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如何由“弱”变“强”

时间:2025-01-16 18:15:03 海洁 高中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数学:如何由“弱”变“强”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数学:如何由“弱”变“强”,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数学:如何由“弱”变“强”

  高考数学:如何由“弱”变“强”

  一般来说,一轮复习的时间是高二下学期结束到高三上期结束时间前后。除了老师安排的复习进度之外,自己也要有一定的规划,两条主线双管齐下,才能不让自己宝贵的高三生活被浪费。自己的安排要根据老师的进度来走,多和老师协商,多向老师请教。此处不再赘述。建议是每天先完成老师的复习安排,再进行自己的安排。下面就以理科数学为例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感受吧。

  数学是最好得分的科目,同时数学又是高考成败的关键。多少学子因为数学成绩而走向不同的大学。从某种意义上讲,高一高二的基础很重要,高一高二有没有“弄懂”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三复习的进度,如果基础打得牢,高三可以向更高的层次冲一把,如果自认为基础有些薄弱,也不是完全没办法,一轮复习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以前的弱势。

  在复习方面,进入高三,首先建议看看自己来年参加的考试的试卷题型分布,哪些知识点只属于识记和基础理解层次,哪些知识点属于重难点。非重难点可以不独立安排复习时间,因为跟着老师的进度就可以得分,如集合、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程序框图、复数等内容,但是一定要保证此类问题属于自己的必拿分题目。

  其次,对其他的整个知识体系的版块有一个基本认识,可分为以下板块:函数的基本题型、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相关内容、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立体几何、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初步、圆锥曲线、统计与概率,选修内容不同省份安排不一样:极坐标、不等式、平面几何等。

  知道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就可以考虑在这一个学期里把哪些板块安排在哪一个月、哪一周,同时参考老师带领复习的进度,互为补充。每一周上课前,可以把老师上一周带动复习的内容再给自己计划一下,计划这一周在以前老师讲过的基础上再给自己添加哪些内容,无论是做新题,还是整理做过的题型来寻找考试方向,都要提前安排好,六天(可能高三时期周六都要拿出一些时间给学习吧)时间每天给自己规定额外的几个小时的自习时间来完成自己的数学计划。比如说,老师上周带我们复习了三角函数中与解三角形有关的内容,如果发现自己这些方面还有一些不会做的题或者不熟练的方法或者题型,就在资料上寻找相关的题目来试试,并且按时总结,找出这些题型的共同点,摸索高考命题方式。如果觉得自己在解三角形这些方面比较熟练了,就可以考虑赶在老师前面,把老师接下来要带着复习的方面先复习一遍。总之就是要使两个进度互为补充,这样才会一直有一个合理的顺序,不至于到了某一个星期就觉得乱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别人是复习了一轮,而自己在同样的时间可以使自己的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另一方面,给自己准备几个笔记本。对于理科生来说,尤其又是数学这种学科,在笔记本上整理总结题型是很有用的。一轮复习做到的一些错题可能是很有代表性的,自己要学会分章节把错题或者自己觉得经典的题目记录下来,这些可能就是高考的某一些思路。不过,这些经典的题目并不一定是那些怪题偏题,高考范围内的数学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除了压轴题会有一些特殊的思路或者灵感之外,大多数题目都是常规题型。

  同时,说到做题,一轮复习是可以尝试开始做一些综合题或者高考题的。可选择本省前几年的题目来做,不必求数量,尝试一下高考题即可,建议周末的时候找两个小时的时间按照高考的感觉来做一套题。记住,不求做太多,只是看一看高考题的难度和综合性,给自己一个参考。

  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个小本子,用来写一些任务。因为高三每天都会有各种繁杂的学习任务,可能有时候自己一时会忙得忘了某个任务,直到第二天老师提起来的时候才想起,“哇,我这个作业竟然没做……”。所以每次出现任务时就记录下来,完成之后就划去,既可以作为任务提醒,也可以作为任务计划小册子。有时候在高三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有很多任务但是又不知道从什么开始,这是一种很常见但是必须要改变的现象,所以有一个小本子就会立刻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会有效利用高三的时间。

  最后,在给学弟学妹带来一点感性一点的内容吧。高三是一场持久战,当你走过来了,才发现高三真的好快。同时,你会感激高三这一段奋斗的时光,十二年寒窗苦读这是第一次在学习上心无旁骛、花如此重大的精力冲刺一个目标,最后无论如何,不要让自己高考之后后悔。

  高考数学复习重点提示

  要点一 强调基础重视能力

  新课改下的高考更加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考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考生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今年数学《考试说明》体现出三个方面,第一,强调基础。高考不是竞赛,就是一场普通的考试,所以高考试题大部分都是基本题,但基本题不一定是简单的题,而是利用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能力解决的基本问题。 第二,更加注重能力。 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有利于提高试题的区分度。第三是强化应用。对于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查要求逐步提高。 应用题的命题将结合我省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引导学生自觉地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大环境中,关心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高考出题范围基本上都是按《 考试说明》来的,考生最好都能有一本X 年高考《考试说明》,认真研究里面的考试要点和典型实例。

  要点二 抓重点不搞题海战术

  数学题永远不会做完,在复习中要学会抓住重点,王教授提醒考生。

  现在许多学生为了备战高考,整天搞题海战术,妄图把数学题目全部做完,数学题目永远是做不完的,多做未必有用。打个比方,家里来了客人,明明只需要1斤面条,但是主人却准备了5斤面条,剩下的4斤就是多余的。新课标下的高考理科《考试说明》中涉及到171个知识点,但是要求考生必须掌握的只有17个。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只要把这17个知识点吃透就可以了,如果面面俱到,势必会增加压力。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要把过去的考卷,特别是进入高三以来做的考卷好好看看,凡是以前做错的题目,一定要重新做会。考生要善于归纳和总结,把往年的高考题目都罗列出来,然后找出哪些知识点出题率高,在复习中就把这些作为重点对象看待。

  下次再来泰安的时候,他在考试说明划定范围的基础上会进一步为考生画出重点,缩小复习范围,让学生在冲刺的最后阶段少走弯路。

  要点三 注意调整作息时间

  离高考越来越近了,王教授提醒,考生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生活,把兴奋点调为高考时间,不要开夜车。

  考生一定要明白,现在到了冲刺时期了,一定要调整好生物钟。现在有好多考生喜欢晚上开夜车,白天学习就没有精神。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高考考试时间是上午9点到 11 点这个时间段,下午是3点到5点。所以考生现在早睡,稍微晚醒一点,按照高考时间调整作息时间,如果调整好状态,有时候即使考生不会的题目也能发挥好,但一旦调整不好,可能会的题目也做不出来。

  在X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会上,全国著名高考数学研究专家王燕谋从家长和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出发,对高考数学考什么,现在冲刺时刻考生复习如何抓住重点,以及如何调整心态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和解答。

【高考数学:如何由“弱”变“强”】相关文章:

二模后高考数学如何复习02-03

关于时代感强的高考材料作文的写作要领06-21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10-05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精华10-26

2024高考数学答题规范05-22

由“科技创新”说起02-19

由漫画想到的作文04-26

由荷花想到的作文03-04

由雨想到的作文05-16

乐观由自己作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