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的经典

时间:2021-01-13 09:23:39 小学数学 我要投稿

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的经典范文

  导语:要想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那么,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是关键!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CNFLA学习网的栏目!

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的经典范文

  精选优秀范文:

  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一种后天的复杂的个性品质,是人对客体的一种自觉的、积极的、充满热情的认识倾向。

  就与认识活动有关的学习兴趣来说,它的发生、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有趣。学生往往会被新异的对象所吸引,而对它们产生直接兴趣,但这种兴趣随生随灭,非常笼统,具有直观性和广泛性,是初级水平的认识兴趣。第二阶段是乐趣。有趣定向发展就形成乐趣。学生的兴趣会向专一的、深入的方向发展,往往会对某一客体产生某种特殊的爱好。乐趣比有趣要深入、浓厚得多,具有稳定性和间接性,是中级水平的认识兴趣。第三阶段是志趣。当学生的乐趣与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相结合的时候,便会产生飞跃而发展成为志趣。志趣具有社会性与方向性,是高级水平的认识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兴趣的发展水平一般处于第一和第二阶段。

  一.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小学生在教师的教育影响下,知识经验不断地丰富,兴趣也在不断地发展。虽然学生是有个别差异的但一般来说,他们又有共同的特征。

  (1)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狭小和知识经验的贫乏,最初往往是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在教师的教育影响下,随着知识经验的日益丰富,学生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感兴趣。例如,初入学的儿童,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在新学校里开始正规的学习活动,对于排列整齐的课桌椅、新的课本都感到好奇,他们往往对新的学生地位、新的活动形式(学习)、新的环境(班级、学校)、新的人物(教师、同班同学)等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增多,他们开始喜欢新颖的学习内容和新的解题方法。

  (2)学生的兴趣开始是泛化的,无选择的,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但又似乎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以后在生活的实践中,在教学的要求下,学生的兴趣逐步具有更大的分化或选择性。例如,曾有人对某校三、四、五年级的800多名小学生,进行了学生志向和学习兴趣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随年级升高而递增,到五年级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超过了语文,成为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科目。引起小学生学科兴趣分化的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因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主观因素主要是学生认为该学科有用。

  (3)学生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性的知识最感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在逐渐增长。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对语文学科比较感兴趣,因为语文教科书上有动人的故事情节。到高年级,学生对做数学练习题可能更感兴趣。

  (4)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在中高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就逐渐降低。例如,一年级数学内容比较单一,学生对单一的内容和形式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而对“对口令”、“对号入座”、找朋友“、”开火车“等数学游戏却非常感兴趣。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往往比较热衷于参加课外活动,因为活动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二. 小学生学习兴趣与数学学习

  1. 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兴趣与学习的关系,我国古人早就有过许多论述。《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清代王筠说:“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学习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有了学习兴趣,便能产生积极的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就高;反之,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便感到厌倦,学习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学习效率就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人的一生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有人说:“兴趣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他能让人从平淡中发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赋人以热情和毅力,它能增加人的勇气和信心。”

  一般地说,人类对韵律、节奏、语言和美的感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较之数学来说,学生更容易接受。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常常使学生难以理解,有时甚至望而生畏。数学又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前后联系紧密,一环紧扣一环,缺一不可。学生往往由于某一环节掌握不好,由此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数学还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反映在小学数学中的就是应用题,有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虽也能仿照例题解答一些较简单的问题,但对于要独立运用知识解答时,往往无从下手,感到困难重重。因此数学学科尤其需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虽然感到困难,也勇于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学习,从而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只有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易学,变死学为活学,。

  2.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数学学习的关系。

  兴趣的发生,实际是学习成功的起点。盖兹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信心成正比例关系。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开始感兴趣,他就喜欢上数学课,喜欢做数学练习。兴趣越浓,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学生由于努力学习数学从而获得了优异成绩,因此,对数学更感兴趣。所以,兴趣既是数学学习的动力,又是数学学习的结果,兴趣与数学学习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三.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首先必须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有学习的自觉性,懂得要有目的地去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创造应用机会,产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广的学科,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很可能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如果从多方面启发,并通过演算题目,使学生了解到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建设及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可以直接应用的数学知识、技能,尽可能地创造实地应用机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元角分的知识以后,我就组织学生进行“开办小商店”的游戏活动。让每个学生带一些书本、铅笔、卷笔刀、橡皮及玩具等,标上价格,作为商店里的货物。由四个小组各选派一名学生做营业员,其它组员做顾客,老师发给做顾客的学生一些钱(一张二角,二张一角,二个五分,共五角钱),然后分四个商场进行买卖活动。在活动中,人人争做优秀营业员或文明顾客,秩序井然,个个都购到了自己喜欢的物品,而营业员的帐目清清楚楚,分文不差。活动结束以后,我让学生回忆买卖货物的经过,编出应用题。这样,把儿童组织到游戏活动中来,承担一定的任务,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感到自己的知识还不够,还需要努力地学习。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理解到社会离不开数学知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用结合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动手操作,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弄学具,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圆环的面积的计算时,我先让学生动手画一个半径是6厘米的圆,并剪好。再以这个圆的圆心为圆心,画一个半径小于6厘米的圆,并将它剪去,这样手中得到的就是环形。接着让学生口述操作过程,并小结:从一个圆内剪去一个同心圆,就得到环形。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操作过程得出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这种从动手操作到语言叙述,从语言叙述到导出面积公式的过程,就是由直观到抽象,由具体到概括的过程。在这种有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达到了手指尖上出智慧的目的。

  3.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起数学,学生常会联想到艰苦的思索、繁难的演算、复杂的逻辑推理,因此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枯燥的、艰苦的劳动。其实,数学教材有它自己的特点,蕴含着丰富、可激发学习兴趣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深挖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主要源泉。”教师应挖掘这些因素,充分发挥教材中内在的潜力作用。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种类时,当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有关的概念以后,别具匠心地出示了一些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属于哪种三角形,第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直角,学生回答说是直角三角形;第二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钝角,学生回答说是钝角三角形;第三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锐角,学生也随着说是锐角三角形,此时我默不作声,掀开一看,原来仍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悬念:为什么有一个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就不能肯定是什么三角形呢?在学生积极探究这个问题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我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这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已经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的经典】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01-15

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01-15

怎么样才能开发小朋友对于数学的兴趣01-21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08-24

小学生如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08-24

小学生培养数学的兴趣重要性01-15

如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01-21

怎么样才能开发初一学生对数学的兴趣09-01

如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