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春秋五霸是谁
“春秋”作为一个重要的先秦年代,来源于鲁国史官记录历史事件的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秋五霸是谁,欢迎阅读!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此说见之于《白虎通·号篇》。
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此说见之于王褒的《四子讲德文》。
另有人认为,所谓“五霸”,应是一种虚指,并非实指五位国君。
五霸简介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促进国家的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齐桓公是公元前6
85年即位的。他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革,再加上齐国地近渤海,有山海渔田之利,齐国很快强大起来。齐桓公采用管仲的意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团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还出兵阻挡北上的南方强国楚,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后来,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接着称霸的是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领楚、郑、陈等国军队围攻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宋国派人到晋国求救。晋文公采纳了部下的正确意见。争取了齐国和秦国参战,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而后,又改善了晋同曹、卫的关系,孤立了楚国。这时,楚国令尹(官名,相当于宰相)子玉大怒,发兵进攻晋军。
晋文公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和报答在晋国内乱逃亡在外时楚王的殷勤接待,(在逃亡时,晋文公允诺:若能回到晋国为君,一旦晋楚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古代军队行军三十里叫做一舍,九十里就是三舍)命令部队向后撤退九十里。晋军“退避三舍”,后撤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省憋县)。城濮离晋国比较近,补给供应很方便,又便于会合齐、秦、宋等盟国军队,集中兵力。公元前632年4月, 晋楚两军开始决战。晋军诱敌深入,楚军陷入重围,全部被歼。城濮之战创造了在军事上先退让一步,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此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成了中原霸主。
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六三九年)春,宋、齐、楚三国国君相聚在齐国的鹿地。宋襄公一开始就以盟主的身份自居,认为自己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同时又认为自己的爵位也比楚、齐国君高,盟主非已莫属。但是楚成王令楚兵把宋襄公拘押起来,然后指挥五百乘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宋国。最后宋襄公被楚国抓走后又放掉。急功近利,空讲仁义是他失败的地方,但讲信用而以仁义待人,却使他位列春秋五霸之一。不过有名无实,不能算真正的霸主。
在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抑制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盛。齐国衰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又成为中原霸主。
晋国称霸的时候,西部的秦国也强大起来。秦穆公企图向东争霸中原,但由于向东的通路为晋所阻,便向西吞并十几个小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史称“称霸西戎”。“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韩非子·十过篇》)。
以后,吴国、越国相继强大,争霸于东南。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进攻越国,围困越王勾践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迫使越国屈服。接着又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附近)与诸侯会盟,争得了霸权。越王勾践自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立志报仇,经过几十年努力,转弱为强,灭了吴国。勾践乘势北进,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今山东膝县),成为霸主。
诸侯大国争霸,说明了周朝王权的削弱。自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以后,周朝王室更加衰微。从前是天子统帅诸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现在这些权力都落到诸侯手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于“陪臣执国命”。新兴地主阶级纷纷起来夺权了。周朝奴隶制处于“礼坏乐崩”的境地。
称霸的诸侯主要标志是“会盟”诸侯,而完成这一重要仪式的有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楚庄王旅、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这五位诸侯,所以真正的春秋五霸应该是他们。同时在现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也采用这一说法,所以说这一说法更具有权威性。
宋襄公妄自尊大,借楚威而约诸侯,并且称霸不成反丧其身,根本不能算五霸之一。反而倒是春秋首霸,救周王朝于崩塌中的郑庄公无人提及。郑庄公应算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五霸”的八种说法
网上盛传“春秋五霸”共有两种说法,其实不对,从古至今,关于“五霸”至少出现过八
齐桓公种说法,此外还有一些说法是将夏商时代的一些骁将也算进来,那些已经超出了春秋时代的范围。
这八种说法如下:
1.“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史记》
2.“齐桓、晋文、楚庄、阖闾、勾践”——《荀子·王霸》
3.“齐桓、晋文、秦穆、楚庄、阖闾”——《白虎通·号篇》
4.“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勾践”——《四子讲德论》
5.“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夫差”——《汉书·诸王侯表序》
6.“齐桓、晋文、晋襄、晋景、晋悼”——《鲒崎亭集外编》
7.“郑庄、齐桓、晋文、秦穆、楚庄”——《辞通》
8.“齐桓、晋文、楚庄、夫差、勾践”——部分中学课本
齐桓公和晋文公这两位全票通过,没有争议。楚庄王也以高票通过,秦穆公则勉强过半,这两位同样获得相当的认可率。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不失为一时之雄,但问题是,“五霸”的说法,早在这二人之前就已经有了,故以上的各类观点中,第2、第3、第4、第5、第8,这五种可以排除。第6种观点太过于偏袒晋国,而且将楚庄王排斥在外,也显得不合理。
剩下的只有第1和第7这两种了,两者的成员相似,差别只在“郑庄公”和“宋襄公”这一个名额。毫无疑问,郑庄公远比宋襄公更有资格被列入霸主的排列,宋襄公名不符实,这点不必多说了,司马迁将他视为“五霸”之一,原因只在于他讲仁义,但实际上,宋襄公也干过不仁义的事情,比如当年他囚禁滕子婴的事就饱受非议,当然也有人对这事表示怀疑,司马迁就没有将此事载入《史记》里头。郑庄公之所以经常受到古代史家的排斥,原因就在于他挑战皇权,这点严重违背了后世儒家学者的观念,而儒家们却爱卖弄“春秋笔法”,经常粉饰野心家们的“勤王”行为,却不解释他们吞并邻国大肆抢掠的事实,他们行使厚黑权谋时,却又要给他们的脸面涂上一层“仁义道德”的润滑油,还有诸如晋楚之战中晋文公的“避退三舍”,其性质明明是“诱敌深入”,儒家们硬是要说成是“知恩图报”,包括《东周列国志》也采用了这一观点。换句话说,由于郑庄公是曹操、孙权式的枭雄,只顾壮大自己而不“勤王”,故儒派史家们也就看不上眼,干脆让“讲仁义”的宋襄公取代他的霸主地位了。
其实拘泥于所谓“五霸”的说法,本身就很不切实际,可以说,足智多谋的郑庄公、尊王攘夷的齐桓公、制霸中原的晋文公、独霸西戎的秦穆公、问鼎中原的楚庄王、复兴霸业的晋悼公、纵横江淮的吴王阖闾、称雄东南的越王勾践,这八个人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
拓展:春秋五霸宋襄公个人简介
宋襄公,姓子,名兹甫,是宋桓公之子,宋成公之父。宋襄公母亲是宋桓夫人也是宋桓公的正室妻,虽然排行第二,但是是嫡子,所以被立为太子承接大统。然而兹甫是个仁义之人,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国君因而发生了兹甫让国的故事。
兹甫让国之美讲得就是兹甫请辞国君之位,让贤与哥哥的故事。兹甫自认为自己不如哥哥,自己虽为嫡子,但是排行第二,长兄目夷虽是庶出但是贤明仁义比自己更适合当国君,因此,兹甫便请求宋桓公立目夷为太子。后来宋桓公跟目夷讲了这个事情,目夷回答说让国之美已经是最仁义的行为了,我怎么能跟弟弟相比呢,这个国君之位非他莫属啊。
后来两个人推来让去,为了躲避宋襄公的推让,目夷自己悄悄去了卫国,因此宋襄公才做了国君。即位不久,齐国内乱,宋襄公受齐桓公之托照顾齐国太子昭,于是宋襄公号召各路诸侯去平定齐国内乱。在宋襄公的协助下,齐国内乱平定,公子昭即位为齐国国君。
齐国虽然平定,但是齐桓公已经去世,诸侯霸主的位置空缺,于是宋襄公就想效仿齐桓公号召诸侯联盟议事,但是目夷劝谏说宋国现在国力薄弱,以我们这种小国的力量来号召各路诸侯肯定会招来祸患,可是宋襄公没有听,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了会合诸侯。
结果宋襄公吃了大亏,在一次会合的聚会上,宋襄公讲究信用而不带兵前去赴宴,结果被从来都不讲信用的楚国给俘虏了,并被押到楚国囚禁起来,直到数月之后在鲁僖公的调停下宋襄公才被释放出来。
从上述的内容来看,表面上宋襄公是称霸失败的,但是深入了解后,他确实可以称得上是霸主。
宋襄公泓水之战的意义
泓水之战是春秋霸业之争决定性的一次战役,但是宋襄公没有意识到战役的重要性,还在那里讲究仁义,在战场上讲仁义就是妇人之仁,是兵家大忌。最终宋襄公也就是因为这个大忌而战败并因此失去霸主之位。
其实泓水之战的意义不仅仅是霸主之位争夺战的标志,也是为后人提个醒,给后人一个告诫,在战场上不要学习宋襄公的这种仁义,战场上的仁义就是愚昧,仅仅为了自己仁义之君的名号而宁愿放过敌人,让自己处于劣势,这样的将领不是一个好将领。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看出宋襄公确实是个仁义之人。只是他在战场上对待敌人也用仁义,最终导致了宋军打败,这是不可取的。而这也是宋襄公不能成为真正的春秋霸主的原因之一。
【春秋五霸是谁】相关文章:
家春秋的作者是谁简介07-18
有关春秋楼的作文03-08
为了谁原唱是谁10-19
春秋战国的名人历史典故03-24
春秋时期的成语故事08-04
春秋战国历史典故08-09
大班美术教案陶艺春秋淹城06-09
春秋战国的12个经典历史典故04-08
续写春秋优秀作文(精选25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