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心得体会

时间:2021-01-09 16:42:5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欢迎大家阅读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心得体会!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的相关栏目!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心得体会

  篇一: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心得体会

  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它历经岁月陶洗,千锤百炼,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自从学校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已来,我发现学生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为了能把经典诵读诗文背下来,并能在背诵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许多同学克服了胆怯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读,这给他们学语文增强了自信心。

  2、道德修养得到完善。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们逐步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通过背诵经典,也使学生从小就吸收经典的文化知识,不但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儿童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3、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后,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比以前更流畅、更风趣了。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层层加深。同时,多读经典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俗话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

  回首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经典诵经之路,我感慨,看着孩子们在经典中获益,我欣慰!“读经典,学做人”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置身于书声朗朗的校园,我相信,今天读经典诵读的稚子孩童,将是明日德才兼备的国之栋梁。

  篇二: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心得体会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这里孕育着文明,传承着经典,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经典文章犹如一颗颗晶莹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散发着弥久不散的幽香。从古至今那些文学经典被人们代代相传,在书写和吟诵中滋润了无数心灵,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得到升华。

  我,一名普通的小学生,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从一个惧怕语文课、作文能力烂得一塌糊涂的后进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喜欢语文,挚爱文学的优等生,而在经典诵读学习过程中的经历也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

  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各个年级根据同学的不同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习和诵读的经典内容,利用早读书和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学习诵读。老师为我们找来《论语》《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经典书籍,从中节选通俗易懂的内容教我们诵读。一开始同学们对这个活动还蛮有兴趣,能够认真跟着老师抑扬顿挫地朗诵,然而几天下来后,整天都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开始整齐划一的琅琅读书声变得稀稀沥沥、松松散散,诵读时我们的思想开始游离于经典之外了。

  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天特地组织大家召开了一个特别的班会,主题就叫“我爱经典诵读”。在班会上,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让我们懂得了诵读经典的意义,并为我们展示了全国各地小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优秀视频,老师告诉我们:“这些经典著作都是古代的学者用尽毕生的精力完成的,里面的一字一句都有很深的含意,只有认真阅读,仔细领会才会品味出它的意蕴,读到妙处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即使背得滚瓜烂熟,却并不理解其中含义,又有什么意义?”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对经典诵读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只有用心去读,认真揣摩,才会领会经典中的`精髓。

  从那开始,琅琅的诵读声又开始响彻教室,而这次我们不仅限于无意义地机械记忆,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小小智囊团”,通过图书查阅和网络搜寻,专门负责帮助同学们查找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成立了“诗韵小舞台”,由班里的文艺骨干带领大家把古诗词用演唱和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大家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我们还成立了“新芽”文学小组,经常开展同题作文、作文互评、作文比赛等活动,让大家把经典诵读的感受写出来,共同分享。从此经典诵读不再是枯燥的功课,而是我们最喜爱的学习活动,

  我们在朝阳初升的清晨里用清脆的声音朗读那悠长的韵律;我们在操场的树荫下共同分享那一本本图文并茂的《诗词赏析》,我们在课外活动的兴趣小组里自由交流与探讨经典诵读的精妙,我们在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展示舞台上放声吟诵,尽展班级魅力。

  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作文水平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我自从成为“新芽”文学小组的组长后,每天负责收集同学们的上报稿件,组织同学开展作文比赛和作文评析,我们还把好的作品打印成电子稿上传到博客里和全国各地的同学进行交流,并试着向各种刊物投稿。也获得了一些小小的荣誉:参加全国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征文评选,我的作品《美丽的语言,神奇的文字》荣获二等奖,参加全市国防征文比赛,我的征文《心中那一抹生命之绿》荣获一等奖,在学校组织的国防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班里很多同学的作文也都陆续在各种报刊发表。

  经典诵读活动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学识,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美德、优秀文化的熏陶,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准则。现在我在班里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在家里是人人称赞的好孩子,这一切都来自于经典诵读。

  感谢经典诵读让我的少年时光如此丰盈,感谢经典诵读让我的生活如此多姿多彩,我爱经典诵读!

  篇三: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穿越两千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来解读《论语》,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孔子这位圣人的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时时传递出的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初读《论语心得》时,心中生出一些困惑,因为书中所说的安贫乐道,现在看来颇有些让人不思进取的味道,细细读来,慢慢明白其中的深意。今天,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个性空前张扬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的关系。《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我可以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可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可以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扶贫诗篇;可以用心中的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与教育》的在线学习,这次学习分为四个教学视频,我用半个月的时间看了好几遍教学视屏,总计用21多个小时。另看完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二)。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平时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受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制,也是粗约的给小学生讲解,并未更深地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从《国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对中国人的影响上过多考虑。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学说。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细读《论语》,颇有感触。

  《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

  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二)学习《国学》,让我懂得如何学习和如何教育学生。

  《明儒学案》曰:“古人之於学者,其不轻授如此,盖欲其自得之也。即释氏亦最忌道破,人便作光影玩弄耳。”古代的老师不轻易的传授知识就是想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即便佛教传经也最忌讳完全说破,因为那样学生就会轻松获得而把学习当成玩乐。现在的教学,再也不能用以前填鸭式的方法了,寓教于乐才是教师的首选。“师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老师要善于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和解答疑惑,不懂道理,学业不精湛,学生有疑惑却不能解答,这算不上老师。所以,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参加学习和培训。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满斛水。

  (三)学习《国学》让我学会感恩,懂得待人接物,懂得一切为了国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做好榜样,教育学生尊老,爱老,爱护弱小,让中华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扬。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一定要从国学开始。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也为我的教育事业添光加彩。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学习《国学》,不是我们这一代的事,也不是这几代的事,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伟业,《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传承的基石。让我们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在经典国学的长河里凌波,在国学经典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们心中最美好的诗篇,用最美的画笔描绘一幅幅山青水绿欢声笑语的画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经典诵读的活动总结03-04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06-14

小学经典古诗词诵读的活动总结04-27

经典诵读活动报导作文11-09

诵读活动作文02-03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03-04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的实施方案03-30

诗歌诵读活动总结03-23

诵读经典活动作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