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研究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良好习惯、终身受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形成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发展个性的重要方面,因此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是获得成功的关键。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一、自觉预习习惯
1、了解所要学习的新知识;
2、准备好上课所需的书、本、文具及资料;
3、运用工具书帮助预习;
4、把遇到的不懂之处和难点标记下来。
二、仔细观察习惯
1、有意识地运用视、听、味、嗅、触等感觉器官来观察事物;
2、观察全面、清楚、找出特点及特征。
三、认真听讲习惯
1、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
2、听清楚所讲内容;
3、边听边想、理解内容;
4、能记下有关要点。
四、乐于交流习惯
1、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耐心地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言;
3、说话清楚、完整、简洁明了;
4、吸引他人发言的长处,补充和纠正自己的观点。
五、勤于阅读习惯
1、集中注意力认真阅读;
2、边读边思考,理解阅读内容;
3、反复阅读,并使用圈划等方法理解题意,正确解题。
六、独立作业习惯
1、先复习后作业;
2、做作业时一心一意,不兼做其它的事情;
3、独立作业不抄袭;
4、作业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5、做完作业及时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七、乐于动手习惯
1、经常使用学具帮助学习;
2、通过作图、演示等来帮助自己学习;
3、敢于动手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的尝试。
八、及时笔记习惯
1、听课时把听到的内容及时记下来;
2、经常归纳、比较运算方法。
九、及时积累习惯
1、意识的积累;
2、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预习
在课前把老师即将教授的单元内容浏览一次,并留意不了解的部份。
专心听讲
(1)、新的课程开始有很多新的名词定义或新的观念想法,老师的说明讲解绝对比同学们自己看书更清楚,务必用心听,切勿自作聪明而自误。
若老师讲到你早先预习时不了解的那部份,你就要特别注意。
有些同学听老师讲解的内容较简单,便以为他全会了,然后分心去做别的事,殊不知漏听了最精彩最重要的几句话,那几句话或许便是日后测验时答错的关键所在。
(2)、上课时一面听讲就要一面把重点背下来。定义、定理、公式等重点,上课时就要用心记忆,如此,当老师举例时才听得懂老师要阐述的要义。
待回家后只需花很短的时间,便能将今日所教的课程复习完毕。事半而功倍。只可惜大多数同学上课像看电影一般,轻松地欣赏老师表演,下了课什麼都不记得,白白浪费一节课,真可惜。
课后练习
(1) 整理重点
有数学课的当天晚上,要把当天教的内容整理完毕,定义、定理、公式该背的一定要背熟,有些同学以为数学著重推理,不必死背,所以什麼都不背,这观念并不正确。一般所谓不死背,指的是不死背解法,但是基本的定义、定理、公式是我们解题的工具,没有记住这些,解题时将不能活用他们,好比医师若不将所有的医学知识、用药知识熟记心中,如何在第一时间救人。很多同学数学考不好,就是没有把定义认识清楚,也没有把一些重要定理、公式”完整地〃背熟。
(2) 适当练习
重点整理完后,要适当练习。先将老师上课时讲解过的例题做一次,然后做课本习题,行有余力,再做参考书或任课老师所发的补充试题。遇有难题一时解不出,可先略过,以免浪费时间,待闲暇时再作挑战,若仍解不出再与同学或老师讨论。
(3) 练习时一定要亲自动手演算。很多同学常会在考试时解题解到一半,就接不下去,分析其原因就是他做练习时是用看的,很多关键步骤忽略掉了。
测验
(1) 考前要把考试范围内的重点再整理一次,老师特别提示的重要题型一定要注意。
(2) 考试时,会做的题目一定要做对,常计算错误的同学,尽量把计算速度放慢, 移项以及加减乘除都要小心处理,少使用“心算” 。
(3) 考试时,我们的目的是要得高分,而不是作学术研究,所以遇到较难的题目不要 硬干,可先跳过,等到试卷中会做的题目都做完后,再利用剩下的时间挑战难题,如此便能将实力完全表现出来,达到最完美的演出。
(4) 考试时,容易紧张的同学,有两个可能的原因:
a. 准备不够充分,以致缺乏信心。这种人要加强试前的准备。
b. 对得分预期太高,万一遇到几个难题解不出来,心思不能集中,造成分数更低。这种人必须调整心态,不要预期太高。
侦错、补强
测验后,不论分数高低,要将做错的题目再订正一次,务必找出错误处,修正观念,如此才能将该单元学的更好。
回想
一个单元学完后,同学们要从头到尾把整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回想一遍,特别注意标题,一般而言,每个小节的标题就是该小节的主题,也是最重要的。将主题重点回想一遍,才能完整了解我们在学些什么东西。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一、初高中比较
1.教材变化: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2.课时的变化:初中对重难点知识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学生只要围着老师转,就可以取得好成绩。高中课时紧,对重难点知识没有太多时间反复,各类题型也很难讲全。要求学生举一反三。而高中是要强调自学能力、强调主动学习。
二、对策
1、重视做错的题。并且尽量自己订正,比被动听老师讲效果好得多。
2、预习。并且争取超前两节左右,把握学习主动性。
三、高分考生谈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1、从微观上看,数学的学习就是怎样解出每一道题。我的经验是关注通法,即关注普通解法,有余力再掌握一些技巧。对于文科学生来说,通法更加重要一些。事实证明,通法掌握好了,高考一般都能取得优秀甚至拔尖的成绩。
2、我做的题很多类型也很广,但在做题时我并不局限与这道题本身,而是能够进行发散性思考,想想如果把这道题的题目、条件改变一下能演变出什么题目,从这道题我有什么额外收获。
对于同类型题,只要我觉得自己已经非常熟练了,就不再继续做这种类型的题目,转而做其他类型的题目。你做的题目类型越多,视野就越开阔,我觉得这样做题才是高效的。在做完很多类型的题目之后,我们还要进行总结:对哪一种类型的题目可以用哪些方法解答,这一种方法可以解答哪些类型的题目。同时,把自己做错的题目记在一个本子上,总结一下错的原因和教训(如果你平时做题出错较多,比如一张试卷要错五六处或更多,抄错题可能没有时间,这时你可以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题目的旁边写上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每国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或标记错题的试卷看一看,会有很大好处)。
3、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完题后的总结,回想,尤其是对那些想了半天没做出来的或者会做做错的题尤为重要。要把自己为什么不会做或者为什么做错的原因记下来,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做题的意义也在于此。我自己就是一直这样做的。如果你翻看我做过的习题集或试卷,就会发现随处都是用红笔写的批注,我从中收获极大。
4、我在数学上面确实下的功夫很多。我不喜欢看课外的书,却喜欢看教材,把教材吃得很透,但我会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问题、总结方法。我想有以下几点可供大家借鉴——
一、学习数学千万不要害怕。很多人因为数学不好,起先失掉兴趣,然后失掉信心,最后便讨厌数学了,结果导致数学更差了。其实这些环节是相关的,只要改好了一个方面,其他方面也就跟着好起来。当然,学数学需要一定的天分,这是肯定的,但在高考中数学得个110分左右可以说与天分无关,只需努力,各位同学只要端正心态去努力,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二、要有一定量的习题训练,不然很难对数字敏感。数学与其他科目不一样。如果平时没怎么动手练习,即使明白思路也不一定能正确计算,所以需要做一定量的题来提高做题的熟练度、速度和正确率。另外,做一定量的题,会使你更熟悉考点,明白出题者想考你什么,便于你更快地解题。再比如说,你每种题型只做过一次,那么每道题你都会花很多时间且不一定做得对。但假如每种题型你做了3~5道,那么再遇到这类题时,你就会知道方向,该采用哪种方法。
三、学到每章的时候,一定要做相应章节的典型习题。因为那样一是易考,二是能让你熟悉本章考点及“陷阱”,比如集合这章,如果考大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考空集的这种特殊情况,我就会特别小心它。
四、学会整理易错的题。我这段话的对象不包括数学天才。我们不是天才,不可能对做错的题过目不忘,不再犯错。因而,你需要一个笔记本将做错的题定期整理,定期复习,特别是高三的学生,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学了又忘,反反复复犯错。所以,一本错题笔记是必需品。
【拓展】数学高效学习方法
一、掌握预习学习方法,培养数学自学能力
预习就是在课前学习课本新知识的学习方法,要学好初中数学,首先要学会预习数学新知识,因为预习是听好课,掌握好课堂知识的先决条件,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预习可以用“一划、二批、三试、四分”的预习方法。“一划”就是圈划知识要点,基本概念。“二批”就是把预习时的体会、见解以及自己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批注在书的空白地方;“三试”就是尝试性地做一些简单的练习,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四分”就是把自己预习的这节知识要点列出来,分出哪些是通过预习已掌握了的,哪些知识是自己预习不能理解掌握了的,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学习。
二、掌握课堂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课堂学习是学习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要坚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手到:就是以简单扼要的方法记下听课的要点,思维方法,以备复习、消化、再思考,但要以听课为主,记录为辅;
耳到: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解答,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特别要注意听自己预习未看懂的问题;
口到:主动与老师、同学们进行合作、探究,敢于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人云亦云;
眼到:就是一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所表达的意思,看老师的演示实验、板书内容,二看老师要求看的课本内容,把书上知识与老师课堂讲的知识联系起来;
心到:就是课堂上要认真思考,注意理解课堂的新知识,课堂上的思考要主动积极。关键是理解并能融汇贯通,灵活使用。对于老师讲的新概念,应抓住关键字眼,变换角度去理解。
三、掌握练习方法,提高解答数学题的能力
数学的解答能力,主要通过实际的练习来提高。数学练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到数学练习的重要性。实际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解答速度,掌握解答技能技巧,而且,许多的新问题常在练习中出现。
2、要有自信心与意志力。数学练习常有繁杂的计算,深奥的证明,自己应有充足的信心,顽强的意志,耐心细致的习惯。
3、要养成先思考,后解答,再检查的良好习惯,遇到一个题,不能盲目地进行练习,无效计算,应先深入领会题意,认真思考,抓住关键,再作解答。解答后,还应进行检查。
4、细观察、活运用、寻规律、成技巧。
四、掌握复习方法,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复习是记忆之母,对所学的知识要不断地复习,复习巩固应注意掌握以下方法。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趁热打铁”,当天学习的功课当天必须复习,无论当天作业有多少,多难,都要巩固复习。
2、采用综合复习方法,即通过找出知识的左右关系和纵横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提高,综合复习具体可分“三步走”:首先是统观全局,浏览全部内容,通过唤起回忆,初步形成知识体系印象,其次是加深理解,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是整理巩固,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突破薄弱环节的复习方法。要多在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加强巩固好课本知识,只有突破薄弱环节,才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研究】相关文章:
关于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06-19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大全08-16
初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09-15
中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教案06-19
小升初英语学习方法指导05-16
数学的学习方法整理06-19
大学数学常用学习方法10-16
奥数学习方法详解11-17
数学学习方法探讨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