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经典名言警句

时间:2022-09-24 23:29:52 名言警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孔孟经典名言警句大全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名言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等。为了帮助大家积累更多名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孟经典名言警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孟经典名言警句大全

  孔孟经典名言警句1

  1.仲弓问仁,孔孟经典语录。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译文: 仲弓向孔子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出门办事,如同会见贵宾那样谦恭谨慎,治理百姓,如同进行重大祭祀活动那样严肃慎重。自己不想得的东西,不想做的事情,绝不要强加于人。(如果能这样做,那么)为国家办事就没有了怨恨,处理家里事也没有了怨恨。”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的话去做吧。”

  2.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富贵是所有的人都所希望的,但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它,就不能够接受。贫贱是人们都不喜欢的,但不通过正当途径,也不能随便摆脱。君子违背了“仁义”道德,怎么可能成名呢?君子即使在吃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里也不能违背仁的原则,流离失所时要这样做,动荡变乱时也一定要这样做。”

  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常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4.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

  5.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孝顺,总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但这却是很不够的,因为)对狗对马,也都能做到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6.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人要是没有诚信,那就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了。就象牛车、马车上没有车辕与横木相接的部分,牛车、马车怎么能够行走呢?”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实呢?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8.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看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

  9.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品德好呀,颜回啊!一竹筒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狭小的巷子里,一般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困苦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学乐善)的快乐。品德好呀,颜回啊!”

  1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学成自立,但很多事情是到四十岁才明白。五十岁时,我知道万事都有天命;六十岁时,什么话都能够听进去;到了七十岁,就是随心所欲也不会超越法度和规矩了。”

  11.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的近况,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为了追求一个崇高的理想,)经常发愤得忘记了吃饭,高兴得忘记了忧愁,连快要老了都不知道,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啊!’”

  1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称‘文’呢?”孔子说:“他才思敏捷而又喜爱学习,不以向低于自己的人学习为羞耻,这就是叫他‘文’的原因。”

  13.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奉承,富裕而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呢?”孔子说:“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仍然快快乐乐,富裕而爱好礼义的人。”子贡说:“《诗经》说:要像加工骨头、牛角、象牙、玉石一样,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端木赐呀,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已经发生的事,你就可以知道未来的事。”

  14.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孟子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先王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才有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用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施行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它那么容易。……没有同情心的,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

  15.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

  16.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齐宣王在雪宫接见孟子。宣王问道:“贤人也有这种快乐吗?” 孟子答道:“有。人们得不到这种快乐,就要抱怨他们的君主了。得不到就抱怨他们的君主,是不好的;作为百姓的君主却不与百姓同乐,也是不好的。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乐,同天下人一起乐,忧,同天下人一起忧,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17.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孟子·尽心下》)

  译文: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

  18.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19.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是要和义与道相配合的;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

  20.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万物之理我都具备了。反问自己,所具备的道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快乐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努力按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求仁的道路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孔孟经典名言警句2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3、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8、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9、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1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2、吾日三省吾身。

  13、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1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1、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孔孟经典名言警句3

  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二、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三、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四、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五、仁则荣,不仁则辱。

  六、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七、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八、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九、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十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十二、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十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十四、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十五、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十六、人皆可以为尧舜。

  十七、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十八、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十九、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二十、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二十一、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二十二、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二十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十四、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二十五、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二十六、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二十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二十八、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二十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三十、刚毅木讷,近仁。

  三十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三十二、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三十三、德不孤,必有邻。

  孔孟经典名言警句4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3、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6、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放于利而行,多怨。

  10、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11、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2、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15、不违农,谷不可胜食也。

  1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7、仁人无敌于天下。

  18、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19、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20、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24、人皆能够为尧舜。

  2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2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2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8、国人皆曰可杀。

  29、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30、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3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3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4、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6、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41、以五十步笑百步。

  4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43、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也。

  44、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45、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46、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47、仁者荣,不仁者辱。

  48、养心莫善于寡欲。

  49、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50、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2、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53、道不一样,不相为谋。

  5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5、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5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58、食色,性也。

  59、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60、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61、能够托六尺之孤,能够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62、惟孝顺父母,能够解忧。

  63、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64、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5、登泰山而小天下。

  6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7、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68、彼一时,此一时也。

  69、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70、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71、居移气,养移体。

  72、王顾左右而言他。

  73、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74、不学礼,无以立。

  75、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76、君子和而不一样,小人同而不和。

  7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8、志,气之帅也。

  79、人不能够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80、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81、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82、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8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84、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85、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8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8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8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9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关于诚信的名言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为政》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孟子关于诚信的名言

  1、彼一时,此一时也

  2、天下之本,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尽信书,不如无书

  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7、人不可以无耻

  8、仁人无敌于天下

  9、仁者荣,不仁者辱

  1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2、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3、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14、以五十步笑百步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6、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8、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5、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