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和国防教学设计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和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边防和国防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掌握知识;明白道理;建立情感。
(一)掌握国防基础知识
阐述:国防的含义与功能;国防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国防的基本要素(国家实体、武装力量、领导体制、政策法规、国防动员等);国防的历史发展。
(二)明确国防与公民的内在联系与辩证关系
阐明:国防是全体公民普遍享有的安全公共品;国防建设是全体公民的共同权力与普遍义务;公民是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的终极实现者;青年学生是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的优质要素和后备力量。
(三)培育国防价值认知与情感
育立:对国防在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全局利益、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安全与尊严价值功能的全面认知;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积极履行国防义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教学思路
找准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结合点,以增强教学实效;运用教学对象较为关注的典型事例,以激发学习兴趣;借助名人名家名著的经典理论观点,以提升学习品味;综合运用情感、事实和艺术因素,以丰富教学感染力。
三、学时分配
(略)
四、教学提纲
一、什么是国防
(一)国防的起源及其含义
1.国防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简体的“国”字,“口”字里面装个“玉”,玉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美好的象征,但没有四边的防,这块玉是必碎无疑;繁体的“国”字,“或”,邦也,把国与象征兵器的“戈”联在一起,从戈守口(人)与一(土地),具有明确的保卫之意,有兵器的防卫才有国。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国防注入了它新的内涵,是一个大系统。
随着国家的出现,就有了领土、疆界和主权的概念。
领土,指在一国管辖下的区域。领土由领陆、底土、领水和领空四个部分组成。疆界,是国家领土范围周边的界限。主权,指国家对所属疆域领土拥有的权利。对国家疆域规模的认识,必须具备空间意识、主权意识、历史意识、职责意识、民族意识和统一意识,这是建立完整的国防观念的认识论基础。
2.国防的定义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和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一是进攻型国防,包括扩张型和联盟型。
二是防御型国防,包括自卫型和中立型。
(三)国防的实质
1.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2.多种斗争手段的综合运用
3.国家利益的维护与拓展
2、中国国防历史
分中国古代国防、近代国防和国防历史的启示三个部分进行表述。
二、中国古代国防
(一)兵制建设
(1)高度集权的国防领导体制
我国古代实行皇权至上的军事领导体制。皇帝掌握着军事大权,将军由皇帝任命,有指挥权,而军队的管理和训练由太尉负责。调兵通过符、玺、节(通行证)实行。
(2)内容丰富的武装力量建设
1.多样化的兵种类型
车兵、步兵、水师。战国时步兵,从车兵的依附地位中解脱出来,成为一支独立的兵种。继车兵、步兵之后,春秋战国之交产生的建制骑兵,在战国时也成为战场上的一个重要兵种。同时,有的诸侯国,为了战争的需要,水师也成为能独立作战的兵种。
师兵、郡县兵、边兵。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全国有了统一的`军队,并形成了由京师兵、郡县兵、边兵组成的武装力量体制。
京师兵——类似现在的野战部队或战略机动部队(兵称正卒),由皇帝直接指挥调遣。
郡县兵——类似现在的地方部队,部署在各郡县,维护地方政权(兵称更卒)。
边兵——主要部署在边境地区,类似现在的海、边防守备部队(兵称戍卒)。
秦朝以后,汉承秦制,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热兵器代替了冷兵器,兵役制度进行了更改,根据作战空间又进行了陆、海、空军的分工,但武装力量体制基本上沿用了中央部队、地方部队、边防部队这三种基本类型。此外,在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后,随着士族门阀制度的盛行,出现了以士族门阀的家丁、部曲为主的私人武装集团。
2.丰富多彩的兵役制度
我国古代实行了民军制、征兵制、世兵制、府兵制和募兵制等多种制度。
民军制:军民合一,寓兵于农;只用兵,不养兵。
征兵制:有明确的服役年龄和年限;现代征兵制度的雏形。 世兵制:军民分离,各有户籍;一旦编为军户,则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代为兵。
府兵制:兵制与田赋税制紧密结合。
募兵制:以国家名义招募士兵,一旦应募,终身为兵,由国家发粮饷。
(二)国防工程建设
总体上讲,我国古代国防奉行以防御为主的国防政策,因而修筑了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国防工程,如城池、长城、京杭运河以及海防要塞等,到了明朝就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完整的边、海防体系。
1.边防建设
著名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当时中华民族内部纷争中分裂的各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修建起来的巨大的国防工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负责,征集大量人员,大力修建和扩展,把北部长城连接起来。以后,经各个朝代的多次修建,到明代形成了东起辽东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5千多公里(1.27万多华里)的长城。
历代还沿着长城一线设置重镇,驻守重兵,边防线上一旦有事,即可机动作战。历史上著名的有“九镇”、“三关”。“九镇”指的就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及甘肃镇。
“九镇”作为一个整体,前有外三卫,后有内、外三关。外三卫指的是: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外三卫为九镇中坚部的外围要地,防御边塞。内三关为: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内三关起着直接屏障京师的作用;外三关为:雁门关、宁武关、偏关,固山西而联全陕,互为犄角,形成防卫整体,以卫京师。
【边防和国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02-19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02-19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02-19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02-19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01-07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09-24
月亮和云彩教学设计09-15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04-15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3-12
《男孩和女孩》教学设计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