇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6、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给大家读哪个自然段。
(先自由练习读,然后指名自由选自然段读。)
反思: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去讲,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7、感悟妈妈和小云说的话:妈妈笑着说:“我忘了”。妈妈真的忘了吗?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理会想些什么。
(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讨论和交流的结果。)
8、读了课文,你们觉得小云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各抒己见,从中知道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关心妈妈了,使学生受到感染。)
9、小结:
我们的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她总是只想着别人,而唯独没有自己,所以我们也应该向小云一样,来关心自己的妈妈。
10、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以3人小组的形式练习,还可播放乐曲,活跃气氛。如开始放《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课文读完后放歌曲《生日歌》。)
三、拓展与巩固
1、你们能说出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各抒己见,师生共同评议。)
2、总结谈话:
我们的妈妈爱我们并且关心我们,那么,我们也应该像妈妈一样云爱身边的人,云关心他们。
3、作业设计:
⑴ 亲手做一份小礼物(一幅画、一件纸工等,送给父亲或母亲,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⑵ 想象故事的结尾,把课文中的故事说给别人听。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1、步在各种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12个汉字。(基点)
2、能够在各种角色体验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在问句的朗读上有所发展。(重点和难点)
3、初步了解一些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培养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感情核心)。
教学内容和教学路径 学生活动 备选方案 设计意图
一、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引入课堂教学活动
1、今天森林王国要举行的一场特别的比赛,你们猜猜看,小动物们要比什么呢?(出示课题:比尾巴)
2、指名读(师提醒:巴轻声)
3、集体把课题读一遍。
4、看到比尾巴3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再见面就能认识他们呢?
5、小结:很好,小朋友懂得用部首加熟字或者看字像什么事物的办法来认记,这些都是好办法,相信你们下次再见到这几个字的时候一定能很快认出它们。
热身准备,充分认识参赛选手。这场比赛小动物们还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当裁判,你们愿意吗?
小裁判们,瞧!参赛选手入场了!
课件出示: 猴子 鸭子 兔子 孔雀 松鼠 公鸡
请裁判员们读读拼音,把参赛选手的名字叫正确。
选手们要去做热身准备,请裁判宣读选手名单。
*你觉得那个动物的名字特别难叫?
哪个字读得特别好?还有两个动物的名字也有轻声,谁能找出来
松鼠
*去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认识吗?那老师点哪个,你们就学哪个小动物的动作或叫声怎么样?
*再请一列裁判宣读。
*齐读。
三、参与活动,充分宣读比赛项目
认识了参赛选手,裁判员们应该宣读比赛项目了。
1、展示比赛项目的6个问句,学生自由借助拼音尝试朗读。
反馈朗读,要求读正确,
2、学生自主发现,体会问句朗读的办法。
3、小裁判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问号像什么?带问号的句子该怎么读呢,请你选一句读一读,然后提醒大家读问句要注意什么? (随机朗读,加手势读)
你最想问那句就问哪句
最:我们班谁的个子最高?请他读。
谁的声音最响?
谁的字写得最好?
弯:弯是怎么样的?做做动作看。什么也是弯弯的?
4、配上动作试着问──指名反馈(读其中一小节)──同桌互相读读问问、
5、裁判员们已经准备得不错了,该正式公布比赛项目了(男女生对读)。
四、积极评选,充分宣读比赛结果
1、裁判员们,我们应该怎样来评选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2、宣读比赛结果
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大屏幕出示)请裁判员们好好准备一下,呆会儿我们进行正式宣布。
师生一问一答,教师板贴。
你对谁的比赛结果感兴趣,就读哪一句。(指读评议发粘纸)
五、不同形式,充分朗读课文
1、同学们,我们宣读的比赛项目和比赛结果,就是我们语文书上第十课比尾巴、打开书。
2、大家读得真不错,老师也想跟你们配合着读一读;交换读,这篇课文可好玩了,大家想想,我们还可以用哪种更好形式来读读这篇课文呢?
3、交流(问一句,读一句)
4、指名两人读(一问一答);再来一组
5、和你的好朋友读读问问,也可以和你的家长合作读。
6、交流
7、裁判员们,你们辛苦了,来让我们跟着音乐唱唱歌,做做动作吧!
六、创设情景,认真书写公
1、狮王打算把比赛结果公告整个森林王国,可是粗心的狮王,漏写了一个字、请同学们帮个忙,补上这个公、这是给整个森林王国的动物们看的,我们可要把字写好、(看_说_范_写
2、校对,对的把布告贴到森林里来吧。
七、小结
我们参加了动物的尾巴比赛,那么我们小朋友可以比什么呢?
个别读课题轮读集体读。
选择其中一个字,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随着课件的出示,叫小动物的名字。
借助拼音自由读动物名字。
指名读动物名。
重点读好松鼠、猴子、鸭子、兔子。
去掉拼音根据教师指的名字做动作。
去掉拼音读动物名。
请六个裁判一人读一句、(其他裁判仔细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开小火车读。
小裁判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说说问号象什么。选一句读一读,然后提醒大家读问句要注意什么?(随机朗读,加手势读)
最想问那句就问哪句
说说弯是怎么样的?做做弯的动作。说说什么也是弯弯的?配上动作试着问──指名反馈(读其中一小节)──同桌互相读读问问、
男女生对读。
四人小组讨论评选结果。
自由读1、2自然段。
师生一问一答。
选读3、4自然段的句子。
师生配合读课文。
讨论其他配合方法。
指名两人读(一问一答)。
和好朋友读读问问,或跟家长合作读。
跟着《比尾巴》音乐唱唱歌,做做动作。
观察。
说说要注意什么。
认真写。
张贴布告。
说说跟小朋友比什么。
当个别读没能把巴读准时,提醒她同学更正,或教师直接指正。
比提示:请你比一比左右一样吗?
课件上点红问号,再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就读陈述句和问句,让学生比较着听听。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读准比尾巴重点住准轻声巴。
用喜欢的方法记住比尾巴三个字。
读正确6个动物名字。
重点攻破读音难点猴子、鸭子、 兔子、松鼠
形象识记。
正确朗读问句。
自主发现,体会问句朗读的办法。攻破句子朗读的难点,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帮助理解弯、最。
巩固问句朗读。
读正确1、2自然段。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利用不同形式,充分朗读课文。
创设情景,认真书写好公。
引导学生与同学比学习,比健康等等。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九篇】相关文章: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四篇10-10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10篇10-08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集合10篇06-22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八篇06-10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九篇05-27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9篇01-19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6篇01-08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4篇12-10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8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