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27 09:55:0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桂花雨》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桂花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会生词,理解生词。

  3、理清脉络,会说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春天会下绵绵细雨,夏天会下狂风暴雨,冬天会下凄风苦雨。那秋天会下什么雨呢?秋天会下桂花雨。桂花雨是怎么回事呢?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篇文章写的就是桂花雨。是有台湾女作家琦君写的。想不想读呢?

  二、学生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音,读通每句话。

  三、检查生词情况

  过渡:

  我们一起来学习生词。和同学分享读书的'收获。

  出示生词:笨笨拙拙前后左右新鲜尤其

  1、指名读。

  2、齐读。

  3、讨论“尤其”意思,并造句。

  出示生词:谢落吩咐帮着口占一绝

  1、读词。

  2、讨论“吩咐”的意思。

  3、谁“口占一绝”。

  4、出示诗句:

  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出示生词:摇桂花撮桂花拣桂花和在茶叶中桂花卤糕饼

  1、自己读。

  2、做动作理解“撮”和“拣”并和“搓”和“捡”作比较。

  3、“活”时多音字,讲解并理解它。

  四、学生再次读文

  过度:

  我们把词语放入文中,再读课文,牢记这些词。

  1、学生读文:

  要求:读完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读文。

  3、讨论: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小时候一家人摇桂花的快乐情景。

  五、理清文章脉络

  1、想想文章哪几个自然段讲摇桂花?

  讨论得出:3、4两个自然段讲“摇桂花”。

  2、想想1、2两段主要写什么?

  讨论得出:1、2两个自然段写“桂花香”。

  3、想想5、6两个自然段又是写什么呢?

  讨论得出:5、6两段写“桂花香”。

  六、检查读书

  过渡:

  现在我们已经理清了脉络,再次有条理地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男生读1、2两段,女生读3、4两段,读完之后指名评价。

  2、齐读5、6两段。

  七、作业

  1、描红。

  2、朗读课文。

《桂花雨》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过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

  3、准备《桂花雨》的课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这段时间,咱们校园里经常可以产闻到一种什么香?(板书:桂花)。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有关桂花的文章。(板书:雨)。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一起来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粗知课文大意

  1、用轻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纠正字音,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

  三、品读语句体会情感

  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⑴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怎样的?

  (理解“浸”突出桂花香。)

  ⑵这里的桂花又是怎样?

  ⑶为什么母亲要这么说?

  (体会母亲对家乡的思念。)

  ⑷是呀,母亲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她心中所想,她每年都闻着家乡桂花,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饼,喝着桂花的茶……桂花伴随着母亲的生活及至生命。我们不难看出,桂花在母亲心中的份量有多重,思念家乡的感情有多深。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东,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文中作者是怎样向我们诉说她童年时的`“摇花乐”的?

  ⑴轻声读。

  ⑵指导“我”说的话,以及最快乐的那一部分:

  体会“迫不及待”、“赞美”这两个词。

  ⑶作者为什么听到妈妈说的这话,就会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桂花雨。

  3、体会作者的情感(抓住文字)。

  四、回归整体

  课文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字中蕴含着浓浓的乡情,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香在鼻里,甜在心里的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桂花雨》这篇优美的课文,做到了将课文读通顺流畅,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回忆一下课文记叙的哪些人和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摇桂花的情景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一段童年趣事,现在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走进童年去感受一下吧。

  (板书:摇花乐)

  二、体会“摇花乐”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语言中体会到了作者“摇桂花”的快乐?画出有关的语句,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自由交流以下内容。(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联系上下文来说体会)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是件大事”可见摇桂花对我的意义不一般。

  (“老是”“缠”表现了作者急切的心情,可见我对这一乐事的向往程度.能抓住关键词语说出自己的体会真好。能把你的体会带进去读一读吗?瞧你急的,师示范读母亲的话)

  2、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两个“帮着”可以感受到我忙得不亦乐乎的心情。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使劲”一词中能体会那份高兴劲。这便是儿童快乐,是童真,是童趣,只有儿童才能了解,才能体会。正所谓“儿童解得摇花乐”。 3、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读这个句子,你感觉到那纷纷飘落的桂花像什么?这缤纷的花雨落在你的头上、身上,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于是我会情不自禁地喊。假如是你,你也会这样喊吗?你喊出的是一份陶醉,听出的是一份惊喜,感受到的是情不自禁的赞美。我们每个人都读出了自己的一份美美的收获。这桂花雨多香呀!课文里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桂花的香味,找出来读一读。

  (板书:桂花雨 香)

  1、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迷人)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香里的。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浓郁)

  4、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飘向空中,连风打的旋儿都是香香的了,这正是“细细香风淡淡烟”。)

  师小结:是啊,好香的雨呀!它香了“母亲洗净的双手”,香了那水晶盘,香了父亲的诗兴,香了整个宅院,香了整个村庄,香了作者童年的梦。这真是“花雨缤纷入梦甜”啦。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吧。)三、感悟“思乡情”

  师:沐浴着这场纷纷飘扬的桂花雨,呼吸着那阵阵飘逸的桂子芬芳,感受着这份快乐的又何止是我一个呢?还有谁也在这场桂花雨中感受到快乐呢?到课文里找一找,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学生自由交流的重点:

  (1)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父亲用诗表达了一份丰收之乐)

  (2)可是母亲一看天上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因为大家都用桂花来做糕点,而桂花是母亲分给乡亲们的。母亲乐吗?读读原作,再来说说你的体会。因为母亲不希望桂花被台风吹落,没有办法送给乡亲们。所以提前摇花。这是一份浓浓的乡情。母亲在分享劳动成果的同时感受了一份快乐。)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正是“竞收桂子庆丰年”的欢乐场面。)

  师:许多年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你现在知道母亲为什么这样说了吗?

  仿照“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的句式,让学生说一句话。(如,外地的环境再好……外地的生活再舒适……)

  引导学生体会母亲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师:故乡的桂花雨,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是母亲珍爱的。现在,我们来到了作者母亲的身边,假如,我对她说:

  (1)这里的水真甜,她会说:

  (2)这里的橘子真红,她会说:

  (3)这里的人真好,她会说:

  (4)十多年后,作者来到了国外定居,她打电话给母亲说:“国外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一定会说:

  四、小结: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乡情难忘,童年难忘,那一场美丽的桂花雨飘落在我们的心间。

  教学反思:

  从文字入手,引导感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增加体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积累,当感情增加到至高点时,让学生直接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专著重点字词,通过表演感悟,作者的生活经验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产生共鸣,学生从文本中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情感,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来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师:我是那么爱摇桂花,母亲也是很爱家乡桂花,一起读一读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前后连起来看,前面写“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

  师:你的想法真不错,你还能联系上下文读,真好,我们也感受到了杭州的桂花可能比家乡的更香,那为什么母亲要说家乡的香呢?

  生1:热爱家乡

  生2:对家乡的桂花印象太深了。

  师:是啊,母亲觉得自己的东西要好,所谓“月是故乡明”啊。

  反思:学生能联系上下个文理解句子,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但是在挖深一层时,也就是通过景物描写来体验眷念故乡的时候,情感还不到位。学生只是笼统的说是热爱家乡,思念家乡,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桂花雨》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父亲所写的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今天我要教学的课文是《桂花雨》,这篇文章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情感丰富而真挚。所以在这节课我打算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对家乡那份特殊的爱

  一、激情导入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花雨》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看书上的插图)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桂花的外表是怎样的'?

  2、可就是这并不起眼的桂花却让琦君最为喜欢,那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到四自然段,想一想。用几个字眼就来概括。

  3、学生交流,师小结:

  板书:香

  乐

  三、花香四溢

  1、细细读读全文,找找作者描写桂花香的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组织交流:

  (1)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抓住词语“迷人”,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花香。)

  (2)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体会“浸”妈妈洗衣服的时候把衣服浸在水里,这里是什么浸在什么里?,一个“浸”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小结:一个简单的字眼都被琦君如此巧妙的运用,

  (3)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设疑:桂花是在金秋飘香的,但为什么在这个村庄里全年都有呢?

  A、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然后说一说

  B、师小结:那浓浓的桂花茶沁人心脾,那甜甜的桂花糕让人唇齿流芳,这桂花香久久不散,这桂花香了四季,香了人们的生活。

  C、让我们一起吟诵: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四、乐在其中

  过度:在竞收桂子期间谁最快乐?

  1、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感受一下

  2、体会第一句。抓住“缠”

  作者说摇桂花对她来说是件大事,于是,他总是“缠着”母亲去问。从“缠”子,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情?想象他当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和小伙伴们演一演。

  3、学习摇桂花的乐。

  过渡:终于盼到摇桂花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了。

  (1)终于可以摇桂花了,这下我可乐了,乐在哪呢?好好读读这段话,你从哪儿体会到了作者的快乐?(特别起劲:帮着铺、帮着抱、使劲摇;高兴地喊起来了)

  相机指导朗读:

  读出摇桂花的乐。

  师配乐讲述: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桂花纷纷落下,此刻的你就站在这棵桂花树下,这缤纷的桂花雨飘落在你的头上、你的脖子上、你的身上、就像沐浴着细细的春雨,你就情不自禁地大声喊起来---

  这桂花雨一定淋着你了吧,…读好这一句

  (2)整体读这一段: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的描写,使我们身临其境,与作者一同感受着摇花的无穷乐趣。让我们读好这些动作、语言,读出自己的快乐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多美,多有趣的桂花雨啊,老师仿看到了那点点桂花雨如同调皮、可爱的孩子扑入我的怀抱,亲吻我的脸。多快乐呀。一起吟诵: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五、思乡情浓

  1、过渡:多少年过去了,琦君离开了故土到了外地,从此一家人其乐融融摇桂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以后琦君从外地回家总要捧一大带子桂花给母亲,可母亲却常说:

  出示句子“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2、读一读这句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同是桂花,难道真是家乡的金桂比外地的桂花香吗?你知道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吗?

  (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特别爱家乡的桂花。)

  4、师适时小结并板书:这浓浓的思乡情哟,时时刻刻在我与母亲的心头萦绕,读:(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板书:思乡情

  5、是呀,再甜不如家乡水,再香不如家乡桂,再浓不如家乡情,让我们一起吟诵:父亲的诗

  六、阅读引航

  1、吟诵思乡的古诗,如李白、王维

  2、推荐《乡愁》,师配乐朗

《桂花雨》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省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桂花雨》。(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就让我们感觉香香的、美美的,那么这场缤纷的桂花雨给作者琦君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我感受的句子。

  二、学习课文

  生: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你觉得这场桂花雨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快乐)

  这是作者摇落桂花后沐浴在桂花雨之中的快乐,那么在摇花前、摇花时的快乐都体现在哪里呢?快速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一)我——摇花乐

  (摇花前)

  师:摇花前的快乐体现在哪里?

  生: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评价:同学们,在你们心里什么事才算得上是大事呢?

  可见摇桂花在我心中的分量可不轻呀!每到桂花飘香的时节,我总要缠着母亲问(引读)。想想我是在问妈妈吗?

  评价:是在催妈妈,催那心里肯定是很急的。谁来催催看?

  评价:这声妈喊的多有味呀,妈的心都会被你喊软的。谁再来试试?

  评价:我只催了一声吗?“老是缠着”可以看出不止一遍呀。谁会缠着妈妈多催几声?

  过渡:还没摇桂花,快乐已充溢我整个心胸,让我们一起体会着小琦君的这种迫切的心情来催一催妈妈吧。

  那摇花时的快乐又体现在哪里呢?

  (摇花时)

  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评价:看真切了,作者又是帮着……,又是帮着……,而且(使劲)摇呀,小琦君又帮着又帮那,这是为什么呀,不嫌累吗?

  评价:想想大人们真的要这小家伙帮忙吗?(生摇头)

  即使帮忙能帮多大的忙呀!哪是帮呀,分明是自己乐得在里面搅和

  呀!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这乐呼劲呀读出来?

  让我们一起帮作者使劲地摇这棵桂花树吧。齐读

  (摇花后)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这场落英缤纷的桂花雨(展示课件桂花落英缤纷的场面,引导学生想像说话),请同学们融进这场桂花雨中,把自己想像成一朵桂花,看看你的眼前都出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美好画面。以“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桂花”练习说一说。

  2、交流

  3、感受着这场落英缤纷的桂花雨,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能不能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心花怒放、欣喜若狂、笑逐颜开、手舞足蹈……)

  4、作者沐浴在桂花雨中的快乐、兴奋、惊喜、温馨、浪漫岂是几个优美的词语能形容的?在这里一切言辞都显得苍白,千万种感受都包含在这一声喊里面,再读。(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5、小结:摇桂花给我童年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以至于长大后仍然难以忘怀!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对母亲来说又何尝不是呢?再读课文,找出写母亲的句子细细体会体会?

  (二)母亲——桂花情

  1、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

  多有心的母亲呀,她时刻关注着天气还为了什么呢?为什么要赶在下雨之前摇桂花呢?(第二自然段)

  2、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多么细心的母亲!

  3、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摇桂花,摇出了母亲浓厚的乡情和无私的亲情。摇桂花对我是大事,对母亲是大事,对全家人来说也是大事。摇桂花,还能摇出什么呢?赶紧到课文第四自然段中去找答案。

  (桂花茶桂花卤糕饼)

  4、整个秋天,整个村庄都沐浴在桂花香中,作者琦君说(引读)“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读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吗?

  交流:a、全年都能吃到桂花卤、桂花糕,香

  b、晒干的桂花收在铁罐子里,香

  c、桂花落在泥土里,香了整个村庄。

  小结:随时能吃到用桂花做的高点,喝到用桂花泡制的桂花茶,连泥土里都藏着桂花的芳香,这怎能不是香了全年呢?齐读。

  5、桂花雨,它香了“母亲洗净的双手”;它香了那“水晶盘”;它香了整个宅院;它香了整个村庄;它香了作者美好的童年生活;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个画家,你会?你是一个作家,你会?你是一个摄影师,你会?你是一个诗人,你会?父亲就是一个诗人,此情此景让他诗兴大发,我们一起来读读父亲随口吟诵的这首绝句。

  (三)父亲——桂花诗

  1、读诗句(自由读——指名读)“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2、好一个“花雨缤纷入梦甜。”你欣赏了这场桂花雨,享受了摇花乐,如果你做了一个梦,梦中都梦到了什么让你感到了甜蜜呢?拿出笔快速地把它写下来。(交流)

  3、是的,这场缤纷的桂花雨不仅落在作者心里,母亲心里,父亲心里,全村人的心里,也落在了我们的心里,这不正是一个甜蜜的梦!甜蜜得让人无法忘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四)故乡情

  1、出示: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1)师:知道母亲为什么这样说,难道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真的比外地的.桂花香吗?

  2)母亲不仅爱家乡的桂花,也爱家乡的亲人,爱家乡的一切,假如现在,我来到了母亲的身边,我对她说

  (1)这里的水真甜,她会说:“……”

  (2)这里的橘子真红,她会说:“……”

  (3)这里的人真好,她会说:“……”

  (4)十多年后,作者来到了国外定居,她打电话给母亲说:“国外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一定会说:“……”

  2、是呀,人们常说水是故乡的甜,月是故乡的明,花也是故乡的香,更何况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里藏着我们全家的快乐与幸福,对母亲来说显得就更加的“金贵”。

  所以,每当我捧一大袋桂花回家,母亲总要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每当丹桂飘香,母亲凝望桂树,总是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家乡的桂花雨在母亲心中也是“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小结:好香的桂花雨呀!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成了

  作者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作者琦君在《烟愁》里这样说:“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亲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像花草树木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作者寄情桂花雨表达了她对家乡对亲人深切的爱。出示第六自然段,(引读)带着这种爱再次齐读课题。

  三、作业(三选一):

  阅读:1、收集与桂花有关的诗句或图片;

  2、读读《作文选》中同龄作者的《童年趣事》;

  3、收集思乡诗、散文,如《乡愁》,看看作者是怎么寄托自己的情思的?

  练笔:

  1、听听你们的爷爷奶奶说说童年的往事,在他们的回忆里,可能没有那缤纷的花雨,但一样有难忘的快乐,把它记在你们的小练笔上;

  2、写一写你儿时一段难忘的经历;

  3、远离家乡的孩子可以试着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寄托于一事、一物,仿照课文写一写你对家乡的思念。

  板书设计:

  11、桂花雨

  我摇花乐

  母亲桂花情

  父亲桂花诗

  家乡情

《桂花雨》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自读自悟;细读悟情;品读体会。

  课前准备

  学生已学了两篇回忆性的文章,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琦君(1918—)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3、介绍桂花:桂花:也称木犀,木犀科。常绿小乔木,高达15m,冠卵圆形。叶对生,硬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具疏齿。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二)检查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你们读过哪些有关桂花的名句来跟同学交流一下好吗?我们却从未听说桂花会下雨。

  2、抽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三)自读自悟细读悟情

  1、自读自悟(出示思考题)

  (1)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出有关的词句。

  (2)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

  2、细读悟情(讨论交流)

  重点理解句子: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2)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3)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读体会

  1、八月桂花,十里飘香。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六、板书设计

  7、桂花雨

  桂花飘香十里

  摇花真像下雨

  爱花赏花拾花

  仿佛回到故里

  点评:

  从20xx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桂花雨》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过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

  3、准备《桂花雨》的课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这段时间,咱们校园里经常可以产闻到一种什么香?(板书:桂花)。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有关桂花的文章。(板书:雨)。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一起来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粗知课文大意

  1、用轻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纠正字音,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

  三、品读语句体会情感

  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⑴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怎样的?

  (理解“浸”突出桂花香。)

  ⑵ 这里的桂花又是怎样?

  ⑶ 为什么母亲要这么说?

  (体会母亲对家乡的思念。)

  ⑷ 是呀,母亲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她心中所想,她每年都闻着家乡桂花,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饼,喝着桂花的茶……桂花伴随着母亲的生活及至生命。我们不难看出,桂花在母亲心中的份量有多重,思念家乡的感情有多深。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东,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文中作者是怎样向我们诉说她童年时的“摇花乐”的?

  ⑴ 轻声读。

  ⑵ 指导“我”说的话,以及最快乐的那一部分:

  体会“迫不及待”、“赞美”这两个词。

  ⑶ 作者为什么听到妈妈说的这话,就会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桂花雨。

  3、体会作者的情感(抓住文字)。

  四、回归整体

  课文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字中蕴含着浓浓的乡情,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香在鼻里,甜在心里的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 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谈话导入。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桂花雨》。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情地朗读课文。

  (5)、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20-30分钟)

  要求: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了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我会用其中的一些词语造句。

  3、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我知道了“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5、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课文的主内.

  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作者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感受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

  生1:“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我体会到桂花是精致的小花,会散发着那样迷人芳香,让人快乐?)

  生2:第五自然段内容中的“是件大事”,“总是缠着母亲”我体会到作者急切地盼着摇花。

  生3:“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我体会到“没有不”表示“都”,“浸”字感受到桂花香不是一缕,而是空气中都散满了,人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十几家邻居”说明大家不用走出家门,就能闻到桂花香。

  生4: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话我从“全年”感受到不光是开花季节香,人们还把桂花做成了各种食品后,整年都可以感受到桂花香;“整个村子”可以感受到,我们做的桂花糕、桂花茶,家家户户都可以分享。

  生5:“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我的体会是“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有异曲同工之妙。母亲年都闻着院子里的桂花香,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丰收的喜悦,馈赠的快乐……桂花,已充盈了她生活的全部的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乃至是母亲生命中的`一部分,还有什么桂花可以和它相比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母亲其实是对家乡的一种什么情怀——思乡。”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生1:我觉得这个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应读得“乐”一些。才能感受到摇花的快乐。

  生2:我觉得这个句子“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薄饼做得多。’”这句应该这样读,才能读出一种把好东西与大家分享的快乐!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一段话。

  3、小组通过朗读搜集到的思乡的诗句。(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童年和故乡留给了作者什么呢?其实令作者真正难以忘却是什么?(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收集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教学反思:

  在介绍桂花的“香”这一特点时,孩子们都找到了“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样一句话。我准备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品读感悟语言文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过孩子们的品读并不到位,比较他们在理解重点词语前后的朗读,没能发现明显的区别,证明这一环节效果没达到。

  让语文课真正成为语文课,研究语言、品味语言是关键。可是如果教师引导重点词语的把握不全面,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果。

《桂花雨》教学设计9

  【设计理念】在丰富的言语实践中,激情打开学生与文本的绿色对话空间,浓情营造师生之间充满灵性的对话磁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2个生字,理解“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浸、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略读课文,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预设流程】

  一、激趣引入

  1、童年是幸福的,快乐的,令人难忘的,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走进女作家琦君的童年,一起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

  [由童年引入,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孩子们会比较爱学]

  2、阅读导读部分。我们在课文中要解决哪些问题呢,请打开书阅读导读部分。

  [体现自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根据导学中的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学生学时可以有的放矢,能够抓住重点]

  二、感知 深化

  1、读文理解

  让我们带着问题用心的去读读课文,把课文读准,把课文读通。读到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想想: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你从文中还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读文中抓住主要问题,学生有目标, 理解时更加透彻]

  2、检查朗读 指名分段配乐读

  4、学生汇报: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摇花乐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是呀!这就是摇花的乐趣,奇妙的桂花雨。你们想读读这些句子吗?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

  此时,你的脑海里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指导想象

  [想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摇花的快乐,作者的童年是多么快乐,多么吸引人]

  读好这部分还要注意什么呢?(喊起来)我们一起来喊一喊,好吗?(生齐喊)

  [喊中释放了学生快乐的心情,使学生完全地融入其中]

  我从同学们朗读中感受到了喜悦,是呀!桂花雨中有我多少欢乐的笑声,桂花雨中有我多少童年的回忆呀!

  过渡:这样美丽的桂花雨,这样香的桂花雨,真让我陶醉。文中还有哪里写了桂花的香?你能找出这样的句子吗?

  [自然的过渡到香气迷人的桂花,得到学生的认可]

  桂花香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古人用“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清香不与群芳并,仙神原是月中来”来形容桂花的香。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真是“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学生理解“全年”的意思:每当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人们沉浸在花香里;不开花时,人们用它泡茶做糕点,整个村子全年也都像被浸泡在花香里似的。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时香,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指导朗读:

  泡上一杯浓浓的桂花茶轻轻地呷上一口,这香真是沁人心脾,叫人难忘啊。把这种感受送进去读一读;

  过年时尝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这花香唇齿留芳,弥久不散,谁来感受这样的香?

  [这部分抓住重点句子,感受桂花的香,抓住重点一个“浸”来体会桂花的香。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5、再次读文。文中除了写桂花香、摇花乐,你还知道了什么?

  [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各有各的感悟,各有各的收获]

  桂花的样子(第二段)

  老师带你们看看桂花。介绍桂花。这些桂花金黄而又细小,朴素而又淡雅,真是“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6、文中你还有不理解的问题?或者你理解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最难理解的地方,所以设计了几个小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母亲话里的含义,蕴含的深深的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母亲的话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难道杭州一山的桂花真的香不过家乡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树吗?如果“我”说,外地的环境很美,那母亲会怎么说?如果“我”说,外地的东西很好吃,那母亲会怎么说?如果“我”说外地的生活很快乐呢,那母亲会怎么说呢?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有着怎样的情感?你能理解母亲吗?

  其实,除了这一句,在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还隐藏着许多母亲与家乡桂花的小故事,隐藏着母亲与家乡的一片深情。让我们再细细地读读文章,把这些小故事找出来,把这份情读出来!

  反馈。

  是呀!母亲每年都关注着桂花,收获着桂花,她品尝着桂花的香甜,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的桂花,成了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在母亲心中,家乡的桂花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所以,当我把杭州的桂花捧给她时,母亲深情地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指导朗读母亲的话)。

  文章最后一句话

  母亲的这番话,这份情,自然影响了我,感染了我。“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7、难怪琦君会说“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三、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这里更能体会得到作者的内心,也就明白作者为什么那么难忘摇花乐与桂花雨]

  1、许多年过去了,作者琦君早已告别了童年,早已离开了母亲,早已远离了故土,可是她仍然喜欢用自己的笔写童年,写母亲,写故土。别人问她为什么,她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总是不能忘却旧事,我一辈子最爱写的就是故乡,亲人,朋友,花草树木。这魂牵梦萦的故土,这难以割舍的童年,倘若都能一一地收藏起来,藏在记忆的花园里,我想那一定是一朵朵常开不败的花。当我们想起来的时候,会觉得很温馨,那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花朵的芬芳,更是美丽的人生。”

  2、感谢琦君,感谢桂花,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童年是美妙的,故土是美丽的,人生更是美好的。

  四、推荐阅读

  老师向大家推荐几本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抒发对故乡怀念之情的书。

  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的《朝花夕拾》。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桂花雨》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并领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学习重点】

  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体会桂花“香”的特点,以及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家乡的思念。【学习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由《乡下人家》导入。

  二、初读课文。

  1、认真读文,看看在《桂花雨》这篇文章中我们见到了什么景物,什么事情。

  2、学生反馈。

  三、学习桂花的“香”。

  1、画下带有“香”字的`句子。

  2、这些句子写法一样吗?品读其中的一两句。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四、学习摇花的“乐”。

  作者是怎样表现他的乐的呢?学生自读自悟。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的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动作和语言;之后请学生联想,当自己站在桂花树下,又会有怎样的动作和语言,从而理解“乐”。)

  五、合作交流,体会思乡情。

  1、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2、学生自己解答疑问。

  3、师:作者每每想起母亲说的话时,眼前总不禁会浮现她送桂花的情景。

  4、同桌合作对话,再现当时的情景。

  六、简介作者及其作品。

  七、小结。

  八、作业布置。

  小练笔: 写一处你熟悉的景物,以表达你内心的情感。

  【板书设计】

  景 桂花(香)

  7* 桂花雨(思乡)情

  事 摇花(乐)

《桂花雨》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华侨老人,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了这位老人对祖国的无尽思念。现状正值中秋前后,还有一种花也装点起我们的生活,它就是——桂花

  2.提起“桂花”你会想到些什么?(链接生活与积累的古诗词)

  3.生活在江浙的琦君每见桂花飘香,就会想起那一场场“桂花雨”板书课题

  4.读题质疑

  二、品析开头结尾

  1.接读课文,思考:在作者美好的记忆中的桂花雨是什么样的?课文哪句话点了题。

  2.交流:(1)文中描写桂花落的语句。 课件

  (2)结尾的句子。课件 师点拨:文末点题是写作常用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完整,要学会运用。

  (3)结尾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那么开头一二节呢?

  A.采用对比的方法,突出对桂花的喜爱。旧知牵引——《桂林山水》课件

  B.读了这段语句,你能用合适的AA式叠词补充这段文字吗?课件词语手册P36

  点拨:叠词往往能更生动地表情达意,富有童趣,习作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3.那么,文中是什么使我“又”想起了故乡同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课件出示母亲的话

  三、品悟重点句,辐射全文

  1.“这里”指哪里?课文哪些句子在描写杭州的桂花香?哪些句子在描写家乡的桂花香?

  2.读这两段语言,你觉得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

  3.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哪些方面比不上)

  (1)第三节:关注桂花、馈赠桂花的快乐。(类比我们自己育出来的豆苗和买来的没什么两样,但感情不同)

  (2)第四节:桂花给邻居带来的香甜。

  (3)第五节:收获桂花的快乐——板书:摇花乐 桂花雨 指导感情朗读。

  (4)第六节:吃着这些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香甜四季,香甜了人们的生活。桂花成了母亲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融进了母亲的情感,仅仅是母亲的吗?

  4.再读课件“于是,我又想起……”你还读懂了什么?(又一次)

  作者仅仅为了写摇花乐、桂花雨?板书:思乡情。

  四、阅读延伸,品读同题材文章。

  同步中的《故乡路》

  板书: 桂花雨

  摇花乐——桂花雨

  思乡情

《桂花雨》教学设计12

  【教材内容】

  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课。

  【设计理念】

  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文字传达的意蕴与情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桂花雨的意思,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桂花香”与“摇花乐”。

  3、尝试用朗读来表达体会到的桂花带给人们的快乐。

  【预设流程】

  一、谈话揭题

  1、出示诗句,读一读,这句诗描写的是什么花?

  叶密千层秀,花开万点金。(唐·宋之问)

  2、师:古代的人喜欢桂花,现代的人也同样喜欢桂花。著名女作家琦君就深深地爱着这香气迷人的桂花。(琦君的照片)

  介绍作者:

  琦君:1917年生,浙江永嘉人,女作家。1949年赴台湾,1977年定居美国。

  示题:桂花。

  3、你们见过桂花吗?

  (桂花图片)你们见过桂花雨吗?出示课题“桂花雨”。

  4、今天我们就走进琦君的童年时代,感受桂花雨给她的生活带来的美好回忆。

  二、了解大意

  1、用心去读读课文,把生字念准,把课文读通,读到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划一划最喜欢的句子。

  2、交流句子:

  (随机正音,教学生字新词)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中找细花。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花香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花香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桂花雨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故乡的桂花更香

  3、再次交流读书收获:

  读了课文,你还明白了什么?

  桂花送人、桂花有收获的期待(珍惜)、摇桂花是我童年的快乐、母亲思念故乡和故乡的桂花……

  三、再读课文,品“香”

  1、你们见过桂花树吗?

  (桂花树图片)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可以用来形容这些桂花树呢?

  (读句子: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2、是呀,桂花树的样子长得笨笨的,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也只是很小很小,得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见到金黄而又细小,朴素而又淡雅的小花,可作者喜欢的就是桂花,这是什么原因呢?生答:香。

  3、再读课文,找找描写桂花香的语句,我们也来细细闻一闻,品一品。

  4、交流句子:

  ⑴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⑵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⑶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⑷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5、这里的四句话,请你默默地读一读,品一品,哪一句里的桂花的最香。

  (生读句子。)

  6、交流、品读,重点关注:

  “迷人”:

  联系生活体验:甜甜的、淡淡的、丝丝缕缕的迷人花香,深深地吸了一口又一口.

  “浸”:

  ⑴ 两个“浸”一起理解意思:

  ① 谁来说说“浸”的意思?

  (泡在水里,被水浸入;组词:浸透、浸入。)

  ② 句子中的“浸”又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浸字是弥漫的意思,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弥漫在这桂花的香气中。)

  ⑵ 两句话分开来体会:

  ①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A、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B、教师引导想象“没有不”:

  填空:一缕 一阵 一股 一路 一丝

  晚上看书闻着一缕花香;妈妈洗衣服,风一吹,闻着一阵花香;推开窗户,一股花香迎面扑来;上学路上一路花香;坐车远行,衣服上还留有一丝花香……

  C、师:浓郁的香气,包拢在我们周围,如缕缕清风,萦绕在每一个角落,似乎渗透到了我们的身体里,每一个细胞中。再齐读。

  ②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香里又是怎么样的?

  A、理解:

  “全年”──整年、四季、12个月、165天、分分秒秒。

  B、分别换成:

  “整年、一年四季、一年12个月、365天、分分秒秒”读句子。

  (个别读为主,适当加上评价,指向花香久,无时不在。)

  C、师生接读:

  每当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人们沉浸在花香里──“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D、指名读读书上这一自然段:“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E、继续师生接读:

  不开花时,泡上一杯浓浓的桂花茶轻轻地呷上一口,人们被这浓浓的花香给深深地陶醉了;──“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过年时尝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这花香唇齿留芳弥久不散──“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F、交换一下,学生说前半句,教师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G、让我们一起陶醉一下:

  (齐读这一段:“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H、“好香的雨啊!”这是哪儿来的雨?

  找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I、理解:

  纷纷、满头满身,体会“香”浓、多。

  J、师:真是场好大的桂花雨,我们的头上,衣领里满是桂花,一不小心,调皮的桂花钻到了我们的嘴里,甜丝丝的。我们带着满口袋的桂花,跑到哪儿,满身的`香气就飘到哪儿,有趣极了。(齐读)

  K、这段话让我们也见识了桂花雨,这里的桂花除了“香”,还有什么?──乐、生活的香甜。

  L、静静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当时的情景。如果是你,在满头满身的桂花雨里,会怎样喊?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 地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M、交流读句子:

  快乐、开心、心花怒放,欣喜若狂、笑逐颜开,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闭着眼睛

  评价:真美,从你们的朗读中看到了那落英缤纷的桂花雨,感受到了那心满意足的快乐。

  N、摇桂花的快乐也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作者的父亲曾经用诗句淋漓尽致地演绎了这份乐,这份喜。请你读读这首诗:

  (指名读。)

  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O、桂花“香飘云天外”,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之作赋,画家为之挥毫。请你再读一读这些赞颂桂花的诗句。

  (学生自由读)

  叶密千层秀,花开万点金。(唐·宋之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宋之问)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唐·张九龄)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宋·朱 熹)

  从桂

  (宋)杨万里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

  广寒香一点,吹的满山开。

  西湖

  (明)沈之琰

  微云澹澹碧天空,从桂香生细细风。

  百顷西湖一明月,此生已在广寒宫。

  品桂

  (清)张云敖

  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

  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四、存疑,作业

  1、由古诗写“西湖”谈到“杭州”时,随机介绍杭州的桂花:

  桂花是杭州的市花。农历八月,正是秋风乍起时,夜里,山风穿风而过,带来一室花气,盈盈暗香笼袖,忍不住,闭目凝神,深呼吸──香气透心穿肠而过,刹那间,只疑人入仙境……当金黄色的桂花象雨点一样纷纷落下时,在西湖边上的满觉垅,满山遍谷,连绵数里地下着“桂花雨”,胜似天堂美景──“满垅桂雨”,落尽西湖千般秀。(杭州满觉陇赏桂的画面)

  2、听到这儿,联系课文中出现的一个小细节,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下节课任务:

  解决疑问,我爱桂花香、摇花乐,而母亲眼里心里的桂花又是什么?

  3、作业:

  背诵、摘抄自己特别喜欢的语段;搜集有关桂花的诗词、文章读一读。

《桂花雨》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 .自学课文中的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分清文章的主次,能

  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快速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回忆过去的美好经历时,我们都会不禁笑逐颜开。你经历过有趣的事吗?

  2.童年曾发生过的一些趣事会令我们终生难忘,只要那扇记忆之门一打开,我们仍会感受到当时的那种快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桂花雨》(板书课题:桂花雨),作者就用手中的笔把童年趣事记录了下来,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3.齐读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质疑。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投影出示:

  (1)你理解“桂花雨”的意思了吗?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情?

  (3)请画下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以指导。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有些能让学生自学或讨论的,放手交学生;有些要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解决的,可让学生在读中先自主体会。

  (三)精读课文,探究解疑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l)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乐”

  (l)作者为什么说摇花是件大事?

  (2)请用波浪线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理解句子:这下,我可乐了……使劲地摇。

  想象一下“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朗读。

  3.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4.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饱含着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课堂总结

  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桂花雨》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析"浸"字的含义,通过想象朗读体会摇落桂花的乐趣,联系上下文体会母亲话语的情感。

  3.逐层深入四解"桂花雨",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一、谈话营造阅读期待, 初解"桂花雨"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文章,一起读课题--《桂花雨》。题目把桂花和雨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你想到了什么?(这是课题给我们的第一感觉。)

  2.那就让我们先读为快,放开声音用心地读课文。读完课文,想一想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画面?

  读完交流(预设:花香、摇花乐或者一份情。)

  承:这是留在你脑海里的……

  二、入情朗读体会"摇花乐"和"花雨美",再解"桂花雨"。

  1.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原来课题写下的是作者童年摇桂花时,摇落的一场桂花雨。同学们,课文中的哪一段向我们重现了当时情景?(定位第五段)

  指读(没读好正音,或再读一个)引:读着这样的文字,听着这样的描述,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快乐……)师:这一段当中的哪些句子给你带来这份快乐感觉?(指读,定格句子)

  师:就请你带着快乐的感觉读一读。(尝试情感朗读,指读)

  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想像:(出示图片,配乐。学生欣赏画面后)请大家闭上眼睛,听着老师的诉说:同学们,让我们也置身在这样的桂花树下,你看满树的桂花竞相开放,看着树上星星点点的桂花。让我们一起来摇桂花,我们使劲地摇着桂花树,尽情地摇着桂花树。摇啊摇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对学生引导:桂花像什么一样落下来?落在哪里? 引导后:难怪作者说: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3.情感朗读:来,就带着这样的一份感觉,再有滋有味地读读这几句话。(自由读)

  4.引:用你的朗读与大家一同分享摇花的快乐,分享这场桂花雨的美丽。

  (先体验朗读,再配乐朗读)

  齐读:(一场多么神奇的桂花雨啊)让我们一起分享摇花的快乐,分享这场美丽的桂花雨让我们一起读。

  5.扣题:读着这段话,(手点课题)《桂花雨》,你想那是一场怎样的雨啊?

  (迷人的雨 快乐的雨 香气四溢的雨……)

  三、品读浸字,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1.同学们,当我们尽情地摇着桂花树,摇出了一场美丽的.桂花雨,摇出了一份快乐,也摇出了桂花迷人的花香。这迷人的花香也洋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师:同学们,让我们用心地再读读这些句子,从这些文字处去感受,去呼吸那扑面而来的花香。

  学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读着这几句话,哪个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份浓浓的花香。把它圈出来。

  2.着力点:由"浸"带动解读"全年"

  (1)板书"浸"字:同学们,平时我们一般说浸在哪里?(水里)

  小结:也就是说把东西整个儿浸没在水里,全方位地包围在水中。

  (2)为什么这里可以说,是浸在桂花香里呢?解读花香,(花香很浓,到处都有。 花香也像空气一样将我们全方位地包围。)

  引:同学们,一个简简单单的浸字,竟然把花香写得如此传神,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引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3)你看,作者说这一浸就整整浸了一年。读到这儿,老师不禁想问桂花只是在中秋节前后盛开,怎能花香全年呢?联系课文的第六段来说一说。

  学生解读(晒、泡茶、过年时做糕饼)说开去。(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去了。)

  的确,金秋时节,桂花盛开,满树生香,弥漫四方,让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但为何春天、夏天、冬天也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

  接:是啊,难怪琦君会说(引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这正是"桂子花开香十里"(板书)

  四、于母亲的话中体悟一份浓浓的思乡情怀,三解"桂花雨"

  1.提出矛盾处,引发认知冲突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了还有一处也写到了桂花的香。)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还有一处也写到了桂花的香,找一找。(但不是家乡的桂花)

  定格: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师:让我们与家乡的桂花比较一下,两句都用了香飘十里,读读这两句话,你觉得哪句话描写的桂花更香?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引导学生从文字上作比较。

  2.补充满觉陇资料(媒体配乐播放满觉陇图片):同学们,琦君说的这个地方,其实是杭州的新西湖十大景点之一的满觉陇。

  3.同学们,可就是这样一个赏桂胜地,当我手捧着香飘十里的满觉陇桂花给母亲的时候,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连续指读3-4个)为什么?母亲为什么会这样说?

  引导:

  (当生说到了一份情,追问:这是一份什么情?引:到底母亲想起了什么事,才勾起了她这份悠悠的思乡之情?)

  (学生没能说上来时,你看,母亲闻着,欣赏着满觉陇香飘十里的桂花,令母亲想起了什么?)

  学生交流,老师点拨,学生读文

  学生提到摇花乐,让学生再读一读。回文:所以身居杭州的母亲回想起与孩子们一起摇花的情景,不禁这样说道:"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指读)

  学生谈到第三段,让我们细细地去读读这段话,哪些词句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分两个层面(扣击词语,感悟背后的情怀 语言当中口味想想了谁?)

  词语层面:"担心";"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家乡的桂花树都是妈妈亲手栽种,为它浇水、施肥,家乡的桂花树倾注着妈妈的辛劳和爱护。(满觉陇的桂花能与之相比吗?)回读母亲的话。(指读)

  语言层面"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母亲想到了谁?想到了曾经在故乡邻里之间的其乐融融的画面,多么温馨的感觉。

  可是身居杭州的母亲看到满觉陇的桂花有这种感觉吗?

  师:想到这些,难怪母亲会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齐读)

  听着母亲的话,(定位,朗读)"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齐读)

  师:课文读到这里,你说这阵阵桂花雨,那还是一场怎样的雨?(回忆的雨,更是思乡的雨)

《桂花雨》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词、朗读、想像等方法体会其文中“浸”“全年”等用词的精妙,解读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激发认知冲突,营造阅读期待,初解课题

  1、激发认知冲突,营造阅读期待,一解课题《桂花雨》: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文章,一起读课题──《桂花雨》。题目把桂花和雨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你想到了什么?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读完课文想一想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动笔划一划,写一写。)

  读完交流(预设:花香、摇花乐或者一份情。)

  二、分享“摇花乐”和“花雨美”,再解课题

  1、点题,定格摇花乐,指读语段(第五段):

  指名读,读正确,读流利

  2、谈感受,定位句子:

  哪些句子给你带来了这样的感觉,指名尝试情感朗读。

  3、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想像:

  (出示图片,配乐)同学们,让我们置身在桂花树下,满树的桂花竞相开放,看着树上星星点点的桂花。让我们一起来摇桂花,我们使劲地摇着桂花树,尽情地摇着桂花树。摇啊摇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对学生引导:桂花像什么一样落下来?落在哪里?对“满头满身”“这下”等词作一个回文。)

  3、指导练习情感朗读:

  来,就带着这样的一份感觉,再有滋有味地再读读这几句话。

  (自由读。)

  引:用你的朗读与大家一同分享摇花的快乐,分享这场桂花雨的美丽。

  (指名学生读。)

  与学生的的交流与点拨中,体验这份乐,朗读这份乐,渲泄这份乐。

  完成板书:枝摇花落乐心头

  4、扣题,再解课题:

  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课题──《桂花雨》,你想那是一场怎样的雨啊?

  (迷人的雨快乐的雨香气四溢的雨……)

  5、配乐齐摇花乐。

  三、解读“浸”“全年”的妙处,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1、由摇花乐引至香味,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

  ⑴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⑵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⑶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⑷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2、学生自读,从文字处去再感受花香。

  3、扣字“浸”,着力点:

  由“浸”带动解读“全年”:

  ⑴对本意的解读,引向句子,解读浸的力度感受花香,感受浸字的妙处,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⑵解读“全年”:

  抛出疑问,作示范:“的确,金秋时节,桂花盛开,满树生香,弥漫四方,让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但为何春天、夏天、冬天也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联系课文的第六段来说一说。

  4、回读: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板书:桂子花开香十里

  四、透过花香,体悟乡情,三解课题

  1、提出矛盾处,引发认知冲突:

  引导学生从文字上对杭州小山上的桂花与家乡的作比较,哪句写得更香。

  2、补充满觉陇资料(媒体配乐播放满觉陇图片)。

  3、读懂母亲的话,体悟一份浓浓的乡情:

  同学们,可就是这样一个赏桂胜地,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你能读懂母亲的.心声吗?

  你看,母亲闻着,欣赏着满觉陇香飘十里的桂花,令母亲想起了什么事?

  4、学生交流,老师点拨,学生读文:

  ⑴学生提到摇花乐,让学生再读一读:

  回文:所以身居杭州的母亲回想起与孩子们一起摇花的情景,不禁这样说道:“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指读。)

  ⑵学生谈到第三段,点击词句:

  “担心”、“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体会家乡的桂花树倾注着妈妈的辛劳和爱护。(这里的桂花能与之相比吗?)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母亲想到了谁?想到了曾经在故乡邻里之间的其乐融融的画面,多么温馨的感觉。

  可是身居杭州的母亲看到这里的桂花有这种感觉吗?她看到桂花有的只是一份(孤独、忧伤、思念……)那是什么?那是对故乡深深地眷恋之情啊!

  5、回读母亲的话,带读最后一段,于朗读中再次体悟一份浓浓的思乡之情。

  6、三解课题:

  课文读到这里,你说这阵阵桂花雨,那还是一场怎样的雨?

  (回忆的雨,更是思乡的雨。)

  7、总结:

  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的留恋,怎能不让作者魂牵梦萦呢?(板书:魂牵梦萦)想起这些,想起这点点滴滴,让我(完成板书:魂牵梦萦桂花雨。)

  五、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解读一段人生

  1、补充作者简介,与作者的一段话,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同学们,许多年过去了,作者琦君早已告别了童年,早已离开了母亲,早已远离了故土。她一生飘泊,(课件师配乐朗读:琦君生于浙江温州,后随父亲来到杭州,接着又迁至台湾、旅居美国,阔别故乡57年后终于回到故乡温州,20xx年回到台湾。)然而,她总是忘不了故乡的这一切,她说……

  于是,在她44岁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桂花雨,令作者恍如重返故里游(板书)

  2、感谢琦君,感谢桂花,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童年是美妙的,故土是美丽的,人生更是美好的。最后让我们用这四句话把这场美丽幽雅、清香四溢的桂花雨永远留在我们记忆的最深处!

  全体起立,齐读诗句:

  桂花雨

  桂子花开香十里,

  枝摇花落乐心头。

  魂牵梦萦桂花雨,

  恍如重返故里游。

【《桂花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桂花雨》教学设计(精选21篇)04-28

桂花雨作文01-24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10-17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12-11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04-04

思念故乡的桂花雨作文05-15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12-30

四季的雨教学设计12-16

仿照《桂花雨》作文(精选20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