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原文、写作背景及主题思想

时间:2022-09-27 12:34:28 文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落花生原文、写作背景及主题思想

  《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落花生原文、写作背景及主题思想,希望你喜欢,欢迎阅读。

落花生原文、写作背景及主题思想

  原文:

  落花生

  作者:许地山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落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草亭过这个节。

  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么?”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创作背景:

  许地山生逢甲午战败中被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变乱时期,父亲当时率部奋力抵抗日侵,不敌而败,年幼的许地山却对这份国恨家仇感到了刻骨铭心的痛,之后随父亲迁居回大陆福建。19岁时,家境拮据,许地山开始自谋生活。21岁那年由于家道贫苦,不得不赴离家甚远的缅甸仰光任教,在仰光的三年时间里,远离亲人和故乡的许地山,经历了种种艰辛。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正在燕京大学读书的许地山写文章、开会、演讲,在示威游行中冲锋在前,不畏强幕,成为反帝反封建的先锋战士。1919年的“五四”时期,是“人的自觉”和“个性解放”的时代。

  主题思想:

  《落花生》散文,从一粒花生映照出人生。许地山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与独特理解是他作品中最动人的亮点。文章的主旨是散文中的“我”领悟并揭示出来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花生深埋土中不为人所识,花生以自己的“牺牲”而使自己“有用”。“无我”故能破除对物质的贪恋,“有我”方能主动选择与承担自己的责任,使牺牲成为可能。爱既“有我”又“无我”,以“有我”来实现“无我”的爱兼有着博大与慈悲的境界。

  “落花生精神”以出世的态度来入世。一方面保持锐意的进取之心,一方面又保持平和的生存态度;一方面积极地去做一个有用的人,一方面也明白人的命运被限定。许地山一生都在求索着人生的密码与终极目的,也在行动中表明自己的赤子之心。

  作者简介:

  许地山(1893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男,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落花生》;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类有关的文章。

  妻子周俟松,为晚清民初诗人周大烈的六女儿。

  落花生阅读答案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 ):它的果实( ),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 )的果实( )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 )。你们看它( )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 )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 ),可是( )。”

  我说:“那么,人要做( ),不要做( ),而( )”。

  1.把文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2.理解父亲说的话。

  (1)填空。

  父亲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说明花生没有________,却具有________。

  (2)选择正确的答案打“√”。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 )

  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

  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 )

  3.父亲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教育子女要学习花生的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是人要做____________,不要做____________的人。

  5.在生活中有哪些人也像落花生一样不图虚名、默默奉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最可贵 埋在地里 鲜红嫩绿 高高 爱慕之心 矮矮 立刻 不好看 很有用 有用的人 只讲体面 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1)桃子 石榴 苹果 外在美 内在美 (2)C√

  3.不炫耀自已、默默奉献

  4.有用的人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5.环卫二人、邮递员。

【落花生原文、写作背景及主题思想】相关文章:

朱自清《春》原文及主题思想08-27

孝经原文及主题思想全文10-13

茅盾散文白杨礼赞的原文及主题思想02-24

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原文及主题思想03-22

许地山落花生原文09-06

茅盾《白杨礼赞》写作背景09-22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及主题思想01-28

关于王维《鸟鸣涧》的写作背景11-29

徐志摩《再别康桥》写作背景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