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制作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02 17:48:5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微课制作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1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并整合了“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实情境化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微课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有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不是简单的传统课堂的浓缩,不是传统课堂的删减版,也不是压缩版,更不是课堂教学的片段,而是内容充实丰富的微课例,类似于片段教学。在当代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微课对教学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最大的特点便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具体方面来分析,“微课”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时间短。“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型课堂,因此它不同于传统的45分钟课堂,而是以浓缩精华著称。将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引导学生有效率的学习。

  2.内容精。由于课程时长短,要求“微课”必须集中于教学难点或者教学疑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必须慎重考虑,选择学生平时有疑问、很难掌握的部分进行“微课”教学。它不同于“网易公开课”等网络学习课程的课堂实录模式,而是针对性的选点帮助学生针对性的学习,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时空限制小。“微课”是基于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学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固定课堂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微课”教学的魅力,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外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二、微课的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选点要小,“微课”不是传统课堂的面面俱到,而是将一个重点问题讲深讲透,最好的是讲出新意。一般的知识点学生已经在课堂上基本掌握,同时“微课”依赖于网络视频,如果毫无新意,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微课”教学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

  第二,“微课”虽然时间短,但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程序都一一具备,它的教学目标也是三维目标,它是一个完整的微型课堂,因此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三,“微课”的导入要快,要精心设计达到及时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第四,“微课”的价值在于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因此它的针对性更强,在“微课”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整个“微课”教学中应该是辅助地位,实现由“教”为中心的知识传递模式到以“学”为中心的问题探究模式的转变。

  三、微课对教学的意义

  首先,从学习者主体学生方面来说,微课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使得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微课的知识点相对集中,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使得学生学有所得,乐在其中;在教育改革中突出了减轻学生负担这一要求,微课教学很好的践行了这一点,小而微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大而泛的教学形式,实现了着力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其次,微课主要采用视频形式,原因是视频教学具有画面生动形象的突出优势,相对于其它媒体方法,视频教学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在视频媒体的辅助下,微课教学也使得学生可以实时反馈,通过评论等方式来及时表达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以寻求帮助,同时可以就某一知识点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还可以形成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在线上的交流与探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最后,从教育者主体来说,微课教学方便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教师通过观摩他人微课教学的案例去发现新的教学点,完善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微课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让教师在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问题,成为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进行微课教学其实也是教师的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在不断的反思中帮助教师不断成长,特别是对于新教师的成长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微课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巨大革新,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优化教育结构、培养新型人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2

  4月17、18日两天,我在井冈山接受了省电教馆组织的“微课程培训”,该培训由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带领的团队进行主讲。

  在这次的培训学习中,主要涉及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一个是到底什么是微课程,另外一个就是微课程的制作方法了。

  我带着好奇与迷惑的心态,对微课程进行了由浅入深的学习,感受颇深,提升我对微课程进一步的认识。

  1、了解了“微课”程功能特点。

  我们学习了解到什么是微课程、微课程的发展研究过程、微课程的作用与特点、微课程的分类以及制作。

  2、解决问题、有独到的优势。

  由于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微课程的了解与学习,在一步一步的揭开微课程神秘面纱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逐步感受到她那“短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着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而且有欣喜有发现有学习,当然也有迷茫有气馁,但微课程似乎有一种魔力让我们无法将她放弃,而是吸引着我们逐步的了解她最终喜欢上她而且能熟练地运用制作。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通过微课程的学习,我感觉收获颇丰。不仅学习到新知识,也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奠下良好的基础,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3

  在今年三月份,二七区进修学校利用微信平台多彩教师名苑开展了三次微课制作培训,我也按照上级的要求认真学习这几次课程。我就参加培训后的一些收获与大家分享。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习了利用网络搜索课程资源的方法,学习了音视频编辑软件狸窝的用法,还学习了利用录屏软件cs制作微课的方法和技巧。我随后也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了这些软件并进行了实际操作,基本掌握了这几个软件的使用方法。

  微课是指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

  这次培训实际上就是利用了微课的方法,把学习的视频挂在网上,随时可以查看,方便我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也有利于反复观看。这实际上也是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目的。

  在现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潮下,利用网络资源,利用微课等新的教育方法,开展翻转课堂的实验是一个趋势。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微课制作对教师而言也有耗时费力,效率不高等问题,加大了老师备课的负担;而网络现有的微课资源虽然数目繁多,但质量良莠不齐,学生很难分辨;还有一些网络教育平台把一些教师在线授课的视频也包装成所谓微课,一节课长达2,3十分钟,还收取颇高的学习费用,也背离了微课本身短小精悍,开放,分享的本意;学生在课下学习时容易受到网络其他资源的吸引,家长也不易监督检查等问题……

  当然教育信息化是无法阻挡的趋势,我也相信这些问题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教育理念的更新,学生素质的提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还要靠发展去解决。我们作为老师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毕竟教育信息化最终还是要靠老师去落实。与其到时候被后浪拍在沙滩上,不如现在现在就学会乘风破浪的本领。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4

  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我们不断深入,不断归纳,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多媒体的呈现方式、五分钟的学习享受让更多的学生爱上了微课。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我们可以将一些重难点,易错易混点,拓展性知识碎片化,显性化,形象化,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

  从微课制作上,目前我们常用的方法有录屏专家,课件加声音或背景音乐转化为视频格式,手机录制视频。其中,录屏专家和手机录制都挺方便,课件加声音转为视频格式需要安装20_版的ppt,对电脑系统要求比较高。

  从教师层面,通过微课制作,不仅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重要的是制作微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积累的一个过程,做微课程,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没有恰当的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程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固化经验、传播方法,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从课堂操作方面,我校实行走班制教学,微课的应用弥补了走班过程中老师不能兼顾的不足,对学道中的共性问题及一些难点,盲点进行针对性点拨和指导。从而保证走班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从学生层面,微课以一个个完整而独立的知识点呈现,学生不懂可以反复播放,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利于学生落实重难点知识。避免了往日课堂学习之后学生似懂非懂吃夹生饭的问题。

  我们目前也只是处于微课制作的初步阶段,数量上少,知识点少,学科主干重难点尚未制作全,不系统,所以,我觉得构建学科微课资源库应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重点投入的方面。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5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老师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老师所讲的重难点往往理解不是很透彻,很多问题只是一知半解,课下也没及时温习,考试中往往对老师反复强调的问题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错。那么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电教化日益普及的今天,微课教学就有它十分重要的意义了。

  1 微课教学是电教化教学手段运用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形式。

  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与以往的单纯的口讲手书的教学模式来说,它的课堂容量大,教学内容易于展示,教学重难点直观,课堂教学手段也变得多彩多姿。微课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的工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教给学生,而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觉得所学的知识易于掌握,难点容易解决,使课堂变成趣味的课堂。微课就是就是把大问题转化为一个个小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一个个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乐于学,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模式。

  2 微课教学使教学中存在的常出现的问题明了化,能给学生一个发挥自主性的平台。

  在教学中,学生一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有时老师在讲一个重难点的时候,学生可能注意力会没集中,或许老师讲的时候,学生对某些知识点一知半解,理解不透彻,就会造成作业中失误和考试失误。微课可以让学生把易错易混点集中起来,集中于老师那里,然后由老师制成微课,以微课的形式把一个个易错易混的问题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常看,是学生对这些问题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在学生集中易混易错点的时候,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发挥主动性,从而学习的兴趣会更浓厚。

  3 可以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复复习,特别是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能让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对于知识的掌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重复记忆。如果让学生学习一次就把一个知识点掌握牢固,基本上不可能的,他们必须把一个知识点多读多看多记几次,才能理解的透彻,掌握的牢固。微课就正解决了这个问题,微课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学习时必须要老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易错点。通过微课,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观看,也可以把微课课件带回家,反复观看,不断温故而知新。

  4 微课教学便于老师教和学生学。

  老师在教学中,尽管老师备课备地再好,课堂环节设计的再完美,但是有些问题学生可能还是迷惑不解,需要老师的再次重复,甚至还需要课下补课。往往一节课下来,老师总是疲惫不堪,累的都不想说话了。那么老师可以把在教学实践中易出现的易混易错点提前制成微课件后,逐个问题逐个问题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这样不仅使老师可以更轻松的驾驭课堂,而且学生看过这些微课化的易混易错点后,会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

  5 微课内容能长时间保存,可随时查阅和修正,有助于复习巩固。

  现在很多学校提倡错题本的妙用。纠错的微课不仅有错题本的妙用,而且还有更多的优点和长处。微课课件可以复制,可以面对全部学生。学生知识中常出现的问题通过微课件可以资源共享。微课课件也能长期的保存,不必担心遗失或是笔迹不清的问题。假如哪一点不清楚的话,可以随时改正。携带还很方便,可以在家也可以在校随时观看,以便复习巩固。

  6 微课教学能进一步提升老师的专业水平。

  微课促使老师更精心的备课,对教学中的常出现的重要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巩固,教学设计也要求更高。教师在教授微课的过程中,经历着“实践-研究-反思-再实践-再研究-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微课,最终让老师们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发现、思考、改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微课也更快地让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跟上时代的步伐。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6

  一、什么是微课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家族又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微课。那么,什么是微课呢?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二、微课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基础

  从微课的概念我们知道,一个微课就是一个知识点,它注重的是方法的传授,即“授人以渔”。学生用习得的方法去做相应的功课,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学生在做功课的过程中遇到“拦路虎”而询问老师,这个时候老师的讲解,必能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与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的教学理论如其一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的意思如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即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急于解决而又解决不了时教师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学生对某一问题想说又难以表达时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思路,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微课教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教育模式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要从两千多年前孔圣人的私塾教育算起。孔圣人一个人要教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资质的学生,所以他研究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叩其两端等等。仔细推敲这些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循循善诱”,说的是老师只是一个诱导者,一个引路人;“因材施教”,说的是老师要分析学生,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不要“一刀切”等等。这些理论的实施,使得两千多年前私塾“混班制”教育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

  可惜,老祖宗的经验之谈未被我们重视。 “洋学堂”传入后,私塾渐渐销声匿迹,班级授课制成了我国唯一的教学模式。这种班级授课制因为有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限制,所以老师们不得不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一个班级尽管“材质”各异,老师们用的却是一个教案,一个教学进度,“为了每一个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自然成为空话。

  (三)时代呼唤

  现代通讯业的发展,使得教育共享成为可能;校校通、班班能,使得革除教育弊端成为可能;家家通、人人通,使得教育公平成为可能。微课应运而生。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值得大力提倡。如果各年级各学科都能把知识点做成微课或微课系列放到“班班通”、“家家通”上,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选择自己的薄弱点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就像到超市选购商品一样,就像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一样。

  这与两千多年前孔子的私塾教学何其相似!只不过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学生面对的是孔子,他们受着时、空的限制,现在的学生面对的是各位优秀老师的影像,是微课,时、空无限。但它们都是以学生为中心,都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只不过后者比前者手段更先进,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

  三、微课教学的辅助作用

  如前所述,微课“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所以,微课教学的辅助作用有如下几点:

  (一)导入新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准备阶段,如果放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音画皆美的视频,不但能使学生迅速安静下来,而且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曾听一老师上《木兰诗》一文,她用电影《木兰》的插曲《木兰情》导入,那哀而不伤的旋律、悲壮的画面、不落俗套的歌词、如泣如诉的歌声一下子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神,接下来的上课环节也非常精彩。这节课课前让学生有期待,课中让学生有满足,课后让学生有留恋,真是一堂好课。

  (二)示范作用

  理化实验能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一丝不苛、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理化实验课是有限的,理化实验教学又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是小班化教学,那坐在后面的学生是较难看清讲台前做实验的老师的一举一动的。如果能把老师做实验的过程做成微课,关键步骤、关键点使用微课的放大功能,那就不管坐在哪里的学生都能仔细观察老师的实验过程了,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信心做实验了。

  当然还有语文、英语的朗读示范作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方法传授

  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是掌握学习方法,解题的关键还是方法,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万变不离其中。

  我有一个微课叫《古诗词中的意象》,它归纳出古人选择意象的三个方法,这就比把上百个意象的分类印给学生,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强。

  所以,老师要善于总结方法,要将本质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而不是教给学生一大堆现象,要让学生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教材解读

  中学生各学科课本都是按单元内容编排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核心知识点。这一个个的知识点就可以做成一个个的微课,让学生反复揣摩、领会。学生悟透了,解起题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比如初中语文阅读这一块,有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方面。古诗文阅读我就做了一个专题。这个专题主要包括两个子专题,古诗词欣赏和古文阅读,我各做了六个微课。

  子专题一,古诗词欣赏六个微课,分别是古诗词中的意象、古诗词中的意境、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古诗词的内容与情感和古诗词中的典故。

  子专题二古文阅读六个微课,分别是古文的翻译方法、古汉语的特殊句式、古汉语虚词的一般用法、古汉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古文的内容与情感和划分古文朗读节奏的方法。

  相信只要仔细观看了这十二个微课,就能掌握古诗文阅读、欣赏的方法,就不会惧怕做古诗文阅读这类题目了。

  微课教学的辅助作用还有很多,本人仅以此文抛砖引玉。

  四、迎接教育的春天

  我国教育现状受到多方诟病,易中天就曾撰文《不原谅中国教育,它最不拿人当人》炮轰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在努力探索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如:

  杜郎口中学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的“10+35” 课改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还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山东兖州一中的“35+10”“循环大课堂”模式,即“展示+预习”。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这种模式通过改变课堂结构,后段变前段,前置变预习,课后变课前,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号,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

  ……

  不管哪种课改模式都是为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班级授课制走过百年风雨仍岿然不动,社会、时代却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通讯发达、网络普及的今天,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势在必行!可怎么改?怎么才能改到让教育不再束缚人的天性、人的精神、人的创造力?

  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越性,让教育网络化,让教育信息化呢?微课这个集网络、信息于一身的新生事物为什么不可以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呢?微课的核心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所以微课不仅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让微课翻转课堂早日成为现实,让微课给教育带来春天!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7

  今天接触到一个新名词-----微课程。带着迷茫开始了与微课程的接触。 通过接触,我似乎明白了:微课程是由文字、音乐、图画三部分组成,。微课程以ppt的形式呈现 ,它没有解说的声音,在优美的轻音乐中 文件自动播放 ,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引发深深的思考。

  通过看几个实例,我感觉到了微课程的魅力所在。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不需要解说,但却使人从故事中收到感动和启发。

  通过培训让我了解到创作数字故事,需要发掘教育生活中的素材,提炼出主题,对材料进行组织整理写作,故事内容要深刻,激发人们的情感。微课程虽“微”但内容含量却不小, 微课程的内容很具体,它所关注的是“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

  这是一个新的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我们在慢慢探索中不断学习,创作出自己的微课程。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8

  后天就要开学了。刚才打开我的空间,把上学期学习翻转课堂后制作的几个微课看了看,觉得蛮有意思。我一共做了七个。原定的第八个打算寒假里录出来。为什么留下一个迟迟没有完成呢?除了有点技术问题需要改进外,还想总结一下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以便质量更好。

  一、时间不能长,最长不能超过5分钟。

  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3分钟,可大多都在5分钟左右。当然,高三地理是难,解一道题往往牵扯好几个知识点,要把题讲透,3分钟是解决不了的。但这不是理由,微课之所以是微课,就是一个微课只解决一个知识点,才可以短小精悍,才不会吓住学生,才会让学生看下去。如果一个长达10分钟的“微课”面向学生,那些学习困难的,就不会花时间去看了,这样,我们录制微课的作用就不能发挥了。因此,每个微课我都录了不只5遍,没完成的那个10遍不止了。

  二、一个知识点一个微课

  今年我带的是高三,我尝试的是试题讲评课的翻转课堂。讲一个试题,要讲透,举一反三,牵扯到的知识点会很多。我的做法是试题涉及到几个知识点就讲几个知识点,既然讲,就讲明白。所以,微课还是小微课,但数量变多了。不过,这会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哄着他一个接一个地看下去。

  三、语速要比正常说话快一点,但也不能太快

  《物影》这个微课,为了不让视频时间超长,我不仅说话快,还在后期剪辑时把中间语气停顿的时间也都剪去了,时间是会短那么一点,但给人一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这样对听课质量肯定会有影响。

  四、录制前最好写脚本

  本来想好的话,录制一开始,容易卡壳,还有,录制微课让我感觉到我怎么那么啰嗦呀,看来平时上课时讲话存在问题没有觉得,这一定得改。但录制时由于讲错过多,就会泄气重来,这样很浪费时间。因此,录制前最好把要讲的话写下来,象刚参加工作写教案一样,一句一句,这样,在录的时候语速、语气才会拿捏的好,录出来效果也会好,学生才会爱看。

  五、要不怕困难,勤于钻研,向网络求教

  教师毕竟都不是电脑老师,即使是电脑老师,新出的软件层出不穷,也不是个个都精通的。尤其现在做微课的还不是太多,想向人请教都找不到人。常常一个小问题,好几天困扰你无法进行下去,但网络上资源很多,还有很热心的爱好者建有QQ群,大家互帮互学,收获很大。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9

 微课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研究重点,也是教学过程中研究的热点。当前,不同领域对微课赋予不同的含义。大多数情况下,微课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结合了国内首届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的有关调查数据,对微课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此过程中发现,微课伴随着教师的成长,微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教学工具。

  一、微课的定义

  (一)微课的定义及诞生

  “微课”又被人们称为“微课”,通常译为“Micro courses”,“Micro-lesson”,“Mini-lesson”,“mini courses”,“small lecture”等等。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作为颠倒的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受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微课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大家知道在传统授课时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只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学生,而且5-8分钟,50M左右大小的简短视频,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较好的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微课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促进作用。

  对于微课的诞生,内蒙古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玉平老师,结合他个人的经历进行了深入的阐述。20xx年,李玉平老师所在的区成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当时遇到了很多细节性的难题。例如“课堂开放了,纪律不好管理”“总感觉教学时间不够”“合作中总产生矛盾”等等问题。从那时起,李玉平老师开始“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的研究,这也简称“三小研究”。

  “三小研究”与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十分的贴近,但后来发现其效果并不好。经过详尽的调查研究发现,其本质问题出在校本教研上。首先,主要原因是学校研究的内容以“教学设计”为主,而“三小研究”并不在其研究体系之中;其次,研究话语体系比较上位,不习惯“三小研究”。于是,李玉平老师又开始尝试教研方式的变革。例如“行为研究”“风险研究”“快乐研究”“主题研究”等等。在此过程中,“三小研究”加上教研方式的变化使学校的研究有了进展。不过后来,随着服务对象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根本顾不了这么多人。这种情况下,两个新话题出现了——成果的简单化处理和成果的多样性传播。这里的“简单”,不仅意味着“用时少”,更意味着将复杂内容简单化、将简单内容趣味化;这里的“传播”,不仅意味着方便学习,更意味着减少信息衰减。

  微课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研究方式的形成:“微问题、微研究、微课程”,简称“三微研究”。从“三小研究”到“三微研究”不仅仅是研究视角的变化,更是一种成长方式的重建。

  (二)微课的概念与发展

  “微课”是按照新课标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的教学载体,充分显现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近些年,微课被大多数中小学广泛使用,从而形成了一些质量较高的精品课件。从教学方式的角度来说,微课主要分为:讲授类、启发类、问答类、演示类、练习类、自主学习类、探究学习类、合作学习类等等。从教学进度来看,可分为:当前复习类、新课程导入类、新知识理解类、总结扩展类等等。

  二、浅谈微课在教学中的发展

  (一)微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环节所展开的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网络的普及,“微”这个词被广泛运用。例如:“微电影”、“微信”、“微博”等等。“微”所强调的是精致、短小。通常一片微博不超过200字,一部微电影不会超过半个小时,这短短的几百个字和几分钟充分突出了文章和电影的中心。现如今,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现将微课纳入到教育领域中,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学到的都是“死知识”的教学模式,还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应用,将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微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微课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微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除了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微课程也是一种提供教师学习的“课程”,解释可以借助微课这个教学工具,发挥独特的教学方式。当前,微课程的提供者是一线教师本身,这里没有多少高深的理论,每个学习的主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培训而转变为微课程的开发者,让自己的作品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启发。在这里,每个人既是学习者,也是开发者、创造者,从而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去探讨,微课也是一种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热爱的教学模式。

  不仅仅是中小学一线教师运用微课堂来探索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目前,大多是师范类的高校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具有专业化素养的教师,在此方面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工具进行研究,要求教师应具备两方面的知识能力:一是系统的理论知识;二是熟练的教学能力。

  微课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常教师针对一个典型的小问题进行展开,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教学过程是从教师的兴趣出发,具有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力。通常,微课中的小问题是嵌入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并不强调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在微课中只讲求解决实践问题的效果。通过小研究,教师既能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又能提高专业水平。微课主要是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例如: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或者反映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的活动。

  微课对教师培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五点:

  1) 微课可以记录教师成长的轨迹,教师既可以通过观看自己录制的微课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也可以把微课上传到互联网上,教师或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缺陷,不断地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2) 微课形式新颖,制作简单,在教师培训中使用,既可实现培训中教育教学资源的积累、共享和交流,又可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3) 微课可以变教师被动接受培训内容为主动创作培训内容,让教师直观地了解教育思想与教学技能,便于教师借鉴和模仿。

  4) 优秀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通过微课固化,便于传播,便于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5) 优秀教师的优秀微课,对年青教师来说,能起到骨干、示范、引领的作用,激励和指导年青教师朝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相关案例

  下述案例充分体现了微课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深圳辅城坳小学的颜淑兰老师,是一位微课程的学习和参与者。颜老师上学期新接手一个班,班上有一位很棘手的学生:不听管教,不听课、不做作业……颜老师用了很多心思在这位女生身上,终于改变了她。后来颜老师问她:“为什么你以前不听其他老师的话,现在却愿意听我的话?”她回答:“因为老师不打电话给家长。”很多教师总以为学生有问题,就要联系家长,很少或几乎没有从学生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学生对告状式的电话是很抗拒的,因为电话一打,就可能给他带来一顿打骂。

  一位教育系统的家长说,她的小孩(优秀生)在一所学校读书,一个学期都没有老师跟她联系,说说孩子在校情况。后来,她把孩子转走了;另一位家长说,他很不满意自己孩子(中等生)所在的学校,因为老师从没有和他沟通过孩子的情况;还有一位家长说,他一天接到几个教师的电话,很怕,很烦。这些现象让颜老师意识到打电话给家长是一门学问:要打电话给所有学生的家长,只是次数可有所不同;要把握“4W1H”,即打给谁,为什么打,说什么,怎么打,什么时候打。

  于是一个微课程诞生了。

  与传统教科研的弊端相对应,微课程的特点主要有:快餐化,四五分钟,一次学习;简单化,语言简洁,易于理解;实用化,提供策略,解决问题;多样化,视角广泛,种类丰富;聚焦化,一课一点,深层剖析;智能化,自动播放,自主学习;娱乐化,有画有音,轻松快乐;普及化,人人能做,人人爱做。

  微课程是教育教学思考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体。参与之初,教师作为消费者,慢慢学着尝试制作,一旦制作,便想着给人看。所以,如果想要制作出给人以启迪的微课程,教师必须思考自己的教学得失;要使微课程真正发挥其作用,展现其魅力,就要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关键;要使微课程震撼心灵,就必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以及教师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做恰恰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提炼和完善。

  微课程,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微课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框架,是学生在学习中学的开心、学的顺心、学的有效,是教学在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微课程改变教师的成长方式

  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教师们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今后教师的工作是要进一步丰富微课的数量,扩充其类型,最大程度地提高其利用效益,发挥其应用成果。就教师的教学与教研而言,可扩展的应用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微课作为教师提供真实而不加修饰的课堂教学和超媒体环境,为研究课堂教学、激发教师自主反思、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二是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教研。建立微课资源库的目的在于将教研所需的资源集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学习平台,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并使用这些学习平台。在国外,Armstrong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视频的协作学习模型,专家与教师之间可以通过这些视频进行经验交流和知识建构,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是跨区域的互助式教研。为可作为数字信息化,通过媒体的有效传送,为教育匮乏地区的教师提供诸多便捷。

  微课的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模式一般有面向教师个人和面向学校和机构的。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10

  微课程,即微型课程。来源于可汗学院翻转课堂实验,分解成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微型课程体系。

  在现代教学改革浪潮中,微课之所以如此盛行,主要在于其精简而又有实效。微课的教学时间简短,聚焦某个知识点,有较强的针对性,使用方便而又广泛应用。

  微课教学设计的关键:选题要小而精。一节微课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或典型问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加工,而不宜照搬书本;选题内容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制成微课);微课的对象是学生,所以老师的讲解的口吻要贴近学生,虚拟情景,有吸引力,遇到问题时应该适当停顿供学生思考。

  下面以自己在培训中制作的一节微课《比的应用》为例,细谈微课制作的主要过程:1.选课时聚焦单一的知识点,选取《比的应用》一课中“按比分配”的新知点;2.撰写教案(重点讲解“按比分配”两种解题过程);3.教学需要的素材例如课本例题,练习的设计;4.接着,就是制作课件,微课是供学生自学使用,因此课件的制作要科学,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注重视觉效果,图示体现文字内容,起到直观深刻的作用。例如“按比分配”这个新知的解题方法,采用数形结合,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两种解题思路;5.前期的工作完成之后,开始实施拍摄,利用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来录制,录制时要注意避开外界噪音的干扰,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Word、画图工具软件或手写板输入软件等),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讲解时不要念稿式的旁白,语气自然亲切,虚拟情景交互问答,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6.对录制完成后的“微视频”导入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7.最后,根据选题内容及“微视频”教学后的效果制作进行“微反思”。

  这样的一节简短的十分钟微课,对学生而言,可以紧抓学生注意力的最佳时间段,自觉性高的学生他们在家里进行自学,不仅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学习,对于没有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课后通过微课学习,完成进阶练习掌握该知识点;对于已经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课后通过微课学习进行巩固。还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对老师而言,微课是教学知识积累、共享和交流的最好的形式之一,教师录制的微课可以课前展示,也可提供给学生课后学习,进而减少教师课后辅导学生的工作量,也可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7月20日,我参加了文登区教研中心微课培训,培训下来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世代的产物,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对它很模糊,没有明确的认识,我们会认为微课是一次简短的课堂活动,或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或是将40分钟的一节课分解成多个课堂碎片等等。在经过培训之后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主要表现在短小精悍,“短”是指视频长度短;“小”是指主题小;“精”是指设计,制作,讲解精良;“悍”是指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此次培训中我还学到了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环节,包括选题设计、撰写教案、准备教学素材与练习测试、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视频后期编辑以及教学反思。制作微课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录屏软件、摄像工具、录播教室、智能笔、IPAD和专用软件等。其中的一些方法对于我们是很适用的,而且所用工具我们也可以找到,我们现在缺乏的应该是技术。

  学科会结束后,我报着好奇的心态来研究这个“新项目”。刚开始时,下载了录屏软件,全是英文版的,我又到硅谷教程自学了一下如何进行使用这种软件,报着试一试的心态拍了一个简短的微课,看了一遍觉得不好,又拍了好几遍,也看了几遍,总觉得还不够完美。总结了一下,要拍好微课,首先要对课件的操作流程非常熟悉,把要展示的内容很连贯的复述至少五遍,不结巴为此。再拍时,就不会心中没底了。五分钟时间过得非常快,所以微课内容不能太多,语言一定要精炼。总结方法要到位,使人听过之后印象深刻,才能算是一个较好的微课。再回头看我自己做的微课,在结尾处不知道如何剪辑,今天又下载了一个新版本的录屏软件,才发现了原来还有很多新的功能其中剪辑功能就有了,我试着在我不想要的片子里剪了几个还蛮成功的。当然片尾处我稍修饰了一下也觉得比以前好看多了,认识了微课这个新项目,不仅让我又获得了自拍的乐趣,又使我在教学研究方向上更进了步。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也会尝试做出更精美的课件,拍出更理想的微课。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11

  “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我总结出微课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课,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12

  初识微课,是20xx年在西安参加的一次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微课有了初步的了解,而真正让我对微课有深入全面认识的是这次参加了韩波老师的小课题研究。韩老师组织我们学习认识微课,学习制作微课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更好地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为教学增添一把利器。

  自从参加了小课题研究,我们组积极学习制作微课,在录制微课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问题。同时,也正是由于急于解决这些问题,才更加激发了我们学习微课,录制微课,运用微课的极大热情。为了成功录制一节微课,才确定选材、到编写教案、再到如何录制、最后成功录制,我写好初稿,韩老师帮我润色修改,我录制好微课,韩老师观看后再作点评、修改,在此期间,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很大精力,虽很辛苦却倍感充实。我们大学区的老师还将我录制的微课给学生观看,当想到我们的作品能让广大学子受益时,心中倍感欣慰。即便吃再多的苦,受再大的累也是值得的!

  我在学习录制微课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愿与广大热心微课的同仁一起分享。

  1. 内容选材

  微课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主

  时,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易错点。

  学生能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理解的内容,不需要教师制作微课。我选择的微课内容是文言文系列,文言学习的重点是字词的落实,词语又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虚词灵活多变,用法多样,翻译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选择虚词作为录制微课的主要内容,每节课录制一个虚词,所有虚词微课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文言虚词资源库。每节微课既有相对独立的完整性,课与课之间又有一定的连贯性,就好比章回体小说,最后就是一部完整的微课作品。

  2. 录制方法

  常见的微课制作方法有三种:外部视频工具拍摄、便携视频工具简单拍

  摄和屏幕录制。从录制的整体效果来看,我选择的是屏幕录制。所谓屏幕录制,就是用屏幕录制软件和PPT进行录制微课。屏幕录制的工具与软件:电脑、耳麦(附带话筒)、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Studio或微讲台微课程制作系统,ppt软件。屏幕录制的方法: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屏幕录制的过程:①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②在微讲台软件里做好各类教学对象(支持多种多媒体对象)的布局;③通过“微讲台”微课程制作系统同步录制教学过程;④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屏幕录制的优势:"微讲台"微课程制作系统操作简单,使用风格符合用户习惯;灵活调用各种教学资源、素材;真实还原黑板授课模式;轻松实 现语音和视频的合成和编辑、轻松生成多种格式的视频文件 。屏幕录制的不足:在视频编辑功能上还不如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强大。

  3. 注意事项

  其实,选好材,会录制,就可以制作微课。但初学者往往对流媒体的设计望而却步,要制作好一节微课,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其次,微课的实质还是一堂课,所以要录制质量高的微课,除了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以外,就是要精心撰写教案。在微课制作之前,一定要针对学情,深入的解读文本,抓住重难点,教师的讲授过程要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微课展示的时间短,这也对教师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以最少的语言把问题的症结点破,不枝蔓,不拖沓,深入浅出,透彻、明了。最后,微课时间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在5分钟。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通过第一次成功录制微课,我掌握了录制微课的技术,并将它运用到语文教学工作中,让更多的老师了解它、运用它,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13

  此次培训将微课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也让我思量较多。省教院培训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何为微课。过去的培训不需要制作微课,我们学校也没有谁制作过,所以它是一个陌生的东西。然而通过省教院老师们的细心教授,以及这次的网上学习。我真正理解的微课的含义,也明白了微课在日程教学中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微课制作教学的一些反思。

  微课是展示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这种短时间内的视频教学,能有效地观察自己上课时的过程,包括上课时的表现,对于自己的教学展示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能通过自己看到自己上课时的语言,姿势,动作形态,课堂讲授等获得较大的自我认识。。然而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

  1.微课时间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在5分钟以内。

  2.微课内容少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3.资源容量小

  “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同时通过这次学习,我掌握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微课制作软件----Camtasia Studio,简称cs.它简单而有效,我将让它在我们学校盛行,让更多的老师知道它,了解它,运用它。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14

  五四杯的开展如火如荼,微课是众多评比项目中重要的一环。微课的制作对现代教师而言是难点,也是突破点。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它有它的内容与活力。这次是我第二次制作微课,不得不说收获颇丰。

  微课在制作之前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我的目标很简单,配合周老师制作关于小学总复习的微课研究。最近正在教授比例这个内容,对于知识的逻辑性、细节性,对于学生的难点、易错点掌握最为充分的时候。因此我选择在这个时候制作比例的复习微课。

  微课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运用录屏软件,一种是运用相机实际拍摄。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录屏软件在运用之前,要单独制作课件,配合每一步课件的出示,整理自己的语言逻辑,撰写成文,最后才开始录屏。二运用相机拍摄需要较为安静环境,大量的白纸。一边讲解一边书写。更有利于磅数学生梳理细致的细节,更适用于某一道题目的具体分析过程。综合考虑之后,我选择了运用录屏软件来制作。

  录屏软件的运用比较简单,即使在录音过程中有任何错误,也可以从错误的地方重新录制。最后在编辑是将错误语段删除即可。而且录屏软件不存在清晰度问题,不用调整焦距,是较为简单的制作方法。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15

  以前一位老师告诉我要使自己进步,不光要教好课,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后来想想还真的有道理,自己不研究教学,提升自己,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但是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在这方面也懂得不是很多,所以很希望有老师能指点并帮助自己。前不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非常有幸的加入了赖老师的课题组,赖老师在大家心中是一位很“牛”的老师,主持过很多优秀的各级课题,在这方面很有经验,其他成员也都很优秀,所以我更加珍惜此次学习的机会。虽然在课题组中就只有我一个人承担音乐学科组的任务,但我相信在此次任务中我定能不断学习并完成任务,我也相信我们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在此次课题研究中有不同的收获和进步。

  我们的课题名字叫《利用微课帮助高中学困生突破学习难点的实践研究》,从题目就可以找到里面关键词之一“微课”。开始提到微课时我是一头雾水的,以前根本没有接触,更没有制作的经验,只是偶尔听闻哪个老师参加微课大赛获奖了而已。所以参加这次课题研究更是让我开拓了眼界。不过经过后几次课题组成员集体备课后,赖老师耐心的给我们讲解了有关微课的定义、发展、不同种类及其特征等相关知识,小组成员也对其进行了相关讨论和交流。

  这让我渐渐地对微课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和了解。首先,“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在这里要注意选题,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某个知识点,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或者是某一习题讲解,所以知识点或难点不宜过多。微课最核心就是一段精彩的教学视频,通常在5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这段视频应能集中反映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具体问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地点可以多样化。与微视频相配套的还要有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这样才是一套完整的微课资源。虽然是微课,在撰写教案时里面的难点也要像教学设计一样,教学目标,重难点,学情及作品分析,过程等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条理要清晰。所以在以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也会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来制作微课并开展教学工作来研究。

  接下来我们也会对如何制作微课,在制作微课中所遵循的一些原则,如何录制微课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对微课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通读并吃透,才会更好的进行后续学习和制作实践。相信课题组所有成员都有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我们一起加油吧!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微课制作培训心得10-13

微课制作心得体会(通用42篇)01-12

微课培训心得体会10-24

微课培训心得体会09-14

教师微课培训心得体会11-26

关于手工制作课的日记02-24

微课教学设计思考心得体会11-07

快乐制作课为主题作文02-28

小学美术课的手工制作02-24

微课的教学设计07-24