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习俗

时间:2023-04-19 16:48:45 秀雯 文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礼仪习俗集锦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中国礼仪习俗,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礼仪习俗集锦

  中国礼仪习俗 1

  1、年龄称谓

  襁褓:婴儿。

  不惑:40岁。

  孩提:2~3岁的儿童。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50岁。

  总角:幼年儿童。

  花甲、平头甲子:60岁。

  耆:60岁。

  豆蔻年华13岁女子。

  古稀:70岁。

  及笄:15岁女子。

  耋:70~80岁。

  冠、加冠、弱冠:20岁男子。

  耄:80~90岁。

  而立:30岁。

  期颐:100岁。

  2、避讳

  封建社会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用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如"以俟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即"民风"。

  3、谦辞和敬辞

  窃:私下、私自。

  请:请允许我、请让我。

  敢:冒犯、冒昧地。

  枉驾:有劳大驾。

  蒙:承蒙。

  惠赐:指对方给以了好处。

  4、科举职官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免:免除官职。

  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

  黜:废黜、贬退。

  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

  谪:降职远调。

  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削:革职罢官。

  拜:授给官职。

  废:罢免或废黜。

  除:免去旧职任新职。

  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

  ⑵自己辞职。

  出:出任。

  斥:屏弃不用。

  升:提升官职。

  去:去职,被调离。

  迁:调动官职升官。

  左迁:降低官职调动。

  革:革除官职。

  擢:提拔、选拔。

  罢:罢免、停职。

  授:封给官职。

  5、人名称谓

  (1)人名。古人有名、字、号,当大官的死后有谥号。如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名和字间一般有联系,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很亮的`意思;也有反义的,如韩愈字退之,退之就和愈相反。

  (2)一般称谓。直称姓名,用于自称,称轻视的人或客观介绍。称字、号、斋名、谥号表示礼貌发尊敬。还有称官爵名,称籍贯(如康有为称康南海)。有几项边称的,一般是先烈是先官名,次籍贯,后姓名,如"余在史馆,闻翰林(官名)天台(籍贯)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马副使(官名)鸣录(名)。"

  (3)谦称。王侯自称孤、寡人,大臣自称臣,一般人自称仆、不地、不佞、愚等,女子自称妾。晚辈自称小子。

  6、古代年龄称谓

  孩提:幼儿时期。

  不惑:四十岁。

  童龄:换牙时期(七八岁)。

  知(天)命:五十岁。

  弱冠:二十岁左右。

  花甲:六十岁。

  而立:三十。

  古稀:七十岁。

  中国礼仪习俗 2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行走之礼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饮食之礼

  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所谓:“与人共食,慎莫先尝”。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中国礼仪习俗】相关文章:

中国的习俗作文04-09

【精品】中国习俗作文4篇04-12

关于中国习俗作文8篇06-03

【推荐】中国习俗作文3篇06-28

关于中国习俗作文三篇07-11

中国传统习俗作文03-03

中国餐桌礼仪英语作文02-24

精选中国习俗作文(通用20篇)11-03

中国习俗作文汇总8篇12-09

中国过年的习俗作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