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从事组织工作近20年,朱治国同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组工事业的无限热爱。广大组工干部应向朱治国同志对标看齐,认真读懂这名共产党员“生命答卷”里那份滚烫的“答案”,用心做好新时代组工干部的“比较题”。
“忠诚”大于“一切”。
对党忠诚,是对组工干部第一位的政治要求,而且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用一生乃至生命坚守、捍卫的忠诚。从广袤的柴达木盆地到荒凉的青南高原,从壮阔的.大湖之滨到富饶的河湟谷地,朱治国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作为新时代组工干部,要像朱治国同志一样一心一意、毫无条件地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在党护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服从组织安排、听从组织指挥,以实际行动彰显对党绝对忠诚的品格,坚决维护组工干部良好形象。
“大家”大于“小家”。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时间是一杯水,对事业投入多一些,留给家人便少一点。组织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中华民族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国家发展至今,离不开组工干部们的奉献,奉献就意味着付出,就意味着牺牲。面对两个“家”的选择题,朱治国选择了“大家”,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连续30多天吃住在单位,经常废寝忘食,每天工作到深夜一点,真正用生命诠释了“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迈步新征程,广大组工干部要学习朱治国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意识、勇挑工作重任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工作、无怨无悔,对组织的栽培要常怀感恩之心、对人民的拥护要常怀敬畏之意、对同志的信任要常怀珍惜之情,始终以高标准、高定位担负起新时代的职责和使命。
“责任”大于“权力”。
正确行使权力,是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决定因素。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朱治国同志始终牢记党的教诲,对手中的权力保持着敬畏之心。即使分隔两地,也没有为妻子工作调动找过一次关系,下基层调研绝不收取任何土特产,身边其他的亲戚朋友也都知道朱治国的“油盐不进”。“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是朱治国时常告诫下属的一句话。正是这种“零污染”,才成就了朱治国和他分管工作的清风正气,他带出来的干部,都敢说真话,知道劲儿往哪儿使。广大组工干部要自觉向朱治国同志看齐,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摆正权力与责任的关系,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怀德修身、严以律己,用清廉恪守为民初心,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换来群众“事事放心得下”的幸福感,发扬艰苦奋斗、实干担当的精神品质,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大的胜利。
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奉献,铸就朴素的伟大。《一名组织部长的生命答卷——追记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一文,详细讲述了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同志的先进事迹。他用自己的形象为党的形象增添光彩,用生命之火映红了党的旗帜,尽管没有留下一句遗言,但朱治国同志留下的先进事迹,永远都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榜样精神,永葆忠诚底色。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组工干部来说,忠诚是第一位的要求;对共产党员来说,忠诚更是身份底色。广大组工干部要学习朱治国同志把根深深扎在基层,爱家乡爱工作爱人民的忠诚底色,学习他始终以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公仆标准的自我严格要求,以之为精神导航,以之为明亮灯塔,不仅要把忠诚写在入党志愿书中,更要把忠诚刻在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中。
学习榜样精神,坚持严规守纪。朱治国同志常说,做党的干部,从事组织工作,必须讲党性、讲政治,懂规矩、讲规矩,按规矩办事;要毫不犹豫服从组织安排,尽心竭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跟组织谈条件、讨价钱。朱治国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组织部门工作多年,严于律己,手中的权利始终一尘不染,从不为亲朋好友谋半点私利,对其他的干部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从不允许有人打政策“擦边球”。
学习榜样精神,过硬作风担当。朱治国副部长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以过硬的作风担当工作,他认真谋划,敢于较真,善于攻坚克难,从他的笔下,出了很多精品材料,为组织建设作出了一定成绩。我们也要向他一样,热爱我们的`事业,以担当践行初心、用实干书写忠诚,凡是我们参与的事情,每一件都要有我们的见解,事事都要留下我们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的优良品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朱治国副部长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我们要以他为榜样,汲取他的宝贵品质,查找我们自身的短板弱项问题,探寻成长进步的空间,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自省之后,我们也力争成为作风正派、能力强大、业务精熟、群众满意的组工干部。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朱治国同志的事迹可歌可泣、感人至深,他的事迹体现了一名组织部长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高度负责、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高尚品质。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组工干部都要向朱治国同志学习,以朱治国同志为榜样,争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日前,反复学习了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的先进事迹,内心被深深震撼了,接受了一场纯粹的精神洗礼。朱治国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以清廉恪守初心,用生命诠释使命,展示了一位优秀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把让群众致富当作自己最大幸福,这是对朱治国最深的印象,他曾说:“看到村子里有钱了,比我自己涨工资还高兴。”这句发自肺腑的话让人不禁动容,只有这样心怀着群众冷暖贫富,才会把群众利益摆到最高的位置,先百姓之忧而忧,后百姓之乐而乐,这种大我、超我的'境界,让朱治国因挚爱而闪光。任组工干部多年来,他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时刻牵挂的事,再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克服,“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朱治国既敢担当,又会担当,干事有章有法,最终实现了全省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这个过程中,朱治国是辛劳的,但也是幸福的,他所有的幸福都来自群众的幸福。
唯有实干,方能笃行。朱治国务实重干,全身心扑在事业上,才一步一个脚印,成就了事业,成就了自己,成就了坚守。无论是基层干部能力提升,还是村干部报酬调整,每一项任务都关系重大、涉及面广,朱治国用调研丈量实情,践行着“到基层去,多走多听”的承诺,所以才能把每件事都干到基层干群心坎上,让基层干部有干头有奔头有盼头。组织部门是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组工干部就是忙忙碌碌的贴心人,如何一心一意为大家服务好,是朱治国长年思考的事情,也是所有组工干部应该用心的事情,为党员干部人才服务好,最终目的是服务中心大局,为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赢取民心是干出来的,凝聚力量也是干出来的,组工干部要勇当探索者、创新者、闯关者、示范者。
为人干净,做事坦荡,公道正派自然能团结人。朱治国先进事迹的感人之处,还在于他严于律己,从不为亲朋好友谋半点私利,为了给妻子治病,宁愿不声不响把新房低价卖掉,也没向身边人开口借钱,还在于他重情重义,多年来照顾患病的妻子,一同与病魔做斗争,始终相知相守不离不弃。为夫当如朱治国,为人当如朱治国,为官当如朱治国,一个人不止顶天立地,无愧于天地,而且还无愧于人,更无愧于己,无论是活着还是离世,他都永远为人们所敬重、所惦念。
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朱治国对党绝对忠诚,对组织无限热爱,他活出了尽职尽责、高尚精彩的一生,他是我们的榜样,值得我们用心学习。
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近日,《新闻联播》以《朱治国:心中有信仰 肩上有担当》为题,报道了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同志的先进事迹,朱志国同志从事组织工作22年,始终兢兢业业、为民服务,大力推进党建和扶贫攻坚,推动青海省4100多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43岁的朱治国用至死不渝的信念、忠诚、勤奋、担当刻画了优秀的共产党人形象。广大组工干部应向朱治国同志对标看齐,让榜样的力量充盈心灵,化作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自21岁大学毕业之后,朱治国同志工作22年一直毫不犹豫服从组织安排,尽心竭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跟组织谈条件、讨价钱,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忠诚,对事业赤诚,对人民真诚的最美华章。作为组工干部,当以朱治国同志为“旗帜”,看一看彼此的差距,仔细反思有没有坚定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有没有把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成效上。
以榜样为“光”,锻炼本领,厚植“坚实底气”。“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作金。”朱治国同志用实干不断增强自身底气,全省启动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后,他迎难而上,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积极统筹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让4149个行政村最终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主动提出并大力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让3200余名村干部走进校园。无数个多个日日夜夜里,青海大地上布满了他走过的痕迹,办公室时常彻夜长明的灯盏和工整清晰的四五十本笔记就是他一心为民、苦干实干最好的证明。作为组工干部,当以朱治国同志为“灯塔”,在实干中充实自己,在思考中塑造自己,在行动中提升自己。
以榜样为“镜”,磨炼品性,凝聚“浩然正气”。朱治国曾说,只有为人干净,做事才能坦荡。尽管身居重要职位,但他始终把权力用到该用的地方,他与妻子异地生活2年,他没因妻子调动找过一个人;身边其他的亲戚朋友也都知道朱治国的“油盐不进”,没沾上他一点“光”。他用一言一行诠释了党员干部的.“清心寡欲”,坚守住了手中权力的“一尘不染”。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也必须做到公私分明、作风清正,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做的坚决不做。要坚持“三省吾身”,掸除思想上的灰尘,擦亮初心、激扬动力,做底色干净、风清气正的组工干部和新时代青年。
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
22年工龄,25年党龄,朱治国时刻牢记“忠”“干”“廉”的“三字箴言”,用实际行动为党的事业燃尽生命之火,用生命谱写为民之歌,在西宁最好的季节,在他深爱的青藏高原,交出了一名组织部长的“生命答卷”。
以“忠”字为首,书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答卷。“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朱治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21岁的朱治国没有留恋城市的.繁华,作为城里来的优秀大学毕业生通过考录后,服从组织分配,到距离西宁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乡镇工作,选择把根深深地扎在高原、扎入基层。参加工作20多年,朱治国把时间“这杯水”倾注在事业上,“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满格”工作模式早已成为常态,但他却毫无怨言。截至离世前,朱治国的足迹已遍布青海各地,一张被标记村名的地图,镌刻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印章。朱治国用担当书写忠诚,用生命诠释使命,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的组工事业。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积极汲取“对党忠诚”的精神力量,真正燃起作为组工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练就“真本领”、挑起“重担子”,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的“纯粹”底色。
以“实”字为重,书写“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的实干答卷。“实事求是,是党性问题。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这是20xx年他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写在笔记中的话。从柴达木盆地东南隅的小城都兰,到荒漠戈壁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格尔木,再到省城西宁;从茫茫戈壁滩下基层的饱经风霜到一丝不苟写报告的废寝忘食,朱治国始终本着“再难也要把事情办好”的干事劲头,在寒冬缺氧季驱车几千公里来往于数百个村社察实情、听心声,即使嘴唇冻得发紫、眼镜布满冰霜也阻挡不了他为推动青海省4100多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为解决好村“两委”班子成员学历问题,朱治国深入调研赴湖南“取经”,创新实施青海“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他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肩负起“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责任担当。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以朱治国同志为榜样,用行动诠释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实干笃行、奋楫争先,在履职尽责中走好建设基层之路。
以“廉”字为荣,书写“为政之要,曰公与清”的廉洁答卷。参加工作二十余年,朱治国始终紧绷廉洁自律的思想之弦,坚守廉政为民的政治本色。朱治国和妻子异地两年,他没为妻子调动找过一个人;基层同志汇报工作,有时给他带点土特产,他都当即回绝;办公室按月收取加班餐费,有一次出差,办公室人员替他垫付,他出差回来后立即送还。不仅是同事,家人和朋友也从未从他身上获得一丁点的“好处”,他始终把基层需求放在首位,把群众要求记在心间,不存在一点私心、有的都是公心。朱治国常说,“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朱治国以“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赤子之心,在扎根高原中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情怀,做到对党忠诚、为国尽责、为民分忧。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练就“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肌体,以朱治国为榜样,坚持原则、敬畏法纪,以律己之心、克己之心,拧紧廉洁自律的“总开关”,成就组织工作的清风正气。
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6
这是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43岁的朱治国却在母亲和儿子的哭声中撒手诀别。
看了朱治国同志的事迹,在党员干部泪目感叹的同时,更应该从其优秀的品质,从其履职一丝不苟的工作中,获得启示,什么是优秀的组工干部,朱治国同志用实干,用巧干给组工干部做出了表率,用生命书写了组织干部的答卷。
朱治国同志的事迹媒体报道有很多,那样多的事迹,根本不用我们一一进行解读,实干、担当,他就如同是一块砖,组织把自己放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做到了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在工作上更讲技巧,特别是基层党建建设工作中,他根据当地基层干部的现状:青海4149个村32000多名“两委”干部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0.12%,工作中“有想法、没办法”“有力气、没技术”的问题普遍存在,成为制约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面对阻碍基层党建发展普遍存在的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成了建设基层党建的.首要任务。为解决这些问题,将基层党建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让基层干部在致富的道路上真正成为带领百姓致富的领头雁、带头羊,朱治国同志决定从提升这些基层干部的学历入手,并且他说干就干,为基层党建建设打造一条新路子。
在这一项工作中朱治国同志有想法,也立刻见行为,开展深入调研,联合青海开放大学、市州电大骨干教学力量赴湖南“取经”,科学规划专业和课程,还制定激励报名的有效办法。经过他的多方运作,20xx年秋天,青海“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实施。在这一项工作中,为了解决参加学习基层干部的经费问题,青海规定村和社区干部接受教育的5000元学费由州市县区组织部承担80%,学员个人承担20%,毕业后颁发国家开放大学毕业证。不到三年,青海培训基层干部35.29万人次,3000余名村(社区)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此项工作也被很多省市借鉴。在做好这项工作的基础上,青海省在20xx年到20xx年间连续两次提高村、社区干部年度报酬。有了学历,提升了基层干部的薪水,基层党建的创建谱写了新篇章,干部谋事干事的积极性更是有了。朱治国同志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所探索出来的路子为青海省基层干部管理闯出了一条道路,同时也为全国其他省市在基层干部党建工作中做出了表率,提供了思路。
朱治国同志走了,是家庭的损失,是群众的损失,更是我们党的损失。人民的公仆,组织干部学习的标杆,朱治国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里。
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7
没留下一句遗言,朱治国走得突然。在一个天清气爽的星期六上午,准备去加班的朱治国还没走到门口,一阵心绞痛袭来。他扶墙跌倒,正在通话中的手机滑出手心,腋下的公文包也掉下来,文件材料散落一地。这是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43岁的朱治国却在母亲和儿子的哭声中撒手诀别。22年工龄,25年党龄,去世时,朱治国的职务是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委两新工委书记。
朱治国的离开是令人痛心的,一位为民服务的好干部就这样倒在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岗位上,虽然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如同一个符号般深深印记在我们心里。在中国发展历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像朱治国这样默默奉献,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好干部,没有人能够细说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响亮名字“人民公仆”,他们坚守使命责任,他们无惧风雨前行,他们主动弯下腰、俯下身,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正是有了他们积极投身与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助推我们的国家不断实现新的宏伟目标。
榜样无名,却是吾辈楷模。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现如今我们既不是曾经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会是那个挨饿受冻的时期,所以榜样们的事迹可能不尽相同,但评断榜样的标准从未改变,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一往无前的挥洒着自己的光和热,当然,我们不想看到榜样以这种方式离我们而去,也不希望以这种方式知道他的名字,但结果已经尘埃,只愿您一路走好,您的信念和使命,我们来传承。
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8
在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43岁的朱治国因长期的一线奔波和超负荷的工作,身体严重透支,突发心源性猝死,永远离开了这片他深爱的青藏高原。朱治国用有限的生命诠释了一名组工干部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党的事业永远在路上,组织工作永远在路上。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我们必须坚定如山信仰、坚守如磐初心、坚持如水情怀,用忠诚、担当、干净,书写好赶考路上的.“政治答卷”“民生答卷”和“廉洁答卷”。
坚定如山信仰,书写忠诚可靠的“政治答卷”。作为21岁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朱治国没有留恋城市,通过考录后服从组织分配,到距离西宁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乡镇工作,把根深深扎入基层。他立志走完青海所有的村庄,只要下乡,他都翻出地图勾画标记,参加工作20多年,“全省4149个村庄,已走完一大半”。朱治国把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和对党的忠诚坚守落实到基层工作中。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坚持“心”近基层、“身”入基层,紧紧围绕从严治党、从严治吏、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中心任务,持续在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上倾情倾力,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特别是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不断推动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跟得更近、贴得更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坚守如磐初心,书写实干担当的“民生答卷”。在青海省广阔的农村牧区,让成百上千村“两委”干部迈进校门、获得学历,成为有文化懂技术的带头人,是朱治国心心念念的“大事”。为此,朱治国展开深入调研,联系多部门着手解决,不到三年,青海培训基层干部35.29万人次,3000余名村(社区)干部参加学历教育。这些基层干部后来成为脱贫攻坚的骨干力量。朱治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时刻践行着组工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躬身基层,深入一线,展开实践,以民心为我心,倾听民声民意、辨别民生需要、掌握民生动态,获取“一手资料”,把握好问题本质与矛盾源头,勤思为民之策、多谋利民之举,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实际行动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让组织工作为党赢得民心。
坚持如水情怀,书写干净坦荡的“廉洁答卷”。朱治国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手中的权力,一尘不染。2004年底从格尔木市调到省委组织部工作,妻子屈敏还在格尔木的电视台当播音员兼记者。异地两年,他没为妻子调动找过一个人。“唯有心如止水,才能至清至洁,阻击诱惑,永葆清廉。”朱治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组工干部的廉洁本色。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要坚持不徇私情、不谋私利,从权力干扰、利益惯性和不正之风中解脱出来,公平地对待人,公正地评价人,公道地选用人,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组工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守住底线,时刻提醒自己要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努力做“既干净、又干事”的正气表率。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真正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9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读完其感人事迹,令人泪目、深受感动,深刻感触到了组工干部身上的那份忠诚、干净、担当。同为组工干部,学习朱治国事迹,传承组工精神,就是要留住感动、产生行动,把忠心、匠心、公心融入一言一行和一点一滴,不懈追求组工干部“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追求“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有我”之境,以一天贯穿一生。坚守,是最长情的告白。从青年学子到领导干部,从乡镇科员到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无论走得多远,无论身居何职,朱治国都没有忘记为什么出发,保持刚参加工作时那个“不挑活儿”的状态,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立足岗位,勤恳务实,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对标,是最美好的`奔赴。作为组工干部,要始终初心不改、本色不变,一天是那样,一生也是那样,把忠诚融入血脉,将使命扛在肩头;始终眼中有光,心中有爱,保持赤子情怀,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始终把职业当事业,视岗位为战位,潜心谋事、一心干事、精心成事,用一生去经营党的事业,把自己变成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让自己成为一团火,燃烧自我、照亮他人,以“有我”之力成就“无我”之功。
第二重境界:追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忘我”之境,以实干创造实绩。20年间,朱治国用实干诠释担当、用生命书写忠诚。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他始终“在线”,无论是访民情还是攻难关,他绝不“隐身”。“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他时刻准备着,像一张拉满的弓,只要党一声召唤,就全力以赴冲出去、干起来。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学习朱治国,就是要学习其身上的“忘我精神”,把名利看淡,把得失看轻,讲奉献不讲条件、做公仆不做官僚,乐将此身化红烛,甘为他人做嫁衣;就是要学习其身上的“工匠精神”,对组织工作迷恋至极、钻研至深,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哪怕工作做到了99%,也要投入100%的精力去攻克最后的1%;就是要学习其身上的“愚公精神”,工作中不找“借口”只找“突破口”,不讲“因为所以”只讲“即使也要”,善于打硬仗、敢于闯难关,咬定目标、接续奋斗,努力追求组织工作的“极限值”。
第三重境界:追求“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无我”之境,以公心赢得民心。“在办公室睡坏了4张行军床”“走遍全省362个乡镇,解决了村(社区)干部报酬偏低、干部素质提升、牧民安居等一大批实际问题”“休息二字好像与他无缘,只要和他联系,他几乎都在工作”……朱治国的时间和精力几乎都给了党、给了人民、给了事业,他用脚步丈量民情,踏遍山山水水,走进千家万户,深刻诠释了一名组工干部心系基层、服务群众的责任担当。“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要学习朱治国舍小家为大家的为民情怀,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事决策想着群众、服务群众,切实把对群众有感情、为人民办实事的干部用起来,把党建项目、实用人才下派下去;要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和群众坐一条凳、喝大碗茶,让情况在一线明了、措施在一线制定、问题在一线解决;要从群众的笑脸中找到工作的答案,工作做得怎么样,不要光看领导是否点头,还要看群众是否点赞。
【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朱彦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05-18
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7-23
感动中国人物朱彦夫先进事迹02-14
学习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1-10
学习劳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6-25
学习英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2-24
学生学习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6-07
学习毛丰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3-31
焦裕禄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