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

时间:2023-01-09 17:45:54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11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什么样的事迹材料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11篇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1

  叶树元,男,三台县水务局干部。主要先进事迹:他只是个普通的公务员。15年来,他共拿出30多万元资助了33名贫困女生。尽管他债台高筑,家庭破碎,寄人篱下,但他无怨无悔。为让爱心助学不因缺钱而停顿,他到城郊包了几亩土地种花,在城里开了两家花店卖花。为节省费用,他自己种花,自己运花。钱仍然不够,他又承包一些单位的绿化工程,还利用自己摄影的专长,与人合作制挂历卖。备受众人尊敬的叶树元,怀着对妻子和女儿的无限愧疚,离婚了,把全部家产留给妻子,自己扫地出了门。他说:“我的资助是要回报的,就是要受助者勤奋学习,好好做人,感恩社会;而不是给我什么,也不是组织和社会给我什么。尽管我已欠债20多万元,但还是要把这项爱心工程继续下去。

  祁志富,男,涪城区滨江社区居委会主任。主要先进事迹:从事社区工作二十余年如一日,风雨兼程,克已奉公,心系百姓,工作上能积极主动、任劳任怨,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群众的贴心人”,积极带领社区全体同志学习新时期社区工作的新知识,社区工作有声有色,在社区内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他常常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免费为社区贫困居民、五保老人家庭疏通厕所、厨房下水道,为社区贫困居民、农民工子女联系上学等公益事业,得到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评价。XX年被市委评为“最佳文明市民”,多次被各级党委、政府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帅兰,女,江油市兰兰糕点城经理。主要先进事迹:几年来,帅兰对灾区人民、残疾儿童、孤寡老人、希望小学、贫困学生共捐款近10万元。XX年六一儿童节为18所学校捐款2万元,为江油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儿童捐款1.5万元打操场坝。XX年六一儿童节前又给云集乡小学、长城特殊学校、胜利街小学等15所小学及幼儿园捐款捐图书共计12400元等。XX年-XX年荣获全国“光彩之星”、XX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XX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个体工商户”、XX年荣获四川省质检局“质量、信誉双赢单位” 及四川省“aaa级守法诚信单位”、XX年被评为四川省“诚信个体工商户”、XX年被四川省九部门授予“优秀个体工商户”XX年至今先后被绵阳市、江油市评为“文明服务示范单位”、“消费者满意单位”、“放心购物示范店”、“先进个体工商户”、“诚信个体工商户”、“先进纳税个人”、“江油市劳模”等荣誉称号。

  童茗清,女,西南科技大学退休干部。主要先进事迹:每年坚持为人民子弟兵和警察做鞋垫,用自己卖鞋垫的收入支助贫困学生,帮助困难大学生寻找见习工作机会并为他们介绍家教工作,帮助学业偏科的学生完成学业,先后为116名学生在思想道德、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为灾区人民献爱心,捐物120余件,帮助学校有困难的老师代接小孩,用真情感动人心,用爱心感动社会。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2

  xx,男,1971年出生,xx市武进区xx中心小学教师。他,没有更多的语言,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浪漫的风景,有的,只有一只犟龟般的固执和不断的穿行,xx,湖小集团的一名普通党员,默默穿梭在西部,用自身的真情和激情,演绎着武进教育的格桑花情怀。

  很多地名,我们只是在大灾大难后才刚刚熟悉,从玉树的称多,到舟曲的邻县宕昌,从高海拔的西藏,到封闭的贵州革命老区,留下了xx老师静静而又坚实的一串串脚印。做为新教育‘魔鬼团队’一词的创始人,做为西部格桑花的一名义工,做为湖小西部发展委员会核心成员的他,怀揣着‘蝴蝶和毛虫’项目,承载着智教的情怀,满载着对西部的热情,他只想用湖小‘天天向善、天天向上’的力量把所有对教育的理解都留在他走过的每一寸西部的地方。

  湮灭在湖小三百多名教师中的他,平凡而又不普通,但在真正了解他的湖小人心目中,他与众不同:蔓延的书卷气、朴实无华的为人处事,低调无私的大爱情怀、率先创优的做事精神,默默的影响着每个湖小人。在湖小有一种智慧,被称为‘老马智慧’,给同事出点子、为其他科室想新招、帮新老师解决在课堂中遇到的难题,老师们总是说:有困难,找老马。从湖小‘2+1’爱心社、‘单亲爸爸’联盟,到轰轰烈烈的‘168’爱心工程,再到30个安康结对助学的孩子,他的爱心弥漫在校园,他的雁阵效应感动了更多湖小人的爱心。

  从20xx年踏上西藏支教的那一刻起,他暗自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要为西部教育付出自己可以付出的力量。从此,他利用每年的暑假,20xx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一年都行走在西部教育的路上。从贵州凤岗,一个只长土豆、只产黄土,连空气中都充满着呛人的辣椒味的西部偏僻县城;从闭塞的甘肃宕县到受黑砖窑株连的山西绛县;从苏北的革命老区到浙江苍南山区;从蓝天白云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摘取的西藏到高海拔的可可西里边缘玉树,他孤独而铿锵的一路行走。从有效教学到儿童阅读、从教师培训到学校管理讲坛、从教师专业成长到课堂示范教学,从经济资助到发动湖小人结对贫困,他毫无保留的播种着一所武进教育人的经验和管理心得。他说他被西部孩子渴望学习的眼神、西部老师在那么艰苦环境下仍然挚爱教育的精神所打动,所以他愿意迷上西部教育,迷上了那些西部支教网站,迷上了各类民间基金组织和志愿者团队。他说:支教不是最终的目的,智教才是最好的共同提高。

  xx老师对教育的爱恋,不是名声雷动的波澜、不是叱诧风云的绚丽、不是眩眼夺目的彩虹。正如湖小人常常问他的:是什么让你有理由万里奔波、甘愿付出,他只是淡淡的一笑,朴素的来一句: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教师,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3

  郑X X,男,35岁,大学本科。于20xx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古浪县大靖职教中心教师。十五年来,他始终坚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为人师表。他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扶贫助残,帮扶助学,随时随地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着力所能及的好事。被乡亲们誉为“公益路上的好老师”。

  郑老师从教十五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不论在哪个单位,他都能做到服从分配,任劳任怨,无论学校安排什么任务,他都毫不犹豫地愉快接受,并按时完成任务。工作中严于律己,始终按照人民教师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认为这就是一位普通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的体现,是勤恳踏实工作的行动,是取得成绩的前提。他经常提醒自己,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努力做一名让领导放心、让学生欢迎、让社会满意的人民教师,这就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除了管理工作外,他一心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教学工作上。20xx年8月到20xx年5月的四个学期中,由于专业课老师非常缺,他同时担任卫生专业的四门课程,每门课都是近400页厚的长篇大论,而且每天都要各上一节。他每天晚上要写四个教案、设计多媒体课件、批改作业,白天上课、检查学生的背诵和掌握情况。有时三、四门课紧挨着排在一起,他就上完第一节上第二节,紧接着第三节、第四节,每天至少有两节课是连着上的。除此之外,还要处理班上的卫生、

  就餐、纪律、宿舍、安全等各种日常事务,遇到上级检查或学校其他活动就更忙了,有时候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家中大小事情更是无暇顾及,接送并辅导孩子、全部家务均由妻子一人扛着,累极了妻子也常唠叨:“你们单位那么多人,就你最能?就你会干工作?就你一个人是老师?一天到晚全顾着人家的娃娃,自己的娃娃却顾不上,没见过你这样当老师的!”他知道自己愧对家人,然而还是耐心给妻子解释:“这是职责所在。既然干了,就要对学生、对家长负责,对学校、对社会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否则我的良心会受到谴责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所教的班级在“三校生”高考中均顺利考入省内外高职院校,当年他被古浪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赢得了领导、同事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教学工作中,郑老师总是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到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成长轨道上来,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不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外活动,他总是习惯性地观察着每个孩子的行动、语言、表情等各种动态。比如赵婧婧今天格外活泼,说话声音比平时响亮得多;张梅表情呆滞,不大说话;小樊最近发言特别积极;杨小明今天总是躲避着老师的目光;总是提前到校的高志伟今天意外地迟到了;平时总干干净净的黄立娟连续穿了两周的脏衣服……通过及时敏锐地捕捉这些信息,然后小心翼翼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引导、鼓励学生说出其喜悦、快乐、忧伤、难过之所在,进行适度地说服、鼓励、劝导、帮助和抚慰,同时在生活上尽可能地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

  助。

  20xx—20xx年,他在古浪南部山区新堡中学工作期间,有八个距学校较远的孩子中午不回家,每天就吃自己从家里背来的馒头。冬天,馒头从家背到学校时已经冻硬,中午孩子们就在教室里的火炉上烤着,消融一点,啃上一嘴,等一阵消了再啃。冬天日子短,等啃完了馒头,下午上课时间也到了;夏天的馒头多数是晾干的,孩子们啃起来总会弄破嘴唇或者牙龈,馒头上总是有红红的血印,他们忍着疼痛啃着带血的馒头……有时馒头没有晒干,总会长着灰黑色的长毛,那味儿又酸又苦又涩,孩子们紧皱眉头艰难地撕咬、咀嚼、吞咽……这一切郑老师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一天中午老师们刚吃过饭,教工灶上的做饭师傅把剩下的半锅莱给倒在了灶房旁的垃圾堆上,热气腾腾、香味犹存。一边是啃着馒头的学生,一边是倒在地上的剩莱,郑老师若有所思…下午课外活动,郑老师把中午不回家的那几个孩子叫到一起,问他们愿不愿意吃老师灶上的饭。山里的孩子诚实、腼腆,开始他们都坚决摇头,学生怎么可以吃老师的饭呢!郑老师给他们讲了三点:一是你们正在长身体、消耗脑力,及时补充营养非常必要;二是剩下的莱不是老师们从自己的碗里拣出来的,而是师傅做得多了,老师们吃不完;三是珍惜粮食、避免浪费是美德。学生们被郑老师的真诚打动了,消除了顾虑,开始大胆地和老师交流:其实大家都想吃,每当闻到从教工灶上飘来的饭香味,每个人都在悄悄地流口水,还私下里偷偷议论,长大了一定当要老师,因为能按时吃到香喷喷的饭菜。第二天,郑老师找到大师傅

  商量:能不能把剩莱送给那几个中午不回家的孩子吃,倒掉也是白白浪费了,怪可惜的……话还没说完,就遭到大师傅的讽刺、挖苦和白眼:你是老师,操心教好你的书就行了,人家的娃娃吃啥喝啥与你有啥关系?用得着你来同情?你养的?你对他们好,他们的爹妈会给你啥好处……一下子问得郑老师张口结舌,竟无言以对。又过了一天,郑老师做足了思想准备,调整好了状态,去跟大师傅谈。整整一个星期,大师傅被他的真诚、耐心和执着所动,答应只把剩莱留下给学生。开始学生们不敢到灶上去,郑老师就拿着他们的饭盒去灶房打上莱再端到教室里让他们吃。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狼吞虎咽的可爱样儿,郑老师心中是无限的慰藉。

  郑老师当班主任有个习惯,不论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要让学生写周记,写啥都可以,字数、内容均不限。每篇周记他都会认真批阅,并根据内容真诚地写上或鼓励、或指导、或帮助、或启发的评语。学生们从老师的评语中获得了益处,都把郑老师当作知心朋友,什么事(包括秘密)都愿意写出来。同学之间也默默形成了一个无声的规则:任何时候都不会翻阅他人的周记本,不阅读同学周记的内容和老师的评语。周记成了师生无声交流的一个平台,也成了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尊重的见证。20xx年3月,四年级开学的第一周,一个女孩在周记中写到,她上不成学了。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充满着痛苦、绝望与无助。郑老师感到问题严重,就加班阅完了所有周记,提前让学习委员发了下去。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早上,那个女孩的周记本早早放在了

  老师的桌子上,他急不可待地坐下来翻阅。原来,这个女孩患有癫痫,她的父亲多方求医无效后,虐待妻子,认为是妻子给他带来了不幸,动不动就对妻子恶语相向、拳脚相加。最终在开学前抛妻弃女,并卷走了所有钱财和家里值钱的东西,母女俩一夜之间变得生无所依,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16k的周记本,她写了5页多……郑老师流着泪读完了学生的倾诉,又流着泪写了近4页的评语,鼓励她要勇敢的生活下去,告诉她,人一辈子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逆境中成长的,趆是困难就趆要坚强,如果一遇到困难就灰心、退缩、放弃,那他就是懦夫!目前你要做的就是用优秀的成绩来回报可怜的母亲,来“报复”那个狠心的父亲。并为她交了学杂费。之后的两年里,她再没交过学杂费,郑老师一直默默地关怀着她,用各种方式帮助着她并小心保护着她的自尊心,直到她顺利升入初中。

  郑老师是个热心肠的人。平日里左邻右舍或者同事、朋友们有啥需要帮忙的,只要自己手头的事不着急,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像开锁、修车、照顾孩子、辅导作业、小额经济支援、打水、买药等等,自己能帮到的,就一定会去帮忙。班上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常不能按时上交学费或者生病了无钱买药,郑老师了解情况后就为他们垫付,之后也从不向学生提及,有些学生过了很长时间后要给郑老师还钱,郑老师就以“我不记得了,好像没这回事,你记错了吧”为由而拒绝。为他们送本子、墨水、钢笔等更是司空见惯。因为从不应记账,十五年来类似这样的花销究竟有多少,连郑老师自己也说不清。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4

  在龙桥镇凌安村流传这样一句话,有事找小书记,准行!这个小书记就是凌安村村干部汪利。魁梧的身板、黝黑的脸庞、理着平头、走起路来坚实有力,办起事来风风火火——这就是他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汪利同志,男,1980年出生,中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庐江县华康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凌安村治安主任、民兵营长、共青团书记。

  一、帮乡亲,不厌其烦

  多年来,他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常怀助人之心,时刻把老百姓的事儿记心上。记得有一次年终汇报会上,汪利讲了这样一句话:我走上村官这个工作岗位,就是为咱们父老乡亲服务的!能办到的事,我一定竭尽全力去办,未能办到的事,我会尽心尽力去办”。

  凌安村地处龙桥镇东南,山多田少,除毛竹、杂树外,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青壮年外出务工很多,留下来的是留守老人、留守孩子。只要谁有困难,找到他,他都帮人家办。外出务工人员出来办个事,摸不清头绪,不知怎么办,找到他,他都会伸出热情之手,从来没有半点怨言,遇到事情他总是耐心解答,不厌其烦。于是帮乡亲们补办个医保卡呀、领个身份证呀,取个快件呀,交个电话费呀。成了他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在来往的路上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有人问他,他这么忙图个啥呢?他是这样说的——忙着舒心,闲着无聊。与其无聊,不如做一些让自己舒心的事。

  留守在家乡的那些父老乡亲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家中的土鸡、土鸡蛋,野生葛粉,干竹笋,干厥菜等农产品可以换回一些钱币,足以换一些生活必需品。只要找到他帮忙销售,他总是不厌其烦。当有人问起他你这样做,你又得不到什么好处,干嘛呢?他总是笑呵呵地说:这些小事微不足道,都是应该做的。能帮上他们,我很开心,很幸福!自信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二、为乡亲,无怨无悔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他甘当茶农的“勤务兵”。在他的帮助下,20xx年成立了庐江县华康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第一次将零散的茶农们组合到了一起来。在他的带领下,茶农们抛弃前嫌,不计得失,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共同研究摘茶、制茶的方法。让凌安村茶叶成了地方公认的品牌。

  为了扩大茶叶的知名度,他于20xx年自掏费用申请注册“凌安春茗”商标。三年来,他跑市场,选包装,带茶农外出学习先进制茶经验,自掏费用参加茶博会,宣传自身品牌。在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下,“凌安春茗”野生绿茶开拓了一定的市场,也拥有了不少准客户群。为了解决开票难的问题,他又主动帮忙申请创办了庐江县汪冲寨基山野生茶厂,为茶农们销售茶叶开发票解决了后顾之忧。如此种种付出,他从来没有要过一分钱,没有半句埋怨。

  帮助别人是快乐的根本!帮助别人是幸福的源泉!帮助别人,自己是快乐的!——这是放在他书桌上的一句话。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5

  阮盛东,男、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年70岁,是小江镇政府退休干部。1968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县商业局、七拱派出所、县战备办公室、县知青办公室、县人大常委办公室、小江镇政府工作,于2014年退休。他十年如一日,忠心耿耿为党工作,一贯忠诚于党,在政治上与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模范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纪国法,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他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在日常的工作中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生活严谨探索,品德正派高尚,乐于助人,他的先进事迹深受干部群众颂扬和好评。

  一、党叫干啥就干啥,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2014年1月退休,退休后他本来可以在家安度晚年,可他为了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不顾身体做过胃、甲状腺切除术,也不顾需要照顾已有90多岁的年迈老母亲,根据党委的安排,担任了小江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驻会副主任,从退休的第一天起,还没休息过一天,又投入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去,一干就是十个年头,十年来从未向党委政府叫过苦和累,不向组织提和工作无关的要求。镇关工委的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从来没要求过不干。周围一些干部群众都说:都是退休干部了几十岁了还从事关工委工作天天都要忙这忙那,又没有工资发,他真傻。可他认为,作为共产党员是没有退休的,退休了也要发挥余热,为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再苦再累都值得。

  二、献了青春献白发

  他在党的阳光下哺育健康地成长,他的一生闪烁着党为人民的阳光和艰苦拼搏的精神,兢兢业业为党为人民工作了40多年,曾多次被上级和本镇评为“优秀人民代表”、“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2014年1月任镇关工委驻会副主席以来,为了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工作,经常在节、假日、晚上加班,他也不叫一声苦和累,从2014年起至现在他一人驻会顶三个人驻会的工作,他克服了工作的重重困难。在他的辛勤工作下,2014年被省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14年被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4年被县评为“好父亲”、“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4年被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4年被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在他的努力工作下,小江镇关工委得到上级关工委的好评,分别在2014、2014年被市、(更多请你搜索)县评为“先进集体”关工委,2014年3月,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等领导到我镇塘楼行政村大江自然村视察关心下一代工作时,充分肯定了小江镇关心下一代的工作。

  三、坚持救助家庭贫困学生

  他救助了不少的贫困家庭学生就读、就医,比较突出的有患白血病的冯志福、患精神病的陈丽萍、误食农药的欧海清、意外伤的何育平、孤儿陈文杰等弱势群体。近10年经他推荐的特困家庭学生助学的有30多人,给社会慈善机构和社会仁翁扶贫助学;最近,他发现黄牛滩村特困学生欧阳恩茵,患有严重性骨肉瘤病,石螺马铃坑村孤儿陈桂莲跌成脚骨粉碎性骨折和未入户口,塘楼大江村纯女特困户陈土梅患有重症肺炎、重症尿毒症、感染性休克消息后,他除了个人慷慨解囊外,还联系妇联联合发出倡议书,向群众、社会求救这些弱势群体,在他的努力下和镇委、镇政府的重视下孤儿陈桂莲终于领到了自己的户口簿。在他的救助下,特困学生安心读书,冯志福考上了大学本科a线,其它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中共小江镇委

  2014年7月20日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6

  她夫妻恩爱、相濡以沫;她尊老爱幼、热心助人;她礼让邻里、团结互助;她教子有方,精心培养下一代。她是平凡的人,但却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着人间的真爱,受到周围邻居的一致好评。那就是宝善社区的老师。

  教师退休的素珍阿姨非常热爱社会公益事业,是关心社区的热心骨干,作为她的丈夫潘师傅总是默默无闻地做好她的贤内助。

  家庭里,夫妻共同配合,长期以来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把家庭布置得整洁舒适,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她勤俭持家,从不铺张浪费,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夫妇俩总是商量着办,只要是合理的建议,都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双方都心情舒畅。夫妻俩都很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她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学会做人与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现在二个儿子也均已成家,一个个在工作事业上都勤奋好学,成了单位里的骨干、共产党员,为宁波的腾飞发挥着青春的光和热,小儿子还被评为了全国纺织系统劳动模范呢!在婆媳、娌妯关系上,她们也总是和睦相处,做到生活上相互关爱,心灵上处处相近,认真培养第三代,使得全家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

  爱如果仅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还只是狭隘的,可素珍却把这种爱延伸到亲朋邻里、社区之中。

  邻居张师傅是位下肢残疾的离休干部,早年夫妻离异子女不在身边,平日常年靠一保姆照料生活。当了解到他在精神上感到空虚时,素珍就主动与他结对,把长寿之道书籍送给他看;经常从门卫拿报纸送他到手里;经常给他讲社区、街道的新鲜事、海曙、宁波的新形势、新变化,鼓舞他对人生的信心,询问他有什么困难和要求等等。新鲜水果上市了买来送给他品尝,过年过节时带点他咬得动的蔬菜、海鲜吃。每到过年时保姆要提早几天回家(鄞州人),他女儿要大年夜才能到家(杭州工作),这脱节的几天素珍就顶上去管理好他的一切,使张师傅万分感激。这样,九年如一日,她把老人视作一家人,张师傅更是从心里把她当成知心朋友,在素珍家庭的关照下张群老人一直精神充实,身体也比较好。直到今年下半年78岁的张群老人因为身体不适住院,素珍第一时间去医院看望并和保姆一起照顾其生活,并给老人带去各种他喜欢的食品和水果,直到9月份张群老人因病情恶化而不幸去世,素珍不顾辛劳,又积极帮助其家人料理后事。

  除此之外,她更是经常光顾社区的养老服务基地—闻裕顺福利院,和三位老人和一位残疾青年结对,每周去看望她们。素珍这种始终如一,在敬老、爱老、为老服务的岗位上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周围的居民。

  素珍老师更是一个热心肠,几年前说已是区81890的首批义工,平时深入群众,了解居民间的真实需求和想法,做好上情下达,真正做好“政府的耳朵、社会的减压器”。一旦小区有了什么事总是能看到她跑上跑下、尽力解决问题的身影。发现“法轮 功”传单在小区出现,她一边赶紧向社区反映,一边组织小区党员立即清理反动传单,及时刹除歪风邪气,为社区平安立了功。邻里闹纠纷,她主动去帮助调解。记得小区里有一对小夫妻吵架、闹离婚,并发生了多次的家庭暴力,素珍知道后与社区妇联干部一起多次上门做工作,终于将矛盾化解了,不但不再有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而且也使小夫妻俩重归于好,带着弱小的女儿又重新过上了美满的生活。

  素珍老师还是一名热心的城管志愿者呢!看到小区里老年人聚会聊天没处休息,她多方联系,终于在小区绿化带边上建起了一长排的石凳,使老人们平时聊天有了好的休息场地,受到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她始终信奉一句话“社区是我家城管靠大家”,她自己就是这么样做的,她偶然发现宝善路口一块草坪被抄近路的人们踩出了一条“人行通道”,看着这个长十米、宽二米的“大路”,真是大刹美景!她觉得这块被人遗忘的角落与中心城区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极不和谐的一幕,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立即采取行动:每天在行人高峰时间守候在路口,对抄近路的人一个个耐心劝说、阻止,并用绳子拦在路的两端,插上自己做的告示牌“请不要在草坪上走”;同时,她积极向区、街道城管联系,重新补种上草皮并围上了密密的灌木丛,彻底保护了这一片的绿色!

  除此外,素珍老师在社区中还担任着居委会成员、党委班子成员、关工委成员、青少年学生校外辅导员、楼群支部书记等职,一直为社区的各项事务忙碌着,作为育才支部书记,她积极参加社区的捐资助学、抗震救灾、慈善一日捐活动,不但自己积极带头捐款,还上门到每个党员家中进行募捐善款,是社区居民学习的榜样。

  由于素珍为人谦和,家庭和睦,教子有方,又热爱各类公益事业,受到居民邻里们的一致赞许!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7

  xxx,女,1963年3月出生,陡沟社区徐村组村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无私奉献,爱心十足”是她的真实写照。xxx多年来本着一颗无私奉献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热心无私地帮助别人,无论是农忙还是农闲,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她每天都要去与她毫无亲缘和邻里关系的徐先珍家,为她家做饭、洗衣,帮她整装梳理、打扫卫生,多年如一日,从不宣扬,默默无闻,是一位助人为乐的好大姐。

  事情还是得从五年前说起,xxx与徐先珍家相隔约有1公里,当她得知曾经患有风湿和内风湿疾病的徐先珍病情加重,现在不能下床行走,且生活无法自理时,她与丈夫商议以后从百忙之中一定要抽出时间帮助徐先珍,为她家排忧解难。xxx家共有七人,还有已过七旬且身体不好的婆婆,四个孩子都在初中、高中读书,家庭经济负担比较重,她和丈夫共种了14亩地,主要以有才、玉米、蔬菜、棉花等轮茬耕种,劳动强度也较大。尽管如此,她每天天没亮就起床,煮好早饭,做完自己家的家务后,待天方亮时就沿着河边崎岖蜿蜒的土路步行至徐先珍家,帮她家做家务、清理卫生、做好早饭还亲手送到卧床不起的徐先珍手上,中餐也是如此,晚上去她家帮她洗脸、洗脚,陪她聊天等。由于徐先珍对自己的生活都难以自理,有时在病痛发作时都想一死了之,不再连累别人和家人,在xxx的耐心劝导下,在xxx从不叫苦叫累的人情帮助下,她非常的感激,坚信要活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xxx自始至终毫无怨言,这些年连大小便盆都帮她洗刷清理,徐先珍的每月的卫生巾、卫生纸她都给他买好送去??

  星期天徐先珍的两个孩子从学校回来,xxx还用自己的钱买菜做饭给两个孩子加餐,同时还帮两个孩子洗换衣、鞋等,并且叫两个孩子要好好学习,不要顾虑家里的一切。

  由于两个孩子上大学,徐先珍家的家庭负担非常重,仅仅依靠丈夫种地根本无法维持,无奈的现实状况下,徐先珍的丈夫不忍离开了家,将徐先珍交给xxx,孤身一人去北京打工挣钱,xxx主动挑起了她家的重担,并且对待徐先珍就像亲姐妹一样,每天给她熬中药,在xxx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徐先珍的病情日渐好转,并且能够下床行走。多年的精心照顾,多年的心存感激她都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现在徐先珍被丈夫接去北京照顾,临走时xxx还送她上了去合肥的车,并且一再嘱咐她要按时吃药,一定要把病治好,树立起重新站起来的信心。

  虽然xxx做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却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用xxx自己的话说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显然是一句致理名言。锦上添花虽美,但雪中送炭可贵,xxx做的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可是这些小事一直坚持的做下来,又是多么的不平凡,就是这些小事,让我们看到她那颗纯美的心。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8

  人生短短数十寒暑。怎样看待人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怎样将刹那化为永恒?雷锋有句话说得好,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种意识就是雷锋精神,它是可以永远流传并作用于物质躯体的永恒动力。

  鸭子铺社区有这样一位群众,他叫周林泽,男,生于1969年,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骨子里渗透着与生俱来的真、善、美。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铸就了他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品质,他的爱心与奉献受到人们的传颂。

  他是带头致富的先锋。1990年前,他和所有的农民一样,每天过着种地、做木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那时做木工基本上都是斧头、锯子、凿子,没日没夜的干活,只能勉强度日。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复苏,办起了养猪场,由于他勤奋好学,钻研技术,为人诚实,生意日益越做越好,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全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事业有成后,面对上门借资金、要种苗的,他总是十分热心给予大力帮助扶持。

  他是左邻右舍的好兄弟。他对待左邻右舍像春天帮的温暖,时时刻刻把他们的事挂在心上。不管谁家有困难他都跑前跑后、问寒问暖,帮助解决。生活中,谁思想上有了疙瘩,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开。他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把自家周边建设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次,邻居家购买饲料需要用钱,他二话没说就把自己要买饲料的钱先给邻居,他老婆抱怨:“你这样,自己家养的猪怎么长?”他说:“人家有困难来找你是对你的信任,有能力就帮一下。”

  他是社会的活雷锋。周林泽只要看到有困难或需要的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爱。在“5.12”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在长沙市开福区鸭子铺爱心辅助会启动仪式活动中,捐款捐物他总是身先力行,为群众树好样子。周林泽所住的周围,老年人比较多,有时看见哪个老年人拎菜,只要被他看到,他都会帮助老人把菜送到家里。到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的时候,他会慰问社区困难的孤寡老人,陪老人们说说话、下下棋、打扫卫生,做一顿饭给老人们吃,也会送上一些慰问品给老人,每当这时,老人们总是拉着他的手说:“这个世上怎么会有你这么好的人呀!谢谢你来看我们呀!”,正是这一句句感动的话,让他更有了坚持下去的.决心。大家都夸他是当代的活雷锋。

  他是社区文明的传递员。周林泽积极担当文明宣传员,帮助社区干部发放宣传品,带头维护社区公共秩序,对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他还积极劝导,当起了文明劝导员。

  他是公益活动的带头人。周林泽把8小时外的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实,他不但自己积极报名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还带动家人、邻居参加。由于鸭子铺社区位于浏阳河畔,所以社区还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划龙舟,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龙舟赛。从2000年开始,他成立了龙舟协会,并担任了龙舟协会的会长,每到端午节前,他都会组织人员划龙舟,安排人每天训练,在比赛的当天,还在河岸设镖台,只要龙舟经过,他就让人绑两条香烟在一根长长竹篙上,通过竹篙递给龙舟上的划船手。现在,每年龙舟费用已经达到5万元以上,大部分的费用他都可以得到赞助,但是如果实在活动资金少了,他都会从自己的口袋中掏钱补贴。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9

  xx,女,1970年7月出生,珲春市新安街道团结社区的书记兼主任。从事社区工作15年来,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扎实工作、无私奉献,把自己的青春和精力全献给了社区和居民。

  把居民当做自己的亲人,做居民群众的110。

  xx年1月的一天凌晨2时许,睡得正香的xx忽然被电话铃声吵醒。“快来救救我们吧!”电话里没头没脑地传过来这样一句话。后经得知,原来是春城25栋的三楼暖气管爆裂,已经淹到7、8家居民户了。

  xx一听睡意全无,立即穿好衣服赶到现场。勘察现场后,她第一时间联系了供热维修人员,将把3楼的供热阀门关闭,便撸起胳膊挽起袖子,帮楼上楼下居民扫水。折腾到4点,各住户屋子里的水基本上清理完后,xx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因为3楼的住户出国,周围大多数居民又是年老体弱的独居老人,xx等到天亮就多方取得联系,找到待看的3楼居民户的亲戚,协助维修人员将暖气管重新换好。

  个别居民忘关煤气出门后,时常有屋里冒烟的时候,xx每次接到电话就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拿起自己亲手制作的地图本想方设法与住户或亲戚取得联系,为居民避免了23次火灾的发生。她始终把居民对待亲人一样,对群众的生命财产负责任。

  现在大多数居民都认为“有事找社区、有事找金书记、金主任”,这样一来,xx的手机和小灵通都成为24小时的热线电话。因为xx工作细致、对居民区了如指掌,广大居民都认为xx就是社区的活地图,她就是社区的110。

  关注民生问题,做好百姓的贴心人。

  春城小区的4栋楼是建楼20多年的老城区,每天都发生楼顶漏雨、墙皮脱落、地沟堵塞、土路面积水等现象。最让xx头疼的就是春城小区既没有物业,住户又都是困难弱势群体。为了给居民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居住环境,她多次找有关部门,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起早贪黑到居民家中收取维修费用,不知吃了多少苦、挨了多少骂,但忍辱负重,最终得到了居民的理解,顺利完成了改造工程。解决了墙皮脱落问题、楼顶换上了铁皮瓦、重建了下水管道,各单元的破木门已换成防盗门、楼院里铺设了彩砖。

  在改造过程中,她曾经砖地沟、上5层楼的楼顶勘察过。因此,居民们都拿起拇指来赞扬xx。

  这几年来,她争取到了为辖区18栋居民楼房做保温,为4栋楼重建下水管道。居民区清掏马葫芦、邻里纠纷都要先找她,xx始终面带笑容对待居民,及时给解决处理。十几年如一日,她将自己的青春、热情、智慧和心血全部奉献于社区。她十几年如一日地投入到社区工作,用汗血谱写了美丽的篇章。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10

  xx助人为乐事迹材料xx,男,现年49岁,系盐湖区王范乡王范村第七居民组人。

  该同志父母均是中共党员。在父母的教育之下,家训、家风、家教,以德立家,以爱传家,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樊三平同志的行为中予以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樊三平同志提供了展露才华的时机,他办起了纸箱厂。办建纸箱厂十余年来,一段段艰辛的创业,一路路的风雨行程,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但此时此刻,他不忘党和政府的支持,不忘村民的关爱帮助,他积极参与各项公益事业,热心帮助父老乡亲。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村里修路两次积极捐款。

  二、村里几年来,为村民唱戏积极捐款。

  上述两项捐款共计万余元。

  三、乡里乡亲有人得病或者农业每搞投资或者家有婚丧大事经济紧张时,只要向他开口,从不拒绝。借给乡亲3万余元。

  四、无论谁家有急事需要用车,一给该同志说出,他毫不推辞,几年来,为村民出车100余次,行程1万公里之多,从未收取分文。

  五、只要是王范村民需用瓜果梨、桃各种纸箱5—10个,只管拿走从不要钱。

  平凡的事业,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是一颗致富不忘党之恩,致富不忘众村民。

  樊三平同志常说:“我是共产党员的儿子,我的行为也必须符合党的原则,只要为村民服务,就不计较个人利益,只要能帮助身边的人,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他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王范村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xx助人为乐事迹材料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快乐男孩。他从小就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在生活上,他勤俭节约,从不浪费。他把自己的零用钱全部都攒起来,就算草稿纸都写得满满的,他也不舍得换。从不乱花钱的他,得知需要为灾区捐款的事,拿出了自己平时积攒的零用钱捐给了灾区的小朋友。学校有同学得了白血病,他也是一样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零用钱捐出来。

  有一次下午放学,下了很大雨,很多同学都没有带雨伞,大家都在教室里等家长给自己送雨伞。不一会儿,雨下得更大了,但是很多家长都送来了雨伞,同学们一个个的回家去了,沈阳和剩下的两个同学仍然在教室里等家长给自己送雨伞。又过了一会儿,沈阳同学的妈妈送来了雨伞,妈妈撑开雨伞递给他,准备带他回家,但他却没有要回家的意思,妈妈问他为什么还不回家。他说他的两个很要好的同学家长在上班,没有送雨伞过来,如果他走了他的同学怎么办,他的妈妈听了决定给一把雨伞给另外两个同学,妈妈和他同打一把雨伞,他听了连忙摇头说不行,因为他们两家不住在一起。这时连他的妈妈也为难起来,就问他怎么办呢?他当即决定自己打伞分别送两个同学回家,让妈妈自己先回家。他让其中一个同学手拿雨伞走在中间,自己却站在雨伞的边上,这时雨越下越大,他的书包都被雨淋湿了。他先送完其中一个同学回家,又马上跑回来,接另一个同学回家,这时他的鞋子也被浸透了雨水,脸上也挂着点点滴滴的水珠,但他用手抹了抹脸,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坚持将同学送回家。等他回家到时,衣服也湿了一大片,但他却很高兴,他的妈妈很是心疼,但是也为他所做的事而骄傲。助人为乐是一种很好的品德,雷锋同志就有这一种品德,他扶老奶奶过马路;热心的帮助别人干活;还捐款给需要帮助的人。帮助别人的时候,他也会觉得非常高兴。雷锋同志一生默默无闻,他走了。我们要向他学习,做下一个小雷锋。

  一滴水能照见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能增进朋友之间的真诚友谊。助人为乐,我们应当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他不断充实自己,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他那善良真诚的心灵、助人为乐的精神将会成为更多少年的榜样。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11

  雷庆瑶,女,汉族,xx年1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四川博爱感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雷庆瑶,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用感恩祖国的赤子之心传递人间真爱,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展示了新世纪中国青年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1993年,刚满3岁的雷庆瑶不慎触电,失去双臂。在痛过哭过之后,她坚强地面对人生,克服苦难,一次又一次地向生命极限发起挑战,学会了游泳、骑车、绣花、打字、书法、绘画等技能,在四川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得4银2铜,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蝶泳50米第6名,出演电影《隐形的翅膀》感动亿万观众等。上海世博会期间,庆瑶用双脚表演了毛笔书法、绘画、绣花,博得了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赞叹。

  这个原本最需要别人帮助的女孩,一直以一颗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帮助他人。2014年,也就是考入乐山师范学院的第二年,雷庆瑶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下,成立了“庆瑶阳光工作室”,先后吸纳45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开展阳光青年评选活动,开通“庆瑶阳光热线”,建立专门网站,设置工作室qq群,开通“知心话”电话交谈栏目等形式,帮助大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大学生阳光的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

  2014年底,在一位经商人士的资助下,雷庆瑶创办了“四川博爱感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以传递“感恩社会、助人为乐、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精神为宗旨,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也为回报社会搭建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期间,她到乐山监狱给一千多名服刑犯作报告,与部分服刑犯交流;到映秀湾水电总厂作主题为“阳光心态健康生活”专题报告;到北川中学、八一帐篷学校、都江堰中兴学校等灾区6所学校为学生作报告;到乐山特殊学校等乐山周边7所学校与学生开展活动,还几次到台湾、香港参加公益活动。先后应邀到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作报告,与同龄人交流自己的成长经历。2014年4月14日,正在接受新华网访谈的雷庆瑶,得知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立刻打电话指挥公司员工立刻投入抗震救灾。第二天,她带着募集到的13万元捐款和500床厚棉被、1000件棉服,紧急赶往灾区。5月11日,正在玉树带领员工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雷庆瑶,得知云南发生严重干旱灾害后,不辞劳苦,马上赶往云南旱情最严重的云南省沾益县炎方乡母官村,在简陋的乡村学校教室里向村民和小朋友们做励志演讲,并且把她拍卖自己国画作品所得的12·5万元,全部捐献给了村里用于修建水利工程。

  雷庆瑶自强不息和热心公益的先进事迹获得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2014年,被评为四川省十佳青年;2014年,荣获绽放文学艺术激励奖、全国自强模范、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优秀大学生等荣誉称号;2014年,当选成都好人;2014年,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06-13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材料10篇01-09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01-09

教师助人为乐个人模范事迹材料06-09

助人为乐模范事迹11-07

模范家庭事迹材料03-13

敬老模范事迹材料06-09

师德模范事迹材料07-21

先进模范的事迹材料11-18

农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