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之路纪录片李发彬事迹

时间:2024-06-18 11:47:57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夺冠之路纪录片李发彬事迹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事迹吧,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夺冠之路纪录片李发彬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夺冠之路纪录片李发彬事迹1

  李发彬9岁进入南安体校后,19年里,与家人们聚少离多,但距离阻隔不了亲情,无论是在外地集训,还是回乡探亲,李发彬都懂事孝顺、细心体贴。

  如同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李发彬父母曾寄希望于让孩子好好学习然后出人头地,从来没有想过自家的孩子会变成一个奥运冠军。

  比赛前夕,李发彬的.父亲李其锋激动得好几天没睡好觉。

  谈起儿子,李其锋难掩自豪,他说,李发彬是一个很坚强很乐观的人,从来报喜不报忧,但家人都知道,竞技场上哪有轻松可言。

夺冠之路纪录片李发彬事迹2

  尽管310公斤的总成绩比两周前结束的波哥大世锦赛还多了两公斤,但是李发彬对于比赛结果既欣慰又愧疚。

  本场比赛,李发彬遭遇了朝鲜选手朴明近和金忠国的强势冲击。在抓举比赛中,李发彬的开把重量是137公斤,最后一个登场的他试举成功,并先后举起了141公斤和143公斤,创造了新的亚运会纪录。

  就在大家都以为李发彬将会毫无悬念地拿下这枚金牌时,挺举比赛却让赛场悬念陡生。在李发彬开把挺起167公斤后,金忠国、朴明近先后在第二把成功冲击168公斤和171公斤,此后,金忠国也在第三次挺举中挺起了171公斤。

  反观李发彬却在两次尝试171公斤未果,把夺金的希望留给了朴明近。赛后,李发彬说:“在挺举候场的时候有些松懈,两次试举都出现了无力感。同时长时间在等待别人试举,而自己没有在战术上进行调整,这样就丧失了主动权。”

  朴明近在第三把中尝试冲击追平世界纪录的175公斤,只要举起这个重量他就能反超李发彬一公斤夺冠,但是最终却功亏一篑,收获银牌。虽然拿了金牌,但是李发彬认为,“这场比赛还是暴露了在备战、战术安排等方面的`欠缺,以后还是尽量要把细节做到更好”。

  当然,与以逸待劳的朝鲜队不同,中国举重队两周前刚刚结束了波哥大举重世锦赛的比赛,这也为亚运会的征程增加了不少难度。在李发彬看来,本土作战容易背上思想包袱,再加上短时间内要连续控制体重,让亚运会的难度远超世锦赛,“这也是中国举重队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挑战”。

  尽管只有两个星期的调整时间,李发彬却在训练上下了苦功。“世锦赛虽然也拿了金牌,但是成绩并不理想,对标巴黎,我自己并不满足。”据李发彬介绍,由于连续高强度的比赛和控制体重,他在两次大赛中都出现了呕吐的症状。难怪在赛后面对记者时,他会由衷地感叹:“我真的太难了。”

夺冠之路纪录片李发彬事迹3

  2004年2月,11岁的李发彬跟着父亲来到福建省体校,师从举重教练陈孝铭。

  “他刚来的时候很瘦小,体重很轻,30公斤不到,但身体很灵活,素质特别好,协调性和柔韧性都相当好,是块好材料!”

  只一眼,教练陈孝铭就知道是遇上了对的人,他很快就为李发彬的训练规划做了长远的打算。

  聪慧的李发彬在训练中不仅很自律自觉,而且很会动脑筋,思考技术动作,领悟动作要领比同龄队友快,因此李发彬的训练成绩和比赛成绩也提升得又快又稳。

  好学生遇到好教练是运气,好教练遇到好学生是福气。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千里马与伯乐的典故。

  李发彬开朗活泼,很好相处。由于李发彬很小的时候就离开老家来到福州,节假日都很难有时间回家,因而不论是在福建省体校,还是2009年7月以后跟着陈孝铭到福州市体工队,教练陈孝铭一直带着他。

  2011年,苦练了7年的李发彬,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举重青年锦标赛,一举夺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项世界举重青年冠军。

  那一年,他18岁。

  第一次在国外比赛就包揽3金,国旗、国歌在为他而升起、奏响,站在领奖台上的李发彬第一次感到了什么叫为国争光。

  赛后,他说:“我一定要更加努力,更加练出成绩,将来再报效祖国!”

  2019年9月,李发彬在泰国芭提雅举行的举重世锦赛61公斤级比赛中,李发彬以抓举145公斤,挺举173公斤,总成绩318公斤包揽三项冠军,并且打破了总成绩和抓举两项世界纪录。

  同年12月,李发彬又在举重世界杯上,以140公斤、311公斤获得抓举和总成绩冠军,以171公斤获得挺举比赛亚军。

  2020年10月,李发彬在全国举重锦标赛上,创造了61公斤级的`175公斤挺举世界纪录夺冠,超了印尼选手伊拉万保持的该级别挺举174公斤的世界纪录,总成绩318公斤也平了自己保持的总成绩世界纪录。

  从体重不到30公斤,到目前的61公斤;从抓举、挺举几十公斤,到目前的抓举145公斤、挺举173公斤,李发彬在举重这项运动中刻苦训练,不断突破,然而成功之路从无坦途,正当李发彬信心满满地备战东京奥运会的时候,他在奥运赛前最后一次比赛、2021年亚洲举重锦标赛上却未能完全发挥出水平。

  “这次比赛虽然尽力了,但没有达到预期,主要还是训练的问题,一是冬训本身厚度高度不如去年同期,二是回京赛前训练腰伤打乱了整体的训练节奏。”李发彬坦言,由于自身背的包袱特别重,心态上不断给自己压力,导致身体出现伤病。

  “接下来的3个月要踏实训练,把问题解决掉,把最好的状态在东京奥运赛场上展现出来!”李发彬在赛后总结会上这样说。

夺冠之路纪录片李发彬事迹4

  2012年4月,在福建省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举行的2012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伦敦奥运举重选拔赛56公斤级比赛中,李发彬以287公斤获得总成绩第三名;

  2012年4月,在韩国平泽进行的2012年亚洲举重锦标赛男子56公斤级争夺中,李发彬发挥出色,他以抓举126公斤,总成绩279公斤获得两项冠军;

  2017年9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体育馆进行的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56公斤级中,李发彬以287公斤获得冠军……

  2012年以后,李发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个个冠军接踵而至。

  南安市体育学校校长杨再发告诉记者,随着训练和赛事繁忙,李发彬回乡的次数也逐渐减少。但每次回乡探亲的第二天,他总会马不停蹄地到母校南安市体育学校表达感恩之情,向文体新局、母校汇报成绩,到训练场与教练、老师、队员交流。“感谢在我伤痛困惑、成绩徘徊不前时,给予我这么多的支持、关心和帮助,让我才能有今天的好成绩。”

  2018年,李发彬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重要转折点。国际举重联合会公布级别调整方案,把男子举重项目最低级别提升到61公斤级,这对于此前在56公斤级的控体重困难户李发彬,无疑是一项利好,他的机会终于来了。李发彬的国家队主管教练邵国强说:“调整新级别以后,训练上、交流上多给他一点信任和鼓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改变,让他能够尽情发挥。”

  果然不出所料。次年,在泰国芭提雅举行的2019年举重世锦赛男子61公斤级角逐中,李发彬以抓举145公斤、挺举173公斤、总成绩318公斤包揽三项冠军,并且打破总成绩和抓举两项世界纪录。回顾比赛过程,李发彬心情澎湃地说道:“当时的心情是激动的,我能为祖国再次升起五星红旗,贡献一份礼物,感到自豪。”

  今年,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进行的'2021年举重亚锦赛男子61公斤级的争夺中,李发彬以抓举142公斤、挺举170公斤、总成绩312公斤轻松获得三金。值得一提的是,李发彬分别在抓举和挺举的第一把试举成功之后,就已经拿到了三冠。

夺冠之路纪录片李发彬事迹5

  从南安体校到福建省队再到国家队,李发彬一直以队为家,爱国主义情怀、为国而战的信念,逐渐从他心中生根发芽,随后茁壮成长。

  2002年4月17日,南安市体育学校举重教练王德兴到南安龙门小学挑选“新苗子”时一眼就相中了年仅9岁的李发彬。李发彬是一个特别“懂事”,让人省心的选手。进入学校后,李发彬一边读书,一边训练。2004年,李发彬入选福建省体校举重队。福建省体校举重队教练陈孝铭回忆说:“李发彬刚来的时候才11岁,别看他体重不到30公斤,但爆发力足、短跑速度快,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特别好。”2011年世界青年锦标赛是李发彬首次参加的国际比赛,当时就斩获了56公斤级抓举和总成绩两枚金牌。“那种感觉特别自豪,因为是第一次为国征战,自己想起了2008年奥运会看到师兄为国争光的场景,那种爱国主义情怀被特别激发出来了。”

  在上个月进行的国家举重队军训期间,高强度的训练让李发彬感觉收益颇丰,他表示,学习军人服从命令、统一行动,对自己很有锻炼价值。在锤炼作风的`时刻,再多的困难也要克服。

  值得一提的是,在冬训中,国家男子举重队在61公斤级这个级别也陷入一种“严重内卷”的状态,有不少新老将都在训练和比赛中对李发彬发起冲击。对此,李发彬也是勇于接受挑战。他说,这样不但让自己更有动力去挑战极限,向着更高更强的成绩突破,而且中国男举队内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局面,也更有助于中国选手在该级别继续扬威国际赛场。

夺冠之路纪录片李发彬事迹6

  7月16日,记者来到福州的省体校举重训练场,找到了李发彬在省体校举重队的教练陈孝铭。聊起李发彬,他记忆犹新。

  李发彬进入省体校后,陈孝铭对他的技术动作、速度力量、生活饮食等方面都非常严格。李发彬打心底敬重教练,努力表现自己,经常超额完成教练安排的任务。

  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xx年的.某一天,李发彬在思想上发生了波动,想打退堂鼓。陈孝铭采用“激将法”,把他临时赶出了训练馆。

  受委屈的李发彬哭着给父亲打电话。在父亲和教练的思想动员下,他才再次回到训练场。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发了一条信息给教练:“教练,我觉得再怎么训练都达不到吴锦彪等老大哥的水平,感觉这样练下去看不到任何的希望。而且,即使转正了每个月也才20xx块钱收入,我随便在南安老家摆地摊都能赚4000多块,比这里都好啊。”

  次日,陈孝铭再次给他做思想工作。听完教练的肺腑之言,李发彬咬咬牙,再次回到了训练场。

  坚持不懈,总有机会证明自己。20xx年6月,李发彬参加在马来西亚槟城举行的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男子56公斤级比赛,这是他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赛事。凭借出色的发挥,他为中国青年举重队收获了2金1铜。

  此后,他更加坚定了举重之路,“我还想在更大舞台上实现‘升国旗、奏国歌’,为国争光!”队这样完备的保障,我有信心再攀高峰!”

夺冠之路纪录片李发彬事迹7

  李发彬,1993年1月15日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市,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xx届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

  20xx年,获得全国少年儿童举重锦标赛抓举、挺举、总成绩和个人总分四项第一;20xx年,获得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男子56公斤级比赛冠军;20xx年,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举重比赛男子56公斤级争夺中,以287公斤获得冠军;20xx年,获得亚洲举重锦标赛男子56公斤级亚军;20xx年,获得亚洲举重锦标赛男子61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20xx年,获得举重世锦赛男子61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并且打破了总成绩和抓举两项世界纪录;20xx年,获得举重世界杯男子61公斤级抓举和总成绩冠军;20xx年,获得全国举重锦标赛男子61公斤级挺举和总成绩冠军,并创造挺举世界纪录;20xx年,获得男子61公斤级举重亚锦赛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

夺冠之路纪录片李发彬事迹8

  1993年,李发彬出生于南安水头的一个普通家庭。据李其锋介绍,他和妻子早年在水头蟠龙菜市场做蔬菜生意,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放任孩子到处玩耍。每次回到家,都看到孩子玩得一身灰尘,“两个儿子从小就活泼好动,特别是小儿子李发彬,不仅身材壮实,手脚也是相当麻利,经常跟人追逐打闹,特别的调皮。

  20xx年春天,安溪人王德兴到南安体校当教练,并在时任校长吴佳和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南安首支举重队。

  翌年,年仅9岁的李发彬与举重结缘。当年4月17日,南安市体育学校举重教练王德兴,到南安龙门小学挑选“新苗子”时,在课间操时间,发现有一个穿着1米28、黑色背心的小男孩,肌肉线条比较明显,跟同学玩游戏时,跑、跳起来特别有力量、有灵性,身体素质明显比其他学生更强。王德兴一眼相中,“就选他了!”

  20xx年9月,李发彬正式到学校参训。“这小孩的天赋很高、勤学好练,可遇不可求,校领导都认为这是颗‘好苗子’。”回忆起李发彬进入学校的经历,王德兴印象深刻,他说,进入学校后,发彬一边认真读书,一边体育训练,每天清晨6点就跟着其他20多名运动员在一间破旧的铁皮房里做速度、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基础性训练。这孩子数学成绩很好,对举重也很感兴趣,所以成长也比较快!”

  除了孩子自身兴趣和努力,李发彬家人的支持非常关键。“当时一共挑中7个,但最后只留下他一个。”李其锋说,当时,他和妻子每周都会到学校去探望儿子。看到儿子汗流浃背,却说不会辛苦,有时候夫妇俩场边看着偷偷流泪,回家都咽不下一口饭,曾几次想让孩子放弃训练,和其他小孩一样好好读书。“小小年纪要读书,还要受皮肉之苦,看着都心疼。”

  这时候,王德兴就开导他们,“要支持孩子自己的选择,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的。”最终,李其锋还是选择尊重孩子的决定。

  两年来,李发彬跟着王德兴艰苦训练,坚持和努力终于收到了第一次回报。20xx年,因为在泉州市级运动会上表现突出,李发彬被福建省体校举重队相中,接受更系统、更专业的训练。

【夺冠之路纪录片李发彬事迹】相关文章:

李芳老师事迹01-12

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01-29

学习李成环事迹心得体会06-07

无臂少年杨彬的励志故事10-03

学习李吉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6-07

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5篇03-01

无臂少年杨彬的励志故事范文10-11

观看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6-08

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通用8篇)08-24

人生之路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