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一等奖手抄报内容

时间:2024-10-24 13:42:12 晶敏 手抄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霜降一等奖手抄报内容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对手抄报很是熟悉吧,手抄报能有效激发我们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望。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手抄报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霜降一等奖手抄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霜降一等奖手抄报内容

  霜降作文

  在不知不觉中,霜降到了,秋天已经过去了。看着学校开始凋零的银杏树叶,不禁回想起那件往事,心中对爸爸的思念也更加浓厚了。

  外公家门口也有一排银杏树。那一年秋天,爸爸还未去打工。一天,爸爸带着我去探望外公外婆。大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我闲得无聊,抬头看见了那一排银杏树,心中便有了一个有趣的想法:把银杏叶子摘下来!要知道爸爸也是个孩子气十足的人,他很快也加入到了摘银杏叶的游戏中。

  爸爸像个孩子似的爬上树,我则在下面用外婆的篮子接树叶。不到二十分钟,我们便收获了满满两个花篮子的银杏叶。我和爸爸用针线将银杏叶子穿了起来。银杏叶子,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金黄色的,互相搭配着,好看极了!我和爸爸从太阳高挂一直玩到夕阳西下,我们开心得毫无疲惫之感。看着金黄的银杏树上面蔚蓝的天空,看着天空上轻捷的云雀和南迁的大雁,我只觉得心中全是满足之感!

  可是,不久爸爸就去打工了。摘银杏叶的往事,也已经过去三、四年了。现在每次看见银杏,我就会想念爸爸,想念那银杏树下的游戏。

  霜降的作文

  秋季六个节气,立秋是秋季的开始。白居易常常在立秋日惦念远方的朋友故人千万里,新蝉两三声。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秋意渐浓,寒气加重,进入寒露,露水触手冰凉。再往后半个月,是霜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而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江南这一带地区,露水凝霜时相对于北方还好些,北方凝霜时,温度一般在零度以下。凝结成霜冻,霜冻摧残百草,它会将百草中的水分吸干使枯竭而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草木黄落。色黄而摇落也。这是形容南方。在江南霜降这段时间,气温下降,刮风落叶,也给尾秋蒙上几分凄凉。在南方很少见到霜冻,且空气干燥,晚上霜降后,清早起来只能见着最后霜消失的尾巴了,草地上一片片白色,枯黄的叶子上闪着点点白光。在这片没有霜落的`天空,我却被霜雾迷了眼睛。

  问母亲故乡霜降时的习俗,答道:谷物满仓。霜降是每年秋后农业收获的一大节气。武进农谚日:霜降到,呒老少。意即此时田里的庄稼不论成熟与否,一齐都可收割了。霜降时要赏菊,菊在霜降盛开,生命力极强,登山赏菊饮酒则是表达对菊的赞美歌颂。霜降时不可少买柿子与栗子,图个利市。俗话说: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而且到了冬天嘴唇就不会干裂。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霜降时节到了,鸿雁的叫声听上去更加悲切。鸿雁为候鸟,每年深秋归飞,其时开始霜降,因用以指时序的变化和年岁的更换。而每当秋深,游人便会更加思念自己的故乡与亲人。

  霜降与鸿雁穿云过,在诗行停过,回望天际,轻声叹息。

  霜降的古诗句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2、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3、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4、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5、与它相关的诗有,晚岁唐白居易

  6、沽酒心何壮,看山思欲飞。

  7、描写露水和霜的唯美诗句:萧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村落欲黄昏,寒云片片凝。

  10、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

  11、无端更夺寒士业,石田广置期丰收。

  12、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1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1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7、一腊今已半,浮阳壮犹矜。

  18、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19、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2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1、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2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3、天不长春又入冬,可能含笑拒霜风

  24、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25、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

  26、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

  2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8、才入冬来三日,人都道小春来。

  29、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30、江水入冬犹浩荡,风帆逼负合骞腾

  31、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2、秋霜;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4、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35、道心因老进,狂态逐时低。

  霜降古诗句

  1、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2、养到天寒霜降时,附子煎汤冷浴伊。——贾似道《养法十二条·养到天寒霜降时》

  3、霜降水泉涸,风紧草木枯。——舒岳祥《送达善归玉塘》

  4、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杜审言《重九日宴江阴》

  5、薄暮竹寒霜降近,斗草篱边,翠色看犹嫩。——钟蕴《鹊踏枝·游园》

  6、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7、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东方朔《七谏》

  8、珠桧丝杉冷欲霜,山城歌舞助凄凉。——苏轼《黄州寒食诗二首》

  9、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0、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11、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12、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武元衡《秋怀奉寄朱补阙》

  13、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14、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蘦。——屈原《远游》

  15、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6、春空云淡禁烟中,冷落那堪客里逢。——朱孟德《西夏寒食遣兴》

  17、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杜甫《牵牛织女》

  18、人言主与宾,霜降鸣丰钟。——王九龄《祠庞颍公》

  19、梅熟已过南岭雨,橘酸空待洞庭霜。——《晚泊江口》

  20、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李曾伯《又用韵·雪凝霜降不肯春》

  21、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22、霜露晚凄凄,高天逐望低。——《北楼》

  23、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白居易《读汉书》

  24、秋来积霖雨,霜降方銍获。——钱起《观村人牧山田》

  25、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26、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27、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仲殊《诉衷情寒食》

  28、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七夕夜女歌》

  29、田深狡兔肥,霜降鲈鱼美。——苏辙《登南城有感示文务光王遹秀才》

  30、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赵鼎《寒食》

  31、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陈师道《秋怀·其四》

  32、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33、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苏轼《梨》

  34、但愿晴空有见,但愿你安度一生。——《愿晴空有见,愿你一世静好》

  35、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仇远《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威凤巢深林》

  36、霜降平湖鉴群象,中有黄鱼几一丈。——孙岩《观渔行》

  37、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元稹《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

  38、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39、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40、霜降百物肃,御冬必此须。——李复《种菜》

  41、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元稹《赋得九月尽》

  42、雪来松更绿,霜降月弥辉。即日调殷鼎,朝分是与非。——贾岛《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

  43、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白居易《谪居》

  44、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45、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欧阳修《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

  46、月明星稀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47、霜降水自落,春浓花欲迷。——姜特立《偶题·霜降水自落》

  48、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49、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韦建《泊舟盱眙》

  50、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51、河汉降玄霜,昨来节物殊。——元季川《山中晓兴》

  52、去年霜降斫秋荻,今年箔积如连山。——苏轼《和子由蚕市》

  53、楼船昔西迈,霜降百草衰。——贝琼《怀夏士文》

  54、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55、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56、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白居易《岁晚》

  57、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文天祥《山中感兴三首·山中有流水》

  58、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叶梦得《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59、家在水中霜降早,船行林半鹭飞低。——吴嘉纪《九日寄徐式家》

  60、风至授寒服,霜降休百工。——谢瞻《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

  61、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62、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63、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石泉碧漾漾,岩树红离离。——白居易《早冬游王屋》

  64、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屈原《九章》

  65、霜降稻实,千箱一轨。——苏轼《和陶劝农六首·逸谚戏侮》

  66、九月降霜寒草衰,三秋落木塞鸿来。——朱朴《霜降日得西皋诗中有速诸公社饮意予亦以此订约》

  67、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68、巴江暮秋末,霜降千林空。——晁公溯《巴江》

  69、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平地。——白居易《大水》

  70、东流巨浪今潮北,霜降香山叶染霞。——老舍《致郭老》

  71、霜降水泉涸,风紧草木枯。柴扃常自闭,淡泊守园庐。——舒岳祥《送达善归玉塘》

  72、吼千林月寒霜降,绕维摩万八千佛供床,喷清香九重天上。——张可久《落梅风·玉果山先上》

  73、霜降明朝节,坐雨声,红闪一灯如血。——赵熙《秋思耗》

  74、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梦溪笔谈·杂志一》

  75、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76、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77、霜降草花落,林柯亦纷披。耿耿园中菊,煌煌发幽姿。——朱岂《采菊亭》

  78、猿啼山寂寂,霜降叶纷纷。——王恭《秋山行旅》

  79、荒村野店,记初交霜降。——庄盘珠《殢人娇·寒鸦》

  80、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岑参《送李翥游江外》

  81、看松好待严霜降,试玉宜将烈火烧。——王禹偁《放言·贤人虽学心无闷》

  82、霜降黄花酒,山空白日眠。——王恭《题陈孟敷耕图》

  83、怵惕与霜同降日,频繁思荐独凄然。——徐寅《露》

  84、船到岳阳应渐稳,洞庭霜降水如油。——孙蕡《下瞿塘》

  85、山色秋分后,月华霜降前。——曾丰《辛酉中秋前后舟行自英入韶晚与全真侄传杯》

  86、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87、霜降幽林沾蕙若,弦惊翰苑失鸳鸾。——钱起《送李九贬南阳》

  88、霜降水落,子归就父。——释智遇《无淮和尚禅者请赞仍侍立赞》

  89、火流金铄锦袄子,霜降木落玉面狸。——舒頔《题山中所有》

  90、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赵鼎《寒食》

  91、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白居易《玩止水》

  92、烟岚凝翠重,霜树溅红深。——李世民《重幸武功》

  93、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94、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95、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96、霜降水反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华晚,昆虫皆闭关。——黄庭坚《谪居黔南十首》

  97、季秋甫强半,霜降才应律。——王鏊《壬戌九月·季秋甫强半》

  98、天霜降寒,纳此室处。——陆龟蒙《祝牛宫辞》

  99、霜降百工休,把酒约宽纵。——黄庭坚《次韵晋之五丈赏压沙寺梨花》

  100、暴流没马不加减,霜降石出不加增。——何梦桂《愚石歌》

  101、霜降菊丛折,守根安可存。——苏辙《和子瞻记梦二首》

  102、惟有石钟还好在,未须霜降自清音。——喻良能《石钟山·坡翁文字妙来今》

  103、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苏轼《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104、老树转斜晖,人家水竹围。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王冕《舟中杂纪·其十》

  105、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七夕》

  106、黄叶已先霜降落,白云长在雨余生。龙门林屋无多远,此去寻幽莫计程。——徐贲《送张山人还天平》

  107、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柳永《二郎神·炎光谢》

  108、白雁至则霜降,北人谓之霜信。——姚述尧《鹧鸪天·玉宇无尘露气清。凭高极目万山》

  109、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110、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耶律楚材《过夏国新安县》

  111、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曹操《蒿里行》

  112、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苏辙《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

  113、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王冕《舟中杂纪·其十》

  114、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刘长卿《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115、霜降水痕收,迅池塘犹暮秋。——高明《商调·二朗神》

  116、禾黍与稂莠,雨来同日滋。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白居易《读汉书》

  117、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江定斋《列岫亭》

  118、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119、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张衡《定情歌》

  120、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关于霜降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霜降日期

  霜降是几月几日: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

  计算方法:

  霜降日期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3.438,20世纪C=24.218。

  举例说明:2088年霜降日期=[88×0.2422+23.438]-[88/4]=44-22=22,10月22日霜降。

  霜降的由来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习俗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霜降解析: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土壤冻结,冬作物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两到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是不一样的。

  “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祁连山区、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尔泰山区、北疆西部山区、东北及内蒙东部等地年霜日都超过100天,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均在50天以下,北纬25°以南和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两广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则是没有霜降的地方。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一树树芙蓉盛开,把南方大地打扮得更加艳丽。

【霜降一等奖手抄报内容】相关文章:

霜降手抄报(精选8张)10-11

家风家训手抄报内容05-14

赞扬雷锋的手抄报内容03-06

学雷锋手抄报内容03-04

校园文明手抄报内容08-28

冬天的风景手抄报内容11-18

关于秋天手抄报内容09-30

有关国防的手抄报内容04-06

成长的故事手抄报内容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