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对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
2.积累重要文言词语的特殊含义,能翻译出特殊句式的意思。
3.用内容来解释题目中的“始得”和“宴”的含义,并分析其意味。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提纲挈领式地通过关键语句梳理整篇文章的内容。
2.分析“始得”和“宴”的含义和意味。
教学方法:
1.朗读。在分析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朗读相关内容。
2.点拨。在理解文章的内容过程中适时作出点拨。
3.研习。对个别字词句重点研读,揣摩其中的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们先看一组图片。你们知道他们是在干什么吗?这是今年国庆节各地的游览拥挤图。这就是当下国人浏览各地景观的一个侧面和缩影。我没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但我体验过拥挤的火车厢。我不知道他们这些游览的具体感受是什么,也许境界很高深。但我想另外一种游览境界可能更让我们向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柳宗元的游览世界。
(多媒体出示三幅图片,图片内容是国庆节各地的游览拥挤图。)
一、疏通文意
1.文中有一句话:“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我们作个分析。从文章结构来讲,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里面有没有特殊的句式?异态的山水指什么?州是哪里?怎么就认为“我有”了?西山怪特在哪里?你认为西山的特点是什么?
(多媒体出示文中的这一句话。)
2.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全文的两段内容,其他同学准备回答。
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个过渡句;“山水有异态者”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皆我有也”是一个被动句。
3.学生齐读课文。
二、分析内容
1.剖析题目
我们知道这是一篇游记,记述了柳宗元自己游览山水的经历和感受。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那根据文章内容,题目最为简练的表述是什么?
“游记”?不够明确。“西山游记”?“西山记”?可以考虑用这个名字,不过作者在最后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他说从此之后我才知道了我以前根本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开始。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格外看重这次的游览,在这里有游览的收获,所以必须使用“游”。那么能不能叫“西山游”呢?可以叫。但作者在文末说“故为之文以志”,专门表达了他“记”的意思,而且认为这一次的记载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他从此领悟到了真正的游览。另外,不用“记”,也不符合古人的习惯。因为根据我们学过的游记的题目可知道都有这个字的。再说“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如《小石潭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等。而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也都有这个字的。《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所以题目简练地拟作“西山记”比较恰当,可以提炼出文章的内容。
(板书:“西山记”)
可是作者为什么还要在这个简练的题目上再加上“始得”和“宴”这两个词语呢?作者自有他的用意。我们下面就开始分析作者使用这两个词的用意。我们先分析“始得”。
2.分析“始得”
我们怎样分析“始得”呢?请同学们思考。我觉得最后作者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是个突破口。以前根本没有游览过,从此才是真正的游览。我们从中可以提炼出两个词来说明这前后不同的情况。一个是“向游”,一个是“始游”。前一个表示以前的游览,后一个表示西山之游。下面请两位同学分别读课文,我们在课文中分别找出能表现出这两次游览情形的句子。
(板书:“向游”、“始游”)
3.“向游”和“始游”的语句
“向游”的情形: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
“始游”的情形:
望西山;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衽席之下,尺寸千里,衽席之上,四望如一;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多媒体出示这些语句提醒学生)
4.两次游览的对比
我们看他这两次游览分别得到了什么?
通过“向游”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先前的游览是快乐的,还是很随意率性洒脱的。“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可见一斑。那么他得到了什么?除了快乐,还是快乐。如果非要说有,那就还有梦,虚幻的白日梦。总的来看,这是身体的快乐,肉体的快乐。这是身游的快乐。
(多媒体出示:幽泉怪石等;板书:身游的快乐)
再看“始游”的情形,他从西山的游览中得到了什么?
首先得到了景致:“向游”也有景致的获得,不过作者将这些景致交待得非常简略,一提而过。这样可以看出那些景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游山玩水中的一个概念性的事物,只是平常人眼里的山林水石等。而西山之游却很特别。那就是衽席之下的“尺寸千里”和衽席之上的“四望如一”。因为他说“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能把一切景物饱览眼底,可谓“尺寸千里”。那么头顶上方是什么呢?“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这自然是天地相接融为一体的“四望如一”。
(多媒体出示:“尺寸千里”、“四望如一”)
其次就是景致激发出的感触:在“向游”阶段,作者的感触是“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只是一个游览之后的自由和快乐。而在“始游”阶段却得到了“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从这两句可以看出,他得到了什么?不要说什么,光从用字用词来看,就已经够洒脱的了。感觉自己与天地之气相应,与大自然共游,与万物相融为一。这是心灵与万物融合之后的精神提升,是灵魂获得的快感和抚慰。这是精神的快乐,是神游的快乐。
(多媒体出示:“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板书:神游的境界)
疑问:通过我们前后的比较,我们知道了作者的西山之游得到了什么。那当我们理解到这里的时候,此时的你有没有疑问?
我的疑问是他为什么能获得这种感受?为什么先前的那些景致不能让作者获得这样的感受呢?你可能回答因为没来过。那为什么来了之后就感受到了呢?就有这种收获呢?请同学们思考。
(教师提示:思考的主要依据是景致的特点)
请同学们回答。
第一,美丽的景致在于险远。有一种道理或者观点,就是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说的:“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根据这个观点,西山就属于险远之地。因为文中说了,“望西山”,“望”这个字可以看出距离远;后来说“过湘江,缘染溪”可以看出地理位置的移动较远;又说“斫榛莽,焚茅茷”,可以看出这里从没人来过,人迹罕至,足见险远。因为连路也没有,还需要自己去走出一条路。
(多媒体出示观点和《游褒禅山记》里的句子)
第二,景致的特点符合文人的审美趣味。我们知道作者的这种感受是从“衽席之下,尺寸千里”和“衽席之上,四望如一”的景致中得到的。这种景致的特点就在于小和大的相融为一。八大山人画有一幅画,名字是《乾坤一草亭图》,把小小的草亭和浩浩乾坤联系在了一起。还有元代的一个画家称自己是“浩荡乾坤一浮鸥”。
宇宙乾坤说其大,小亭小舟说其小。小,是外在的物;大,是内在的心。从物上言,何人不小,但从心上言之,心可超越,可以飞腾,可以身在小亭妙观天下,泛游小舟而沉浮乾坤。
(多媒体出示这一段内容)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就是心灵的自由。而此时作者在衽席之下,拥有了尺寸千里的景致,可以饱览万物。从形式上讲,已经达到了小中有大的条件。在衽席之上恰是浩浩乾坤,此时也就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与万物融为了一体。在此我们可以说这是形体的小和心灵的大融合在一起的精神升华。
所以可以看出,作者极力表现“始得”这个词是有重要的依据和深切的体会的。这也是题目当中表现出来的这两个词的蕴味之一。
(板书:始得)
另外,我们从形式上也可以看出来“始得”的用意:“望西山,始指异之”中的“始”;“斫榛莽,焚茅茷”是最开始找路的“始”;“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中的开始知道西山独特的“始”;“游于是乎始”中的“始”。这是从形式上看出的蕴味之二。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始得”的意味。
疑问:“始得”的意味我们体会到了,那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第二段的内容,也就是直接写自己的“始得”。为什么却从第一段开始写起呢?这是不是多此一举?
不是。从内容上看,我们对“始得”的内容是经过“向游”和“始游”比较得出的;从形式上看,正是第一段的内容为后面作了铺垫,借此来衬托西山景致的怪特和自己神游的精神获得。
5.“宴”字的作用和意味
根据内容我们知道:“宴”,也就是宴饮的意思,作者在题目当中用这个字无非是想表现游览景致的'时候,还有宴饮的快乐。在先前游览的时候,在“向游”阶段,有宴饮之乐,文中说“倾壶而醉”。但在这个阶段的游览中并没有得到“始游”阶段的境界,可为什么又在获得了这种境界的过程中提到了宴饮之乐?两次都提到了宴饮,它们的意味相同吗?请同学们先找到两处表现宴饮的句子再思考。
(教师提示:思考的角度是宴饮之乐在用境界评判时的性质。)
第一次是“倾壶而醉”,第二次是“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第一次是他在自称是“僇人”,在“恒惴栗”的状态下的宴饮。“僇人”就是罪人。因为作者此时是因为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到了永州,因为自己被贬,因为有罪的人才被贬了。所以自称就是罪人是可以理解的。被贬之后,谤毁兼至,贫病交迫,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他满怀忧惧之情,也就是他说的“恒惴栗”,多借游乐山水来排遣内心的郁结。先前的“向游”阶段的宴饮接近醉生梦死,因为他内心的忧惧不安,使他逃避生活,寄情了山水。而“始游”阶段的宴饮,在精神境界的提升之下,心灵已经脱离了先前的消极,体现出的是忘却烦扰,获得精神慰藉,沉睡的心魂被唤醒的美丽。
(多媒体出示柳宗元被贬永州的处境和两次宴饮的不同意味)
所以“宴”字的作用就是通过前后的宴饮之乐,表明自己精神境界在游览西山之后得到了提升,生活也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势。
(板书:宴)
四、美读
柳宗元的西山之游,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游山玩水,而是在领略欣赏景致的过程中,人的精神状态得到了改造,生活态度得到了改观。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体会题目中的“始得”和“宴”的意味。要求读出前后情感的不同,第一段读出落寞无奈,读的时候需要语气紧凑,语调平淡;第二段读出境界,需要感情饱满,语气轻重缓急变化明显,语调适当高昂。
五、结束语
这是柳宗元带领我们进行的一次山水遨游,飘飘然我们的精神可能已经开始升腾了。但随即到来的下课铃声会告诉我们,这是现实。也许我们不愿意回来,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阅读经典,重温作品中广博的胸襟和古朴的情怀固然很重要,但应对当下和思考未来的生活更重要。否则我们就把书读死了,古人的思想会成为禁锢我们的牢笼。这样,任何文化对我们来说都成了坟墓,我们最终会被人类的泱泱文化埋葬。所以我们要回到现实,回到我们上课的开始。
根据这节课你所学到的内容和领悟到的精神来反思我们当下的游览现象。
参考话题:他们在干什么?我们想去哪里?这是为了什么?
(多媒体再次出示国庆节各地游览的拥挤图片,同上。)
板书设计:
始 “向游” 身游的快乐
得
西
山 宴 西山记 始得
宴
游
记 “始游” 神游的境界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已经结束,但激动还在心中震荡,久久无法拭去。随着这节课的结束,内心充满了欣喜,尽管已经体验过几次这样的欣喜,但在这样大的舞台还是第一次。我向往这样的欣喜,这样的欣喜是作为语文教师的幸福。
回想当初在备课的时候,我就想如何将“文”和“言”联系起来?因为文言文的教学,离不开对语言的理解。言语教学对文言文来讲始终是重要的,但如果只是机械地为了梳理文意来理解文言字词,那将是收效甚微的。语言的理解不能离开文本,在文本展现的文化背景中理解语言,那学生最终获得的语言才是真正的语言理解。而到那时,学生理解的不仅是语言,还有透过语言体味到的文化内涵。所以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将“文”和“言”的融合首先放在了对题目的探究上。经过对内容的梳理,题目其实可以用很简洁的“西山记”三个字来概括。那剩下的那些词语显然就是作者着力表现的,是具有一定的意味的。学生从这个角度就可以很清晰地意识到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匠心独运。
一旦将题目分解开来之后,那教学的进程是非常的流畅,就是处处从“游”的角度来品味“始得”和“宴”的意味。而且整个教学过程都是逻辑性的推进,显得自然流畅。在分析这些言语的意味的时候,并不是仅仅着眼于对内容的梳理,不只是将可以表现出这两个词的意味的内容挑选出来,而是还要透过这些内容去探究。如为什么先前得不到西山之游的境界?为什么这样的景色可以给作者带来这样的收获?两次游览都有宴饮活动,那这两次宴饮的意味相同吗?作者为什么要在题目中去表现这个“宴”字等等。目的是立足于文本的内容,依据文中的关键字词去探求字面意义之后的涵义。而且因为整个教学过程是逻辑性推进,所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在关键字词的理解上,可以解释出字面之后的涵义。
如果只是引导式地把学生的理解表现出来,展现他们的阅读理解等才能,那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在原有的理解基础上提升他们更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尽管有困难,但这也正是老师的价值体现。在这节课中,关于王安石的观点和中国文化中的小大关系,都需要教师点拨,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和理性体验。但在小大关系的理解上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其实在当初完全可以找两幅适当的图画帮助学生想象和理解。
因为时间有限,这节课没有花费什么时间去积累文言字词。我知道文言文的教学,积累文言词语是一个重点,但如何调节“文”和“言”的冲突,我费了些周折。如果机械地强调字词,无疑会削弱对“文”的赏析;如果不顾及“言”的积累,那又容易流于枯燥地分析。最终我发现了文中的一个精彩的过渡句,借研读这个句子,一来可以体现文言字词特殊句式,二来可以提纲挈领地概括文章的大致内容。所以在整节课教学的开始,我选择了这个句子来研读,感觉非常满意。
时间已经流逝,未来的美好还在将来的不远处。我愿且行且进,一直向前!
点评:
赵志刚老师2012年10月参加了山西省第九届“金钥匙”奖的赛课评选,最终获得了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他的这节《始得西山宴游记》也成为听课老师久久回味的内容和话题。
我们知道,日常的赛课,如果让教师自主选课题,一般不会讲文言文。原因有二:不疏通文句,内容不好理解;字斟句酌地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又失之于刻板机械,会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平淡和低落——这是赛课的大忌。再者,如果不进行文句理解,直接进入内容学习,又常常会有不切实际的架空分析之嫌。而赵老师的这节课却别出机杼,不仅避免了上述问题,而且,为文言文教学开辟了一条极好的途径。
首先,选准切入口,引导学生对文本探究和感知,进而提升其思维能力。
无论什么文章,都要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柳宗元的这篇散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致?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这一系列问题,教师在研究文本时已经明白,但如何让学生接纳和认识,必须有好的切入口,决不能不顾学情,强灌硬塞。赵老师在设计上就处理得非常巧妙。先选了文章的过渡句:“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理解句子的句式特点,异态的山水指什么,州是哪里,西山怪特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明确其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又进入到对课文题目的分析理解。这里,赵老师抓住了两个关键词语:“向游”和“始游”,通过对比,明确“向游”得到的是“身体的快乐,肉体的快乐”,即“身游的快乐”。而“始游”则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作者感觉到“自己与天地之气相应,与大自然共游,与万物相融为一。这是心灵与万物融合之后的精神提升,是灵魂获得的快感和抚慰。这是精神的快乐,是神游的快乐”。
按说,到此,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因为,教学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生也完全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受到了其思想境界的感染和影响。但,赵老师对学生思维引导还没停止,即作者为什么会在此次游览中获得这些感受?带着疑问,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得出:是景致的特点使然。这些景致与以往的相比,有两个特点:一是险远,二是契合了作者的审美趣味。教师的点拨也进而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尺寸之地,可以尽情饱览万物;小中蕴藏着大,大小又相对统一。这些设计,不仅有效地、直接地切入了文本学习,而且巧妙地抓住了课文重点,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学习,无形中交给了学生一把解读文本的钥匙。更为重要的是,赵老师的引导和点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知道,高中阶段,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尽管目前的教科书缺乏这方面知识的学习,但阅读文本需要逻辑推理知识,写作议论文更需要。所以,赵老师注意到了,设计中明确提到了,从教学效果看,学生也体味到了。
第二,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学习文本,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运用知识,才能深刻理解文本。赵老师在设计时非常注重这一点。比如,为了引导学生对作者“始游”高深境界的理解,联系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明确是景致的险远使然;还援引八大山人的画《乾坤一草亭图》等,分析大小相对的哲理;借用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名句,比喻作者心灵的自由……这系列知识的引入,形象有力,言简意赅,丝毫也没有教师掉书袋之嫌。既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品位。
第三,知人论世,巧妙地交代写作背景。
课文的写作背景是理解文本的重要依托,是把握作者为文的心理、思想和情感倾向,达到知人论世的重要内容。由于在以往僵死的教学模式中,写作背景总是简单机械地处理,即单列一块,放在“解题”“作者简介”之后,长期习用,使学生反感,使教学失色。倘若必须交代写作背景,该怎样引入?看来赵老师是费了一番思考的。我们从他的教学设计看,是放在理解“宴”字的作用和意味之中。作者是由于“永贞革新”的失败,才被贬到永州的,“向游”时由于心灵羁绊没有解除,所以,“宴”的目的是只求大醉忘却痛苦,是醉生梦死;而“始游”阶段的宴饮,却是在精神境界的提升之下,心灵已经脱离了先前的消极,体现出的是忘却烦扰,获得精神慰藉,沉睡的心魂被唤醒的状态。正是由于背景的适时插入,学生了解了与课文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知人论世,才真正认识到作品的价值,也使阅读作品的过程,成为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过程。
当然,这节设计还有诸多优点,比如,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贯穿于课堂始终;问题设计巧妙而富有启发性,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倡导学生、教师、教科书编写者、课文之间的多重对话,全方位进行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等等。相信我们在阅读之中都会有所感受。自然也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比如,自己设问多,学生从自己学习的角度提问题少。赵老师很年轻,爱读书,爱思考,更重要的是爱教书这一职业。有了这些,他一定会在短时间内有长足的进步。我相信!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始的同义词解析11-27
游山西山里泉作文12-21
日薄西山的意思和造句08-07
日落西山下的作文04-01
阅读自然得作文08-06
时间是无始无终的作文范文02-03
关于山西特产得作文范文09-06
作文得高分需要有亮点07-17
实践得真知高一作文01-24
小升初作文怎么才能得高分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