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27 21:05:27 秀凤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在以前学习上下左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主动构建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能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目标,学会合作交流中学习。经历辨别方向和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的体验,学会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道德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利用一定的参照物识别东、西、南、北4个不同的方向。

  教学准备:

  1.实物:东西南北的方位标,太阳的图片、导游牌等。

  2.CAI:学校的平面图:大操场、教学楼、蘑菇亭、篮球场。

  生活中怎样辨认方向。(几幅图)

  芜湖步行街部分景图。(麦当劳、肯德基、鸠鹚广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手拉手学校和平乡先进小学的同学们将到我们学校参观,还要在我们的步行街玩一玩。

  1.师:大队部将招聘部分同学作为小导游带领他们参观,你们想报名参加吗?

  2.问:怎样才能准确找到想游览的景点的'位置呢?

  师:看来认清方向。会看地图是本次竞选小导游的重要条件。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方向。【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二、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方向的用途

  问:你会认方向吗?你们都有哪些辩认方向的好办法?

  师:同学们,你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我在网上也找到了一些资料,想看看吗?(出示司南、树林、动物图片)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三、认识东、南、西、北4个方向

  1.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利用太阳来辩认方向。看着大屏幕(课件演示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板书:东]

  问:我们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什么方向呢?

  3.师:这儿有一些小动物,他们迷了路,你们能帮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吗?请贴在教室相应的墙壁上。

  4.师:你知道吗,我们的地球绕着太阳旋转,到了下午的时候,面向太阳,我们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闭上眼睛,我说出方向请用手指出相应的方向。

  5.游戏:找礼物。

  请几位学生从座位出发,按照师所说的路线找到各自的礼物。

  四、模拟招聘:

  1.师:课前我说了关于招聘小导游的事,你们想不想报名参加?现在我们就来一次模拟招聘,在座的每位同学都是评委,如果他们的表现非常好,就请为他们鼓鼓掌。

  问:谁愿意第一个来试一试?(课件)

  问:还有谁想试一试?

  2.(课件)师:这是我们学校的平面图,这可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这是教学辅助楼,这是我们的船形教学楼和操场。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3.问:蘑菇亭在教学辅助楼的哪一面?蘑菇亭在船形教学楼的哪一面?蘑菇亭在操场的哪一面?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

  五、小结:

  问:你们这节课有了什么收获?

  六、作业:

  和平乡先进小学的同学们想去在我们的步行街玩一玩,请你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为小客人设计从坞鹚广场到步行街的游玩路线。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2

  一、教学内容分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位置与方向》一课,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并能够进一步熟练地运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分析教材发现,除了“方向”本身外,学生也要学会使用量角器,另外,“空间感”也是实际教学需要涉及的一项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自控力不是很强,学习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但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新事物的兴趣还是很强的。正反两方面的特征在实际教学中都可以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自控力与学习注意力。由于《位置与方向》这一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特殊,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并且没有过多和过难的数学知识,因此自控力差与注意力分散这两个“缺点”正好可以被充分利用。

  三、教学方法

  关于教学方法,本科内容比较适合采用情境教学,因为所涉及的数学知识不是太难,所以大量引入生活情境是比较可取的,对实现知识联系生活有着很重要的帮助。情境的选择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认知和思维特征,有些很典型但却较难理解的情境不建议采用。教学学会从方位的角度去认识事物,需要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地去进行。

  四、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认识和理解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并且能够在情境中尝试去确定准确的物体位置。

  2、在第一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会用语言去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在过程中灵活地穿插进新内容可以更好地去培养学生对方向辨别的能力,以及他们对事物的探究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东偏南等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教学难点

  理解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的科学性。

  六、教学过程

  1、通过情境创建来导入新课。以台风为例:

  “请同学们看下面这则新闻……”“哪位同学能说说新闻中播报的台风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台风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呢?我们如何确定台风是从哪个方向刮来的呢?”

  设计意图:视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老师在整个导入过程中多次提到“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暗示作用,给接下来的教学提供了基础。

  2、通过自主学习来让学生探究新知

  (1)对位置相对性的认识

  “同学们能找到台风中心在哪里吗?”(借助白板聚光灯来寻找台风中心),“寻找”过程中可以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由于位置是相对的,所以无法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缺少参照物)。

  设计意图:聚光灯很好地将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起来,也是衔接教学环节的关键。

  (2)通过确定参照点来建立方向标

  “请同学们说说如何来确定台风的中心位置呢?”因为涉及到参照点,所以需要首先明确好具体的参照物,比如以A建筑为参照物。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基于原点A的方向标,此时老师需要在电子白板上画出具体图像。

  设计意图:确定参照点是此环节的关键,也是建立方向标的关键,可以将学生此前学习过的知识整合在一起。通过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实现及时运用方向标并且准确认识方向的效果。

  3、根据方向确定位置

  假设A在参照点的西北方向,但这样就能确定出台风的中心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此时老师需要将先前播报的新闻再次播放给学生听,比如是西北40°。显然,“40°”与“西北方向”相比更加精确,因为我们知道,在方向标中,介于“西”和“北”之间的地方都可以被描述为西北方向,但加上“40°”后,便有了具体指向。这个过程需要老师让学生自主研究,从而得到结果。具体操作时可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谈论结束后要求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前做解释。但需要注意,台风可以出现在西北40°这条线的任意地方,所以这个环节的谈论只是帮助我们离台风中心更近了一步。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带着问题来学习,并且运用声音以及白板的画图功能,顺利找到了具体的方向,同时也突出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4、根据距离,确定位置

  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新闻……假如新闻播报的距离为200千米,那么这个“200千米”在当前的方向标中该如何表示呢?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做讨论。

  设计意图:本环节继续围绕听台风预报的情境,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与此同时利用白板的绘图功能,充分锻炼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手脑协调能力。

  5、小结

  关于位置与方向,要想准确描述出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必须先设定好一個参照点,它相当于整个方向标的原点,一切被画出的方向都是从这个原点出发的。因此,教学中教会学生探寻原点就很重要,这也是教学的关键点。整个教学中,有关“参照点”的问题需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完成,这锻炼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交流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后面的距离计算属于纯数学问题,虽然也很重要,但不可过早地让学生去进行计算,因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分离情境中各个环节的紧密性。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联系生活确定具体情境。在课堂开始,设定有关台风的新闻为导入情境,让学生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其次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交互式白板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生长点,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例如课堂初始让学生通过回顾未知的相对性和八个基本方位确定位置,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然后是教师适时引领,学生自主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在数学生活中的表现,能够随着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1.选取的素材有利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为了把生活中的这些知识和经验系统化、数学化,教材选取了生活中的事例、场景、现象和现实问题。因为这些素材源于生活,学习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很容易被唤起,这样,学习就有了基础。

  2.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空间。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都是学生平时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学习内容多以实践活动为主设计,例题和练习中有多处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经过合作学习、探讨交流,不仅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使确定位置的方法多样化,而且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了解确定位置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发展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激趣游戏——找地鼠,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来玩个游戏——找地鼠。请看屏幕:

  (1)一号地鼠:我在房子的正北方向上,距离是100米。

  (2)二号地鼠:我在房子的正东方向上,距离是200米。

  (3)三号地鼠:我和房子的距离是300米。你能找到我吗?(不能)为什么?(不知道方向)

  (4)四号地鼠:我在房子的东南方向上,你能找到我了吗?(不能)为什么?(不知道距离)

  归纳:确定物体的位置,只知道距离或者只知道方向是不够的,必须同时知道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位置与方向》

  板书:位置与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复习旧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这样轻松欢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旅程,是很惬意的。距离房子300米的地方是一个半径300米的圆,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里不展开介绍。)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教材情境图,介绍什么是“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是一种借助地图和指北针(罗盘)按规定方向行进的体育活动。在参赛过程中,参赛者按照标绘在地图上的方向线,在野外环境中自行选择行进路线,依次通过各个检查点,以最短时间到达终点者为胜。辨别方向和使用地图的能力是参与定向运动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2.学习例1.在起点的同学想通过平面图确定1号检查点所在的方向,你能帮帮忙吗?(两人小组合作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

  (1)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距离是1000米)还缺什么信息?

  板书:

  确定物体的位置:距离(1千米)

  方向?

  (2)一号检查点在起点的什么方向上?你是怎样确定的?(东北)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归纳:

  ①在观测点建起方向标,确定四个正方位;

  ②量出物体所在的方位与正方位形成的角度;

  (3)指导学生正确描述一号检查点的方向:(请同学们想想,和同桌讨论讨论,这方向该怎么说。)

  一号检查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方向上,

  明确:也可以说“北偏东60°”,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说夹角小的方向。

  (4)描述一号检查点的位置。

  “一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方向上,距离是1000米。”或者“一号点在起点的北偏东60°方向上,距离是1000米。”

  (设计意图:确定方向是个难点,教师要作必要的指导。在学生能自己完成的地方就放手,绝不代替,视实际情况而定。)

  3.小练习:说一说,地鼠在什么位置。

  (1)地鼠在公园的东偏北25°方向上,距离是1000米。

  (2)地鼠在公园的北偏西25°方向上,距离是1000米。

  (3)地鼠在公园的南偏西30°方向上,距离是500米。

  (设计意图:突出教学的重点。活泼的地鼠能让学生学习的兴趣继续高涨。)

  三、实践应用。

  1.教材18页“做一做”(附图1),学生四人组分工合作完成后,互相检查,集体交流订正。(进一步明确:怎样确定方向?怎样确定距离?)

  2.量一量、说一说,我们实验小学和武宣镇中心校分别在八仙迎宾池的什么方向上。(附图2)。(设计意图:根据教材练习三第一题改编,这样更贴近学生生活,感觉更亲切。)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同时知道方向和距离,说物体的方向要准确到角度,一般说夹角较小的)

  五、拓展延伸。

  1.地鼠迷宫,根据描述找到地鼠。(课件出示平面图)

  (1)地鼠在宝塔西偏北25°度方向上,距离是400米。

  (2)地鼠在宝塔南偏正西40°度方向上,距离宝塔200米。

  (3)地鼠在宝塔东偏南50°度方向上,距离是400米。

  (设计意图:这个游戏形式与开课一样,但难度增加了,进一步强化了本课学习的内容。期望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这会儿能达到高潮。)

  2.根据描述,在图中标出物体的位置。(附图2.)

  罗老师家在八仙迎宾池东偏北15°的方向上,你能找到吗?

  来,拿起你手中的地图,跟同桌合作,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这一知识点是后面例2的内容,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解决。)

  附图1:

  附图2: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通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西、南、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西、南、北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西、南、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流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西、南、北方向的儿歌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学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校园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教室

  操场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得第二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 收获?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2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给出的路线,自己画出简单的路线图。

  2.通过描述和画简单的路线图,培养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教学重点:在描述路线过程中,会正确选择参照点,会根据参照点正确说出另一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难点:根据描述的路线,自己画出路线图。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根据平面图,在作业纸上完成下列问题。

  (1)医院在图书馆_____偏__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2)图书馆在医院_____偏__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3)动物园在图书馆南偏西20°的方向上,距离是600 m。请在平面图上标出动物园的位置。

  反馈:第(1)题和第(2)题的区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练习,复习三方面内容:

  1、在平面图中,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某个点的位置;

  2、方向的相对性;

  3、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图上确定某个点的位置。为下面学习描述和绘制简单路线图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出示主题图。此次台风的大致路径如下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

  1.分段描述,理解移动路径。

  (1)师:从台风生成地到第一站,台风是怎么变化的?

  师:沿正西方向移动,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师:移动了540 km,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师:从台风生成地到第一站,我们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

  生:把台风生成地作为参照点,发现台风向正西方向移动了540 km。(PPT课件演示: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了540 km)

  (2)师:到了第一站之后,台风改变方向了。(PPT课件演示:然后改变方向)。它是怎么改变方向的、移动了多少距离呢?

  生: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 km,到达A市。

  师:西偏北30°方向是怎么看出来的?移动600 km又是怎么知道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了?

  师:同意他说的吗?再请个同学来说一说。(PPT课件演示: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 km,到达A市。)

  师:我们刚才描述台风第一次移动时是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的?我们发现两次移动,描述路径时,参照点是不一样的。

  (3)师:到达A市后,台风又改变方向了,接下来是怎么变的呢?(PPT课件演示:接着,台风又改变方向。)

  生: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200 km,到达B市。

  师:同样他说的吗?再请同学来说一下。

  师:这次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PPT课件演示: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200 km,到达B市。)

  师:最后又改变方向了,怎么移?(PPT课件演示:最后又改变方向了,向正西方向移动100 km。)

  2.完整描述移动路径。

  同桌两人一组,看着图,互相说一说台风的移动路径。

  全班交流说一说。

  3.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描述这样的路线图。(出示课题:描述路线图。)在描述台风移动路径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每移动一次,参照点都发生改变,要根据新的参照点来描述它的移动方向和距离(PPT演示)。

  4、练习。

  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8题。

  (1)先独立完成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二行,集体校对答案。

  (2)独立完成表格的第三行。反馈时提问:书店到商场,以哪个点为参照点?东偏北45°或北偏东45°是怎么得来的?

  (3)独立完成表格的第四行。反馈时提问:商场到小玲家,以哪个点为参照点?东偏南30°是怎么得来的?

  (4)完成第2个问题,要求平均速度得先知道什么?怎样计算平均速度?

  【设计意图】在描述路线图时,最大的困难是参照点变了,随之需要确定的方向、距离也不断变化,使得正确描述路线图对学生具有挑战性,而且描述路线图时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前面“根据两点的相对位置,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另一点的位置”的'语言表述方式稍有不同,这些无形中给学生解决问题提高了难度。所以在教学时,应采用分段描述的方法,降低难度,以便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描述方法。

  三、拓展提升

  教材第22页“做一做”。根据同伴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

  我向正南方向走50 m到路口,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 m到公园。

  1、讨论:要画这个示意图,首先得确定什么?

  (出发时的位置。如果学生讲了比例尺也行,如果没有讲,那就到后面反馈时去分析。讲比例尺时,重点要讨论一下,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比例尺。)

  2、自己动手尝试画。

  3、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分析自己画的方法。重点解决:“向正南方向走50 m到路口”以哪个点为参照点?“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 m到公园”以哪个点为参照点?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描述路线图时做得比较细致,学得比较扎实,所以在绘制路线图时,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先动手尝试,根据学生画的结果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再次体会、理解“参照点变了,移动方向和距离也随之变化”。

  四、应用反馈

  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9题。

  “1路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向西偏北40°行驶3 km后向西行驶4 km,最后向南偏西30°行驶3 km到达终点站。”

  1、独立完成第(1)题,集体校对。

  2、第(2)题:根据路线图,说一说公共汽车沿原路返回时所行驶的方向和路程(同桌交流,最后全部交流)。

  【设计意图】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个练习,一方面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五、回顾反思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在描述路线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在总结回顾中,进一步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六、布置作业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上学和放学的大致路线。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查出家附近的地图,以便更准确地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利用描述路线图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方向和距离的具体含义,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如何根据方向与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位置,并能绘制出简单平面示意图。

  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坐标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方向和距离的具体含义,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教学难点:

  描述任意角度的具体方向,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师:每到夏季,咱们浙江沿海一带就进入台风多发季节,台风过境时常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一些影响。瞧,今早气象专家发现:在A市东南沿海方向已形成一股较强台风,这股5号台风将直接影响A市。(课件出示信息)

  1、请帮助气象专家在图上标出台风中心的位置。

  预设:一片范围都可能,引导学生理解东南方向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无法确定具体位置。(课件演示:以A市为观测点,出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四个方向标志)

  2、揭题:气象专家经过精密测量,确定了台风中心位置。(课件出示台风中心位置)

  现在你能准确描述它的位置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位置与方向。(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

  【设计意图】数学问题就是在一个个认知冲突中自然生成的。教师通过创设生动的现实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有关方向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生成新的问题──如何确定具体位置,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实践感悟,探索新知

  (一)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1、理解方向

  (1)师:我们怎样才能准确描述台风中心的位置呢?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①与哪个方向更接近;②与A市之间的距离;③角度;④数对(经纬度)……

  (2)在练习纸上利用手中的测量工具,先测量,再介绍。(课件标出台风中心位置)

  反馈: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要求边指图边说清位置。教师预设:

  生1:东南30°方向。(引导正确表述“东偏南30°”,并结合课件动态演示,理解含义:以正东方向为基准,向南偏30°。)

  生2:南偏东60°方向。(师加以引导:在生活中,我们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那个方位。)

  生3:东偏南30°方向,距离是6厘米。(可进一步引导:为什么还要确定距离?)

  (3)操作活动。请以教室为观测点,指出“东偏南30°”方向。(引导用肢体动作演示“东偏南30°”,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位角”。)

  2、确定距离

  (1)师:确定了方向,现在位置确定了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A市的东偏南30°方向上有无数个点,只依据方向不能确定位置。)

  (2)师:A市的东偏南30°方向上的点太多了,如果你沿着A市的东偏南30°一直找下去,可能会找到6号台风、7号台风。看来光有东偏南30°的方向还是不行,还得有一个什么条件?(生述,师板书:距离)

  (3)(课件出示)经测量,台风中心距离A市600千米。现在请看着图完整地说明5号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3、小结: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确定5号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的?

  4、巩固新知

  完成例1后面“做一做”。校对,观察比较邮局与游泳馆的位置,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位置特点:关于正西方向轴对称。

  【设计意图】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较多的思考空间,在不断质疑中激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明确需要明确方向与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二)学习根据方向与距离标出位置

  1.理解信息。看信息,说说它的含义。(课件出示:6号台风中心在A市南偏东30°方向,距离是600 km)

  2.讨论方法:说说在图上标出物体位置时,应先找准什么(观测点),再确定什么(方向),最后确定什么(距离)?

  3.尝试画图:学生尝试绘制出6号台风中心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4.欣赏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画法,让学生上台展示,重点交流以下问题:

  (1)南偏东30°怎么画?引导学生明确靠近哪个方向就以哪个方向为基准,即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靠近的方向对齐。(课件演示方法)

  (2)怎样在图上表示出600千米?(引导学生用一条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100千米,初步了解线段比例尺,知道可用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距离)

  5.小结:说说如何确定某点在图上的位置,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已有了关于方向的知识基础,并具备一定的作图经验,因此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索完成,在交流反馈时通过同伴欣赏、交流的方式明确作图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观察比较,内化理解

  让学生说说5号、6号台风中心的位置间的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结合图示比较两者的不同,知道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方向与位置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加深学生对“东偏南30°”与“南偏东30°”的理解,进一步体验坐标思想。

  (四)综合应用:如果你是A市市民,你最担心什么情况发生?根据信息预测台风到达情况。(课件出示信息:5号台风中心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6号台风中心正以25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设计意图】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再次感受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作用,并适时了解有关台风的知识。

  三、实践应用,拓展提升

  (一)基础练习

  1.练习五第1题(课件出示)

  出示地图,先让学生找一找首都北京的位置,再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这些城市大约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然后全班交流。如果学生有兴趣了解更多城市与北京的位置关系,可以继续在地图上测量,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我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分布图,帮助学生巩固确定方向的知识,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练习五第4题(课件演示)

  (1)先独立完成,再集体反馈。

  重点讨论:学校在小刚家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思考:以什么为观测点,方向如何确定?

  提问:这道题当中的两个设问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想的?

  (2)用两种方式描述出其他同学家的位置。引导学生归纳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它们的观测点不同,所以方向相对,角度相同,距离相等。

  (3)请尝试描述出你家与学校的位置。

  【设计意图】巩固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并在观察分析中引导学生发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的具体关系:方向相对,角度相同,距离相等。

  (二)提升练习(练习五第7题)

  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反馈时,回顾确定物体位置的.三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重点交流如何确定方向,与例题相比,需先由图中所示北方判断出其余三个方向,再确定物体具体所在方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平面示意图,进一步掌握示意图中方向的标注方法,巩固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提高正确绘图的技能。

  (三)综合应用(练习五第6题)

  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1.校对并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再给出一个点(5,5),让学生确定它的位置。预设:用数对;用方向与距离。

  3.比较两种确定位置的方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小结:需要用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一种用“列”与“行”,一种用“方向”与“距离”。)

  【设计意图】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对”和“方向与距离”两种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明确两种确定位置的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四、回顾小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其实大到野外勘察,小到行车走路,方向与距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希望同学们以后能真正地在生活实际中去应用这些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真正目的。

  2.课外延伸

  在纸上按照确定的比例和方位,绘制校园的平面图,并说明各个主要建筑、主要活动场所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校园平面示意图的练习,把生活中的物体方位与平面图中的物体方位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体会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理解数对在方格纸上的`含义,并能准确找出相应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数对中两个数所代表的意义,尤其是列在前、行在后的规定。

  体会数对与平面上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座位图卡片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5 分钟)

  展示班级座位图的多媒体课件,呈现教室里同学们的座位分布情况。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描述一下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如 “我在第 3 排第 4 个” 等。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更准确、简洁的表示位置的方法 —— 数对。

  探究新知(20 分钟)

  确定行与列:结合座位图,讲解行和列的概念。规定横排为行,竖排为列,一般从前往后数行,从左往右数列。让学生观察座位图,数出自己所在的行和列。

  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师在座位图上指出某一位同学的位置,示范用数对表示,如(3,5),并讲解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让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自己和周围同学的位置,进行小组交流。

  数对在方格纸上的表示:展示方格纸,介绍方格纸上的横、纵坐标,说明其与教室里行、列的对应关系。在方格纸上标记出几个同学的位置,让学生说出对应的数对,同时给出数对,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找出相应的点。

  巩固练习(15 分钟)

  基础练习:课件出示一些简单的座位图或方格纸上的点,要求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或根据数对找出位置。例如,在方格纸上给出数对(2,3)、(5,4)等,让学生找出对应的点。

  提高练习:给出一些有规律的数对,如(1,1)、(2,2)、(3,3)…… 让学生观察规律,猜测下一个数对,并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些点,观察形成的图案。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如电影院座位的表示、棋盘上棋子的位置等,让学生用数对表示。

  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行和列的概念、数对的表示方法以及数对在方格纸上的应用。

  强调数对中两个数的顺序和含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应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布置作业(课后完成)

  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巩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知识。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体摆放,用数对表示某些物体的位置,第二天在课堂上分享。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够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测量和绘图的能力。

  在确定物体位置和描述路线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向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

  确定物体位置时方向和距离的准确测量与描述。

  对不同观测点下方向和距离变化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量角器、直尺、指南针模型、校园平面图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一段野外探险的视频片段,视频中有人迷路了,只知道目标地点在某个方向,但不知道具体位置。提问:“同学们,如果是你在野外,要怎样准确地找到目标地点呢?” 引导学生思考方向和距离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探究新知(20 分钟)

  确定方向(8 分钟):拿出指南针模型,向学生介绍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以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让学生在教室里根据指南针确定各个方向,并通过小组活动,互相指认方向。

  确定距离(7 分钟):展示校园平面图,在图上标记出一个建筑物和一个观测点。教师讲解如何使用直尺测量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际距离。让学生分组测量图上其他建筑物到观测点的距离,并进行换算。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5 分钟):结合校园平面图,教师示范如何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某个建筑物相对于观测点的位置,如 “图书馆在教学楼的东北方向,距离约 200 米”。让学生模仿描述其他建筑物的位置,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描述路线图(10 分钟)

  展示一幅从学校到附近某公园的路线图,图上标注了各个转折点和相应的.方向、距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路线图,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从学校到公园的行走路线,如 “从学校出发,先向正东方向走 300 米到路口,再向东南方向走 250 米……”。

  让学生分组设计一条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图,并在小组内描述,其他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巩固练习(10 分钟)

  基础练习:课件出示一些简单的方向和距离问题,如 “小明家在超市的北偏东 30° 方向,距离 400 米处,请在图上标出来”。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核对答案。

  提高练习:给出一个复杂一点的路线图,要求学生描述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线,并且计算总路程。同时,改变观测点,让学生重新描述某些地点的位置。

  拓展练习:假设学生是导游,设计一份旅游景点的路线介绍,包括各个景点之间的方向和距离,以及一些特色景点的简单介绍。

  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方向的确定、距离的测量、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以及路线图的描述。

  强调在确定位置和描述路线时要注意方向的准确性和距离的正确测量,同时要明确观测点。

  布置作业(课后完成)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区域,如小区或公园,绘制一幅包含主要地点的平面图,并描述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路线。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在三维空间中确定物体的位置,理解三维坐标的概念。

  能根据三维坐标在空间模型或立体图中找到相应的物体位置,并能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解决三维空间位置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描述和理解空间世界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建立三维坐标的概念,掌握三维坐标的表示方法。

  运用三维坐标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以及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三维空间中坐标的含义,尤其是三个坐标轴的方向和相互关系。

  空间想象力的培养,能够将三维坐标与实际空间中的物体位置准确对应。

  三、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法、直观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类比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维空间模型(如正方体框架模型)、自制的三维坐标演示教具、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5 分钟)

  回顾在平面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平面上的位置问题,让学生快速回答。

  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三维的,那在三维空间中我们该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呢?” 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探究新知(20 分钟)

  建立三维坐标概念(8 分钟):拿出三维空间模型(正方体框架模型)和自制的三维坐标演示教具,向学生介绍三维空间中的三个坐标轴 ——x 轴、y 轴和 z 轴。讲解 x 轴、y 轴和二维平面中的坐标轴类似,z 轴则是垂直于平面的方向。通过在模型上标记点,展示如何用三个数来表示一个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如(2,3,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在 x 轴上的位置,第二个数表示在 y 轴上的位置,第三个数表示在 z 轴上的位置。

  理解三维坐标的含义(6 分钟):让学生观察三维空间模型,想象不同坐标值对应的点在空间中的位置。通过改变坐标值,移动模型上的标记点,让学生感受坐标变化对位置的影响。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三维坐标含义的理解。

  运用三维坐标确定位置(6 分钟):在课件上展示一些简单的三维立体图,图中标注有几个点的三维坐标,让学生说出这些点在立体图中的位置。然后给出立体图中的一些点,让学生尝试写出它们的三维坐标。同时,让学生描述图中某些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 “点 A 在点 B 的左上方、前方”,引导学生用坐标差值来准确描述。

  巩固练习(15 分钟)

  基础练习:在练习纸上画出简单的三维坐标框架,给出一些坐标值,让学生在框架中标出相应的点。同时,给出一些点,让学生写出其三维坐标。

  提高练习:展示一个复杂一点的三维立体图形,如三棱柱,在其表面和内部标注一些点,要求学生写出这些点的三维坐标,并描述某些点之间的最短距离路径(可以是空间折线)。

  拓展练习:假设一个小正方体在一个大的三维空间中移动,其初始位置坐标已知,每次移动的方向和距离给定(用坐标变化表示),让学生计算小正方体经过几次移动后的位置坐标,并描述其移动轨迹。

  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三维坐标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如何运用三维坐标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强调三维空间中坐标轴的方向和相互关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三维空间中的位置现象。

  布置作业(课后完成)

  课本上有关三维坐标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观察自己家中的一个物体,尝试用三维坐标来描述它的位置,下节课分享。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会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经历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会在平面图上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二)教学难点

  确定物体位置中角度的测量和距离的计算。

  体会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物体位置的必要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量角器、直尺、校园平面图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寻宝游戏的视频片段,视频中给出一些模糊的关于宝藏位置的线索,如 “在森林的东边”“在小山的附近” 等。

  提问学生:“如果只根据这些线索,能准确找到宝藏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确定物体位置需要更详细的信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方向与位置。

  (二)探究新知(20 分钟)

  方向的确定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以学校为中心的简单地图,地图上有学校、图书馆、操场、教学楼等标志性建筑。

  提问学生:“图书馆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引导学生回答出东、南、西、北等基本方向。

  进一步提问:“如果只说图书馆在学校的东边,能准确找到它的位置吗?” 引出需要更精确的方向描述,如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各个方向,加强对方向的理解。

  距离的感知

  在地图上标注出学校到图书馆、操场等建筑的距离(以米为单位)。

  提问学生:“现在知道了图书馆在学校的东边,距离学校 200 米,能更准确地描述它的位置了吗?” 让学生体会距离在确定物体位置中的作用。

  让学生估计一下从学校到教学楼的'距离,然后与实际标注的距离进行对比,培养学生对距离的感知能力。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展示一个更复杂的校园平面图,在图上有一个隐藏的神秘点。给出线索:神秘点在教学楼的北偏东 30° 方向,距离教学楼 300 米。

  向学生介绍如何用量角器测量角度(北偏东 30°),并结合直尺测量距离。

  让学生在平面图上尝试找出神秘点的位置,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三)实践操作(15 分钟)

  小组活动

  每个小组发放一份校园平面图和一份任务单。任务单上有几个地点的方向和距离信息,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在平面图上找到相应的地点。

  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测量角度,一人负责测量距离,其他人协助并记录。

  教师巡视各小组活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在量角和使用直尺测量距离方面。

  汇报展示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将本小组找到的地点在黑板上的大校园平面图上进行标注,并向全班同学讲解是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些位置的。

  其他小组同学可以进行提问和评价,共同讨论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方向(基本方向和更精确的方向描述)、距离以及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强调在确定物体位置时,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呢?” 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航海、航空、野外探险等。

  (五)布置作业(5 分钟)

  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一幅家庭住址周围的简单平面图,标注出一些标志性建筑的位置(用方向和距离表示)。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1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根据路线图找到目的地。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测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能在给定的平面图上准确地找出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难点

  理解方向和距离的相对性,能准确判断不同观测点下物体的.位置。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方向和距离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带有方向标和比例尺的校园平面图、量角器、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 分钟)

  展示一张旅游景区的宣传图片,图片中有很多景点,如山峰、湖泊、寺庙等,但没有任何位置信息。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去这个景区游玩,怎样才能找到这些景点呢?仅仅知道景点的名字是不够的,还需要知道它们在哪里,也就是它们的位置信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引出课题 —— 方向与位置。

  (二)探究新知(20 分钟)

  认识方向标和比例尺(5 分钟)

  出示带有方向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还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向)和比例尺(如 1:10000,表示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10000 厘米即 100 米)的校园平面图。

  向学生介绍方向标和比例尺的作用,让学生明白方向标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方向,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进行转换。

  确定物体位置(15 分钟)

  在校园平面图上选择一个标志性建筑,如体育馆。给出信息:体育馆在教学楼的东偏南 40° 方向,距离教学楼 400 米。

  教师示范如何根据这些信息在平面图上找到体育馆的位置。首先,以教学楼为观测点,根据方向标确定东偏南 40° 的方向,用量角器画出这个角度;然后,根据比例尺,知道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100 米,400 米在图上就是 4 厘米,沿着所画的方向用直尺量出 4 厘米的长度,这个点就是体育馆的位置。

  让学生在平面图上尝试找出另一个建筑(如食堂,已知食堂在图书馆的西偏北 30° 方向,距离图书馆 300 米)的位置,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强调量角和根据比例尺计算距离的准确性。

  (三)巩固练习(15 分钟)

  基础练习(8 分钟)

  在校园平面图上给出几个建筑物的位置信息,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图上找出这些建筑物的位置,如 “科技楼在办公楼的北偏东 25° 方向,距离办公楼 250 米”。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对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方法的掌握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提高练习(7 分钟)

  展示一幅公园平面图,图中有多个游乐设施和景点,给出从公园大门到某个景点的路线信息,如 “从公园大门出发,先向北偏东 35° 方向走 300 米到喷泉,再从喷泉向南偏东 60° 方向走 200 米到摩天轮”。

  让学生根据路线信息在平面图上画出路线,并回答相关问题,如从摩天轮返回公园大门的路线是怎样的。通过这种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向和距离的相对性,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方向标、比例尺、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提问学生:“在确定物体位置时,最关键的是什么?” 让学生再次明确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的重要性。

  强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5 分钟)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理解。

  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如小区、商场等),绘制一幅简单的平面图,并标注出一些主要地点的位置(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下节课进行交流展示。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 12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向和位置的概念,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基本方法。

  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 “A 在 B 的什么方向,距离多远” 和 “B 在 A 的什么方向,距离多远”。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地理、导航等相关情境中的应用能力。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准确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包括角度的测量和距离的确定。

  理解观测点在确定物体位置中的关键作用,能根据不同观测点描述物体位置。

  (二)教学难点

  理解方向和距离的相对性,即观测点变化时,物体位置的.方向和距离描述的变化。

  能在复杂的情境中,灵活运用方向和位置知识解决问题,如根据多个位置信息确定路线。

  三、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练习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方向板、校园及周边地图、量角器、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5 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天,小明在森林里迷路了,他只记得自己的家在森林的某个方向,距离这里有一段路。他该怎么找到回家的路呢?” 引导学生思考方向和距离对确定位置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课题。

  展示一些生活中需要确定方向和位置的场景图片,如航海中的灯塔导航、登山时寻找营地等,让学生感受本节课知识的实用性。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

  方向的确定(5 分钟)

  教师拿出自制的方向板,向学生介绍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以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通过转动方向板,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方向的变化。

  在教室中,以教室的某一个角落为参照点,让学生说出其他物体(如黑板、窗户等)在这个参照点的什么方向,强化对方向的理解。

  距离的确定(5 分钟)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条直线跑道,跑道上有起点和终点,标注出跑道的长度。提问学生:“如何知道某个物体在这条跑道上的位置呢?” 引导学生理解距离是确定物体位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教室里,让学生估计从自己的座位到讲台的距离,然后用米尺实际测量,培养学生对距离的感知能力。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5 分钟)

  在校园及周边地图上,选择学校大门作为观测点,标注出附近一个超市的位置信息:超市在学校大门的北偏东 60° 方向,距离学校大门 500 米。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量角器测量北偏东 60° 的方向,以及根据地图的比例尺(假设 1 厘米代表 100 米),用直尺量出 5 厘米来确定超市的位置。让学生仔细观察操作过程,理解每一个步骤。

  (三)小组合作探究(15 分钟)

  小组活动内容(10 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份校园及周边地图、量角器和直尺。

  在地图上标注出几个新的地点,并给出相应的方向和距离信息,但信息不完全,如 “书店在图书馆的某个方向,距离图书馆 300 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测量角度,确定书店的准确位置。

  每个小组完成后,讨论以下问题:“当观测点改变时,物体的位置描述会发生什么变化?” 鼓励学生在地图上尝试不同的观测点,观察物体位置描述的变化。

  小组汇报展示(5 分钟)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探究结果,包括确定地点的方法和对观测点变化的理解。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补充,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总结,重点强调方向和距离的相对性以及观测点的重要性。

  (四)实践应用(10 分钟)

  基础应用(5 分钟)

  给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 “小明从家出发,要去学校。已知学校在小明家的南偏西 45° 方向,距离家 800 米。请在纸上画出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线。” 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拓展应用(5 分钟)

  展示一个复杂一点的情境:小红要从公园出发,先去图书馆,再去超市,最后回家。给出公园到图书馆、图书馆到超市、超市到家的方向和距离信息。要求学生画出小红的行走路线,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如小红从超市到家的路线与从家到超市的路线有什么关系。通过这种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总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方向的种类、距离的测量、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观测点对物体位置描述的影响以及方向和距离的相对性。

  强调在生活中,方向和位置知识的广泛应用,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多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和回答问题的学生,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如动物园、游乐场等),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取该地方的地图,找出几个景点的位置信息(用方向和距离表示),并写下来。下节课可以进行分享和交流。

【方向与位置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位置与方向》教学设计09-09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05-02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精选20篇)08-23

确定位置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11-09

“美丽的校园——认识方向”单元教学设计(精选10篇)08-09

高三数学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教学设计08-29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整理与复习》教案05-24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一》教案设计01-24

四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案(通用10篇)07-18

人生的方向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