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时间:2024-08-28 11:55:07 飞宇 文学常识 我要投稿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300篇①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家《论语》和《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乐府双璧”②人称赞,

  建安文学推“三曹”③;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

  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唐代文学

  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边塞。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元明清文学

  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杂剧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关汉卿;

  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其余三家郑马白⑥,还有《西厢》留美名。

  明清戏剧精品多,《桃花扇》及《牡丹亭》。长篇都是章回体,“四大名著”是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聊斋志异》多流行。尚有短篇拟话体,编订“三言”冯梦龙。

  方苞开创姚鼐继,散文流派叫桐城。清末大家龚自珍,《己亥杂诗》劝天公。

  注:①《诗经》共305篇,“三百”之说是取其整数。

  ②指《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③指曹操及曹丕、曹植。

  ④即司马迁

  ⑤指李商隐和杜牧。

  ⑥指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名《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战国时,《诗》被列为儒家“六经”之一。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始称《诗经》。今本《诗经》三百零五篇,齐、鲁、韩三家诗篇数与此相同。

  《诗经》分类按《风》、《雅》、《颂》编排。《风》包括周南、召南、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小雅》,《大雅》收诗三十一篇。《小雅》收诗七十四篇共一百零五篇。《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四十篇。

  六义

  “六义”又称“六诗”,即指风、赋、比、兴、雅、颂。古今学者对此解释颇多歧义。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意谓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手法,此说大体被人接受。

  赋、比、兴

  《诗经》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指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一般没有异议。对比兴的解释历来缠夹,汉儒郑玄以美刺分释兴比。朱熹《诗集传》从汉儒郑众之说而更为明晰:“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一般以郑众、朱熹之说为是。所以简单说:比即比喻,兴即起兴。赋是《诗经》基本手法,或用于叙事写景,或用于直抒胸臆。比兴手法虽也普遍,但通篇用比为数很少。兴则受其性质和作用的限定,无通篇用兴之作。更多的是赋比兴交互为用,相辅相成。

  《楚辞》

  战国至汉时楚辞体诗歌总集,以屈原作品为主,汉刘向纂辑。十六卷。

  据宋黄伯思《校定楚辞序》,所谓楚辞体“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富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尤以想象奇特、句法参差错落的屈原骚体诗为代表。约在西汉前期,楚辞已成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的总称。《楚辞》作为总集名称则始于刘向。西汉末成帝河平三年,刘向领校中秘书,整理屈、宋作品,始编定《楚辞》。由于《诗三百》在古代历来称“经”,所以也有称《楚辞》为总集之祖。刘向所编《楚辞》已佚,后世自王逸《楚辞章句》中录出为书。

  总集

  相对于个人作品集称为别集,多人作品集则称为总集。

  称某类文集为“总集”,首见于南朝梁阮孝绪的目录学著作《七录》中的《序目》:“文集录第三曰总集部,十六种;第四曰杂文部,二百七十三种。两部并计二百八十九种。”《七录》早已亡佚。《隋书·经籍志》将两部合为总集一类。此后,历代正史的《经籍志》或《艺文志》予以沿用,各种官家或私家的书籍分类以及目录学著作也多予以沿用,直至清代最权威的《四库全书》也是如此,总集一名历代通行。

  《文心雕龙》

  南朝梁刘勰撰。十卷。据《文心雕龙·序志》所言,“文心”当指如何用心作文,“雕龙”当指论述作文之法如雕龙般精细。当时骈体文学占据文坛主导地位,刘勰拥护骈文,本书也用精美骈文写成,但刘勰又感到魏晋以来文风过于华艳,有为文造情之弊,希望通过揄扬比较质朴刚健的经书文风来补偏救弊,为写作指出一条正确途径。本书即以此为核心安排篇章结构。

  屈宋

  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宋玉的并称。二人都是楚辞的代表作家,风格有相近的一面。

  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宋玉与屈原同时而稍后,创作取法屈原。他留下来的作品,现在只有《九辩》一篇可以确信是他的。

  屈宋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人并称。屈宋及其他楚辞作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已具备了流派的某些特征。他们作品中强烈的浪漫色彩和由他们开创的楚骚传统对后世诗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建安体

  流行于汉魏之交的诗歌风格。建安是东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一般是指从建安到魏初的一段时期。这时诗坛繁盛,诗人辈出,以三曹七子为核心形成了一个邺下文人集团。他们的作品虽然风格各异,却又不约而同地表现出时代的特色。

  从风格看,建安体诗具有慷慨悲凉,豪情激荡,爽朗劲健,富有骨力的特色。从体裁看,建安体诗以五言为主。东汉后期开始趋于成熟的五言诗,直到此时方始出现繁盛局面。

  建安体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意义首先在于进一步发扬光大了《诗经》、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其次则体现了对诗歌自身特性的认识与肯定,它所表现出来的重抒情、重辞采的倾向又在一定程度上开了西晋、六朝诗风的先河。

  建安七子

  建安时期七位诗人的合称。七子之称始见于曹丕《典论·论文》,指的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除孔融外,其余六人皆依附于曹氏父子,形成了一个对当时诗坛有重大影响的文人集团。

  七子的成就不专在诗歌,也包括了散文、辞赋,但就诗而论,七子之作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建安诗风的特征。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元代文学常识大全11-27

语文文学常识之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10-11

中国古代基本文学常识10-11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11-27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介绍10-10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04-04

小升初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归纳10-10

文学常识大全03-27

文学常识高考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