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精选2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事迹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1
小王,是高新区上板城镇老爷庙村一名肢体残疾人,多年来经历过许多困难、挫折、别人的鄙视与冷眼,但在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活出自己,让别人看看。
40年前,xx因中风没钱医治,导致左侧身体终身残疾。面对命运的不公,他念完小学便辍学了。生活的波折虽然带给苦难,但并不能摧毁他的意志。他通过自学养殖家兔,有了养家糊口的能力,并在养兔的8年间获得了《河北日报》与张家口农专举办的养兔函授班结业证书。他萌生了办牛场的想法,10年间,起早贪黑、付出了超越正常人几百倍的努力,最终学到了养牛的'技术。自立的他,用仅有的资金置办了商店及乒乓球之家,供村民们健身、娱乐和平时闲暇时练习书法,在为村民们提供锻炼休闲场地的同时获得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他更是一个热爱运动,喜欢锻炼的健身达人,2018年8月参加了市乒乓球选拔赛,带着伤痛参加了河北省第九届残运会,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2
小蔡,男,中专,42岁,23岁的那年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的视力。他在家里人耐心的开导和妻子细心的呵护下,慢慢明白了作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首先要有对家庭的责任感。一次偶然的机会,家里叔叔带着他寻求残联帮助,参加市残联盲人按摩培训班。毕业后,先后在吉林省白城市及承德市从事按摩工作。2003年,在宽城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家里空闲的.房间开起了盲人按摩店。开店期间,通过到北京、保定、石家庄等地的参观学习,按摩技术更加精湛,按摩的人越来越多,在宽城小有名气。先后被评为市级残疾人专门协会委员、县盲人协会主席;获得省、市级优秀残疾人荣誉证书;在2015年分别参加省、市技能比赛,分别获得第三名、第一名。
他说,今天的成就是党和政府的关爱才换来的,现在有能力帮助更多彷徨无助且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他将按摩技术传授给16名残疾人徒弟,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自立。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3
小陈,1982年出生在平泉一个小山村。幼小时被查出来双侧髋关节错位。2002年,她考上了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08年,她开办爱妻爱子影像馆。2010年,残联让她参加了河北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习过程中,促使她萌生了一个决定,要办一所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2012年,她获得清华大学残疾人就业指导师证书,并多次获得市残疾人技术能手、市自强模范、平泉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等称号。
2019年7月,在平泉市残联领导帮助协调下,她着手创办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落成。这是承德市首家民办自主为残疾人搭建的就业创业平台。残疾人通过在孵化基地培训,除向企业输送外,能就业的,可直接在基地内就业;可以创业的,孵化基地内部可以提供场地和部分创业设备。目前,该基地已与承德市各县区多家爱心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帮扶共识,实现企业委托,定向培训、输送培训合格人才入企业就业的固培模式。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4
小张,48岁,中共党员。2000年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右腿落下了终生的残疾。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的一句名言点醒了她。2003年她被选为下店子村妇代会主任,并被选为村党支部组织委员,迈出了她人生中最靓丽的一步。工作中,她总是拿出100%诚心来完成各项工作,先后获得“河北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北省巾帼示范村”“全省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承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村”等省市级荣誉。
下店子村有各类残疾人41名,其中60岁以上残疾人14名,及时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为17名重度残疾人办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8户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申领双滦区残联下发的.每户800元公共服务性补贴,为9名残疾人办理低保,并办理了残疾人生活补贴。在2019年第29个全国助残日,她荣获“河北省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受到省领导的亲切接见。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5
小赵,男,1971年出生,大唤起乡人,视力一级残疾,创办了围场益康盲人按摩中心。
从一出生就是失明,但他并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经介绍,他到北京学习按摩技术,经历三年苦学。学业学成后,他回到家乡开始创业。他自己跑办相关手续、找场所、准备资金,克服各种困难。因为服务态度好技术水平高,客户多了起来,按摩中心也一点点扩大了。自己创业成功后,他尝试帮助残疾人,招收条件具备的残疾人学徒,传授给他们按摩技术,对家庭困难免除学费并给提供食宿。这几年,共招收残疾人学员18名。现大部分学员独立创办按摩店,也将爱心进一步传给他人。
他不仅帮助残疾人,还到敬老院给老人免费按摩。在汶川地震后他主动捐款。他常说,我虽然看不见蓝天,但我心中总是拥有不灭的太阳,它时时激励着我向上、向上,永不停步,我的帆船就要在黑暗中起航!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6
小周,男,1993年11月17日出生,兴隆县籍,出生因早产生病导致重度脑瘫,肢体二级,现就读于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2012年经河北省残联选拔,入选到河北省残疾人体育训练管理中心试训,后进入河北投掷队进行训练,主项标枪,参加2014年河北省第八届残疾人残运会标枪银牌,2015年四川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标枪银牌并打破全国纪录,同年荣获2015年度最美兴隆人称号。2018年参加河北省第九届残运会,获得铅球银牌,铁饼银牌,标枪金牌打破河北省残运会纪录,2019年杭州全国残疾人田径邀请赛,铅球第二名,2019年天津全国第十届残运会经过顽强拼搏,一举夺得男子标枪F36级全国冠军,并打破全国纪录,超世界纪录,创历史最好成绩,同时荣获铅球F36级铜牌。
xx正以他顽强的毅力,坚实的行动书写着特殊而又美丽的人生。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7
小宋,男,现年63岁,视力残疾一级,医疗按摩主治医师,营子区盲人协会主席。他于1987年进入保定按摩专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到营子区从事按摩工作,在营子区残联的帮助下成立了盲人按摩诊所。通过几年的刻苦努力,取得了国家盲人按摩主治医师资格证书,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按摩与导引》《按摩与康复医学》等杂志发表了中医推拿按摩论文,带出了2名徒弟。
xx掌握了一技之长,有了稳定的收入,他没忘记在自己困难时是许多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他尽自己力所能及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有一颗最善良最纯粹的心。30年如一日,他坚持为困难群众和老年人免费按摩,为他们祛除病痛。栾大姐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周大娘的颈椎病,还有许多的或熟悉或陌生的人受到他的帮助。在营子区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中,他耐心教授常见病和保健按摩知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8
小孙,1988年参加工作,后因在工作中发生意外导致肢体残疾。2014年3月由档案局转到丰宁残联工作至今。从事残疾人工作以来,对工作从不推脱,一直以开朗、豪放的精神感染着每一名残疾朋友和丰宁残联干部职工。
在丰宁残联人员少、任务重,全县“脱贫攻坚”背景下,凭借着热爱残疾人工作的一腔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残疾人事业上。把维护好残疾人切身利益作为残疾人工作者追求和目标,他经常走家串访,主动帮助残疾人排忧解难。尽管走路不方便,依然坚持带着微笑去了解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情况,并通过与残疾人本人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实际困难,利用相关政策给予解决。他甚至累到不能走路打吊瓶,也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他关心残疾人的.疾苦,在工作中始终如一地坚守“军人本色”,用自己的爱心换取残疾朋友满意和放心。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9
小李,现年47岁,肢体二级,系平昌县板庙镇大石社区居民。
2012年遭遇火灾导致全身重度烧伤。他并未因此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始终顽强不息地与命运抗争。为了摆脱贫困,他决定自主创业,利用自学的养殖技术探索建立了以养殖业为核心的脱贫模式,启动建设土鸡养殖场。通过不断艰辛努力,现每年出栏土鸡15000只,存栏7000只,实现销售额近70余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他知恩图报,引导周边村民养鸡并毫无保留地免费传授技术,低于市场价提供鸡苗,并帮助村民推销。还引导村民摒弃“等、靠、要”的落后思想,树立“安贫可耻,勤劳致富”的观念。
2018年被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授予四川省脱贫攻坚奋进奖,2021年被县残工委授予脱贫攻坚自强不息先进个人,被中央、省、市媒体报道脱贫致富不忘帮乡邻的.优秀人物。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10
小刘,现年47岁,双目失明,评定为视力一级残疾,系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五社居民。
2005年外出务工,在工地上进行爆破时不幸造成双目失明,他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顽强拼搏,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发展养殖业,年出栏生猪100多头,年纯收入30余万元。他和他妻子自养母猪、仔猪,双目失明的他自配饲料、自己饲养、清扫圈舍。凭多年摸索养猪经验现有成熟技术,在多次猪瘟来袭时,他的养殖业没有受到影响。
他凭借勤劳双手,养育三个子女,新建三层的.楼房,得到了全村的老百姓尊重和钦佩。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11
小冯,现年50岁,双眼失明,评定为视力一级残疾,系得胜镇农丰村人。
他眼虽失明理想却不盲,一心斗志昂扬奔小康。2007年、2008年、2010年残联免费送到成都、巴中、绵阳等地进行专业的按摩技术学习培训,获得盲人按摩高级职称。他忠厚诚实,踏实肯干,克服重重困难,钻研按摩技术,心中一直怀揣干事创业热情。
2011年终于在平昌县政法街社区开起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盲人按摩店,2019年又在平昌三江大道开设了第二家盲人按摩店,共安置13人就业人员其中包括7名残疾人。通过多方努力实现了创业梦想,不但自主居家创业,还带动其他人走上就业岗位。近年来,为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以顾客满意度为己任,不断到省、内外学习和进修按摩推拿技术,让按摩推拿水平得到提升,对同行业来说,他的按摩技术可数一数二,得到了顾客的认可和好评。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12
小潘,现年47岁,肢体三级,兰草镇梁桐村1组居民。
90年代初外出务工因机械事故导致右臂扎断截肢。他没有因身体的残缺自暴自弃,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笑对生活,不甘于落后,有股不服输的`勇气。为了撑起整个家庭,想方设法寻找生存之路。于是开办菜籽油加工、从事生猪养殖和建筑施工,创造年利润40余万元。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二孩考上重点大学,在村交通要道自建楼房,努力实现了人生价值,是全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他的先进事迹于2020年12月被县电视台宣传报道,2021年被县残工委表彰为脱贫攻坚自强不息先进个人。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13
1993年12月,小柳出生在承德县仓子乡马家营村,一周岁后,患有先天侏儒症,属于肢体类残疾。她身残志坚,不向命运屈服,自幼就勤劳刻苦。初中毕业后,她不但能帮父母干农活,还坚持锻炼肢体力量。
20xx年她经市残联推荐为省残疾人运动队运动员。2014年,她参加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获F40级女子铁饼、铅球第1名,获“体育道德风尚奖”。2015年,参加田径世锦赛获F40级铅球第4名,同年获全国第九届残运会F40级铅球第1名之后入选国家队。2016年,在第十五届夏季残奥会F40级女子铅球决赛中获第四名。2018年,夺得第三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F40级女子铅球、铁饼两枚金牌。2019年第十次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女子F40级铅球项目冠军。
小柳凭着勇往直前的力量,奋勇拼搏的精神,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心和勇气,不懈坚持和努力,为家乡争光的.同时,也为自己开拓了一条崭新的人生之路。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14
小曾,女,45岁,出生于丰宁一个小山村。健康阳光的她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在她10岁的一天,一场车祸夺取了她的右手。身体上的残缺并没有让她向命运低头,她凭借顽强的毅力,勇敢的.向命运挑战。2009年夏天长到丰宁残联工作,学会单手电脑打字,单手硬笔字,还掌握了为残疾人服务的政策和知识。
“人身体上的残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心灵上的残疾”,这是从事多年基层残疾人工作的xx,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她常用这句话激励身边的残疾人,也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诠释着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她说,跑步让她更加的健康自信,不断的突破自我。她先后多次参加国家、省残运会,多次争金夺银。特别在20xx年第九届省残运会上,年近45岁的她夺得“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决胜千里需要韧性,人生的辉煌需要坚持,她用自己乐观与永不服输的斗志谱写了一首生命的赞歌,展现了新时代最美残疾人的形象。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15
xxx,男,汉族,1966年6月生,小学文化,家住左家乡蚂蚱河村,现任蚂蚱河村残疾人专职委员。“我常常忘了自己是一名残疾人,在我看来,不逃避现实,勇于拼搏,创业者也没有残全之别。”49岁的xxx,用艰难创业的奋斗过程诠释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1982年,xxx因家庭生活窘境而辍学打工,当时吃苦耐劳,意气风发的他梦想着干出一番事业,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一次不小的玩笑。17岁时,他因意外,造成肢体残疾,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迷茫过,消极过,折翼的雄鹰并没有因此断掉翱翔的念头,最终他选择勇敢的面对这一些,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18岁,他踏入社会这个大熔炉,与命运顽强抗争,一路摸爬滚打,一路风雨泥泞,在党和政府惠残政策的帮助下,他有了自己的房子,组建了温馨的家庭,创下一份拥有31个大棚的食用菌产业,叙写了身残志坚,质朴平凡的人生路。
“我从不认为自己肢体残疾就可以回避责任,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的,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但我不能因为自己残疾就碌碌无为过一生。”当我问起他的创业历程,xxx语气中多了几分坚定。他在创业前,除了种地没有赚钱的其他办法,2013年,在参加完县残联组织的技术培训会后,xxx决定种植食用菌。刚开始的他,一无技术,二无资金,在乡政府的帮助下,他成功申请贷款10万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开始了创业的第一步。当时的xxx在食用菌种植领域还是一个“门外汉”,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技术上的重重困难,在乡政府安排的老种植户的引导下,凭着虚心求学,大胆创新的精神,靠着坚强的毅力,精心的经营,在第一年,食用菌便有8万元的收入。成功的第一步使xxx干劲更足了,随着不停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他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xxx靠着自强自立和努力拼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开拓了一番新的事业,可是看着和他一样的残疾人,生活依然很困难,x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忠厚实在的他有一股闯劲和干劲,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在食用菌种植期间,他积极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开拓他们的眼界,增强他们面向社会生活的坚强自信心。仅第一年,xxx发出的工资就达5万余元,他还积极动员周围村民种植食用菌,毫无保留的给予新的种植户免费技术指导,成为全乡残疾人自强创业的'模范。经过三年艰难的打拼,xxx目前已搭建大棚31个,种植食用菌6万余袋,年收入达6万元,每年带动就业人数10余人。
残疾人本身就特别需要他人和社会的关爱,而xxx却做到了去关爱别人。从他担任残疾人专职委员以来,在发展种植好食用菌的同时更是扑下身子一心一意为残疾人服务,他工作求真务实,勤奋努力,在残疾人专职委员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身残志坚的xxx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残疾怨天尤人,而是自强自立,敢于面对现实,乐于面对生活,勇于面对挑战,以平淡的心态面对人生,虽说在别人看来,他没有传奇故事,但他积极进取,勇于拼搏,乐观向上的开拓精神改变了他的人生。他常说,“是政府帮助我,找到了自食其力的路子,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我们更坚信,创业者没有先后之序,没有大小之分,更没有残全之别。身残志不残!身体的残疾给他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他没有被这压倒,他,一个平凡的人,他要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残月依旧照乾坤!希望他的事迹给所有身患不幸的残疾人一个启示:弱者不是残疾人的代名词,怜悯和同情不是他们的期待,创造与奉献才是他们真正的追求!
目前,xxx的食用菌产业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他表示,他一定不辜负各级残联对他的期望,他争取把食用菌发展的更好,并开辟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就业,带领更多的残疾人,走出一条自强创业的新路,为创建和谐社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16
xx年,25岁的夏因为勤快又热心,被公开招选进了古城社区,当了一名社区主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与残疾百姓息息相关的平凡岗位上一干就是四年。这些年来,夏旭君心中时刻装着残疾人,同残疾人交朋友,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她把爱心无私奉献给了这个特殊的群体。社区残疾人哪里需要她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她是操持社区残疾人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大事小事都操心。她的仁爱温暖着每一位辖区残疾人的心坎,大家都亲切地称她"小老夏"。
一、她以诚心为残疾人安了一个温馨的家
残疾人是社区人群中最需关爱的弱势群体,小夏深知"家"对于社区65名残疾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为了给残疾人安一个温暖的家,她多次主动和县残联联系,取得了县残联的'大力支持。20xx年初,松阳县第一个"社区残疾人协会"在古城社区挂牌成立了。"残疾人之家"建起来了,小夏时刻不忘如何让这个家充满温馨和暖意。
每天到社区走街串巷的转一圈成了她的"必修课",她发动社区居民去关心、帮助残疾人,逐步建立了40余名社区建设积极分子参与的残疾人工作网络,全面摸清辖区内65名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建立了规范的残疾人数据库。
每逢节日,小夏都把残疾的孤寡老人接到残协共度佳节,并组织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在此之余,为了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小夏又跑社区共建单位,购置了残疾人文体娱乐用品和电视、VCD等电器,建立了社区残疾人活动室,经常组织残疾人开展如游园竞赛等各种文体活动。同时,为了便于残疾人与自己联系,她还专门制作了"爱心服务卡",上面印有她的手机和电话,残疾人只要有困难,她是随叫随到,毫不含糊。如今,社区残协被残疾人亲切地称为反映情况、交流信息、倾吐心声的一个温暖的"家"。她,成了这个家真正的"主人"。
二、她以爱心为残疾人伸出一双温暖的手
过去,社区残疾人有什么事都得跑镇政府或县残联,自小夏担任了社区残协主席后,他们有什么就直接找小夏了。小夏以"心系残疾人,奉献爱心"为宗旨,为了提高社区单位和广大居民"扶残助残"的积极性,小夏想方设法整合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了社区残疾人"爱心超市"和"爱心基金"。哪位社区残疾人亟需生活物品,只要他们看中了哪样,小夏就会将物品主动送上门;哪一位残疾人遇上棘手的困难或资金问题,小夏就慷慨解囊或启用"爱心基金"为他们解燃眉之急。
20xx年6月,社区70岁残疾老人张大妈因心肌梗塞住院,家中困难,交不起医疗费,小夏了解情况后组织了一次捐款活动,社区居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次性捐款近3000元。张大妈眼含热泪说:"夏主席的爱心感染了大家,我生活在这个社区感到无比温暖。" 老人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夏旭君处处关心残疾群众,心系残疾百姓生活的高尚情怀。她,用爱心为残疾人编织了一条"爱心纽带"。
三、她以热心为残疾人撑起一片温暖的天
"悠悠万事民为先,百姓才是头上天,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每一位残疾人,任何事情都要说到做到。"这是小夏常说的一句话。近几年,社区残疾人的就业一直是夏旭君非常关心的问题。为掌握全面情况,她进张家,出李家,对社区每一位残疾人的家庭状况、年龄和特长等基本情况做到了然于胸。然后跑上跑下拓宽门路,掌握信息,并在社区建立了残疾人与用工单位供需信息网、求助簿,利用社区与辖区单位和县残联的协作关系,创造就业机会。
早年丧父又患小儿麻痹症的年青人叶峰,心理比较闭塞,几经就业都干不下去,总觉得自己很没用,针对他的这种思想,小夏用心理帮扶的方法以其身边典型的残疾人事例来说服和鞭策他,使其心绪稳定,并通过县残联劳服所安置其到浙江恒逸聚合物有限公司就业。几年来,小夏帮助残疾人和残疾人的亲属(儿女)落实就业16人,占社区有劳动能力残疾人总数的47%,为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在小夏的工作轨迹里,还记录了一则则为残疾人帮困助学、落实社区残疾人生活保障、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等等而忙碌奔波的事例,不胜枚举。她,为残疾人撑起的是一片蔚蓝而温暖的天。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崭新的每一天,抹亮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她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丰功伟绩,只有诚心、爱心、热心和执著的追求,甘于奉献的精神。她,用赤诚的心浇铸着一种信念———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17
XXX,1977年生,肢体一级残疾,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国峰铭匠皮具店手工皮具制作维修师。
伴着喜庆的爆竹声,齐齐哈尔铭匠皮具护理的第二家门店开业了。这个连锁店的老板就是XXX,一名肢体一级残疾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他身残志坚,艰苦创业,二十多年来,闯出了一条致富路,并带动其他残疾人一起创业回报社会。
XXX出生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山村,三岁时因患上小儿麻痹症落下终身残疾,他只能靠两个膝盖走路。从小到大经受过无数异样的目光,他过早体会到了命运的不公,也磨炼出了他不服输的`性格。16岁时,因为身体原因,再加上家庭收入拮据,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妈妈背着他来到齐齐哈尔学习修鞋技术。社区为他办理了低保,工作人员还经常来XXX家与他畅谈,将一份份生活救助物资送到他的手中。结婚时,社区工作人员同他的爱人深入交谈,请她善待这个社区一直关爱的残疾人。舅舅为他引荐了修鞋师傅,XXX当起了补鞋学徒。凭着勤奋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XXX修鞋的手艺进步很大,师傅不仅不嫌弃他是残疾人,还经常鼓励他,把所有的技术都教给他,不到一个月他就学会了修鞋,凭借着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儿,几年后,他有了自己的修鞋摊位。
虽然只是个路边摊,每天风吹雨淋,但孙国锋心里很高兴,更有一种成就感,因为“我能养活自己了”。随着修鞋需求的减少,孙国锋在做了几年拉脚的残运司机后,开始进入皮鞋皮具护理行业。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孙国锋踏上了进修的征途,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炼,双手经历刀口无数次的新生和愈合,他成功了,做出了精美的皮具。
20XX年,XXX有了第一家门店,他本着“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技术和人品得到大家的认可,店里的生意蒸蒸日上,业务范围也从修理皮鞋扩展到皮衣、皮具护理等。店里聘用了3名生活困难的残疾人,还陆续招收了16个徒弟,不仅传授技术,还帮助他们成功就业。
未来,XXX要把门店扩大,教会更多的残疾人皮具护理技术,带动和鼓励他们创业和就业,脱贫致富,活出自身价值。他坚信,创业者没有先后之序,没有大小之分,没有残全之别。他们虽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只要心中有梦,一丝不苟去追求,就一定会成功,会创造出奇迹。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18
XXX,197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20岁时因强直性脊柱炎造成肢体四级残疾,他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向更多残疾人朋友传递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
初中毕业后XXX自学了理发技术,20XX年开办了自己的理发店,现在已经是一位有着20余年从业经验的理发师。
20XX年,乐观上进的XXX通过考试,成了鸡西市恒山区二道河子办事处残联的一名残疾人工作者。他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因为这是一个联系残疾人的平台,是走进残疾人心灵的窗口,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在工作中他团结同事,秉承着热情服务、敢于奉献的精神,尽自己的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想在新的工作岗位创造价值,想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更想将自己的这份自强自立的精神感染到每一位和他有着同样遭遇的人。
20XX年,XXX加入了二道河子残联组建的“阳光服务队”。他始终心系残疾人群众,像对待亲人、朋友一样用自己的热心、爱心、耐心、诚心服务残疾人。在日常的入户走访中,XXX发现很多行动不便、出行困难的残疾人出门理发的难题,他制定了一个定期为出行不便的残疾人上门理发的服务计划,执行至今。这种免费理发的助残志愿活动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实实在在地走进了残疾人的心里,切实地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二道河子残联“阳光服务队”从20XX年成立至今的8年时间里,共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理发千余次,能够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残疾人提供便捷服务,XXX他感到很满足。
XXX总说,要用感恩的脚步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路,牢记党恩,回报社会。多年来他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锤炼意志、增长才干、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他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19
XXX,48岁,中共党员。20XX年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右腿落下了终生的残疾。张海迪“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的一句名言点醒了她。20XX年她被选为下店子村妇代会主任,并被选为村党支部组织委员,迈出了她人生中最靓丽的`一步。工作中,她总是拿出100%诚心来完成各项工作,先后获得“XX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XX省巾帼示范村”“全省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XX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村”等省市级荣誉。
下店子村有各类残疾人41名,其中60岁以上残疾人14名,及时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为17名重度残疾人办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8户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申领双滦区残联下发的每户800元公共服务性补贴,为9名残疾人办理低保,并办理了残疾人生活补贴。在20XX年第29个全国助残日,她荣获“XX省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受到省领导的亲切接见。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20
xxx,男,1959年5月生于浙江省。幼年失去双手,1981年开始自学摄影,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并多次在各种影赛中获奖。xxx于2006年5月20日在家乡浙江省临安市启动“生命之光”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100位残疾人精英的摄影活动。经两年多的时光,他先后独自走遍全国100多个县及港、澳、台地区,行程达6。3719万公里,采访了各行业100位残疾人精英,拍摄图片4。5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2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86万字。2007年5月,xxx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由他拍摄的100位成功残疾人士的照片《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中国百位残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没有健全的手或脚、甚至身体不能直立的残障人士的成功故事。
49岁的xxx说:“我选取展示他们阳光的一面,而不去关注他们肢体的残缺。尽管拍摄残缺更有视觉冲击力,但我期望这些作品能带给人们期望和鼓舞。”为了这组照片,他花了近3年时光。
“我期望这些作品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大家照到自己:这些伤残人士在这种状况下做事都能成功,每个人都更就应用心做事。”
如xxx所努力的,照片鼓励了很多参观者。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8岁的葛斌用手语说:“来看展览之前,我感觉十分迷茫。但看到这些照片,我很感动。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他指着一个肢残运动员的照片说,“我能够感受到她很努力!”
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9岁的刘建超用手语说:“我来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那里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不幸成为残疾人,他们更需要用这些故事来进行励志教育,勇敢地应对生活。”
从1岁落入火炕失去双手后,xxx对于生活的磨砺便不再陌生。他用双腕夹笔写字、两次考上大学却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顿中,同学寄给他台旧相机,22岁的他开始用双腕操作这台“精密仪器”,走街串巷为村民拍照,两年后在上海第一次获奖。
“摄影让我第一次有了自信。以前我很内向、封闭自我,因为我清楚自己跟别人不一样。”……、xxx说,“当别的摄影师,拍拍我的'肩膀说,‘老郑,拍的不错啊’,我才觉得我和他们一样,在艺术上也能创造出好作品。”
xxx曾在浙江省临安市残联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更熟悉残疾人的感受:“残疾人比较敏感,有时,你的一个眼神、一个不屑的动作,在常人看来没什么,但对于残疾人可能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多想。这也能够理解。”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21
xx,女,汉族,1973年生,视力残疾,一级钢琴调律师,xx市人。现北京新乐钢琴调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系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调律分会会员。幼年患先天性白内障双目失明。22岁毕业于北京盲校钢琴调律班。2002年10月创建北京钢琴调律网,2004年出版《xx:耳边的世界——中国第一位女盲人调律师的.自传》,同年12月被xx卫视和新浪网评为《感动2004》十大真情人物。
盲人钢琴调律师xx的故事有点传奇,但都是真的。3个月大的时候,因为先天性残疾,xx被父母遗弃,是姥姥收养她并抚养成人。
xx自小对音乐比较感兴趣,学过很多乐器。自打学调琴开始,她每天总是十三四个小时泡在钢琴边,仔细摸,用心记。学调律还必须会修琴,一个盲人手拿锤子钉钉子、刨子刨木头,受伤总是难免的,学习调律那段时间,她手上就没有一块好肉。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22
xxx,男,42岁,1974年5月7日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大专学历,无党派人士。2002年3月和2014年5月荣获延川县“全县自强模范”2003年3月荣获延川县“全县扶残助残先进个人”2007年12月和2011年1月荣获延安市“全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
有这样一句名言:“上天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为了让你演出一段绝地反击的精彩故事”。我们的主人公xxx就是用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非常完美的诠释了这句名言。
xxx出生于在延川县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的降临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是如此的幸福美满。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1岁时xxx因发高烧而导致大脑损伤,四肢残疾,语言障碍落下终身残疾,这个突然而来的打击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医生的结论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都让生命中所有的色彩,黯然失色,生活都无法自理,更遑论前途如何了。在这样的病痛中,xxx经历了无比心酸的童年,当别的孩子玩闹嬉戏的时候,他只能躺在床上含泪旁观,当别的孩子都到达学龄步入学堂的时候,他却被拒之门外,肉体的痛苦和内心的煎熬让他经历了太多委屈和压力。但是,他没被命运的不公打倒,他如同一个蓄势待发的弹簧一样,所有的压力,都逐渐变成了他前进的动力,他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向命运发起挑战。
一、身残志坚,立志高远
小学毕业后,再没有学校愿意接受他,没关系,他开始了自学,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初中的全部课程。从古今中外很多伟大的残疾人的经典事迹上,他渐渐明白,不是只有四肢健全的人,才能做出一番事业,他立志,一定要做个对家庭负责,对社会有价值的人!16岁之后,他对知识的渴求和提升自己的欲望愈发强烈。为了自食其力,他先后学习无线电器维修技术、学习钥匙修配技术。虽然通过这些实用技术,他已经能够自食其力,家人无不为之骄傲。但是这却都不是xxx的志向,他从小被病痛缠身,他内心,是多么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让他身上的悲剧,不再重演到身边的.人身上。于是他又开始努力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并且不断的拜师于县里有名气的老中医。三年的刻苦学习之后,他仍觉得自己所学不系统,理论实践还欠缺很多,于是他从1992年秋季开始,先后报考了安徽省高校科教函授部中医大专班、西安泰英培训学校。历经5年寒窗苦读,如愿以偿的拿到了两个学校的中医大专毕业证书。
二、艰苦创业,妙手仁心
有了很深刻的理论学习,xxx觉得是梦想转化为现实的时候了。1998年底,xxx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世俗的偏见,在延川县城南开办起了个体“南关二娃门诊”。刚开始,大部分病人只试探着开个处方,不买药。大家对他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甚至有歧视和嘲笑的目光。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房租、护士工资付不起,药品还是一粒卖不出去,别说盈利,本钱也快赔进去了。他心急如焚,但是本着对梦想的执着和内心强大的自信,他一直在坚守。直到1999年底“南关二娃门诊”逐渐取得了人们的信任,成功的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在成功创业之后,他从未忘记自己学医的初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从1998年医学专业学校毕业办起诊所,至2013年15年期间,xxx先后为残疾人无偿义诊12000多人次,减免医疗费10万元以上。
三、推己及人,助残为乐
xxx在生存、经济条件逐渐好转的情况下,他又把精力放在了残疾人康复事业上,他深刻明白,残疾人是多么需要帮助和指引。他一路走来的经历,所有酸甜苦辣,都让他变得对同是残疾的人群,有着非比寻常的同情心。在自己能力逐渐增强的时候,一个声音一直在他心中越来越响亮,“我一定要为残疾人做些事情”!2008年12月底,在他多方努力之下,延安市卫生局批办了“延川县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门诊部”,这是全市唯一一家残疾人诊疗康复为一体服务机构。2010年1月1日,同样是在他的努力下,延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办“延川康健大药房”。他的事业逐渐大了,他对残疾人的帮助也变得更加直接和频繁。
除了物质和经济上对残疾人的帮助,他本人还以“助残日”为契机,边义诊,边宣传,激发民众助残的热情。扶助残疾是一种社会美德,这一美德在xxx的心里比常人构筑的更有份量。通过助残日的义诊宣传活动,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助残热情,形成了延川全县范围内的助残氛围。
四、心怀大任,回馈社会
xxx经常对人讲:“人活着就要奋斗,人生之路,再苦再难也必须走,要用自己的微薄力量,不断回报社会”。xxx不仅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他克服自身困难,先后多次到偏远乡村义诊,送医送药到乡村。几乎走遍了沿黄三乡镇的偏远村庄。即便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他都没有放弃过自己坚持的脚步!生活的压力也许压弯了他的脊梁,但却从没有压倒他做人的品格!
为了更好的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和就业问题,xxx通过多方考察,认真学习后,于2014年4月投资260余万元开始筹建“延川县爱鑫服饰有限公司”。从前期租赁土地,构建厂房,购置设备,厂子建成之后,立刻为35名贫困残疾人解决了就业,未来还要努力让100名贫困残疾人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共同富裕,实现同奔小康。
五、天道酬勤,有徳者彰
论语里有过这样一句话,“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皆济天下”!xxx正是这样的有德君子,他以残缺之躯、勤奋之心、悲悯之情、凌云之志、谱写了一曲身残志坚,大爱无疆的青春赞歌。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 篇23
小黄,男,汉族,1986年出生,四川邻水人,大学专科,中共党员,现任四川邻水县黎家镇搭界寺村村支部书记。2008年一次意外事故摔伤了左手手臂,造成左手关节坏死,经过长期的治疗,成了一名肢体三级残疾人。大学毕业工作不久,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当上了年薪20余万元的科技公司总经理,而且连续开设了三家品牌服装专卖店,然而,正当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在为他事业上的成功感到高兴和自豪的时候,他却决定辞去高薪工作,跳回“农门”回家当农民。
返乡种植生态果蔬
刚回到老家的他,好不容易找到种植生态果蔬这一个好项目,却又缺乏技术和门路。虽然起步困难重重,他积极向县、乡的相关部门咨询发展政策、路子,向身边的种养殖业能人请教。
他发现大规模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就是将农民手中的土地流转出来,集中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使用。为此,他首先将自己老家邻近的几个社作为目标,让村民们将土地流转给他集中统一管理使用。
2013年5月,成功创建“黎家乡残疾人创业园”,并带头成立了“文唏果蔬专业合作社”,专业种植高山绿色生态瓜果蔬菜。
2015年小黄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模式,通过众筹、土地入股,资产收益扶贫等模式,把分散农户组织起来,解决单家独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的`许多问题,他在采取1+3+6(园区6成+贫困农户3成+村集体1成)的经营模式,在当地得到广泛相应。
带领全村脱贫攻坚
小黄任职村支部书记后,小黄为300多户贫困户解决增收难问题、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解决了全村的安全饮水问题。
截至目前,全村“一低五有”情况已全面达标,2019年实现全村顺利脱贫。2019年小黄同志被评为广安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勇敢的残疾人的事迹】相关文章:
残疾人事迹02-24
优秀残疾人事迹12-23
残疾人成功的事迹12-23
残疾人物事迹12-24
最美残疾人事迹12-29
残疾人优秀事迹01-12
有关残疾人的事迹02-01
残疾人就业事迹01-20
残疾人事迹材料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